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职能:交互设计师具体做什么

交互设计的职能:交互设计师具体做什么,第1张

Ⅰ 先了解一下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

交互设计是一种目标导向设计,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是在围绕着用户行为去设计的。交互设计师通过设计用户的行为,让用户更方便更有效率的去完成产品业务目标,获得愉快的用户体验。

Ⅱ交互设计在项目流程中的位置和任务:

项目前期的流程和节点:

职能的细化就是为了让产品在每个专业环节都做到极致,提高竞争力。如果是为了走流程,每个环节都是任务式的交付,臃肿的分工除了增加成本和拖慢项目进度,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交互设计需要做的足够好,才能将这份工作做的有意义。

Ⅲ交互设计的具体职能: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交互设计主要干三件事:

①定义部分需求      ②定义信息架构和操作流程      ③ 组织页面元素,制作原型demo

①定义部分需求

以前的惯性思维是需求应该由产品人员负责,设计人员只是实现和改善界面体验。而产品的真正需求不仅仅来源于业务,还包括使用者的情感需求。在情感分析方面,交互专业是具有优势的,举个例子:

一个增值服务的宣传模块,业务模型可能是这样子:

考虑到情感因素后,需求模型会不断完善:

上图仅仅是举个例子,真正的产品人员不会将业务模型想的如此简单。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一下产品的需求设计不仅仅是业务模型,还需要考虑用户情感、用户行为和运营数据。当产品人员考虑不周全的时候,交互设计师有责任对需求进行修订和完善,这样的目标导向设计才是完整的。

②定义框架

这部分的内容属于交互设计师的核心工作内容,也就是我上一章节所讲的框架设计阶段。这个阶段的产出质量直接影响到业务目标和转化率。如果框架混乱,接下来的界面怎么优化都是无效的。这好比大型超市的走道设计,如果路线规划的不好,再多再大的指引图标都是低效的。交互设计做什么?让用户快速完成目标,提升操作效率,这才是框架设计的意义所在。

什么是框架设计呢?这要分成两部分内容:

<1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outline: 0p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结构导航的设计>

把我们的产品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我们需要帮助用户(有目的性的、目的不明确的,无目的性的)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图书,怎么帮助用户准确的寻找完成目标任务,这就是导航设计。导航的设计任务一般在新项目或重构项目。

导航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导航、关联导航、可用性导航

在框架设计的阶段,交互设计师主要关注于结构导航的设计。

结构导航分两种:全局导航与局部导航。全局导航一般是指无联系的信息结构做的一级大分类,方便用户以最快速的方式了解整个网站有什么大概内容。而局部导航则关注于用户最方便的快捷操作和业务引导操作。

交互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业务内容信息组织分类,划分出主次关系,根据业务目的和用户习惯定义规划全局导航和局部导航的设计。那应该怎么规划呢?

回到第一个增值服务页面的例子(虚拟案例,非真实案例):

将需求梳理后(怎么梳理,请google抽屉整理法),我们可以确认全局导航:

再详细规划局部导航:

局部导航的层级可以不断往下延伸,通过树形目录或面包屑的方法帮助用户浏览时不至于迷路。

<2>

之前的案例我们已经基本上确认了模块需求有哪些页面,页面大概会放什么内容。但真实的用户任务并不是在一个页面上完成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流程的方式把任务变得清晰和包容用户的各种误操作。

虚拟案例:

在流程的规划设计中要遵循:1以业务目的为主要导向;2兼容到用户的习惯;3尽量让流程做减法,多一个流程就会丢一部分用户;4任务是连贯和清晰的;5考虑实现方式的复杂程度;欢迎补充…

③组织页面元素,制作原型demo

经过了需求的完善和框架的设计,之前的这些工作还是停留在抽象的想法阶段,怎么把想法转达给项目组的其他人员呢?交互还需要把想法和规划表达出来,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制作原型Demo。把Demo做出来,让产品,开发,测试直观的看到产品的雏形, 再广泛的接受意见,对原型进行不断的修正,改进,做简单的用户测试继续挖掘情感需求。

