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佑演过什么电视剧呢?

刘恩佑演过什么电视剧呢?,第1张

刘恩佑演过的电视剧列表如下:

演员介绍:

    刘恩佑,中国内地知名男演员,质感型男,云南昆明人,毕业于北京**学院2004级表演系。

    2007年出演首部电视剧《幸福的眼泪》进入娱乐圈;

2009年主演都市情感剧《孽缘》受到关注;

    2011年主演**《婚礼告急》;2012年主演**《擒爱记》,参演的电视剧《穆桂英挂帅》逐渐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2013年参演电视剧《雅典娜女神》和《精忠岳飞》。

2014年先后在电视剧《待嫁老爸》、《擒蛇》、《大道天行》中担任男主角。

2015年3月在《亲密搭档》中担任男主角。

从事设计工作的原因,近年来走过不少城市,看了很多冠以“国际”大名的时尚服装展会。前些日子,又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十岁华诞,国内业界和专业媒体就中国服装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做的反思、总结和展望,引起我对中国“国际”服装展会进行“比较研究”的兴趣。由此,联想到城市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关系、城市文化对服装品牌“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等问题。毫无疑问,对一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颇有意味和常说常新的话题。笔者认为,粗略解读服装市场国际化和品牌本土化的概念内涵和市场实践,对内地而言,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港岛,少了一份欧洲的古典闲适,也不及姑苏水城的精致灵动,更没有大上海华彩流溢、高楼林立般的新贵气息。但作为我国具有真正意义的国际化都市,她特有的城市文化和商业文明却令人如沐春风,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回家”的温馨!当我与友人一起漫步在繁华的商业大道,走在些许陈旧的柏油路上,一望那难以计数的“国粹”书法商行店牌和中国气派的街头广告艺术“展”,眼前所见是一道道赏心悦目的中国城市文化风景线!

历经百年沧桑,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港岛,正以她独具历史厚度的商业文明,改变着我们对她“文化沙漠”的偏见;长期以来设计界关于服装设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争鸣,香港时装街的流行风也为我们拂去了理论的灰色。当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名闻遐迩的香港国际时装节。这个代表着亚太地区最高水平的时尚盛会,是一个让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充满自豪的国际时尚“品牌”!

承办春夏国际时装节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坐落在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湾,远瞻得悉尼歌剧院之仿生神韵,近观如上海歌剧院气派恢宏,是1997香港回归的纪念性建筑,算得上是一座浓缩了百年历史风云的传世杰作了。当我们置身其中,顿觉天高云淡,内外通明;又若园林借景,意境悠远。展馆设计尽高科技建筑之能事,取重技派金属玻璃结构创意,让人举目四顾,青山如黛;水天一色,尽收眼底,心情为之一振!让参展、看展的来宾触“景”生情,多一份 东方“天人合一”的人文关怀,少一些市场化“商贾势利”的剑拔驽张,当是港展策划的一大妙构吧!

在二楼展会“玄关”,我们看到,香港时装展的“中庭”颇具创意。设计紧扣时尚流行,背景处理充分体现“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可谓惜墨如金。设计师于展位入口置“中国红”展台,极富民族气派和喜庆意蕴。主标题下,一组白色晚装静态展示系列,冰清玉洁,该是是借鉴西方“国际化”礼服文化的最好诠释吧!这种中西合璧的展示创意,准确传神地透析出香港时装节和香港设计师“民族化”融入“国际化”的心路历程。同时,这组创意又让我们领略到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设计师在巧妙运用肌理对比、流苏装饰、系带缠绕、结构夸张等工艺表现手法的同时,辅以来年流行的白色组合,形成造型元素之“繁”和无彩素色之“简”的强烈对比,与对面身着白色晚装的港姐造型呼应,品高韵雅,非常出“色”,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颌首之余,更有恢宏宽大的银屏,时时传送着香港时尚精英们的才情,哪一组组获奖作品,成功地演绎着时装王国辉煌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置身其中,真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展馆外厅设计,主题明确,动静相宜,虚实结合,以少胜多,富于艺术感染力。与内地很多的时装节大兴土木,搭台唱戏般的铺张相比,形成较大反差,充分体现出香港时装节组织策划的成熟和时装产业的高度发展。细细品味,港展设计象宋词,传达的是意境,内地展会设计却似作赋,略嫌铺陈。

馆内展示中心,日、韩、法、意、英、美和北欧等时装品牌云集,但以香港工艺时装最具代表性。在挖掘、继承、扬弃后运用民族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工艺时装设计的创造性方面,香港设计师表现出色,显示出高度成熟的民族自信!作为城市最新文化物化形态代表的服装展,最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化城市,在中国最具代表性。一般来讲,城市国际化程度往往决定着服装设计和时装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以香港服装产业的成功实践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城市国际化和服装品牌国际化决不能以牺牲本土文化为代价!这既是香港国际服装展会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一个颇具“震撼力”的重要话题。作为设计师的“这一个”,我们虽然人微言轻,也难对行业走势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但在这种“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那种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以至形成一种“社会心理”惯性的定力,是该引起业界和学界高度重视的。笔者在比较香港与内地的服装展会和服装设计“国际化”差距时认为,香港时装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虽然与特定的历史和成熟的市场机制密切相关,但他们在在吸纳西方现代文明“洋为中用”的同时,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自律性和历史使命感,应该是香港时装设计保持“民族性”而产生“世界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别化“个性”,并以具有“民族”生命力的历史文脉,来耕耘人类“共性”的心灵,取得“世界性”共鸣。那种人云亦云式的拙劣模仿,带来的只能是让人难以辨识的东施效颦!进入服装品牌国际化的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回眸十年来我国服装产业的风雨历程,看看内地这方面的探索,还是走了一些弯路的。

去年,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上海,定位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第六时尚之都”,令人振奋。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时尚之都的上海,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城市文化建设、服装文化导向和服装品牌工程实施等“软件”方面,内地与香港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商业文化和时装文化漠视本土文化传承,一味崇洋的陋习时有市场。表现在时装设计和品牌创建方面,心理幼稚,乏善可陈。有时,明明原创中国造,却忽而“东洋之花”忽而西洋“贝拉维拉”。服装展会和商店,到处“奴”声一遍。似乎断了传统文脉洋味儿的“译音”品牌,就算取到了品牌国际化的“真经”。其实,商家这种视消费者为“阿斗”、以模糊本土文化为代价的品牌国际化做法,正是时下业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心态的表现,也暴露出品牌运作者的短视和低能,应该引起重视并通过行业协会对类似倾向重新进行导向性校正。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外服装品牌抢滩国内服装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法国著名品牌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意大利著名品牌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北欧著名休闲艺术时装集团品牌(BESTSELLER)和真“华伦天奴”等。如果我们不能未雨绸缪,在城市文化和服装品牌建设方面立足本土,充分利用好自身文化优势整合资源,合力打造一个足以与国外品牌抗衡、并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国际化服装品牌军团,形成真正的本土品牌优势的话,前景令人堪忧。因为,市场“一体化”留给我们“校正”目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那种忽东忽西、毫无本土文化优势、缺少人文关怀和漠视人民情感的“假洋鬼子”作派,真如无根的浮萍,在西风东进、浩浩荡荡的服装流行大潮中,必然会使本已固有的市场终端优势淹没在“山姆大叔”的汪“洋”大海里,这不是危言耸听,“华伦天奴”即是一例!

