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极态度进行矫治。
1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2精神治疗:在精神支持性治疗基础上的行为治疗,或通过参加治疗性团体(又称治疗性社会)组织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其偏离的行为。
3精神外科治疗: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提高素质和改善环境是预防人格障碍的主要措施,也是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提到人格障碍,相信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它是什么样的病症,但提到病态人格,相信有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这类患者生活中的想法与做法会“别具一格”。下面看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1各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症状的共同特点是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患者遭受痛苦和(或)使人遭受痛苦,
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通常不伴有并发症。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分裂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根据ICD-10分类,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的临床症状各有特点。
1、偏执型人格障碍:
(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有时产生牵连观念。
(2)容易长久地记仇,对自认为受到的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3)猜疑,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4)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
(5)极易猜疑,毫无根据的怀疑配偶及伴侣的忠诚。
(6)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
(7)将直接有关的事件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
2、分裂型人格障碍:
(1)几乎没有可体验到愉快的活动。
(2)情绪冷淡,对人冷漠,缺乏热情和幽默感。
(3)对他人表达温情、体贴或愤怒的能力有限。
(4)对于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对别人的看法等漠不关心。
(5)对与他人发生性接触毫无兴趣(考虑年龄)。
(6)偏爱单独行动,回避社交,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
(7)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
(8)没有亲密朋友,与人不建立也不想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9)明显地无视公认的社会常规及习俗。
3、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骨肉亲情,待人冷漠无情。
(2)全面、持续地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
(3)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但不能长久地保持。
(4)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击甚至暴力行为。
(5)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惩罚中吸取教训。
(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者当他们与社会相冲突时对行为作出似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释。
(7)持续的易激惹。
(8)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欺侮弱小、偷盗、斗殴等。
4、冲动型人格障碍:
(1)情绪不稳,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虽懊恼,但不能防止再次发生,间歇期正常。
(2)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
5、边缘型人格障碍:
(1)情绪不稳定。
(2)对自己的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自我同一性。
(3)通常有持续的空虚感。
(4)人际关系强烈且不稳定,时好时坏,可能会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
(5)有时会有短暂的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多发生在频繁的对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弃的恐惧中。
6、表演型人格障碍:
(1)自我戏剧化、做作性、夸张的情绪表达,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
(2)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
(3)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爱发脾气。
(4)不停地追求刺激、为他人赞赏及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别人注意。
(5)外表及行为显出不恰当的挑逗性,甚至于卖弄风情,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6)对自己的外观容貌过分计较。
(7)自我中心、自我放任,感情易受伤害,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常常不择手段。
7、强迫型人格障碍:
(1)过分疑虑及谨慎,常有不安全感,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唯恐疏漏或差错。
(2)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常拘泥细节,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否则感到焦虑不安。
(3)完美主义,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以致影响了工作的完成。
(4)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
(5)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6)刻板和固执,不合理地坚持要求他人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8、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1)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2)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3)在社交场合总过分担心被人指责或拒绝。
(4)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打交道。
(5)出于躯体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多限制,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6)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由于担心批评、指责或拒绝,回避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
9、依赖性人格障碍:
(1)请求或同意他人为自己生活中大多数重要的事做决定。
(2)将自己的需求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
(3)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处处委曲求全。
(4)由于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时总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5)沉陷于被关系亲密的人所抛弃的恐惧之中。
(6)没有别人过分的建设和保证时,作出日常决定的能力很有限,总把自己看做无依无靠、无能的、缺乏精力的。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2人格障碍共性特征:
1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
2行为没有目的、自制力较差且没有自知力;
3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
4可能会导致精神性疾病的发生。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人格障碍患病率10%-15%
人格障碍常见分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型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边缘型人格障碍
5自恋型人格障碍
6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
7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3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完全缺乏现实性与过度自我中心化。
偏执型人格障碍特征是敏感性、猜疑,他们几乎对所有情境和特定的人感到怀疑,并且没有事实与充分的理由,当你当面提供证明他们所猜疑的内容不存在的证据时,这时他就会开始猜疑那个给他带来证据的人:“你也在反对我!”
