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家里有一个爱发脾气的宝宝并不都是被家长惯出来的,所以有些父母真的被“冤枉”了。
宝宝发脾气不是任性,他其实是在向身边的人发出求救信号,以便于帮助他解决目前所处的困境,因此我们大人不能一看到孩子发脾气就一股脑的判定孩子现在“不听话、无理取闹”,理智的父母应该先弄清楚宝宝发脾气背后隐藏的真实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侧重点不同,每一个宝宝的情绪点也不一样,我们要尝试做一个细心的家长,学习分辨自己孩子独特的一些情绪特征。
给大家提供4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一些显著的情绪信号便于爸爸妈妈更了解自己的宝宝。
1-2岁宝宝发脾气:自我意识在慢慢萌芽
这个阶段的宝宝将会慢慢明白“自我”是怎么回事,而且他还在快速的学习怎么使用自己的自主能力,所以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说:“我的”,“我不干”,“不要”,“不”
因为自我意识的萌芽和自身能力有时候匹配不上,一旦他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就会发脾气。
如果可以,父母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他会非常有成就感。
2-3岁的宝宝发脾气:打破了他的秩序感
鞋一定要放到原来的地方;
喝完水,杯子要放回原处;
玩具要放在指定的地方;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仅在构建自己内在的秩序,而且对外在秩序也很敏感,处于敏感期的宝宝在获得秩序感时他的内心会感到安全和快乐。
如果家长将孩子对于秩序的执着当成是无理取闹而采取强行镇压,这种方式无疑会伤害到自己的孩子。
3-4岁的孩子发脾气:想要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快4岁的孩子自己把衣服穿反了,妈妈要帮他换过来,宝宝非不让,无论妈妈如何解释他就是不换。
等他穿了一会自己也觉得不舒服才跑到房间花了好半天功夫把衣服脱了再穿上,这次碰巧穿对后嘚瑟得不行
3到4岁的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渴望掌控更多的东西,一旦需求达不到时就会通过发脾气来表达。
家长可以尝试给孩子多一些自主权,不要总是包办,给他们机会学习和成长,你会发现小人儿也能爆发出大能量呢!
4-6岁的孩子发脾气:遭遇了一些挫折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自尊心越来越强了,他甚至想掌控一切,把想做的事情都做好,一旦事与愿违、遇到挫折时会发脾气。
孩子经常发脾气当然不好,但家长要学着去识别脾气背后的原因,然后试着去引导。
几百年前王阳明曾说过:情绪不好,是智慧不够。
我们要做有智慧的父母,在孩子每一次发脾气时家长下足功夫,孩子才会在你一次次的耐心教导中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并自己疏解,长此以往孩子的情商绝对低不了。
孩子发脾气是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把握好这个原则你就不至于很低落,否则你总要怀疑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这么大的脾气?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脾气这么好、这么讲道理?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把好自己孩子的脉,不用跟别人比较,因为比较也没有用。
况且,连脾气都不敢发的孩子才是最可怜的,当孩子知道发脾气根本没用,没有人来解救自己时他就不会发脾气了,没人希望自己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承受不应该他承受的重担。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发脾气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家长要保持平常心。
2、真遇到孩子发脾气时要冷静,一急就容易失了理智,伤了孩子。
虽然心里有了基本的准备,但不少家长在真正遇到孩子发脾气时还是容易着急上火、河东狮吼。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
静是动的主宰,静能克服人的躁气,让人恢复理智。
越是孩子情绪激动时大人越要保持冷静,只有你自己冷静下来,你才能理智的处理孩子的问题,否则气急攻心不仅伤了自己还容易伤到孩子。
3、再想办法让孩子冷静下来。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你跟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所以这个时候你不仅要快速的让自己冷静下来,还应该想办法让孩子也冷静冷静,只有双方情绪平静时,你才能帮助孩子真正解决问题。
4、静下来后,问清缘由,对症下药
孩子冷静下来了,你接下来要做的是耐心的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时候就很考验爸爸妈妈的合格程度了,如果你够了解孩子,你就能从他只言片语中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
所以除了耐心的问清缘由外,平时也要对自己的孩子加强了解。
5、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了解清楚问题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首先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先理一遍思路,你只有先理解了孩子,你接下来解决问题才不会有失偏颇。
这个时候非常忌讳的是张口就说教,如果每次你都以说教来开场,那么很可能下一次你就问不出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情绪激动了。
6、抓住孩子每次发脾气的机会
有的父母就怕孩子发脾气,有的父母正好相反,他们把孩子每一次情绪波动都当成是一次机会,一次教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的绝佳机会。
帮助孩子认识他现在所处的这种情绪是什么:是失落、是愧疚、是生气还是委屈接着一定要肯定他有这种情绪非常正常,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都会这样。
