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半,到了约定回家的时间,而女儿还在邻居家玩,我起身去叫她回来。她和小朋友玩得正开心,不想走,想着还在假期期间,晚上就多玩会儿,让孩子偶尔放松一下,尽兴一次也是不错的体验,于是我就回家了。
刚到家,就被孩子爸爸劈头盖脸一顿骂:“她是个女孩,现在都几点了,你还管不管!没有一点规矩了!”
我说:“孩子玩得很开心,反正明天又不上学,让她多玩会儿吧。”
孩儿他爸暴跳如雷,气呼呼地起身往外走,边走边说:“不要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叫不回来就是叫不回来!”
一会儿,就听见他在邻居家门口大叫孩子的声音,紧接着孩子满脸泪水地走进了家门,像一只被吓坏了的小绵羊,除了低声啜泣没有任何的言语。
那一刻,我的脑子里瞬间闪现出无数的念头,想给他大吵一架,想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但最后我都忍住了,我知道那样做对孩子没有一点儿帮助,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所以,瞬间,我拉起孩子的手进了她的房间,抱着她,安慰她,让她哭了一会儿,平复她痛苦的心情。
同时,我的脑子里也在极力搜寻如何让这样的伤害降到最低的方法,最后,我决定用我小时候类似的经历来缓解孩子内心的痛苦和紧张。
我告诉她,其实妈妈小时候也这样被爸爸训斥过,甚至还被爸爸打过,并且很多孩子应该样被爸爸批评过,甚至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会吵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我的爸爸根本不是这样一个人,我长了这么大,即使我家有6个孩子,我也很少见我的父亲对我们发脾气,他总是惯着我们,宠着我们,以至于曾经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妈妈太不近人情。但此刻,为了孩子,我只能丑化一下父亲的形象了。)
我:“其实妈妈小时候也会被爸爸这样批评,甚至有一次你的外公还打了我一巴掌。当时我应该跟你现在一样的难受,所以,我特别能体会你现在的心情。”
听我这样一说,她突然不哭了,瞪着眼睛问我:“那你爸爸为什么批评你?”
我:“他批评我是因为什么,我不记得了,但是我只记得当时很害怕,很生气。不过因为这种事情发生的不多,所以我也没有特别在意。”
我接着说:“其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很常见,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你是想多玩一会儿,可是爸爸可能会觉得太晚了,你会影响别人休息的。他可能没有考虑你的感受,但他是在考虑邻居家的感受。万一人家想休息了,不好意思跟你说,你一直玩儿是不是也不太好呢?”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又说:“其实,爸爸妈妈吵架的情况很多家庭都存在,你看爷爷奶奶现在都那么大年纪了,偶尔是不是也是会吵架呢?”
她笑了,说:“是的。”
我说:“这就是了,我们不喜欢吵架,但有时候也免不了吵架,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人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我长期的读书,我发现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厉害,变得强大,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大脑的主人,控制它,而不是让它随意控制我们。虽然我和爸爸还是会吵架,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学习,都在学着逐渐控制自己,这样坚持下去,我们之间的争吵会越来越少的。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学习的,都不是天生的。”
听我这么说,孩子话锋一转,一句话脱口而出:“大嗓门爸爸!”
我立马想起了《大嗓门妈妈》那本书,于是有个提议:“要不我们给爸爸写封信吧,让爸爸知道他那么给你说话,对你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孩子同意了,从书架上找出那本书,又找了一张纸,开始在纸上写起来,最后还画了一幅画来反映那个大嗓门的深刻影响,还涂了颜色。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嗓门爸爸”这个标题旁,她居然画了一颗破碎的心。
孩子将画完的画和写好的信夹在爸爸的电脑里,终于看到了她如释重负的样子。于是,我又跟她闲聊了一会儿,她告诉我不喜欢爸爸,然后我就开始引导她回忆爸爸的种种好处,比如,每年都会带她去旅行,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她带礼物,疫情期间还帮她买了很多的零食,给她做饭等等,让她彻底放下了对刚才那几声大吼的执念。
最后,孩子终于安心地睡着了。
这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各种育儿书籍的研究,我深知心灵伤害的严重后果,并且尽力去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
如果孩子真的免不了会遇到这样的家庭问题,那么我们也不用过于自责,因为任何危机往往也蕴藏着成长的可能。能否利用好这个危机,对家长来说真的是一场考验,我们可以针尖对麦芒地大干一场,我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孩子学会看待和处理这样的问题,做到前者很容易,做到后者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被无厘头的父亲训哭了,我的方法你可以借鉴,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不吵一次架,一辈子不犯一次错。但是让孩子学会化解危机,学会正确看待这样的事情,却是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学会举重若轻的关键一步。
婴儿的哭闹和爸爸的情绪有关,这是真的吗?