交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会将富有逻辑操作和深思熟虑的动作引入界面中,打造出引人入胜的网页和UI。成功的交互设计师善于使用技术和良好的交互规则来打造理想的用户体验。

近10年来涉及到网页和APP的交互设计是谈论的比较多的,但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交互设计则提及较少。在探讨交互设计的时候,被引用的最多的其实是Bob Baxley于2002年所写的系列文章,这组由12篇组成的系列文章详细界定了网页交互设计。

这个名为“交互设计简介”的系列文章将交互设计分割为5个主要的部分,这种划分方式延续至今:

·人机沟通:设备和用户之间信息的传递和翻译。

·操作与反馈:当交互发生时一切是如何发生和展开的。

·状态:不同的状态的存在,确保用户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应用为何进入这种状态。

·工作流:让用户明白谁可以做什么,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故障:故障是必然会发生的,必须纳入考虑范畴以内。

除此之外,在进行交互设计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需要牢记。Usabilitygov 这个网站中总结了基本的6大类总计14个不同的问题,它们可以帮你在设计过程中搭建起整个交互的体系。

·用户是如何用鼠标、手指和手写笔同界面进行交互的呢?

·用户会向界面发出什么样的交互指令(操作)?

·界面会用什么样的提示来告知用户它的功用?

·在用户进行操作之前,作为交互设计师的你会如何让用户明白操作之后会发生什么?

·为了防止出错你会提供怎样的限制?

·报错信息是否能告知用户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一个操作发生的时候,用户会得到怎样的反馈?

·在用户操作和界面反馈之间有多长的响应时间?

·界面元素的尺寸是否与交互方式相事宜?

·边缘和角落是否被有意识有策略地放置交互元素?

·你是否遵循了设计标准?

·信息是否被(合理地)分割为几个不同的条目?

·用户终端是否尽可能简单?

·你是否使用了(用户)熟悉的格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考虑以上的问题,或者经常被问及上述问题,那就意味着你正在做着交互设计师的工作。

交互设计师是一个横跨设计、开发、创意和营销团队的职位,你会帮助这些团队来构建设计策略,确立产品的关键性交互,创建概念测试原型,保持技术更新,并确保产品紧跟趋势。

似乎听起来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位是一个包含太多概念的模糊职位。简单说起来,交互设计师就是确保数字产品能被用户轻松玩转的那个人。

而交互设计师的职业走向是多变的。有些正式的设计院校和培训机构会教授交互设计,但是更多的交互设计知识是来自于项目实践。不过交互设计师有个共性:他们对事物运作的规律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不惧问题,善于视觉化的表达,善于将视觉元素和概念以新的型态呈现出来。

那么,真正推动交互设计领域发展的是什么?有是什么让交互设计区别于其他的设计?其实,界限很模糊。我们常常谈及交互设计,是因为交互承载了许多东西,容易被关注到。事实上,要成就一个好的数字产品、网页或者应用,交互设计只是成就它们的一个方面。

2009年UX Booth所出版的《Complete Beginner’s Guide to 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新手完全指南)仍然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那些真正推动交互设计概念发展的工具和因素其实一直没变。

接下来看一些有关交互设计的概念吧。

·目标驱动设计:为什么你的设计和交互会存在?它们的存在,是确保你的网站或者应用能做好要做的事情。

·界面的魔法:“最好的交互设计是不存在的,它们不会在加载和响应上耗时,不会令用户思考,也不会给用户纠结和悲伤的理由。”

·易用性:“界面能让底层的系统易于被理解并且被用户所青睐。”

·可供性:“最佳的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都能自圆其说,形式服务于功能。”

·易学性:“许多构成实用的交互界面的元素都颇为相似。……面对相似的问题,最好的交互设计师不会重复设计轮子,相反他们会遵循一些模式来设计。”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师》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

