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二奶奶连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

《大宅门》二奶奶连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第1张

奶奶之所以容不下杨九红,是为了大宅门子孙的兴旺,或者说是为了百草厅的延续。其实看到最后,我们都被二奶奶的眼光之毒辣所折服。

出身

杨九红被哥嫂卖到歧院,身世也实在是可怜。但因为容貌出色,人也伶俐,很快成了妓院的头牌,并且成了济南府提督的老相好。而这提督不是别人,正是二奶奶的亲家,白玉芬的公公。不说白家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望族,但凡家境稍殷实的普通人家,都不会娶一个窑姐做正房。况且那时黄春还在世,为了黄春,为了白家的声誉,二奶奶果断拒绝了杨九红,白景琦只得将她安排在白宅旁边的一座小房子里。

为了打消杨九红的企图心,黄春死后,二奶奶也没有同意白景琦将杨九红扶正,二奶奶过世,留下的遗言竟是不允许杨九红参加自己的葬礼,杨九红不得入白家族谱。这对在白景琦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杨九红来讲,打击可想而知。也是二奶奶过世后,杨九红的心性大变。她原以为二奶奶过世后,就可以让白景琦将自己扶正了,一洗往日的屈辱,可二奶奶的遗言将她的梦想击了个粉碎,她注定一辈子都将在大宅门抬不起头。

格局

二奶奶死后,杨九红看到转正无望,赌气要回济南,被白景琦好言好语留下了。没有二奶奶,杨九红在白府也能说得上一些话。当然,转正的奢望她一直没有忘记,除了自己的生活,杨九红对白府的事都是以外人的身份来看,很少将自己摆在主人的位置上看。所以,这时的杨九红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自私自利,毫无大局观念的姨奶奶。这正是二奶奶所担心的,一个不能担大局的人,注定不能成为白家的女主人。

日本占领东北期间,为了去东北进药材,白家竟没有一人能主动请缨,白景琦不得不亲自出马,但百百厅又怎么离得了白景琦。看到时机的杨九红主动请缨走一趟,让白家人刮目相看。但随之提出了条件,必须让槐花跟自己一起去。其实杨九红的心思从她提出的条件就可看出,她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白家的地位,同时让白景琦对她更好。至于百草厅会发展成什么样,那不是她所关心的。

但让她想不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虽然把槐花拴在了身边,却没想到跳出了个香秀,并且是白景琦想娶做正房的一个人。在香秀身上找不到出气点,杨九红将所有的气发到了老实人槐花身上,逼死了槐花,却依然出不了心中的那口恶气。不仅容不下白景琦身边的其他女人,在大事大非方面,杨九红同样没有骨气。

两者没有可比性,黄春和杨九红本都是苦命女子,皆因“生”不逢时而遭遇不公,黄春作为武贝勒和大格格的私生女,在那个年代哪里有“私生女”的活路,更别说詹王府是何等地方,岂容自家格格做出如此出格之情。

身处乱世只能自求多福,黄春有幸被白景琦看中,且一直呵护到老,虽然在嫁给白景琦时遭遇了二奶奶的“刁难” ,但是黄春自小就踏实肯干,即使身世不清白,但是洁身自好自始至终只有白景琦一个男人,而且生性善良不争不抢。

至于杨九红就不同,她出生在烟花场所,生性刁钻,且心机颇深,善于用软方法制服男人,这一点和白家二奶奶刚强的性格截然相反,既然性格迥异又何来合拍一说。

出身以外, 性格也是一大原因,黄春属于唯唯诺诺型,在处理家庭琐事上,她会全力奉承自己的婆婆,以自家丈夫和婆婆的话为首,一向“跋扈”的二奶奶作为白家的女当家,说一不二的性格,向来只有别人迎合她的份,以她多年经营白家老店的经验来看,杨九红绝非善人,如果让她进了白家大门,恐怕白家都要姓了杨,时间久了还会和她有所抗衡。

再来说一下黄春从十几岁开始跟随白景琦,那个时候时局动荡,白家产业危在旦夕,随时可能被糟蹋,但黄春不畏钱财,看中的白景琦这个人,哪怕是怀有身孕被二奶奶赶出来,她都一直坚信白景琦是值得托付终身的人,从这一点来看黄春很适合做妻子,她可以陪你享福也能陪你吃苦,忍受了你在外面的三妻四妾,到头来还得替你去说服自己的婆婆接受你带回家的杨九红。

反观烟花场所出身的杨九红,她也是迫不得已,那个年代但凡有所选择没有人会走这一步,但是杨九红的心机不纯,至少在二奶奶看来是,杨九红这个人物的性格颇为复杂,从一开始她树立的形象是出身卑微但不会怨天尤人,敢爱敢恨又积极努力的摆脱低贱命运。当初为白景琦运送药材也是相当有魄力,要知道那个乱世里男人都不敢做的事,她一个女人却干得风生水起,如此胆识谁不佩服。

只是这一切从她进入白家开始就变了味,随着二奶奶的打压,生了女儿也不能自己抚养,之后又因在回济南的火车上流产,导致不能生育。她开始变得尖酸刻薄,时时刻刻都在“壮大”自己贬低别人。

二奶奶为了削弱杨九红的势力,把丫鬟槐花指给了白景琦,这也让杨九红有了“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架势,多次利用自身优势羞辱槐花,更是在运送药材途中“教训”槐花,哪怕大男人黄立都看不过去,直指杨九红不要太过分,她依旧不为所动还捎带脚的辱骂了黄立一把。

要说杨九红之前的经历过于悲惨,那么她上位之后的所作所为就过于偏执,在逼死槐花之后,她还可以毫无愧疚之意的任意妄为,足以说明她的心有多硬,就像二奶奶说过“一个人的戾气是藏不住的”。

