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活动空间也从家里慢慢开始向公共场所拓展。一开始带他去小区里、公园里玩,随后去儿童乐园玩,去商场、超市、饭店玩。慢慢地向社会人发展,学会接触社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除了需要适应外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些看得见的物质的东西,还有一项看不见的但是很重要的内容--社会规则。
前段时间在网上吵的沸沸扬扬的女大学生踹娃事件,排除女学生、家长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起因是两个小朋友在饭店里嬉戏玩耍。
还有前两周刚发生的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因为孩子骚扰邻座(吵闹和脚踢)而家长却不制止,双方在飞机上由吵架发展成打架,最终在飞机刚降落美国,一家三口就被美国的FBI带走被拒绝入境,立即被遣返回国。
这也是因为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而引起的。
两周前,我带着两周岁的儿子出国度假去了。本来在他一周岁的时候坐过一次飞机,那时候因为还小,睡眠需求大,基本上在飞机上颠着也就睡着了。即使在醒着的时候,也没有太大的活动需求。而这一次,他有了一些自我意识,想在新鲜的场所自己到处活动活动,但是飞机上又有安全的要求,像在起飞降落的时候,必须好好的坐着。但是,对于两岁的孩子,你跟他讲道理也讲不清楚,难免会有些吵闹。在周围的人看过来的时候,还是真有些尴尬。还好持续不久,靠着小零食和iPad游戏搞定这个小霸王。
如果说等三岁以上的小孩子,他已经能听懂大人的话了,这是时候谈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问题时,更多的是孩子教育的问题了。那么对于三岁以下,甚至是一两岁的孩子,这时候他还不能完全听懂或者理解大人的意思,我们是不是还能够让他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呢?
今年五月份,去泰国普吉岛,我们在饭店遇到了两次同一对夫妻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来吃饭。全程中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着,没有一点吵闹。第一次的时候,老公都没有发现那边还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从他的角度看过去,小朋友正好被挡住了。
我家饭团在一岁多开始带他出去吃饭,在餐桌上也是比较安静的,基本上能老老实实的坐着,还能自己吃。(但是最近也有不老实吃饭的趋势了,总想跑出去玩。)
所以,我认为小小孩还是有可能保持公共场所的秩序的,但是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的要求:
(1)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 吃喝拉撒睡这些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要首先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精神和充沛的活力。假设一个孩子饿的直哭,如果不满足他的这个需求,让他保持秩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些时候比如说到孩子睡觉的点了,孩子有点闹觉,而大人却不哄他睡觉,他肯定各种不配合。
(2)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这个相对虚一些,而且不同的年龄段或者不同的孩子,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最基本的应该是孩子的安全感。比如,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感到不安,就会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脖子。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求他自己下来走路,他就可定肯定不乐意,还有可能大哭。如果等他熟悉了以后,他肯定自己就想下来到处逛了。所以,在公共场所,有一个平时带他的抚养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可以很快将他安抚好。
在满足这两个必要条件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 从小要给孩子树立一些基本的社会规矩。 不要觉得小孩子太小还不懂,其实只要你跟他反复的树立这个要求,他是能过明白的。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妈带着饭团去公园玩,回来后跟我说,今天饭团在公园里玩的可开心了,和另一个小朋友在公园的长凳上大叫。我就问我妈,你怎么能让他在外面大喊大叫呢?你怎么没有制止他?我妈觉得,因为当时公园也没有什么人,就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也无所谓的。我说,如果他养成了在公园里大喊大叫的习惯,他很可能会认为出去了就可以这样子,那下次他就会在超市里、商场里大喊大叫,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了。只有大人从小明确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他才能知道,不能因为觉得小孩子太小不懂而不去制止。还有一点,如果今天在公园没有制止他,但是第二次去超市却又制止他了,他可能会不太明白为什么大人会有这样的双重标准,一会儿可以一会儿又不可以,会对他的规则形成产生困惑和障碍。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饭团出门也算是比较听话的,不吵不闹。但是,有一次带着饭团坐电梯,饭团坐在推车里。电梯比较挤,饭团的脚就等到了边上一个阿姨的腿上。一开始我也没有注意到,那个阿姨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她女儿说了一句,不要让小孩子乱蹬。我才看到,并且赶紧把饭团的脚收回来。从那次开始,我就开始留意哪些是我们在家里不太注意但是到了外面却必须需要遵守的规定。
我想这个清单会随着时间和精力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长,然后渐渐的让孩子成长为适应社会的社会人。
目前根据我的体会有几个基本的规则:
(1)不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 就像我在前面说的一点,如果家长在一两岁的时候,没有让孩子知道出门在外,大喊大叫是不对的,那么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一个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的熊孩子。另外,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你在公共场合看到一个吵吵嚷嚷的孩子,周围必定有一个大嗓门还无所顾忌的家长。在中国,公共场合喧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饭店、商场等环境。但是,目前还是有进步的,大家普遍认为在公共场合喧哗是不好的行为。只有家长身体力行做好榜样,才能让孩子明白这个规定。
(2)不能随便动或者拿别人的东西。 这一点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他还没有物权的意识,不知道我的和你的的区别的时候。不要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要让他养成碰或者拿别人的东西的习惯。等孩子大一点了,能听懂大人的意思后,也要尽早灌输这个概念。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你遇到过的熊孩子”,有很多人描述的就是熊孩子来家里做客,随便进他人的房间、损坏他人的物品或收藏、擅自拿走别人的东西。还有各种新闻报道熊孩子破坏别人的豪车、破坏商店里的天价钢琴等,其实都是孩子对于物权的认识不清造成的。
(3)不能随地大小便。 对于中国式的养育,有一点比较习以为常的就是给小孩穿开裆裤。这样孩子稍微大一点了就可以自己一蹲就能大小便了,省了家长的心。但是,这样子对于公众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底线。我是坚定的尿不湿党,从小到大,没有断过一天的尿不湿,也从来没有让饭团光过一天的屁股。可能有一点不好的是,他对于尿尿和便便的感觉会比较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主动大小便的意识。但是,至少不会养成随地大小便或者随便把尿的习惯。
等孩子更大一点了后,社会对他们其实也有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就会有更多的规则需要遵守。
每个家长都是“危机处理专家”,再听话的孩子,也有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在公共场所上哭闹的情况。那么,家长就要学会如何即使处理这些情况。
如果孩子在哭闹,家长要及时给予感情上的反馈,不能放任不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他抱起来,抱在怀里,让他感受到安全感。最坏的做法就是,抱着让你哭个够的想法,让孩子一直哭,很有可能发展成孩子在地上各种打滚耍赖,最后哭到自己都忘了为什么哭。而家长忍到终于不能忍,最终把孩子胖揍一顿。孩子哭得更厉害,家长把孩子抱走,匆匆离开。
如果有可能,尽快撤离目前的环境。比如在饭店,尽可能先抱着孩子去饭店门口转转,安抚孩子的情绪。
但是如果遇到火车、飞机这些活动受限制的空间,父母就需要用点小技巧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小零食、小玩具等。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多一些理解和体谅。有很多次,即使只是推着孩子走路,碰到人多的地方,都会有人说,怎么带着孩子到这里来了,影响到我们的通行了。但是,孩子并不是脱落社会的存在,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需要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虽然他还小,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也需要整个社会的理解和体谅。
社会能多增加一些适合儿童、幼儿的活动空间。有的时候,带着孩子去了一个人多的地方,可能是迫于无奈,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如果社会能多一点公共的儿童活动场所,或者在大人活动的地方开辟一些亲子活动区域,能够让各个层次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美好。
可以先给孩子一两分钟的发泄时间,让孩子先发泄一下情绪,这样孩子才能稍微冷静下来听你讲话。时间不要过长,因为是在公共场所,如果任由孩子一直哭闹会影响到他人,这是最不应该的,除此之外家长也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被周围的人注视感到尴尬从而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而且孩子并不会因为你打骂他而停下哭闹。
等孩子稍微发泄一会儿之后最好就将孩子带离公共场所或是带他到一个小角落或是厕所之类的地方,再进行教育,避免在公共场所教育孩子影响到周围的人,也避免某些家长在人群的注视中教育孩子而感到尴尬的情况。
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明白、理解孩子为什么而闹脾气,并且在孩子发泄完情绪之前不要说他什么,等他发泄完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讨论他乱发脾气这件事,让他理解到乱发脾气是不对的,也不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更要告诉他在公共场所这样会影响到他人,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一定要进行改正。
其实孩子在闹脾气之前都会有一些前兆的,家长平时应该留心观察一下孩子,一旦发现苗头不对就要询问和开导孩子,不能任由孩子的情绪积累。并且一般孩子闹脾气都是因为他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答应他的要求,
一旦答应那么孩子就会一次次的哭闹,以此来达到他的目的,因为他认定了哭闹比求父母更有用,所以家长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告诉孩子乱发脾气是不可行的,他这样是绝对不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
尖叫、打滚、扔东西、撞脑袋……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刚刚几个月就开始耍小脾气了。面对耍小脾气的宝贝,有什么妙招让他的小脾气悄然消隐呢
1只要没有危险,不要理睬乱发脾气的宝贝
当宝贝有因为发脾气而憋住气或者猛烈撞墙这种行为发生时,建议先带宝贝去看,排除疾病的可能。如果没有疾病,最好不要管他。要注意观察,尽可能找出诱发的原因。
2多和宝贝交谈,告诉他对待生气的方法
不管宝贝多大,父母都要养成跟他讲道理的习惯。这个过程中,不管宝贝如何闹腾,父母首先一定不要发脾气,也不要让步,更不要利用贿赂、打耳光或威胁等手段来对待宝贝的发脾气行为。