当然有一些怀疑者会有充分的理由,会不断地在环境中搜索支持他们的猜疑的证据,当然也会不断的找到这种证据存在。
就是心理学中的验证性偏见,或自我服务偏见,或自利性偏见,使用诡辩论或错觉相关,片面的选择信息,错误的曲解信息、编码信息、合并信息等等。
通常这种猜疑对情绪有着强烈的影响,因为他妨碍了爱和友谊。
所以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朋友很少。即使有同盟者他也会怀疑、猜疑最后还是会给孤立起来。
偏执是没有完整的现实基础与理性分析,并非正向执着与坚持原则,是一种成长中的棱角与人格障碍,是我们必须去克服与移除的心理疾病。
二、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精神分裂证症的本质是某人远离正常人类的精神思维。
精神分裂症也称妄想症。
精神分裂症型人格障碍会表现在古怪的感知、思维、言谈和行为,例如讲话天马行空,说的内容不实际连贯,或者这个人会经常跟你讲一些幻觉,奇幻的东西,会说他们能预测到未来,能读懂他人的思想等。
他们会加入边缘性团体,例如宣城自己是被外星人绑架的幸存者——会远离那些对此没有兴趣的人。
精神分裂症是奇幻思维,不可实证;而科学的得道开悟也会远离常人思维,却是理性文明的最高境界,是可实证的,可以做出巨大社会成就的。
三、社会分裂型人格障碍。
社会分裂症的本质是某人的言行严重脱离了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与人的社会性联系显著严重受限。社会分裂型人格的人似乎很少与人建立关系,或者就没有什么兴趣,他们常常远离家庭,很少会结婚,没有亲密的朋友。
他们体会不到一般社会中的情绪——温暖、愉快、幸福、快乐等正面情绪的能力(缺乐症)。
他们可能会努力的去交朋友,但这种努力会因为他们不能表现出预期的热情、不能进行情感投入而以失败告终。
开悟正觉者也可能与现实世俗社会联系较弱,也可能不怎么与常人交往,但那是一种灵魂级别的高级有趣。
戏剧性/情绪性人格障碍。
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攻击破坏公认的社会良俗秩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对他人的掠夺性态度——非常漠视并会侵犯他人的权利。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绝对是最常见的现象,比如恐怖犯罪分子等等。
通常在反社会行为模式在青春期比较明显,其形式有逃学、行为不良、偷窃、恣意破坏公物、吸毒、离家出走、或在学校行为严重不端。
他们在15岁之前犯罪,在成年之后继续违法犯罪或有反社会行为的历史。在成年期形式还包括贩毒拉皮等等其他犯罪行为。
在工作上、家庭中没有表现出认真与责任感,缺乏持久性和义务感,他们通常会抛弃工作、配偶、孩子、债权人。
易怒性和攻击性。容易被人激怒,他们愤怒的表达不仅仅是街头怒骂,常常会对配偶和孩子进行虐待。
鲁莽和冲动的行为。和“一般的犯罪”不一样,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很少进行计划。相反,他们常常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寻求刺激的方式,比如恐怖子,犯罪集团等等,当他得手成功时会感到满足。
漠视真理,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常常很容易就会撒谎。
五、冲动型人格障碍。
又称为攻击性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分为冲动型和边缘型,此二型均以冲动性及缺乏自我控制为突出表现。
冲动型的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暴发很常见,在其他人加以批评时尤为如此。
这种人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其时可出现暴烈的攻击行为,行动时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
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发作时是正常的,对发作时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这种冲动发作也常因少量饮酒而引起。
六、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不会危害社会,但会危害自身,本质是极端负向感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难以建立稳固、非常依赖他人的关系,因此当他们独自一人时会过的非常艰难,当一份关系破裂时他们容易感到难以承受。
他们不信任,会对他人进行猜疑,而且预期自己也会被他人抛弃或收到他人的伤害。
冲动、自我毁灭行为。当他们要摆脱某种东西时,他们会作出自我毁灭性行为,如吸毒、不计后果的开车、打架和性乱。他们还会用行动作出自杀威胁。
难以控制愤怒和其他情绪。这是边缘型人格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他们持续的存在于情绪危机中,主要是悲伤和愤怒这两种情绪。
开悟正觉者也是边缘型的,是高度清高脱俗与正向理性。
七、戏剧型人格障碍。
戏剧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情绪化,又称表演型人格障碍或癔症型人格障碍。
戏剧型人格障的特征是自我戏剧化或情绪化——夸张、虚荣、浅薄、任性,不成熟、过渡依赖、自私,女性居多。
如果爱人对他没有兴趣或不爱她而分手,她会以自杀来威胁等等。对第一印象逐渐变弱之后,他们通常会显得浅薄和虚伪。因此他们人际交往关系通常都是脆弱的。
比如在新认识时会变得十分热情并表现自己的爱,一旦友谊建立了以后,她们的要求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如果她出现情感危机你需要立即赶过来。
八、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高估自己,过度自尊与自我中心。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常常会预言自己取得巨大的成就,吹嘘他们的天资和成就,过度的进行自我抬高与自我隐藏。
自恋型通常会伴随着内心脆弱,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比如经常会问你对我印象如何,我今天穿的漂亮吗?这件鞋子好看吗?等等,通常会对自己的缺点不予理睬。
自恋型会很自私,很难得获得友谊或爱,因为他们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对别人要求很多——喜爱、同情、偏爱、——而自己对他人回报又少。
自恋型的人还极度缺乏同情。如果朋友打电话来说车出故障了晚上不能参加你生日晚会,那么自恋型的人更加关注他为什么没有来参加我生日晚会,而不是关注朋友的状况,所以会以他能得到什么来选择什么朋友,而不是去为他人奉献什么,导致人际关系不稳定。
自尊度越高的人越自恋,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会疯狂地攻击环境与他人,决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焦虑性/恐惧性人格障碍。
九、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自己过度地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是害怕遭到拒绝、不被赞同、被羞辱或感到耻辱,对任何可能性都过于敏感。
对我们来说交新朋友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而对回避型人格障碍就特别困难,因为他们极想得到爱,想被他人接受,但他们害怕预期得不到。
因此他们选择回避这些关系,除非他们一遍一遍确信,别人不会对他们产生批评嫌弃,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会注意不被赞同的线索,所以他们自尊较低或比较自卑,感到抑郁,对自己在社会交往中感到失败而生气。
十、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没有自我,过度依赖他人。