表示理解后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告诉他具体怎么去解决对应的问题,久而久之,你孩子的情商会越来越高。
所以,每一个高情商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高智慧的父母。
1、弄清楚事情的经过、起因
家长在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前,应该先了解事情的起因以及经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处理冲突,化解矛盾,更好地明确谁是谁非。
若是家长不顾青红皂白地偏袒某个孩子,很容易让另外的孩子感到寒心。
而这种光明正大的偏袒很容易引来另外孩子的不满,不仅无法解决孩子间的矛盾,还为下次争吵、动手埋下了铺垫。
因此,家长在遇到争执的孩子时,应该公平公正地听完两个孩子讲解事情的经过,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介入孩子的冲突中,若是需要介入,就需要从客观的角度上帮助孩子们化解矛盾。
2、要清楚到底该不该介入
若是孩子之间的冲突只是平常的打打闹闹、推推嚷嚷,这时家长可以任由孩子解决,这样不仅能让孩子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若是一昧地介入孩子间的争执中,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遇事就找家长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独立成长,更不利于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
家长在教导孩子时,要明确的告诉孩子不怕事,若是遇到其他孩子随意欺负自己时,也要大胆反抗,不能忍受对方欺负。
若是反抗不过,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家长帮忙找对方家长处理事情。如此一来,不仅能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若是孩子时常打架斗殴,那就需要家长紧急介入处理,还需要联系对方的家长,共同处理打架斗殴的事情。
若是孩子受伤严重,要及时将受伤严重的孩子送往医院治疗,再根据孩子受伤程度谈各种医疗费等等。
若是孩子伤势比较轻,也要将孩子送往诊所或医院消毒和包扎,以免病菌感染。无论如何家长在发现孩子受伤时,都要注重孩子的受伤程度,并和对方家长认真处理孩子打架斗殴的情况。
3、不偏袒任何一方
家长在解决孩子间冲突时,要懂得不偏袒任何一方,让孩子从各自的角度上讲解出冲突的经过,然后家长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处理问题。
若是自身孩子有错,那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赔礼道歉;
若是对方孩子存在过错,那么家长要为孩子讨要公道,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震慑对方不再随意地欺负人。
若是双方都有错,双方家长都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这样他们才会成为遵纪守法的人。
4、引导孩子大事化了,小事化了
家长在介入孩子冲突,并化解二人的矛盾后,还应引导他们要大事化了、小事化了,要有一颗原谅他人的心。
若是一昧地将彼此之间的争执放在心上,很容易变得小鸡肚肠,也不利于两人之间的友谊,更不利于孩子三观的塑造。
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彼此都能够接受最后的处理结果,也愿意原谅对方,那么成为朋友的可能性会很大。
5、若是孩子时常陷入冲突中,要警惕校园暴力
家长若是发现孩子时常陷入冲突中,就要开始警惕孩子是否陷入校园暴力中,可以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调查,也可以推心置腹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并告知孩子若是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家长永远是他们最有利的港湾。
总结
面对孩子出现冲突时,家长到底应不应该介入,这需要看孩子冲突的情况是大是小,有无介入的必要。
在介入冲突后,不应偏袒任何一方,应公平公正处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两方的孩子明白事情的对错,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矛盾与冲突
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让孩子正确的发现自己的脾气,好像我们也要让孩子去寻找自己脾气暴躁的原因,根据原因去改正自己的行为,父母平时生活当中也要多和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多进行这样的互动。
家里人说普通话,小孩子自然就会说普通话;家里人说家乡本地话,孩子自然就会说本地话。环境最最能改变一个人的,特别是小孩子。所以首先要注意言传身教,他在旁边时,家里人说话就要注意分寸,慢慢的他就能改变过来。
还有,现在说他,他不听,也不用着急,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现在就是他不知道什么的时候,不知道说话大声会招人不喜欢,当他长大一些,就会明白这些,自然也就改过来了。
一、言传身教
孩子的性格是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曾经有人说,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不是没有道理。
二、宠爱娇惯,必须游刃有余,拿捏得当知心姐姐曾经说过:“孩子虽小,但是他也是会看脸色,也会洞察大人的心理,如果在商场人多的地方哭闹,大人如果一次依着他,以后他还会闹的更凶,必须一次把他治住,你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也是要面子的,他哭闹的时候,大人不理睬他,让他哭闹,远远的看着他就行,别人都望着他,他也会不好意思,有一次,下次就不会闹了”。
父母管教孩子不是吼的,也不是骂的,要耐心的说,用你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在孩子说话大声时,轻轻的提醒孩子:“嘘,说话不要太大声,会影响别人学习、休息,对别人不礼貌,别人不喜欢哟!”必竟只有四岁,正是纠正孩子性格定向的时候,小孩子都喜欢听好话。
如题主所说,骂过多次 ,孩子一直改变不过来,怎么办呢?
