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line群组绑架的亲师们,你累了吗

被line群组绑架的亲师们,你累了吗,第1张

不妨来做个实验:抽查任何一个当妈的手机里,绝对有『数个』跟孩子的学校、老师、社团、补习班,或是其他家长的通讯群组,而且说不定有许多是红色的『未读讯息』。

不妨来做个实验:抽查任何一个当妈的手机里,绝对有『数个』跟孩子的学校、老师、社团、补习班,或是其他家长的通讯群组,而且说不定有许多是红色的『未读讯息』。

这一切当然都是『不得已』的。

安亲班或才艺社团为了展现对『客户』的服务热忱,开了群组好让家长们能在忙碌之余随时掌握孩子动态;有些学校老师为了应付家长们层出不穷的问题,也只好开了群组保持沟通频率,当然也有老师不好此道,这时就会有些『热心家长』邀请同班学生的家长加入群组,大家也能互相讨论或交换心得。

『加入』还是『不加』都令人为难。一旦加入,纷沓而来的讯息足以将人淹没,又担心已读不回让这些半生不熟的家长们误会;若勇敢的说不加入,除了得担心下次见面有人会直接问你是不是没看到邀请讯息,当然也得冒着『众人皆知我不知』的遗漏风险,运气不好点,说不定还会被冠上孤僻不合群的刻板印象;更别提什么加入之后退出的想法,那简直昭告全世界自己的不爽。

那么群组里到底在沟通些甚么呢?

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把学校群组不自觉地变成『孩子救火队』:联络簿没带,请问大家今天的功课是什么?明天的材料包要去哪里买?我儿子的英文作业有句话抄得怪怪的,你们家的也是抄这样吗;老师明天我们要请假;老师运动会我家有事可以早退吗?可以协助提醒我家孩子吃中药吗?

若是付费参加的安亲课辅班,那『功能』更是多了,除了是24小时取暖咨商专线,说不定还会转发文章给大家『参考』,要是对老师的管教方法有意见,加上其他人东家长西家短的关心,很容易就成为一线战场,一发不可收拾。

一看讯息却发现是长串的个别问题,不免感到浪费时间造成困扰,不过改为从此不看或久久才看一次,说不定就这么遗漏重要的讯息。于是妈妈们『低头』的时间变多了,孩子看在眼里不抗议也很难了。

还抱怨孩子被3C控制呢,想想自己不也这样?就算不是现实生活里的『直升机父母』,那是不是这种『Line解决』父母呢?

即时通讯软体的『误用』与『滥用』,不仅让现有正式的沟通管道失能,容易造成资讯混乱、引发沟通危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无法从生活事件中练习适应、解决、进而调整各种因自己行为伴随而来的情境。

该怎么正确使用通讯软体而不被绑架,最重要的共识之一,就是与任何老师的沟通必须优先采用『正式』管道,联络簿能沟通的事情绝对不在line里讨论,通知单来就通知单回,特别是事务性的联络或询问,多半都有时间弹性,其实不需要即时回应。

这不仅是为了体贴群组使用者的负担,最重要的是『避免讯息误差』。试想,若每个人都使用通讯软体询问沟通,这当中非常容易遗漏讯息或是记错对象(特别是使用者帐号都与孩子姓名没有关联),绝对是事倍功半的沟通效果。再者,清楚定义何谓『紧急』事件?严格说来,除非是攸关安全的出缺席变动或是危机处理,否则没有真正非现在讲不可的事情。

想要多了解孩子在校或在安亲班的情况,不妨安排适当时间,直接打个电话沟通,既省时又能听到彼此语气避免误会,如果只是自己一时想起忍耐不住的话,也别用讯息干扰大家,时间不对就是不对,不会因为使用通讯软体而比较体贴。

最重要的是,请尊重孩子的隐私,特别是讨论到人际关系或处理纠纷时,不论怎么描述都难以表达对相关人等的尊重。至于孩子那些没抄好的、没听清楚的、忘记带的,就让孩子隔天自己面对,才能从经验里修正行为。而这些『问题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提醒,让我们了解孩子哪些地方还需要协助,而不是想办法让孩子成为老师心中的乖宝宝,但却忽略背后发出的警讯。

即时通讯软体并非万恶。相反的,在举办活动或校外教学时发挥联络功能,让即时的问题获得解决;通讯软体也能克服地理上的限制,让更多人在一起讨论获得共识。然而现实上拥有许多沟通工具的家长们,是否应该想想开群组的目的与功能呢?

