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教师不仅在学校里扮演着多种角色,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在学校之外也扮演着多重角色,承受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在家庭里,教师是父母的子女,是配偶的丈夫(妻子),是子女的父母,既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还常常是一家之长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家庭他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既有繁重的家务劳动(农村中小学教师还要承担耕种责任田的劳动),更有脑力方面的各种纷扰,还有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情感交流等。和普通父母一样,教师也是望子成龙,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角色。
教师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也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社会要求教师是一个高素质的模范公民,教师偶尔的行为闪失会遭到周围舆论的强烈谴责。教师还兼有其他社会角色,如在社会团体或学术团体兼职,社会活动的组织者或指导者等等,他们还需要付出一定的心理能量来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师有着强烈的成就动机,但由于多种原因,其成就动机常常受阻,导致出现挫折感并引起一定的心理压力。
1培养学生的成就挫折学生在学识、品德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是教师工作和奋斗的目标,但由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学习。因此,仅凭教师的主观愿望是不能实现这个目标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常会有局部的失败。
2学术研究上的成就挫折教师的日常工作是教育教学,业余自学钻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职进修的机会又很少,他们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常常只是停留在经验水平,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
3晋升职称的成就挫折职称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总体水平的标志,不仅可以满足教师丰富强烈的精神需要(如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晋升职称对教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晋升职称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再加上职称评定过程中的许多不正之风(如论资排辈、滥用职权等)及指标紧缺等,致使教师晋升职称难上加难。此外,在改善经济收入等方面也都存在着挫折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适度焦虑和紧张感,并引起体内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有机体释放较多的能量进行活动,使人反应速度加快,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从而使智力活动效率提高。可见,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研究还发现,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动作紊乱现象,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持续的情绪紧张,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身疾病。从以上分析可见,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沉重的。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心身健康。许多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群体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烦燥不安、记忆力减退、焦虑、恐怖、头痛等,这与心理压力过重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要学会对自我心理进行调节,缓解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调整认知,找准压力源心理压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说到底仍然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找到它的源头。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源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特点教师的工作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与个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很多知识上不再比学生“闻道在先”,威信受到了一定的动摇和影响,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个性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自私、任性、依赖、孤僻、缺乏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意志薄弱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思想困惑多,心理冲突多,教师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新的理论和方法又没有系统全面地掌握,因此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
2教师本人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压力源,包括了一系列的因素。首先,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生、家长、学校及各级领导、社会上的其他人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成员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及遵守行为规范方面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脑体倒挂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富的大款与教师长期的贫困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超负荷的劳动负出、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的潜在价值、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次,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不正之风的蔓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成就动机难以实现,因而造成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明确了心理压力源,教师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对心理压力,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对职业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设置合适的目标,淡泊名利思想,完善人格。要不失时机地向社会宣传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观及教师劳动的特点等,争取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二)放松情绪,减轻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放松训练这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控制紧张情绪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神经放松,尤其是大脑的放松一般需要进行专门训练,其中颈部的放松动作对于消除紧张情绪十分重要。颈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中间位置,是联系大脑和脊椎的桥梁,颈部肌肉和骨关节的放松可以导致来自内脏器官的兴奋冲击的降低或中断,从而使得紧张的情绪状态失去激发的物质(神经能量)基础,进而降低情绪的紧张性。
