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是那个孤独的孩子,心里藏着一朵含苞欲放的蓝莲花。

我们都曾是那个孤独的孩子,心里藏着一朵含苞欲放的蓝莲花。,第1张

昨晚林忆莲唱了一首蓝莲花。李健说,蓝莲花开了。

她的每一首歌都能把人唱哭,这一首也是一样,然而这种感动是不一样的。

从她上歌手的第一首《不必在乎我是谁》,到《盛夏光年》,再到《蓝莲花》,我看到的,都是对自由自我的追求和释放。

VCR里面,或者上台的时候,或者台下的她,每一次,都总是先笑,眼睛小小的,露出板牙,然后变为恬静的脸。她不止一次提到她从小的性格拘谨,内向。很多内向的人,其实都会惯性的微笑的。因为微笑,可以掩盖很多事情;恬静的脸,也能掩盖很多情感。她仍然是通过歌唱,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来含蓄的表达自我。她说她到了40岁以后开始觉得活得很舒服,这就是《蓝莲花》之于她的意义。蓝莲花开了,一点也不张狂,一如既往地,恬静,含蓄,而荡气回肠,华彩四溢,这就是她,她活出了自我。她是自由的。

一直想提笔写林忆莲,一直却是不敢轻易写的,因为我觉得我驾驭不了这个那么脱俗的女子。歌手到了第四季,其实兴致已经少了很多,但我真的很感谢它让50岁的林忆莲回归大家的视线。这就好像一个神话在延续,而我们有幸一起目睹。还记得我人生听的第一场现场演唱会,就是她的。当时我什么都不懂,小学生,是表姐不知道哪里买来的票,带我去听的。然后是她和李宗盛的故事,那些经历,来来回回往复的情感,都只是被那样轻描淡写的带过。因相爱相知相识而排除万难在一起,最后也是平静的分开。50岁的她,经历了半个世纪,回到我们视线的时候,一脸恬静,淡泊,依旧是小小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线。她的一颦一笑,都那么自在。每一首作品都是有体悟才去歌唱。没有大起大伏的情感,歌声里的气息却是汹涌澎湃。她的自由,是温暖的,不是冷漠的;是亲和的,而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是清澈的,而不是深不可测的。

她从 “我的生活如此乏味,生命像花一样枯萎”,唱到了今天一朵绽放的蓝莲花。她从“寂寞使人憔悴,何必在乎我是谁”,唱到了今天“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地向往”。

这样的她,是多么的美丽。当面对人生和情感可以如此坦然,却没有失去对世界的爱和敏感;才让她可以这样的歌唱;让她在今天,可以依旧感情充沛地唱着旧爱的歌,而她现在的爱人,甘愿站在她的背后,为她打鼓。

那样的内敛,自在,又丰富温暖的状态,就是我想要的样子。

人,一直在孤独和自由之间徘徊。孤独,即感觉不被人所理解包容;自由,则是想要挣脱这一重理解和包容的追求。两者就像孪生姐妹,又像欢喜冤家。真正获得自由的人,就不会感到孤独了。自由,是孤独的解药。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的

蓝莲花

她用她的表达方式,告诉了我们她是谁。

2

前一段时间在新加坡总部开会, 会议里面有一部分, 是邀请我们身边的同事, 在8分钟内, 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工作或自己经历的真实的故事。因为他们真的就是坐在身边的人,是那些平常只看到工作状态的生疏的同事,所以当他们换了一种形式去呈现自己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格外有趣。

Miguel是一位菲律宾的同事,是一位Gay,讲了关于他自己人生里面几个片断。一开始是我一个人流泪。我听到大概第三句话开始就被打动了,回头和身边的妮可说“我可能要哭了”,遭来她的一脸嫌弃;后来我再回过神,看看妮可,她整个脸已是通红;再过一会儿我回头,全场都在抽泣。这个故事说完后会议组织者不得不叫停一下大会,给大家歇息一下;然后一大群我熟悉和不熟悉的同事跑过来围着我,说“都是你,把全场都惹哭了!”

