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第1张

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这是典型的 " 达克效应 "。

作者 | 唐义诚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近期,美国疫情日益严重,确诊人数即将超过 140 万,整个世界都已经看清楚了美国政府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这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夸起了美国检测数量,声称美国已无检测不足问题了,并认为自己的工作 " 做得非常出色 "。

事实上,特朗普的 " 全知全能 " 的人设早已深入人心了," 没有人比我更懂疫情 "、" 没有人比我更懂科技 "、" 我比地球上的任何人都要懂可再生资源 "、" 我想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真相 " ……我们不禁唏嘘,为什么特朗普竟可以如此大言不惭?他的 " 迷之自信 " 到底从何而来?

越愚蠢,越自大?有趣的达克效应

其实,特朗普的 " 迷之自信 " 是典型的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 " 的全名为 " 达宁-克鲁格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指能力不足的人因没有识见和自知之明而误以为自己比别人优秀。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像达尔文说的 " 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 ",这么说来,特朗普的自信并非源于能力,而是源于无知。

某种意义上," 迷之自信 " 是人之常情,达克效应潜伏在每个人身上。1997 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搞了一个调查:在当世的名人之中,你认为谁配得上死后进天堂?结果名人们获得的支持率都一般。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读者对他进天堂的支持率只有 52%;迈克尔 · 乔丹的支持率是 65%;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是世界公认的好人,而且还是个宗教人士,她的支持率也只有 79%。进天堂不是上大学,没有名额限制,可是世人对这些名人的要求就这么严格。但是有一个人,获得的进天堂平均支持率高达 87% —— 这个人就是 " 我 "。也就是每个参加调查的人自己。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克林顿、乔丹和特蕾莎修女更应该进天堂。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 · 唐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 · 克鲁格对这种无知的自信非常感兴趣,他们做过四个实验,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 12% 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 60% 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 " 达克效应 " 呢?这一方面来源于自我归因偏差,就是说有一个好的结果出现了,你觉得是自己的能力比较强;如果坏的结果出现了,你就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譬如:特朗普在政局稳定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归纳为自己的功劳,面对疫情失控时,就开始 " 甩锅 " 给中国,坚称不是自己的错。

除此之外," 达克效应 " 还来源于控制幻觉,就是本来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有控制力,但是你觉得你能控制。关于控制幻觉,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心理学家问被试:在玩轮盘赌中,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是愿意让庄家扔呢还是自己扔呢?其实,学过概率论都应该清楚,其实谁来扔对结果都没有影响,赢钱或是赔钱的概率是一定的。但参与实验的人都希望自己来扔那个球,人们会天真的认为,控制赌博的过程,就可以控制赌博的结果,这就是控制幻觉的典型表现。

最近特朗普在预测 " 年底前我们就会有新冠病毒疫苗 ",但是,事实上,新冠病毒疫苗的问世是一件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事情,特朗普认为自己完全掌握疫苗研发的过程,这就陷入了一种控制幻觉之中。

达克效应的最高境界——自我欺骗

当然,有些场合不自信是不行的,比如说演讲,装也得装出自信的样子,可能装的次数多了就真自信了,正所谓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装下去直到你成功),但演讲本来就是一种表演。特朗普身为国家元首,明明没有多大本事,还故意表现得全知全能,那就是欺骗民众了。最大的危险在于,装来装去容易把自己也给骗了。

《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 · 艾瑞里,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做测验,答对多少题有奖。实验故意设计成让受试者有作弊的机会,而受试者不知道的是,所有作弊行为都没逃过研究者的眼睛。研究者关心的不是有多少人作弊,而是作弊的人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做完题,每位受试者都要填写一张自我调查表,评估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结果发现,那些作弊的人,对自己的评估都还很好,他们真的以为自己很厉害!难道你不记得自己刚刚作弊了吗?!这是因为人脑处理不好 " 假装 "。就好像演员一旦入了戏,自己都会被剧情感动一样,人在一定程度上会以为自己假装的是真的。作弊者假装厉害,结果他们就真的以为自己很厉害。这么说来,在频繁地假装之后,也许特朗普现在已经真的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搞定一切的人了。

生活中的 " 达克效应 "