2转移注意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紧张情绪是由于他们过分注意那些令人担心的事物或情境所造成的。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固定”在这样的事物或情境上,因此注意和紧张就构成了一个互相强化的系统,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不断加强。当情绪处于高度紧张时,转移注意不失为消除紧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转移注意,就是指人有意识地变换活动方式,使意识离开引起人们紧张情绪的剌激情境,暂时脱离长期关注的事物。当人们变换活动方式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就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了,人的情绪也就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情绪状态了。
转移注意的具体方法很多。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适当从事家务劳动、丰富业余生活等。肌肉放松可以调节情绪紧张度,减轻压力感;肌肉紧张(运动)也能减轻情绪紧张,缓解心理压力。肌肉运动不仅可以转移注意,而且可以使体内的紧张情绪得到渲泄和释放,降低情绪紧张度。另外,肌肉运动还能够有效地增强人的信念,发现自身的潜能,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从而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教师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便利条件,经常进行体育运动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以调节教师紧张的生活节奏,使情绪得到松驰,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同时,又能陶冶性情,使人心胸开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与人交谈教师因为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人际协作有限和自我封闭。因此,当教师出现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时,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援、痛苦。与人交谈不仅可以使教师内心的消极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渲泄,把积郁在心里的能量及时释放出来,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朋友、亲属及社会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帮助教师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情绪对比。情绪对比就是使两种对立的情绪发生冲突,使正面的积极情绪战胜消极的反面情绪。具体做法就是当教师感到紧张、压力大时,找来一些极幽默的笑话、相声、漫画、书籍等来听或看,并从内心发出开怀大笑。人在笑时,体内心、肺等内脏器官得到了短暂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了有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剌激大脑产生出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麻醉剂,它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减轻疼痛和不舒服感,消除厌烦、忧郁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三)磨炼意志,增强抗压性心理压力是人们对外界剌激进行反映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大小因人而异。同样的事件或剌激情境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同样的外界刺激到底会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相同的刺激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小,抗压性较弱的人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较大。人的抗压性不是天生的,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
首先,教师要加强意志独立性的培养。为此,教师要明确自己行动的目的性,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在行动上克服受暗示性,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
其次,教师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为此教师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人们在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时,一直处于动机斗争过程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大)。在行动中,敢于承担责任,敢作敢为。当然,也要克服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轻举妄动和草率行动由于不考虑主客观条件,不考虑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和行动后果,常常带来行动的失败,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再次,要加强意志坚定性的培养。教师要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保持充沛精力,克服各种不符合目的的内外部困难和干扰,不屈不挠地为实现目的而奋斗,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
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压力越来越大,教师应当
(一)具体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关于情绪调节,人们很容易想到对负性情绪的调节,当愤怒时人们需要克制;悲伤时需要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其实,正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节、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时,不能表现得过分高兴,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
(二)唤醒水平的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一般认为,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是,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也需要调节。研究表明,高唤醒对认知操作起瓦解和破坏作用,如狂怒会使人失去理智,出现越轨行为。
成功的情绪调节就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也有人指出,情绪调节包括:削弱或去除正在进行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一种情绪。所以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
(三)情绪成分的调节
情绪调节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如情绪紧张或焦虑时,控制血压和脉搏;体验痛苦时,离开情境使自己开心一点;过分高兴时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此))还有情绪格调的调节。动力性的调节等,如调节情绪的强度、范围、不稳定性、潜伏期。
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五大类,十六种。
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压抑作用、否定作用、退回作用和潜抑作用。
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六种:反向作用、合理化作用的、抵消作用的、隔离作用、理想化作用及分裂作用。
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的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作用和投射作用。
代替性防卫机制
代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象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建设性防卫机制
在防卫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补偿,是属于建设性的,它可分为认同作用和升华作用两种类型。
这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作业的标准答案哦,
