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人传记《梵高传》有感

读名人传记《梵高传》有感,第1张

  寒假里我5天就读完了梵高传,却不知从何写起。

 整本书的基调和梵高的画一样,在我印象中是偏褐色、**与金色,那是大地与太阳的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与安全。可是主角文森特梵高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

 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为远远望上一眼;他可以藐视“□”的罪孽,将手心放在烛火之上以示坚决。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扎和死亡,他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这让他情何以堪,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是的,他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他不停得画不停的画。为了某一处风景,他可以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梵高是天才,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天才,而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他不仅仅将绘画当成一项事业,而是生命。每一幅画注入了他的生命,每画一幅画他的生命也随之缩短。吃饭、睡觉、生活都是为了延续绘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绘画,即使是爱情、友谊对于梵高而言,也就是给画添上了不一般的亮点。最后绘画完成了,身体机能虽然在运转,生命的意义结束了,梵高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短暂却完整的一生。

 梵高是孤独而任性的,他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时间都在孤军奋战,可是艺术本来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况且在梵高的背后还有那个无限包容他的弟弟迪奥。总觉得迪奥是梵高的影子,有了迪奥的支持——精神上与物质上,才成就了梵高。然而即使是弟弟,也没有理由这样不计报酬的帮助兄长,每个月150法郎,即使自己拮据的时候,也不间断,这是怎样一个负担啊。但是迪奥一点没有抱怨,没有怀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是梵高的分身,梵高也是他的分身,梵高的创作就是他的创作!他们对于艺术都有梦想,梵高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艺术,迪奥就不顾一切为他创造条件,如果说绘画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就是迪奥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梵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迪奥的精神也崩溃了,不久之后离开了人世。

 迪奥之于梵高,不仅仅是兄弟,更是知己。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之父在二十六岁时写的,读起来其实很像小说,不过二十六岁这个年纪,对于梵高这样的人生能有多少感想我不喜欢一本传记,都是赤裸裸的赞美与崇拜(中国的伟人传记都是这样),也不喜欢大段大段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旦作者把主人公当成了自己情感的容器与化身,那传记便不再对别人的纪实性的描述,而是自己的情感发泄了。很高兴《梵高传》没有让我看到这样虚假的东西。

 一本好书,看了让人思考。我没有梵高的觉悟,当然也绝不会有梵高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到那么一点点呢,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够离梦想近一些呢

 啊,梵高!

 设计指导思想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必修一教材第三专题中的一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重点考虑要处理好以下四组关系:

一、文言与文学。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很多老师苦于在文言与文学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有的纯粹当作文言文来教,有的纯粹从文学角度来讲。前者似买椟还珠,后者则囫囵吞枣。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扫除文言障碍,进行文言积累,再重点研读文学文本,不让疏通文意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二、工具与人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应该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语文教学正是通过语言文字修辞等手段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层次与精神境界的目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学设计时一方面紧紧抓住本文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一方面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品味作品在行文上的特色。其实,有关作品行文特色的品味最终还是指向了作品的人文主题。

三、引导与开放。新课程强调对话与开放的理念,但一味的对话讨论容易造成教学时间的延缓,信马由缰式的开放也容易“跑野马”而不可收拾。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既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开放的思考空间,也注意到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给以适当的点拨和调控。

四、独立与整合。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既相对独立,又从属于板块与专题。所以,在进行单篇课文教学时还要注意整合。就本课而言,板块内的整合主要就是与《赤壁赋》的比较。对此,我找到了一个整合的“抓手”——贬谪文学与贬谪文化。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适当延伸,不宜过分展开,稍做点拨即可给学生打开一个认识文学现象的窗口。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2、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独特的韵味,品味其语言特色。

3、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教学难点)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教学重点、难点)

3、 由本篇作品延伸出去,认识中国文学中的贬谪现象。(难点)

课时安排

如学生有充分预习,可安排一课时。如学生预习不到位,可安排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略说写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抓住第一段中“僇人”二字)

“诗家不幸”往往却是文学和读者的幸事。和苏轼一样,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文,成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峯——《永州八记》。

2解题

引导学生分析文题中“宴游”“始得”等字在文中的体现(找出文章照应文题的地方)。

题目中对于理解文意最关键的字眼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见,构成行文的线索。)

二文本研讨

就“始得”二字引出对文本的分析研读。分析时围绕一个大问题:如何理解“游于是乎始”一句(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有什么区别)重在比较此前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区别,让学生从一、二段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比较。在讨论比较的过程当中,就学生发言的情况,随文分析一些小语段和子问题。

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的比较(可从游的过程、对象、结果,或游的外在表现、内在精神等角度去比较)

“始”前游 西山游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随意任情) 过、缘、斫、焚、攀援(积极主动)

2、觉而起,起而归(来也随意,去也随意)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陶醉其中,眷恋不舍)

3、深林、回溪、幽泉怪石(幽深、拘束) 雄奇特立(境界开阔、荡涤心胸)

4、恒惴栗(无法摆脱的苦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的解脱与自由)

…… ……(立足于学生的发言来归纳总结)

随文分析一:品味文章语言句式与内容情调的结合。

“始”前游用顶真句法,接字钩句,续续相生,传达“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的神韵。而西山游,则以短句排比,有急促之势,体现西山之吸引力及主动迫切之情状,与前者迥然有异。(可补充:文中动宾搭配之巧妙。西山之游的前与后也可以做句式的对比,一者节奏急促,一者节奏松缓,正对应了不同的情调。)

随文分析二:围绕西山之“特立”。

1、西山的哪一点吸引了作者,以至于披荆斩棘,不顾劳顿,孜孜以求/(高峻雄奇,特立不羣。)