杨九红她的戾气太重,二奶奶为何从一开始就不好看她,直到死她不肯让她披麻戴孝,如果说没有之后的香秀,让杨九红当了白家的主人,后果可想而知,从一味靠拢日本人时就可以看出,她的格局有限只此眼前的蝇头小利。

只此,二奶奶扶持槐花和香秀,都不会接纳杨九红的原因,她的一生虽独断专行但看人很准,一眼就从根本里把杨九红看透了。

在我的印象中,《大宅门》里的的二老太太,可不是那种表面上宅心仁厚,吃斋念佛的善良之辈。从她夺回百草堂,打击白三爷等一系列的的斗争,就能看出她的手腕。

在剧中,临死之后二老太太都不让杨九红披麻戴孝,主要原因就是在于杨九红的出身不好,在白景琦并不太愿意的情况下,死死的缠住他,与他结合,杨九红的能力与品性可想而知。

还有一点就是不让杨九红披麻戴孝,也就是为了断绝她扶正的机会,断绝了他成为白家当家人的希望。从那时候,杨九红彻地黑化。这个问题的本质与杨九红是好姑娘,坏姑娘无关主要是杨九红的身份,就像老太太喜欢听万小菊的戏,但玉婷只说了一句,他想嫁给万小菊老太太立马一巴掌拍去,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无关人品,重要的是家风、身份。二老太太一生都献给了白家的荣耀,为了白家的骄傲,为了大宅门而活着。在观众看来,二老太太为什么临死前挣扎着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其实在老太太心里,这是关乎她一生的心血,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允许杨九红戴孝,就是不允许杨九红这样身份的人玷污白家的门风!

总结下来,杨九红没错,老太太也没错,错在当时的那个 社会 ,只不过她没在最好的时候遇上最好的他!

这个问题题的好,这也是郭宝昌老先生倾尽一生心血打造的《大宅门》中最激烈,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

想当初白景琦自黄春走后,开启了独自一人闯天下打江山的传奇人生,从一个卑微的小伙计开始,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店一步步打造成了济南府数一数二的百年大店,可谓是大智大勇,传奇而又传奇。杨久红更是白景琦这一段传奇生活中的最大传奇。彼时的她风姿卓绝,美丽而风骚,白景琦为她而倾倒,甚至忘了自己还有一个深爱着的妻子,一个没见过面的儿子,更忘了他还有个严母,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家庭!

深夜独自一人劫走杨久红,甘愿为她坐进了牢房,并因此成功俘虏了杨久红的心!让她误认为这个白家少爷是她一生的依靠,有他在她就不会被外人欺负!孰不知白景琦对她的爱是打着折扣的,那些出格的事只是他的性格使然,而杨久红却自赎自身甘愿一生跟着七爷,甚至愿意日日与白七爷在那个小破屋中过柴米油盐的穷苦日子!

只可惜连这样卑微的低到尘埃中的愿望都不能长久!彼时杨久红已有孕在身,白景琦却因父病危回到了京城,家中的局势不容他再重回济南,杨久红只能独自在济南孤苦伶丁,名不正而言不顺地过着清贫的曰子!白玉芬可怜她,强行带杨久红母女回到京城去找景琦,试图让二奶奶也接受这个儿媳妇。这样的强行逼宫,二奶奶怎肯轻易接受,于是杨久红的悲苦人生开始上演了。

彼时的杨久红善解人意,处处惹人怜爱!老姑奶奶,黄春等都站在她的一边,处处替久红向二奶奶求情,然而二奶奶却不为所动,甚至抢走了不到一岁的小红!使得白景琦左右为难,一边是严母,一边是妻女,他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性终于被束缚了,最终只能选择委屈杨久红,顺了母亲的意思!小红从此变成了白佳莉,一个比曹公笔下的探春更恨自己生母的女孩子。

这更深深刺痛了杨久红的受伤的卑微的心,但因彼时白景琦还爱她,时常安慰她哄着她,她尚能选择忍耐,只是在锦衣玉食的生活中她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变成了一个虽不被二奶奶认可,但仍是白景琦心爱的,众人也喜欢的姨娘,曰子就这样过着杨久红也还不是那么让人可怜和可悲,她仍然是个令人羡幕的成功嫁入豪门的风尘女子!

及至那次在园中与二奶奶不期而遇,因杨久红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脾性,与二奶奶对上阵来!可她哪儿是老谋深算,饱经风霜的二奶奶的对手,二奶奶稍使计谋便将她打回原形,杨久红当即自惭形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不出来!待二奶奶等走后,她夺路而逃,回到家后,羞愤绝望的上了吊!

虽被救活,但却从此开始了自已心理扭曲的生活,她时时劝自己“我忍着,我忍着”,就为了有朝一日二奶奶死后自己能扬眉吐气!不觉数年已过,二奶奶病势垂危,黄春身子骨也不大行,此时的白景琦已是白家的当家人,有能力,有魄力,有财力,并且有自己独立的新宅,更重要的是景琦心里却仍然还爱着杨久红。

二奶奶心如明镜,怎会不知若自己死后,杨久红必将成为白家说一不二,甚至会被白景琦扶正的当家太太,这怎能让她接受!一个倾尽心血打造下来的大家族,岂能毁于一个窖姐之手!于是她便使出最后一招,临终遗言:“不准杨久红戴孝……”传递出自己坚定的立场,她死也不承认这个令家族蒙羞的女人,整个家族也不能承认!

白景琦虽天不怕地不怕,他却是个孝子,母亲的临终遗言他不得不听!整个白家人也只能照二奶奶的意思办,猫啊狗啊都能带孝,而杨久红却不能,一下子便将她的所有的仇恨所有的不甘重新点燃!

