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岁了,医学硕士,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张继先医生是一名优秀的***员,此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党支部书记。
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疫情上报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奶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儿,他们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虽然症状看起来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结果与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儿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一天,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景不对,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决定上报。张继先的坚持上报,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卫健部门拉响了警报。12月底,国家卫健委派出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调查病情,迅速应对处置。张继先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继先奶奶“像救火队员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离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她从网上又团购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护。至于为什么团购而不是让单位配发,她说:“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张继先的情绪不止一次崩溃。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她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说自我已竭尽了全力。
疫情狙击手张定宇的故事:
1、张定宇爷爷,现年56岁,1986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武汉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武汉血液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 2013年12月起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他是一名临床医学博士,更是一名优秀的***党员。
2、第一是反应迅速:2019年12月29日,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密切接触的首批七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
这引起了张定宇的高度重视。张定宇反应非常迅速,对病毒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张定宇从事传染病工作多年,职业敏感让他深感这病不简单。他一边叮嘱医务人员加强防护,一边率先让人采集7名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去检测。
在这批药管中,他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
没过多久,很快,病情在周围附近开始蔓延。
3、第二是意识清楚:张定宇对同事们说:“我们已经处在世界的暴风之眼,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关注着,我们要尽心尽力保护武汉的人民。”他清楚地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率先对新冠状病毒这一目标进行了定位分析,做出了清楚的判断。
从此,张定宇便开始了对病毒的斗争。经常是凌晨1点左右睡觉,清早5点起床,这已经成为张定宇的家常便饭。
但天不遂人愿,我们敬爱的张大夫却患有渐冻症。他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用羸弱的身躯,只为多救几个人。
4、第三动作快速:张定宇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此刻的他,正在用渐冻的生命,与死神竞速,与自己的狙击目标赛跑,时间对这位狙击手来说,意味着必须用秒来计算。
2月2日,他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时说自己的年龄,“应该往小了说,因为我愿意多做点事情,想让自己的时间长一点。”张定宇的双腿渐渐开始萎缩,但内心的力量不容置疑。
张定宇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5、一个目标,对敌情实施精准打击:
今年57岁的张定宇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不顾自身绝症在身,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2020年1月31日,湖北省委授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同志“全省优秀***员”称号。
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在疫情面前,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士,他们一个个明知危险就在在前方,却不惧任何危险,忠于职守,勇往直前。
连日来,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状态,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情况下,他建议公众“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但他却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到了武汉防疫的第一线。
别人回家过年,而他却去武汉上班,他选择做一个逆行者。
在病毒和疫情面前,医护人员仍奋斗在第一线,甚至出现了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的事件。
面对危险,面对困难,白衣战士没有选择退缩。
面对此次病毒,他们主动请缨与病魔搏斗。
为的是研究、了解病毒。
为的是治愈患者。
为的是控制疫情。
为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的是捍卫社会安宁。
他们集中火力,奔赴一线,全力以赴,早日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他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责任、担当是有分量的,也是有能量的。
这种能量就是疫情发生时像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的,他们彰显的是何为家国情怀,何为英雄本色,何为国家脊梁。
疫情考验本色,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他们同样有青春的面庞,有牵挂的家人,但防控疫情就是使命,崇高的信仰使他们选择了逆行。
和平年代,他们就是真正伟大的英雄。