回望历史,我们知道,一个伟大而又健康的国度总是具有自信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从泱泱中华的大唐盛世到今天的美国经济,成就其强大与典盛之势的正是“民族”的自信与“国际”的开放。与注重继承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相对应,香港设计师在对国外设计文化借鉴如新浪漫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波西米亚风格和BOBO风格的借鉴和运用方面,同样表现出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和推陈出新的综合创造力。今天,当我们以世界性宏阔视野来观照东西传统丰厚的工艺积淀,是会感知这历史文明留给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的美妙,也就不难理解它们为什么会不断成为休闲创意和女装流行的重要元素的。基于这样一种开放而不是狭隘的健康心态,在工艺时装设计方面,香港设计师群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其冲击国际时装设计大师级水准的爆发力已为世界范围认同。管窥展会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香港国际时装展的主流时装就是高度成熟的现代工艺时装。他们在运用现代扎染、绣花、手绘、编结等精美工艺手法和娴熟驾驭西方现代设计经典的范例俯拾皆是,让人有艺海拾贝、流连忘返之感,予我太多的惊喜与精彩!而从内地某些冠以“国际”服装的展会上,我们看到,一些内地的工艺服装设计在风格定位上还不够成熟,传统思维惯性正影响着设计创意水平的提升。似乎涉及工艺设计,就要精雕细琢;提及“民族化”探索,只有描龙绘凤。与现代设计理念相悖,内地部分企业的设计师在对决定服装“国际化”和“流行指数”等大的方向,反倒识别模糊,用功不足。具体表现在新型面料选用、挖掘材料语义、视觉肌理再造、艺术染整二次开发、流行色科学应用、突破服装造型线限制和时尚“第六感觉”的前瞻性创意等方面,却缺乏“自觉”多呈“自为”状态。另外,在装饰图案与服装结构的同构性方面思维不够完整,“加法”多,“减法”少,“写实”多,“写意”少,总给人不经济,欠洗练和品味不高的感觉,亦常犯工艺性过强而时尚性不足的“俗气”病。钱钟书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边上》论俗气一文中曾提及“过量”和“俗”的关系,可谓一针见血。这方面,内地服装设计师与香港设计师相比,确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现代服装产业,具有重要的“文化产业”属性和特征。进入服装品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我国时装业,正面临多元文化 “认同竞争” 的现实。城市文化导向对服装品牌建设和服装设计的导向功能十分明显。当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打造上海世界“第六时尚之都”的战略构想,对我们既是催人奋进的目标,更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鞭策。那么,对躬逢盛世、有幸赶上这趟历史大潮和勇立时尚潮头的服装企业家和设计师们,该怎样行动呢?置身港岛城市文化和时尚展会之中,通过与内地服装品牌这一城市文化传达载体的浅层比较,当不无启示作用吧! ,,,-- 顾鸣

,

,从事设计工作的原因,近年来走过不少城市,看了很多冠以“国际”大名的时尚服装展会。前些日子,又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十岁华诞,国内业界和专业媒体就中国服装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做的反思、总结和展望,引起我对中国“国际”服装展会进行“比较研究”的兴趣。由此,联想到城市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关系、城市文化对服装品牌“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等问题。毫无疑问,对一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颇有意味和常说常新的话题。笔者认为,粗略解读服装市场国际化和品牌本土化的概念内涵和市场实践,对内地而言,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

,港岛,少了一份欧洲的古典闲适,也不及姑苏水城的精致灵动,更没有大上海华彩流溢、高楼林立般的新贵气息。但作为我国具有真正意义的国际化都市,她特有的城市文化和商业文明却令人如沐春风,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回家”的温馨!当我与友人一起漫步在繁华的商业大道,走在些许陈旧的柏油路上,一望那难以计数的“国粹”书法商行店牌和中国气派的街头广告艺术“展”,眼前所见是一道道赏心悦目的中国城市文化风景线!

,

,历经百年沧桑,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港岛,正以她独具历史厚度的商业文明,改变着我们对她“文化沙漠”的偏见;长期以来设计界关于服装设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争鸣,香港时装街的流行风也为我们拂去了理论的灰色。当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名闻遐迩的香港国际时装节。这个代表着亚太地区最高水平的时尚盛会,是一个让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充满自豪的国际时尚“品牌”!

,

,承办春夏国际时装节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坐落在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湾,远瞻得悉尼歌剧院之仿生神韵,近观如上海歌剧院气派恢宏,是1997香港回归的纪念性建筑,算得上是一座浓缩了百年历史风云的传世杰作了。当我们置身其中,顿觉天高云淡,内外通明;又若园林借景,意境悠远。展馆设计尽高科技建筑之能事,取重技派金属玻璃结构创意,让人举目四顾,青山如黛;水天一色,尽收眼底,心情为之一振!让参展、看展的来宾触“景”生情,多一份 东方“天人合一”的人文关怀,少一些市场化“商贾势利”的剑拔驽张,当是港展策划的一大妙构吧!

