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求20条简短的新闻!

2021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求20条简短的新闻!,第1张

提起2021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求20条简短的新闻!另外,还有人想问2020年国外新闻摘抄30条简短?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求15条新闻,各条不超过20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求20条简短的新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

1、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求20条简短的新闻!

一男份证号,多次被怀疑是。

上海一男子投河,嫌河脏又爬上来。新闻简短2021。

一饭店为尽早打烊,冬天开冷风轰客。

海南一老板白天发工资民工,晚上派人去抢。2021年7月新闻简短。

郑州一男子皮带解不开,两天不敢吃东西。

四川两10岁孩童网上私订终身,欲徒步公里见在重庆打工的“”。

墨西哥一电视剧连续35年播出,现在已到集。

美国一母亲为儿子的16岁生日请娘助兴。

一斤妇女用体重压伤劫匪。

美国一六旬老汉以百万美圆的价格申请加入黑手

英国一男子把每天当感恩节,12年吃掉只火鸡。

成都一女子用数万硬币买了一辆汽车。

一男子为听轿车声,连续划伤22辆车。

西安一对夫妻婚礼录象带被偷,要求再婚一次。

江苏一夫妇离婚,用竞价方式分配共有财产。2021年简短新闻20字。

狗主人为狗穿裤子,以防别狗。

哥伦比亚一城市通过一项法案,传八卦罚款美圆,最长蹲3年。2021新闻摘抄五十条简短。

英国一50多岁盗贼入室作案,假肢脱落被抓。每日新闻摘抄10一30字。

美国一啄木鸟为保护地盘,把自己的影子当敌人,数10辆汽车后视镜遭殃。

沙特四为上班方便,同嫁一汽车司机。2021小学生新闻摘抄。

加拿大一家庭6年遭3次雷劈。

巴西一劫匪竟雇运赃物,被抓。2021时事简短100条。

尔瓦多两男子挖地道抢银行,引起地基崩塌,银行被毁。2021年时政新闻简短。

新西兰一73岁老头要做手术,想有生之年满足自己当女人的心愿。

因医生误诊,英国一7年没用嘴吃过东西。

乌拉圭一飞机失事幸存者30年前丢失的钱包,30年后失而复得。2021年七八月份十大新闻。

深圳一老头轰走一节地铁车厢乘客让老伴就地“方便”。

一对情侣吵架,女子吵不过打声称自己被抢。

甘肃一学校为尽早甩脱学生,令其跳级。

浙江一对夫妻吵架过度,妻子嗓子疼达2年。

编辑于-08-29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2021年7到8月重大新闻国内的。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2、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年国外新闻摘抄30条简短?

资讯简报,每天推送12条新闻,包括国内要闻,快讯,热点新闻以及民生时政新闻。

3、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求15条新闻,各条不超过20字

1、工信部:全国5G覆盖还需6至7年,基站成本在12万亿至15万亿元

求15条新闻,各条不超过20字

2、地产:保利、万科每年将招26万名JUNREN,月薪元以上国内新闻50条简短。

3、分类:明年五月将实行分类,投错“屡教不改”罚元

4、案件:湖南“操场埋尸案”一审宣判主犯杜少平被判2021年新闻摘抄30条。

5、央行:澳门个人每天向内地同名账户限额升至8万元

6、央行:时隔20个工作日重启逆回购,投放亿元与相关的新闻。

7、:11月访港旅客跌56%旅发局推逾项消费2021时政摘抄50条。

8、法国:至少名女性死于家暴分手和争吵为主因40条简短新闻。

9、澳洲:澳大利亚经历史上最热全国平均气温达409℃

10、美国:7个月大就任美国名誉,因养父母在筹款活动中出价

11、中方回应美批准成立太空部队:防止外空沦为新战场

12、中菲:中国动车组出口菲律宾助力菲律宾走入标准轨时代

以上就是与求20条简短的新闻!相关内容,是关于求20条简短的新闻!的分享。看完2021年国内新闻50条简短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厅注意事项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听交响乐都是要西装革履的,其实在中国大可不必,毕竟,西服不是我们的传统礼仪服装,只要干净整齐、不邋遢,星级宾馆大堂允许进入的穿着,音乐厅里都能够接受。有些古典音乐家的演出服饰花哨得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大提琴演奏家麦斯基、小提琴演奏家肯尼迪等人,他们的演出服饰一向都很有个性。随便、舒适、休闲不仅是现代服装的潮流,也应该是音乐厅着装的必然趋势。当然,也有一些特定的音乐会有着特定的着装要求,是必须要遵守的。

演出当天,一定要尽早赶到音乐厅附近,务必提前入场。提前入场有很多好处,可以平静自己的心气,从容等待音乐的沐浴,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阅读节目单上有关乐曲、乐队、指挥的详细介绍,避免演出过程中的匆忙翻阅,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这也是对演出团体和艺术家最起码的尊重。现在很多音乐厅都拒绝乐章中间让迟到者入场,即使如此,短暂的乐章间休息,黑暗的观众席中不仅寻找座位麻烦,还会因为入座影响别人而招来一片白眼与不快。