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当我们平静地走过近乎平淡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人坚守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岗位上。
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坚守,成为了国家的中流抵住。
感谢您们,向您们致敬。
面对疫情,我们在一条船上,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我们国家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
现在需要大家多支持、让医护人员感觉到他们的牺牲值得,鼓励专家提出促成有效的措施,这比现在分辨谁是正确的更有价值。
最后一定要相信我们国家。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
前进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的爱岗敬业,他们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团结一心,他们的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所有人永远追随的足迹。
编者按:在已经过去的30多个日日夜夜,周胜昔医生舍小家顾大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在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上,在村两委的领导和指挥下,保证了林家坳村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9个村民小组、30多个自然垸、1300多村民无一感染病毒。——《村医周胜昔抗击疫情优秀事迹》。
村医周胜昔抗击疫情优秀事迹
编者按: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服务乡村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阵地。一直以来,广大乡村医生长期扎根基层,坚守一线,为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他们用脚步丈量农村广袤的土地,用汗水浇灌百姓的健康,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医者情怀,可谓是乡村群众“健康守门人”。目前,我县有乡村医生519人,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们始终奋战在农村最前沿,承担着农村群众体温监测和巡诊排查等重要任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分享原黄冈市公安局副局长江耀龙同志为大家讲述的乡村医生周胜昔的故事
近日来,在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白庙河镇林家坳村流传着村医周胜昔预防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保护村民生命安全平凡而动人的故事。
林家坳村是罗田县的一个边远贫困村,通过扶贫攻坚,村民由贫变富,村貌由乱变美。特别是交通变得非常发达,东南西北分别与英山县石头咀镇、罗田县牌型铺村、刘氏祠村、九资河镇七娘山村相连,大别山旅游复线公路穿村而过。新型肺炎冠状病毒警报拉响以后,恰逢林家坳村有上千名外出打工人员回家过春节,加上四通八达的交通,给预防抗击疫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面对百年难遇的重大疫情,村医周胜昔感到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格外沉重。凭多年的从医经验,他知道,如果瘟疫暴发,整个村庄将要封闭隔离,必须提前做好应对。一过完小年,他首先开着自己的三轮车去县里采购了比往常多得多的防止瘟疫的中草药,把现有的医疗器械作了保养维护,对卫生室所有的中西药品逐一重新分类登记。
腊月廿九,罗田县果断作出了封城命令!周胜昔感到大战已经来临,在村两委的指挥下,他在自己卫生室门外挂上了“体温监测点”招牌,张贴上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预防与控制知识宣传广告。这些工作准备完毕后,他才稍微松了口气。
周胜昔医生的家离村卫生室仅三华里,家中有参加过抗美援朝85岁的老父亲、78岁且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不到10岁的儿子以及爱人。平时,他都是早出晚归,既要照顾老的,又要关照小的,还要帮助爱人料理田地猪牛与家务。此时,他心里明白忠孝难以两全。趁着腊月三十晚上夜深人静,他骑摩托车赶回家与二老打个招呼,把过年的事向爱人作个简单安排就连夜返回医务室。到正月二十九为止,他再也未踏进家门一步,一心扑在疫情防控上。
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简单洗漱和早餐后,就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村民测量体温、为年老多病的村民送诊送药。由于都在居家隔离,他不能入户喝水吃饭,尽管口渴难耐、饥肠辘辘,他也要把巡视服务的地方走完才返回医务室。他的有蓬三轮车轮胎破了无法补,他只好骑上两轮摩托冒着刺骨的寒风前行,有时干脆步行。
正月初六晚上他接到爱人打来的电话:母亲眩晕症复发,不能起床,儿子闹着要见爸爸,问他能不能回来一晚上。周胜昔认为这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侯,他一刻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他只对爱人嘱咐了几句,继续投入到对所有村民分类造册摸排的夜战之中。
在已经过去的30多个日日夜夜,周胜昔医生舍小家顾大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用在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上,在村两委的领导和指挥下,保证了林家坳村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9个村民小组、30多个自然垸、1300多村民无一感染病毒。同时还保护了该村30多位80岁以上体弱多病的老人安全度过寒冬身体危险期。
儿童医院医生抗击肺炎疫情个人事迹材料:“妈妈,今天你打败了多少病毒”2020学习彭银华医生感人事迹 心得体会 5篇精选2020抗击疫情医生党员志愿者的感人事新闻迹材料抗击疫情隔离观察点医生党员志愿者的感人事新闻迹材料五篇医生入党 申请书 范文2020医生抗击新型冠状肺炎工作心得体会感悟青年医生先进事迹——95后的战“新冠肺炎疫情”故事
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你知道哪些抗疫支援者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抗疫支援者事迹简介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static/uploads/yc/20201216/85a678e5941007ae300306811f691b2cjpg"width="484"height="300"/>
#抗疫支援者事迹简介(篇1)#
侯俊刚,运城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河津分会、河津市志愿者协会会长。
自河津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爱心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为河津疫情防控积极献言献策!侯俊刚作为爱心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他用脚步、用行动、用担当参与构建联防联控的人民防线!