首先我们知道老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才能做好老师的本职工作。因为压力大而不好好教课,这种行为不好,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有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不要把情绪带到课上,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其次,作为一个学生,应该为人师表,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如果因为老师的不好好教学让学生有了怪异的想法,有了错误的价值观,这是不对的。
作为老师,应该是能调节情绪的老师,能顶住压力的老师。
我认为心态最重要:第一、不要什么都想争第一。第二、别和学生一般见识,想开一点,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学生,最好视而不见,能管就管,不能管就算了,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三、和同事多沟通交流,谈谈心、聊聊天。第四、尤为重要的是不能把情绪带回家,带给爱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这样对自己的家不公平。
云南省巧家县教育局教科中心 胡方茶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许多挑战,心理压力较大,职业倦怠症状明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调查表明: 756%的初中教师、725%的高中教师和709%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因此,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本人不但要正视压力的存在,而且要研究、制定并采取减压对策,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工作满意度。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社会调适对策从整体讲,教师地位和过去比有很大提高。但横向比,付出和回报比,教师地位和待遇还不尽人意。特别是工作在农村的部分中小学教师,不但条件艰苦,工作辛苦,而且酬薪低,有的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因此,党和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教师工资水准,完善教师工资保障体系,保证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当教师,吸引城市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切实解决后备教师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生存状况不佳等问题,真正使教师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全社会要进一步弘扬尊师重师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教师工作的特殊价值和复杂性,尊重、理解教师的劳动,树立起教师的职业威望,多为教育、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形成党以重教为本、政以兴教为先、民以支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让教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调适对策1选: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有些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过分关注应聘人的文凭,而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应聘人是否愿意当教师,是否适合当教师?结果招来的教师虽具备相应的知识,但不喜欢教师职业,工作的时候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的人主观上愿意当教师,但客观上并不适合当教师。这些情况,很难保证教学的高质量,很难保证教师没有压力。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尽快引进现代人才招聘与选拔系统,建立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并使用包括心理测验、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工作样本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师选聘质量,确保挑选出一批愿教、能教、会教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这是从源头上预防或减轻教师过重的心理压力的重要举措。2管: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坚决纠正层层下达升学指标,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学校的督导力度,督促学校落实减负规定,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民主管理,为教师减负、减压提供领导支持;学校领导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艺术。一是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内的各项管理制度要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并经教代会讨论通过,给教师一定的受重视感。二是坚持以法治校,用制度约束人,少用人管人。三是学校领导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待人公平,处事公正。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提拔干部、奖金发放等教师关心的敏感问题上,坚持标准、程序公开,不搞暗箱操作,增强教师对学校的信赖感。四是重视过程管理,及时适当地对教师工作给予评价,并讲究管理艺术,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去工作。3育: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计划,成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和诊断机构,组织教师开展时间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心态调整、应对挫折、职业生涯设计、潜能开发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和技能训练,以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教师任职学校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教师购买心理保健方面的图书、刊物并定期组织学习,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其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上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缓解过度的紧张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工作安心、舒心。4留:稳定教师队伍,增强学校凝聚力。一是事业留人。学校要积极为各层次教师创造条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帮助教师获得成功感。建立远、中、近相结合和低、中、高相结合的学校及个体两大目标系统,并使个体目标纳入学校目标之中,为学校和个体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外在诱因和精神动力;二是待遇留人。借鉴企业的做法,在教育系统引进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现代化薪酬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优教优酬,多劳多得,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另外,设立名师工作室,评选功勋教师、首席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其颁发证书和津贴,有利于骨干教师队伍的稳定。三是情感留人。学校领导要善于进行情感投入,了解教师需求,关心教师疾苦,想教师之所想,帮教师之所需,解教师之所困,排教师之所忧,让教师处处体会到领导的爱心、组织的关心,从而满脸热情投入工作,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四是环境留人。第一,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种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宽松的情感校园,使教师置身其中有一种安全感、亲近感。