孩子外向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你觉得孩子说话声音很大,可以跟孩子好好沟通,4岁的孩子应该可以能听懂大人讲的道理了!
要想让孩子改正,首先家长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常常不由自主的大声说话。如果是,请先自己改正,也可以跟孩子做个约定,大家相互监督,一起改正。不要觉得自己是家长就没有错的地方,孰不知身教重于言传!
第二,可以给孩子找些不要大声喧哗的绘本讲给他听,让故事中的人物告诉他怎样做才是对的!
教育孩子最忌打骂!
你们不骂,不吵,平声静气的和他交流一段时间试试。
有些孩子是性格使然,天生的大嗓门,想要完全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大人应该正确对待,更不能用“骂”或“吼”的方式去管教!更何况,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家人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大人经常是温柔细语讲话,孩子多半也会效仿。
4岁男孩说话一直很大声, “骂过很多次” 一直改不过来?要想让孩子改正, 那首先要找到为什么孩子会说话这么大声的原因?原因找到了,也就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了。
那么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原因:
一、4岁的孩子自理能力还很弱,和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肯定很长。4岁的孩子还是鹦鹉学舌的年纪,模仿学习能力都很强,看什么学什么,大人乱丢垃圾他也会乱丢垃圾。 那么我要说的就是,父母当中或是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长期陪在孩子身边的家人,肯定是有人平时说话就非常大声。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学着非常大声,一旦孩子说话大声形成习惯就很难改正。
改正方法:首先父母要学会不大声说话,不大声吵架,有些家庭平时说话就像吵架一样,家里各个大嗓门。只有父母改正了和声和气地说话,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也就说话不那么大声了。
二、家长可能每天给孩子看动画片,动画片里面至少有一个角色很突出,大喊大叫的那种。 孩子受其影响,也就会学着很大声地说话。我这么认为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前些年公司有一位女同事。她闺蜜家里也是一个儿子,之前说话一直很流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突然说话结巴,去了好几家医院也没有检查出来病因。她闺蜜很着急,可哪问人遇到过这种问题没有,怎么才能把孩子的结巴治好等等。后来她闺蜜发现她老公和她儿子一起看乡村爱情一边看一边笑,她想着有啥好笑的呢?凑近一看一听,是爷俩看乡村爱情里面的刘能说话不利索,一说话就结巴,孩子还一边笑一边学刘能说话,一看到这种情况这闺蜜简直是火冒三丈,拿起来拖把就把老公给一顿削,他老公被她大愣住了。你干啥玩应?你个疯老娘们!然后她大声咆哮说,你说我为孩子的结巴天天大都睡不着觉,结果你倒是好,就是让孩子看这个电视剧和刚才那里面的那个秃头学的,你这天天真是一点都不操心啊!!!
改正方法:如果孩子说话非常大声,那么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大声喊叫或是说话的动画片。
三、孩子的爷爷奶奶其中有至少一个人耳朵背,必须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 ,所以孩子说话也可能会养成大声说话的习惯。
改正方法:给耳背的爷爷奶奶买助听器,就不需要大声说话也能听到了。然后告诉孩子,给你爷爷买了助听器,你说话一定要小声点,否则可能会给你爷爷震聋的,这样孩子就会注意自己说话不会太大声了。
四、此文标题中提到了骂了孩子很多次一直改不过来,那么既然是骂孩子,估计声音肯定不会很小声的那种,肯定不会低于孩子大声说话的音调。 那么我认为肯定是孩子犯错了,家长没有太多的耐心,直接发火大骂式教育孩子,长期这样受家长影响,孩子自然也会说话很大声。
改正方法:孩子犯错的时候,千万不要大声喊叫式地教育孩子,要问孩子为什么犯错,要有耐心引导孩子,毕竟谁小时候没犯过错呢?要注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不是你声音大就管用的。
我儿子也是快四岁了,在家很外向,外面有点内向,跟这个男孩相同的是,说话很大声,性格固执,脾气大,所以作为妈妈的焦虑,我感同身受!