《重塑用户体验》

《筑巢引凤:高黏度社会化网站设计秘诀》

《至关重要的设计》

《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

《用户体验度量》

《用户体验面面观:方法、工具与实践》

《响应式web设计实践》

《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

《应需而变-体验的力量》

《贴心设计-打造高可用性的移动产品》

《网站设计解构》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移动设计》

《配色设计原理》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

《怦然心动-情感化交互设计指南》

《关键设计报告》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精益设计:设计团队如何改善用户体验》

《Web导航设计》

《触动人心设计优秀的IPHONE应用》

《顿悟时刻-设计大师访谈录》

《简单法则》

《百年先驱-现代平面设计史上的50位巨匠》

《版式设计原理》

《超越LOGO设计》

《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

《UX设计之道》

《Web导航设计》

《UX茶馆-设计之道》

《UI进化论:移动设备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点石成金》

《交互设计沉思录》

《about face3:交互设计精髓》

《众妙之门》

《设计心理学》

在阅读《设计心理学》和《about face 4》,对情感化设计这一块比较有感触,摘抄了一些作为笔记记录

本能是情感最直接处理的层面

· 开始深入一个产品的交互之前,人们会首先对视觉和和感觉方面做出反应

行为是情感处理的中间阶段

· 行为占据了使用产品时候的大部分时间,我们现在的“交互设计”几乎全部都在解决这一层面的情感认知和处理

· 行为层次可以增加和约束较低层次的本能反应和较高层次的反思反应

反思是情感最不直接的处理过程

· 包含有意识的思考和对以往经历的反思

· 这个层次的情感认知和处理只能发生在记忆中,而不是通过和产品的直接接触和使用产生的

要我们考虑“用户想要什么样的感觉”,做这个层次的设计时,强调了产品给人的初步印象,着重于产品的外观、触感等。

比如

· 外观好看(主观上的) 

· 感觉灵敏、能够掌控产品   

· 有趣     

· 确保安全性和敏感性     

等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能反应的设计要结合特定情境来考虑,它并不只是美学设计,比如设计一款ATM机的时候,就要让用户看到它感到它是安全可靠的,而不是时髦好看

在做这个层次的设计时候需要我们考虑“用户想做什么”,他带着一个怎样的动机和目标打开这个产品?

比如

· 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   

· 搜寻我喜爱的歌曲   

· 完成最划算的交易

上面的三个动机,很容易联想到我常用的三类产品,社交类的微信、QQ,音乐播放类的酷狗、Q音和电商类的淘宝、京东。只有当我们确定了用户打开产品的动机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设计行为,这些行为与产品的使用及体验相关,包括了功能、性能以及可用性三个点,并且它们是步步关联递进的。

· 产品的功能定义了它能做什么

· 产品的性能体现在它如何完成所定义的功能

· 产品的可用性体现在用户是否能够清晰理解产品如何工作并且达到预期目的

一个产品只有触发了用户的反思层次,才会存在感觉、情绪和知觉,才能和用户的思想情感完全交融,但是用户对产品的反思容易受到文化、经验、教育和个体差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考虑为反思设计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用户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他有怎样的人生目标

比如

· 过美好的生活   

· 成就自己的抱负   

· 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

反思层次的设计是产品整体设计、战略和品牌的关注点,设计者需要将用户的人生目标转换为高层次的系统功能、正式的设计概念和品牌战略

情感化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概念,主要涉及到工业设计、人机交互、心理学和市场营销等领域。

工业设计方面,情感化设计通常关注产品形态、颜色、材料等表现形式,以期在视觉上传递出特定的情感信息。

在人机交互领域,情感化设计则更加重视用户的情感需求、情感体验和交互方式设计,目标是让用户与设备之间建立更加贴近且舒适的情感连接。

心理学方面,情感化设计将专注于了解人类身体各个方面如何对声音、风味、看法和触觉这些环境影响元素做出反应。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精确地创造能够产生积极情感的产品。

市场营销领域,情感化设计则旨在利用消费者的情感诉求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价值,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他们的忠诚度。

因此,在情感化设计所牵涉的众多领域内学科的交叉作用下,实现了把人的情感需求作为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元素来考虑,促进了产品和对应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更好传播和接受。

