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出生后如果没有基本的社会化过程,即使具有人的遗传,也难以出现人的正常心理现象。
因为人的思维源于语言系统,而语言系统源于人类社会生活。
个人要掌握语言,必须先通过抚养人来学习言语(即语言存在和表现的形式)。
所以,个人必须经过以抚养人为代表的社会教育才能形成人的正常心理。
要了解基本的社会化过程,就需要了解个人心理早期发展的各个阶段。
对人的生命现象而言,心理发展是终身性的。
但是,最重要的阶段仍是人的早年,从出生起到18岁前后是人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基础发展阶段。
由于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多变性和可塑性,所以这一阶段的外部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我在解析一些疑难案件的犯罪心理现象并进行犯罪心理画像时,很多分析依据的就是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规律既有顺序性,又有相互关联性。
从基础心理现象发展顺序而言,人从出生开始,其心理发展依序为情感、言语、社会性、认知方式、观念、性格、自我意识等。
相互关联性则指这些心理问题彼此牵连、互相影响,以致解释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时要追溯到人的早年。
一、依恋现象
有人会问,人最初的心理现象为何不是感知觉,而是情感中的依恋现象?
感觉和知觉现象确实随着人的生命一诞生就显现出来,但是人在生命的初期,其感知觉(冷、热、声音等觉知反应)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与动物的感知觉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人在生命早期出现的具有人性的心理反应首先是情感表现之一,即依恋现象。
依恋是人在初生时对身边某一稳定抚养人专一的依赖与眷恋、不愿其离开的情感现象。
依恋的发生基于人的一种天性——人在生命初期与各种动物相比属于最笨、最无能的生命体,这种无能决定了人的一种社会属性,即人从初生时起就离不开他人的照顾。
依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情感。
当婴儿日复一日地被抚养人照顾,在每次得到满足而感受到愉悦的同时也记住了抚养人的音容笑貌、体味等,这也是人最早的社会认知和记忆现象。
婴儿在半岁左右就开始出现明显的依恋表现,不愿让自己依恋的对象离开自己。
一旦依恋的对象离开,婴儿就会出现负面的情绪表现,即哭闹。
这时即使有外人马上来到他身边,要改变这种情绪都显得困难。
如果这种依恋情感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孩子就会出现知足、安静、快乐和健康的心理表现;
反之,则会不安、焦躁、哭闹、拒绝进食,出现易怒、敌对、封闭自己、怪异表现等。
所以,依恋是母亲或其他抚养人获得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的资本。
若没有这一抚养过程和依恋现象,抚养人就很难支配和控制孩子的心理,进而也就无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其要求和观念。
没有形成依恋情感的人,会有终身的社会情感缺陷,以致成年后表现出对社会或他人的冷酷、残忍等。
对抚养人的依恋现象一般会保持到12岁上下。
当人进入青春期以后,就开始出现与依恋期相反的心理表现,一般表现为与抚养人争自主、独立的权力,还出现与抚养人的想法或要求完全相反的行为表现,即出现逆反心态。
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功能将逐渐减弱。
二、言语发展
言语是人表达自己并与人交流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通过感知和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的出现早晚与发展情况取决于早年情感抚养的程度。
是否具有稳定的抚养人、固定的抚养关系,以及是否有多个亲情抚养者,不仅能够决定孩子的情感发展,还会决定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和类型。
凡是有情感的抚养,一定是有话语的,是唠叨的。
比如,亲妈或亲奶奶对待孩子的态度就与保姆或幼儿园阿姨的态度有所不同,同样是换尿布,前者会伴随着爱语温柔缓慢,后者则机械般干脆快捷。
如果抚养者对幼儿充满情感并有充足的相处时间,孩子的耳边必有丰富的爱语声音,即唠叨,孩子在这种环境中就容易形成声音表象,进而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孩子有意发出声音能被抚养者及时发现,并予以快乐情绪的鼓励后,孩子就会更加倾向于发出声音,从而出现与他人的主动互动。
这种言语发展也为孩子日后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基础。
穷困的家庭往往疏于照顾无声的孩子。
有些忙碌的母亲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其他亲人帮忙,而将孩子托付给没有亲情关系的别人去照顾。
这些孩子经常处于缺乏言语的背景下,极少有机会听到浓浓的爱语,因此在进入幼儿期后仍然不爱出声,不愿表达,说话较迟。
三、社会性发展
言语水平还会影响或决定一个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一词又称社交,是表明一个人是否擅长与人交往、是否喜好合群的一种心理现象。
社会性发展良好的人,往往擅长与人交往,也好交际,心理学上称之为亲社会性。
相反,社会性发展不好的人,往往不擅长与各种人接触或亲近。
所以,社会性的发展往往基于人的情感抚养水平和言语发展水平。
观察一个人的社会性,可观察其是否亲近抚养人之外的其他人,成年后则可通过其人际关系来观察其社会性。