于是杨久红彻底沉沦了,她被压抑太久的心开始苏醒过来,她以为她有手段有能力成为一个当家的太太!逼死槐花,欺负香秀,谁知她却偏偏忽略了白景琦对她的爱!此时白家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活土匪”已然在杨久红与二奶奶长久的争斗中尝尽了婚姻的不幸,也磨平了对久红的爱和激情!只要有机会,他早就想放弃这段痛苦的婚姻!

香秀这个青春亮丽野性十足的女孩子,一下就俘虏了白七爷的心,而杨久红却傻傻地想通过办药材打下自己当家人的江山,岂不知她唯一的资本就是白景琦对她的爱和怜惜,失去了白景琦的爱她在这个家中什么都不是!

最后白佳莉带着杨久红亲手抚养长大的外孙女远走台湾,在无限凄凉无限绝望中久红圆寂了!她的悲哀的一生划上了句号!

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美丽可人,可怜可悲的女子也成功俘虏了众多观众的心,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每每看到香秀的样子就很反感,每每听到杨久红出场时那段音乐就欲哭,每每看到白佳莉这个人就厌恶到了透底!

《大宅门》中,二奶奶临死不让杨九红戴孝,其实是至死不承认杨九红身份的合理性,这种对杨九红身份的排斥性,直接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二奶奶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

《大宅门》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二奶奶的出身,但从她识文断字和行事方式看,出身应该不会差。在古代,出身的优越性就会带来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二奶奶的这种观念,在《大宅门》的前部分就有伏笔。

白景琦小时候被三叔教唆,出于好奇和三叔一起去逛妓院,二奶奶知道了后极其愤怒,一反常态地还和小叔子动了剪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二奶奶对风月场所和妓女这种身份是何等的排斥。

所以,等白景琦找了个妓女出身的杨九红作为小妾后,在二奶奶的观念里面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二奶奶和杨九红的三观不同。

二奶奶无论前期还是后来成为白家当家人,她的格局都比较大,想问题做事情总是能从大局着想,精明中透着宽厚,世故中透着通达,行事光明正大,有自己的道德水准。

而杨九红出身风月场所,风月场就是名利场,环境的耳濡目染必然导致做任何事情都是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做事情的出发点也是自私的,根本没有高境界的思想追求,做事没有底线。

这从后来她放高利贷,并在日本人来了后,伙同白敬业将白家祖传秘方卖给日本人,就可以看出来。

另外,在二奶奶眼里,她并不看重杨九红对白景琦多么情深义重,她只看到,杨九红黏上自己的儿子,就是为了进入白家宅门,实现阶层的跨越。

执掌家业的白二奶奶,商场里摸爬滚打,阅人无数,杨九红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全被她看在眼里,无论她作为当家人身份还是白景琦母亲的身份,杨九红的所做所为都是不能够被认可的。

第三,为了维护白景琦当家人的地位。

白景琦作为下一代当家人,他的身份和地位需要维护,自己如果做事不靠谱,就会给别人留下口实,不利于树立威信。

当白玉婷把想嫁给万筱菊的想法告诉白景琦后,他表示反对,白玉婷立刻反唇相讥:“你不是还找了个窑姐吗?”这令白景琦无言以对。

当白佳莉痛恨自己有杨九红这样一位有不堪过往的母亲的时候,质问白景琦:“你当年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找她?为什么要娶了她?生下了我?”白景琦只能尴尬应付。

在二奶奶看来,杨九红在大宅门的存在就是白景琦的人生污点,这不利于白景琦管理家业。

另外,二奶奶料到,自己一旦去世,黄春性格软弱,而杨九红精明能干而且又有手腕,没有了自己的制约,杨九红肯定会施展手段,提高自己的地位。随着杨九红身份的提高,他的思想的行为都会更多的影响到白景琦。

所以,二奶奶死之前,把槐花安排到了白景琦身边,就是让贯彻自己主张的槐花能更多的影响白景琦,而不被杨九红死死把持。

第四,为了整个白家的门风和发展。

二奶奶作为白家掌门人,她的眼界和格局自然非一般妇人可比。白家在二奶奶的带领下从萎靡不振到勃勃生机,注入了二奶奶大量的心血,二奶奶对一点是引以为傲的。

她在年老之后,不可能不为白家整体发展考虑。既然要保持家族兴旺,门风就很重要。

白景琦纳窑姐就是开了不正之风的先河,她不能让这一风气继续下去,所以,她不许杨九红戴孝,不承认杨九红白家人的身份是对白景琦纳窑姐这一做法有力的回击。

所以,二奶奶至死不承认杨九红,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

  大宅门2的第一集,七爷问英玉:我怎么看着你这么面熟啊?英玉答:我的舅奶奶是您府上的老姑奶奶白雅萍。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关少沂和白雅萍生的关香伶,关少沂娶的另一个姨太太生的关静山,关少沂的某个姐妹,她的孙女是英玉。所以英玉应该喊她奶奶的兄弟关少沂为舅爷爷,所以喊白雅萍就是舅奶奶了。关静山是英玉的舅舅,关静山自然是关家的人了

  京剧《挑滑车》中高宠的一段念白:你看那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它个干干净净。《大宅门》里的白景琦常在得意时唱出。

  安国古称祁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海内外。地处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位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北距首都250公里,东距天津240公里,南距石家庄110公里,辖11个乡镇(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面积486平方公里,耕地50万亩,人口39万,东南西北分别与博野、安平、深泽、定州、清苑、望都毗邻。为对外开放县级市。

  安国就是现在的河北

  安国,是闻名中外的药都,自宋代始就是我国一大商业都会。相传在汉朝时,就有安国城了。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中,至今还遗存着许多享有胜名的古迹。安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使人流连忘返。