手机、呼机的尖锐铃声在音乐厅里听起来绝对让人心惊胆颤,特别是演出过程中出现的铃声,为了避免这种极不和谐音的出现、避免招致周围群众射来的“仇恨”眼光,你最好在进场前就把它们都关闭掉。如果确实要等待特别重要的传呼,务必要将它们设置成震动提示。尽量避免携带那些容易发出干扰噪声的物件入场,比如塑料袋、塑料瓶、购物袋等,一般音乐厅入口大厅里都有这些小件物品免费寄存处。

北京保利剧院如今明令禁止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儿童入场,这一招实在英明!据科学考证,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儿童一般都不具备情绪控制力,也就是说,他们在音乐厅里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安静状态聆听音乐,他们不由自主的“行动”意识不仅影响家长的欣赏情绪,更会扰乱周围听众的聆听环境。所以,除了一些专门面向儿童的专场音乐会外,尽量避免携带那些尚不具备情绪控制力的孩子去音乐厅,否则难受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相邻观众、甚至是指挥,他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

聆听中的几个注意点

上面所说的几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最佳聆听状态服务的。而当我们终于听到美妙动人的仙乐时,无言的感动中,我们还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乱鼓掌、乱喝彩。据说几百年前的西方艺术家表演交响乐时,乐章间观众是可以鼓掌的,碰到掌声、喝彩声太热烈时,指挥还会把刚演奏过的乐章即兴重复一遍以飨听众。然而几百年绵延下来,如今的习俗已大为改变,乐章间不鼓掌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乐章间保持宁静既可以保证一部宏大作品的整体性,又能够保证我们欣赏思绪的连续。所以,不管前面的乐章多么精彩动人,我们只能把全部由衷的感谢激情留待曲终时再释放出来。

如果你对演奏的作品不甚了解,要想知道何时曲终、何时该鼓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演出前用点时间熟悉节目单、了解作品的乐章数目,演出时用心数乐章,一般乐章之间台上的指挥、演奏家们都有简单的休整动作,台下的听众也有些调整身姿、放肆咳嗽等举动,全部乐章演奏结束后,指挥一般都会转过身来鞠躬谢幕,此时你就可以纵情鼓掌、喝彩来表示对艺术家们的感谢。前面之所以让你用心数乐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你盲目跟从一些不相干的人在乐章间乱鼓掌、乱起哄、乱上添乱。

我在北京曾数次见过因为乐章间掌声太热烈而导致的笑话。一次是200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由于现场的听众很大一部分人享受的是政府招待票,结果莎拉张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刚一结束,全场竟爆发出如雷的掌声,热烈的掌声惊动了场外负责献花的**,于是她匆匆忙忙地抱着鲜花进场上台献花,接下来的场面实在令中国人尴尬之极。。。另一次是在清华大学礼堂,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刚一结束,现场也是掌声如雷,几个女学生也是闻声而起,跑上舞台献花。。。

解决了盲目鼓掌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避免乐章间交头接耳、翻看节目单、喝水、嗑瓜子等颇具骚扰性的“小动作”,不管你做什么“小动作”,你要首先考虑一下你的举动是否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毕竟这不是家里一个人聆听音响的自在环境啊!

许多经典的唱片都是由最副盛名的乐团、最杰出的指挥、最佳的演录场所、最好的器材、最出色的录音师合作出来的,再加上精心的后期制作,那种“天碟”级的听觉表现远远强过一个普通的国内现场演出,如果我们在一个声学条件不尽如人意的音乐厅里聆听一个素质并不出色的乐团演奏时,脑海中总是忘不了那些“天碟”中的精彩,并且频频在它们之间作种种比较,这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无任何积极意义。我们是来听活生生的“真实”音乐的,而不是来找差距和不足、更不是来挑刺的,(当然差距和不足肯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积极而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抛开脑海中的所有成见,主动沉浸于现场所听到的音乐之中,用心地感受音乐本身,并捕获那些足以震撼、感动我们的音乐瞬间,这也是我们普通爱乐人聆听现场音乐的真正目的所在,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血汗钱和宝贵的时间!

曲终人散时

一个正规乐团在常规音乐季演出里,正式曲目结束后,一般是没有安可的(加演曲目),而那些交流、访问性质的演出,因为难得一见、难得一听,安可曲总是少不了的,每到这个时候,乐团和指挥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奉献出他们最擅长、最精彩的动人一刻,而他们的安可表现、安可曲目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掌声、喝彩声的热烈程度,如果你确实喜欢他们的表现,不妨鼓掌鼓得猛烈一点、热情一点。

出于礼节考虑,只要乐队首席(坐在第一小提琴最前面的那一位)没有起身退场,我们观众最好不要匆忙起身退场,人家万里迢迢地赶来为你倾情演出,我们也不应该着急赶这几分钟的路程吧!