自疫情防控开始以来,为了增强市民对疫情的防控观念,侯俊刚会长每天亲自上阵,把自己的面包车作为宣传车穿梭在河津的大街小巷,进社区、入村庄,把疫情防控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每天早上出来,中午基本上也不回家,渴了吃口苹果、饿了吃点麻花,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尽管如此辛苦,但是他还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坚持每天出车宣传!因为他心里时刻牢记着入党誓言的那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侯俊刚会长白天与志愿者一起广泛宣传,组织劝导,晚上回到家里通过媒体及抖音及时关注疫情发展情况,多次利用抖音平台语重心长的宣传防疫的重要性,劝导大家少出门,多在家,并及时处理和协调协会志愿者参加活动和捐款捐物的各种事宜,通过积极协调,联系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捐助环保酵素一千斤用于城市雾炮车喷洒作业,积极为防疫防控工作做出一份努力。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勇当战‘疫’排头兵。
#抗疫支援者事迹简介(篇2)#
__疫情发生以来,扬芬港镇二街优秀青年李洪亮时刻不忘自己***员和__委员的双重责任,关心群众、情系疫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镇村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
__积极参加村街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肩负起村街繁重走访排查、疫情检查站执勤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对党和国家的诺言,充分发挥一名基层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口罩、体温计等防护用品成了防疫最难得、最需要的物资,也是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们最不可缺少的装备,在一线执勤的李洪亮心里想,疫情检查点工作人员经常与外来人员接触,他们的工作潜在风险比起群众危险多了,他们是村街群众最后一道防线,一定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和问题。于是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得保护好志愿者兄弟们!”于是李洪亮竭尽所能,找遍了所有生意伙伴和朋友,多次向镇村防疫一线捐献防疫物资。截至目前,他捐献N95口罩500个、一次性口罩10000个、护目镜40个、电子体温计2个等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___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抗击疫情志愿者们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作为优秀的企业家李洪亮还热心公益,常年坚持远赴偏远山区扶贫助教,帮助许多贫困家庭渡过难关,多次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爱心志愿者”称号,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抗疫支援者事迹简介(篇3)#
自疫情防控以来,总能看到一位身穿防护服驾驶着白色桑塔纳,在豫鄂陕三省边界的公路上穿行……他就是__县__镇卫生院副院长小李,负责为该镇返乡人员做核酸采样。当疫情再次袭来时,他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书写担当
“双河村有三位返工人员,需进行核酸检测……”3月16日晚九时许,小李接到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后,立刻备好核酸采样物品,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和塑胶手套,整装前行。
双河村是__镇的一个偏远的行政村,并与__交界。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气温反反复复,前几天十七八度,一下子降到3、4度。由于返乡人员家住半山坡上,他只能弃车步行数里,顶着深山的寒气,分别前往三位返乡人员家为他们做核酸采样。采集期间,他还不时地为返乡人员做思想工作,耐心讲解有关疫情防护知识和注意事项。采样完毕,他顾不得歇息,便驾车奔赴在去县城送核酸样本的路上。
时间就是速度,行动践行使命
核酸采样是一项危险且高强度的工作,采集人员穿好防护服后,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常常连续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一轮采集下来他们已满身是汗,头发湿得像刚洗了澡,口干舌燥、衣衫湿透、卸下N95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勒痕,但操作却要眼疾手快不曾停歇,小李同志也同样如此。
一次他接到一项涉及16个村的返乡人员,但半日之内必须完成核酸采样的紧急任务。16个村位置分散,最远距镇上四五十公里,小李同志精心谋划,合理安排人员,兵分三路,把自己与另外两名年轻的医生分到最远的几个村。就这样,他们采集完一个村,不敢懈怠,顾不上喘口气,立即奔向另一个村。当遇到一些不愿积极配合的人员,他就耐心细致的说服;当遇到一些没钱交核酸费用的老年人,他就毫不犹豫帮他们垫付;当遇到居家隔离人员大门被封,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完成采集……,汗水顺着头发向下流,模糊了双眼,湿透了衣服,即使如此,他没有喊一句“太累了”,只有“加油,我们会胜利的”诸如此类的激励话语。时间就是速度,他以坚强的意志,极高的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了采集任务。
本轮疫情以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自己有胃病,到吃饭点儿吃不上饭已是常事,胃疼折磨得他腰都直不起来,但他顾不上这些,依然坚定的奔赴抗疫一线。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用在白衣战士身上再贴切不过了。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他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义无反顾地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用使命与担当守护着__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抗疫支援者事迹简介(篇4)#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普通人不普通的灵魂。譬如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志愿者们,他们勇担责任、践行使命,不断创造“舍小爱为大爱”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
市人才服务中心支部委员方荣,今年47岁,家住刘口花园。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每天在社区门口开展志愿服务,参与蔬菜水果的分发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我不能闲着,得出力啊!”这是她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此外,她常常在社区微信群转发防护常识、传递抗疫正能量,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共度时艰。
3月5日,如往常一样,方荣一大早就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值守工作中。可刚吃完晚饭,她突然被家人电话告知,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公公从黄荆小区的住所不慎走失,而家人因疫情无法外出找人。放下电话,方荣焦虑万分,因为她有公务在身,不能擅自出小区大门。思忖片刻后,她马上联系黄荆小区社区书记李同成请求帮助,当晚在李同成书记和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其公公被顺利找回。
“有国才有家”,为了心中的大爱,方荣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小家,选择守护刘口花园小区的大家们。虽然在关键时刻她没能亲自守护自己的公公,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党和人民。这就是一种大爱!我们相信,当无数人的大爱汇聚在一起时,这场疫情就一定能早日结束!