2、作者是如何表现西山之高峻雄奇的/(烘云托月的手法,用西山上的所见,即四围的环境来进行衬托。——可借柳宗元《江雪》一诗做补充说明。这里也有视角由俯视到远眺的变化,视角的变化伴随着境界的进一步开阔,而境界的进一步开阔又伴随着作者胸怀的进一步开阔)

3、为什么西山的高峻雄奇如此吸引作者/(首先,原先游览的深林、回溪、幽泉怪石之景,大都幽远深僻,给人以坐井观天的拘囚压抑之感,强化了作者原有的孤独;而西山的高峻雄奇、开阔壮美则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使人的身心放松解脱。——此处可联系学生初中学过的《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以作比较。也可联系《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致产生不同感受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自然中的西山其“不与培塿为类”、特立不羣的品格正与作者身受打击却不甘沉沦的人格精神相互照应,两者在精神上达成契合;故而作者能忘却自我,忘却烦恼,人格精神与宇宙自然合一,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此处言及柳宗元的精神人格,亦可联系《江雪》。)

随文分析三: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两种游览,其人和自然景物的关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是怎样的不同

在“始”前游中,自然是排遣苦闷的对象,自然外在于人,与人隔了一层,这样人当然就难以领悟到自然的精神,因而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暂时的解脱,“恒惴栗”的“恒”字就是这种状态的体现。(可引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永州于楚为最南……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蝨,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不复乐。”)而西山之游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此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山水,远不只是观赏或排遣的对象,更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此种境界,使得柳文除了慨叹不遇,还有体悟山水的幽怀。精神的契合,使得人认识了山的精神,山也引发了人的胸襟,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与解脱的境界(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在这里山与人、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达到了统一,这也正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超出于众人的地方。

将自然对象化,往往会把人与自然放在不平等的立场上,或拜倒在自然脚下奉其若神灵,或居高临下妄图操纵自然驾驭自然,或把自然看成包容一切情感的容器,这样就难以进入自然、领略其内在精神;将自然人格化,可以和自然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然,用澄澈的心怀去聆听自然的话语,这样可以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而如果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则不但能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精神,更能超越小我的局限尘世的束缚,达到思想与精神的解脱自由。柳宗元正是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一部分有一定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做随机性的处理。

总结:至此,“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西山之游是真正的‘游’的开始)”这一大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请学生归纳概括。/(一方面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一方面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整合迁移

1、比较苏轼《赤壁赋》与本文的异同

异:柳宗元文章重在刻画描摹,风格清新峭拔,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精神人格层面上;苏轼的文章重在议论,风格潇洒飘逸,其人与自然之同侧重在哲理层面上(不但认识到物与我的同,还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物我的关系)。(可补充:“柳氏游记的幽深取径于‘骚’,而宋六家文的旷达则得益于‘庄’。宋人游记佳妙之处,不在‘牢骚’与‘刻画’,而在‘潇洒’与‘议论’。”(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就学生发言情况来处理,不过分追求全面和深入。

同:两文都写于贬谪期间,都写出了作者情怀的变化,最后都陶醉于自然之中,乐而忘返,都在自然山水中获得了解脱与超越。

2、引申迁移:迁客骚人的山水文学的共性——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

联系《赤壁赋》,请同学们关注文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思考:为什么这段时期容易产生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然山水相交融

中国古代士大夫中,迁谪文人可谓是一个规模庞大而又特殊的羣体。他们都曾积极仕进,并取得了一定功名,但或由于忤逆权贵、犯颜直谏,或由于无辜蒙冤、遭受牵连,被谪远徙,颠沛流离,经历人生坎坷。由于迁谪,文人们大多被削去官职,没有了公务羁绊,因而更容易将精力集中于文学创作。同时,由于迁谪,文人们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底层,更有机会受到江山风物的激荡,以促进他们杰出艺术才华的表现。于是,其文学创作便有可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 期。迁谪期间的文人,其生活与思想往往处于激剧变动状态。由于政治理想破灭,生活条件恶劣,亲人生离死别,朋友疏远和政敌落井下石等,各种感情激流般冲撞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惊惧于前途的不可知,怨愤于自己的不幸遭遇,极端怀恋失去的一切,并以异常陌生的眼光和复杂的情绪面对新环境。因而他们更能与同样被冷落的自然山水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更容易体察自然山水的美,更能进入自然山水的怀抱以求得自我的解脱。情动于中而后形之于口于手,从而比往日更具创作欲。所以,许多作家最具价值、最富艺术魅力的诗文大多创作于迁谪期间,这些作品也更能全面反映作家的精神情感世界和思想轨迹。可联系屈原《离骚》、范仲淹《岳阳楼记》等作品。

 [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薰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能够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

学习作者抓住特征,用侧面烘托写景的方法

学习本文前后对比的写法

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在学习中感受作者热爱西山的情感和卓然独立的情怀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特点和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写景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寓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学,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近一段时间我们相继学习了几篇写景散文,其中哪些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随便谈)这些语句作者都抓住了景物特征,同时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又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同样的文章,它蕴含着柳宗元的别样情怀板书课题《始得西山宴游记》

新课探究:

一概括课文两段主要内容:

释题,从题目切入,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谪居永州,漫游山水

始得西山,发现西山

二重点探究:

自学指导1:

用一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第二段,从文中勾画出描写西山所见之景的语句

“攀援而登……四望如一”

自学指导2:

用三分钟时间阅读文中作者西山所见的语句,思考:作者写西山抓住了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可以自己归纳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并继续体会作者是什么方法来写景的

设疑:作者目睹了西山的高峻,有什么样的感受齐声背诵出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而不知其所穷”这些语句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西山,赞美西山,板书]

面对着如此壮美的西山,让作者倍感欣喜,能不饮酒吗能不酣畅淋漓吗从文中找出宴饮的语句,齐声读出来

“引觞满酌,……而犹不欲归”

