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蠙《观江南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张蠙《观江南牡丹》咏牡丹诗赏析,第1张

牡丹·观江南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张蠙

北地花开南地风,寄根还与客心同。

群芳尽怯千般态,几醉能消一番红。

举世只将华胜实,真禅元喻色为空。

近年明主思王道,不许新栽满六宫。

张蠙,避乱于蜀。 此诗当为张蠙的怀乡讽世之作。

牡丹,故乡长安,后移洛阳,天下以洛阳牡丹为第一。但在唐朝之前牡丹的盛地主要是长安。若以长安为界,牡丹自然是北地花。唐末战争频繁,诗人因避战乱而南移入蜀。北客南居,寓他乡而见北地牡丹在江南盛开,遂牵动千缕思乡之情。这就是第一句所说的:“北地花开南地风,寄根还与客心同”。牡丹也是寄根他乡,大概也有同诗人一样的客心之愁吧。这正是借物抒情之笔。

颔联“群芳尽怯千般态,几醉能消一番红。”花毕竟是花,虽寄根他乡,但开得仍然是那么艳丽,千娇百态。使得群芳无有敢与其争艳者。然而仿佛这花愈艳,诗人思乡之愁也愈浓。一春花前能几醉。与其说诗人花前醉酒是因花艳,不如说诗人是因花思乡,因思乡而醉酒,以醉酒来解思乡之苦。人们的故乡之恋。亘古至今皆如此。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登楼赋》云:“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兮。”为什么钟仪被晋所俘,令他操琴,弹的仍是楚国的乐调呢因为他本是楚国乐官。庄舄本越人,为官于楚,病中思乡,发着越国的语言。这说明人们的乡土之恋是相似的,并不因处境不同而改变。 由此我们也可想象出,张蠙虽为官于蜀,然毕竟是他乡异客,伤感甚浓。几醉消红,不就是他恐颜老他乡的慨叹吗

颈联“举世只将华胜实,真禅元喻色为空。”写世人只以为花蕊之艳,香气扑鼻,是花之实无法相比的。然而真禅佛理却以色为空。“色为空”本佛语,意为有形之万物为色,而万物为因缘所生,本非实有。宋代司马光有诗云:“欢游俛仰皆陈迹,薄宦须臾即色空。”其意相似。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张蠙对花产生了与世俗不同的看法,并用禅理看物之形以为“空”。这里似深深隐寓了诗人悲戚潦倒、仕途之念已灰的思想情感。

尾联“近年明主思王道,不许新栽满六宫。”牡丹花本为供人观赏之佳品,然而“明主”却因思治天下之道,不允许在皇家六宫深院里栽植。“明主”指前蜀王朝的创建者王建。少时无赖,里人称为“贼王八”,后据蜀称帝。据《成都县志》载,王建晚年多忌好杀,诸将有功名者,多因事诛之。这样一个昏君能真正思王道吗难道不许宫院栽植牡丹是怕人们玩物丧志不思朝政吗绝然不是。恐怕是因为牡丹是北地花容易引起那些由北入蜀之人的思乡之情,而有碍于王建的统治吧。这“不许新栽满六宫”或许也是影射王建对那些北地朝臣的排挤或杀戮。只要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就不难看出作者的讽世之意。

这首诗借咏物写思乡,将赏花、思乡、讽世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情感充沛,耐人寻味,比那些泛泛咏物之作深邃得多,不失为一首咏物言志的佳作。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宋代·陈与义《咏牡丹》 咏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古诗三百首 , 咏物 , 牡丹 , 思乡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著盛开的牡丹。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寓居浙江桐乡。他虽身离官场,但心系魏阙,对国事非常关心。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传布人口的佳作。 赏析二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著凄凉悲伤,于平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著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683篇诗文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代·苏舜钦《夏意》

夏意

宋代 :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古诗三百首 , 夏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先秦·佚名《击壤歌》

击壤歌

先秦 : 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古诗三百首 , 赞颂 , 生活 , 民谣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宋代·杨万里《三江小渡》

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古诗三百首 , 送别 , 友情写景

《牡丹·牡丹四首(选一)》咏牡丹诗鉴赏

薛能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砍就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唐懿宗咸通初年,薛能曾在京都长安供职。五年之后,随李福入蜀西川;时隔三载,又调回长安。薛能离蜀回京,时序正值春杪夏初,京洛一带,牡丹盛开。他每日清闲无事,当然要流连于花间柳巷,赏心悦目于魏紫姚红,诉说阔别三年来对牡丹的相思之苦。“京国别来谁占玩,此诗光景属吾诗。”(《牡丹四首》)之四)这首诗表现的正是花人重逢之后悲喜交加,怨爱互与的复杂感情。