交互,在这里指的是作为服务使用者的用户和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电话银行系统之间的互动通信并交换信息的过程,有请求,有应答,需要双方参与。

交互设计可以划分为纵向和横向(动态的和静态的) 纵向太深,用户会在一层一层挖掘后,感觉焦躁,同时也容易迷失。横向太宽,信息量多了,用户会觉得复杂,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交互设计的目的 为了产品有效易用,为了让客户对产品产生依赖,为了让客户使用产品愉悦。当客户想要设计或者改进一个交互式系统,使用户与其交互的过程更加有效、易用,ETU 可以为其提供交互设计服务,比如: 某个交互系统,用户通过它来进行日常的工作,通过执行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某项任务。交互设计可以系统变得简单易用,用户使用其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某购物系统,流量很大,但是在生成订单的过程中,用户却大量流失。交互设计帮助该系统找到用户流失,不能完成购买的原因,进行改进,让用户获得良好的购买体验。 某电子产品,技术先进,但其人机界面的设计可能由研发技术人员来完成,用户觉得产品的使用方法比较费解。交互设计可以帮助其存在的可用性问题,帮助改进,让用户很容易学会使用它。 交互设计的价值 通过改进设计,使得产品的使用者可以很好的学习、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务、访问到所需的信息、购买到所需的产品,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情感上的满足。

交互设计的好坏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同时也会影响用户对品牌的看法。好的交互设计会给市场带来增值、会提高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会促进销量,从而使公司业务带来良性循环。 交互设计的开展时间 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新的用户界面的产生可以引入交互设计。 已有的产品,对产品的人机界面的交互部分需要改进,可以引入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的方法 交互设计一般从标识需求开始,不管是新产品还是改进产品。在这之后,进行任务分析 /功能分析, 提出满足需求的概念设计,提出候选设计方案,接着制作原型的交互式版本,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可能进行重新发掘需求、修改需求,也可能直接进入重设计。 交互设计中使用的方法包括角色设定,情景设定,故事版,认知走查,用户可用性测试,眼动仪分析等等。 交互设计花费的时间 根据用户研究内容和项目大小作调整。登录上海海淘科技网咨询更多交互知识。

内容介绍:本文借回答哲学三问的形式,对交互设计师进行底层思考,试图找到解决交互设计师在成长过程出现的迷茫无措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正文

“交互设计师”做为一个新兴岗位,近年来主要存在于互联网行业,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的体验问题。百度指数中2011-2017年间,“交互设计”一词的搜索量逐年上升,“交互设计师”逐渐出现在各互联网企业中。虽然从业者普遍看好这个岗位以其价值,但无论是交互从业者还是其他互联网从业者,均无法准确定义岗位范畴、界定岗位价值。一方面,各互联网企业通过招入交互设计师、设立体验部门,以期望达到提升产品体验的目的;另一方面,却对交互设计师或设计部门的价值输出存有疑惑,在体验与效益、成本冲突时,体验往往最先被舍弃。

从交互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是怎样的呢?随着用户体验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其他岗位从业者高举着为用户卫道的理念大旗转入交互设计岗。导致短期内充入大量“学徒”,而“师傅”不足。另外,体验的主观性强,部分企业PM、UI设计师介入交互设计,让新晋交互设计师压力山大,茫然无措。隐藏在理想丰腴肉体下的却是缺钙的现实——一些新晋设计师变成了PM助理、原型仔。

在行业期望度高、企业设计环境差、岗位认知不清三者的暧昧纠缠中,很多交互设计师们出现过自身定位不清晰、输出价值茫然、未来发展无措、提升成长无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专业组从自身出发,进行了一些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希望通过回答哲学三问的形式,来帮助团队内外的交互设计师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是基于当前我们的业务和岗位认知,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仍然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为关注自身发展的交互设计师提供正确认知的线索。