第二,加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建好图书馆、阅览室,购置图书杂志等教师必须的精神营养品,构建丰富多彩的墙壁文化、橱窗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引进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精神家园,使教师置身其中有一种精神上的充实感、神圣感。第三,加强学校物理环境建设。学校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体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教师置身其中有一种温馨感、舒适感。五是活动留人。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如座谈会、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联欢会以及体育娱乐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定期组织教师查体、假日旅游。通过活动不但凝聚人心,而且使教师压力得到缓解、情绪得到调节、身心健康得到改进。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对策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全面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纳。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优势,并不因此而孤芳自赏、自高自大、盲目乐观;又看到自己的缺点、劣势,并不因此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自我苛求。二是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做到敬业爱岗,淡泊名利,勤奋工作。任凭商海翻腾,物欲横流,两袖清风,能耐得寂寞,远离诱惑,守着宁静,站稳三尺讲台,甘为人梯,追求精神的富有和学生的成功。2劳逸结合,放松自我为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教师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忙中偷闲,放松自我。特别要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锻炼,早晨跑跑步,课外活动打打球,晚饭后散散步或听听音乐,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紧张而不友好的人际关系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树立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搞好与领导、同事、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既不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也不在背后议论、诽谤别人,还要不在乎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说,做到闻过则喜、闻过则改、见贤思齐、扬长补短。4合理调节不良情绪中小学教师在压力情景中会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讲,教师应承认自己的消极情绪,接受压力事实,而不要掩饰它,并学会用恰当地方法排解。如通过找人倾诉、自我渲泄、听听音乐、体育锻炼、变换环境、心理暗示等方法,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使自己处处和健康为伴,时时和快乐同行。5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之路如同轮船在海中航行,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难免出现惊涛海浪、遭遇暗礁。当在学习、工作、生活、晋职等方面遭到挫折甚至失败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压力,陷入烦恼和忧愁之中而难以自拔。这时,教师要以乐观的情怀、开阔的胸襟正视现实、查找原因、吸取教训、调整目标,寻找进取之策。历经暴风骤雨,付出心血汗水,成功就会主动地向你招手,胜利定会张开双臂与你拥抱。6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只有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每一个中小学教师要坚信: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只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博览群书,不断丰富文化底蕴,勤奋工作,成绩突出,才能消除减轻心理压力,才能找到应有的位置,才能取得应有的地位,才能获得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工作上的成就感。
朋友,都找给你了,很全的:
如何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尽管“教师”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向往和崇尚的职业,然而医学专家认为,目前在教师中有不少人士患有心理疾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受到情绪的困扰,出现睡眠障碍和心理障碍。其中,心理障碍多为焦虑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另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情感性精神病(多为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据分析,教师发生心理疾患的原因,与心理压力过重不无关系。客观地讲,心理压力的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人有一种惰性,能拖则拖,可推则推,如果没有压力,恐怕有许多人很难在规定的时限内办好一件事。有了心理压力就不至于拖拖拉拉。但是,心理压力有一个限度,如果压力过重,超出人的心理承受限度,那就会发生心态失衡,轻者出现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重者便会导致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那些心理障碍刚出现“萌芽”的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1、热爱学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一位讨厌学生的教师工作起来一定非常
痛苦。反之,你就会在学生的尊重中感受到职业的快乐。也就能淡薄名利,求
得心理平衡,心理自然健康。
2、谨慎跳槽 教师希望经济收入高,想“跳槽”未尝不可,但在跳槽前得先对
自身情况作一个认真评估,看看自己能否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不仅要从自己
的能力上去评估,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光看到新岗位的经济
效益,更应考虑到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适应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的青年,
还是以少跳槽为好。从精神卫生角度来讲,年过四十不宜“跳槽”。因为中年
人考虑问题已形成心理定式,而且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人过40
了,在单位也算元老了,钱虽不多,但资本还有,混到退休再出去挣钱,也只
有10多年
3、调换环境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长期的精神紧张之后,要学会
放松自己。可外出旅游,饱览大好河山,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许多人都有
这样的体会,出去旅游,心情十分愉快,可以忘却不少烦恼。所以,一旦出现
焦虑性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时,不妨想办法(如调调课)休假几天,外
出旅游、度假。你看,现在正值假期,很多老师都在旅游,我相信,新学期他
们一定能以新的面貌投入工作。
4、找朋友倾诉 内心不悦,郁闷心中,既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加重病情。
此时,可找些亲朋好友,向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不悦。有时候,肚中的“苦
水”倒出来之后,心情就会感到畅快得多,这就是“一吐为快”,心理治疗中
称之为“宣泄法”。你担心朋友出卖,不妨来此论坛发泄哟,红霞斑竹善解人
意,你把你的痛苦交给她吧,轻轻松松回去上班。
5、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
人生旅途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利。为了健康地、
无忧无虑地生活,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而这种驾驭情绪的能力
是与年龄、性格、阅历、思想素质等因素有关的。因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
己,学会一些平衡情绪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透析法当你为一件烦恼的事
情痛苦得难以自拔时,不妨对自己大喝一声:这样痛苦下去就能解决问题吗?