  最负胜名的就是著名的药王庙了。药王庙坐落在安国市城南路东,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从药王说起,对于药王其人,古今传说不一,比较普遍的传说有两种,一种认为药王就是邳彤。西汉信都人(西汉置信都国,东汉时为冀州安平国,今河北冀州市)。东汉封他灵寿侯,汉光武帝刘秀属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曾做过曲阳太守。此人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他还酷爱医学,在民间倡导和扶植医药行业,为当时的黎民百姓采药、种药、制药、行医等付出了不少心血,颇受百姓的称赞和爱戴,死后,葬在祁州南关门外。据清《畿辅通志》记载:“邳彤庙在南关门外。”据清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所出《祁州志》记载:“考安国药王庙,即邳彤庙。”

  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依照宋代临安(今浙江杭州)的药王庙,以邳彤墓为中心,扩建药王庙。庙在安国县南关南大街东侧,占地10多亩。由牌楼、马殿、钟鼓楼、药王墓亭、碑房、十大名医殿、药王后殿组成。重檐庑殿式的牌楼,由**琉璃瓦覆顶,三间四柱,彩饰斗拱。正中有匾额书曰“封加南宋显灵河北”八个描金大字。牌楼两侧有一对石狮,石狮外侧矗立着两座铁旗杆,是清朝道光九年间,京通卫帮、关东帮、山东帮、山西帮、陕西帮的药商,和本地的皮袄行、估衣行、杂货行等商号集资修铸的。旗杆高27米,每株旗杆上有金龙盘绕,并铸有三层寿字吊斗。两株旗杆上还铸有一副对联,上联为:铁树双旗光射斗;下联为:神庥普荫德参天。字体苍劲有力,功夫有独到之处。两座旗杆顶端,两只凤凰相对盘舞,真有点活龙活现的样子。

  清朝乾隆大学士刘墉亲笔书写的“药王庙”匾额,悬挂在山门之上。庙门廊内便是马殿了。马殿有三间屋大小、殿内南北各立一匹马。南边一间中为赤马,北边一间中为白马,两马头相对。殿内共有四个马童,两人牵一匹马。马童着古壮士服装。他们的面部颜色和自己所牵的马的颜色一模一样。

  药王庙主体建筑的正中心是药王墓亭。墓为亭式,琉璃瓦顶,面阔与进深均为一间,外形玲珑别致。墓碑上书有“敕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墓”。据《祁州志》载:汉邳彤王为光武时云二十八将之一。墓在南关,民有疾苦,时显灵应。遂祠焉”。墓亭南北两廊及西方庙碑林立,据1935年统计尚存23座。这一座座碑,多为各帮药商、各商行巨贾、地方名人、有识之一士捐资重修药王庙时所立。明代有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所建者,清代有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所建者,最近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止。建国以来,安国市于1985年修复药王庙,又有一批新的碑碣亭亭玉立于药王墓亭的两侧。

  安国药王庙是全国最大的纪念医生的古建筑群,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安国药王庙正以其独特的风姿迎接来自四海的宾朋。

  1958年8月5日毛主席亲自来到安国刘村视察安国人民为了纪念此事,把刘村改名为"八五"村目前在这里建设了 安国东方药城,安国东方药城升级工程

  中国世界历史名人之一的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墓位于安国伍人村。

《大宅门》里白家的兴旺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女中豪杰二奶奶,一个是她那个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儿子一一白景琦。

一个在白家陷入绝境时力挽狂澜,使这个风雨飘摇中的老字号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一个是被母亲二奶奶赶出去后,咬着牙不依附于人,硬是靠一己之力将山东的泷胶庄归入自己的事业版图,将白家再一次推向鼎盛。

两人都有远见卓识,都能杀伐决断,且都会归拢人心,是大宅门里的灵魂人物。

可是纵观白景琦和二奶奶的一生,抛开时代的因素,白景琦在好多方面,终究还是输二奶奶一筹。

一、对对头留有余地,绝不赶尽杀绝

二奶奶这一辈子,除了对杨九红极尽刻薄以外,对谁都留有余地,即便对仇家和生意对手,也绝不赶尽杀绝。

她信奉的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当年,詹王府害得白家家破人亡,白家大爷被判了斩监候,如果没有朱顺和严爷,白家大爷早人头落地了,对这一切知根知底的二奶奶对詹家却选择了原谅。

当詹王爷在西安逃难脑中风,命悬一线时,詹俞硬着头皮来找二奶奶,二奶奶一句为难的话都没说,痛快地给了詹俞八宝丹,让他回去救詹王爷。

二奶奶对仇家尚且如此,而对生意对手呢,同样网开一面。

白家得罪了宫里,赖以生存的百草厅白家老号被查封,白家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在白家危难关头,便有人落井下石,贵武怂恿詹瑜等人合资入股,并推举董大兴牵头承办了百草厅白家老号,抢了白家的生意。

二奶奶开始一步步执行自己的计划。

先利用老匾成功入股白家老号,自己却承办了南记。靠着先前买通的太监常公公夺回了朝廷供奉放在南记,然后让南记和董大兴掌舵的白家老号打擂台。

白家老号那边一没秘方,二没制药的老人,生意难以为继。二奶奶这才开始收网了,逼董大兴等股东退出白家老号。

董大兴叫来股东们商量,那七位股东除了只想坐等分一杯羮,对生意一窍不通,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董大兴心灰意冷,只好将生意顺水推舟还给了白家。