依赖型人格障碍会害怕或不能做出他们自己的决策,这时会转向一个两个其他人,比如配偶或父母,朋友——让他们决定自己去做什么工作,去哪里度假,甚至穿什么衣服。
依赖人格型的女性在婚姻上会忍受丈夫的酗酒、不忠、甚至是身体上的虐待而忍气吞声,因为他们害怕,反抗丈夫就会离开自己,背后隐藏的是对被抛弃的恐惧。
依赖型人格不会做出自我毁灭性行为。
十一、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追求完美。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过于追求井然有序,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比如会花很多时间让事情的过程变得精准有效——精密组织、遵循规则、列清单和进度。
因为他们不能抓住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在细节的计划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他们会花上好几周几个月时间来为家庭旅行制定计划,决定家庭将看些什么,每天白天晚上在哪里吃、在哪里睡,然后根本无法从旅行当中获得快乐。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总是“工作第一”,但当他们做出的决策与最后实际效果不符时,他们在情绪上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当然另一面完美主义者在工作当中也会相当成功,但是他们要以个人生活的无趣作为代价。所以他们通常会带来一些不顺,比如离婚,孤独、引起抑郁症。
十二、抑郁型人格障碍。
抑郁型又称绝望型人格障碍。略。
人格障碍是一类长期存在的心理疾病,表现为个体的一系列特定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严重影响其社交、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并引起个体主观困扰和社会功能下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心理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标准,人格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孤独型人格障碍
3情感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又称边缘型人格障碍)
4抑郁型人格障碍(又称避免型人格障碍)
5依赖型人格障碍
6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被动型人格障碍)
7自恋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障碍)
8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
需要明确的是,人格障碍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心理疾病,每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有疑似人格障碍的表现,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人格障碍是指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品质或整体人格上都是畸形的。为此,患者遭受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人格异常阻碍了他们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他们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人格障碍通常始于儿童期、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并持续到成年甚至一生。
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品质因素之一。临床上可以看出,某一类人格障碍与某一种精神疾病密切相关。比如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就有人格分裂,偏执型人格容易发展成偏执型精神障碍。人格障碍也会影响精神疾病对治疗的反应。人格障碍是由遗传、先天和后天不良环境因素引起的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固定作用模式。
这些行为偏离了社会文化背景,会给自己造成痛苦,甚至伤害周围的人。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明显格格不入,根本不会融入现在的社交圈。虽然他们的智力与其他孩子相差不大,但他们的行为却完全不同于其他人,尤其是放学后,他们经常会做出让老师、家长和同学吃惊的事情,比如逃学、躲藏。就算你错了,也不会吸取教训,下次还会再犯,不自觉。
再怎么教也没用,就是自己走自己的路。有些人格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问题,但他们经常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经常被别人误解而感到极度不安。长此以往,他们就不想和别人说话了,长大了也不想出去打工了。关于人格障碍的概念,以前有人认为人格障碍中精神病的轻度表现是与神经症相同的反应过程,但最近的研究并不支持上述观点,认为“人格障碍”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适应不良型行为”,可在少年阶段或更早发现,并贯穿整个生命过程。
一、情感障碍的定义及特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
情感活动与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包括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网状结构在情绪的构成中起着激活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唤醒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它能够降低或提高脑的积极性,加强或抑制对刺激的回答反应,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状结构的状态。动物实验表明边缘系统含有最高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并对情感活动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情感障碍的基础是皮质与皮质下部神经过程的紊乱,情感的改变与代谢障碍有关,特别是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障碍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倒错、表情倒错是由于其大脑皮质出现弥散性抑制,而引起情感调节方面障碍的结果;情感淡漠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功能衰退的结果,或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部的抑制。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癔症患者的情感脆弱、强制性哭笑及易激惹与大脑皮质活动的破坏或减弱相关。躁郁症中的抑郁发作可能是缺乏中枢儿茶酚胺,主要是缺乏去甲肾上腺素及活性减低所致;躁狂发作可能为儿茶酚胺过多,受体部位的去甲上肾腺素活性增强所致。
二、情感障碍的分类情感障碍通常分三大类:病理优势情感;情感诱发障碍;情感退化。
1.病理优势情感病理优势情感是指在病态的精神活动中居于显著优势地位的情感,这种情感与客观刺激的强度和性质不相关,与病人的内心体验有一定联系。