在日常生活中," 达克效应 " 也颇为常见,譬如:非理性消费就和 " 达克效应 " 脱不了干系。你有没有过这种体会,有些衣服买的时候很喜欢,但买回家过几天再看,却觉得很难看了?这是因为大脑会站在现在的需求上,去模拟未来的各种场景。因为现在的需求是真实的,你对未来的模拟就特别笃定。但是你却不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的感受也会持续变化。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看看人能不能猜中自己两周以后的口味。方法很简单,给出一堆好吃的,让参加测试的人在里面挑。结果两周以后,一半的人打了自己的脸——他们的口味变了,而且,女性变的情况比男性多了 10% 到 20%。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感叹 " 剁手 " 的大部分都是女性了。

除了非理性消费," 达克效应 " 还会导致计划失败,这是因为处在过度自信状态下的人容易忽视 " 情绪温差 "。" 情绪温差 " 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三位人类行为专家提出的,指的是当你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就很难想象自己处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情景。

譬如:在你不饿的时候,就很难想象你在饥饿状态下的感受和行为," 很多人在享受了一顿节日大餐之后,为未来制定了减肥计划,但是当时的自己处于冷静状态,对自己抵抗食物诱惑的能力是过度自信的,由此作出了并不切实际的承诺。

了解了 " 达克效应 ",我们就明白: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但是,有时候,能力较高的人,反而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这就得提到 " 达克效应 " 的另一端—— " 冒充者症候群 "。

有些人虽然又聪明能力又强,但是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一切都是假装的,成功都是靠运气。研究发现,有 70% 的人曾有过 " 冒充者症候群 " 的表现,他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当老师或者上司给自己指派任务时,他们因为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个骗子,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有时会影响发挥,导致他们真的没有表现得很好。

无论是 " 达克效应 " 还是 " 冒充者症候群 " 都是对自我认知不准确的表现,事实上,自我认知是我们穷其一生的任务。掩过饰非赢不来真的尊重,改过自新才是明白人应有的素养。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看到真实自我的智慧与勇气。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受邀参加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发表演讲时说:“ 有担当的管理者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向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看个人造化。

这次演讲在行业内被疯传,也带火了下面这张图——心理学上著名的 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不少管理者对此进行转发表示共鸣。

王慧文将这张图拆解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最开始上到愚昧之巅。

第二阶段:从愚昧之巅掉到绝望之谷。

第三阶段:从绝望之谷走上开悟之坡再到大师之路。

对于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没有走上大师这条路,王慧文如是说:

结合自己过去的个人经历,我认为大部分人没有完成从愚昧之巅到绝望之谷这个过程,大部分人在这一阶段遇到了困难。

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在于他们身处在愚昧之巅时不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在绝望之谷。

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根据我的观察来看,虽然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别人在愚昧之巅。

谁在愚昧之巅人们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这就产生了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

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反馈,没有人告诉他你现在在愚昧之巅。

所以,每一个人得到自己在愚昧之巅的有效反馈就变得非常重要和稀缺了,但是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得到这个反馈,因为别人没有这个责任。

产生“愚昧之巅”的原因

“愚昧之巅” 具体是指什么呢?

愚昧之巅实际上是认知偏差中的一个典型状态。

处于“愚昧之巅“的人表现为无知,但并不知道自己无知,经常自我感觉良好。

之所以出现这种自我认知偏差,主要有两个原因:

1这与每个人评价自己时所选择的基准有关。 每一个人在自我评价的时候,首先调出来的是自我信息,也就是先想“自己怎么样”,然后再用自我信息作为基准去评判他人,评价“别人怎么样”,因为评判基准的不同,就容易产生自己能力很强的错觉。

2 每个人在自己相对比较低能的领域里,对别人的真正能力缺少信息。 因为你能力低,你就不容易了解比你能力高的人,所以很多别人厉害的地方你也认识不到,而且进行评价时,最容易唤起的往往是你的长项,而你去比较的是别人的短项,这么一比就容易比出自信。

“达克效应”的发现

人们常说“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随着阅历的增长,你会越来越懂得这句话的道理。因为有科学发现,脑残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脑残。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惠勒的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枪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银行。由于他没戴任何面具,警察在调出监控之后,没过多久就找上了惠勒的门,并将其成功抓捕。

惠勒在被抓时仍然一脸懵逼:“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脸上是抹了柠檬汁的啊!”