最有效率的沟通,往往都是最原始的型态,短字数的讯息并非表达复杂问题的最佳之道。精简手边的群组,勇敢的离开对话吧,真正的沟通在手机之外才能发生。

更多罗怡君好文:

▶ 看见孩子「再一次」的韧性

▶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讲道理」

▶ 世上没有一个是理想的孩子

* 本篇文章由「 罗怡君:孩子教我们的事 」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罗怡君最新力作:《爱的生存游戏》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摄影:李建华

摄影:李建华

网友公开一张寒风中女童仅著背心的照片,引发媒体报导虐童之嫌的新闻,成为近日妈妈们的热烈讨论话题,许多有着「过来人」经验的家长们,纷纷分享自家孩子不怕冷拒绝穿衣的争执经验,当然最后不忘补一句:还好那时没有正义魔人拍照,要不我也成了虐儿家长?

回想先前的博爱座事件、餐厅礼仪到近日的穿衣哲学,不禁令人好奇正义魔人如何养成?然而仔细一想,孩子世界里似乎有迹可循,而且正是我们无意间鼓励这样的行为。

「老师,某某某迟到一分钟!」

「老师,他们那组有人讲话。」

「老师,他们两个刚刚下课在操场吵架。」

「哦~~你怎么可以先写功课,我要跟老师说。」

「你完蛋了,你饭没吃完,老师说不能挑食。」

孩子们这些互相监督、纠举的话语随处可闻,说好听一点这是团体力量,说难听一点这跟「抓耙仔」没什么两样。

到底是正义感还是爱告状?很多事情都是一线之隔,这条线并不容易分辨,也很难划得清楚。「纠察队」可能是老师的心头宝,起了带头作用,让班级秩序良好;有些「纠察队」变成同学心中的讨厌鬼,没人想跟他玩,老师对这样的人际关系也很头大。

在家里,手足间也可能发生同样情况,除了要求彼此纪律相同,对于那些让自己看不惯或是「利益冲突」的行为,绝对立刻上报处理。更别提在各种集点换奖、好宝宝星星、圈圈叉叉的「激励」下,日常生活俨然成为随时都在进行的审判与竞赛。

孩子们的动机向来单纯,为了赢得奖励、获得大人肯定,当然要注意「对手」动静;若某些行为后果是各种惩罚,那么一定要提醒大人,否则感觉很不公平。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也能学着说大人们挂在嘴边的「大道理」,要是对方不服气,还能现场念他几句。

那么我们听了之后,又是怎么回应孩子的呢?

也许为了维持团体纪律,查明属实后依照规定处理;

也许没那么多时间当法官,只好两边各骂一顿以求清静;

也许不想制造纠纷,于是公布新的「规定」:不准告状。

不论是哪一种方法,表面上的风平浪静,让我们容易忽略更重要的事情—培养孩子看事情的各种角度,以及「同理心」。

我们为了管理方便,建立属于自家的规矩法则,过于简要的说明,就像记忆翻字卡一样,哪些行为是善、哪些是恶,似乎每一项都有对应的标准答案;我们赶时间不耐烦,也不想多听「为什么」,那些都是借口理由,错就错了还想强辩?

因此孩子们也学会如此「简单」的是非善恶,一切相信当下眼睛看到的为主,渐渐失去各种景深的视角,虽然无意,但我们的确间接鼓励指责别人的行为。

同学迟到,有几种可能的情境?

同学不想吃饭,为什么呢?

想告诉老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哥哥今天易怒暴躁,在他身上可能发生什么事呢?

告诉大人之后,他们的处理方法跟自己想的一样吗?这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孩子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是最珍贵的宝藏,也许透过故事接力,也许透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真相」背后的生活情境、现实条件,原来就算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想法绝对不可能和自己一模一样。

我们仍然相信孩子的纯真善良,但最重要的是该如何停止反射性的判断?如何让孩子了解事情背后有许多的可能?又该如何意识自己观看的立场,进而选择自己的行为?

不论是学校、社团或者家庭,任何团体生活里一定要有「共识」才能运作,掌握权力的大人们,与其按照各自喜好编列规定,不如从最简单的「生活小事」开始练习倾听与讨论,否则从小被这样培养长大的正义魔人,将来又会如何定义你我的一举一动?