#抗疫支援者事迹简介(篇5)#
___疫情发生以来,扬芬港镇二街优秀青年李洪亮时刻不忘自己***员和__委员的双重责任,关心群众、情系疫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镇村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
李洪亮积极参加村街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行动,肩负起村街繁重走访排查、疫情检查站执勤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对党和国家的诺言,充分发挥一名基层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口罩、体温计等防护用品成了防疫最难得、最需要的物资,也是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以及志愿者们最不可缺少的装备,在一线执勤的李洪亮心里想,疫情检查点工作人员经常与外来人员接触,他们的工作潜在风险比起群众危险多了,他们是村街群众最后一道防线,一定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和问题。于是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得保护好志愿者兄弟们!”于是李洪亮竭尽所能,找遍了所有生意伙伴和朋友,多次向镇村防疫一线捐献防疫物资。截至目前,他捐献N95口罩500个、一次性口罩10000个、护目镜40个、电子体温计2个等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__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抗击疫情志愿者们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作为优秀的企业家李洪亮还热心公益,常年坚持远赴偏远山区扶贫助教,帮助许多贫困家庭渡过难关,多次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爱心志愿者”称号,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
1 非典的感人事迹作文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不幸逝世,终年53岁。这是广东省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第一位因公殉职的医生。
除夕晚上9点钟,邓练贤在家接到医院电话,称由外院转入两个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由于正值春假,发生突发事件人员配置相对紧张,处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邓练贤以传染病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地挑起传染病科人员调配、组织协调的担子。作为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的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没有推脱而在每一个救治过程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与科室医务人员,共同战斗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
但不幸的是,他在救治患者时却被病毒感染。在中山三院,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无一幸免地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病得最重的邓练贤在与病魔坚强战斗了两个多月后离开了人世。
2 “致敬抗疫英雄,书写英雄故事”征文(600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战斗在全国瞩目的医院中,没有战斗在生产药品的车间里,也没有战斗在科研攻关的实验室。他们,在街边市场,排查活禽销售隐患;在全天值班,投诉电话就是命令;在商场超市,守护节庆食品安全;在药店药铺,稳控医药物资价格。
“关闭市场和大集,镇域内取消一切聚餐集会,关停一切娱乐场所,关闭一切活禽市场,做好一切保护措施。”zz镇市场监管所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食品安全、药品、器械质量监督要加强检查,环境消毒、进销台账、索证索票等工作要严格到位,要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把好市场准入关,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确保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他们要做的只有更多。
在超市,在饭店,在市场、在商场、在药店……疫情面前,众志成城。一句句督促防控的话语,铿锵有力。一个个逆向前行的身影,步伐坚定。因为他们是市场监管人。
最美“逆行人”
在教委,接到zz省教育厅接到延迟学生开学通知后,停课不停学,改变传统备课方式,采用PPT分节教学,网上布置作业网上传阅,微信家长群时时督导,保证“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
在兽医站,进一步清点排查全镇鸡鸭等牲畜数量,分发物资,指导用药,全面消毒,保证牲畜健康不留隐患。