(1)病因情感高涨:常见于情感性障碍中的躁狂症;若情感增高的程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并带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色彩,即销魂状态,可见于癫痛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欣快: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情绪低落或抑郁: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症、更年期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焦虑、惊恐发作:可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广场恐怖症、病症、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恐怖:以恐怖性神经症为突出,也可见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2)特征情感高涨:指病人的情感活动在长时间内持续增高,表现得欢欣喜悦、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显得忙碌、精力充沛,谈话时手舞足蹈,笑逐颜开,表情生动,联想丰富、话多、夸大、声调高昂,兴趣广泛,对什么都感到乐观,好像从无什么忧愁和烦恼。但病人此时易激惹,稍不如意即勃然大怒,或遇伤心事马上哭泣流泪,可在瞬间恢复如初。它往往与思维奔逸与活动增多同时出现,构成躁狂状态。
情感高涨增高的程度从轻度愉快、高兴到最高程度的极乐、狂喜或消魂状态,极乐状态下自觉良好,若逢大喜,并无思维奔逸或动作增多,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情感高涨包括以下三种症状:
躁高涨。以持续的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思维奔逸、自负夸大、动作增多、行为轻率、注意力涣散、性欲亢进等症状。其情感高涨具有感染力和共鸣性,与内心体验协调一致。此病有反复发作倾向,间歇期精神正常。
癫痛性精神病。此类患者可有情感高涨症状,情绪增高所表现的愉快感达到极乐消魂状态,自觉良好逢大喜,但内心体验与不符合周围环境,言语虽然增多,但不连贯,无感染力,有轻度意识障碍。既往患者长期有反复发作的癫痫病史。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此类患者往往有长期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史,在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时或使用之后,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及异常情绪,从恐惧到销魂状态。同时还常伴有丰富生动鲜明的幻觉,以及躯体和精神依赖症状。
欣快:通常指在脑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快乐心情,患者自觉良好、幸福、面部呆傻、愚蠢、幼稚,无丰富的内心体验,显得单调刻板,引不起正常人的共鸣。
情感低落或抑郁:指负性情绪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高。它与情感高涨相反,患者心境抑郁、悲观厌世、整日杞人忧天、了无兴趣、自我评价过低,有度日如年之感,常自责、出现自杀念头和企图。情绪低落常伴有思维缓慢、言语及动作减少,意志下降,反应迟钝。这种心情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其病症有以下两种:
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器质性脑病中,如脑动脉硬化导致的精神障碍、肝性脑病等,欣快是情感障碍的一个常见症状,患者自觉良好、幸福,有浅薄的诙谐、戏谑行为,因为记忆智能受损,给人以愚蠢幼稚的感觉和呆傻,其精神症状往往具有可逆性,随原发疾病的好转而消失。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器质性病理基础不明显,精神症状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为主要临床特征,表情做作,情绪欣快,动作幼稚,兴奋冲动,片断的幻觉和妄想。此类患者病程长,预后较差。
焦虑、惊恐发作:焦虑(anxiety)指在缺乏充分根据或明显客观因素的情况下,过分严重的估计自身状态或周围环境,担心自身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患者感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忧心忡忡,以致搓手顿足、唉声叹气,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安。也可伴有心悸、出汗、四肢发冷及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
其病状有以下几种:
双相情感性障碍抑郁相。以持续的情感低落、思维迟钝、活动减少及意志减退为本病主要特征。表现了无兴趣、愁眉苦脸、悲观厌世、自觉生不如死、精力减退,常自责自罪、消极自杀等,具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患者对病态毫无自知力,症状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好转。
更年期抑郁症。起病缓慢,先有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全身不适、早醒、内分泌衰退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但思维和运动抑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自罪、疑病、虚无妄想及严重的消极行为。
反应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中,有一类在精神创伤下一个月左右,情绪低靡、沮丧、兴趣降低,内疚或抑郁,可伴有焦虑、紧张或激越情绪为其特点的反应性抑郁状态。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集中于创伤性体验,只要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情景,均易引起患者的情绪反应,就算时过境迁,仍有“触景生情”之感。由于环境的改变症状常可好转。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精神分裂症残留期,因为心理因素、精神药物及内源性因素等,可出现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呆滞、衰弱、被动及企图自杀,感觉孤独、茫然,思想散漫、阻塞,常与一些空洞、虚无的观念纠缠,情感与思维、行为及环境不协调,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善。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抑制症状常在脑器质性或躯体疾病后发生,表现为焦虑性抑郁,无明显思维抑制,常有疑病念头,症状具有波动性,通常随躯体疾病的好转而消失。
惊恐发作:突然的、自发的、难以理解的惊恐体验、恐怖、焦虑,伴有呼吸困难、头晕、心悸、濒死感等躯体症状。
焦虑症。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是指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紧张、恐惧、濒临死亡,伴有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呼吸困难、胸痛、震颤等,发作时间较短,大多不超过60分钟,发作后正常。广泛性焦虑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不明或对象不明和内容的恐惧、紧张,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抑郁症。抑郁症常伴有焦虑或惊恐发作,但其焦虑和其严重的抑郁症状并存,以抑郁、自罪、悲观、绝望、兴趣低下、能力下降、消极为主,抗抑郁剂疗效不错。