由此我想到了,始得西山之前的漫游,也写到了游和宴,那么下面同学们讨论交流:

作者始得西山,由游而宴,前文中作者得西山前也写到了游和宴,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有什么作用

[之前漫游: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说明游历时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也是消极被动的,其出游的目的在于寄情山水,消忧解闷,“恒惴栗”的心情就是真实的写照,此处可结合背景简单介绍那么作者的目的达到了吗从他所到之地,深林,幽泉,结合学过的《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没有让自己的抑郁之情得到排遣

文中也写到了饮酒,是“倾壶而醉,……起而归”这些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始得西山之前的漫游,并没有让作者获得真正的心理愉悦]

[始得西山之游: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照西山之异吸引作者,从四个短句,构成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急促之势可以看得出来可见,西山之游是积极主动的游之后的宴与前文完全不同,是倒满一杯,慢慢地喝,边喝边赏景,其醉与其说是酒醉而不如说是美景醉人,故而在日之入,至无所见的时候,犹不欲归在西山之游中,作者的郁积在胸中的苦闷,终于得到了释放,得到了解脱,达到了超然忘我,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程度郁积在胸中的苦闷,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西山就是作者的知己,心心相映,无话不谈;同时,我们不妨可以这么理解,此时的西山与作者难以分得清,西山就是自己,作者赞美西山就是在赞美自己,写西山的特立,不与培为类,就是在写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想必同学们还记得在那个鸟飞绝,人踪灭的冰雪之是,那个独钓的孤翁,那是个孤独的形象,他不畏严寒,在无人垂钓季节和天气,独享江雪的美丽,不也正充分体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吗从那个孤舟到西山,柳宗元用他的文字,给我们诠释了他的精神世界:人就要西山那样巍然屹立作者正是对自己全部的情感寄托于西山之上,这也正是本文所采用的寓情于景的写法]

 三主题归纳:赞美西山,表现作者不同流合污,卓然独立的品格

四写法归纳:

抓住特征 对比烘托寓情于景

 五拓展延伸:

文学史上有一种贬官文学,他们在被贬之时却创作卓著,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感受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对“月光如水”的描写,中感觉到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柳宗元也被贬失意,他寄情山水,你赞同柳宗元这种人生态度吗

六布置作业

欣赏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体会作者寄寓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七结语

柳宗元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抒写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卓然独立的人格,他的人生态度可圈可点,但他的西山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感谢西山,感谢柳宗元!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文意的疏通,教师是一个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语言优美,准确,传神,结合注释,文意相应比较浅显易懂,学生相互间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当老师问及作者在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学生却出现了分歧,这与我备课之初的设计是背道而驰的,原以为学生一下子能得准确的结论,当时迫使我不得不及时调整过来我想,既然学生能在文章的阅读中,找出两种不同的情感,何不就此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呢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积极的组织学生去分析讨论,学生很快就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得出了结论

这堂课的教学,使我获得了一种新的体验,如果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结论,教师一句话就可以带过,但这种灌输式的方法能加深学生的感受吗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本身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意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本文的教学中,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交流学习,学生的态度是如此的积极主动,使我倍感欣慰: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二是学生从自主学习的探究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教师节要到了,我的同事说又开始犯愁了。愁什么?愁的是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礼物,原来他又要送东西给他孩子的老师了。他说很无奈,不送不行,别人都送,你如果不送的话,老师会冷落你的孩子的。 去年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教师节我同事忘了送东西给老师,后来孩子回到家闷闷不乐,追问后他才说,老师不怎么理他了,上课都不提问他,举手提问题老师都装作看不见,还经常对他大呼小叫的,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别人的爸爸妈妈都送礼物了,我们没送的原因。后来我的同事就到金鹰买了一条三百多的丝巾送给了那个老师,从那以后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我想,这类情况恐怕不少当家长的都会遇到过。这就引出一个话题——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我觉得,该不该给老师送礼是个问题,也是个看似简单,实则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问题。也就是说,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难以强求划一的问题。 送礼,原本是一种情感表达。在亲朋好友之间,礼物就像一个盛装情感的器皿,表达的是一种亲情和友情。如果没有这个容器,这情感就无法传递、感受和保存。正是由于礼物的这种表意功能,它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重要的不是容器本身,而是容器中的内容。因此,人们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我认为,这种情感表达,也适用于师生之间。教师节到了,学生要表达对老师的情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给老师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一朵鲜艳的小花、一句感恩知心的话,“礼”虽轻但情意重。可现在,原本师生间的这种情感表达,却变成了家长与老师之间。当然,正如请医生看病不送点红包不塌实一样,一些家长给老师送礼,也是为了借此机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拜托老师多加管教。从这个角度看也不为过。问题是,现在给老师送礼进入了怪圈。 据报道,今年的教师节给老师“送礼”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网上“晾晒”的礼品花样百出,许多家长大方地“晾晒”自己准备送出的礼品清单:面包券、超市卡、交通卡、美容卡、购物卡应有尽有,有的家长还准备直接用信封装现金送礼。在上海市个别学校,在送给老师的礼品清单中竟然出现“日本游”,不能不让人瞠目结舌。 不可否认,送礼在情感表达上,如果过份地外在化、物质化了,情感的性质和程度也会从礼物的贵重程度、稀有程度等方面表达出来。但,过分强调礼物的贵重,甚至用市场价值心态去衡量,那么,就不大会以心来体会礼物的情感价值,还有可能忽略或错解情感,把送礼看成是“有求于人”的情外之物。据了解,一些学生家长动辄给老师送价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礼物,或请老师吃饭,或资助老师旅游,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难免会对相关的学生多些“关照”。事实上,这样的“关照”成了老师对家长和学生送礼的一种“回报”。这种送礼的味道就变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关注的不是给不给老师送礼,而是为什么送?为什么送礼成风且越来越疯狂? 有人认为,送礼和受礼是双方的事情,家长和老师有一方坚决不送或有一方坚决拒收,庸俗之风就不可能泛滥起来。这话没错。可放到现实生活中,能办到吗?笔者绝不是没有觉悟,也不是认可不良风气蔓延,而是想说,给老师送礼之风,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有着很深的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原因。不把这个问题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来讨论,是难以找到答案的。如果社会不良风气得不到遏制,想让家长不送礼教师不收礼恐怕也很难。说句实在话,老师也不是圣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吃个饭,收点小礼,似乎很平常。也给清贫的教师职业一点心理平衡。 当然,老师收礼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家长送礼之风。这也是一些家长为“该不该给老师送礼”犯难的原因之一。现在有些老师,你送礼给他,他很开心,如果只探讨如何教育孩子,他就会不耐烦,和老师沟通时,老师就把孩子的不是数落一顿,让家长感觉抬不起头,就像自己犯了错误似的。要我说,教师也像任何一种职业一样存在着败类,这不是普遍现象。 尊师应该重情不重礼,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广大教师加强自律。对于送礼的学生和没有送礼的学生,老师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都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