交互设计师的起源,有诸多说法。较多为来自于某个特定的人物、事件、或某个产品的发布。约翰·古腾堡(Johannes Gensfleisch)的印刷术、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的巨人机、苹果的第一部图型界面电脑Apple LISA[1]等,都曾成为标记交互设计的开端。但谈及“我从哪儿来”,并不是想要知道一个历史事件,它没什么指导作用。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通过它的发端,找到它的历史背景,进而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因此,本着这个思路,我们找到了一种可能——交互设计师来自于“供需求关系的变化”。这一观点来自巴利·卡兹(Barry Katz)2017年8月在青腾大学的分享“设计思维”[2]时,对设计思维在硅谷兴起原因的分析,我认为提供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此处所述”供需关系的变化”来自于三个方面:竞争力的转移、科技产品的普及、产品平台化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除了部分高精尖技术,大部分公司的产品已经没有技术壁垒——技术不再成为竞争力。各家提供的功能大同小异,用户在满足了需求痛点之后,追求的就是情感上体验。体验就成为新的竞争力。产品体验的提升,必然来自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移动设备、APP、OFO、VR/AR、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科技产品不再是个别机构、公司、实验室才能看到的东西。随着技术突破和民用趋势的发展,科技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日用品中的一部分。百姓对日用品易用性的阈限低,相对的,就对科技产品的体验有更高的期待。体验,再次需要设计来达成。

狭义上看,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不只是输出单一产品,多产品结构、平台化趋势明显,例如苹果、小米等品牌。广义上看,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各系统下的设计规范趋于统一,保证自家的软件在不同系统上保持体验的一致;在同一系统下,产品体验保证在水平线上以上。这就需要统一的设计语言来进行保证。

基于市场的需求,关注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岗位开始逐渐受到从业者的青睐。然而,基于对岗位认知的不足以及体验的主观性强,导致这个岗位天然存在感和成就感弱,岗位价值定位模糊——想的到,却说不清。一方面,“只能意会”的概念往往意味着认识不清,另一方面,草率的描述容易创造文字魔,变成千人千面。只有准确的描述与定义,才会有清晰而统一的认知。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概念,来为上述问题找到答案,在当前业务范畴内,统一岗位认知。

交互设计师关注体验,是团队中是用户的代言人。在很多项目中,这恰恰成为矛盾与冲突的原因。“矫情的用户代言人”常常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与PM撕、与开发撕、与运营撕、与老板撕(被撕)。一方面,这种尴尬的情况,让设计师们的想法难以推进、成为项目进度的绊脚石。另一方面,设计师不免常常感叹“xxx一点都不懂用户”。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设计师对商业的理解。Jon Kolko在《交互设计沉思录》一书中,对商业环境下的交互设计师及其活动进行了讨论:

一提到商业,不免充满铜臭味。和有一个艺术家梦的视觉设计师们一样,关注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师似乎天然拒斥商业。然而,大部分设计师却天生的拥有商业标签。

首先,大部分设计师是在企业中工作,而企业必然是逐利的。因此,设计师是一个在本身逐利的环境中工作——其工作输出必然体现于利润(商业价值)之中,这一点是无法忽略的(非盈利机构中的设计师除外);

其次,企业中的职场人要想获得幸福感,往往需要将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统一。清晰认识商业,有助于设计师在当前业务环境下找到定位和价值评判标准。

最后,对设计方案的价值认知不仅要从体验角度,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在商业层面的价值——方案满足用户体验的同时,所带来的“利润”是什么。

目前整个业界从老板到一线从业者都在讨论用户体验。其中一种思考方式是,优先考虑产品能给用户带来怎样的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在这之后,再来看其中有哪个部分具备商业价值。由此可见,需要设计师们改变以往的思考方式,创建“体验-商业”的思维模式。然而,有一种东西前文讲的更重要,在思考方案价值之前,设计师必须具备另一项至为关键的认知和能力——完美协作与快速反应的“一线认知”。

我曾就读的大学有句名言:这所大学毕业出去的学生应该“眼高手低”——看的长远,也能踏实做事。踏实做事、快速反应、协作团队高速高质完成任务,是一名设计师(不仅是交互设计师)需要具备的最基础能力。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曾有个交互设计师十分注重商业价值和体验思考,接到需求必先和需求方撕逼一通,探讨一通需求价值,多次导致项目延期,即没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团队满意度也很差。想的多本身没有错,但“多想”是基于能快速满足业务要求。