,

,在二楼展会“玄关”,我们看到,香港时装展的“中庭”颇具创意。设计紧扣时尚流行,背景处理充分体现“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可谓惜墨如金。设计师于展位入口置“中国红”展台,极富民族气派和喜庆意蕴。主标题下,一组白色晚装静态展示系列,冰清玉洁,该是是借鉴西方“国际化”礼服文化的最好诠释吧!这种中西合璧的展示创意,准确传神地透析出香港时装节和香港设计师“民族化”融入“国际化”的心路历程。同时,这组创意又让我们领略到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设计师在巧妙运用肌理对比、流苏装饰、系带缠绕、结构夸张等工艺表现手法的同时,辅以来年流行的白色组合,形成造型元素之“繁”和无彩素色之“简”的强烈对比,与对面身着白色晚装的港姐造型呼应,品高韵雅,非常出“色”,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颌首之余,更有恢宏宽大的银屏,时时传送着香港时尚精英们的才情,哪一组组获奖作品,成功地演绎着时装王国辉煌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置身其中,真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展馆外厅设计,主题明确,动静相宜,虚实结合,以少胜多,富于艺术感染力。与内地很多的时装节大兴土木,搭台唱戏般的铺张相比,形成较大反差,充分体现出香港时装节组织策划的成熟和时装产业的高度发展。细细品味,港展设计象宋词,传达的是意境,内地展会设计却似作赋,略嫌铺陈。

,

,馆内展示中心,日、韩、法、意、英、美和北欧等时装品牌云集,但以香港工艺时装最具代表性。在挖掘、继承、扬弃后运用民族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工艺时装设计的创造性方面,香港设计师表现出色,显示出高度成熟的民族自信!作为城市最新文化物化形态代表的服装展,最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化城市,在中国最具代表性。一般来讲,城市国际化程度往往决定着服装设计和时装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以香港服装产业的成功实践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城市国际化和服装品牌国际化决不能以牺牲本土文化为代价!这既是香港国际服装展会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一个颇具“震撼力”的重要话题。作为设计师的“这一个”,我们虽然人微言轻,也难对行业走势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但在这种“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那种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以至形成一种“社会心理”惯性的定力,是该引起业界和学界高度重视的。笔者在比较香港与内地的服装展会和服装设计“国际化”差距时认为,香港时装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虽然与特定的历史和成熟的市场机制密切相关,但他们在在吸纳西方现代文明“洋为中用”的同时,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自律性和历史使命感,应该是香港时装设计保持“民族性”而产生“世界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别化“个性”,并以具有“民族”生命力的历史文脉,来耕耘人类“共性”的心灵,取得“世界性”共鸣。那种人云亦云式的拙劣模仿,带来的只能是让人难以辨识的东施效颦!进入服装品牌国际化的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回眸十年来我国服装产业的风雨历程,看看内地这方面的探索,还是走了一些弯路的。

,

,去年,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上海,定位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第六时尚之都”,令人振奋。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时尚之都的上海,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城市文化建设、服装文化导向和服装品牌工程实施等“软件”方面,内地与香港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商业文化和时装文化漠视本土文化传承,一味崇洋的陋习时有市场。表现在时装设计和品牌创建方面,心理幼稚,乏善可陈。有时,明明原创中国造,却忽而“东洋之花”忽而西洋“贝拉维拉”。服装展会和商店,到处“奴”声一遍。似乎断了传统文脉洋味儿的“译音”品牌,就算取到了品牌国际化的“真经”。其实,商家这种视消费者为“阿斗”、以模糊本土文化为代价的品牌国际化做法,正是时下业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心态的表现,也暴露出品牌运作者的短视和低能,应该引起重视并通过行业协会对类似倾向重新进行导向性校正。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外服装品牌抢滩国内服装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法国著名品牌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意大利著名品牌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北欧著名休闲艺术时装集团品牌(BESTSELLER)和真“华伦天奴”等。如果我们不能未雨绸缪,在城市文化和服装品牌建设方面立足本土,充分利用好自身文化优势整合资源,合力打造一个足以与国外品牌抗衡、并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国际化服装品牌军团,形成真正的本土品牌优势的话,前景令人堪忧。因为,市场“一体化”留给我们“校正”目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那种忽东忽西、毫无本土文化优势、缺少人文关怀和漠视人民情感的“假洋鬼子”作派,真如无根的浮萍,在西风东进、浩浩荡荡的服装流行大潮中,必然会使本已固有的市场终端优势淹没在“山姆大叔”的汪“洋”大海里,这不是危言耸听,“华伦天奴”即是一例!

,

,回望历史,我们知道,一个伟大而又健康的国度总是具有自信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从泱泱中华的大唐盛世到今天的美国经济,成就其强大与典盛之势的正是“民族”的自信与“国际”的开放。与注重继承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相对应,香港设计师在对国外设计文化借鉴如新浪漫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波西米亚风格和BOBO风格的借鉴和运用方面,同样表现出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和推陈出新的综合创造力。今天,当我们以世界性宏阔视野来观照东西传统丰厚的工艺积淀,是会感知这历史文明留给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的美妙,也就不难理解它们为什么会不断成为休闲创意和女装流行的重要元素的。基于这样一种开放而不是狭隘的健康心态,在工艺时装设计方面,香港设计师群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其冲击国际时装设计大师级水准的爆发力已为世界范围认同。管窥展会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香港国际时装展的主流时装就是高度成熟的现代工艺时装。他们在运用现代扎染、绣花、手绘、编结等精美工艺手法和娴熟驾驭西方现代设计经典的范例俯拾皆是,让人有艺海拾贝、流连忘返之感,予我太多的惊喜与精彩!而从内地某些冠以“国际”服装的展会上,我们看到,一些内地的工艺服装设计在风格定位上还不够成熟,传统思维惯性正影响着设计创意水平的提升。似乎涉及工艺设计,就要精雕细琢;提及“民族化”探索,只有描龙绘凤。与现代设计理念相悖,内地部分企业的设计师在对决定服装“国际化”和“流行指数”等大的方向,反倒识别模糊,用功不足。具体表现在新型面料选用、挖掘材料语义、视觉肌理再造、艺术染整二次开发、流行色科学应用、突破服装造型线限制和时尚“第六感觉”的前瞻性创意等方面,却缺乏“自觉”多呈“自为”状态。另外,在装饰图案与服装结构的同构性方面思维不够完整,“加法”多,“减法”少,“写实”多,“写意”少,总给人不经济,欠洗练和品味不高的感觉,亦常犯工艺性过强而时尚性不足的“俗气”病。钱钟书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边上》论俗气一文中曾提及“过量”和“俗”的关系,可谓一针见血。这方面,内地服装设计师与香港设计师相比,确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现代服装产业,具有重要的“文化产业”属性和特征。进入服装品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我国时装业,正面临多元文化 “认同竞争” 的现实。城市文化导向对服装品牌建设和服装设计的导向功能十分明显。当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打造上海世界“第六时尚之都”的战略构想,对我们既是催人奋进的目标,更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鞭策。那么,对躬逢盛世、有幸赶上这趟历史大潮和勇立时尚潮头的服装企业家和设计师们,该怎样行动呢?置身港岛城市文化和时尚展会之中,通过与内地服装品牌这一城市文化传达载体的浅层比较,当不无启示作用吧! ,,,-- 顾鸣