后来根据负责本案的警官调查,惠勒看电视得知柠檬汁在纸上写字之后可以隐形,加热后可以慢慢让字显示出来,于是他深信,把柠檬汁抹在脸上,只要离热的地方远一点,一样可以达到让摄像头拍不到的“隐形效果”。

或许,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贼的无知心理并非是极端少数的情况,而是反而无处不在。

1999年,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 Dunning(邓宁)和他的学生Kruger(克鲁格)对此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

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这进一步证实了两位教授的想法: 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反而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缺陷。

从此,这种人们认识不到自己无知的现象被称作达克效应。

有趣的是,这个研究在2001年竟然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不了解情况的人一看到“搞笑”这两个字,可能马上会联想起“无厘头”之类的事情。但这个搞笑诺贝尔奖还真不是胡搞,评奖的人都是学术大咖。

本来奖项的英文应该是“另类的诺贝尔奖”,慢慢地却被大家翻译成了“搞笑诺贝尔奖”。

“ 达克效应 ”现象无处不在

达克效应,实质是一种认知偏差的现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可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简言之,越是愚昧的人,越自以为聪明 ——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

这不只是在说无知的人,能力中等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强烈的高估,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两个维度的优势,便更容易“得寸进尺”。

这一现象其实细思极恐,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高估自己还不自知。

宋朝,有一个叫钟弱翁的县令,写得一手烂书法,却自认为很好。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要对一些名牌匾额上的题字进行肆意批评,并想方设法让自己重写。

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阁楼的题匾上有“定惠之阁”四个大字,但是落款处的人名被灰尘掩盖,看不太清。

他又是一顿批驳,叫人把匾额摘下来,让自己重新赐字。碍于他县令的身份,即使僚属和僧侣们都觉得那题字写得很好也不敢违抗。

然而,擦去灰尘后发现,落款赫然写着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字。钟弱翁尴尬了一会儿,又对僚属们说:“这么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可能会说现代人要比古代人见多识广,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景。

其实不然,自古到今,每个人的认知半径都是有限的,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依然会出现这种不自知的现象。

“吉米鸡毛秀”曾经在德州一个音乐节现场做过一个恶作剧。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个女孩,问:“你们觉得Doctor Shlomo乐队怎么样?”女孩回答“是我最喜欢的乐队!”“没错,今年特别燥!”

但是,这个乐队名是记者编出来的,取名来自一部百老汇歌剧,其实这个乐队根本不存在。

“去参加音乐节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骄傲,即使他们其实并不了解新的内容是什么。”

这些就是典型的“达克效应”,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

“ 达克效应 ”的不利影响

达克效应等同于“井底之蛙”。

很多人也许对别人有所成就时,心里还会有一点不屑,认为没什么了不起,自己也可以做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别人上台演讲侃侃而谈,你觉得这是小case,但真的轮到你上台时却异常紧张,演讲词忘得一干二净。

再比如让学生考完试估分,成绩越好的学生估分越准确,而成绩越差的学生给自己估的分往往比实际分数高出很多。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司机身上——车技越渣越认为自个儿能演《速度与激情8》。

在某些领域,能力欠缺的人既没有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又错误地低估了他人的能力,往往会产生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我感觉良好”、“无知者无畏”或者“自视甚高”。

如果这个现象放在日常生活中,那还好,最多就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自恋心态,不会造成更大影响。

可是如果放在重要事情上,比如一个素质不高的医生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最终患者变成了受害者;再比如,一些素质低下的政治家如果不能认清自己,最后夸大自己的判断,很可能会给一群人带来“灾难”。

达克效应还揭示了一个现象:五分之一效应。 所谓五分之一效应就是不管多么离谱的事情,这世界上总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

也就是 你在这个社会上无论讲任何离谱的话,都有五分之一的人会相信。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里觉得很蹩脚的诈骗电话,依然会有人被骗的原因。

“ 达克效应 ”对我们的启示

很多时候,无知带给人的往往是自信,而不是对知识的追求。就像孤岛的海岸线,你的知识面就是这座孤岛的面积,你知道的东西越多,你的海岸线就越长,那么你所能触碰到的未被探索的海洋就更大。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的观点,此后被总结为一句名言: 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孔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识渊博的人非常谦虚和低调的原因,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越深远,越知道自己的欠缺。

如果用逆向思考的方法来谈这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避免让自己落入这样一个巨婴状态呢?

