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1张

圆明园毁灭》是小学课文里非常重要的经典课文,应该怎么设计教学才能上好这一课呢?这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或者是从电视节目,课外书上,家长那里了解到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照片或,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五、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朗读第4自然段,看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读后回答并板书: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六、读二、三、四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结合板书回答。)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学生答后板书: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二、自己出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腐 败无能。)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教师提问

多么好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①我们应该怎么办?(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②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愤怒。)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思考

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五、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六、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七、总结深化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答:有!)

 八、作业布置

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文章用墨不多,但给读者留出的想象空间较大。语言准确而概括。每个读过此文的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遗憾情;每个读过此文的中国人,都会为圆明园的毁灭心升耻辱感,激起浓浓爱国情。而这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与作者、教者产生共鸣;为了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目标。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四方面内容:

 1、关注整体,以疑激趣:

 “读文贵有疑”培养学生读文问难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在质疑──解疑──回读的阅读过程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2、关注写法,积累运用:

 针对高年级学生特点,讲文更要渗透写法。真正做到读写的结合。

 3、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有的专家说:读的过程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对读、引读、对比读、自读、默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理解、感悟。

 4、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侵略者入侵的丑恶行径理解。更好地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

 本案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指导学生搜集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习讨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学习了文章出现的重点词语,并理解了他们的意思。鼓励学生在初读之后提出问题。解决一些例如词语方面的简单问题。激发学生深入读文,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 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 关注整体,以疑激趣。

 ⑵ 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⑶ 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激起爱国的情怀。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初读质疑,以疑解文: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齐读课题。

 “圆明园”前后两个字音同,但写法不同。前面的“圆”是团圆的圆;后面的园是花园的园。注意他们的写法。

 2、让我们再读课题。

 3、根据你初读的感受,如果让你在题目的后面补充一句话,会说什么

 投影:

 圆明园的毁灭。

 4、书上是怎样说的(第一段)指读: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5、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外资料补充,多读书。)

 6、学生自学。

 二、品读解疑,突破难点

 解决“不可估量”这一问题:

 1、园林的布局宏大:

 (分三个园,众星拱月)板书:

 布局。

 圆明园的面积350公顷,相当于100个足球场。

 将这种感受读出来,指读。

 指导朗读。

 2、园林的建筑宏伟:

 (有许多美景)板书:

 建筑。

 ⑴ 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写法为我们介绍这些景物的。

 板书:

 有……也有……还有……

 不仅有……还有……

 对比手法:建筑的风格多。

 ⑵ 老师引导:

 让我们一起回到140多年前,假如,你是这座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建设者,漫步园林内,你有着怎样的情感

 投影: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投影第五段最后一句,指读。

 ⑶ 我们再回到140多年前,走进这人间仙境,你又会有怎样的情感呢谁来为我们读读第三段。

 播放录像,这是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还原了圆明园的过去。看后,你最想说什么

 ⑷ 带着你这些感受,该怎样读好这一段话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回读。)

 3、历史文物的珍贵。还有什么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板书:

 文物。

 ⑴ 据你了解,圆明园都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呢

 用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数量多。

 用个成语来形容他的种类多。

 (喜欢哪个词语,赶快把它记下来。)

 ⑵ 放投影,造型精美的奇珍异宝:

 这不可计数的历史文物,上自( ),下至( )。师生对读。

 它凝结着我们的历史呀!这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早已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如今大部分不止散落何处你有什么感受(惋惜,气愤)

 如果现在再读这句话你会怎样读投影第一段。

 ⑷ 圆明园浓缩的是什么用一个词说说。

 投影:读第一段。

 三、体会耻辱,激发情感

 1、同学们,历史不会忘记,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英法联军究竟干了些什么呢──你们读读第五段。

 听师范读,(隐去重点词)你眼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现在你们读,注意将老师没读的词语读清楚。

 此时你眼中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散谈,品重点词。)

 此时你内心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2、是呀,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我们这座曾是皇帝居住的寝宫,就被几千名外来侵略者肆意践踏、烧杀抢掠,──放录像。

 这场大火都烧掉了什么呢

 (生散谈。)

 你现在又有了怎样的情感

 (耻辱。)

 我们应该记住什么呢

 (散谈。)

 3、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课文只用了很少的笔墨描写毁灭的过程,而用了大量的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者的用意何在呀

 小组讨论。

 4、投影,第一段:

 指读,你想通过读告诉大家什么

 5、总结: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圆明园的毁灭警示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从历史中读到些什么希望课下大家展开学习和讨论。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有……也有……还有……

 建筑:不可估量

 文物:不仅有……还有……

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等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一个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钩了起来。于是,英国、法国联合起来攻打圆明园。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帮可恶的强盗冲进北京,他们拥有先进的枪炮,虽说那时我们人很多,但装备落后,所以,我们就只好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随后,他们闯进圆明园,什么宝贝都不放过,首饰珍珠等小物品统统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东西就全部毁掉。然而,这群强盗还不罢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成灰烬。

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只有一片废墟。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可恨的一天,请不要让我们忘记。

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领土上为非作歹,烧杀掠抢,难道他们不感到耻辱吗!