一般而言,善于表达的人往往愿意接触别人,即使在接触新认识的人时也不惧怕,并试图拉近彼此的心理关系,从而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反,从小抚养人(即依恋对象)较少、极少接触他人的孩子,往往不太爱表达自己,也就形成与他人交往范围狭窄的现象。
这种孩子如果学习出色,往往容易向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类的领域发展。
若不幸的话,从小缺乏情感抚养,出现不善与人交流、不善表达自己的现象,上学后又不聪明且学习能力较弱,这类人就非常容易在内向的基础上增加自卑的成分,从而变得更加内向与孤僻。
这是一些犯罪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四、认知方式发展
认知方式不同于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从感觉、知觉开始,到记忆、心象与思维活动,可显示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但是,认知方式更多地体现在后天的认识活动中,系后天心理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稳定的一种学习与社会认知的风格。
当一个人从小身边亲人的情感丰富、言语刺激丰富,其个人的言语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会观察别人的反应。
所以,爱说话的孩子更倾向于别人对他的注意,他会接别人的话茬以求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赞赏。
由于这类心理取向会导致他的注意力倾向于外、倾向于他人的反应,他在寻找并观察他人的反应时,注意力也变得异常活跃。
相反,在寂寞中长大的孩子因为听到的家人或外人的话语少,所以他们说话的机会也少。
不爱说话的孩子会用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而事物的刺激明显不如人的刺激更稳定、安静,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会长时期地关注在物品上,更容易专注、注意力稳定。
这就导致一种现象:有的孩子非常活泼伶俐,看上去非常聪明,但学习成绩一般,而有的孩子极少说话,却注意力稳定,学习出色。
前者容易成为领袖式的人才,后者则容易成为研究型的人才。
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因抚养方式不同,是由言语、社会性发展不同所决定的,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角色。
五、性格形成
性格是指一个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
性格首先强调的是与社会有关的行为方式。
人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如学习行为、做事快慢的气质行为等大多可在一个人的情况下表现出来,但性格行为则一定是涉及他人的行为。
凡是描述一个人与别人有关的行为表现时,就为性格描述。例如,某人自私还是无私,吝啬还是慷慨,无情还是有情有义,冷酷还是善良,刻薄还是厚道等,这些评价就是对人的性格评价。
其次,性格还强调后天形成,尤其是受到早期抚养人的养育方式的影响。
性格形成有关键期,而最基础的关键期是12岁之前,因为人在这一时期仍处于心理依恋期,会为求得所依恋的人的喜爱而改变自己。
但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以后,独立意识、逆反心理随之出现,这时性格若有缺陷,就相对难以改变了。
当人完成心理发育,进入成年,性格特征就会趋于稳定,成为人格中的稳定要素之一,并会伴随其一生。
六、观念形成
从字义上理解,观念的“观”字就是“看”(也可包括听、嗅、味、触),而“念”字就是念头,即想法。
显然,观念是在观到的同时形成的念头,在看到的同时形成的想法。
所以,观念是指人在接触客观事物的同时形成的相应的看法或想法。
人的观念可始于母亲的怀抱中,也可发生在父母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言谈和举止时,还可在亲人的唠叨中形成。
随着人的成长和成熟,其观念还与人生经历、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观念的形成与言语能力的发展具有相似性,即越早期形成的观念越具有稳定长久性。
观念还与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有关。
所谓道德,是一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共同认可的一种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教诲,逐渐了解了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个人通过这方面的学习,理解和接受这些东西,并用于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就是一个人的正常发展,否则就会出现相悖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严重者还会出现与社会法律相悖的违法和犯罪行为。
一个社会倡导的道德更多的是通过风俗、众人的态度等对个人产生影响,使之形成观念,并成为指导、约束个人行为的规矩。
当一个人完成上述诸种内容的发展,在年龄接近18周岁时,其人格特征也就开始趋于稳定。
人格的内容一旦出现或形成就终身具有,并进而影响个人的心理倾向和外部心理特征,形成个人的心理风格。
——摘编自李玫瑾专著《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成年人的心理问题为什么要追溯到儿童时期?