深入了解人类的各种自我防御机制,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抄近路”的方式,把对方的策略给讲出来。有了“抄近路”这个意识,你已经可以从争对错的局限中跳出来了,并且能让自己在关系中占主导权。那么,什么是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的定义:将不愉快的情感排除于意识之外。也就是说处于潜意识中的不愉快情感,为了不暴露出这些不愉快情感,自我将采取一些手段进行掩护。

不愉快的情感包括焦虑、抑郁、恐惧。

焦虑:包括不愉快的感受和对可怕事情即将发生的想法。

(自己吓自己,这话时没错没错的。意思就是说眼前看到的现象(也就是感受),能让我在自己头脑里对接下来的时间地点要发生的事情进行了一番想象(也就是想法),而这些想象恰恰是“吓人的”。比方说,晚上小A自己在公司加班到11点,准备在公司的洗手间方便完再回家,可是她看到通往洗手间的走廊的灯光忽暗忽亮的,就像鬼片里的情节一样,怪吓人的,然后她觉得如果她走过去,万一有只鬼在转角处,把她抓走,那必死无疑了。于是小A赶紧锁上公司的大门,一路快跑到公交站坐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开家门,第二件事就是是上厕所。可想到她这一路是憋得多辛苦。)

抑郁:包括不愉快的感受和对可怕事件已经发生的想法。

(比方说,一高考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英语考砸了,联想起考前的刻苦学习复习,本该考个100分以上,没想到卷子发下来的时候连几个的90分都没到,很失望(也就是感受)。马上就要高考了,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哎,考个本科都难了吧(也就是想法)。)

愤怒:包括不愉快的感受和想毁灭某人或某事物的想法。

(昨天晚上,房东来找我交房租了,我接过缴费单过目,数据与上个月有明显差距的是电费翻了一倍,心想这个月与上个月的生活习惯基本相似,为什么就电费翻倍了呢?除了疑虑,还有点不想接受。虽然没有撕掉账单,也按照上面的数额付了款,但是我当时就是有点愤怒的,因为我不想接受这个事实。)

以上还可以得出一个总结:情感包括感受和想法。活在未来的人儿容易焦虑,活在过去的人儿容易抑郁。

人类为什么要有自我防御机制?

人的大脑容量(自我的接受情感的容器)不够,就不能容忍太危险的情感高能融入,否则大脑可能会被破坏。

捅破自我防御机制的一些危害。

来自《心灵的面具》这本书的一个解释自我防御机制的比喻:“一个完整的电路中,电灯泡是可以亮的,线路也没有损坏,而线路也可以通电,但是,一个开关被拉起来了,于是,电流被切断,电灯泡就不能亮了。电灯泡不能亮,意味着觉知之光照不到它的存在,而这个开关,可能是你很早之前就拉起来的,例如童年,但你忘记了你这么做过,于是它成了潜意识中的一个自我防御机关。”

知道自我的容器的承受力,觉知不愉快的情感,是好的。但是在普通关系中,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告诉对方你是怎么回事,因为你的解释,可能会启动那个开关,但这个电流不一定会带来建设性的结果,还甚至可能带来短路。

所以,当我们掌握自我防御机制后,不要过于滥用。

美味的食物。我们称赞它味道鲜美。一双轻便的跑鞋让跑步体验棒极了。好在遇到能委身一生的另一半,我们会觉得幸福。

无论是美食、跑鞋还是合作伙伴,我们都会在追求美好、卓越、完美的道路上奋进。这是我们内心的欲望投射到现实中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积极有益的。

我们之所以能追着自己跑,是因为在乎那份难得的快感。也许这些东西在某些人眼里不值一提,但我们却视之为珍宝,然后赋予它们主观意识,给它们贴上醒目的标签:优质。

适合自己的才叫做优质,那么在感情世界里什么样的感情才是优质的呢?

01非接触原理的微调

在经济学的解释中,优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同质性。

什么是同质化?