“去年零落暮春时,”诗人眼前看到的本是盛开之牡丹,久别重逢,必然有更多的兴奋和喜悦之情,但却起笔于去年暮春牡丹花零落凋谢之时,用这种欲擒故纵的写法,更能充分表达诗人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诗人为什么要从去年离别时写起呢“泪湿红笺怨别离。”原来,在一别经年之中,诗人对京国牡丹朝思暮念,和泪题诗,诉说相思之苦。“泪湿红笺”,诗人写诗时,滴滴相思泪竟把红色诗笺都润湿了,此语深沉蕴藉,如泣似诉,把诗人思念牡丹的万般情愫、满腹愁绪倾吐殆尽。

薛能《牡丹四首》并非同时写成。前两首为五言排律,诗中的语气,情感和涉及的风物地名,都可以证明写于西蜀。第一首诗中有“蜀水争能染,巫山未可怜。”第二首诗中有“晓光如曲水,颜色似西川。”因此句中的“红笺”所指应当是《牡丹四首》诗中前两首诗。诗中还有逐日愁风雨”“因兹任病缠”等句子,表现出来的正是诗人离别京国,栖身西蜀之后,对牡丹日思夜念以至于积怨成疾的痴情。

第三、四两句诗,紧紧围绕前句中的“怨”字,信手拈用两处典故,从微观上洞激诗人辞别牡丹之后微妙而复杂的心理状态。“常想便随巫峡散,”诗人借用巫峡云雨来去无定的特点,诉说自己别离之后终日惶恐不安,担心此别此恨会象巫山云雨一样,或许散而不聚,或许聚而又散。诗人的感情多么复杂,有惊恐,有忧悒,有淡淡的哀怨,也夹杂着一丝热望。诗人对京国牡丹朝思暮想,望眼欲穿,如今终于盼来了久别重逢这一天,怎能不惊喜交加“何因重有武陵期”。诗人借用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的典故,暗示了此度重逢完全出乎意料,令人难以置信。诗人盼望重逢,但又深知重逢机会渺如巫峡云雾;因此,一旦这种幻想变成现实,必然疑心自己似乎在梦中仙境了。

前四句诗人从去年别离写到今日重逢,从神话传说写到眼前现实,层峦迭宕,迂回曲折,而又时时萦绕在诗人对牡丹的缠绵情意这条线索上,使诗句虚中有实,紊而不乱,紧扣读者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五、六两句,诗人用拟人手法正面描写牡丹。而诗人运笔仍重在传情而不求绘形。“传情每问馨香得”,诗人对牡丹如此情深意笃,不是由于它娇美的外貌,而是由于它发自内在的馨香。正是这种内蕴的美,深沉的爱,使得花人之间即使远隔千里,离别多年,依然情意缠绵,遥相思念。“不语还应彼此知”。分手之后,自有万千情话倾诉,而意外重逢,竟然相对无语,脉脉含情。“此时无声胜有声”,那绵绵情话、切切私语反倒显得赘余。诗人拈来“不语”二字,凝重、精深,既切合牡丹花的特点,又能充分表达感情。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最后两句诗把花人之间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依恋之情推向了 。久别重逢,不曾诉说一句知心话儿,岂能怅恨离去因此,诗人此时只想把枕席安置在栏边花下,与牡丹骈足而卧;等到夜阑人静,心绪安定之后,再从头细诉别离之后的相思之苦。情意之深,相思之切,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

其实,薛能这首诗,并非单纯表达对京都牡丹的依恋和思念,其中还蕴含着对某种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他一生“耽癖于诗”,(《唐才子传》)不管走至何处,都“千题万咏”以至于“忘食贪魔作瘦人”(《自讽》)他忧心当时诗坛“*哇满眼关睢弱,尚词微事可愁人”(《寓题》)并且“常感道孤吟有泪,却缘凤坏语无情”(《题后集》)。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诗人在诗中寄寓如此深情并梦寐以求的就是他倾注大量心血并为之终生奋斗的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这首七律,构思巧妙,笔法新奇。诗人不直接描写牡丹色香之美,也不用一句赞誉之辞,通篇用拟人手法,把牡丹当成自己思念中的情人,牡丹的高雅和魅力,全用恋人的口吻烘托而出,写得情真意切,委婉感人。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笺》中称赞薛能之诗能“借异色为景,寄别兴写情,尽废前观,另辟我境”。用以评价薛能全部诗作,未免过高,但用以评价这首牡丹诗,信非溢美之辞。

《牡丹·祝英台近赋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张榘

柳绵稀,桃锦淡,春事在何许一种浓华,天香渍冰露。嫩苞叠叠湘罗,红娇紫姑。翠葆护、西真仙侣。试听取。更饶十日看承,霞腴污尘土。池馆轻寒,次第少风雨。好趁油幕清闲,重开芳醑。莫辜负、莺歌蝶舞。