因为人从出生起到18岁前后的心理发展具有多变性和可塑性,所以这一阶段的外部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性格形成有关键期,而最基础的关键期是12岁之前,因为人在这一时期仍处于心理依恋期,会为求得所依恋的人的喜爱而改变自己。
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以后,独立意识、逆反心理随之出现,这时性格若有缺陷,就相对难以改变了。
作为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尽量创造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自己抚养。
如果等到孩子青春期出现问题,家长才想起要去补救,那时已经为时已晚。
因为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已经出现,这时的性格缺陷相对难以改变。
李玫谨老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各种违法犯罪人的心理问题,追述到犯罪人早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后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她希望通过《心理抚养》这本书向父母们传递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
通过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全程参与,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获得管教孩子和立规矩的资本。
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亲自陪伴孩子,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
当今,熊孩子越来越多?他们怎么变成熊孩子?
2019年4月某天,上海卢浦大桥“砰……”,一个水花快速开合,没有丝毫涟漪水花就回归平静。岸上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纵有千般不舍与悔恨,也无法挽回。
17岁少年赌气结束自己,用生命惩罚在生的亲人。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需要这种过激行为。
只因在学校犯事被叫家长来,妈妈到校后当众扇了他几巴掌。这几巴掌燃起了少年的熊熊烈火,烧毁了母子情。当车驶到桥上速度缓慢时,急速开车门冲出去,一个跨越翻栏,跳!
死,解脱一切,只是这过谁来偿?
李玫谨老师说:你的爱在他眼里是没有限制的,所以他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这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个错误信息,你的爱没有限制。
冰冷的家庭育不出得体的孩子,一个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感受不到爱时,就会选择离家闯荡江湖。最后都会走上犯罪道路。
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其实都跟父母的行为或教育方式有关。孩子从身体到心灵都是父母造就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如果,亲子关系良好的母子,不会上去就是几巴掌。17岁,懵懂知社会,需要尊严。这个妈妈一巴掌把母子关系打散。
如果,母亲是位知书达理的人,就不会在车里继续唠叨,增加孩子的怨恨心。
如果,母亲有锁后座锁。如果,母亲有拦下孩子。可是,没有如果了。
时光不能倒流,人生没有重来。成长就像一棵树,具有不可逆性,只有向上成长,没有往回生长。成长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一旦错过某个阶段,再想弥补,就需要成倍地付出所欠下的亲情,而不是金钱。
可见,这个母亲就是错失孩子太多成长期,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在过程中读懂孩子,是为了日后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
现在社会环境很复杂,养孩子越来越难,不像过去那容易。很多父母很焦虑,孩子一出问题,就找专家。可是任何专家都有一个问题不能替你解决,那就是你的孩子是不是你自己天天照顾,抚养,陪伴。
养育孩子,过程很重要。但现代人为了挣钱,孩子都是交给别人养,孩子本应与父母相处的大量时间被替代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自然也被削弱。
孩子的早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情感依恋期,这个时期谁代养就依恋谁,情感纽带也就系在谁身上,无人能动摇。
情感影响性格形成,情感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显得急燥。急燥就会哭,从哭泣到抽泣到脏腑痛形成燥。这样的孩子没有朋友,很容易走上极端路线。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父母失职或无心之过导致孩子出现一生难以避免的终生之错
万众瞩目的李天一,本该继承父亲的光辉走上光明大道,却在他妈妈的宠溺纵容中走进监狱。不知他在狱中是否知道悔过,为自己的过错买单。虽然爸爸李双江老年得子确实珍贵,但该责该罚,绝不心软。育儿没有舍不得,还没打骂,还没批评自己先掉泪。
如此纵容,岂有不犯错之理。这种人经常无视和侵人的权益,走到哪儿都给别人带来困扰恐惧和危害。他们没来由地坏,频繁出现不良行为。
溺爱,是缺陷人格形成的基础。溺爱性抚养在生活上包办。在行为上无原则放纵。使孩子从小养尊处优,无法无天,养成懒惰,自私,任性,冲动,说谎等不良习惯。
有个名词叫:能力重度残疾。是一种人格缺陷。即使现在没犯罪,以后呢?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中,总有一天会犯病。
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从养育开始做起。用心养育孩子就是遇到自己“理想中人格”的那类人。
人格中既包含先天禀赋,又有后天养成的习性,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危险人格的形成往往与家族养育方式有关。
大连13岁男生诱骗邻居小女生到家玩,试图强奸,遭拒后连砍七刀,男孩把奄奄一息地女孩拖到小区人烟稀少的灌木从的,还压上两个垃圾袋,里面装满了砖头和碎瓦。
还若无其事的问女孩父亲:你女儿找到没?