设计本身并不是高大上的、不能把自己定位为用户的卫道者、产品的体验斗士,首先我们应该有少说多做、随时做最苦最累的工作的意识,这无关工作年限和资历,它是一个设计师最基础的职业素养。

什么交互设计?Jon Kolko在《交互设计沉思录》一书称“是指在人与产品、服务与系统之间创建的一系列对话”。为了便于指导工作,我认为的交互设计是“行为与情感引导的设计”,行为与情绪是一体两面的,情绪会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正能量》,Richard Wiseman)。因此,引导行为,最终也会导致情绪情感的变化,前者影响功能体验,后者影响情感体验。通过交互设计方法,满足和创造卓越的用户体验,是交互设计师的职业追求。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业务环境下,我们这样定义交互设计师:

世界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变数。中国互联网发展了20多年,在快速变化和适应中,这个行业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互联网下的各个岗位也在不断细分,随着这种变化的持续进行,设计师岗位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变数,这其中也许包括行业更多的期待而转型,也许也包括被AI降维攻击而不得不进行的改变。

人工智能在2017年很火,不管它以后会怎样,但不得不说,当前它所具有的能量就开始对各行来业产生冲击。一部分设计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主要体现于“体力活”以及功能性要求更高的业务。虽然乐观的看,人工智能目前依然不可能代替设计中创造性和情感化的部分,但这一趋势却依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跨出行业,从职场整体来看,近几年职业化要求也在发生改变。最早行业对职场人的要求是做“I字型职业人”,即专业精深;后面,出现了“T字型职业人”,专业精深基础上,还需要知识广泛,相关知识都要涉猎;今天,又出现了“+字型职业人”的新要求,在T字型要求的基本上,还要在某一方面有超过他人的研究和能力。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在交互设计师的专业能力、业务范围以及职业综合要求的基础上,参考行业优化设计师团队的研究,构想了交互设计师的三种转型方向,以应对变化的未来和更高的职业化要求。

如果说交互设计师是某一行业的交互设计师,那么交互设计专家就是多行业的交互设计师。交互设计师需要具备的两项基本能力分别是“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这两项能力的进一步放大和精深,同时对更多行业的了解,加上娴熟的设计思维,初步构成交互设计专家的能力模型。

用户体验设计师是在高级交互设计师的基本上转型而来,它的能力模型是交互设计能力(高级交互设计师水平)+部分用研能力+部分UI设计能力。这是一种全流程设计师,从专业角度输出用户体验相关的所有内容。是在用户体验维度同时向上、向下兼容的方向。

与用户体验设计师相同,产品设计师也在资深交互设计师的基础上转型而来,它的能力模型是交互设计能力(高级交互设计师水平)+部分产品技术+部分项目管理技术。它是以设计思维方式,推动项目进行。产品设计师是在项目研发与管理维度进行兼容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拥有什么,比成为什么更重要”,以上三种转型方向,仅是为了仍然迷茫的设计师们提供方向和目标,并不能做为职业追求。为了培养综合的职业能力以应用未来的变化,同时也让设计更多赋能项目,我们根据实际工作流程总结出了交互设计师赋能项目的“5F模型”。

快速需求是第一步。要求设计师参与需求上游制定需求的讨论和流程中去。与需求方共同讨论需求的目标和背景,观察他们对业务的理解和思考。通过提前介入业务讨论,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业务内容,并且提前获得业务需求,从而获得更多时间进行分析和设计。此阶段的成功进行,取决于设计师的积极性,且能否获得需求上游的信任。后者取决于设计师是否真心关心项目进展、产品情况,并为此提供尽可能多的建议和支持。

使用需求分析的相关技术,以UDC视解,进行需求的拆解和重构,明确最终的需求内容和设计初步方案。在此阶段,还可能会用到用研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以获得足够的与用户有关的信息。由于在“快速需求”阶段只产出了简短的需求,因此,在此阶段需要从用户视角,进一步分析需求的可能性。此阶段的具体方法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说明。