关于孩子的性格,跟这位妈妈的建议,就是两个字—“接纳”!
首先,孩子很外向,说明爱交朋友,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周围一切都感兴趣,这是一个孩子的天性,也是很珍贵的部分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家庭教育课》一书中说过,“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是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天真无邪,纯净无暇,不要让他失去了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外向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己去尝试很多,适合很多工作,是很有用的人才。
其次,喜欢说话表达自己,这也是很优秀的表现。在很多孩子,还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时候,你的孩子已经爱上了表达,这是他对世界发出的自己的心声。
话痨孩子,叽叽喳喳,有时候大人觉得烦,是因为我们的世界已经过了那种喧闹的时刻,但孩子的世界才刚刚开始,他需要表达,需要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好奇心!而很大声的说话,是有底气的感觉,比起大声,唯唯诺诺更是不行。如果一直有这个特质,可以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才能,把“缺点”变成优点!
再次,性格固执,脾气大,这是成长过程中,特别是男孩子的一种性格历程。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四岁的年龄段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特点就是自我中心性,不可逆性,很多东西都存在刻板印象。
他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围绕自己的需求而存在的,不去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和要求。所以,不要苛责孩子自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然出现的思维方式。情绪上,这个阶段的孩子易冲动,比较敏感,情绪经常毫无防备的表现出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情绪的调节,都是释放性的,像哭闹,顶撞等,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脾气大!”明白了这些,就知道孩子是正常的心理发展,可能有些孩子表现的轻微,我们的孩子外向,就表现的激烈,顺势教导就好了!
最后,孩子是在生长发展,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每天孩子都不一样,都有进步 。所以,多看看孩子好的方面,从心底接纳孩子,而不是觉得孩子全部都是缺点,抓住不放,给孩子和自己太多心理压力了!
关于妈妈的焦虑,我的建议有两点:
第一,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言传身教的作用的巨大的,在孩子的问题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观察和改变自己,再去影响孩子。
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喊叫,阻止不了,不要打骂,先想办法带离原地,到空旷的地方去任由他发泄,平静下来之后,在肯定孩子情绪的同时,给他讲大声喧哗是不对的。“我知道你想告诉妈妈,可是图书馆是看书的地方,我们全部看完了,回家可以好好跟妈妈讨论。如果我们都大声的说话,那就没办法看书了,书上的东西都记不住啦,”类似这样的谈话,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跟孩子交朋友,走进他的内心,蹲下来说话,而不是站着指责。我们都曾经是孩子,妈妈是他最可信赖的亲人,打骂的方式,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上,不适合,只会适得其反,更加的脾气乖张!
让孩子觉得妈妈可以理解他的情绪,他的行为,自然而然就能听进去妈妈说的话了。最重要的是,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放下焦虑,耐心教导,多抱抱孩子,爱孩子就大胆的表现,而不是打着爱他的名义,去打骂!
育儿 是个简单又复杂的过程,父母操不完的心,在这个过程中,焦虑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增加彼此负担,所以轻装上阵,跟孩子一起成长吧,发现每一个小确幸,你会发现孩子的美好,你会感恩生活的多彩。一起努力,做个孩子心中合格的妈妈!
告诉他这样不对,耐心说服。同时大人也不要吼孩子
你好!我想和你分享我的思考。
4岁的男孩,很外向,喜欢说话表达自己,恭喜你,孩子愿意主动跟人交往, 社会 发展方面很 健康 。
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孩子总是说话很大声。
首先,请你觉察自己或家人在家里说话时的状态是怎样的,是很大声还是很温和?如果自己家人说话很大声的话,毋庸置疑,孩子是模仿家人的说话方式的,家里人要首先改变说话方式了。
如果家人都是很温和的说话方式,那就要留心孩子在看的电视,接触的人群,或者在学校是否有这些大声说话的地方,孩子学了去。
我留意到,这位妈妈说“骂过很多次一直改不过来,而且性格固执,脾气大”,从这里可以看出妈妈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会骂孩子,妈妈要觉察对待孩子的方式。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父母的问题所在,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面对孩子的状态。很开心,这位妈妈愿意主动求助,相信从自己开始调整,孩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那我们说四岁宝宝了已经能自己完成的用语言表达了,孩子性格很外向,不怕生人,不畏惧,其实这样的宝宝已经很棒了
,平时说话很大声,这可能和平时家里人有关系,家人可能有人就说话声就很大孩子自然就跟着学,孩子认为家里人都这么大声说话,自己也要大声,在有可能是,孩子感觉好玩,刻意的去大声说话,在有可能就是孩子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像没人理他时,他会大声的说话引起别人的关注,在就有可能是在和你反抗,在有就是教育孩子,
打骂是不对的,应该语言教育,但是先要找到孩子为什么大声说话的原因,对应的找到解决办法,打骂过后孩子不但没有改掉毛病,反而让孩子心里不舒服,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叛逆的心里了
1、平时需多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如有异常,就相关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探讨解决方法的方法。
2、多与孩子主动交流,了解孩子的心里动向、了解孩子的生活动态。做孩子的好朋友、好导师。
3、以身作则,切勿双标。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严格要求孩子,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孩子才会以你为榜样,听从你的教导。孩子会和父母顶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发现自己和父母之间存在着“不平等条约”。为什么爸爸妈妈就能一回家就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我就写作业?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朝我大吼大叫,随意发火,而我却不能?