许多母亲可能经历过上述困惑:婴儿不饿不渴,检查后没有生病,母亲一直在身边,外部环境没有打扰他。为什么婴儿只是喜欢哭?这是一个天生的人格问题吗?荷兰科学家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婴儿的过度哭闹(每周哭闹三次以上,每次三小时,持续三周以上可视为过度哭闹)很可能是由遗传基因和父母在怀孕期间的情绪共同作用形成的!
许多母亲可能经历过上述困惑:婴儿不饿不渴,检查后没有生病,母亲总是在身边,外部环境没有打扰他。为什么婴儿只喜欢哭?这是天生的人格问题吗?荷兰科学家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婴儿的过度哭闹(每周哭闹三次以上,每次三小时,持续三周以上可视为过度哭闹)可能是由遗传基因和父母在怀孕期间的情绪共同作用形成的!
是的,不仅是爸爸的心情不好,宝宝很容易哭,而且妈妈的心情也会影响宝宝。一天晚上,晚上11点左右,我和家里的她父亲吵了一个多月。当她睡着时,她开始大哭起来。她父亲情不自禁。我忍不住。因为我只是生气了,我的肚子着火了,我忍不住。好家伙,我平时可以睡11点左右。那天晚上,我断断续续地哭到凌晨3、4点。因此,父母在逗宝宝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否则孩子在看到你的坏心情时很容易哭,这是不容易带来的。
荷兰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新生儿哭闹过度不能归咎于母亲。父亲的坏心情也会影响新生儿,导致过度哭泣。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儿科杂志》7月刊上报告称,之前的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母亲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过度哭泣,但事实上,父亲对新生儿甚至胎儿的影响不亚于母亲。
为了研究父母情绪与新生儿过度哭闹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并比较了4426名2个月大婴儿及其父母的生活条件。在接受调查的婴儿中,25%的婴儿哭闹过度。
研究人员将过度哭泣定义为:婴儿每周哭3天以上,每天哭3小时以上。结果表明,父亲心情不好的孩子比父亲心情好的孩子哭得更厉害的可能性是前者的两倍。过度哭闹是新生儿疝气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证明,父亲的好心情对孩子的幸福成长同样重要。父母双方都要注意提高心理素质,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孩子。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嗯是可能父母也有一些做得不太好的地方,你也有做的一些不太好的地方,毕竟是父母和子女。可能是你们之间说话的时候不太礼貌。另外一方听到这样的回复,心里很难过,就容易发生矛盾和争吵。
但是无论如何,父母对孩子肯定还是。好的是一心一意为了孩子的。如果你认为父母哪里做得不太合适,可以和他们当面说出来,语气尽量轻柔一些,同时你的父母可能做的也不太合适,他们可能对你管的比较多,感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被父母所控制了。
和父母发生矛盾和争吵的时候,尽量不要再继续激化矛盾了,可以试试心平气和的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或者是等一段时间平静下来了再继续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和争吵一般都不会持续很久的,相信你们之间能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关系。
实在心情不好就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吧,别总是待在家里,会让人心情不开心的,想想快乐的事情,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生还长着远着呢,别总是一直局限在小小的事情上面,现在和父母的争吵这些小事都只是鸡毛蒜皮而已,根本不值得去伤心难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