强迫症。此病可伴有焦虑及惊恐发作,但是在强迫症状即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时,患者感到痛苦而焦虑、恐惧、紧张等,通常随强迫症状的好转而消失。
恐怖:病人遇到特定的境遇或某一事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怖的心情。明知这种恐怖感是不正常的,却摆脱不了。恐怖的内容有:如怕脏、怕空旷的广场、怕见人、怕脸红、怕上学等。
恐怖症。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恐惧害怕的对象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常见者有动物、高处、广场、闭室和社会活动等,有回避行为,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明知恐怖不合理,却反复呈现,控制困难。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在妄想、幻觉的支配下,可出现恐惧、害怕等,但对象不明确,无自知力。
2.情感诱发障碍情感诱发障碍是指情感始动功能失调,受到刺激时情感易于诱发或诱发困难。
(1)病因易激惹:患者的情绪容易激惹、愤怒、稍遇刺激勃然大怒,激怒,易与人发生冲突。常见于躁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
病理性激情:患者诱因不明显或在心境恶劣的背景上,突然发作,极强烈,为时短暂的暴怒情绪;并由此产生残暴的冲动行为而严重伤害他人,发作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事后可能出现遗忘。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障碍。
情感脆弱:指患者易伤感,因轻微的小事而哭泣或兴奋激动,不能自我克制。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癔症、神经衰弱。
情绪不稳:指患者情绪极易变动,从一种情绪很快转变为另一种情绪。情绪不稳定、不持久,可无外界诱因,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时而自责或时而抱怨等,有时暴怒、吵闹、漫游或自杀,并无故打人骂人。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人格障碍。
强制性哭笑:在没有外界诱因而突然爆发的、无法自行控制或带有强制的哭笑,患者表情愚蠢、奇特、内心体验缺乏。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情感迟钝:患者对平时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较平淡,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也缺乏。多以细微的情感逐渐丧失为主。如不体贴亲属、不关心同志,不认真工作,表情不鲜明生动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期及痴早。
情感麻木:在长期情绪压抑状态下(如长期拘禁)或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相应的情感体验缺乏。表现既没有恐惧,也没有痛苦、麻木不仁。多见于反应性精神障碍、癔症。
(2)病状躁狂症。躁狂症患者由于情绪的不稳定,有明显的易激惹性,愤怒和敌意,患者可因小事或因要求未满足而勃然大怒,甚至伤人毁物,怒不可遏;但通常片断即逝,化怒为笑,若无其事,事后仍然欣然自得。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高血压病初期可出现脑衰弱综合症,表现情绪不稳,因素不明显的情绪易激惹,但同时可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以及睡眠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甲状腺机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可表现情绪不稳、急躁、激动、易激惹等,其激惹性并没有特异性,但往往具有代谢率增高的躯体症状及甲状腺肿大。
神经症:指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不适增加,其易激惹性由于精神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所致,但有自知力。
病理性激情。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癫病所致精神障碍可出现病理性心境恶劣,不明原因下突然出现情绪低沉,易激惹、焦躁、紧张、不安、恐惧,对周围种种都感不满,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有时暴怒,极残忍的攻击他人。通常发作数日或数小时。
反应性精神障碍。由于突然和剧烈的精神刺激,而出现急性心因反应,在轻度意识障碍下,表现出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性,冲动伤人行为,情绪紧张、恐惧,可以出现片断的幻觉及妄想。但持续时间较短,意识障碍的程度若有波动,临床表现也随着变化。
情感脆弱。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情感脆弱是早期脑动脉硬化最典型症状,患者表现控制情感的能力减弱,极易伤感及激惹,或无故地忧虑抑郁、苦闷或悔恨。疾病逐渐发展,在智能障碍明显的阶段,上述情感障碍也相应加重,明显地表现为情感脆弱、不稳、欣快或呆滞,或出现强制性哭笑。
癔症。癔症患者常因小事而表现哭笑、喊叫、吵闹等,情感转变迅速,具有暗示性。
神经衰弱。患者因兴奋性增高,易激动,常因小事情即可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易激惹、易伤感,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悲痛落泪,忧伤沮丧。还可出现易疲劳或衰竭,并伴有躯体和神经精神症状等。
情绪不稳。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期患者经常表现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有时出现焦虑、惊吓或恐惧,有时对周围漠不关心,兴趣减退,但通常均较肤浅,易变动。同时此类患者还具有脑器质病理基础和器质性躯体症状及体征。
酒精中毒。在急性酒中毒患者中,由于一次性饮酒过量,患者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情绪易激惹和不稳定,言语增多,重复,有夸大成分,大声辱骂对平时不满意的事,有攻击行为;此时口齿含混,手唇震颤,走路不稳,面部潮红,心率增快。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情感不稳定,易激惹,易增强或低落,有的对人情感肤浅,甚至冷酷无情。人格障碍通常早年开始,人格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行为目的和动机不明确,行为大多受情感冲动的影响,对人格没有自知力,不能从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矫正困难、预后不良。
强制性哭笑。脑功能硬化性精神障碍。此类患者早期多诱因不明显逐渐出现类神经衰弱的症状,同时伴有情绪不稳;随着疾病的发展,智能可能受损,情感症状加重,出现强制性哭笑。本病症状具有波动性,躯体检查有脑动脉硬化征兆,同时血胆固醇和血脂高于正常范围。
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疾病,起病年龄多在儿童或少年,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早期即有明显的人格和情感改变及维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震颤、肌张直、“面具脸” 、强制性哭笑。体格检查有色膜素损害、肝损害和血清钢氧化酶活性降低。