3计时隔离,让宝贝自己冷静下来
当宝贝发脾气无法控制时,可以把他放在一个安全的间里,告诉宝贝:“我爱你。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在这里生完气再跟我一起玩。”如果在公共场所,要根据情况决定是留在原地,还是以尽快的速度把他带离现场。
4提供“生气玩具”发泄不良情绪
给宝贝一面小鼓,一个充气怪物等作为“生气玩具”,当他生气的时候,他可以击打这些玩具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如果没有合适的“生气玩具”可以给他一个枕头,让他击打这个枕头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5一起尖叫,再诱导他恢复正常情绪
当宝贝尖叫哭闹时,父母可以在一旁以跟宝贝不同的方式尖叫:“我很生气!我很生气!”这时,他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甚至开始模仿你。然后你尖叫几声以后再慢慢地降低音量,但是以更快速的方式说:“我很生气!我很生气!”慢慢的,宝贝就会明白,表达生气的情绪不一定要用很高的音量。
6适当让步,采取迂回政策改变宝贝
当宝贝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情绪,适当作出让步,切记要把握让步的幅度,让步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他很可能会养成用发脾气与你讨价还价的习惯。
7转换心情,化解宝贝无法控制的小脾气
当宝贝大发脾气的时候,最好不要跟他硬碰硬,可以考虑让他做些别的事情,让宝贝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8控制宝贝情绪,防止他受伤或者伤到别人
宝贝发脾气时,可能会在身体和情绪上完全失去控制,此时你一定要冷静,尽量抱住他,让他平静下来,以防他伤害自己或他人。
父母要尽量学会从宝贝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给宝贝一些,或者指导他去决定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这样,他的自信心得到提高,也会更好地成长发脾气的机会也会得到相应的减少
孩子公共场合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公共场合发脾气怎么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不会管理自己情绪,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发脾气,下面分享孩子公共场合发脾气怎么办,一起来看下吧。
孩子公共场合发脾气怎么办11、宝宝疲劳和饥饿时是会发脾气的
困和饿是宝宝发脾气最主要的两个诱因,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午饭、午睡前和傍晚是宝宝最容易发脾气的时间段,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这是宝宝最容易饥饿和犯困的时间,所以哪怕一点小事都可能会成为宝宝发脾气的借口。此时宝妈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喝点水、吃点点心或者把他放到床上去,一会儿他就会睡着。
2、被父母忽视宝宝也是会发脾气的
小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一旦父母的注意力不在他的身上,他就很可能会怒气冲天。但是父母也要掌握一个度,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一直围着他一个人转。
3、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发脾气
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比如多吃一个冰淇淋或者一块儿蛋糕,多买一件玩具等都是会使宝宝使出哭闹这个“杀手锏”,毕竟使这一招是屡试不爽的。面对这种情况,要在宝宝冷静下来后给他讲道理,如果你很轻易的答应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况,他会变本加厉的。
4、当一件事情宝宝不能掌控时
因为宝宝还在探索和认知事物这一阶段,如果一件事情是他做不好,不能掌控的时候,他是会大发脾气的,此时父母不能明目张胆的帮助他,因为这会使他受挫,从而脾气更大。所以父母只能悄悄的帮助他一下,这不仅会让孩子对这件事情兴趣增加还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当孩子感到恐惧时
午睡或早上起来,睁开眼睛看不到妈妈、或吃饭时饭菜太烫,没人大人陪他玩耍、做游戏时,都会使宝宝心内产生恐惧感,继而转化为愤怒,这时喜欢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恐惧和不满。
一岁到三岁年龄段的宝宝,言语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当他有自己的主张,但想努力表达出来又表达不清,而周围的人又不理解他的意图时,就会着急跺脚。孩子发脾气并不说明他们“坏”,他们正在做着他们这个年龄要做的事。
孩子闹脾气的应对之道
面对孩子的脾气时,记得下列原则:
1、不要诉诸暴力:不要甩耳光或打 屁股,大人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用暴力相待,孩子很容易学会以拳头解决问题。
2、不要尝试控制孩子的行动:在他闹脾气时,除非有立即危险,如跑到马路上或伤害自己,否则不要控制他们的行动。
3、不要威胁或处罚:孩子不理性时,这些方法绝对无效,只会火上加油,让情绪更糟糕。
4、不要争执:你辩不赢一个失去理性的人。
5、不要让孩子难堪或取笑他的行为,这会教他日后用同样方式攻击别人。
6、不要在大庭广众下处理:带孩子到四下无人的地方单独谈话。这是对周遭他人的礼貌,也让你较容易处理问题。
孩子公共场合发脾气怎么办2宝宝发脾气的原因
1、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
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家长决不要让步和造就,不然会助长孩子的脾气。最简单的办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暂的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他有时间冷静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即使在外面也一样。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每次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下面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是不好的,采取发脾气的办法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达不到目的的。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爱自己的撒泼行为。这样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乱闹,也可以避免孩子疏远父母的亲情。
