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放手放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叛逆反应最强烈的时期就是青春期。而叛逆期也是孩子形成独立自我的重要时期。如果家长们总是注重自身的掌控权,去管制孩子,就好似我们抓着一把沙子,越想抓住,沙子就流失得越快。与其如堵洪水一样,不如用疏导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自由飞翔的快乐。当他们体会到快乐后便会认真的看待父母们的意见和提议。因此,这期间家长们一定要给予孩子空间,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
第二、学会尊重
尊重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对于家长们来说要做到却十分不容易。这源于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也需要成长,常常把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当作幼儿园的小孩子去对待。一再地对孩子发出各种指令还不允许发表意见及想法,这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一大危害。如果家长能够多倾听、多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家庭事物的商量与决策,会更让其富有责任感,同时也能让孩子体会到作为父母的不易。
第三、与其唠叨孩子不如多要求自己
很多家长总会陷入一种认知中,认为说的多就能提醒孩子,就能够帮助孩子。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起到该有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更大的抵触。明智的家长会先观察,明白了孩子的思维模式再做以正确的引导。同时,作为家长要充分重视,自身能给孩子树立的榜样。家长不再唠叨孩子,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更容易引导孩子,也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敬重父母。
总之我觉得,家长应该怀着一种非常坦然的态度来面对、帮助孩子正常地走过叛逆期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
从分析自己着手。
1你的言行让女儿感觉到了爱与理解吗?
2你营造的家庭氛围是放松愉悦的吗?
3你能够让女儿把你当做朋友吗?
4你的业务能力,为人处事让女儿感觉自豪并尊重你吗?
我们从第1条说起。一般的家长,在孩子两三岁前,表现无条件的爱,对孩子充满了欣赏和鼓励。稍微大一些,尤其是上学后,开始挑剔,指责,很多时侯表现不容错,也就是说孩子上学,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学了的就要都会,考试得是满分。所以做错题要挨批,成绩不好要挨批。
女儿大些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审美观,要求着装打扮必须符合自己的要求,不然就训斥,甚至羞辱。
第2条。家庭氛围紧张,焦虑。家长无法缓解焦虑和紧张感,家庭氛围充满火药味儿,或者是冷漠疏远,这都会给让孩子有压抑和紧绷感。唯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才是放松的包容的,是愿意接纳父母意见的,相反孩子就充满攻击性。
第3条。你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儿吗?她在学校遇到挫折,与同学有矛盾会回家告诉你吗。如果她每天在学校所经历的事情和她的感受,她都愿意和你交流,恭喜你,你得到了孩子的信任,他把你当朋友。家长只有表示出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感受,他才会把你当朋友。
第4条。你对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与同事朋友和亲戚关系融洽,个人谈吐衣着有品位,这样的你一定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和骄傲。相反,孩子就会自卑,感到羞辱。
你只有让自己变好了,你才能够让孩子改变。
如果女儿再和你吵,你先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此刻的感受,了解她吵架背后的情绪。只要你不和她吵,不用敌意的态度回应她,哪怕你仅仅表示理解女儿,她可能都会停止争吵。
吵架是因为心里有需求,没被满足。先让自己做好,然后了解女儿的需求,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她就不会吵了。
夫妻之间往往不是因为两个人的的感情而吵架,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的事情而吵架。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很容易解决的,往往需要其中的一方主动的去跟另一方交流,这是做好的解决方式。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深切期望。但是,往往就是两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都觉得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正确的。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孩子做错了事情,作为母亲会去打孩子。因为,母亲认为孩子不懂事说他可能不管用,或者是已经说过他很多次了,仍然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会让孩子记在心里,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下次再这样做还会挨打。而作为父亲呢,一般都是不舍得打孩子的,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犯点错误很正常,还怕把孩子打坏了。
还有就是两个人,一方对孩子比较严格,照顾的也比较周到;另一方就比较放松孩子吧,还不怎么关心孩子。这时候矛盾就来了,前者觉得后者不关心孩子,后者觉得管孩子不必要那么严格,因此两个人就有可能吵起来。
我觉得吧!夫妻之间没有什么是不能交流的,我们都彼此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都体谅一下。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就算是实在是忍不住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回想一下,当时两个人谈恋爱的那一段时光,我们是怎么宽容对方的。孩子渐渐地在长大,我们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看到家庭和睦的一面,而不是看到俩个人天天吵架。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不会嫌弃父母怎样教育,怎样要求自己,怎样关心自己。更多的是看自己的父母给了自己多少让他看到了会开心的事情。因此,不要为了没必要的争吵而上彼此的心和孩子的心
无论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在日常养育中,孩子的很多行为都会有一些让我们愤怒、沮丧的时刻,也会有让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恨不得把他再塞回自己的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生了这么一个熊孩子。孩子会跟我们产生矛盾,会争吵,会打架,这些都很正常,关键是我们在有矛盾后,如何去处理。
和孩子闹矛盾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四步来跟孩子和好,并赢得孩子的合作。我们要以友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来面对孩子,这是根本。在这个基础之上,先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当孩子感觉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我们说。第二步,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我们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第三步,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当我们进行到这一步,营造出一种互相尊重的氛围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我们的话了。第四步,就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关于这一问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听听孩子的意见。当我们能做到这些,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辩解,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就解决了,而且也恢复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我举一个我跟孩子之间的例子,有天晚上我给我娃洗完澡,他光着腿在床上到处跑,怕他着凉,让他赶紧把被子盖上,可是他不听,还是继续跑,然后我又说了一遍,还说你要是再这样就感冒了,他还说“我就要感冒”。当时着急,把我气的不行,我就说你再不盖我就出去了(威胁)他依然不理我,我就直接走出了卧室留他一个人在房间。然后他就开始叫我,我不理他,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他又开始哭,我进去后他说妈妈抱抱我嘛,我就把他抱在怀里,他哭了一会抬头对我说,"妈妈,我只是想要站着对你说句话,可是你都不听我说"。
我顿时感觉很难过,然后对他说,“你刚才是想跟妈妈说一句话,可是妈妈却没有听见,就让你一直盖被子是吗”。他说,“嗯,妈妈你以后能不能别出去把我一个人放在这?”看到他委屈的样子,我对他说,“妈妈刚才把你一个人放在这里,你感到又害怕又伤心。”然后他就开始放声大哭,就是特别委屈特别委屈的那种,我看到孩子这样心里特别难受,我刚才的行为真的给孩子带来了伤害。紧紧抱着他,抚摸着他的后背,让他尽情去哭,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哭了一会,感觉他好点了,我对他说,“对不起,妈妈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你能原谅我吗?”他立马说“好的”,然后搂住了我的脖子,在耳边对我说,“妈妈,我喜欢你”,那一刻我真的被孩子感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孩子说教、惩罚,却没有看到孩子的需求,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真诚的跟孩子道歉,恢复了我们的关系。我也很感恩我学习过,没有让孩子的情绪压抑下来,而是引导他释放内心的委屈和伤心。
所以,在跟孩子有矛盾后,家长怎么做真的很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