1保持开放的态度,承认自己的无知。 遇到事情不要先主观臆断,不要一开始就斩断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机会,要放开自己的心态,认真去思考事情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如果不是,请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尽量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正视自己,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由于自然界竞争的本能,在竞争过程中我们容易去攻击他人的短处而忽略别人的长处,甚至盲目自信,攻讦他人,用别人的“无知”来抬高自己的决断能力。实际上这是一种隧道效应,自己把自己带进了狭小的视野范围内,蒙蔽双眼,看到的东西自然就是越来越短浅。

3凡事不要太快做决断。 也许你在公司、在班级、在社团可以算是有专家意见般的人物,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一些事情你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涉及过,甚至在你的专业领域内,你也不足以成为最顶尖的专家。所以,在做决断的时候,请保持理性和警惕,认真思考后再做决断。

总之,人需要先从愚昧之巅,掉到绝望之谷,然后再从绝望之谷,辛苦攀爬,经受攻击和辱骂,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成为智者和大师。

1、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但丁

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3、聪明人会用雄心本身来治愈雄心。他的目标如此高尚、财富、地位、幸运和恩惠都无法使他满足。—— 拉布吕耶尔

4、身强力壮的,固然是幸福;然而聪明智慧的,还要幸福数倍!—— 克雷洛夫

5、能聪明地充实闲暇时间是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 罗素

6、聪明人宁愿看到人们需要他而不是感谢他—— 格拉西安

7、聪明的人绝不会相信叛徒—— 西塞罗

8、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9、愚蠢的人到处去寻找幸福,聪明的人就在自己角底下耕耘幸福。——奥本海姆

意思是: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出自《庄子·列御寇》原文节选如下:

与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尽人毒也。莫觉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译文:

跟你交游的人又没有谁能提醒告诫你,他们的细巧迷惑的言辞,全是毒害人的;没有谁觉醒没有谁省悟,怎么能彼此相互审视详察!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

扩展资料: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其余均已失传。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和别人争吵,因为人的认知是有限的

沐棋心理

2022-10-16 17:11重庆金牌宠粉官,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人是群聚类生物体,在群体中,总是希望自己能被他人赞同,遇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也往往想着争个高下。

但很多人都意识不到,再会共情的人,争论时归根结底还是根据自己的经历、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发表对自己有利的看法。

事实上,时间会检验一切,而不是靠你和他人的争论就能验证事情谁对谁错,你又何须非得争赢呢?

“懒”得争论,并非理亏,而是不屑。

《道德经》里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在喜于争论。

我们用短短两三年时间学会了如何说话,却要用一辈子来学会闭嘴。从牙牙学语到口齿伶俐,语言是用来正确的交流,而非用来做没必要的争论。

明智者不做争论者,智者乃静,胸襟澄然,矜平躁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会与以下几种人争论。

1 不和无知者争论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一种人,明明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总是喜欢怼你几句才肯罢休。

这时候,你若是和他争个输赢,他越说越起劲,面红耳赤,心跳加速,你反而越说越无力。

之后你才明白,不要和无知者争吵,免得被拉入无知的阵营,浪费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八卦新闻,简直是空穴来风,但总有无知的人津津乐道,造谣生事,最后害人又害己。

比如,有人捏造袁隆平爷爷生前买豪车豪宅,殊不知他老人家一生清廉,心怀天下,为国为民。

有人捏造某些烈士生前虚假事实,令多少国人愤慨和心寒,殊不知如今的安宁是他们用重伤和生命换来的。可曾想过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

遇到这些事,有的人总会忍不住与他人争论。但只有与善见者争论,方可知始终,了真假。

与无知者争论,就是对牛弹琴,弹琴者也便显得无知了。

你和无知者聊人情冷暖,聊物是人非的可悲可叹,他会觉得你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无事生非。

你和无知者聊社会的缺陷与事态的不足,他会觉得你破坏了生活的美好,损害了他的象牙塔。

子曰,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根本不会考虑该如何居安思危,只会涸泽而渔。因为他们无畏地认为,无需担心,天上自会掉馅饼。

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桥到船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似乎就是他们的座右铭。对有知者来说,是尽人事后的乐观豁达;对无知者来说,是盲目无畏。

若不是为人父母,或为人师者,又何必与无知者争论呢?争论赢了,会被对方说你胜之不武,一肚子气;争论输了会被对方嬉笑诋毁,反而被对方拉低了档次,得不偿失。

我们与有知者争论,接受了知识的馈赠,丰富了自身;与求知者争论,赠人玫瑰,余香了他人。而与无知者争论,如鲠在喉,难受了自己。

夏蝉不知一年有四季轮转,燕雀不知鸿鹄之志,溪流不知汪洋的波澜壮阔,无知者不知世界的精彩广博。

不与无知者争论,世界的智慧,独悠悠即可,不值得与无知者道。

2不和偏见者争论

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所以他不知道人世间存在着贫穷与疾苦;有人从小到大健康安愉,也不知道医院里走廊间的祷告与悲怆;还有的人家庭美满幸福,更不知道围城之内依旧有兵荒马乱。