,

,从事设计工作的原因,近年来走过不少城市,看了很多冠以“国际”大名的时尚服装展会。前些日子,又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十岁华诞,国内业界和专业媒体就中国服装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做的反思、总结和展望,引起我对中国“国际”服装展会进行“比较研究”的兴趣。由此,联想到城市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关系、城市文化对服装品牌“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等问题。毫无疑问,对一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颇有意味和常说常新的话题。笔者认为,粗略解读服装市场国际化和品牌本土化的概念内涵和市场实践,对内地而言,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

,港岛,少了一份欧洲的古典闲适,也不及姑苏水城的精致灵动,更没有大上海华彩流溢、高楼林立般的新贵气息。但作为我国具有真正意义的国际化都市,她特有的城市文化和商业文明却令人如沐春风,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回家”的温馨!当我与友人一起漫步在繁华的商业大道,走在些许陈旧的柏油路上,一望那难以计数的“国粹”书法商行店牌和中国气派的街头广告艺术“展”,眼前所见是一道道赏心悦目的中国城市文化风景线!

,

,历经百年沧桑,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港岛,正以她独具历史厚度的商业文明,改变着我们对她“文化沙漠”的偏见;长期以来设计界关于服装设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争鸣,香港时装街的流行风也为我们拂去了理论的灰色。当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名闻遐迩的香港国际时装节。这个代表着亚太地区最高水平的时尚盛会,是一个让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充满自豪的国际时尚“品牌”!

,

,承办春夏国际时装节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坐落在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湾,远瞻得悉尼歌剧院之仿生神韵,近观如上海歌剧院气派恢宏,是1997香港回归的纪念性建筑,算得上是一座浓缩了百年历史风云的传世杰作了。当我们置身其中,顿觉天高云淡,内外通明;又若园林借景,意境悠远。展馆设计尽高科技建筑之能事,取重技派金属玻璃结构创意,让人举目四顾,青山如黛;水天一色,尽收眼底,心情为之一振!让参展、看展的来宾触“景”生情,多一份 东方“天人合一”的人文关怀,少一些市场化“商贾势利”的剑拔驽张,当是港展策划的一大妙构吧!

,

,在二楼展会“玄关”,我们看到,香港时装展的“中庭”颇具创意。设计紧扣时尚流行,背景处理充分体现“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可谓惜墨如金。设计师于展位入口置“中国红”展台,极富民族气派和喜庆意蕴。主标题下,一组白色晚装静态展示系列,冰清玉洁,该是是借鉴西方“国际化”礼服文化的最好诠释吧!这种中西合璧的展示创意,准确传神地透析出香港时装节和香港设计师“民族化”融入“国际化”的心路历程。同时,这组创意又让我们领略到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设计师在巧妙运用肌理对比、流苏装饰、系带缠绕、结构夸张等工艺表现手法的同时,辅以来年流行的白色组合,形成造型元素之“繁”和无彩素色之“简”的强烈对比,与对面身着白色晚装的港姐造型呼应,品高韵雅,非常出“色”,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颌首之余,更有恢宏宽大的银屏,时时传送着香港时尚精英们的才情,哪一组组获奖作品,成功地演绎着时装王国辉煌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置身其中,真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展馆外厅设计,主题明确,动静相宜,虚实结合,以少胜多,富于艺术感染力。与内地很多的时装节大兴土木,搭台唱戏般的铺张相比,形成较大反差,充分体现出香港时装节组织策划的成熟和时装产业的高度发

11、安徽

11-1 230061《安徽日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黄山(散文、随笔、诗)严凌志 ylz@ahrbcomcn

休闲周刊 ngj@mailahrbcomcn

百姓茶座 shzh@mailahrbcomcn

社会周刊·婚恋家庭 wxysh@mailahrbcomcn

休闲 李丽鑫 llx@mailahrbcomcn

大众茶座 孙玉宝 sybwshxx@mailahrbcomcn

社会周刊部 chedunan@mailahrbcomcn

11-2 230061《新安晚报》合肥市安庆路82号 电话:0551-2639515

人生百味、百姓故事:黄从慎 hcs8527@sinacom 马丽春mlc@xawbcomcn

文学之舟:黄从慎 hcs8527@sinacom ,hcs@xawbcomcn

女性心语、婚恋家园:闫红yan@xawbcomcn

11-3

11-4 230001《合肥晚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1杏花村·散文、小小说、诗歌 王小波ff699@hotmailcom 廖且为liaoqw@hotmailcom

2杏花村·网络文学:张小石zxs01@eyoucom

3杏花村·晚会版、轻松一刻:吴达丽wudl@peoplemailcomcn

4新好男人版:张小石zxs01@eyoucom

5感觉版:廖且为liaoqw@hotmailcom

6科学视窗版:廖且为liaoqw@hotmailcom

7左邻右舍版、养儿育女版:萧芸rxzing@sohucom

8主妇天地版:赵应雯 zxszy2002@yahoocomcn (其实编辑叫藏潇)

9品位版、心情版、闲趣版:刘睿piscepisce@hotmailcom

10周末刊《逍遥津》心空版(都市散文随笔) aideshengyin@etangcom

11栏目名称:档案解密 zls@hfwbcomcn

庐州夜话 liaoqw@hotmailcom

副刊 汪济银

11-5 230001《江淮晨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电话:0551-4249549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戴煌、李春 cblichun@yahoocomcn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诗)戴煌、王妤婕 cbwang77@yahoocomcn

你说我说(时评): 黄开平 zangke645@sohucom

丽人(女性文章、诗):戴煌 李春 cblichun@yahoocomcn

阅读: 郭明辉 gmh666@126com

娱乐(文艺杂谈) : jhchbwhb@mailhfahcn

晚霞 : 王妤捷 电话:4249549

11-6 246003《安庆日报》安徽安庆市西围墙街2号

百花亭(散文、随笔、书评、诗)沈天鸿 张明润

生活小品:hfc2003@sohucom

岁岁重阳:hfc2003@sohucom

周末刊·家(生活文章)张明润

皖江周末/人生 赵家宽

11-7 246003《安庆日报·下午版》安徽安庆市西围墙2号

月光城(散文、随笔)金肽频 jintaipin@vipsinacom ,ahjtp@163com

月光城·阅读:金肽频 jintaipin@sohucom

月光城·城市笔记:黄复彩 hfc2003@sohucom

月光城·杂说(杂谈)黄复彩 hfc2003@sohucom

女性网页(情感文章)金肽频、李徐

今日生活、岁岁重阳(生活文章) 黄复彩 hfc2003@sohucom

杂感散文:叶卫东 ywd1149@163com

家政经纬 钱英

11-8 241000《芜湖日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副刊主任 汤修宪

鸠兹·随笔副刊 唐玉霞

星期刊·多维人生(生活随笔)汪超

11-9 241000《大江晚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人生走笔(生活文章)何东 hedong957@163com

