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山衔落日浸寒连,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春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山衔落日浸寒连,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1张

《村晚》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其意思是:想到登山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满了山;想到在海边看海,思绪就好像海水一般地澎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写作全身心投入的体会和情感,说明了想象活动刚一开始,千头万绪竞相涌起,既要按一定写作规矩虚构意象,又要对不够具体的形象精细刻画。要对观察的事物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傍晚,夜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3、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4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