麻痹性痴呆。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一类慢性脑膜炎,可出现神经系统、躯体和精神等方面的症状。在疾病的发展阶段情绪多不稳定,有的表现情感脆弱和强制性哭笑。精神分裂症。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不符合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同时患者还具有思维联想障碍。幻觉、妄想、意志减退和行为退缩。青壮年多发病,病程迁延,无脑器质性症状和体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障碍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可表现情感迟钝,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也可伴有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这类患者可通过躯体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相应的脑器质性疾病。
情感麻木。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遭受剧烈精神创伤后而出现急性心思反应,部分患者表现僵住不动,运动抑制,情感没有反应,呆若木鸡,甚至对痛觉刺激也没有反应。其病程一过,复发少。
癔症。有些癔症患者由于夸张与做作,表现闭目不动、呼之不醒、推之不动,似乎相应的情感体验缺乏,没有恐惧和痛苦感。但这类患者以往有癔症发作史,遇到刺激还会有类似发作。
3.情感退化患者的情感变得极幼稚或衰败称为情感退化。
(1)病因情感幼稚:是指患者的情感缺乏节制,极易流露出来,如同小孩一般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而强烈,稍遇刺激则嚎陶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抚则破涕为笑。患者由于大脑皮质的控制能力减弱,其情感活动易受本能支配或直觉的影响,而缺乏克制和理解能力,且很容易流露出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癔症、痴呆患者。
情感衰败:是指患者对各种事物逐渐丧失自己的内心体验,带着傻笑的面容或毫无表情,通常外界刺激很难引起情绪反应,对于重外界干扰可有些愤怒或回避反应。是整个精神活动衰退的一部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或痴呆患者。
(2)鉴别诊断①情感幼稚。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可出现情感幼稚表现,表情喜怒无常,忽哭忽笑,易受外界刺激干扰,时而冲动兴奋、打人毁物,时而乱跑,学鸡鸣狗叫,如同三岁儿童;同时具有思维零乱、破裂,行为愚蠢、奇特,有片断幻觉、妄想,也可有性欲亢进意向倒错,病程进展较快,人格逐渐衰退。
瘟症。这类患者本身性格就有强烈情感生和情感多变性,情感活跃、生动、肤浅、幼稚,情感反应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部分癔症患者可表现童样痴呆症状,患者自称为儿童,其谈话声调。内容、表情、动作都和儿童一样,表现十分幼稚、顽皮。似乎好像痴呆状态,但患者实际上并无智能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部长期的器质性病变,可出现痴呆综合症,表现为全面的智能、记忆的衰退和人格改变,智力和记忆障碍是痴呆突出表现;人格改变主要表现在性情急躁易怒、多疑,伦理道德观念减退,行为愚蠢,情感淡漠,幼稚、欣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②情感衰败。
精神分裂症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病程不断进展,精神症状日益加重,以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为主,表现性情孤僻、意志活动低下,情感淡漠以至衰败,整日傻笑,对任何刺激无动于衷,思维贫乏,丧失社会功能。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患者,由于智能减退、人格改变,表现社会功能衰退,孤僻、退缩、自语、傻笑,对外界刺激缺乏内心体验。此类患者有脑部器质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人格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患者的人格特征明显的偏离了正常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行为模式,对外界的环境难以适应,而形成人格障碍的病因都是多方面的,因此一些基本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还是需要适当掌握的。
患有人格障碍症的人群常常会感到很痛苦,其社会和职业的功能逐渐下降,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
人格障碍的表现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表现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怀疑他人忠诚,过分警惕与防卫;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
过分自负,认为自己正确,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他人;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对挫折和拒绝特别敏感,不能谅解别人,长期耿耿于怀,常与人发生争执或沉湎于诉讼,人际关系不良。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
主要以患者的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缺陷和情感较为冷淡为特点。对愉快的事缺乏开心感,对人冷淡,对生活缺乏热情,缺少朋友,总喜欢我行我素,很少和他人来往,因此很少与人发生冲突。
三、冲动型人格障碍
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的人格障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为主要特点。发作没有先兆,不考虑后果,不能自控,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发作之后能认识不对,间歇期一般表现正常。
四、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的常规,认为万无一失,无法适应新的变更。
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事先反复计划,事后反复检查,不厌其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是其特点之一。
五、表演型人格障碍
患者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情感化以及用夸张的言语和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为主要的特点。而且情感较为浮浅,易受别人的暗示。
六、悖德型人格障碍
又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这种人感情冷淡,对人缺乏同情,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爱。
易激惹,常发生冲动性行为;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内疚,缺乏罪恶感;因此常发生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虽屡受惩罚,也不易接受教训,屡教不改。临床表现的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七、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平时好出风头,喜欢别人的注意和称赞。好“拔尖”,只注意自己的权利而不愿尽自己的义务。