镜月星湖(随笔) 曹德华 djwb@sinacom

百姓手记 董金义 jjii9060@sinacom

读书周刊 董金义 jjii9060@sinacom

民间语文(幽默搞笑类\怀旧类):谈正衡 tanzhengheng@sinacom

小说版:hedong957@sinacom

职场众生版:曹德华 djwb@sinacom

女性时尚 汪冰 ice64111@vipsinacom

女友·扮靓 汪冰 ice64111@vipsinacom

女性·婚恋 汪冰 ice64111@2vipsinacom

沧海苍天(法制大稿)张杰 dj2001@mailahwhpttnet

11-10 243011《马鞍山日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采石矶(散文、随笔、小小说、诗)顾鸣

11-11 243011《皖江晚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天门山·市井(随笔):吴晓平 wuxiaoping12@sinacom

天门山·读书:吴晓平 wuxiaoping12@sinacom

11-12 245041《黄山日报》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新安南路21号

天都(散文、随笔、诗)

天都周末

黄山晨刊·新安花雨(散文、随笔、诗)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徽苑: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生活:方任飞(留云)

旅游周刊“旅游文化”:王莉 电话:2348661

11-13 233000《蚌埠日报》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文学副刊 敬勇 bbrbjy@sohucom

233000《江淮晨刊》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晨风副刊 刘彬彬 bbrblbb@sinacom 电话:4034478

珠城周末·生活潮(生活文章)江锡钰

11-14 239000《滁州日报》安徽滁州市丰乐北路1号

11-15 236008《阜阳日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西路

平原副刊 韩修勇 电话:(0558)2182902-8110

11-16 236008《颖州晚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路8号

副刊 李蕾蕾yzwblll@sinacom

11-17 234000《拂晓报》安徽宿州市汴河路298号

副刊

皖北晨刊副刊张秀云 xiuyun517@sinacom

11-18 232001《淮南日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刘家山路

副总编:韩平 电话:6660682

副刊主任:郑兰新 电话:6644099

11-19 235000《淮北日报》安徽淮北市古城路153号

相城副刊 梁松涛 (13856105110)

北方周末·万家灯火 林敏

北方周末·健康 林敏

北方周末·旅游玩赏 傅康

11-20 242000《皖东南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路31号

242000《宣城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东路31号

11-21 237001《皖西日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166号

副刊主任:文济齐 (13956131100)

下午版 百姓纪事副刊: 徐俭 xwb2004@2911net(公用)

情感释放副刊: 郑红梅 xwb2004@2911net(公用)

11-22 237001《六安晚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57号

11-23 244000《铜陵日报》安徽铜陵市淮河北路30号

副刊 卢达甫 操利群

《铜都生活》城市笔记 毛士云 tlrbs@chinacom

万家灯火 杨梦平

11-24 247100《池州日报》安徽贵池市东湖路

九华副刊 杨齐智(13305669822) zhangbj9811@sinacom

教育周刊 (散文,与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魏振强 oldbrook918@sohucom

九华周刊(旅游文化、美食专刊)余同友 yutongyou@sinacom

11-25 236500《界首日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11-26 236500《中原晚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中原副刊

11-27 238000《巢湖日报》安徽巢湖市政府广场南侧

11-28 230001《江淮时报》合肥市宿州路317号(省政府五楼)

副刊 张勇 cs602@ah163com 电话:2226153

文史 张勇 电话:2226153

11-29 230001《文化周报》合肥市青年路120号

11-30 230001《工商导报》安徽合肥淮河路260号

11-31 230061《安徽青年报》合肥长江路419号

副刊 马振宇 电话:2827577

11-32 230061《安徽科技报》合肥市金寨路248号8楼

11-33 230061《安徽法制报》合肥市淮河路377号5楼

星期天版 ahfzbxxj@mailhfahcn

11-34 230009《安徽经济报》合肥市屯溪路迪迈达新村8号

黄山松副刊·人在旅途副刊 ahjjb@mailhfahcn(公共)

11-35 230001《安徽老年报》合肥市阜南路40号

枫林(散文、随笔、旧诗)白苇

11-36 230061《安徽商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寂寞文章 zhaoyan9999@21cncom

副刊·笔记(城市笔记、感悟、随笔): zjwl629@tomcom

文章·阅读:qhl519@sinacom 文章有思想性,记事,游记,感悟,随笔

青春飞扬(青春与时尚、故事与感悟,叙事为主):胡霈霖 hpling@sinacom

11-37 230001《安徽市场报》合肥市红星路92号

市井漫笔 苏宁

副刊 nxsj0199@sinacom

11-38 230001《安徽科技信息》合肥市巢湖路287号

11-39 230001《体育信使报》合肥市芜湖路97号

11-40 230061《安徽旅游报》合肥市屯溪路101号

11-41 230022《世界报》合肥市桐城南路446号

人在他乡(关于外国的生活经历,国外风土人情)白颖 baiying1977@126com

世界风情:王翰霖 watehan@126com 外国比较奇特的风俗风情趣闻

动情地带:柯榜凯 kbk@sohucom 随笔散文,和翻译作品,类似读者的老派欧美笔法

文化时代 白颖 3000字左右的中国人对国外文化风俗的理解观察文字

时事热点 胡锦洋 hujiny2001@sohucom 对国际时事的评论文

11-42 230061《安徽邮电报》合肥市城隍庙徽光阁三楼

11-43 230074《安徽工人日报》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生活时刻(有时评) 臧潇zhangsizhai@yahoocomcn,acb-zhangjie@163com