更多罗怡君好文:

▶ 看见孩子「再一次」的韧性

▶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讲道理」

▶ 世上没有一个是理想的孩子

欢迎加入fb「爱,我的内向小孩」社团

罗怡君最新力作:「世上没有理想的父母」(宝瓶文化出版)→ bitly/2lZVQYo

更多文章请见fb「罗怡君:孩子教我们的事」

* 本篇文章由「罗怡君:孩子教我们的事」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妹妹最近开始打乒乓球,一个小时的等待时间,我就拿本书在旁等著,偶尔抬起头来稍作休息,就会望望她、看看其他满场认真的小朋友。

妹妹最近开始打乒乓球,一个小时的等待时间,我就拿本书在旁等著,偶尔抬起头来稍作休息,就会望望她、看看其他满场认真的小朋友。

几次看下来,我不禁觉得莞尔。整间教室里大概就属妹妹的动作最「特别」:常常打不到球,或者通通慢半拍。任何体能活动或球类通通不是妹妹的擅长项目,手脚协调不太灵光的她,看起来打得特别辛苦,也很难掌握教练教的诀窍,哪些孩子有运动细胞或者有天赋,真的一看就知道。

下课了,我问她:「今天还好吗?」

她点点头:「很好啊,蛮好玩的。」

我们的对话始终如一停留在这里,接下去就开始扯其他话题,也就这么一堂一堂继续练下去。我心中的担心越来越多,深怕哪一天她觉得挫折,或者发现自己怎么练都差别人一截,这该怎么收拾?

直到有一天,刚好看到完整的这一幕,觉得孩子又替我上了一课。

那天上课接近尾声,妹妹明显看起来有点累,脚步显得越来越沉重,好几次不是没打到球就是球偏飞出去。教练脸上丝毫没有不耐或不悦,依然挂着浅浅的微笑,只是放慢喂球的速度。

这样持续了几分钟,妹妹终于把手放下停下来,教练问她:「还要继续吗?」她顿一下,大概话也说不出来,就用左手比了一个1。教练打了一个球过去,还是没中。

「要休息吗?」教练问。妹妹又比了一个1。一颗球来,打偏飞出去。

「还要吗?」教练再问。妹妹这次想得久一点,1又伸了出来。教练点点头,再一颗球。

这样大概五六次,直到妹妹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坐在休息区的我简直想站起来大声喝采,也瞬间茅塞顿开:我的孩子观察力这么好,怎么可能没有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别?真要说挫折,每一球都是挫折;从小到大这么多体能活动,大队接力都选不上了,她当然知道自己手脚不如人,那么支持她打下去的力量是什么?

「再一颗」道尽答案。

她很纯粹,打乒乓没有任何目的。

她很享受,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很勇敢,不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这些特质隐而不显,但是碰到对的人、对的情境,让她有机会展现这么好的自己。

我们往往会把「擅长」的事情误认为「兴趣」,因为容易表现得好、能轻松得到成就感或好结果,往往也会「喜欢」作这件事。同样的道理,大概很少人会主动选择做自己不擅长的活动,除非刻意想给自己点挑战。

但把不擅长的事当成挑战「克服」,难免必须比较、也会有失败的压力,不仅违反顺应天赋发展的趋势,也有人提出「与其补强弱点到60分,不如强化自己的优势到100分」的看法。

大人们很容易就掉入「怎么做比较好」的思维里,争辩著到底是要发展天赋,还是要补强弱点?想像著孩子的兴趣能不能以后当饭吃、还是要实际点学着一技之长?

妹妹什么都没有想,所以她才能这么自在地接受失败、看清自己、然后一颗一颗地培养她的韧性。不需要教练多说什么鼓励她,也不需要父母温暖的安慰,那些都是一种隐含着好与坏的价值判断。

妹妹也是不愿意尝试新事物,担心失败没面子的孩子,这次的「再一颗」,正是因为这位教练真心热爱乒乓、也和她一样享受过程,不因学生的表现好坏而有太多心情起伏,不急躁也不气馁,让妹妹全然地安心专注于自己。

我懂了。孩子的韧性不是用来争取荣耀的,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容易挫折、不能接受失败,会不会正是因为孩子心中已经承接他人期待,有了对自己的判断?

更多罗怡君好文:

▶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讲道理」

▶ 世上没有一个是理想的孩子

▶ 被line群组绑架的亲师们,你累了吗

欢迎加入新社团→「 爱,我的内向小孩 」

罗怡君最新力作: 「世上没有理想的父母」 (宝瓶文化出版)→  bitly/2lZVQYo

* 本篇文章由「 罗怡君:孩子教我们的事 」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468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