4、学会倾听,避免唠叨。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该吃的苦,该经历的磨难,一个也少不了,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们总想着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经验告诉他们,殊不知这种“灌输式”的教育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时间一长,家长的唠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5、以退为进,互相理解,相信肯多问题就将不攻自破,迎刃而解。回想自己小时候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烦的是不是父母每次在和自己产生冲突时,都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先把自己训斥一通?其实,如果父母和孩子都冷静下来,很多矛盾和冲突就不会发生了。下次遇到问题,家长和孩子不妨都冷静一下,仔细想想对方的想法和处境,给彼此留出反省和冷静的时间。
6、对孩子要有耐心,否则会起反作用,多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少让孩子玩手机和电脑,游戏玩多了会上瘾,增加孩子自闭性格和惰性,多领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孩子的集体性,增加体育活动,正确引导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的建议是:题主自查,自己家里的成员,是否有类似行为?
首先,我们先来搞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也就是说包括经常能接触到孩子的家人,如:爷爷、奶奶)在家庭环境中,有意识地对孩子施加的教育影响。
其次,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是孩子行为模式的模板。我见过一个孩子,他常用反问式、指责式的语气和他人沟通,这种说话方式,竟然是来自于爷爷的影响。
所以,我想你应该明白了,首要做的就是自查家庭成员,是否有大喊大叫,或者是大声说话的行为。让孩子误以为这就是正常的沟通方式。
强调一下,这也是孩子改变的基础。
接下来,我再来说说改善的策略:
我不知道题主孩子的年龄,所以只能较为笼统的回答。
第一,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面对孩子,要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如果父母此时感觉到不舒服、不被孩子尊重、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而唤醒愤怒情绪,只会加重孩子发脾气的概率,因为此类言行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错误的示范榜样。
第二,允许孩子有情绪。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表现,情绪的唤醒有多种途径,例如:不被尊重,感觉自己受到蔑视、侮辱;体会到挫败感而迁怒;自己的意愿没有达成等。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表达,即使是不正常的情绪表达行为,这是孩子改变的基础。
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调节能力,都要弱于成人。
1、根据研究表明:孩子的额叶区大约在22-25岁时,才能发育完成,而额叶区掌控人的高级思维能力。所以,孩子发脾气,情绪化,是有其生理基础的。
2、人的大脑有两个通路,一个是通往理性脑,一个是通往情绪脑,通往情绪脑的通路最短,所以情绪唤醒也是常有的事情。
第三,引导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1、当孩子出现情绪反应时,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试图用语言描述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学会用语言合理表达。例如:你因为……现在感觉到很难过、愤怒、悲伤、快乐。
2、学会共情。即:我能感受到你的情绪,我能体会你的感受。例如:妈妈知道你因为……而感觉到很难过,我非常理解你此时的心情。
3、友善地提醒孩子的不合理言行。例如: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告诉妈妈说:你感觉到很难过、愤怒、生气……妈妈愿意和你一起面对。
4、重点强调:别指望孩子听你说一次就能变成你心目中的样子,可能需要很多次,父母必须有耐心。
结语:改变孩子当下情绪化言行,第一是改变家人的大喊大叫的行为;第二是学会接纳、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第三是父母要有耐心。
@37度暖爸 心理所婚姻家庭与亲子关系在职研,每天分享心理学小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关注暖爸的人,9999%的家庭婚姻更美满,孩子更乖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