董大兴以为这次投资算是亏大了,等到签字画押时,董大兴等股东们才发现二奶奶将他们的本银全部退了回来,一点儿没让他们吃亏。

他们不禁啧啧赞叹二奶奶行事的大气,还高兴的要请二奶奶吃饭,二奶奶豪气的邀请他们过几日来参加白家主办的药材堂会。

生意对头握手言和,和和气气地退出了白家生意。

白景琦对生意对头孙家就不这么厚道了,他秉承的是他钟爱一生的那句戏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我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白景琦当年被母亲赶出了白家,在济南安顿下来后到处找赚钱门路。后来从当地火爆的驴皮胶事业中看出了门道,找了一家生意难以为继的吕家藏身,研制出了独家配方的“黑七泷胶”,生意大火。拯救了吕家,也打击到了当地一枝独秀的孙家。

接下来将沿河二十八坊纷纷收购到自己名下,搞起了垄断产业。偏偏老孙头不愿被收购,还买通了白景琦的伙计时元祥,盗得了秘方。

这下可彻底激怒了白景琦,为了彻底整垮孙记,白景琦花了20万两银子买通知府衙门,就让拖着孙家,不要急于结案。

半年多的官司耗下来,孙家白花花的银子流水般花出去却听不见个响,终至一败涂地。孙家被查封,白景琦还装作路人上门奚落老孙头,杀人不过头点地,而白景琦却将对手打翻在地还踏上一只脚,将老孙头活活气死,白孙两家从此结下了血海深仇。

后来白家又逢内忧外患,再次陷入到重重危机之中。白景琦资金紧张,不得已将黑七泷胶庄抵押给了不相熟的当铺,没想到当铺竟是孙家人开的。孙家立马将黑七泷胶庄高价转卖给了别人。

因为当年的赶尽杀绝,白景琦差点将自己一手搞起来的山东泷胶生意弄丢,最后还是通过堂姐夫的军阀关系才将孙家连根铲除。

对待冤家对头,二奶奶是刚柔相济,见好就收,白景琦却是雷霆手段,赶尽杀绝。高下之分立见。

二、对下人宽容仁慈,善于笼络人心

大体上看,二奶奶和白景琦对下人的态度一脉相承,都属于大方仁慈的好主子。

可细细比较,二奶奶其实比白景琦更深谙人性,也更懂得管理,所以比白景琦更得人心。

厨子冯六偷面,被白景琦逮个正着,白景琦立马命人将冯六捆到马号里,狠狠抽打冯六的踝骨,并要把冯六辞退。

二奶奶听说后,当着家下人等亲自处理这件事。先狠狠批评了白景琦,嫌白景琦对冯六打得太狠,又嫌白景琦辞退了冯六让他没了活路。

白景琦自然心里不服,他从没觉得自己对下人严苛,反而出手大方,是个好主子。可偷东西这样的行径他深恶痛绝,本来就应该受到严惩。二奶奶却语重心长地对白景琦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二奶奶以她经年的阅历深谙人性,也用此话刷新了白景琦的认知,既然哪个厨子都这样,何必再去为难冯六。

又转向冯六对他说:以后有困难尽管提,怕七老爷就向她提,别小偷小摸的。临了还让冯六去帐房领个红包,养养他的踝子骨。

一场偷盗事件在众人善意的哂笑中处理完毕。大宅门里从此收获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厨子和一群心悦诚服引以为戒的下人。

白景琦的处理是让人怕,二奶奶的处理是让人服。

二奶奶对下人的宽容仁慈还体现在对待门房胡子头上,胡子头带年幼的景琦出门玩耍,却将小景琦给弄丢了。闻得此讯的二奶奶如被摘了心肝一般五内俱焚,却半点不曾迁怒胡子头,没有惩罚,依旧让他在门房听呵,直到胡子头在门口迎回了被季宗布送回的小景琦。

以后在大宅门当差的胡子头怎会不感念二奶奶的这番仁慈宽容而情愿肝脑涂地?

还有对香秀,二奶奶的爱犬大顶子挑人,二奶奶总也找不到个可心的丫鬟抱狗,直到跟着木匠父亲在新建的花园子里劳作的香秀出现,为了将香秀留在宅门里,王喜光费尽了口舌,二奶奶则破费了大价钱。

二奶奶深知香秀虽然是个贫苦人家的姑娘,却也是被父母宝贝着的爱女。为了让其父母放心,二奶奶对香秀极好,允许和自己一个桌上吃饭,专门吩咐人不许指示香秀做事,只让香秀抱狗,独听命于她。

所以即使香秀在宅门里服务了十多年,身上仍然没有一点奴性,所以才敢在白景琦想求娶自己时心高气傲地只要做太太,绝不做小。

白景琦对下人也算大方仁慈。

比如启用了被撵出宫后走投无路的太监王喜光做自己新宅子的总管,权力下放,对其过手的银子无任何监管和约束,致使王喜光欲壑难填,胃口越养越大。成了外面有钱的王老爷,置了外宅,还养了两三房姨太太。

被白景琦知晓后,对其贪的银子不予追究,却非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扒了王喜光的裤子。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身受如此奇耻大辱的王喜光从此和白景琦结下了梁子,给白景琦使各种各样的绊子,余生专给白景琦添堵。后来又投靠了日本人,让白景琦屡遭大难,成了沾在身上一块挥不掉甩不去的牛皮糖。

白景琦对郑老屁是有大恩的。

两人偶遇为谁让道这回事大打出手,白景琦被郑老屁揪掉了一绺头发,郑老屁则被白景琦扔进了河里。当落水的郑老屁为毁掉的新鞋嚎啕大哭时,白景琦恻隐之心大发,给郑老屁买了两块一双的新鞋。这双在郑老屁眼里值两袋多白面的鞋彻底征服了郑老屁。

家乡遇到灾年的郑老屁走投无路,来投奔白景琦。白景琦毫不推辞地收留了郑老屁,把他留在了大宅门赶车。从此七老爷的生活中多了项乐趣一一看郑老屁吃大饼卷肉,郑老屁吃得香甜,白景琦看着开心,年富力强饭量奇大的郑老屁也愿意为七老爷奉承供之一乐。