11-44 230074《展望(周末)》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11-45

11-46 230031《安徽人口报》合肥市淠河路14号

百姓 rkym4@sinacom

11-47 230001《安徽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庐江路69号

生活周刊·情感人生 汪健

副刊 ahwangjian@163com

11-48 230001《合肥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富康大厦6楼

11-49 230009《皖西广播电视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

11-50 232001《淮南广播电视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广电中心

看这个链接,很全的

http://cqnetshcom/bbs/742524/html/table_12563447html

-- 顾鸣

从事设计工作的原因,近年来走过不少城市,看了很多冠以“国际”大名的时尚服装展会。前些日子,又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十岁华诞,国内业界和专业媒体就中国服装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做的反思、总结和展望,引起我对中国“国际”服装展会进行“比较研究”的兴趣。由此,联想到城市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关系、城市文化对服装品牌“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等问题。毫无疑问,对一个有责任感的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回避、颇有意味和常说常新的话题。笔者认为,粗略解读服装市场国际化和品牌本土化的概念内涵和市场实践,对内地而言,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港岛,少了一份欧洲的古典闲适,也不及姑苏水城的精致灵动,更没有大上海华彩流溢、高楼林立般的新贵气息。但作为我国具有真正意义的国际化都市,她特有的城市文化和商业文明却令人如沐春风,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回家”的温馨!当我与友人一起漫步在繁华的商业大道,走在些许陈旧的柏油路上,一望那难以计数的“国粹”书法商行店牌和中国气派的街头广告艺术“展”,眼前所见是一道道赏心悦目的中国城市文化风景线!

历经百年沧桑,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港岛,正以她独具历史厚度的商业文明,改变着我们对她“文化沙漠”的偏见;长期以来设计界关于服装设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争鸣,香港时装街的流行风也为我们拂去了理论的灰色。当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名闻遐迩的香港国际时装节。这个代表着亚太地区最高水平的时尚盛会,是一个让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充满自豪的国际时尚“品牌”!

承办春夏国际时装节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坐落在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湾,远瞻得悉尼歌剧院之仿生神韵,近观如上海歌剧院气派恢宏,是1997香港回归的纪念性建筑,算得上是一座浓缩了百年历史风云的传世杰作了。当我们置身其中,顿觉天高云淡,内外通明;又若园林借景,意境悠远。展馆设计尽高科技建筑之能事,取重技派金属玻璃结构创意,让人举目四顾,青山如黛;水天一色,尽收眼底,心情为之一振!让参展、看展的来宾触“景”生情,多一份 东方“天人合一”的人文关怀,少一些市场化“商贾势利”的剑拔驽张,当是港展策划的一大妙构吧!

在二楼展会“玄关”,我们看到,香港时装展的“中庭”颇具创意。设计紧扣时尚流行,背景处理充分体现“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可谓惜墨如金。设计师于展位入口置“中国红”展台,极富民族气派和喜庆意蕴。主标题下,一组白色晚装静态展示系列,冰清玉洁,该是是借鉴西方“国际化”礼服文化的最好诠释吧!这种中西合璧的展示创意,准确传神地透析出香港时装节和香港设计师“民族化”融入“国际化”的心路历程。同时,这组创意又让我们领略到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设计师在巧妙运用肌理对比、流苏装饰、系带缠绕、结构夸张等工艺表现手法的同时,辅以来年流行的白色组合,形成造型元素之“繁”和无彩素色之“简”的强烈对比,与对面身着白色晚装的港姐造型呼应,品高韵雅,非常出“色”,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颌首之余,更有恢宏宽大的银屏,时时传送着香港时尚精英们的才情,哪一组组获奖作品,成功地演绎着时装王国辉煌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置身其中,真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展馆外厅设计,主题明确,动静相宜,虚实结合,以少胜多,富于艺术感染力。与内地很多的时装节大兴土木,搭台唱戏般的铺张相比,形成较大反差,充分体现出香港时装节组织策划的成熟和时装产业的高度发展。细细品味,港展设计象宋词,传达的是意境,内地展会设计却似作赋,略嫌铺陈。

馆内展示中心,日、韩、法、意、英、美和北欧等时装品牌云集,但以香港工艺时装最具代表性。在挖掘、继承、扬弃后运用民族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工艺时装设计的创造性方面,香港设计师表现出色,显示出高度成熟的民族自信!作为城市最新文化物化形态代表的服装展,最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化城市,在中国最具代表性。一般来讲,城市国际化程度往往决定着服装设计和时装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以香港服装产业的成功实践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城市国际化和服装品牌国际化决不能以牺牲本土文化为代价!这既是香港国际服装展会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一个颇具“震撼力”的重要话题。作为设计师的“这一个”,我们虽然人微言轻,也难对行业走势产生什么“重大”影响,但在这种“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那种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以至形成一种“社会心理”惯性的定力,是该引起业界和学界高度重视的。笔者在比较香港与内地的服装展会和服装设计“国际化”差距时认为,香港时装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虽然与特定的历史和成熟的市场机制密切相关,但他们在在吸纳西方现代文明“洋为中用”的同时,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自律性和历史使命感,应该是香港时装设计保持“民族性”而产生“世界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别化“个性”,并以具有“民族”生命力的历史文脉,来耕耘人类“共性”的心灵,取得“世界性”共鸣。那种人云亦云式的拙劣模仿,带来的只能是让人难以辨识的东施效颦!进入服装品牌国际化的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回眸十年来我国服装产业的风雨历程,看看内地这方面的探索,还是走了一些弯路的。

去年,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上海,定位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第六时尚之都”,令人振奋。毫无疑问,作为中国时尚之都的上海,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城市文化建设、服装文化导向和服装品牌工程实施等“软件”方面,内地与香港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商业文化和时装文化漠视本土文化传承,一味崇洋的陋习时有市场。表现在时装设计和品牌创建方面,心理幼稚,乏善可陈。有时,明明原创中国造,却忽而“东洋之花”忽而西洋“贝拉维拉”。服装展会和商店,到处“奴”声一遍。似乎断了传统文脉洋味儿的“译音”品牌,就算取到了品牌国际化的“真经”。其实,商家这种视消费者为“阿斗”、以模糊本土文化为代价的品牌国际化做法,正是时下业界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心态的表现,也暴露出品牌运作者的短视和低能,应该引起重视并通过行业协会对类似倾向重新进行导向性校正。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外服装品牌抢滩国内服装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法国著名品牌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意大利著名品牌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北欧著名休闲艺术时装集团品牌(BESTSELLER)和真“华伦天奴”等。如果我们不能未雨绸缪,在城市文化和服装品牌建设方面立足本土,充分利用好自身文化优势整合资源,合力打造一个足以与国外品牌抗衡、并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国际化服装品牌军团,形成真正的本土品牌优势的话,前景令人堪忧。因为,市场“一体化”留给我们“校正”目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那种忽东忽西、毫无本土文化优势、缺少人文关怀和漠视人民情感的“假洋鬼子”作派,真如无根的浮萍,在西风东进、浩浩荡荡的服装流行大潮中,必然会使本已固有的市场终端优势淹没在“山姆大叔”的汪“洋”大海里,这不是危言耸听,“华伦天奴”即是一例!