总之,我们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失去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圆明园挽回这个损失,为祖国挽回这个耻辱!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二: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死畜生!不要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当我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里只有仇恨与惋惜这两个词。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等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一个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钩了起来。于是,英国、法国联合起来攻打圆明园。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帮可恶的强盗冲进北京,他们拥有先进的枪炮,虽说那时我们人很多,但装备落后,所以,我们就只好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随后,他们闯进圆明园,什么宝贝都不放过,首饰珍珠等小物品统统掠走,大花瓶等沉重的东西就全部毁掉。然而,这群强盗还不罢休,十月十八日、十九日,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成灰烬。

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没有了!只有一片废墟。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这可恨的一天,请不要让我们忘记。

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领土上为非作歹,烧杀掠抢,难道他们不感到耻辱吗!

总之,我们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失去的太多太多。因此,我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圆明园挽回这个损失,为祖国挽回这个耻辱。

二:

文中讲述了1860年8月份,英国和法国联合侵犯我们的首都北京,并到圆明园内把各种奇珍异宝统统掠走,最后竟用大火将圆明园化成灰烬。

就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肺都气炸了。我仿佛看到那些前来侵略的敌人们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疯狂地将贵重的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都塞得满满的。要是遇到那些比较重的瓷器,他们拿不走,可恶的敌人就用牲口搬运或用棍子将这些瓷器打碎。他们如此无法无天,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再加上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所以才处处受到各国侵略者的欺负。

我继续往下读,当我读到“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时,我咬牙切齿地说:“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他们不仅仅把我国收藏的文物掠走,为了销毁罪证,英、法两国的侵略者还把我国这一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灰烬。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让我深深地认识了"落后就得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一定要好好读书,让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单元首页揭示了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见下图:

单元导语定下人文主题: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语文要素定下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

下面正式进入课文: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并背诵。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并运用资料整理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和小组讨论交流及质疑,更加理解课文的匠心安排和用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结合史料,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这段屈辱历史。

②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和史料,感悟和想象圆明园昔日的繁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

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解析:学会把情感通过诵读表达出来。

答:课文表达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及失去后的痛心,激发学生强国之心。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解析:这是文中写法上的特点,需要让学生理解这种略显矛盾的安排的用意。

答:当读者越多地了解了圆明园原本的辉煌模样和拥有的灿烂文化,会愈加地对被毁灭感到痛心。这是人之常情。这种前后对比的写法,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感情,引发共鸣。从而激发出热爱祖国及灿烂文化,铭记屈辱历史,保卫祖国的责任。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答:这段时间跨度相当大,历史非常长,说明当时圆明园馆藏文物十分珍贵,种类多,数量多,突出了它重要的价值。而遭受了毁灭,让人直感痛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答:从时间上看,我们推测出侵略者在圆明园掳掠了长达12天。那里的珍宝价值连城,侵略者却花尽心思统统掠走,拿不走的也要毁灭,让我们看到他们极其野蛮和贪婪的卑劣行径。也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愤慨。

3、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解析:这里先要让学生理解文化价值是不分国界的,可以从学生也阅读外国书籍获取知识,来理解这点。再就主要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圆明园当时的文化有多丰富和珍贵。

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查找资料,体会它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解析:他们的相似之处就是都写出了侵略者的迫害,激发读者强烈的爱国、强国之心。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同学们,从前面我们学过的《己亥杂诗》到《少年中国说》,都是讲的近代从清朝开始封建王朝衰落,我国那段多灾多难,备受侵略和欺凌的历史。今天,我们同样要学习的课文,还是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就那样被毁灭。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2、初读课文:

提问: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精读课文:

提问: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圆明园的什么?

提问:假如你漫步在山乡村野、买卖街、蓬莱瑶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问:当看到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侵略者的贪婪和野蛮?

提问: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4、小结: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知道了圆明园曾经灿烂辉煌的样子,也看到了它的毁灭。它是侵略者践踏文明的罪证,是我国屈辱的过去。我们更应奋发图强,使历史悲剧不要再上演。

5、作业:现在圆明园遗址上只有一些断壁残垣,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呢?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37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