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要求旁人都得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做,不择手段地占人家的便宜,而不考虑对自己的名声有何影响。这种人缺乏同情心,理解不了别人的感情。
八、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惯于隐藏内心的忿懑和仇恨。对分配给他们的事情,当面答应,唯唯诺诺,心里却在想方设法拖拉敷衍,常常找借口故意把事情搞糟。
人格障碍的病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资料提示先证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正比,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
双生子与寄养子调查结果都支持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的观点,但家庭、社会环境及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2、脑发育因素
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型性格障碍的人有较多的神经系统软体征,神经心理学测验也提示轻微脑功能损害。
脑电图显示与年龄不相符的不成熟型,有专家研究发现常有攻击行为的男人中,57%具有异常脑电图,且多表现在前颞区,他认为问题可能在网状激活系统或边缘系统。
3、染色体异常
47XYY综合症和47XXY综合症患者中有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也非常高。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因素
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大脑发育未成熟,有较大可塑性,强烈的精神刺激会给儿童的个性发育带来严重影响。
不合理教养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缺乏家庭正确教养或父母的爱是发生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
专家强调病态社会的不良影响,认为健康的社会是避免发生精神破裂的屏障,恶劣的社会风气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均可影响儿童的心身健康,与人格障碍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2、家庭教育失当
父母对子女的遗弃、虐待、专制、忽视、溺爱和放纵可以影响子女的人格发育,导致人格障碍。
3、心理因素
幼年失去母爱或父母死亡或遭受其他精神创伤也可影响儿童的个性的发育。
人格障碍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
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个性的缺陷,进而使其明白个性是可以改变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重建自己健全的行为模式。如遇到困境可进行危机干预。
三、精神外科治疗
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四、教育、训练和安排
多数学者指出惩罚对这类人是无效的、需要多方面紧密配合对他们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服务和管理,特别是卫生部门和教育系统的配合。
以精神科医生为媒介组织各种服务措施。丹麦有处理此类人的特殊中心,由精神科医生、社会工作员和律师组成,由一全日工作的管理人员主持日常工作,并经常与精神病福利官员、社会治安部官员、职业介绍所官员等取得密切联系。
实践证明
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提高素质和改善环境是预防人格障碍的主要措施,也是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
人格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1、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
它表现为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并接受和尊重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还肯定自我的特殊,“我之所以为我”,并强调自我实现,肯定自我价值。
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个人的人格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那些主体意识淡薄,对自己缺乏尊重,对他人也缺乏尊重的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培养更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就曾指出“积极的自我观念为我们正确对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它是形成伟大的人格力量的基础”。
2、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
也就是奉行自我认可的原则,不抬高夸大自我——自以为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过分贬低自己,而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义。他们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同时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是一个人自卑,自信,自负三者的相互作用与协调。
在此基础上,社会,家长能更清楚的了解青少年,青少年更能看清和认识自己,以便能更好地朝着确定的方向去实现自我。
3、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
在世界日愈市场化的21世纪,人们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物质享受和感观刺激,对物的顶礼膜拜造成了某些人追求的表层化和浅层化。
看重物质的同时,探寻精神的憩居点,是对商业社会把人们的全部活动简化为生产和消费过程,把人们的追求导向单极方向的反思及对新价值确定的努力。
这种人格追寻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对物质享受和虚荣不十分关心,其价值追求多样化,并且在努力寻找某种大于个人的意义和目的,希望能过一种内心和谐宁静的生活。
结语: 通过对上面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人格障碍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都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希望今天我的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生活是美好的,值得人们向往的,所以我们要随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症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症状。现在很多人都是会情绪失控的,情绪不稳定是临床上很容易见到的一种心理病症,这种病症发生之后说明患者的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的,下面看看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症状。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症状1情绪不稳定,一般是指患者的心境变化反复无常,忽高忽低,那么可以见于这种躁狂的状态、抑郁发作的状态,还有这种焦虑的状态。