一个人的认知观念一旦固定,绝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强行与偏见者争论,并没有什么作用,他们根深蒂固的偏见观点就如同百年树根,岂是你能轻易撼动的。

近年来,由于普通大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再加上市场条件的不景气,工作环境越来越差,社会市场已经瞬息万变,但有些闭目塞听的人还保留着以往的偏见。

意大利剧作家格尔多尼曾说,“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充满偏见。”这句话在小A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小A大学毕业后虽然留在了上海,也只是做着一份勉强维持生活的市场助理工作。可是过年回到家时,邻居和亲戚们一听她在大城市工作,就认为肯定收入不菲,陆续上门借钱、求介绍工作。

可事实上,她连生病都因为舍不得花钱,不敢去大医院,住在离单位十公里以外的郊区,平时也很少打车,都以公交和地铁为主。

但这些人没捞到好处,就开始说她忘恩负义,旧事重提,说她小时候曾受了他们多少恩惠,应该还人情,其它村的谁谁谁,赚了钱,回来都是给几百上千的现金红包。

小A说不过他们,就住嘴了,但这些人依然坚信大学生毕业肯定就被国家分配工作,在大城市工作还会分房子,小A很有钱,就是自私不肯帮忙。

小A无从辩解,感到精疲力竭,假期没待完便早早离开了。

你觉得对于这些执拗的偏见思想,能争论得清楚吗?他们一辈子未踏出家乡的生活区域,也不知道外界车水马龙转瞬即变,你又何必强行解释早已今时不如往日。

再者,争论也没用,你说得越多他们越觉得你解释就是掩饰,掩饰的就是事实。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永远无法说服一个有偏见的人。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出言有尺,做事有余。

井底之蛙,总以为天地就仅如洞口这般大。门缝里看人,当然以为人是扁的。

你看过精彩的世界,你知道事物并非仅有一面,你了解凡事不能一锤定音,历经种种才可得知万事万物形态不一,何必期待偏见者能随意矫正认知呢?

心存偏见的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是欠缺认知的。塞缪尔·约翰逊说:“心存偏见的人总是弱者。”与弱者道是非,论真假,不会得到体谅与感激,反而会受到针对与猜疑。

不与偏见者争论。世界的多维,独悠悠即可,不值得与偏见者道。

3不和狂妄者争论

狂妄者之所以狂妄,是因为他们眼高一切,见不得别人挑战他们的威严。

也许你认为,你只是在和他辩解一件事的正确与否,但他觉得你在挑战他的底线,双方不欢而散是定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狂妄者或许有一些狂妄的资本,出身、长相、才气,但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陷。

看过一则报道,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朋友圈公开嘲讽某大学和其大学教授,认为其才能不显,可真是狂妄至极。有很多人忍不住与他争论不休,反而被他抨击。

狂妄者日后自会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言所行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你无需为他提前上课,他自会栽跟头。

不久后,该名学生的导师以违背“师生之交首重道义”,直接断交与他的师生关系。

与狂妄者争论,如果你争论输了,会增长他狂妄的火焰,如果你争论赢了,你觉得他真的会感激你吗?还是说,你只是想享受赢的快感,那或许你也狂妄了。

有人总吹嘘他的学历高大上,你想上去打压一番;有人总吹嘘他的工作钱多事少,你也想上去比较比较;有人总吹嘘他的人脉广阔又深厚,你恨不得点破事实。

你心里想,我可见不得有人如此狂妄,这般虚假。殊不知,大辩若拙,大智若愚,不仅仅是你明白他的虚假,别人也明白,只是懒得争论罢了。不如在旁做个冷静的智者,清新而美丽。

《道德经》中写道:“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不与狂妄者争论的人,如一汪沙漠中的清泉,任凭外界如何风吹沙走,他不与其奔腾,他心如明镜,他宽厚大度,他自在自得。