2、由于受忽视而乱发脾气
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安抚他们并转移注意力。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稳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转移。当发生不愉快时,要采用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游戏活动或体育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张。比如,孩子想妈妈了,而妈妈加班还未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乱扔东西,怎么劝都不行。这时,家里人可以有意识地提起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一件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讲个爱听的、好玩的故事,或者带孩子去玩最喜爱的荡秋千游戏,等等。一定要从爱心出发,从感情上安抚他,哄劝孩子不哭;要有耐心,千万不要训斥指责,更不能动怒打骂。否则,孩子的脾气只会愈演愈烈。
3、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4、因为不能延迟满足而发脾气
多数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对于自己想要吃的或想要玩的东西根本没有耐心多等待一会儿,尤其对于就在眼前的诱惑物。曾经有过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幼儿等待15分钟作为取得好吃的糖果的条件,否则,只能得到不好吃的糖果。结果,幼儿的表现依实验条件不同而变化;糖果不在眼前时,幼儿坚持等待的时间最长;有一种糖果(好吃的或不好吃的)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减半;两种糖果都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短。说明幼儿对眼前的诱惑物不易抵制,自制力比较弱。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在平日里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要让孩子学得,只要是我想要的,爸妈都会立刻满足,形成一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这样当孩子偶尔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容易大发雷霆。
家长首先把孩子抱出去人比较少的地方,对孩子说“你在这里影响到别人了,爸爸妈妈觉得不好意思,如果继续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要离开了。”孩子不听,继续吵闹,家长真的马上就带了孩子离开了。有些孩子哭闹是为了一个很喜欢的玩具……所以我们要认真听孩子的述求,看看孩子内心的想法。但是,这里并不是说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说尊重孩子,给他一个表达的机会。
是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父母不能答应;还是孩子身体上有什么不适;是孩子提出了什么无理的要求;还是孩子故意撒泼,等等,只有先搞清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看到,一旦他用语言表达自己,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之后微笑着对孩子说:“当时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因为你在尖叫。现在你平静下来了,我可以知道你想要什么了。”然后给他一个拥抱。
就近找到一个比较适合他发泄情绪的地方(电梯口等待区,场地还挺大的),把她放到地上,让他自由发挥,我告诉她:妈妈就在这里陪着你,你想哭就哭一会吧,等你哭完了我们再好好说。孩子可以自己控制情绪,做出恰当的决定。而“下层怒火”是,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完全失去理智的状态”。了解了这两种怒火的种类才能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对。
第三包容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在公共场合,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一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对什么也都无所畏惧了,这样孩子的心里就已经受到了伤害,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不利。但是家长的所作所为也是不对的。首先餐馆是公众场合,不是自己家,在自己家你想怎么样都行,但是在公众场合就不要打扰别人。这位女生的行为虽然有点过分,但是却反应了一个态度。
如果在当下的大庭广众,孩子已经这样了,不管他哭闹多厉害,家长不能急也不要打骂孩子。无需跟孩子说话,直接抱走回家。回到家以后,找个安静的房间,告诉他,”今天你的表现很不好,妈妈很生气。因为你不好表现破坏了我们今天的外出计划,只能返家。为什么妈妈会说你表现不好,到底是哪里做错了,你想想呢?”然后就不要再说话,就坐在房间里看着孩子,等他冷静下来。一般来说,孩子也很会察言观色的,他会看大人眼色,大人这时千万不能笑场。神色要稍微严肃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有些压迫感,可能过一会儿他自己就不哭不闹了,等他完全冷静下来,家长再和孩子进行沟通。
我个人而言,有一些自己的方式,比如:想要的东西,可以成为一种动力。每次当孩子想要某样东西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你想要的东西,就要自己去争取。”在家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这种概念传递,比如他想要的某个玩具想要极了,那么您可以会提出交换方案,如果他也觉得OK,就算达成口头协议。当孩子做到了才能兑现承诺。达到约定的目标,就要及时兑现。当孩子做到了当初承诺的事,家长就要及时兑现。同时对孩子遵守承诺表示赞扬。并继续鼓励孩子。
