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侄女在相处过程中,两个人若没有见到对方,就会一直嚷着要和对方玩,可是一旦在一起玩耍,就会很容易由于抢玩具而争吵,甚至动手的方式攻击对方。他们在抢玩具时最常看到的模式就是抢了一会儿,侄女开始看看旁边的大人什么反应,看着大人就开始大哭,有时甚至不看大人直接大哭。而儿子就是目标明确,使劲抢东西,在快要抢不到的情况下就动手咬侄女或者抓他头发等等。起初,我会很紧张地赶紧制止,并教育儿子不要用咬人的方式,尝试协商轮流玩等方式。接着会觉得自己干涉太多,在没有抓到脸上的情况下就不参与,让他们自个解决。慢慢发现他们自个会自行解决了。
对于儿子对抓人,咬人的行为,在很多大人看来,必须用棍子打的方式吓吓他,否则他这样以后可能会怎么样!
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我觉察到自己较平静了,因为我允许自己孩子有让人不喜欢,不好的部分。这是一个他自己生命的进程。
也许从小从未被打的我,加之这些年一直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对于打骂孩子有了新的看法。当孩子犯错了,我们可以在事后用讲道理玩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之前我可能都不会去打骂孩子,觉得孩子需要我们更多的呵护陪伴。但现在觉得在面对一些危险的问题上,我们偶尔严厉地处理也是可以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强。
这么大的孩子的要求并不多,两个孩子在自家院子里,两辆车,几个玩具就可以玩一整个晚上。
越来越发觉孩子真的只是经由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去体验他们想体验的,我们能做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只能是需要的时候给予陪伴,犯错的时候给予引导而已。
日记星球写作蜕变之旅,第125篇,我感恩自己每天的选择,我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
孩子们发生争抢如何处理?小朋友们之间很容易发生争抢玩具的情况,家里有两个小朋友,特别容易发生争抢,即使已经给他们买了一屋子的玩具,他们也总喜欢玩对方手里的那一个。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而且,遇到这种情况时,成人的处理方式特别容易出现几大误区。
误区一:要求大宝让着小宝。
「你是姐姐,所以你要让着弟弟!」
「你是哥哥,你怎么能打妹妹呢?」
「弟弟不懂事,你让着他呗,让他玩儿一会儿呗!」
「妹妹还小,他下手没轻重,你怎么能还手呢?」
误区二:严惩大宝,放过小宝。
惩罚的时候,大人容易对大宝下重手,对于小宝则秉持纵容或和稀泥的态度,这种做法对大宝并不公平,而且很容易激化大宝和小宝之间的矛盾。
误区三:拿另一方当榜样
大人在教育一个宝宝的时候,常常会拿另一个宝宝作为正面的例子:「姐姐你就让着弟弟吧,上次,弟弟不就让着你,把他的玩具分给你了吗?」
这种做法,很容易将孩子从对事件的关注,引到对人的关注,将发泄的出口对准人。
用不了几次,总被批评的一方面就容易对总被表扬的一方产生本能的厌恶和防御。
误区四:贴标签和夸大其词
父母尤其是老人,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常常容易贴标签。
「你这样做,就不是好孩子了!」
「你怎么这么坏,能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
「你怎么能对妹妹这么重地拳打脚踢呢?」
这些说法非常容易强化孩子不良的行为。
有的孩子会因此自暴自弃,认为反正都不是好孩子,也就没必要表现好了,反正自己坏,干脆就做个坏人;大多数孩子会觉得自己受了冤枉,当他认为成人并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心里自然产生了隔阂,不想和成人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因此接下来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父母抱怨,什么都跟孩子说了,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呢?
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事实上,很难有人能听得进去直接的批评。
作为成人,我们尚且会因为被批评了,就认为对方不理解自己,从而竖起心防,拒绝采纳建议;孩子更是如此。
误区五:带着情绪处理孩子的问题
经常有妈妈吐槽,本来正在跟孩子沟通,但因为孩子的一两句顶嘴或者沉默,就导致屋外的爸爸突然冲进来,对孩子大打出手。
孩子确实是做错了,但是爸爸的大打出手可能仅仅来自对几分钟前和妈妈吵架的怨气,或者事业受挫的难受,甚至仅仅是因为上一局游戏输了。
父母可以惩罚孩子,但前提是合理的度,而不是将惩罚作为家长自己的负面情绪的出口。
那么,当两个孩子玩玩具时争抢起来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呢?
