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在公共场合喊叫,女大学生上来就一脚,你觉得这个事件谁有问题?
针对这个事我觉得双方都有问题,既然是女大学生先冲动动了脚,就说她的行为吧!一个成年人而且是大学生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修养很关键,先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对方只是一个孩子啊,就算你没有踢孩子,你只是情绪激动踹椅子,你知道这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伤害吗?作为成年人,你连孩子突然的尖叫你都无法忍受,请问吃4岁的孩子如何忍受并消化一个成年人突如其来的暴力恐吓?这种行为弄不好孩子会有阴影的,会吓坏孩子的,还好这个孩子是那种健健康康的,假如你碰到的是一个先天体弱多病的,就你这么突如其来惊吓,搞不好孩子就不只是进医院那么简单了,你也不只是被孩子母亲揍两下了。
作为成年人,不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真有可能害人害己,就说这个女大学生,因为一时的冲动,就上新闻了,全世界都看见了,被所有人各种谴责,心里不好受了吧?冲动是魔鬼,相信这个学生踢完椅子的一刻就后悔了,现在就更后悔了,现在觉得委屈了?早干嘛去了?别说孩子母亲激动,就是旁人看见一个成年人这样呵斥一个孩子都会看不下去的,作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如果我是这个母亲,我也会非常激动,我会发疯会受不了的,孩子那么小,她吼一声你都受不了要动手,那你这样突然冲过去恐吓孩子,她如何受得起你的这种惊吓?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反应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母亲会做得到淡定的跟你讲道理。孩子虽然小她拿你没办法,可每个在公共场合出现在你面前的孩子都是有家人看着陪着的,这年头谁家的不是心肝宝贝,岂能容忍被一个陌生人这样对待?
要我说这个大学生也是运气好,记得我初中时候有一对姐妹经常被一个男生骚扰,有一天这对姐妹的叔叔就专程在路上等,正好看见侄女被男孩骚扰,这位叔叔二话没说冲上去一顿狂揍,把那个男生手都 打断了,这又何必呢?
还想说说那个服务员,那智商???你知道一个母亲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欺负是什么感受吗?回去问问你妈你就知道了,我不是骂人,真的,那位母亲那么激动,你若没能耐你就不要管,那个女学生走了还不往把东西扔回来,你觉得孩子妈能忍吗?给一个黄毛丫头这么欺辱,你这样拽住人家,人家气没处宣泄能不发火抓扯你吗?作为一个大男人这最基本的素养都没有,就跟一个女人动手,你显示威严给谁看呢?你有威严吗?你不就是杖着自己是个男的,那位妈妈打不过你的吗?假如当时遇到的是孩子爸爸,你敢动这个手吗? 年轻人能劝就劝不要冲动,再说作为男人要有男人的气度,那位妈妈都气疯了你又何必计较呢?
就这个事情来说,我觉得都有错,女学生错在一时间没有控制好自己情绪,没有把持住。而这个妈妈错在平时对于孩子的教育上面,小朋友爱玩不假,但是平时应该多多跟孩子灌输一下在公共场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理,可能你有教过,但是发生这种事那就是你没有教育到位,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听得懂了,如果因为这一次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那家长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公共场合那样随便乱串着玩,而且还是餐厅,这样已经影响别人胃口了,更何况餐厅地板一般都有可能有油渍很滑很危险,万一突然撞到端汤菜的服务员酿成悲剧怎么办?受伤的可是孩子啊,还大声喧哗,那儿可不是你家客厅,有些家长就喜欢纵容孩子,觉得孩子高兴就好,他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完全不顾他人感受,你家孩子是你的宝你当宝,但是在别人眼里可不是,所以这件事不管谁对谁错,都过去了,激动完了的,肯定都后悔了,奉劝家长们,想让自己孩子不受伤,平时还是要多费些心思在孩子身上,你自己管,那叫教育,被别人管了那就叫做教训了。
北京一孩子高铁上吵闹不止乘客好意提醒,却被孩子的家长怒怼。家长对乘客说孩子自己管不好并且控制不了,同行的人还辱骂对方一辈子都别生孩子。其实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小孩子的古怪,但家长一定不能够表现的太过分。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乘坐高铁本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因为孩子的年纪正是好动的时候。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情都会表现得十分惊奇,因此嘴巴里会嘟囔个没完。乘客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坐高铁的时候好好休息一下,父母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虽说孩子的行为是天性,但在公共场合父母一定要好好的去管教孩子。乘客看到父母不对孩子做好教育一定要起来反抗,一定要选择给对方一个教训。因为孩子虽然没有触及法力,但是已经影响到了别人休息。乘客只有用反驳的行为,才会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到对方真心实意的说出道歉之后,乘客再选择去原谅。
没有哪个父母不会爱自己的孩子,父母都会把孩子捧在手心里面当成宝贝。因为对于父母来讲,自己怀胎10月才辛辛苦苦的生下孩子,一定要把所有的好东西全部给他。一味的溺爱并不能够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父母要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好好管教。孩子长大之后周围人不会像父母一样全部都顺从自己,等到那时孩子便会难以入群。