其实一开始是怎么处理的,很重要。只要孩子通过耍赖达到过一次目的,就一定会有第二次,无数次。只要第一次坚守了底线,后面都不会,因为他知道想要什么通过耍赖哭闹是达不到目的的。家长必须保持冷静。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的确让家长感到很尴尬,尤其是看到路人的指指点点和异样的眼神的时候就非常的恼火,有的甚至是对孩子连打带骂。家长这样做是非常不理智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这样会让孩子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小。这样做会起到反面作用的,会让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我们教育孩子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打骂是最不理智的做法。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上学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待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合孩子相处的小朋友一般也是同龄人,所以总是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争执,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劝阻孩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要火上浇油,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友情。
一、当孩子与同伴吵架时,家长该如何劝阻1、当家长看到孩子与其他同伴争吵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上去询问询问孩子争吵的原因,不要一上去就责怪孩子或者责怪对方的孩子。如果孩子跟家长闹情绪不想上学的话,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关心并且旁敲侧击的询问孩子理由,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
2、孩子和同伴吵架的时候,家长要第一时间让孩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解争吵的过程以及事发的原因,孩子在跟家长倾诉的时候,总是不免得带一些自己的情绪或者会伪造一些事实,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留心观察,不要让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大多数孩子和同伴争吵都是因为心智不成熟,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友情的重要性,不要让孩子把事情想得很严重,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
3、照顾孩子的感受。孩子在跟其他的伙伴争吵之后,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在咱这个时候不要一味的去指责孩子,孩子愿意跟家长沟通做代表,孩子信任家长,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关注事情经过,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不要把事情的矛盾扩大,帮助孩子梳理心结。
二、结语孩子和同伴争吵在大人的眼中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的眼中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的帮助孩子处理问题,大多数孩子和同伴争吵并不是要绝交,孩子还是想跟对方做朋友的,家长这个时候可以引导两个孩子重归于好,建立友谊。
引言: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追逐打闹的时候,家长会走到孩子的身边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这个是在公共场合,你需要保持安静,如果说我们一直吵到别人的话,只能先离开这个地方,在下一次出门之前也会跟孩子做好约定,要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
一、会走到孩子的面前,蹲下来平视他的眼睛,让孩子稍微安静一些小孩子本身都是活泼好动的,家长要表示理解当然了,孩子过于吵闹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在公共场合吵闹,真的感觉特别的没有礼貌,特别的不尊重人,有些家长从来都置之不理,这样只会让人感觉到你们家的孩子是熊孩子,你是一个熊家长,感觉特别的没有教养,而且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做出一些危害自己危害他人的事情,一定要从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合一定要保持安静或者说可以玩闹,但是不能影响到他人,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追逐打闹的时候,小编就会走到他的面前,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这个是在公共场合,他们需要安静。
二、在下次出门之前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并且会适当的提醒其实当你蹲下来平视孩子的那一刻,他其实就知道你没有表达的意思,等到孩子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又没有办法控制的时候,这个事情你就可以轻轻的走到他的面前,拍一拍他的肩膀,然后用手势告知他,需要小声一点,不过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是坚定而温和的,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商量的,在下一次出门之前,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去了之后孩子需要怎么做,如果说没有办法遵守那里的规则,我们可以不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