在环卫所,全力做好镇域垃圾的清运处理,组织各村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英雄,只是因为国家和人民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在你看得到,看不到的每一处战“疫”角落,都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向这些最美“逆行者”们致敬,唯愿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3 抗疫中身边最感人的故事有什么2020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大自然也是。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接近有三个多月了,各个省市封城封路采取各种防疫措施,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大家有目共睹,我国的防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这里我想分享两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他们是我的亲人,他们在疫情期间的付出让我觉得很光荣! 我的姐姐是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爆发之后,她被调去一线,也因此,她和我们已经隔离了很久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了,但是通过朋友圈,我可以看到她一直在为战疫付出,每次视频都没有办法看清楚姐姐的脸,防护面罩下说话的声音也不是很清楚,但每次就那么几分钟的通话,我也能感受到,奋战在一线的他们,真的有拼尽全力的抗疫。 姐姐好不容易发的一次朋友圈 同时我的爸爸也是这次疫情中的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的执勤 。
他和其他志愿者帮社区分配物资,有水果,有蔬菜,一直默默为大家付出着。 当时爸爸在为社区分发物资时拍的照片 还主动为防护隔离点建立隔离栏,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都不愿意动工,大家都害怕新冠病毒,但是总要有人站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6433来,于是我的爸爸,他主动站出来了。
老爸为疫情助力。 我相信大家也一定在时刻密切关注疫情消息,我们湖北现在新增长已经为零了,并且过几天武汉就实现解封,现在街头陆陆续续出现路人流,我们的城市正在好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可喜可贺的消息,相信不久大家就可以在学校有见面啦! 这次疫情里,不仅仅是我的家人,还有很多让我觉得很感动的事情。朋友圈里我看到有同学在此次防疫工作中做了志愿者,也有同学晒出了自己为防疫工作捐赠的物资捐款,除了那些最美逆行者和奋战在战役一线的医护人员作出的伟大贡献,武汉每一个人都在献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一点点,大家都希望我们的城市赶快好起来。
通过这次疫情,我深刻地感受到大家的心都是系在一起的,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以及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大家都在为这座城市而努力,希望我们的武汉赶快好起来。
4 根据《狼村》写感人的故事作文今天我读了一本杂志,名字叫《意林》。
杂志中有一个故事非常感人。它写的是有一对夫妻要离婚,在法庭上,法官问这对夫妻的孩子想跟谁一起生活。
妈妈心里想:孩子一定会跟我过,因为他爸爸经常不回家,男孩跟爸爸没什么感情。可是男孩选择了爸爸,他说爸爸有钱,妈妈哭得肝肠寸断。
但妈妈转念一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活着,也许有一天孩子会回到我的身边。妈妈每天孤零零的生活,每天依旧早出晚归的卖水果。
有一天,妈妈收到一张汇款单,汇款人是“我爱你”,而且每月都能收到一张汇款单。后来妈妈收到一封信,是男孩写的。
他在信中告诉妈妈当初没择妈妈,是想减轻妈妈的负担,从来没有抛弃妈妈的念头,他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爱妈妈———离开。他把爸爸给的零花钱全都攒下来寄给妈妈,他不想让妈妈再早出晚归的卖水果了。
妈妈捧着信泪流满面。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想到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好》。
歌词中写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男孩为了妈妈,宁可像根草,宁可离开妈妈的怀抱。
我为这个男孩的孝心所感动,我也要像他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我的妈妈。我想给我的妈妈说一句话:“我永远爱你,我就是有无数个嘴巴,也说不完我对你的。
5 感人事迹作文400字讲个故事吧:::有些感动的
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踏上最后要倒的最后一趟车,已经是九点多钟。被高跟鞋蹂躏一天的脚,站着都哆嗦,幸运的是,我在车门边找到一个座位。
车开到下一站,人不多,上来一个一身粉尘,灰头土脸的小伙子,十六七岁样子,一看就是个来京打工的小民工。也是举着张五块的,上来才发现无人售票。我心说:麻烦了。外地人对北京人负面口碑之一就是看不起外地人,瞧不起民工。何况刚刚有人已经破过一次钱了,还会有人为他再一次去翻钱包么,就算是大家愿意,还有没有这么合适的零钱啊?我动了动挎包,犹豫着想拿出我的公交卡帮他打张票。出乎意料,这时候,坐在我对面的一位阿姨掏出个塑料袋,拿出一把钱,耐心的数出五元钱,有一块一张的,也有五毛的,递给小伙子。阿姨对着昏暗的车灯,一张一张往外数钱的样子真的让我很感动,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夜晚,一辆有些拥挤的公交车上,大家因为工作后的疲惫都显得安静异常,没有语言,却只用几个动作,几个眼神便演绎了如此温暖的一幕。
小伙子向投币箱里放了一元钱,并没有向后走,就一直站在前门。我还没从刚刚那一幕的幸福感觉中回过神儿的时候,车子又快到站了,小伙子俯身对司机说:"师傅,请您开下前门,我从前门下去。"师傅头也不抬的说:"下车往后走,前门上后门下"。我也觉得不妥,"前门上后门下"已经提倡好久了,在北京,已经很少有人不懂这个规矩了,这小伙子这两步也懒得动么?有可能他做了一天的重体力活,太累了吧,我这样猜想。小伙子却开了口:"师傅,我身上脏,不想和别人挤"。
听了这话,我惊住了。我重新打量这小伙子,个头不高,瘦瘦小小,虽然衬衫和裤子上一大片一大片的都是粉尘,大概是干装修活的时候蹭上的,可衬衫扣子一个个扣得规规矩矩,天这么热,也没有少系几个敞胸露怀。鞋子也是被灰尘盖得失去原本的黑亮,却和裤子,衬衫配得有条有理。我想,这是一个多么勤劳,而又懂事有修养的打工者啊。