比如星巴克。星巴克的咖啡种类不多,口味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是我们会发现,我们去任何一个城市,在任何一家星巴克喝咖啡,咖啡反馈给味蕾的刺激和味道都是一样的。走进店里我们也会感到熟悉和亲切,因为每一家店的空气中的咖啡味都是熟悉的。

即使再过五年十年你去星巴克喝咖啡,那种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的味道也不会改变。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同质性。

统一品质在感情中的具体表现是专注和耐心,前提需要磨合。

很多人在恋爱后往往会失去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闪婚就是这样一个奉献爱情的壮举。但是,结婚和恋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反复互动的过程。

传统婚姻讲究适婚,现代婚姻还是讲究适婚。但是,现在的正当婚姻,更看重的是两个人的性格、认知信仰、价值观、思想是否匹配。如果把原生家庭比作硬件,现在的社会更注重内在个性的软件配置。

而软件之间交互形成的大数据是情感基础。

我们可以想象,两个人的性格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产生摩擦,滋生矛盾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能因为这种关系就破裂。感情的容器没了,像水一样泼了一地。所以,感情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磨合是指两个人开始松动自己的主观判断,扩大自我认知的范围,在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的同时,互相审视,感知对方的感受,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对方自己对对方的期望,然后在听取对方的意见后做出解决方案,然后去执行。

在磨合的过程中,彼此在关系中的经历和体会会形成经验,储存在每个人的记忆中。这个时候,感情就会有一种同质的属性。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感情同质的双方都会感受到来自感情的滋养。因为你身边会有这样一个人,他/她会在你摸肚子的时候给你倒开水,但是吃饭的时候你拿碗而不是筷子,他/她知道你想让他/她喂你。在你出差的时候,他/她总会悄悄为你准备感冒药。这些条件化的相处模式,就是你们一点一点达成的共识。对感情冷漠专一的态度,就是他/她给你的爱。

统一的感情会上瘾,但这种瘾不需要戒掉。

02创造新体验

“高质量”的第二层含义是,当提高产品质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就达到了高质量的标准。

边际是指“新添加”带来的“新添加”。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新的单位产品,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每项额外成本的利润称为边际利润。

在感情中,要想让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获得更高质量的情感,除了磨合,还需要用心经营。

两个人住在一个房子里,两个人之间的话题会越来越少。在新的话题和经历出现之前,亲密关系很可能变成共享室友关系。

这种人经常向身边的人抱怨,夫妻生活枯燥乏味,缺乏激情。的确,他们相识前的经历在结婚后变得平淡,但在共同生活的经历中,鲜有值得回味和回味的时刻,没有创意的生活当然也不好玩。

婚姻不是伙伴关系,而是两个人互相陪伴,互相成长,寻找幸福,寻找自我,寻找人生意义的旅程。

谈恋爱的时候一起吃饭,逛街,看**,听演唱会,刻意制造浪漫,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你们的关系打基础,为进一步的融合而努力。而一旦结了婚,有了一纸合同,恋爱时绷着的那根弦就开始松弛,脑子里固执地认为夫妻的生活注定平淡无奇。恋爱时在一起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你的精力和心思应该全部投入到事业上。但最后你会发现,你的事业成功了,你的钱也赚了,只是你们的感情可能提前走到了尽头。

想要事业和感情都有好的收获,就得重视感情,积极主动。

比如培养一个共同的爱好。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情侣为了增进感情,每个周末都会选择一起做饭。起初,他们不喜欢自己做饭。为了练习厨艺,他们在工作之余报了一个厨师培训班。慢慢的,他们的厨艺越来越好,共同创造了新的菜肴。身边的亲戚朋友有空都会去他们家吃饭聊天。

他们的生活不仅被之前的生活经历占据,工作中的那些东西也不会带入家中。现在,做饭成了他们共同的爱好。

这时候厨房的功能不仅仅是一个做饭洗碗的空间,更是他们感情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他们可以轻松无忧地表达自己,在刀叉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感悟,为彼此拓宽新的领域,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觉悟。只有这样,他们的感情才能像酒一样,越老,酒香越浓。

一劳永逸的想法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是天方夜谭,但终究不被现实所接受。相信为我们需要的一切买单是一种成熟的人格。

每增加一次投入,就会有更多收获的可能。在滴灌中,感情的幼苗会长成参天大树。

这不是感情买卖,更不是交易。但我们可以学会用理性的思维看待感情,把目标具体化,把任务细化,把感情当成事业,用心经营。

高质量的商品来自于你对它的体验,感情也是如此。不健康的感情伤人,健康的感情滋养人,保持耐心和专注,学会创造,你才能拥有坚如磐石的感情。

 2020年3月1日,抗议印度新国民法的活动人士在加尔各答与警方发生冲突,随后新德里发生宗派骚乱。Indranil Aditya/NurPhoto通过盖蒂拍摄

在一个充满愤怒和恐惧的时代,我们可能会梦想一种纯粹理性的政治,但这是对我们人性的否定。

当今的生活让我们日益不安。传染病、气候变化、性侵犯、制度性种族主义、零工经济工作的压力、自由民主的危机——这些现象造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脆弱感。这种脆弱感是发自肺腑的,因为情感体验源于我们的生理器官——从内脏、肺到心脏和荷尔蒙系统——对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反应。它们也是政治性的,因为我们的感情会影响政治决定和行为,也会受到政治决定和行为的影响。

因此,政治语言充满了情感也就不足为奇了。无论人们把当前时代称为一个充满焦虑、恐惧还是愤怒的时代,内心的状态和感受都出现在政治对话的前沿。这很难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相一致,即人类是“天生理性”的生物——“政治动物”,政治社区或“城邦”使其繁荣发展。城邦,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写的,“为生活而生,为美好生活而存在”。为了提高美好生活,人们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因什么是最佳管理方式而产生的分歧导致政治概念应运而生。那么,在21世纪的“情感政治”中,成为“政治动物”意味着什么 什么才算是“美好的生活”

我称之为“本能政治”的答案来自于对人类历史上新颖的科学理解,与其说人类是一个理性的生物,不如说人类主要体验和情感的生物。本能政治是身体生理和政治行为的交集。它结合了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人类情感的产生和体验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它接纳人性的内在基础,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它还揭示了我们的情绪如何塑造我们的需求和决定,以及社会政治力量如何利用生理因素来影响行为。