当找到女孩时,因失血过多死亡。女孩子衣冠不整,左眼瘀青,脖子有掐痕,身上刀痕累累,让她的父母悲痛欲绝。
当所有线索指向他时,他懂得说:我还没满14岁,不用判刑。
他父母对警察说:他还小,还是个孩子。
他小,作案手段极其残忍;他小,懂得毁尸灭迹;他小,却知道未满14岁不用服刑法;
人小,心却黑了!
其实,所有的坏都能找到源头,如同引发一场火灾的点点火星。
所谓: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就是在这样家庭里。
也许,应该颁一道法令。让那些不趁职的父母去“家长学校”好好学习。只有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英国有个法令:10-17岁孩子已经出现违法行为,法庭可判父母去上“家长学校”。学习如何树立行为规范。如何对孩子的青春期做出适当的反应。如何控制孩子的行为方法。
如果不遵守这个养育令,将被视为犯罪,并处以罚款。
这种处罚父母监护不到位的做法,大大提高了育儿技能的做法,我国应该借鉴。
万达广场儿童乐园,孩子们都爱去玩的地方。球池里,俩幼童抢个波波球,双方哭闹找家长。最后变成两个家庭群殴。打伤一个爸爸,扯坏一个妈妈所有衣服。一个小小的抢球事件上升成家庭斗争,素养在哪里?孩子目睹全过程看到了什么?在他幼小的心底父母都成了恶魔一样吃人,待他成人后也将是一个斗殴斗气的人。
情感匮乏,心灵缺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有位老师说: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长很难。
要想孩子改变,大人先要改变自己。
作为父母,你现在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眼前的子女教育,还会嵌入你的神经记忆,进入你的基因里,遗传给子孙后代。
中国古人讲:“祖上各德,福泽子孙”,这是一种很高的智慧。所以,每个人在为人父母后,要注意自我修行,要自律,努力成为好父亲,好母亲。为了子孙后代,我们现在这一代都不能懈怠。
刘德华**《童梦奇缘》,剧中小光经常离家出走三两天,每次被找到时爸爸总是会给两三百元求他回家。可是过几天,他又离家。
他情愿睡公园也不愿在家里呆着,因为在这个家里他感觉不到温暖,感觉不到爸爸爱他。虽然爸爸是老师,可是教不好他。
人,一旦心理有缺陷,会造成终身的“漏洞”。在随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容易麻烦不断,甚至还同领略到人生的美好就夭折在半路。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其资格源于血缘,因血缘而对孩子产生责任感,爱,耐心和期待,并给予鼓励和帮助。父母的态度与言传身教的示范是养育的本质。
所有的教育都不能替代或跨越注重情感抚养的养育。如果没有来自心理抚养的情感作为基础,教育只能教术,不能教心。
家族养育比随后的教育更重要,更基础,更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不要错孩子六岁前的养育过程。不要等到孩子出现情况后,才懊恼不已。
生孩子养孩子没有“家长手册”,只有肯花时间,肯花心思陪伴,找话题聊,努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就能达到心中优秀的亲子标准,不会离孩子越来越远。
陪伴孩子时要“用心”,而不是“用力”,也不是漫不经心。陪在孩子身边玩手机不叫陪伴,叫陪着。没意义!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人的许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
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早年家庭养育中的“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这两种心理养育将奠定人的一生心理基础。
为了社会繁荣稳定,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在教育子女方面进行心理抚养,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人材。
01
青少年,本应该像一株朝气蓬勃阳光四溢的向日葵,散发着青春向上的气息。但是青少年犯罪,却令人痛心疾首。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14岁至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
一个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一般能从其成长的家庭中找到形成的因素。家庭教育并不是对孩子某一阶段的教育,而是要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一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极易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比如:迷恋网络、旷课逃学、撒谎、打架斗殴、离家出走、顶撞父母、早恋、自杀、严重的还有打群架、抢劫等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家庭教育理念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其一重要研究成果便是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抚养”概念。
02
李玫瑾教授指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的关键:首先是建立母子的依恋;其次是对六岁前的孩子进行性格培养。
心理依恋的形成是心理抚养的起始点,依恋必须是一对一的。二次世界大战时很多孤儿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后来发现,在养育院长大的孩子尽管吃饱穿暖,但是他们没有一对一的依恋背景,成年后的他们心理问题很多。所以,一对一的依恋是孩子建立安全感与健全人格的关键。
孩子依恋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母亲。当一个婴儿躺在妈妈的怀里,偶尔抬头妈妈与妈妈对视;当他蹒跚学步时摔倒了,妈妈把他拥入怀中安慰他;当他想要入睡时,妈妈给他哼着催眠曲,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使他对妈妈产生依恋。
特别是妈妈的声音、气味、抚摸,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比任何玩具都重要。
现在很多妈妈生完孩子很快就投入工作了,无比珍贵的与孩子共处的时光交到老人或保姆手中,使得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很难形成。孩子没有稳定可靠的依恋对象,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就会相应降低,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显示不出来,到了青春期就会显示出来,可能就不服大人的管教了。
孩子对父母有情感上的依恋,父母才能发挥心理影响力。
几乎所有的青少年犯罪都能找到童年的心理根源。李枚瑾教授说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的现象。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
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