生命太短促了,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还有多少事情正
等着我去做……豁然猛醒,穿透人生,也许能控制住低沉的情绪。
6、转移法 当你为一件事闷闷不乐时,大可不必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下去,
应找家人或朋友聊聊天、看场**,要不,你就开始紧张的工作。思想转移,
不想了,也就没事了,看看别人都很快活,对自己也许是个感染。
7、冷静法 当你和别人吵了架,或因一些事情弄僵了的时候,你可能要愤
愤不平:他这人怎么这样不讲理,我哪点对不起他?这样,你会越想越气恼。
每当这时你要尽量强制自己,把过热的头脑冷下来,想想过去你们的交往,你
就会发现,他并不像你刚才想的那么坏。 放任法 当你遇上不遂人愿和力
所不及的事情时,一连串的“为什么”、“怎么办”会使你焦虑不安,陷入极
度痛苦之中。这时你要像个旁观者那样,告诉自己,人活着应当奋斗。学会忍
耐,思想才能得到解脱。
8、淡忘法 有些人总爱用过去做错的事和不愉快的事来烦恼自己。其实,
不佳的心绪,只能靠自己去“平息”。最好的方法 就是丢掉和忘却,过去的一
切就让它过去吧!吸取教训,反思昨天,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住今天。要记
住,每一个今天,都有一种新奇、一个追求、一条奔涌向前的欢快的小溪……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首先是一奉献,但当前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压力
日益增大缓和教师压力不能只靠教师自己,
还要靠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合理而且人性化的处理好教师的心理和社会的动态,
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希望有关部门关注这一阶层,
现在的教师好累
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已经让教师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减负教师就要增负了吗
教育的实质是教书育人共同进步
不能把教师的牺牲当作理作当然的,
要有一定的尺度
这样教师首先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伟大不能当然教师牺牲的理由,
心理中的压力有谁去缓和,
只靠教师自己不够
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
有很多教师有心理或是身体的疾病
这些付会都要而且是可以避免的,
为什么不让教师有一个很好的心理和身体呢,
那样他们会付出更多。
职业倦怠虽然令人心力交瘁、备感痛苦,但它并不是世界的尽头,它只是人生的一个交路口,如果选择得当,你或许就能找到人生的新方向,不但将危机化为转机,而且还能将转机变为再一次成长的契机。
对职业倦怠进行再定义
再定义的意思就是发掘出职业倦怠积极的方面,而不再纠缠于它的负面作用。如果把我们的身心看作是一个系统,职业倦怠就是一种身心失衡的状态,它的作用就像是保险闸一样,在紧要关头拉闸断电,以防止整个系统爆炸。因为或许是你已经走到了人生某一个阶段的尽头,以前的老办法不再奏效,需要转换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因而职业倦怠甚至是心理枯竭以一种强烈的手段来提醒你,让你发现问题所在。
更重要的是,经历心理枯竭的人因为症状带来的痛苦而不得不放慢生活的脚步,反而可以更加真切地体验生活的细节,并且在这过程中发掘真实的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倦怠不但不是世界末日,而且还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转折点,如果你听从它的提醒,适时地调整自己,它就可以带领你通往充满爱与欢乐的新生活。
当从思想上接受了职业倦怠存在的合理性,要从其中走出来就会信心倍增了。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此要从枯竭状态中复原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对内:补充燃料,促火重燃
一个人所拥有的精力、智能、心理等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资源耗尽,就会导致枯竭。因此,在燃烧殆尽之后积极补充资源,可以使熄灭的火种再次燃烧,恢复原有的工作热情。需要补充的资源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情感资源,即寻求社会支持。增加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支持资源,比如自己的朋友、同事和家人的关心和鼓励,拥有广泛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人,身心健康,不易倦怠。另一类是技术资源,即补充一个人成功达成目标所需的稳定能力。这可以通过增加个人的专业技术资源,通过学习、补充知识来实现。不断充实自己的库存能量,事业之火就能长明不熄。
对外:消除或减少压力源
多数情况下,职业倦怠与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巨大压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从职业倦怠中复原,彻底消除压力的来源是一种建设性的做法,如果不能完全消除,则要尽量减轻它们的强度。因此,学校应该帮助教师找出并且消除那些不必要的压力来源,如额外的工作任务、过多的会议、不合理的考评制度等等。此外,学校和校领导应采取一种重用和关怀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业务上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时常给予能够满足教师们个人需要的激励,建立积极、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监控,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如果压力实在无法消减,教师也可以采取回避的态度,即通过“停薪留职”或者“跳槽”来实现,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跳槽时不能冷静地判断职业和岗位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兴趣和能力,理性地选定职业目标,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且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况之中。为了不再次跌入职业倦怠的泥沼,对自己的生涯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尤为重要,我们称之为职业生涯管理。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帮助个人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选择,将看似孤立的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使职业生活更加充实和富有成效。此外,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也可以实现职业生活同家庭生活等多个生活目标的平衡,避免顾此失彼。