这并不意味着本能政治是新的观点; 在某种意义上,政治总是来自本能。我们的身体状态以及我们调节身体状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政治和社会结构是这样的。例如,霍布斯认为,政府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安全,使他们远离自己最糟糕的冲动,这可以被解读为对人类极端情绪表达方式的回应。然而,尽管情感是人类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但民主政治理论关注的是理性和理性作为驯服情绪的手段。因此,目前的条件为理解内心状态的社会政治意义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表明情感及其生理根源如何与逻辑推理一样对决策至关重要。观察人类生理学与当代政治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当今世界会有这样的感觉。

人类是生物有机体,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生物体存活的关键方式是通过体内平衡——通过保持身体过程在维持生命和福祉的“安全范围内”来维持稳定。例如,体内平衡包括调节温度、心率和血压,以及饥饿和饱腹感。但是,如果大脑只是被动地等待这些生理周期进入危险区域,那是低效和危险的。相反,为了实现动态调节,它试图预测身体的未来状态。例如,预期到压力将至,身体会改变血压,新陈代谢和荷尔蒙水平,以满足这些需求。换句话说,大脑努力预测调整身体状态,以响应实际和预期的需求。这种恒定的校准被称为异位平衡,通过生理或行为的改变实现稳定(内稳态)的过程。

为了取得应变成功,有机体必须能够监控其当前状态,并预测即将发生的变化并为其提供预期状态所需的资源。这种自我调节依赖于一种被称为“内感受”的能力,即我们感知内心状态并意识到自己感受的方式。当你考虑到认知发生在一个身体里,首先,它需要活着,其次,它需要健康时,内感受的价值就很明显了。根据心理学家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的说法,大脑主动管控健康的身体的所需: 为机体提供危险警告。持续试图监测外部环境,也积极地监测体内变化,包括内脏器官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情感状态的产生。

情绪在此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正如神经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所指出的,情绪是身体状态的心理表征,让我们能高效施展自我调节能力。情绪是一种推断、预测或“最佳猜测”,是关于这外部世界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影响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为了帮助我们维持稳态应变,情绪通常比耗时费力、有意识的“理性”反应更快、更有效。例如,一声大喊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我们可能会从心理上解释为恐惧或愤怒的感觉。恐惧或愤怒的经历会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也许是逃跑或攻击,从而恢复安全感。

这种行动的动力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意识到它们。虽然情绪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做出反应,但它们也能促进更细微的认知形式。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情绪时,我们可以检验我们感觉的原因,考虑如何应变的各种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情绪帮助我们解释我们自己的生理状态对我们自己的意义,从而以一种保持异位性的方式行事。对生物体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如因受到父母在身心上的虐待,或在社会和经济匮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状态,将阻碍调节生理和情感的过程。

社会是有机体环境的关键部分,对其认知功能和健康有重大影响。人类的新生儿不能靠自己来维持体内平衡,必须依靠照顾他们的人来做到这一点。即使我们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在我们的一生中,稳态应变控制仍然依赖于社会关系。更激进的观点认为,大脑的进化不仅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处于安全的“平衡之内”,而且主要是为了在社会环境中对其进行调节。通过意识到我们的感受,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感受传达给他人——通过分享经验,作为一个社会来规范我们自己。

那么,考察20世纪政治的一种方式,就是将其视为一种创造条件的方式,使人们的身心能够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从《世界人权宣言》到福利国家和司法制度,社会机构和规范来限制着人类的行为。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人们可以推断社交对他们和他人产生的感觉,从而预测自己的行为。令人震惊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荡之后,维护人类身体平衡和完整性的挑战持续不断,

西方国家的决策者重新使用了古老的“政体”隐喻,这一观点引人注目,史学家史蒂芬诺斯·杰洛拉诺斯和人类学家托德·迈耶斯(Todd Meyers)对此作了解释。

国家或政体是一种有机实体,其成员本身都有身体需要,这种观点对社会科学和福利国家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为英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奠定了基础,正如杰洛拉诺斯和迈耶斯所写的那样,它描述了“一个国家和个人的新联盟,每个人都关心对方的身体”。西方社会从两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后,通过福利国家的手段,将维持身体健康作为国家行动的目标。作为社会医学之父之一的德国医生和人类学家鲁道夫·魏尔周(Rudolf Virchow)早在1848年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指出: “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政治只不过是更大范围内的医学。”

现代生活面临着这些进步倒退的风险,危及到到人类福祉,而人类福祉本来就分布不均。自2007-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英国的预期寿命停滞不前或下降,部分原因是“绝望症”导致的过早死亡,如自杀性抑郁症,酒,毒和药瘾。与此同时,全球精神疾病在1990年至2007年间增加了316%,在2007年至2017年间又增加了135%。抑郁症仍然是造成全球精神疾病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8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压力。60%的人认为当前的政治氛围是压力的一个来源,70%的人认为医疗费用是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社会信任和凝聚力的下降、政治两极化的加剧以及金融稳定和健康方面的不确定性,都是造成长期压力和健康状况不佳程度上升的原因。

重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正如法国人类学家迪迪埃·法辛(Didier Fassin)观察到的那样,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危机语言已经成为表达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情况的最常见方式”。他说,这种语言的普遍存在“向我们展示了当代现实和想象中社会”。我们主观感受不确定性和危机的方式,对21世纪的政治动物有着切实的影响。它将我们置于一种“非稳态负荷”的状态——一种不断积累的高压力的状态,这种状态来自于拼命地试图将身体保持在其稳态安全区内。这种长期或反复的挑战,个人经历的压力,最终耗尽身体和大脑。如果大脑的关键功能之一是通过维持健康的身体平衡来为身体服务,那么慢性压力就会燃尽保持身体平衡的能量。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平衡的身体,我们的选择就会变少,因为我们的机体不能再依赖它日益枯竭的储备。结果,我们失去了灵活调节身体的能力,而这种丧失会导致健康状况不佳、情绪失调和认知能力下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加剧并导致非稳态负荷的条件。与其他美国人相比,非裔美国人高血压患病率显著上升,这并不是基因差异造成的; 相反,它反映了这些群体所经历的社会政治紧张局势。