2007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无故杀人。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人在幼年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丽的房屋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健康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03
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后,母亲就把他送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抚养,到孩子上学时再接回父母身边来,会导致孩子和母亲可能会有终生的隔阂。而且孩子在青春期时,很难管教。
如果父母与老人之间有分歧和冲突,孩子可能从心理上很恨父母,源于幼年时缺少对父母的情感依恋。
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在孩子早年的付出,让孩子产生依恋的情感。这样一来,父母就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影响力,或者说心理资本、心理控制力。
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心理影响力,那么孩子就很难接受父母的管教。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一般能持续到青春期。
李枚瑾教授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决定犯罪的因素很复杂。她把犯罪分为人格问题和心理障碍两大类。
有人格问题的人,基本上是只要有条件,他随时都会犯罪,重复犯罪。他犯罪是必然的,他的人格障碍是天生的,没有道理。也许父母都很正常,孩子就很坏,父母管不了,为他花多少心血也无法感动他。这种人根本无法形成对他人的依恋情感。这种情况中反社会人格是比较典型的。
更多的情况是这样一种,由于在早年没有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又缺乏正确的性格培养。这类孩子在6岁没有情感依恋对象,6岁至12岁时,无人管教,几乎是自生自灭,那么到18岁时,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对社会冷漠,残忍,作案可怕。
依恋是在12岁之前,错过了幼儿期的依恋,还有一个弥补的过程,就是小学阶段。毕竟在12岁之前,孩子从生理上和身体上,都没有成年,还很弱小,特别需要身边有亲人的陪伴,所以花时间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等孩子到青春期,父母想陪他,孩子也不让陪了。父母可以白天很忙,但是晚上一定要陪孩子入睡。
最好不要让小孩子上寄宿小学或者幼儿园。那些在战争中受到创伤的孩子,被送到寄宿学校,由国家抚养。这些孩子智力没问题,但是性格有缺陷,往往自卑封闭。很多孩子都存在情感障碍。尽管在学校环境中,但孩子缺少依恋的对象。
04
一些孩子在青春期是会有一些逃学抽烟等反社会行为,这是否就意味这样的孩子会走向犯罪道路,家长该如何判断呢?
李玫瑾教授说:人在青春期会有一些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和反社会人格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社会认定的一些社会准则和习俗,比如小孩不抽烟等,只要孩子故意做相反的,都叫反社会。这里的社会是指社会规则。
人在青春期会有一个探索阶段,故意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到青春期结束就又完全正常了,这叫做反社会行为的自然消退。
家长如何判断自己孩子是否会走向犯罪道路呢?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个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视线和身边,有依恋。二是父母本身是正直的人,从观念到行为都不会做坏事。家长只要做到这两点,孩子就不会出大问题。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全部的情感和心血培养出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敌对、甚至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非常老实听话,有一天却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打架斗殴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孩子怎么就因为几句批评就突然跳楼了;还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离家出走;一位离家出走孩子的妈妈曾发出疑问:“前几天我们还一起看**,怎么不知道为什么就出走了呢?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疼爱孩子,他们还会这样呢?
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大部分成年人的极端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其某种早期心理经历,人的心理问题与6岁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05
家庭结构的健全不等同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家庭的抚养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子女的心理抚养。
孩子成长中需要很多的“爱”,但真正爱孩子的本质不仅仅是给予、满足,不是百般的溺爱与无休止的迁就,更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人生中的幸福与快乐。而是要让孩子在成长中经历一些挫折、打击、痛苦,让他在痛苦中学会克制、忍耐。明白人生中的生离与死别,相遇与分开,快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从来都是相伴而来的,没有一个人是一生一世无忧烦的。
心理抚养需要父母亲自抚养,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是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妈妈,然后就是爸爸。
一般情况下,人的长相大多来自于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们需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家庭中成为孩子的好榜样,给予孩子应有的心理抚养。
作为父母,要乐于学习,不要把教育孩子的学习看做枯燥的责任和义务,是不得己而为之,而是要当作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只有这样,父母们才能掌握家庭教育的精髓,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心理抚养,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网图,侵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