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圣的职业,社会对教师期望很高,过去,一提起老师,人们自然就想到辛勤的园丁,仿佛老师就应该无私地奉献,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存在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原因是生活中教师要面对很多的压力。一、教师压力来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子女成长和个人婚姻等各种问题,核心原因在于:职业、角色等多方面的压力较大与其自身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一)来自学生的压力: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教师必须据此调整自己的工作,因此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常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很大。极个别的学生不仅不学习,还经常吵闹。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教师的教学压力很大。有时在课堂上个别学生的恶作剧,使教师身心遭到摧残。。(二)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教师面对教育、教学双重任务,工作量大,工作琐碎。主要是生源质量较差,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不良行为很多,学生心理素质也不高,教师在教育方面常要付出比一般教师多得多的努力。学校的老师基本上还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工作众所周知劳心费力,使得教师身心俱疲。(三)来自教师自我发展的压力:教师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管理者、授课者、教育者、学习者等,需要不断转换,这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还有非常重要但常被人忽视的情绪调控能力,发展能力的要求与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是重要的压力源。此外,教师工作量比较大,工作对象又是人,因此工作投入比较大,职业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强,而对教师的社会报偿、待遇相对较低,这种矛盾也容易使教师产生不平衡心理,造成怠惰、自卑、失望等心理。(四)自身素质缺陷的焦虑感。新的职业教育要求教师都成为“双师型”的理实一体化复合人才。以前教师用传统的书本、黑板、教鞭等进行教学,现在要求教师掌握使用投影仪、幻灯、自制教具等,现又迅速地发展为自己制作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等等。时代在发展对老师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差甚远,似乎高不可攀。诚然,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接受培训来提高自己,但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少教师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自身素质的缺失将难于适应改革的要求,遂有“跟不上形势之感”,并由此而产生无助感、焦虑感。 适度的心理压力能成为人们前进的动力,对活动起激励作用,但压力过大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困惑,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确保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二、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措施 从辩证的观点看,压力对人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能使人产生消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如果当教师不堪压力而产生消极的行为和情绪的反应时,我们应如何对症下药呢? (一)、面对压力做出理智反应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压力是,作为教师应做出理智性反应,采取有控制的、不失常态的,以化解压力为目标的积极性行为,尽量避免产生攻击、回归、冷落、固执、自卑等不良的非理智性反应。或者对原来行为的不足加以补充,将消极的心理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心理和行为,或者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方式,把注意力从造成心理紧张的目标中移开,代之以其他较为轻松的活动目标,用新的成功达到自我心理平衡。 在教育学生中,对恶作剧学生应正确地对待,善于从这些学生身上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从他们的闪光点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进而减缓所承受的压力。以宽容心去对待每一个后进生。 (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崇尚完美,是很多教师所追求的生活目的。总认为作为学生的榜样,就应该是完美的、不能有缺点。事实上,强迫自己追求完善,正是不快乐、心理不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好所要做的、喜欢做的事,然后试试着手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如果真的力所不及,可以向同事或朋友讨教,不要过分责难自己。 在班级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教师的压力,给自己创造更多的训练和提高的机会。勇于展示自身缺点的老师,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是一份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教师的很多压力是来源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如何改善与人的关系,这完全有赖于自己。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接纳与赞许他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教师只有不断地与社会交往,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必须正视并接受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因素。 (四)管理者帮助教师化解心理压力 排解困扰教师的压力,是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领导可以:1、指导化解压力的方法。倍受压力的教师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环境调节法、陶冶性情法、宣泄释放法、心理防卫法等,解脱烦恼,减轻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化解压力,以更大的激情投身于教育事业。2、改善工作环境。学校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消除环境中容易产生压力的因素,使广大教师始终置身于一个和谐的奋发向上的大集体中,并从中汲取化解压力的力量和勇气。3、及时疏导。教师遇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应主动关心,帮助其认真分析原因,针对不同的教师个人的经历、个性特征等及时加以疏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4、提供释放情绪的情境。