我想,我泪点再低,也不至于把全场泪点引爆吧。每个人,都必定被里面某一些点打动了。

在8分钟内,他的故事讲了以下这些。我尝试用他的口吻还原,但也必定无法传达精髓。这8分钟,是从这三个问题开始的。

你每一天有多少时间在做真实的自己?

你身边,有多少人,在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有一个16岁的小孩,他在你面前,无法做真实的自己,你会怎么样?

"我的爸爸是一个很有权威的人,在社会上很有地位,所以我从小就觉得自己要很完美,要让爸爸为我感到骄傲。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父子之间也并不亲近。当我发现自己有不一样的身份的时候,我无法告诉他,一直隐瞒,我觉得在他面前,几乎无法看着他的眼睛。到我16岁的那一年,我觉得我必须要告诉他了,所以我鼓起勇气,向他说明了一切。我是打电话告诉他的,说完以后,我就挂断了。挂断电话的那几分钟,周围异常的安静。我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心理准备,我会失去我的父亲,他不会再爱我。过了一会儿,他打回来了,问:“What about the whole drama (翻译过来应该就是:你在演哪一出?)” 我说:“爸爸,我没有在开玩笑,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想象着一切他有可能说的话。而他,是那么坦然地接受,他说:“你是我最爱最引以为傲的孩子。”从那一刻起,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完全不一样了。直到两年前他去世,父亲是我这辈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尊敬最爱的人。他给了我,做真实的自我的勇气。

也许你们不敢相信,我曾经是一个国民歌手(有点像菲律宾好声音里面的全国Top 2)。那时候比现在身材好多了,我拿了全国Top 2,很多公司争着和我签约。网络上到处都是我的视频,名声一时无量。和我签约的公司对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不可以对外透露我是Gay的身份。虽然难受,但我对自己说,只要不说谎就可以了,不承认也不否认,就是我的底线。和所有娱乐圈一样,一旦名声在外,外部就会很多猜测,很多舆论,网上放的我的每一条视频下面的评论,都不再是单纯地讨论我的歌声,而都是关于我性别取向的讨论。我一直选择忽略不理,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唱歌。直到有一次我上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直接地问我这个问题:“你是Gay吗?”那一刻我无法呼吸,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我惶恐不安。如果我说是,我将中止我的演艺事业;如果我说不是,我就违背了自我。我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在最后一瞬间,我回答了:“我不是Gay。”(他沉默了一下)但我觉得我已经背叛了自己,我已经不是自己了。发生那一次事情后,我回去找了我的签约公司,要求毁约。我无法再这样违背自己地活下去。

然后我过了一个平凡人的生活。我进了我们公司,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如果你们问我,对于放弃当时成为明星的机会,有没有后悔?嗯。。有一点呢,搞不好我现在可以成为公司的签约代言人,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职工。开玩笑的啦。如果你们问我,我有没有后悔,我的回答是没有。我现在的生活,让我可以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身份,我有爱我的朋友和同事,我不怕别人的眼光,我知道自己是谁,我知道我是怎样地活着。我也可以为帮助别人成为真实的自我而努力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如果你们再问我一次,我有没有后悔,我的回答是,没有。因为,(他抬头看了我们一眼),我现在还可以歌唱。"(然后现场唱了一首“I believe I can fly)”

全场所有人都流了眼泪,据说连保安部两个经理都哭了。所有人都无力自已,全体起立,长久的掌声,真的是我在现场听到的最长的掌声。那样的场面还是很戏剧化的。

说实话,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新奇,不是。我甚至不知道,我这样子尝试还原给我的读者,看完后大家会不会有一种“哦,就是如此而已吗?”的反应。我们也许都以为,这个故事是关于同性恋者的生活;可能我们会猜想,我们是不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认同。其实它和同性恋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他甚至并没有给我们分享他和他的伴侣之间的故事。这样的身份设定,只是故事的载体。这一个故事,在那个场合,引发那样的集体情绪,折射着所有人内心渴望活出自我,张扬自我,又渴望被认可的共鸣。

它卸下了我们很多人的伪装。我们时常对自己说,你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勇敢,你不是你想象中那么伟大,你不是你想象中那么重要,你不要再胡思乱想,不要去打破既有的东西。