郑老屁在大宅门当了好多年差,直到身体老了干不动了才辞工回到乡下。可是几年后又带着孙子郑三旦找上了白景琦,这回不是留下就行,却求白景琦让去柜上学个本事,白景琦又慨然允诺,只提了一个要求,再看一次郑老屁吃大饼卷肉。

白景琦实在没看出这时的郑老屁已是强弩之末,没想到这一吃竟直接送了命,他对郑老屁不可谓不厚道,却永远透着居高临下,没有二奶奶的推己及人。

所以郑老屁的孙子郑三旦直接恨上了白景琦,不仅不感恩白景琦给了自己饭碗并让自己留在柜上学本事,还将白景琦当作了害死他爷爷的万恶的剥削资本家和阶级敌人来恨,白景琦的一番好意全喂了狗。

如果换作二奶奶,决计不会在郑老屁吃大饼卷肉这回事上找出乐子。

她对下人有着起码的尊重和心细如发的体谅,绝不会因为这些虽无伤大雅却直击人心的玩笑为自己树敌。

三、对钱合理安排,永远留有后手

白文氏作为被公公白萌堂慧眼选中的当家人,一接手就表现不俗。

当时的白家生意歇业,没有进项,为了大爷的事还得四处打点。白文氏从公公手中接下白家这付烂摊子开始,就懂得让钱生钱,还有不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她把家里能拿得出的银子三万两千两在广亨钱铺入股,吃息分红,并把这笔银子跟家产分开,万不得已不去动。

因为生意停滞不流通,二奶奶又把公中的银子且汇入汇丰,这样,即便百草厅白家老号暂时盘不回来,白家省着点花,也能维持个三四年。

在二奶奶的运筹帷幄下,白家成功地盘回了白家老号,生意慢慢步入了正轨。后来又有白景琦黑七泷胶庄的助力,白家的事业蒸蒸日上。

不过,在二奶奶的思想里始终崩着一根弦,她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一个家要是没有一点底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所以清醒的二奶奶时刻记着居安思危。

而白景琦就没这样的觉悟了,他单枪匹马闯天下,在济南垄断了阿胶生意后,财源滚滚,日进斗金,着实富得流油。

可白景琦把日子过成了筛子,处处走漏,花钱如流水。又因为赚钱顺风顺水,所以谁坑他都不以为意,一笑了之。下人评价他:“挣钱没数,花钱没边;财来如山崩海啸,财去如大海决堤。”

在济南时包养妓院头牌杨九红,动辄上万两银子扔出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回大宅门后启用太监王喜光做总管,贪污挪用吃回扣,置房买地养姨太太,伙同别人黑白景琦的钱,无所不用其极。

还生了个败家的儿子白敬业,平日里逛窑子抽大烟不说,还经常闹个幺蛾子出来。

先是做假药让白景琦烧了七万两银子,后来说让去安国办药历练历练,像他父亲一样长长见识吧,他却跑到赌场赌博,一下又输了十二万两。

这时的白景琦正在积极筹划二奶奶的七十寿辰,母亲辛苦一辈子创下了那么大的家业,这交到自己手里没几年,说啥也要给母亲办一场顶级豪华的寿宴,表表孝心,顺便让母亲看看儿子也不差。

本来就花钱没数的白景琦着手新修了花园子,如果不是大舅子黄立从中作梗,他又得被岳父贵武从工程里面狠捞一笔。

可是面临考验的时候到来了,二奶奶寿诞在即,修花园子的款项被王喜光挪用给了白敬业办军用被服厂,敬业却以烂纸充棉絮不仅赔了个底掉,人还被控制起来急等钱来赎。

军阀混战筹集军饷,给药行一摊派就是五十万两,白景琦作为行业翘楚,揽下了一半。

再加上先前敬业捅的娄子还有亏空,白景琦一下感到了经济危机。可是老太太的寿宴规格又不能降,逼不得已,白景琦只好把山东的泷胶庄抵押出去孤注一掷的来维护家族的体面。

寿宴当日,白景琦更是出手豪阔,给母亲买了辆稀罕的汽车做生日贺礼。甬道上厚厚的藏红花铺路,那藏红花可是名贵又稀罕的药材,都是以克计价的;所有念经的和尚一人一身烫金袈裟;元宝堆成了山;知名戏子的堂会那是必不可少的,“赏”银不计其数。

即使被白景琦瞒得密不透风,在享受着众人祝贺和追捧的风光中,七十岁的二奶奶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她嗅出了这个家暗藏危机的味道,可是不愿扫大家的兴,配合着大家演这场母慈子孝,家族煊赫鼎盛的戏。

宴会过后,二奶奶召集起白家各房的子孙,给大家交了个底:她在美国花旗银行存了几十个保险箱,里边存的全都是贵重的药材,能维持个七八年。在四大钱庄里,还存了九十多万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白景琦被惊到了,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母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时才觉得了巨大的差距。关键时候,还是二奶奶的理家更为缜密,看问题更是长远。

二奶奶也给白景琦上了重要一课:对钱要合理安排,永远留有后手。

四、教育孩子宽柔相济,深谋远虑

二奶奶接管白家以后,除了三房闹着分家另过以外,大房的大爷被判斩监侯,被救下后下半生只能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大奶奶担不起事,一早就自尽了,剩下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归二奶奶教养。

二奶奶在对待这大房的四个孩子和自己的一双儿女上,基本上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她千辛万苦地盘回了白家老号,股份给了大房四股,比留给自己房头的还要多。