当教师因压力过大而产生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时,要设法让他们从这些情绪中释放出来,并提供适宜的释放情绪的情境。让他们将心中的郁闷倾诉、宣泄出来,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5、加强心理教育。首先,加强自我控制教育。在受到大压力的重负时,要能控制自己的非理智性行为,以免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其次,加强教师崇高职业感教育,使其乐于享受恬淡的生活。教师是一项精神价值重于物质享受的职业,相信教师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认同从事教育事业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重要事业。培养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兴趣,热爱教育事业,要将物质享受放在次要的地位,甘心过着恬淡的生活,保持宁静的心境,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表现诲人不倦的精神。 在教室的三尺讲台上,站着的是为祖国未来开垦希望的园丁,是播种文明的使者。我们辛勤的教师们“俯首甘为孺子牛”。希望我们教师一身轻松,放下心中的压力,轻松地走上讲台,在三尺高台上,延续整个社会的期望。
(一)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对心理健康的科学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已深入各行各业,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心理危机、心理障碍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此同时,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问题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出版了大量的有实践意义的心理健康书籍。我们可以根据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有效的评定,也可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对心理健康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不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抽出一些时间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站在科学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心理,重视自身心理的发展变化,理性地思考因果与对策,将心理健康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工作学习中,时刻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保证自身人格的健全和身心的协调发展。 (二)学会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心理健康与人的主观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站在同样的位置,一个人看到了阳光,另一个人看到了阴影。心理健康的人习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相反。因此,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对待工作压力:“没有狼群,鹿迟早是要灭绝的”,“人没有压力,成就不了事业”。有关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免疫力,从而延长人的寿命,只要我们能够愉快地接受压力,承受压力,压力是有益无害的,它能够挖掘出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斯宾诺莎说:“不悲哀,不嘲笑,不怨天尤人,而只是理解。”这是我们对付生活压力的一付良药。现代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回避竞争、抱怨竞争不但与事无补,反而使自己心理状况变得更糟糕,所以,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以一种坦然、理解的积极态度来面对一切,压力也可以变为动力。 (三)学会调节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教师职业压力的过大使得教师的情绪总处于紧张状态,研究发现,紧张情绪会使人的免疫系统弱化,各种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因此教师应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警惕,用理智驾驭情绪,不做情绪的俘虏。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公式:情绪指数:实现值-期待值,当实现值超过期待值时,情绪指数大于,人的情绪就呈现兴奋状态;当实现值小于期待值时,情绪指数小于,人的情绪就出现压抑状态,而且指数越小,情绪就越紧张焦虑。所以,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确定合适的期待值,不要期待太高,凡事不必尽善尽美,时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保持心理的平衡。 (四)运用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A、美好想象解压法。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表明,美好事物想象法是治疗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富有感情的美好想象,不但可以使人忘掉烦恼,而且对心率、血压、呼吸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对健康十分有利。 B、运动解压法。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忧郁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半球,而愉快情绪则发自右半脑。人们在进行运动时,左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右半球则取得支配地位。因此,通过参加一些劳动、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可解除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保持健康心态。 C、谈话聊天解压法。教师应扩大人际交往范围,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当压力过大、情绪紧张时,可以通过谈话聊天,得到亲人、朋友的理解安慰,解除内心的压力。 D、走进大自然解压法。法国作家莫罗阿认为: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森林、高山、大海之苍茫伟大,衬托出我们个人的狭隘渺小。教师应忙中偷闲,走进大自然,尽情松弛,冲淡紧张的压力。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设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氛围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心理的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