人的身体和国家是相互交织的,这一事实意味着系统地消耗我们的身体预算会产生深远的后果。例如,睡眠不足不仅是个人私事,还会影响政治参与,比如公民投票、签署请愿书和向慈善机构捐款的意愿。与此相关的是,一项涵盖170个国家的1980年至2016年的主要研究表明,民主治理的存在比GDP更能解释心血管疾病、交通伤害、癌症、肝硬化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差异。一些实证研究还表明,传染病的人口水平的流行病学概况可以构建个人层面的对威权主义和威权治理的心理偏好。

21世纪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动物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稳定,更不受约束。对医疗保健和经济稳定的担忧一直是造成压力的最大原因。我们的世界也是一个信息不确定性增加的世界,驱动它的是一个全天候信息过量的生态系统,以及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平台,这些平台经常滋生假新闻和信仰两极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本能状态会出现在最前面,并表现为强大但失调的情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情感需求和内心表达是如何支配社会政治生活的。

人的身体和国家是相互交织的,这一事实意味着系统地消耗我们的身体能量会产生深远的后果。例如,睡眠不足不仅是个人私事,还会影响政治参与,比如公民投票、签署请愿书和向慈善机构捐款的意愿。与此相关的是,一项涵盖170个国家的1980年至2016年的主要研究表明,民主治理的存在比GDP更能解释心血管疾病、交通伤害、癌症、肝硬化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差异。一些实证研究还表明,传染病的人口水平的流行病学概况可以构建个人层面的对威权主义和威权治理的心理偏好。

21世纪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动物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稳定,更不受约束。对医疗保健和经济稳定的担忧一直是造成压力的最大原因。我们的世界也是一个信息不确定性增加的世界,驱动它的是一个全天候信息过量的生态系统,以及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平台,这些平台经常滋生假新闻和信仰两极化。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本能状态会出现在最前面,并表现为强大但失调的情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情感需求和内心表达是如何支配社会政治生活的。

至关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可以解释内心政治的动态,因为历史、政治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有三个重要的平行发展。近年来,历史学家对情感的研究给予了新的重视,在这里,情感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结果或副产品,而是作为主动的驱动因素或原因。同样地,在对情绪的长期忽视之后,在政治科学中情绪如何影响政治行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最后,社会和情感神经科学的进步现在允许我们从“内而外”地研究情绪,因为我们可以直接关注与特定感受相关的生理和神经过程。

最近关于情感的工作为生命科学的机械方法(寻求人性的普遍原则)和社会建构主义的社会科学(质疑人类状况的特定文化历史决定因素)的调和铺平了道路。正如费尔德曼-巴雷特(Feldman-Barrett)所写的那样,这些新的情绪理论的核心是“情绪是对世界的构建,而不是对它的反应”。情绪是建立在身体的感觉,过去的经验和学习的情绪概念,以预测和理解世界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从而确保我们的生存。

但是身体上的感觉是模棱两可的,某些生理上的感觉,如心率加快或出汗,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大脑从它的工具箱中选择解释我们的感觉和行为的原因,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身体和世界的变化——但它可能会失败。与威胁相关的生理唤起可能会被错误地归结为性吸引力或厌恶。我们可能会把愤怒状态和饥饿状态搞混,任何一个经历过“饥饿”的人都很熟悉这种状态。在政治上,我们可能会把对变化的世界的恐惧理解为对难民的愤怒和仇恨。最后一个例子说明了个人和群体所能获得的政治和社会叙事如何在构建情感体验中发挥作用。

如果情感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情感语言能自我表达吗 它能构建它所描述的愤怒或恐惧的体验吗 这是一个悬而未决,但也是一个及时的问题。重要的是要理解生理状态,加上政治态度的个体差异,可能会使一些人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经历愤怒,而另一些人可能经历恐惧或焦虑。此外,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情感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实证研究,或者充其量只是初期研究。在政治生活中有一个不成文的假设,即人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至少政治家可以说服人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们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政治生活将如何进行 如果政治包含这种情感,情感领域,政治会是什么样子

一般来说,人们不太善于识别或标记自己的感受。尽管存在差异,但这一发现在不同文化中得到了验证。无论是作为一种终身特质还是一种状态,人们往往表现出糟糕的情感洞察力,因为他们无法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做出正确的推断——他们的内心感受意识很差。因此,我们经常错误地识别、标签或混淆我们的情绪。

述情障碍(alexithymia)的心理学概念(意思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受”)抓住了识别、分离或口头描述我们感受的困难。作为一种特征,述情障碍在一般人口中约占10%,在有抑郁和焦虑症、身心问题和药物滥用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中上升到20%。它与年龄较大、男性、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年限较短有关,并被认为是导致一些社会缺陷的潜在原因,包括同情心和情感感知能力下降。述情障碍反映了一种难以理解来自身体的生理信号,难以将它们转化为不同的、可识别的心理类别,如我们赖以理解和调节情感体验的概念和词汇。从这个角度来看,述情障碍症代表了人类能力的一个连续统一体的极端消极的极点,人类的能力首先是理解,然后是语言表达,最后是控制我们的情绪。

作为一种状态,述情障碍症可能出现在当大脑和身体被非稳态压力消耗殆尽时,一个人要么缺乏体验某些情绪的生理资源,要么缺乏用语言表达这些情绪的能力。与述情障碍相似的非稳态负荷损害了我们将生理状态融入精神生活的能力。在缺乏识别和表达我们生理状态的能力的情况下,人们的失调状态可能更容易受到外部构建的情感意义的影响。我们21世纪的信息生态系统通过不断地对事件进行感性的评论来传播情感标签。这些标签不仅仅是描述人们的反应,它们最终会赋予人们的生理状态以意义,并成为人们情感的容器。