总的来说通过北京高铁的事件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必须要在高铁上设置一个儿童车厢。把吵闹的孩子集中在一个车厢内,可以让他们尽情的玩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根治,才不会对同行人造成困扰。一个熊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熊家长,工作人员应该把父母集中起来对他们好好上上课。孩子小时候贪玩是很正常的,但一定要拥有正确的行为观念。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的活动空间也从家里慢慢开始向公共场所拓展。一开始带他去小区里、公园里玩,随后去儿童乐园玩,去商场、超市、饭店玩。慢慢地向社会人发展,学会接触社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除了需要适应外面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些看得见的物质的东西,还有一项看不见的但是很重要的内容--社会规则。
前段时间在网上吵的沸沸扬扬的女大学生踹娃事件,排除女学生、家长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起因是两个小朋友在饭店里嬉戏玩耍。
还有前两周刚发生的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因为孩子骚扰邻座(吵闹和脚踢)而家长却不制止,双方在飞机上由吵架发展成打架,最终在飞机刚降落美国,一家三口就被美国的FBI带走被拒绝入境,立即被遣返回国。
这也是因为孩子在公共场所吵闹而引起的。
两周前,我带着两周岁的儿子出国度假去了。本来在他一周岁的时候坐过一次飞机,那时候因为还小,睡眠需求大,基本上在飞机上颠着也就睡着了。即使在醒着的时候,也没有太大的活动需求。而这一次,他有了一些自我意识,想在新鲜的场所自己到处活动活动,但是飞机上又有安全的要求,像在起飞降落的时候,必须好好的坐着。但是,对于两岁的孩子,你跟他讲道理也讲不清楚,难免会有些吵闹。在周围的人看过来的时候,还是真有些尴尬。还好持续不久,靠着小零食和iPad游戏搞定这个小霸王。
如果说等三岁以上的小孩子,他已经能听懂大人的话了,这是时候谈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的问题时,更多的是孩子教育的问题了。那么对于三岁以下,甚至是一两岁的孩子,这时候他还不能完全听懂或者理解大人的意思,我们是不是还能够让他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呢?
今年五月份,去泰国普吉岛,我们在饭店遇到了两次同一对夫妻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来吃饭。全程中孩子都安安静静的坐着,没有一点吵闹。第一次的时候,老公都没有发现那边还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从他的角度看过去,小朋友正好被挡住了。
我家饭团在一岁多开始带他出去吃饭,在餐桌上也是比较安静的,基本上能老老实实的坐着,还能自己吃。(但是最近也有不老实吃饭的趋势了,总想跑出去玩。)
所以,我认为小小孩还是有可能保持公共场所的秩序的,但是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的要求:
(1)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 吃喝拉撒睡这些孩子基本的生理需求要首先得到满足,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精神和充沛的活力。假设一个孩子饿的直哭,如果不满足他的这个需求,让他保持秩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些时候比如说到孩子睡觉的点了,孩子有点闹觉,而大人却不哄他睡觉,他肯定各种不配合。
(2)了解和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这个相对虚一些,而且不同的年龄段或者不同的孩子,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最基本的应该是孩子的安全感。比如,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感到不安,就会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脖子。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求他自己下来走路,他就可定肯定不乐意,还有可能大哭。如果等他熟悉了以后,他肯定自己就想下来到处逛了。所以,在公共场所,有一个平时带他的抚养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可以很快将他安抚好。
在满足这两个必要条件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 从小要给孩子树立一些基本的社会规矩。 不要觉得小孩子太小还不懂,其实只要你跟他反复的树立这个要求,他是能过明白的。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妈带着饭团去公园玩,回来后跟我说,今天饭团在公园里玩的可开心了,和另一个小朋友在公园的长凳上大叫。我就问我妈,你怎么能让他在外面大喊大叫呢?你怎么没有制止他?我妈觉得,因为当时公园也没有什么人,就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也无所谓的。我说,如果他养成了在公园里大喊大叫的习惯,他很可能会认为出去了就可以这样子,那下次他就会在超市里、商场里大喊大叫,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了。只有大人从小明确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他才能知道,不能因为觉得小孩子太小不懂而不去制止。还有一点,如果今天在公园没有制止他,但是第二次去超市却又制止他了,他可能会不太明白为什么大人会有这样的双重标准,一会儿可以一会儿又不可以,会对他的规则形成产生困惑和障碍。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饭团出门也算是比较听话的,不吵不闹。但是,有一次带着饭团坐电梯,饭团坐在推车里。电梯比较挤,饭团的脚就等到了边上一个阿姨的腿上。一开始我也没有注意到,那个阿姨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她女儿说了一句,不要让小孩子乱蹬。我才看到,并且赶紧把饭团的脚收回来。从那次开始,我就开始留意哪些是我们在家里不太注意但是到了外面却必须需要遵守的规定。
我想这个清单会随着时间和精力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长,然后渐渐的让孩子成长为适应社会的社会人。
目前根据我的体会有几个基本的规则:
(1)不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 就像我在前面说的一点,如果家长在一两岁的时候,没有让孩子知道出门在外,大喊大叫是不对的,那么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他就会变成一个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的熊孩子。另外,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你在公共场合看到一个吵吵嚷嚷的孩子,周围必定有一个大嗓门还无所顾忌的家长。在中国,公共场合喧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饭店、商场等环境。但是,目前还是有进步的,大家普遍认为在公共场合喧哗是不好的行为。只有家长身体力行做好榜样,才能让孩子明白这个规定。
(2)不能随便动或者拿别人的东西。 这一点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会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他还没有物权的意识,不知道我的和你的的区别的时候。不要以孩子还小为借口,不要让他养成碰或者拿别人的东西的习惯。等孩子大一点了,能听懂大人的意思后,也要尽早灌输这个概念。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你遇到过的熊孩子”,有很多人描述的就是熊孩子来家里做客,随便进他人的房间、损坏他人的物品或收藏、擅自拿走别人的东西。还有各种新闻报道熊孩子破坏别人的豪车、破坏商店里的天价钢琴等,其实都是孩子对于物权的认识不清造成的。
(3)不能随地大小便。 对于中国式的养育,有一点比较习以为常的就是给小孩穿开裆裤。这样孩子稍微大一点了就可以自己一蹲就能大小便了,省了家长的心。但是,这样子对于公众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底线。我是坚定的尿不湿党,从小到大,没有断过一天的尿不湿,也从来没有让饭团光过一天的屁股。可能有一点不好的是,他对于尿尿和便便的感觉会比较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主动大小便的意识。但是,至少不会养成随地大小便或者随便把尿的习惯。
等孩子更大一点了后,社会对他们其实也有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就会有更多的规则需要遵守。
每个家长都是“危机处理专家”,再听话的孩子,也有因为各种突发状况而在公共场所上哭闹的情况。那么,家长就要学会如何即使处理这些情况。
如果孩子在哭闹,家长要及时给予感情上的反馈,不能放任不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他抱起来,抱在怀里,让他感受到安全感。最坏的做法就是,抱着让你哭个够的想法,让孩子一直哭,很有可能发展成孩子在地上各种打滚耍赖,最后哭到自己都忘了为什么哭。而家长忍到终于不能忍,最终把孩子胖揍一顿。孩子哭得更厉害,家长把孩子抱走,匆匆离开。
如果有可能,尽快撤离目前的环境。比如在饭店,尽可能先抱着孩子去饭店门口转转,安抚孩子的情绪。
但是如果遇到火车、飞机这些活动受限制的空间,父母就需要用点小技巧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小零食、小玩具等。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多一些理解和体谅。有很多次,即使只是推着孩子走路,碰到人多的地方,都会有人说,怎么带着孩子到这里来了,影响到我们的通行了。但是,孩子并不是脱落社会的存在,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需要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虽然他还小,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也需要整个社会的理解和体谅。
社会能多增加一些适合儿童、幼儿的活动空间。有的时候,带着孩子去了一个人多的地方,可能是迫于无奈,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如果社会能多一点公共的儿童活动场所,或者在大人活动的地方开辟一些亲子活动区域,能够让各个层次的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美好。
引言: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追逐打闹的时候,家长会走到孩子的身边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这个是在公共场合,你需要保持安静,如果说我们一直吵到别人的话,只能先离开这个地方,在下一次出门之前也会跟孩子做好约定,要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
一、会走到孩子的面前,蹲下来平视他的眼睛,让孩子稍微安静一些小孩子本身都是活泼好动的,家长要表示理解当然了,孩子过于吵闹也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在公共场合吵闹,真的感觉特别的没有礼貌,特别的不尊重人,有些家长从来都置之不理,这样只会让人感觉到你们家的孩子是熊孩子,你是一个熊家长,感觉特别的没有教养,而且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做出一些危害自己危害他人的事情,一定要从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合一定要保持安静或者说可以玩闹,但是不能影响到他人,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喧哗吵闹追逐打闹的时候,小编就会走到他的面前,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这个是在公共场合,他们需要安静。
二、在下次出门之前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并且会适当的提醒其实当你蹲下来平视孩子的那一刻,他其实就知道你没有表达的意思,等到孩子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又没有办法控制的时候,这个事情你就可以轻轻的走到他的面前,拍一拍他的肩膀,然后用手势告知他,需要小声一点,不过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是坚定而温和的,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商量的,在下一次出门之前,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去了之后孩子需要怎么做,如果说没有办法遵守那里的规则,我们可以不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