张榘的《祝英台近》,是极写牡丹国色天香形貌,抒发高雅的赏花情致之作。

上阙起笔,作者未直写牡丹,而是以“柳绵稀,桃锦淡,春事在何许”起兴,引出了牡丹花开的背景。柳絮、桃花都是春色浓丽的典型事物,其稀落疏淡之际,也正是春去夏来之时。而“春事在何许”一句设问,便设造出春事欲去,时光易逝,令人怅然的氛围。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词定下情感基调。在恋春情绪的支配下,纵使“一种浓华,天香渍冰露。”现于眼底,涌入鼻端,显得突兀,鲜丽。词人用“一种”二字统领,并不直呼牡丹,似乎出于突然,一时竟忘却其名,发现了“一种浓华”,不禁心头惊喜:春事去也! 春事来也!一扫怅然若失之意,而顿生欣喜若狂之情。既有“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慨,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于是在后面,这种惊喜的心态,得到淋漓尽致的铺展;并揭示出作者由怅然而惊异、而欣喜的感情变化层次。进而由突见到远看,再到近观的动态过程,也势成必然。随后由远及近,由概写到细描牡丹的形貌,用多重比喻状写牡丹的天姿绝艳。“天香”,用宋之问诗中曾有“天香云外飘”之句,比喻牡丹花香,天上之来,已属奇异;“渍冰露”,又使其天来之香增添纯正、清润、凉冽的气息,令人精神爽快、振奋,这便是奇上加奇。从而加浓了“一种”的惊异的情感和欣喜的程度。在细描近赏牡丹时,以“嫩苞叠叠”形容花容丰满,已不平常;好象用轻柔、透明的“湘罗”制成。这一比喻,使花姿显得更为精巧不俗。而“红娇紫拓”四字,却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牡丹花朵朵争芳斗妍的丽质。她们象仪态万千的美女,娇艳绰约,妩媚动人,引人销魂。进而,词人把花幻化,让美的意境升华。“翠葆护”,本是写牡丹之叶,如翠羽装饰的车盖。郭沫若诗中曾说:牡丹“抽出了碧叶千张,比花还强。”可见作者的比喻己使牡丹的形神毕肖。但作者的用意犹是要“翠葆”护盖“西真仙侣”的凤驾。用美人的比喻,用颜色的反差,进一步衬托了牡丹的高贵美艳。“西真”,一说指西施、杨太真(贵妃);“仙侣”,指湘夫人,或洛神。另一说为西王母小女太真夫人。她们皆是绝世佳丽,雍容华贵的美人。词人巧用典故,虚笔渲染。至此,确立它“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的花王地位。这段描绘,从花香之幽清,花容之娇艳,花叶之奇珍,至“西真仙侣”之比喻,实笔描摹,虚笔烘托,实虚相映,神形俱现。极赞牡丹超凡脱俗之贵美,国色天香之丽姿。词人爱花恋春之情也溢于言表了。

牡丹盛开,天然绝色,使将要离去的春光,又显得明丽起来。如苏东坡所云:“不放闲花得少休。”恋春的词人怎能不尽兴赏玩呢所以下阕开始,就从赏花的情致入手。“试听取”三字,似与友人边赏边谈,兴味正浓。“更绕十日看承”,明写花期,暗含欲以花为伴、时刻不离、十日相随之意。“霞腴污尘土”,“霞腴”二字状写牡丹的光彩、丰润。与“污尘土”连接对举,那种爱恋痛惜之情,比前一句更加明显。这两句表面语气轻松平和,内心情感深沉厚重。因此接下四句,虽写池馆饮赋、清闲赏花的高雅情致,但欢欣的背后,总有一点清愁。“池馆轻寒,次第少风雨”,便写牡丹盛开时“轻寒”“少风雨”美好环境,以及词人赏花的急切心情。于是引出“好趁油幕清闲,重开芳醑”的实际行动。闲暇开宴,把酒赏花,将作者恋春爱花的心境推向了顶点。“油幕”,即游幕,帷幕,引申为公务之意。公务繁忙,难得偷闲;而对国色天香痛饮美酒,更为难逢。所以“重开”二字,把人们寻时赏花,举杯畅饮,挥毫题词的情景,勾勒出来。词的末句,以“莫辜负,莺歌蝶舞”,涵盖全篇,令人联想前人的诗句“仍张帷幕垂阴凉”,那种欲留春驻的苦苦愁肠。而“莫辜负”二句所表现的却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心态,既然不能挽留春光,便尽心兴享用春光的好处。由此看来,虽然词人在本词中借咏牡丹,表达寻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更多反映的是封建士大夫那种无病 、及时行乐的情调,是应当加以摈弃的。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晚唐罗隐的《牡丹》,对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不作惊人之语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将牡丹的意态神韵尽现笔底。