小伙子从前门下了车,司机师傅关上门,对后面强调说:都从前门上后门下啊,这次是特殊情况。
热心善良的市民,勤劳懂事的民工小哥儿,认真敬业的司机师傅。我的语言匮乏,无法记录下当晚我心头涌起的所有感动,我相信那天和我一样被这个民工小伙感动的人很多。
6 题目为普通人的感人事迹的作文200字左右周月华 ,女,汉族,1969年8月生,重庆 北碚人,大专学历,2008年4月加入中国 ,现系重庆市北碚区 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农民。重庆市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于2013年1月12日正式揭晓,周月华获得“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中央电视台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周月华8个月大时,她因小儿麻痹症致左腿残疾。上初中时,她被张海迪的故事深深感动,萌发了当医生的念头。21岁那年,周月华坚持读完了卫校,毕业后,她回到家乡西河村开起了诊所,从此,村民不用再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镇医院去看病了。
10年前,西河村村民杨光照的儿媳妇临产,杨光照敲开周月华家门时,已是凌晨三点。到杨光照家的山路非常陡,周月华没有丝毫犹豫,和丈夫艾起一起带着药箱出门了。借着微弱的电筒光,丈夫背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杨家走去,一个多小时后赶到杨家。
结婚16年来,周月华趴在丈夫的背上,“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名村民服务。一些高龄老人看完病身上没带钱,她多次免收费用。2009年1月,周月华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7 感人事迹作文感动有许多种,对一件事情的感动,对一句话的感动,对一个微笑的感动……我就被今年的一件大事所感动。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80级地震。汶川是四川省的一个宁静的小镇,背靠青城山,西邻都江堰和成都,然而,在14:28分,这里往日的平静,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地震所打破。
三天后,解放军战士进入了这个小镇。他们发现了汶川中心小学,学校已被水泥板死死的压住,他们只好用吊车把水泥板吊起来。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虽然几个战士听见了撤退命令但是仍然不顾个人的安危,转头又要往废墟里钻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孩子,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那个战士已经泣不成声。
看到这里,我的泪水已经情不自禁的留了下来。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无私无畏的战士们,他们在 辣的太阳下,在大雨倾盆下,用自己的生命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多么感人的事迹,多么无私的举动,他们放弃休息,为受灾的人们抬起一块块沉重的水泥板,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多么感人的行动,多么无私的奉献,他们体现了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用爱拯救了受灾群众。
8 一件可以作为作文素材的感人事例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李春燕, 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正如解说词所说:
——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
9 作文:一个感人的故事(要简短一点的)重庆的真人真事
主人公叫雷冬香,苗族,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石堤村人,小学五年级学生。在今年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中,雷冬香榜上有名。
2000年,小冬香只有5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因受 精神失常,家里还有一个傻哥哥。小冬香用年幼的肩膀担当起照顾疯妈妈和傻哥哥的重任。2005年,小冬香的妈妈掉进水沟摔死也离她而去,她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无数好心人的收养,一边照顾哥哥一边上学,自立自强,不离不弃,用大爱谱写着责任与坚强。
一个幼小的女孩,却要尽一个母亲的责任,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而像她这样年龄的很多城市小女孩,还只会溺在妈妈的怀抱中。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责任,但她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义务。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2、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
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3、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
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现实版的上阵抗“敌”父子兵,让很多人落泪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