比如说这种躁狂的病人,他们可以表现出这个情感活动显著增强,比如这种兴高采烈、轻松愉快,但是又会突然变得容易被激惹到,因为一句话或者是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
那么这个时候患者的情绪就是不稳定的。还有抑郁的患者,情绪可能会忽然的变得非常的低落、忧心重重、唉声叹气。还有这种焦虑的患者可能会有这种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的这种状态。
患者情绪不稳定,出现易怒、烦躁,都属于情绪上的症状,也可以称为精神症状。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首先要排除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所引起的情绪不稳定,也就是通常说的甲亢。甲亢的病人可以有易怒、烦躁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需要到医院做相关的甲功测试,如甲功三项。
如果甲功的检查没有问题,可能考虑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抑郁、焦虑,抑郁症、焦虑症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绪不稳定,发生易怒、烦躁的精神症状。患者首先要检查相关的化验指标,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干扰。如果检查都没有问题,再到精神心理科来明确诊断,看看是否是因为抑郁、焦虑情绪引起的症状,接下来进行对症治疗。
1、多疑
多疑是情绪不稳定非常常见的症状,这种情况发生之后患者会觉得非常的没有安全感,并且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对亲近的人说的话会产生诸多猜忌,并且还会伴有寝食不安,食欲不振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多吃一些含锌的食物,这类食物对不良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郁郁寡欢
郁郁寡欢也是情绪不稳定的症状,在患病之后患者会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并且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的不幸,活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杀的心态。建议在出现这种不良症状的时候,适当的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这样可以有效的调节不良情绪。
3、控制欲强
控制欲强也是情绪不稳定的症状之一,控制欲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个人都是有的,但情绪不稳定的人控制欲非常强。他们不仅会对自己严格要求,还会严格的控制身边的人,会不断的给身边的人提意见,进行对错分析,如果身边人违背的话,便会发很大的脾气。
上面介绍的就是情绪不稳定的症状,情绪不稳定是生活当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当这种情况发生之后,一定要积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相关控制和处理。平时生活当中需要学会调节个人不良情绪,多找一些释放情绪的方法,同时要多和身边人倾诉不良情绪。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症状2多疑
情绪不稳对于我们大家的精神健康是非常的不利的,大家要知道,多疑就是情绪不稳的一种非常常见的表现形式。多疑会使心理安全指数降低,多疑引发的猜忌更是诱发两性战争的导火线。多疑还让人寝食不安、
食欲不振,产生营养问题。研究发现:吃素会影响细胞对能量的利用,并扰乱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更容易让疑心加重。另外,饮食结构中长期缺锌也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和多疑。
郁郁寡欢
另外,郁郁寡欢也是比较常见的情绪不稳的表现。除了情感生活中的不幸,还有什么能让血性男儿郁闷起来分析认为:血液中血糖不足能够导致抑郁。另外,汞中毒也是导致大家出现情绪不稳的重要原因,例如香菇头、干木耳中就可能残留有汞元素。
可引发男人的情绪灾难。如果我们大家出现了这些情况了,那么日常生活中就应该适当的补充碳水化合物的,这样是可以有效的调理大家的情绪的。另外,在食用蘑菇、木耳之类的干菜前务必将其浸泡10 分钟以上,并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
日常生活中情绪不稳的表现有哪些上面我们大家详细的了解了这个问题了,我们可以知道,情绪不稳的表现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在生活中出现了多疑或者是郁郁寡欢等等这些情况了,都证明自己的情绪不稳,这时候应该及时的进行调理。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症状3情绪不稳定是什么病
一、精神心理疾病导致
1、焦虑症
这是精神心理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患者经常会有过分担心、紧张、害怕等精神症状,而且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病情严重时,患者会有一种濒死感,特别的痛苦,但是又无法解脱。
2、抑郁症
出现抑郁症后,患者常常会有情绪低落的表现,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有闷闷不乐的表现,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伤心难过;病情严重时会悲观绝望,觉得生不如死,有自杀的倾向。
二、性格缺陷导致
有些人有性格缺陷问题,比如属于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此时常常会有做事冲动、不计后果、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喜怒无常。
三、神经官能症导致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过分的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等,可能是出现了神经官能症。患者会有神经衰弱、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症状出现,情绪常常会变得不稳定,特别易激惹。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腹泻、头痛、失眠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会在患者过于紧张的时候加重。
四、内分泌失调导致
大多数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比如更年期女性内分泌失调,常常会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年轻人如果经常熬夜,长时间睡眠不足,过于紧张压力太大,饮食不健康等,也都可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此时会有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等情绪不稳定的症状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