四个孩子跟着二婶,不仅生活有保障,心里也没受过委屈。长大后玉芬远嫁济南,心里感激二奶奶,将白景琦当成亲弟弟来疼。剩下的三个也兄友弟恭,成了二奶奶的得力助手。

二奶奶的亲儿子白景琦自小顽劣不堪,拿安宫牛黄丸喂鱼,脱光衣服扮齐天大圣,用臭豆腐换鼻烟捉弄私塾先生,没谱的事一件接着一件。

二奶奶看似教育没有章法,采取灭火式教育,简单粗暴而直接,涉及原则的问题却寸步不让。所以白景琦顽劣归顽劣,人品却一直在线,加之血管里留着她母亲的血,所以二奶奶的正直善良有担当,嫉恶如仇的底色也都在。

二奶奶对白景琦的教育还做对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晓得让白景琦经事历练。

白家老号被董大兴等人接管经营,自家的店铺成了别人的,二奶奶暂且无计可施,只有在老匾上做文章。

一行人大张旗鼓去摘匾,二奶奶顺便带上了年幼的景琦。站在金光灿灿的老字号牌匾下,二奶奶让小景琦一字一字地念“百草厅白家老号”,要求声音洪亮,念了一次又一次,让家族荣誉早早地植入白景琦幼小的心田中。

这也让后来传承了二奶奶衣钵的白景琦从此为了维护祖宗的荣誉终其一生都爱惜羽毛,不允许任何假冒伪劣出现在白家老字号的柜台上。

老年的白景琦甚至将老匾做成自己的棺材盖,随自己一起埋进土里。

白景琦长大后有段时间无所事事,二奶奶又把他交给了涂二爷和许先生让去安国采办药材。安国之行让白景琦大开眼界,原来这里面也有那么多的门道,这也为白景琦以后成为成功的商人打下了通透的底子。

第二件是遍访名师,希望将白景琦引向正道。

在一个又一个先生被白景琦气跑后,季宗布出现了。白景琦只信服真正有本事的人,所以他对季宗布爱戴有加,一个悉心教,一个用心学,文治武功一样都没落下。

当二奶奶发现白景琦肉眼可见的一天天上进起来后,对季宗布那是尊敬加信任,即使看着白景琦被严厉惩罚,心疼也绝不参与。

所以白景琦不仅没有长歪,还成了家族的中流砥柱二奶奶功不可没。

二奶奶后来又一手抚养了杨九红的女儿白佳莉。

白佳莉因为是二奶奶强行夺了杨九红的,所以白佳莉几乎成了二奶奶的私有物件,她的教育别人都不敢染指。白佳莉在二奶奶身边那十多年,白家生意正如“烈火烹油”,好得不得了。

二奶奶将白佳莉养在膝下,只她一人疼,可是二奶奶并没有因此将她养成骄纵的大**脾气,反而让她读书识字弹琴,长大后知书识礼,俨然是大家闺秀的模样。后来的婚姻也凭她自己做主,选了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何洛甫。

所以除了杨九红是横在她心上的一道疤外,依偎着二奶奶长大的白佳莉大多数时间还算幸福。

后来丈夫何洛甫阵亡,女儿又被杨九红夺去,白佳莉愤而离家,却是去异地苦学医术去了,竟成了妙手回春的名医,是白景琦后代里较为出色的那一个。

白景琦对孩子的教育那可差远了,白敬业生下时,自己在济南拼事业,等到见到孩子面时,孩子已经四岁了。

初见白景琦的敬业认生,不肯叫爸爸还哭。白景琦直接断言敬业没出息,比不过当年的自己。嫌弃之心溢于言表。

接下来也并没亲自教导,反而又对敬业不管不问了。敬业是在父亲缺席,母亲和奶奶娇宠下长大的,都说“慈母多败儿”,家里有花不完的银子,婆子丫鬟一大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精神偶像立着,没有人生目标为之奋斗着,敬业长成败家子白景琦难辞其咎。

这时的二奶奶已是年迈之人,再加上隔辈亲,所以对敬业也是威严不足,慈爱有余。

等到白敬业长歪,白景琦想起来管儿子了,他的办法便是给不停擦屁股善后和狠揍,生生把敬业打折了一条腿也没逼着其走上正道。

对敬功也好不到哪儿去,基本上也是不管不问的态度。

白景琦后来子孙颓废,除了白占元走出大宅门,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外。余下的都困守在宅门里,啃老的啃老,偷钱的偷钱,抽大烟的抽大烟。

或者为钱反目成仇,或者为继承遗产大打出手,占尽资源的得了癔症,没有争下的又疯了,该嫁的不嫁,该娶的不娶,父子不成父子,母女不成母女,兄弟不成兄弟,姊妹不成姊妹,一片乌烟瘴气。

虽说“富不过三代”,但作为家族核心人物的白景琦也从无意识去培养子孙掌握独立的手段和谋生的技巧。

占光考上了大学,地点在哈尔滨,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为上与不上家里人吵作一团,最后白景琦拍板留下了占光。一个本该大展宏图的热血青年又成了宅门里的牺牲品。

毋庸置疑,白景琦这辈子活出了铮铮铁骨,活出了坦荡豪气,可是与“巾帼不让须眉”的二奶奶相比,还是差了格局,输了远见。

大宅门儿里的当家人二奶奶,见儿子白景琦从济南带了个窑姐杨九红回来。她作为一个大家庭的掌舵人,在那个重视家族门庭的人来讲:戏子不能容忍,不允许进门,就别提窑姐了。就连现在这个时代的一些豪门富户也依然如此。青楼女子向来地位卑微,为世人所不齿。二奶奶不仅不接受杨九红,还强抢她的女儿自己抚养,不让孙女认娘,还口出污言秽语辱骂羞辱杨九红。

二奶奶太狠心,旁人都看不下去了。白雅萍就又将小孙女送回了杨九红那里,黄春也劝过二奶奶。杨九红作为母亲生生被人夺了女儿,太可怜。二奶奶就是不肯认她,也不让孙女认她。以至于杨九红也依样学样,报复性地夺了女儿佳丽的女儿自己抚养,也不让她们母子相认,延续了上一代的恩怨,太悲惨!