结合美国0-5岁育儿课所学,我发现在实践中,这些方法很有用:
积极暂停
我家的积极暂停,其实就是要求孩子「罚」站——但并不是真正的惩罚,只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都冷静下来。
很多家长也会让孩子罚站,但是在罚站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要求太过严厉。例如需要站得笔直,贴紧墙壁,一动不能动,这种要求反而背离了罚站的初衷——积极暂停。
当你对孩子罚站姿势和小动作也过于严格要求的时候,就更容易激发自己的怒火。而家长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很容易产生踢猫效应,也就是在接下来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带着情绪。
所以利用积极暂停时间,让孩子们分开坐/站在不同角落,家长也借此机会通过深呼吸等方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处理问题。
搞清原因
孩子抢玩具的行为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有时候,孩子争抢的通常是新玩具。因为玩具很新奇,而是带来了新鲜的 和诱惑,所以都想去玩。
有时候,孩子争抢的是有明确物权归属的玩具。一方意识到玩具只属于自己,有权不予分享,也容易发生争抢。
有时候,孩子争抢的是对方玩得正好的玩具。看到对方玩的很开心,自己想去试着玩一下。这时候,争抢就容易发生了。
有时候,孩子争抢玩具仅仅是想和对方一起玩。三岁以前的孩子通常习惯自己玩,即使两人待在同一个环境中,也是自己玩自己的,这种现象是受限于自己社交能力的。当孩子想和对方一起玩时,会直接去抢对方的玩具,因为这样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有时候,孩子是想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也许一开始沟通好了交换玩,但时间到了,一方玩的停不下来,另一方也想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容易发生争抢。
……
处理问题
现在,父母可以开始对症下药,处理问题了!
1 了解情况,酌情处理
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复述事情的原委,例如他们是不是都想去玩那个玩具。
正常情况下两个孩子都会点头,并且都认为你理解他的想法,和他是同一战线上的。
此时再让两个孩子分述事情的原委。注意一个孩子说话的时候,另一个不能打断他,我等他说完了,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描述。
这一步也是很考验家长的,需要在两个孩子不同的说法,找到事情的真相。
不过即使两个孩子的说法互相矛盾,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只需要让他们两个站在同一战线上即可。
例如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再次发生争吵,两个人就不能在一起玩玩具了;要么去看书,要么帮家长做事,要么去睡觉,总之就是不让玩玩具。
会让两个孩子试着自己去沟通和协调问题,而不是争吵打闹。
2 重申规则:交换、排队、分享、等待、玩别的玩具等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相信很多家长也提前建立过规则,那么现在就是重申规则,并且教孩子如何运用的时候了。
孩子都想玩同一个玩具,其实有好几种处理方法。
例如可以交换玩,但是后玩的小朋友可以多玩一分钟。
例如需要排队,先拿到的小朋友先玩五分钟,拿到了小朋友后玩5分钟,然后继续排队,轮流玩。
如果玩具有明确的物权归属,例如属于大宝,可以引导大宝分享,但并不是由大人来说,而是由大人来教小宝,拿大宝喜欢的东西和他交换。工作的好处是向孩子真正示范了如何去沟通交换,而不是由大人代劳。
……
3 学会沟通:不能动手,语言沟通,求助成人
在重申规则之后,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了。在鼓励的过程中,需要以哥哥作为榜样,去引导整个事态的发展。
大宝不用让着小宝,但是年龄摆在那里,大宝的社交技能,语言能力等等都是远强于小宝的,我们在教导规则的时候,记忆也是比小宝更加深刻的,所以要引导大宝进行沟通。
这个沟通的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也充满了曲折,大人在一旁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给予鼓励,但是绝不代劳。
即使并建立了规则,也已经有多次处理问题的经验,但是孩子们还是难免发生冲突。
今天下午,大宝和小宝又开始争抢玩具,于是我录制了下面一段真实的视频,问明缘由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可以看到,当哥哥开始语言沟通以后,弟弟也从原本的哭闹,变成了开始用语言来表达。
哥哥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弟弟明确的想要电话,于是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后来的交换中,不断将其他的东西都比作是电话,例如自己创造的鸡蛋电话,城堡电话和子弹电话等,来满足弟弟的需求。
当然,视频里的小萌已经4岁半了——孩子从3岁开始,父母就可以开始让自己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了。
首先积极暂停,然后重申原则,最后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在问题解决以后,还可以鼓励他们互相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建立牢固的友谊,这样即使有争执,也不会影响孩子之间的感情。
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给孩子建立物权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整个家庭赖以良好运行的原则和边界。
有时候小朋友会捣乱,把妈妈的口红弄的一塌糊涂(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哭),大人就会告诉小朋友哪些东西是只能大人碰到小朋友不能碰的,同样,一些玩具也需要在孩子之间明确物权。