在2的结果下,运用交互设计技术进行方案设计。这一过程需要阶段性的输出方案,并与需求方进行确认。在同步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也能让需求方意识到方案的情况和进度。这其中除了快速原型技术以外,较为核心的是要娴熟掌握包括信息架构、心理学、工业设计、工程学方面的交互设计相关知识。同时,对业务要有一定的了解,能做出符合业务要求和用户体验要求的方案。

这一阶段主为跟进项目开发,快速收集开发、测试以及其他岗位的反馈,快速调整交互方案,并告知开发。交互设计师要跟紧项目进度,与测试们一起对产品进行测试,保证交互方案的落地。在这里,交互设计师需要掌握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了解一定的敏捷开发流程和内容。知道如何协作不影响、有益于项目推进。

项目上线后,需要通过一些方法验证交互方案的有效性,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此阶段中,我们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论是与前期方案设计时设置的数据验证指标一致,则方案有效。反之,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选择在当下或者下一迭代的[1]中进行优化。在这一阶段,要求交互设计师拥有基础的数据分析框架和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技术。

以上就是目前我们对交互设计及其从业者的思考。对于一个新晋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先打好基础,培养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快速高效的协作团队完成设计。当能做到快速反应、完美协作的时候,才适合进一步进行上述内容的思考。切勿本末倒置,成为多说少动的设计师。交互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的知识,才能将体验做好,仅凭借感觉还是落了下乘。

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人或者事儿的问题,影响着我们,但我们需要保持最起码的认知,我们给环境以贡献,环境才会给我们以尊重和认可。当下的交互设计师,是行业的开拓者,走在布满荆棘和障碍的未知之路,但前行过才知道行者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跨过山峰与河流的激情与平静。我们对交互设计的未来、不确定和挑战满怀期待,但始终做到“踏实做事,远眺未来”。

局限于业务环境和认知,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参考文献:

[1]沃尔特·艾萨特森.乔布斯传[M].魏群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

[2]Barry Katz《在硅谷屡试不爽的设计思维,你值得拥有》

[3]科尔特.交互设计沉思录[M].方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1 情感化设计概述

各大电商企业纷纷觉醒,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对App进行开发或者改良上,从App的外观界面,一直到支付方式都在进行不断地更新,只为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各大App的设计都开始以消费者的心理为主,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推广促销,比如说可以在手机App以及网页端都有活动的情况下,使用手机App进行浏览或者购物会有更大的折扣及优惠。为了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这类App增加了商品搜索栏服务,添加各种各样的商品分类的图标入口来供消费者进行选择,这就和我们平常逛超市时一样。进行这样的分类可以给有目标购买物品的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的操作服务,这种设计方法是综合类电商平台最常用的设计手段。

如果要针对某一类人群或者是产品,页面的设计都会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分类,以便能够更好的照顾到消费者的心理并且给他们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所谓情感化的设计就是要将消费者的感情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已达到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的目标,使购物类App更加接近于消费者的生活,让他们在使用App时能够充满激情与活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是一种基于内心情感的设计,他需要的是去参考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关注消费者在消费时的心理变化,使消费者在使用这款软件时能够身心愉悦,让生活充满乐趣。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另一个方面,与人性化的设计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对人们的关心与呵护,在产品设计时应该不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而提高产品的亲和力,更加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情感化设计体系

情感化设计体系,是顾及到人的情感,即是为人而设计。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说,设计的情感化是将产品与人的心理需要联系到一起,根据人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如何进行设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点,可归结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它重点强调的是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在各种心理需要的层次之间做决定,从而决定人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回到情感化设计,其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从人的情感方面着手,使设计得到认同。同时情感化设计的表达却又具有多样性,可以用颜色、形状、交互方式等表现手法来呈现到人们的面前。由此可从三方面来假定情感化设计的构成要素,即情感化设计的目的性、情感化设计的认同性、情感化设计的多样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57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