他狂任他狂,他横任他横,清风依旧拂山冈,明月如常照汪洋。

不与狂妄者争论,世界的博大,独悠悠即可,不值得与狂妄者道。

其实,与他人争论什么都不会带给你,无论输赢,你仍旧是你,他仍旧是他。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们不是他人父母,亦不是他人师者,没有予以他人教诲的职责。与其跟他人喋喋不休,不如闲庭信步,看云卷云舒,奔向内心更丰沛的世界。

明智者从不会以争论的输赢来展现自己的智慧,他从万事万物中明理,他从磨难历练中得志,他在纵浪大化中无惧。他从不与人争论,从不高谈阔论,也从不输于任何人。

举报/反馈

精彩推荐

正在加载

生活本身充满着太多的无知,而我们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中成长,让自己从无知变得越来越好!

真正聪明的人承认自己无知,才会向更高处的智慧学习!

相反,觉得自己无所不知,到头来可能一无所有。

一个能够认识自己的人,他就能听到他内心深处的独白,更是能够与他内心深处对话。一个能够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独白的人,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涂磊曾这样说:“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本来就无知,却装作无所不知!”

是的,我们很多时候,喜欢不懂装懂,结果你以为自己聪明,其实害得还是自己。

学车的时候,认识一个大姐,年龄有40岁左右,每次教练在教大家学车的注意事项的时候,她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看了一次,就表示已经学会了。练练就让他先试试,结果一塌糊涂。

教练告诉她,是不是真的懂了,大姐却告诉教练,真的懂了,其实就是不懂装懂的一种,无知让自己变得更加无知,却自认为是,最后啥也不会。

结果最后的结果是,考试没有通过,这时候她才意识到,其实自己有些不应该装懂。

这样的人,我们遇见的应该最多,其实这样最容易让自己吃亏。相反,无知就是无知,我不懂,也就问,我也不怕什么?因为本来就是不懂。

如同上学的时候,一道题目本来不会,但是听了老公说了一遍,总是感觉似乎懂了,其实还是没有懂,但是碍于面子,却和其他真的懂得同学一样,说懂了。

最后考试,遇到这个题目还是不会做,我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生。

现在想起来,觉得非常的可笑,人有时候,需要的是直面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者,就应该无畏,不应该去害怕。

谁不是天生就是什么都会,都是在无知的世界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知。这就是人生的处世智慧,也是我们成功的一条捷径!

承认自己无知,是以退为进,懂得发现自然的智慧,为我所用,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当所有人,都在夸赞苏格拉底的时候,然而他却冷冰冰地回应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他向人们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而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但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我们把苏格拉底式的智慧称为“自知无知”的智慧。

苏格拉底一生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求教,对各色人物穷根究底地发问,其结果是到处戳破了在知的华丽外表下无知的败絮。他一生不倦的求知活动仿佛就是为了证明: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的知识往往是靠不住的。  

于是,我们知道了有这样一位哲学家,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如此谦虚,从新无知世界变得知道更多,最后到成为我们所熟悉的哲学家,也影响了很多人。

孔子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认识到并承认自己无知是一种智慧,但承认无知并不是自我贬低,而是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意识到自己“不知道”最终才能走向“知道”。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局限,那么这个人就是傲慢的,过度关注自我。

这样的人,可能整天都在自己的世界洋洋得意,最后反而变成了井底之蛙。因为他可能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为他被自己陶醉了,最后也只能是沦落为一个骄傲自大的人。

所谓的无所不知,对于别人来说,只是一个笑话,因为他无所不知的只是自己的世界,对于外面的世界,他只是一个旁观者,甚至只是一个过客。

荀子曰:“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意思是说:你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并不能因此成为君子;你不知道,也不会因此成为小人。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惧!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反而会努力的去了解,然后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而且从不害怕失败,因为你来不及去思考。

我们要正确对待“无知”,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掩盖自己的缺点,你将永远保留这个缺点;正视你的缺点,你将克服这个缺点。”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说自己比较愚笨,反而让自己潜心研究学问,最后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名大学者。

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圣人,但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智慧的开始,来源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无知。

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是说自己就是愚笨,而是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让自己可以变得越来越好!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告诉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聪明。

所以承认自己的无知,其实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而是人生智慧,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哲学。

真正的谦虚,是先承认自己的无知,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做到谦逊,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认知。

认识无知,直面无知,才是我们真正有知的开始,也是我们从无知到无所不知的升华!

做一个智慧的人,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学海无涯,认知无限,承认自己的无知,让自己做到真正的有知!

直面无知,你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62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