后来才明白其实这也是二奶奶的长远打算和一番苦心:她希望孙女佳丽能养在自己名下,那么佳丽的地位,就不再与杨九红的身份有太多干系。在他人看来,这个孙女是养在二奶奶名下的,至少从这一代起根正苗红,地位高贵没有辱没家庭,可以堂堂正正找个好人家嫁了。结果也确实如此。佳丽被培养成了一个大家闺秀,后来还学了西医。二奶奶精心挑选,佳丽也如愿嫁给了军官何洛浦。

二奶奶此举一是为了白家骨肉,二也是希望杨九红能知难而退,离开白景琦。白家多年来打下的江山,不能因为一个杨九红破了规矩坏了名声。

然而,事情真能如她所愿吗?非也!没有因何来的果。

佳丽没了母亲,父亲的形象也顷刻间崩塌。失去了母爱,从小只知道叫奶奶。她一辈子也没能摆脱窑姐女儿的原罪,一辈子活在痛苦与矛盾之中。她怪父亲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招惹母亲,她怪母亲为何生下她,她也心里怪二奶奶明里暗里羞辱杨九红,让自己在众人面前难堪,在这个家永远也抬不起头。她自始至终也没能认杨九红为娘。杨九红就是她心中耻辱的代名词。

若干年后,佳丽也只是从台湾来信,信中提到一句:问候我娘好。然而此时,杨九红已悲伤至极,再无活下去的念想,节食而亡。一家人前半生骨肉分离,后半生天人相隔,永难再聚。

佳丽拥有一身的学问、本领,日子过得却也并不开心,总是郁郁寡欢。她从小失去母爱,心中总是被这些琐事缠扰,阴云不散,挥之不去。她从杨九红手里终于带走了女儿,是那么地心安理得,理所应当。知道以后可能再难见面,她也没个回报认这个娘,哪怕一丝感恩留恋之情,一句话一个念想也没给她。如此的绝情,一如当年的二奶奶。去台湾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回来,留下一个没有儿女,失去孙女,被周围人一辈子唾弃的母亲孤苦终老。

佳丽刚结婚后不久,丈夫就战死,自己也因为母亲被人骂千人骑万人跨的窑姐,也不愿再嫁,孤独终老。

杨九红最终还是将孙女还给了佳丽。当小孙女说不认母亲的时候,杨九红给了她一巴掌,说明她教育孙女,不像二奶奶那么无情、恶毒,孙女终于认了母亲,跟她去了台湾。

当孙女看到佳丽弹琴的那一刹那,有母亲,以母为荣的感觉真好!有人疼的感觉真好!母爱是任何一种情感所不能替代的!这样的孩子温暖而阳光,内心充满爱,会爱自己,也会感恩他人。她是杨九红带大的,但她并不以杨九红为耻,她活得纯净明理。

孝敬父母是古往今来一直被世人崇尚的孝道准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现在很多单亲家庭,即便父母离异,也要一同抚养孩子,就是怕孩子因缺失一方的爱而造成心理阴影。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佳丽就是个有心理缺失的孩子。

黄春不认父亲。那是因为那个父亲居心不良,实在不堪。不是她不想认,而是认了他,就会给家庭乃至家族带来祸患。

杨九红出身不好,一般家庭都很难接受,何况一个大户人家?哪能人人都像嫁到济南的白玉芬那样通情达理?杨九红也是个可怜人,从小被哥嫂卖到窑子,她也想法从良了,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怎么世人就不给一条活路呢?母子血脉伦理之情,哪是像二奶奶所想说断就能断的呢?

白景琦常流连于烟花柳巷,二奶奶有曾管过?白景琦的孩子基本都不成器,家庭有上心教导过孩子,有重视教育吗?白景琦好好的一个孩子想上大学,都考上了又没让去上,也着实可惜。

白景琦先是找了个仇人的女儿黄春,后又找了个窑姐杨九红,都是不省心。黄春起先二奶奶也是不认,有用吗?儿子都有了只好认。找了杨九红,二奶奶决然不认,还处处羞辱她。白景琦凡事听母亲的,不能不敢护着,还以她为耻,小家不和何以为大家?

杨九红既不能母凭子贵,也无丈夫疼惜自己,见识又短,只知争风吃醋。也不懂什么权谋之术,白在烟花巷里走了一遭,想来也没真学上啥本事。还招来不堪的兄嫂为自己傍身,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当年那么个英姿飒爽的妩媚女子愣被逼成了一个处处遭人唾弃的行尸走肉。别人逼自己也就罢了,自己也逼自己逼白景琦。自己过自己的快乐日子不就得了,还那么在意人言可畏,可就真没法活了。

二奶奶当年不让杨九红进门抢走佳丽,既是怕她带坏了门风,教不好子女;也是自己没有那个境界,容人的度量和气魄,生生把一个家庭两代人拆散,把一个想从良无依无靠,本还温良的女子逼成了一个目光短浅的泼妇。是那个时代人的旧观念:重门第、讲尊卑、论嫡庶造成的。

从良女子过得幸福的也有。13岁被卖入青楼,之后又成为民国传奇女画家的潘玉良,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被丈夫嫌弃,后来过得幸福的也有。为人妻子的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后,后来事业有成,婚姻也很幸福。作为婆婆,她替儿子照顾四个娃,还帮助儿媳不断学习各种知识,配得上儿子不至被抛弃。这样开明的婆婆也是少见。

所以,人要多读书,受教育,长见识,才能家和万事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458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