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 本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芦花荡 本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第1张

2 芦花荡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感知老头子英雄性格。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老头子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自信万无一失,这一次女孩子受了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2.深入一层,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还让我们看到英雄少年的风貌,还让我们想到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从苇塘的歌声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读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男女老少都发动起来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3.富于特色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这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都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鲜明,很有点传奇色彩,如文章开头部分先写环境的险恶,再写老头子的业绩,文章结尾部分先把老头子的决心写成难以置信的“大话”,再写他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倔强的个性,奇崛的情节,富有传奇的情趣。

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

二、问题研究

1.人物性格难点探究: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

“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练习说明

一、通读全文,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2.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题要求通过解读、复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一小题抓住一句话,展开想像和联想,领会句子的含义。第二小题抓住老头子思想性格核心,作具体分析。此题有阅读训练,有口语训练,有内容研讨,有想像、联想训练。

1.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二、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本题引导学生品读两个片段,在品读中细细体味,在品读中展开想像。

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是:“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的责任心非常强,认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听着受伤的大女孩子痛苦地哼哼,听着小女孩子的话语,老头子痛苦到极点,“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把大女孩子受伤流血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他是那么喜爱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伤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伤了,他的心也在流血。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她想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对十几个鬼子,毫不畏惧。想不到他足智多谋,原来把一大捆莲蓬放在船头,自己有滋有味剥着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鬼子在水里转来转去怎么会不敢动弹了呢?怎么一股一股血水冒上来呢?老同志还没动手,鬼子怎么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设了什么机关,他真有点子。原来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们头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让她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三、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

本题学习景物描写。孙犁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摘抄一遍,细心揣摩,对这种描写的高明之处有所领悟,可以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③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④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⑤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⑥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⑦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⑧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教学建议

一、要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这个英雄故事的特色在于传奇色彩。无论理解内容还是揣摩写作,抓住这个特色,才能激发兴趣,理解透彻。年近六十,照例该养老了,我们的老英雄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这是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手无寸铁,独自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这更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读的导语可以在“传奇”这一点上设计。

二、要注意揣摩景物描写。

让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细细揣摩一两个例句,领悟这种描写的妙处。例如写芦苇的一句:“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芦苇长得高?怎样形容芦苇长得高?这样揣摩可以明白什么时候需要作景物描写,怎样写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5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6,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2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

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5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一,填写下列含有花名的诗句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有(芦花)浅水边

6,(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填写下列含有花名的诗句

1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____繁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蘸水开

3寂寞空庭春欲晓,_____满地不开门

4四月南风大麦黄,_____未落桐叶长

5最爱_____经雨后,一蓬烟雨饭渔船

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_____秋瑟瑟

7人闲_____落,夜静春山空

8_____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9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_____

10棠梨叶落胭脂色,_____开白┫

11风吹_____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12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_____

13有情_____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8_____竹裹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兰花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李白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刘禹锡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自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唐 张志和《渔歌子》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之—)——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新栽梅——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投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 宋唐琬

身寄东篱心傲霜,不与群紫竞春芳

粉蝶轻薄休沾蕊,一枕黄花夜夜香

在古代诗词中,“秋天的芦苇”往往是一种具有浓郁悲剧人生色彩的象征,如《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居易《长恨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秋天的芦苇”实际上是两种意象的组合,重心在于“秋”这一传统文学中的忧伤意象规定了芦苇的情感所指夏天的芦苇则不然,它的白色给人一种洁白明净的感受、它的质地则标识出坚韧温润的情感意味当代作家曹文轩在《草房子》等小说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芦苇这一美好意象,芦苇荡亦成为他叙述的一个主体世界毫无疑问,《芦花荡》中的芦苇指向于后一种内涵

不过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张可久《天净沙 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这是一首写景之作。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是表达游子思乡、卷于漂泊的作品。诗词简短精炼,准确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也能给读者心灵的一种震撼,它能把读者带到另外一种环境或者是一种境界,运用了**中的蒙太奇手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0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