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等待候鸟》中,黎璃十五年如一日的喜欢裴尚轩的原因何在?

《十五年等待候鸟》中,黎璃十五年如一日的喜欢裴尚轩的原因何在?,第1张

电视剧《十五年等待候鸟》非常地贴合普通人的生活,这部电视剧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名叫黎璃的普通女孩用了将近十五年时光去暗恋名叫裴尚轩的男孩子的感情故事。这部剧最大的亮点不是因为它是一部情感剧,而是一个女孩子从13岁到28岁,足足15年的光阴去默默地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人,令人动容。最后虽说有悬念,但我们心里已经认定他们就是天生一对。

少年裴尚轩帅气,有个性,黎璃注定很难和他成为恋人。但是在接下来的15年的时间里,黎璃却成为了裴尚轩唯一的真挚的朋友。无论是裴尚轩开心,难过,失意,得意的几乎所有的场景里,都有黎璃的身影,她会出现在任何他需要陪伴的时刻。

在裴尚轩他自己眼中,黎璃可以是他的一个不分性别的朋友,他愿意倾尽全力去保护她,只是别谈爱情。或许是因为太过于熟悉的原因吧,十五年时间让他的想法彻彻底底的改变了,裴尚轩到最后才发现这个女孩,这个名叫黎璃的女孩才是他唯一的真爱!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彼此倾心喜欢本来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种快乐不是无牵无挂,而是牵肠挂肚,为对方着想。是我喜欢你,我也喜欢与你有关的一切,而恰好你也喜欢我,那当然是多少数不清的缘分换来的,但是如果你不喜欢我,那我就默默地,默默地喜欢你直到一切都消散!这才是爱情吧!

我仿佛或者似乎是风雨中挣扎的候鸟想望天空自由翱翔的样子。

我像风中候鸟渴望天空,即将“我”比喻成“候鸟”,我仿佛或者似乎是风雨中挣扎的候鸟想望天空自由翱翔的样子。以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当时的心情,想法递拖于候鸟的身上,来轻松的说明我内心的想要渴望追求的生活方式,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无忧无虑快乐的幸福生活。

自古以来,文人都喜欢以大雁为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很多的诗词篇目中也都会有涉及到大雁的描写。大雁,到底寄托了一个文人怎样的情怀呢,又暗含了多少描绘不尽的情感呢?

大雁在古代最常被人们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因为大雁是候鸟,春秋迁徙,长途的奔波跋涉让那些远离家乡孤身在外的人十分感同身受。大雁在秋天南飞的情景也十分容易触动情怀。大雁南飞的场景也因此十分容易牵动游子心中的思乡之情。也是因为这样,在古诗词中,文人们就常常借雁抒发自己的思想之情。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一句中饱含诗人归家的渴望。

大雁在古诗中常常成为文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时的情感寄托。在古代人们经常托鸿雁传书,虽然并不一定能够传达到对方的手中,但是却阻止不了古人对亲人的思念。所以在古代鸿雁指代书信,更进一步代表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比如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中的“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一句中,就饱含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此时此刻,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成为了最好的情感寄托。

大雁在古诗中也常被人们用来表达自己人生凄苦。在古人的眼里。大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是很凄惨的。所以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之情。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一句中也是自己人生的映射啊。

这些就是大雁在古诗词中经常表达的情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563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