回望历史,我们知道,一个伟大而又健康的国度总是具有自信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从泱泱中华的大唐盛世到今天的美国经济,成就其强大与典盛之势的正是“民族”的自信与“国际”的开放。与注重继承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相对应,香港设计师在对国外设计文化借鉴如新浪漫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波西米亚风格和BOBO风格的借鉴和运用方面,同样表现出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和推陈出新的综合创造力。今天,当我们以世界性宏阔视野来观照东西传统丰厚的工艺积淀,是会感知这历史文明留给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的美妙,也就不难理解它们为什么会不断成为休闲创意和女装流行的重要元素的。基于这样一种开放而不是狭隘的健康心态,在工艺时装设计方面,香港设计师群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其冲击国际时装设计大师级水准的爆发力已为世界范围认同。管窥展会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香港国际时装展的主流时装就是高度成熟的现代工艺时装。他们在运用现代扎染、绣花、手绘、编结等精美工艺手法和娴熟驾驭西方现代设计经典的范例俯拾皆是,让人有艺海拾贝、流连忘返之感,予我太多的惊喜与精彩!而从内地某些冠以“国际”服装的展会上,我们看到,一些内地的工艺服装设计在风格定位上还不够成熟,传统思维惯性正影响着设计创意水平的提升。似乎涉及工艺设计,就要精雕细琢;提及“民族化”探索,只有描龙绘凤。与现代设计理念相悖,内地部分企业的设计师在对决定服装“国际化”和“流行指数”等大的方向,反倒识别模糊,用功不足。具体表现在新型面料选用、挖掘材料语义、视觉肌理再造、艺术染整二次开发、流行色科学应用、突破服装造型线限制和时尚“第六感觉”的前瞻性创意等方面,却缺乏“自觉”多呈“自为”状态。另外,在装饰图案与服装结构的同构性方面思维不够完整,“加法”多,“减法”少,“写实”多,“写意”少,总给人不经济,欠洗练和品味不高的感觉,亦常犯工艺性过强而时尚性不足的“俗气”病。钱钟书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边上》论俗气一文中曾提及“过量”和“俗”的关系,可谓一针见血。这方面,内地服装设计师与香港设计师相比,确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现代服装产业,具有重要的“文化产业”属性和特征。进入服装品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我国时装业,正面临多元文化 “认同竞争” 的现实。城市文化导向对服装品牌建设和服装设计的导向功能十分明显。当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打造上海世界“第六时尚之都”的战略构想,对我们既是催人奋进的目标,更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鞭策。那么,对躬逢盛世、有幸赶上这趟历史大潮和勇立时尚潮头的服装企业家和设计师们,该怎样行动呢?置身港岛城市文化和时尚展会之中,通过与内地服装品牌这一城市文化传达载体的浅层比较,当不无启示作用吧!

11、安徽

11-1 230061《安徽日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黄山(散文、随笔、诗)严凌志 ylz@ahrbcomcn

休闲周刊 ngj@mailahrbcomcn

百姓茶座 shzh@mailahrbcomcn

社会周刊·婚恋家庭 wxysh@mailahrbcomcn

休闲 李丽鑫 llx@mailahrbcomcn

大众茶座 孙玉宝 sybwshxx@mailahrbcomcn

社会周刊部 chedunan@mailahrbcomcn

11-2 230061《新安晚报》合肥市安庆路82号 电话:0551-2639515

人生百味、百姓故事:黄从慎 hcs8527@sinacom 马丽春mlc@xawbcomcn

文学之舟:黄从慎 hcs8527@sinacom ,hcs@xawbcomcn

女性心语、婚恋家园:闫红yan@xawbcomcn

11-3

11-4 230001《合肥晚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1杏花村·散文、小小说、诗歌 王小波ff699@hotmailcom 廖且为liaoqw@hotmailcom

2杏花村·网络文学:张小石zxs01@eyoucom

3杏花村·晚会版、轻松一刻:吴达丽wudl@peoplemailcomcn

4新好男人版:张小石zxs01@eyoucom

5感觉版:廖且为liaoqw@hotmailcom

6科学视窗版:廖且为liaoqw@hotmailcom

7左邻右舍版、养儿育女版:萧芸rxzing@sohucom

8主妇天地版:赵应雯 zxszy2002@yahoocomcn (其实编辑叫藏潇)

9品位版、心情版、闲趣版:刘睿piscepisce@hotmailcom

10周末刊《逍遥津》心空版(都市散文随笔) aideshengyin@etangcom

11栏目名称:档案解密 zls@hfwbcomcn

庐州夜话 liaoqw@hotmailcom

副刊 汪济银

11-5 230001《江淮晨报》合肥市新站开发区临泉中路 电话:0551-4249549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戴煌、李春 cblichun@yahoocomcn

