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杨炯的诗作。此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第三四句描写了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五六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激烈的战斗场面;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全诗虽仅四十字,但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同时对仗工整,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
扩展资料:
原文:
从军行
作者杨炯 朝代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佚名《子衿》
2、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4、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6、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7、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8、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1、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12、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3、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1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1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6、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17、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8、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19、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20、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21、旧相思、偏供闲昼。——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2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3、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宋·张耒《七夕歌》
24、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 杜甫)写的一首( 七)言(律 )诗,“闻”的意思是(听说 )。全诗围绕( 喜)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剑外忽传收蓟北) ,开头的表现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既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非常(快乐)。这里用了(烘托)的手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是诗歌的起句,首先写自己游山西村来到农家的情景。“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豚”指小猪,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用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莫笑”二字表明了诗人面对农家的盛情而产生的赞美之情。情之深切与真挚,不在于酒的清澈,即使 “浑浊”的酒也表现出农家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足鸡豚”中,一个“足”字确实很是给力,不但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而且也表现出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并为推进下文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紧承上联,是诗歌的景联,描写游山西村所见景色。 “山重水复”即一重重山,一道道水的意思。“柳暗花明”即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整联的意思是说,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时,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诗句中,一个“疑”字,把自己在“山重水复”中迷路的感觉表现出来。从意境上说,这与王安石《江上》中的“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强彦文的“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所表现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诗句,也许表达出了一定的理趣,表现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而陆游的诗句,却蕴含着更深的意蕴。根据陆游的处境,我们无妨认为,诗人触景生情,自己受贬归乡,心中抑郁不平,正处在“迷茫”中,真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啊!而今看到如此纯美的乡村生活,朴实的民风民俗,一下子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啊!是否诗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一种回归本真之情油然而生。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颈联又叫情联,诗由上联的写景转入抒情。“箫鼓”即吹箫打鼓。“春社”即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说“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古风存”即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春社祭日已临近,乡民们布衣素冠,吹箫击鼓,结队喜庆,那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这简朴的古风就是乡民们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的习俗。这里,诗人选择了“社日”这种活动,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后情感的集中表现。“若许”即如果这样。“闲乘月”就是“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的意思。“无时”即“随时”、“无时无刻”之意。“叩门”也就是“敲门”的意思。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在空闲时趁着月光,拄着拐杖,敲开柴门(与村民们叙谈)。这里,诗人“游”村,面对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感慨万千。在此,不由得想起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诗句。诗人陆游用“无时”一词,不但表明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而且也表现出诗人与农民亲密无间。同时,“夜叩门”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总之,诗人紧扣“游览”而来,在描写中蕴含着着深厚的情感意蕴。特别是中间两联的对偶句,不但对仗工巧,而且意蕴丰富,真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之功效,从而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意境。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唐代杜甫所作《客至》中的一句,意思是:庭院小路上的花草,为我这个久违的客人绽放;今天的这个家门,今天算是为君一个人打开了。这两句诗写出了杜甫欣喜于有朋友来访的感受,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修辞手法上看,这两句诗使用了对仗和对比的手法,将对仗和对比两种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使诗句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首先,这两句诗通过对仗的手法,将“花径不曾缘客扫”和“蓬门今始为君开”两句相对应,形成了工整的对偶句,使得诗句具有了形式美和节奏感。
其次,这两句诗还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到访的欣喜之情。前一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表现出诗人平时很少有人来拜访,后一句“蓬门今始为君开”,则写出了诗人今天对客人的热情欢迎。这种前后对比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加生动。
总之,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表现出了杜甫对朋友来访的欣喜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杜甫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和情感,体现了他的自然主义和人文情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