我们穷其一生,都挣扎在“自己是谁”和“要不要做自己”的命题里。

那些掌声,不仅是送给勇敢分享自我的他;也是给自己的鼓励。Speech的题目是“Be Authentic”,  做真实的自我,“勇敢做自己”。

我对所有有能力表达清楚自我的人,都很崇敬。

所谓自由。不过就是你有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谁,有没有办法表达自我而已。不过就是如此而已。

3

我们都曾是那个,渴望被爱被肯定的,孤独的孩子。

我们认不清楚自己。

我们自我怀疑。

我们无力表达。

小的时候,妈妈会对我说:“你就不可以像别的孩子那样开朗一点吗?” 身边的人说:“所有人都喜欢和快乐阳光的人在一起玩。” 爸爸说:“走大多数人都会走的路,不会错到哪里去。” 朋友告诉我:“你不要透露太多自己的想法,这样显得你不够专业。” 最后我们发现,把自己收起来,就是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

我们活不出自己,通常都是因为,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我们要什么。

直到我们可以认清自己,才可能挣脱历来,勇敢自由地活出自己的样子。

黛西姐姐一直都对我说,狐狸,有一天,你身体里那颗想要骚动的心,终会跑出来的。

大多数人,心中都有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蓝莲花。

我也在静待它的开放,我心中没有答案,却依然,不急,不燥,因为它终会来临。我们只是要更多一点时间,读懂自己。

我希望,如果有一天它悄然开放,我们依然优雅。我希望,花开的状态,是融合的而不是颠覆的。我希望,我是和这个世界一起的。

这种活出自我的状态,应该是,温暖的,有力量的,平和的,而不是逃避退缩的,颓废消极的,冷冰冰的,焦躁不安的。

大度的,温暖的,成熟的,对世界充满好奇,爱与宽容的,和世界融为一体的,而又自由的状态,才是我们要去往的方向。

~加油~静待蓝莲花开放。

传说天山有一种蓝色的莲花,俗称蓝莲花,能使死去的人复生。

众多武侠小说中,主人翁垂死边缘,都围绕蓝莲花展开种种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最后,主人翁都得以生还

是一种能让人起死回生的花

但是因为开在寒冷的雪山上,也用来作为孤傲、冰清玉洁、自由脱俗的象征

许巍“蓝莲花

歌词大概可以成为它的花语

许巍的创作历程,从狂躁封闭的九零年代,来到开放的电子世代,从孤独沧桑走进明亮的阳光里。《再别处》和《那一年》奠定了许巍人文歌手独一无二的定位,《时光·漫步》和《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把许巍的作品送进普罗大众的心里,每个人都在许巍的音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孤独或悲伤或沉潜或解放,许巍的音乐魅力,跨越了贫与富的界线,学生、文艺青年、小资、白领……听许巍,似乎就是一种深度和品味的的象征……

2005年,轰轰烈烈的“绝版青春”演唱会为许巍十年来的音乐历程做了一个小结,那些陪伴着歌迷走过十载岁月的作品紧紧萦绕耳旁,却不足以表达歌者跨越1994到2005的历程。从狂躁的年代来到纷杂的世代,从激情的岁月走入温暖的怀抱,许巍不是一个单纯的歌者,他在以一颗感恩的心创作着脍炙人口的作品,于是,历年经典重唱十二首作品的《在路上……》许巍作品集应运而生,它既是对许巍坚贞不移创作好音乐的一个珍贵纪念,代表了许巍之前一段创作旅程的结束,但新的创作旅程又即将起航,也真实呈现了许巍现时在音乐中最自我的状态:没有压力、没有任何严肃的意念需要传达,就像旅途中的风景,有阴天、有晴朗、有许巍摆脱束缚的音乐面貌。

是许巍的《曾经的你》,在副歌部分有一段:滴里滴滴滴里滴答等答,滴里滴滴滴里滴答等待,滴里滴里滴里滴滴等待,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滴里滴滴滴里滴答等答,滴里滴滴滴里滴答等待,滴里滴里滴里滴滴等待,有难过也有精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0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