文学副刊(散文、随笔、杂谈、诗)戴煌、王妤婕 cbwang77@yahoocomcn

你说我说(时评): 黄开平 zangke645@sohucom

丽人(女性文章、诗):戴煌 李春 cblichun@yahoocomcn

阅读: 郭明辉 gmh666@126com

娱乐(文艺杂谈) : jhchbwhb@mailhfahcn

晚霞 : 王妤捷 电话:4249549

11-6 246003《安庆日报》安徽安庆市西围墙街2号

百花亭(散文、随笔、书评、诗)沈天鸿 张明润

生活小品:hfc2003@sohucom

岁岁重阳:hfc2003@sohucom

周末刊·家(生活文章)张明润

皖江周末/人生 赵家宽

11-7 246003《安庆日报·下午版》安徽安庆市西围墙2号

月光城(散文、随笔)金肽频 jintaipin@vipsinacom ,ahjtp@163com

月光城·阅读:金肽频 jintaipin@sohucom

月光城·城市笔记:黄复彩 hfc2003@sohucom

月光城·杂说(杂谈)黄复彩 hfc2003@sohucom

女性网页(情感文章)金肽频、李徐

今日生活、岁岁重阳(生活文章) 黄复彩 hfc2003@sohucom

杂感散文:叶卫东 ywd1149@163com

家政经纬 钱英

11-8 241000《芜湖日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副刊主任 汤修宪

鸠兹·随笔副刊 唐玉霞

星期刊·多维人生(生活随笔)汪超

11-9 241000《大江晚报》安徽芜湖市华兴街4号

人生走笔(生活文章)何东 hedong957@163com

镜月星湖(随笔) 曹德华 djwb@sinacom

百姓手记 董金义 jjii9060@sinacom

读书周刊 董金义 jjii9060@sinacom

民间语文(幽默搞笑类\怀旧类):谈正衡 tanzhengheng@sinacom

小说版:hedong957@sinacom

职场众生版:曹德华 djwb@sinacom

女性时尚 汪冰 ice64111@vipsinacom

女友·扮靓 汪冰 ice64111@vipsinacom

女性·婚恋 汪冰 ice64111@2vipsinacom

沧海苍天(法制大稿)张杰 dj2001@mailahwhpttnet

11-10 243011《马鞍山日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采石矶(散文、随笔、小小说、诗)顾鸣

11-11 243011《皖江晚报》安徽马鞍山市湖南路16号

天门山·市井(随笔):吴晓平 wuxiaoping12@sinacom

天门山·读书:吴晓平 wuxiaoping12@sinacom

11-12 245041《黄山日报》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新安南路21号

天都(散文、随笔、诗)

天都周末

黄山晨刊·新安花雨(散文、随笔、诗)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徽苑:方任飞(留云)

黄山晨刊·生活:方任飞(留云)

旅游周刊“旅游文化”:王莉 电话:2348661

11-13 233000《蚌埠日报》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文学副刊 敬勇 bbrbjy@sohucom

233000《江淮晨刊》安徽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晨风副刊 刘彬彬 bbrblbb@sinacom 电话:4034478

珠城周末·生活潮(生活文章)江锡钰

11-14 239000《滁州日报》安徽滁州市丰乐北路1号

11-15 236008《阜阳日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西路

平原副刊 韩修勇 电话:(0558)2182902-8110

11-16 236008《颖州晚报》安徽阜阳市清河路8号

副刊 李蕾蕾yzwblll@sinacom

11-17 234000《拂晓报》安徽宿州市汴河路298号

副刊

皖北晨刊副刊张秀云 xiuyun517@sinacom

11-18 232001《淮南日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刘家山路

副总编:韩平 电话:6660682

副刊主任:郑兰新 电话:6644099

11-19 235000《淮北日报》安徽淮北市古城路153号

相城副刊 梁松涛 (13856105110)

北方周末·万家灯火 林敏

北方周末·健康 林敏

北方周末·旅游玩赏 傅康

11-20 242000《皖东南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路31号

242000《宣城日报》安徽宣城市鳌峰东路31号

11-21 237001《皖西日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166号

副刊主任:文济齐 (13956131100)

下午版 百姓纪事副刊: 徐俭 xwb2004@2911net(公用)

情感释放副刊: 郑红梅 xwb2004@2911net(公用)

11-22 237001《六安晚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57号

11-23 244000《铜陵日报》安徽铜陵市淮河北路30号

副刊 卢达甫 操利群

《铜都生活》城市笔记 毛士云 tlrbs@chinacom

万家灯火 杨梦平

11-24 247100《池州日报》安徽贵池市东湖路

九华副刊 杨齐智(13305669822) zhangbj9811@sinacom

教育周刊 (散文,与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魏振强 oldbrook918@sohucom

九华周刊(旅游文化、美食专刊)余同友 yutongyou@sinacom

11-25 236500《界首日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11-26 236500《中原晚报》安徽界首市大桥北路163号

中原副刊

11-27 238000《巢湖日报》安徽巢湖市政府广场南侧

11-28 230001《江淮时报》合肥市宿州路317号(省政府五楼)

副刊 张勇 cs602@ah163com 电话:2226153

文史 张勇 电话:2226153

11-29 230001《文化周报》合肥市青年路120号

11-30 230001《工商导报》安徽合肥淮河路260号

11-31 230061《安徽青年报》合肥长江路419号

副刊 马振宇 电话:2827577

11-32 230061《安徽科技报》合肥市金寨路248号8楼

11-33 230061《安徽法制报》合肥市淮河路377号5楼

星期天版 ahfzbxxj@mailhfahcn

11-34 230009《安徽经济报》合肥市屯溪路迪迈达新村8号

黄山松副刊·人在旅途副刊 ahjjb@mailhfahcn(公共)

11-35 230001《安徽老年报》合肥市阜南路40号

枫林(散文、随笔、旧诗)白苇

11-36 230061《安徽商报》合肥金寨路206号

寂寞文章 zhaoyan9999@21cncom

副刊·笔记(城市笔记、感悟、随笔): zjwl629@tomcom

文章·阅读:qhl519@sinacom 文章有思想性,记事,游记,感悟,随笔

青春飞扬(青春与时尚、故事与感悟,叙事为主):胡霈霖 hpling@sinacom

11-37 230001《安徽市场报》合肥市红星路92号

市井漫笔 苏宁

副刊 nxsj0199@sinacom

11-38 230001《安徽科技信息》合肥市巢湖路287号

11-39 230001《体育信使报》合肥市芜湖路97号

11-40 230061《安徽旅游报》合肥市屯溪路101号

11-41 230022《世界报》合肥市桐城南路446号

人在他乡(关于外国的生活经历,国外风土人情)白颖 baiying1977@126com

世界风情:王翰霖 watehan@126com 外国比较奇特的风俗风情趣闻

动情地带:柯榜凯 kbk@sohucom 随笔散文,和翻译作品,类似读者的老派欧美笔法

文化时代 白颖 3000字左右的中国人对国外文化风俗的理解观察文字

时事热点 胡锦洋 hujiny2001@sohucom 对国际时事的评论文

11-42 230061《安徽邮电报》合肥市城隍庙徽光阁三楼

11-43 230074《安徽工人日报》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生活时刻(有时评) 臧潇zhangsizhai@yahoocomcn,acb-zhangjie@163com

11-44 230074《展望(周末)》合肥市长江路247号

11-45

11-46 230031《安徽人口报》合肥市淠河路14号

百姓 rkym4@sinacom

11-47 230001《安徽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庐江路69号

生活周刊·情感人生 汪健

副刊 ahwangjian@163com

11-48 230001《合肥广播电视报》合肥市富康大厦6楼

11-49 230009《皖西广播电视报》安徽六安市人民路

11-50 232001《淮南广播电视报》安徽淮南市洞山广电中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64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