诗一开篇便描写牡丹的盛开:“艳多烟重欲开难”,牡丹盛开,花朵硕大,蕊密瓣多,艳丽无比,故曰“艳多”;当花朵盛开之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绒瓣盈盈,嫩蕊颤颤,粉雾腾腾,每朵花的四围都象是弥漫着一层淡淡的烟雾。此中景色,慧心的诗人是最有体会的,李白曾说过:“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话;唐代的另一位诗人权德舆在写到牡丹花的这种景色时也说:“艳蕊鲜房次第天,含烟洗露照苍苔。”(《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歌》)牡丹花这种“含烟”之景正说明了它盛开的浓艳,所以罗隐在他这首诗的第一句中就着重表现了这种情景。“艳多烟重”,一个“多”加上一个“重”,十分形象地表达出了牡丹盛开的热烈。那么,盛开为何又“欲开难”呢是不想再开了,还是想开难开呢既是,又不是。正是因为“艳多烟重”,使牡丹难以承受,不想再开放,也难以再开放了。因为“艳多烟重”已是恰到好处,开到最热烈的时候了。不是么,你看那花心:“红蕊当心一抹檀。”盛开的牡丹花,张开重重花瓣,当心一簇细蕊带着融融红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而花蕊根部和花瓣相接的地方又呈现着一种浅赭的晕色,如同一抹檀眉卧在花心,更突出了牡丹的艳丽。后来的描写牡丹的诗人们也注意到了牡丹花的檀心,晚唐另一位诗人秦韬玉在他的《牡丹》诗中写道:“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清代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绿牡丹》诗中也说:“碧蕊青霞压众芳,檀心逐朵韫真香。”写到花蕊便语及檀心,这也是十分自然的。

接下第二联,诗人从欣赏者而着笔,暗写牡丹花的美丽。一是风流倜傥的公子夜晚醉酒归来,迷离中仍恋恋不忘盛开的牡丹花,借着灯光在睡前再欣赏她一遍;一是闺中美人早晨起来对着镜子小心地将牡丹花插在云鬓上,借以增加自己的美丽。醉后赏花,或是灯下赏花,是文人的趣闻雅事,白居易在《惜牡丹花二首》中说:“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在《花下醉》中也写道:“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代苏轼更是痴情:“只恐夜深花睡去,更持红烛照红妆。”(《海棠》)而范成大则说:“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看来爱花倒是诗人的共同心理。而美人,则更注重自己的容颜,当打扮自己的时候,则要选择最美的花朵。一朵牡丹花插在自己的头上,“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那倒是最惬意的了。

第三联是将牡丹花放在大自然中来描写,前一句是说她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将她放在庭堂中,感觉染上花香的春风也变得可贵起来,似乎是在说,如果没有牡丹,就看不出春风的可贵;相反,经过春风的洗礼才更显得牡丹的艳丽。“国色”,原指姿容极其美丽的女子,因牡丹色极艳丽,亦称国色。刘禹锡曾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中唐另一位诗人李正封也曾留下一联有名的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见唐李濬《松窗杂录》)来赞美牡丹花。罗隐在这两句诗中,一是说牡丹为大自然添香,一是说大自然为牡丹增色,一反一正,相附相成,极其巧妙地写出了牡丹花的美丽。

最后一联,诗人运用了一个人们熟知的典故,将牡丹花的娇艳华贵描写得淋漓尽致:“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干。”“太真”是杨贵妃做女道士时的号。这句是说,晚上的牡丹花象什么呢就象杨贵妃娇慵无力倚在栏干上一样。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盛唐时李白供奉翰林,曾在宫中将牡丹花和杨贵妃放在一起写了著名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中最后一联云:“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从此,人们便将牡丹花同杨贵妃联系在一起,许多牡丹名种就是用她的名字而命名的。如“醉玉环”、“杨妃深醉”、“杨妃绣球”、“太真晚妆”、“醉杨妃”等。诗人在写到牡丹花时,便经常运用杨贵妃作比和用“倚阑干”形容。如唐代王贞白的《白牡丹》:“佳人澹妆罢,无语倚阑干。”温庭筠《牡丹》:“华堂客散席垂地,想凭阑干敛翠娥。”罗邺《牡丹》:“莫背阑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宋代叶顒《牡丹》:“含风笑日娇无力,恰似杨妃睡起时。”这样来写牡丹花,无形中就增强了牡丹的艳丽娇媚和雍容富贵,美人玉色,相映成趣,言在此而意在彼,无形中完成了对花的赞美。

赞美牡丹,在唐代是个热门话题,罗隐能在众多的描写牡丹诗中别具一格,自出机杼,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诗人费尽经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各种手段,充分展开描写,终于使这首《牡丹》诗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地。在语言上虽然不用艳词丽句,却能描绘出牡丹国色天香的神态姿容。这也是罗隐作诗多用口语、力求通俗的风格的具体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85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