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心静气,语带谦卑
很多年轻人在与父母聊天的时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很容易在它们心中留下“自以为是”的印象,要知道父母走过的路或许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以如此强硬的方式去沟通当然不会获得它们的好感,这样带来的后果往往就是还未触及到核心话题,聊天已经在争吵中结束。但是如果换种方式,以“请教”的姿态去面对,不去刻意挑战父母的权威性,反而更容易得到中肯的建议。
2、旁敲侧击,循序渐进
我们之所以和父母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观念上面,父母的观念一般偏于保守,而年轻人则更多的是追求开放自由,所以在很多话题上面,彼此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可以在保证良性互动的前提下,尝试“旁敲侧击”的方式来交流,父母都是有经历的人,你说的很多话它们一听就明白,如果对你这种“擦边球”式的沟通不反感,证明话题还有回旋的余地,可以慢慢的一步步的做它们的思想工作,如果父母表现出特别抗拒的情绪,最好及时终止,以免尴尬。
3、尊重父母,坚持自己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开明的,事实上“保守古板”派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常常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的老话来训诫自己的子女,有些的确有用,但有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就算自己不认同,也不应表现出过激的情绪,这是对父母最起码的尊重,如果有些事情的确需要它们支持才能够办到,最好暂时选择忍耐,等待合适的契机,如果自己能够单独去操作,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主见,不然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很难有成长的空间,就算最终遭遇了挫折,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历练。
4、经常带老人出去转转,建立沟通的环境
环境会改变人的思想。大城市看看高楼大厦,看看城市吃饭也要排队两个小时,很少有人用现金,小偷都改行了,偷不到钱,偷了手机还要密码,怎么破译,这需要技术。看看世界老人的观点会改变的,就像我们看到新事物一样,不是在家里就想的出来的。微信视频聊天,电话费都省了,还能见到人,几年前我是想不到的。沟通无障碍,需要创造条件。
5、正视障碍的存在,不刻意改变
不追求沟通无障碍,允许障碍存在,也不强求去消灭障碍。两代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很多观念都在变,老人大部分都很节俭。那个时代受穷受怕了,怕吃不上饭,现在的剩饭舍不得扔,变味儿了还在用热水烫烫就吃,美其名曰,节俭。可这样对身体没有好处,吃病了花的钱还要多,人还受罪。我们能做的就是少做,尽量不剩。
这种情况和我们家相似,有什么办法,只能顺其自然,谁让他是老人了?这种事就是让我们摊上了,亲情没办法,老人喜欢闹,并且让家人不得安宁,就是因为他很自私,他觉得家人和他是藏心眼的,所以才和家人闹不停。对于这种事情就是难得糊涂,不伤大原则的就随他闹,伤了大原则的就要酌情处理。
亲情里难断是非
包拯在世也难以断家务事,遇到一个不讲理的老人,没有别的办法,难得糊涂,顺其自然。只能采取无为而治,因为老人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听之任之,谁让摊上了苏大强这样的老人。亲情里难以断是非,难得糊涂,过一天是一天,这样的老人是心里面有心机,处处提防着亲人,所以他就要闹,想让大家对他重视。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样闹会给家人带来多么大的困难,家里有一个不去想着亲人的老人,也是没有办法。
不伤大原则就随他闹,具体事情具体处理我最近也遇到了这个闹心事,我家这个老人不是一般闹,就是不知足,总是喜欢闹情绪。谁能总陪着她这样闹?不上班,不赚钱了吗?没办法,最后只能妥协,不伤大原则的就随她闹,过界的事就是不能答应。她不想着儿女,我们也要生活啊,这种事不能吵架,所以冷静处理。不发声,不理她,该照顾她就去,该做的事就做,还能怎么样?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之前,我非常着急上火,怎么劝都不行,现在我总结一点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她要什么生活必需品给送去,她有什么要求给做到,她还想怎么样呢?不正面交锋,不吵不闹,冷静对待,随她去,我做到儿媳应尽的义务,这就可以了吧。
都说姜是老的辣,人越是年纪大,该懂得道理应该是越来越多,有什么情绪讲出来,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说出来。都是自家儿女,能做到的就做,做不到的你也不能强求我吧?我现在就是精疲力尽,感觉心力憔悴,无处可诉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