有一些东西只属于大宝的,一些东西是属于孩子们的,还有一些东西是全家可以公用的。
这一过程肯定会很繁琐,但是一旦清晰的规定了边界和规则,执行起来就会有所依据,也令人信服。
如果孩子们实在不能自己去解决问题,大人可以一开始的时候多介入引导,但是也要遵循以上的规则,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鼓励孩子们试着互相沟通和解决问题。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
孩子不可能永远在家长的看护下,让家长来解决问题——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即使家长不在场,他们能用平时学到的社交和沟通技能,去独立处理问题。
两小孩抢秋千,双方家长大打出手!作为家长想要化解孩子间的矛盾,首先,家长应该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矛盾。 其次,家长应该认真听孩子的解释。 此外,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
近日,两个小孩在一起玩的时候,因为抢秋千,导致双方家长大打出手。对于这件事儿,很多网友表示,家长没有处理好,作为家长,不应该火上浇油,煽风点火,应该想办法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
首先,家长应该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矛盾。这两个家长明显是代替孩子去解决矛盾,而没有让孩子自己去主动解决矛盾。孩子之间吵架打架,基本上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没过一会儿可能又和好了。如果大人掺和进去的话,问题就变得更复杂。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总要学会和人交往,要学会处理矛盾。
其次,家长应该认真听孩子的解释。孩子闹矛盾之后,家长不要急着去责备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责备对方的孩子。我们要学会倾听,家长只有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更好引导和教育孩子。有时候是自己家孩子错了,有时候是对方错了。如果是对方错了,引导孩子把委屈说出来,如果是自己家孩子错了,要教他怎么控制脾气,怎么改正错误。
此外,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在整件事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办法,讨论解决办法是为了让孩子思考并解决矛盾,让他们和外界更好地相处。家长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解决矛盾,让孩子成长,不应该一味维护自家孩子,或者只是去争个对错。
以上就是作为家长,化解孩子矛盾一些办法。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出现孩子在一起玩耍的现象,那么如果孩子在一起玩耍的话,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比如说可能会出现孩子之间抢玩具的这个问题,那么如果在遇见两个小孩子抢玩具的问题的时候,要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回答一下。
一、两个小孩抢玩具,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首先一定要及时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因为如果孩子出现了情绪的话,一定要及时调整好,不然的话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先处理好情绪才有利于解决问题,其次要确认好物品的主人到底是谁,因为只有物品的主人才有权利来决定这个玩具给谁玩。如果一个孩子擅自去抢玩具的话,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那么错误就在于这个抢玩具的孩子身上,因为玩具是别人的,不能去抢,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二、两个小孩抢玩具,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其次,如果孩子间的冲突不太激烈的话,家长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可以让孩子自己自己去调节,这样的话也能够让他们更好的解决问题,同时也能训练他们沟通以及讲道理的能力。并且孩子在出现争吵的时候,家长不要立刻去介入到他们的争抢中,因为这样只会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僵硬, 从而不会再一起愉快的玩耍了。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玩具,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孩子争抢玩具的情况。
在面对两个孩子抢玩具的情况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的解决好问题,要搞清楚错误是由哪一方导致的,要及时的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行,才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发展,才能让孩子在以后减少犯错误的次数。
1
如果说是吃的东西,那么就多买一点或者说买两份就好了,吃的时候一起吃,谁也不会去抢谁的了。
2
玩具的话,不好说要买两个一样的,尤其是贵重的玩具,可以试着让他们一人玩一会,分享一下,很多孩子都比较喜欢分享的精神。
3
因为抢遥控器而打起来了,这就是最常见的事情了那么可以让他们剪子包袱锤,看看谁赢了,然后就先看谁的节目,等到看完后再看另外一个人的节目。
4
当他们很友好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奖励,让他们知道,这样的状态是家长最喜欢的,所以不要总是抢个没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