想想愤怒: 我们是真的生气了,还是被告知生气了 增加的压力和非稳态超载可能会阻碍我们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状态以及调节情绪的能力。这种紧张状态会让我们容易受到外界对我们情绪的解读的影响。一个有政治影响力的外部来源提供的情感标签(比如“你生气/害怕”)可能会给我们未知或不受控制的生理状态提供一些背景。通过这种方式,这个标签有助于“构建”那种情绪的意识体验,并改变我们使用这种情绪来推断或预测世界的方式: 所以我被告知,我感觉到但无法识别的不确定性或负面影响最有可能是愤怒。

反过来,这些情绪的外部构建会产生政治后果。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19年政治集会上的讲话为例:

美国人民已经受够了民主党的谎言、骗局、诽谤、诽谤和骗局。民主党可耻的行为造就了愤怒的多数派,这就是我们,我们是多数派,我们愤怒。

不同的人口,由于他们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态度,暴露在不同的情感标签下。情绪限定叙述 (如“你应该感觉……”)和情感标签(如“生气”)可以作为人们构建情绪的背景,尤其是当我们的内视觉失调时。

尽管学者和记者经常表示,焦虑有助于支持极右翼民粹主义***,但政治心理学中更为微妙的方法表明,对焦虑的不同解释可能导致不同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与不同的政治行为有关。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对2015年巴黎讽刺杂志《查理周报》(Charlie Hebdo)办公室遭受恐怖袭击感到愤怒的人,更有可能支持一个威权政党(比如法国国民阵线(French Front National)),而对后者而言,对袭击的主要反应是恐惧。因此,我们用来解释焦虑的生理状态并据此作出推断的情绪,可以对政治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恐惧可能会导致人们寻求一个不那么强势、更值得信任的领导者,而愤怒可能会导致相反的模式。因此,情感标签的社会过程催化了情感的社会构建,可以影响我们对自己生理状态的理解——也可能解释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情感小气候。

公民和国家之间可以相互调节,也可以相互调节失调。典型的社会关系让人们在群体中比在个体中更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生理状态。社会支持促进福祉,降低疾病风险和总体死亡率。我们一起表现出社会异位性,因为平均而言,与他人相处比独处耗费的精力要少。社会群体可以分担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负担,比如分担对威胁或资源的警惕。

另一方面,社会关系对个人来说也是昂贵的: 社会威胁和冲突增加了压力,加重了身体负担。社会关系也可能受到诸如粮食短缺、贫困、社会排斥、暴力和收入不平等等外部挑战的影响,这些挑战的根源是政治。因此,在整个社会中分布的非稳态负荷——社会非稳态负荷——破坏了群体维持其成员聚集的基线的能力。政体与我们对生理和情绪状态的心理感知能力(或缺乏这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可能使非稳态负荷集中在某些群体中——这意味着一方或另一方有可能失去灵活应对压力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但政治参与也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来帮助社会异态化。政治互动可以使公民准确地推断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以社会可容忍和适应的方式对其进行调节。与其用愤怒来解释我们的焦虑,我们可以开始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公共对话,以帮助公民了解他们恐惧的根源,这是可以理解的,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

内心的状态,以及它们在情感中被解读的方式,并不是我们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的被动副产品。相反,我们目前的科学理解表明,情绪对政治决策过程至关重要。因此,认为政治动物可以完全理性是一种幻想。1739-40年,当大卫·休谟(David Hume)提出“理性是,而且只应该是激情的奴隶,除了为它们服务和服从之外,永远不能扮演任何其他的角色”时,他明白了理性和情感是相互关联和不可或缺的。虽然理性可以帮助解决人类的问题,但它本身并不能提供实现集体福祉的动力。情绪,以其基本形式如喜悦和愤怒,以及以其更复杂的形式如同情或愤慨,是更强有力的行动驱动力。

但是,这些情绪能被有效引导到何种程度,取决于我们能在何种程度上把自己的生理状态带入精神生活——并由此进入政治。正如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所说:“仅仅让人们愤怒是不够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人们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让他们的愤怒变成一股转化的力量。”

本能政治的概念将我们的生理完整性以及我们在情感和心理上的体验方式置于政治目的的中心: 创建一个或多或少某些世界对于我们的基本生理需求, 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在一个“安全边际”, 让我们正确推断出社会让我们感觉如何, 和使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时灵活地应对挑战。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让这个世界完全平淡和可预测: 事实上,作为政治动物,当我们暴露在不确定性中时,我们就会繁荣,但在保护我们身体安全感的限度内。

展望未来,人类可能会经历更多生物和社会政治不确定性的压力。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我们如何体验生理上的安全或不安全。在《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年),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写道, 理想的极权主义政权是谁的事实与虚构之间的区别(例如, 现实的经验)和区分真与假(即思想的标准)不再存在。“在我们这个充满本能政治的时代,我们至少应该试着去理解21世纪的政治动物是如何感受现实的,从而区分现实中的事实和虚构。”

政治至少在两个方面是发自内心的。我们不安全的身体驱动着我们的政治,这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内心政治的兴起可能反映了我们的社会经济体系未能照顾好我们脆弱的身体,也未能使我们准确推断出自己的生理状态以及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感觉。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内心的政治。它们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们的政治应该让我们的身体感到安全,让我们能够容忍和探索人类状况的内在不确定性。我们见证了前者的主导地位,但我们应该争取后者的崛起。

作者

马诺斯(Manos Tsakiris)是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心理学教授。他的研究调查了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的神经和认知机制。他是《互感性思维:从稳态到意识》(2018)的海伦娜·德·普雷斯特(Helena De Preester)的共同编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6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