当意犹未尽的你沉醉在音乐的回味之中而又不得不退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遗留在座位上的物件、以及门口寄存的东西。

如果你愿意,听完音乐会后,不妨与一些爱乐的朋友交流交流你自己的聆听感受,或者把一些刻骨铭心感动写下来,让更多的朋友能够通过你的描述,间接地感受那些令你终生难忘的音乐瞬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入乡还是要随俗--音乐会后的余想

作者:郝建

音乐会,我们怎样听

这几年,国内的交响音乐会日见其增。最近,北京的音乐会很多。5月底,多明戈来开了独唱音乐会、6月1日,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带上郎朗一块到人民大会堂开了交响音乐会;只隔了20几天,只挪了两三箭之地,三大男高音又来走穴。我去现场听了费城的那一场,三高是在家里看的现场直播。一个在读本科时候就想写几句的话题又来烦我了:我们会不会听音乐会。

我这里想说的绝不是"听不懂交响乐"的话题。我一直觉得音乐不象文字,无所谓懂不懂,喜欢听就是懂。听得愉悦、听得入耳、听得入迷就多听。音乐这事情,只要是自己想听,乐此不疲,就是懂了,就是喜欢了。再发烧一点,看点和声、对位法的书,学习点音乐史的知识,自然能更加跟得上主题的发展变化和乐思的起承转合。但是乐理一窍不通,只要多听,照样悦耳。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不要说懂和声,至今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简谱都读不好。但这拦不住我喜欢听,拦不住我发烧,也没挡着我熟悉许多乐曲。

我今天琢磨的"会不会听音乐会"是当我们去听音乐会时要不要尊重一些硬道理,一些看得见、听得着的规矩和别处几百年形成的习俗。对于这些规矩,最近许多听众和文化人都在议论,我觉得有些意思。

说出来一定会有人笑话我,20年前念本科时,就曾经想给校报写篇介绍听音乐会行为规范的文章,题目都有了,叫《当你去听音乐会》。还就是怕人笑话,一直没写。现在想想这些规矩也许有点烦琐,但是它们是很重要的。要天天讲可能有点夸张、有点烦人,看看我们在音乐会上的举止表现,听听我们有的文化人对这事情的说法,我还真觉得需要年年讲、月月讲。

首先,没出门时就要讲究。如果是去听古典音乐会和歌剧服装应该讲究些。就是大夏天,许多传统的西方人男人也穿西服系领带,哪怕回头热了把西服担在胳膊上。女士就不用说了,一般都要穿礼服,这是一个仪式,也是她们展示高档、昂贵服装或者独特的创意和品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是在上海体育场看景观歌剧《阿伊达》或者是午门广场音乐会,服装就可以多样化一些,许多青年和小孩是穿了旅游鞋去的。

然后,出门一定要早,因为听音乐会最犯忌的是迟到。只要指挥出来站到指挥台上,全场的观众就应该安静下来。可我们这里经常是人声依然鼎沸,手机呼机此起彼伏。1996年5月底带费城交响乐团来的也是萨瓦利施。头一天在人民大会堂演,他出来以后很有些观众依然故我。他站到了指挥台上,曾经数次回过身来看着人声嘈杂的观众席,还有一次干脆离开了指挥台。乐队指挥要连观众一块"指挥",这样开音乐会就未免太多中国特色。等到指挥抬起了指挥棒,迟到的观众就要站在门口,等到第一个乐章或者第一只曲子结束才能进去。世界上其它地方所有的音乐会都是这个规矩。我们这里的票上也这么要求。可是人民大会堂的管理部门似乎至今没有把这个规矩告诉自己的那些男女夜间守门人。他们放进所有迟到的人,我还看到他们热心地为迟到者指点江山,还扶老携幼、服务到位,弄得走道上川流不息。

当然,多少年前的歌剧,开始时也不那么安静,所以有序曲。钟惦棐老师的小三子阿城在威尼斯日记中说得对"中国戏曲的开场锣鼓与意大利歌剧的序曲的早期作用相同,就是镇压观众的嘈杂声浪,提醒戏开始了……"。现在大家在交流中形成了比较好、比较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习俗:乐曲当中,观众席应该安静。据说在深圳曾经发生过演出者与个别无行观众的"战斗":那天小提琴独奏者吕思清较起了真,只要下面有手机、BB机响,他就放下小提琴停止演奏,他站在那儿望着下面,什么时候观众安静了,再架起小提琴,从头拉起!这个场景也太有戏剧性了。

再然后的问题是:乐章与乐章的间隔不应该鼓掌。我觉得,这一条规矩是比较难做到的,对它的忽视或践踏也是在我们这里最为情有可原的。因为现在来听音乐会大多数人对乐曲不那么熟悉,音乐只要戛然而止,人们认为乐曲已经结束,就会非常积极照自己的情绪反应对演奏者来个掌声鼓励。其实遵循这规矩的必要条件不是要有多高的音乐水准,不一定非要对台上演奏的作品胸有成竹。只要有点一般修养,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大致知道有乐章之间不应鼓掌这回事就行--跟着别人懂行的后面鼓掌就好了。

如果说乐章之间不需鼓掌是一个音乐常识问题,那演出当中不应该有说话和手机、呼机声就是一个人的常识问题,一点不必是***员也可以有的修养。有时候还有更绝的。那天郎朗和费城交响乐团正在台上引领着我们渐入佳境,我身后的两三位迟到的男女居然为了要不要请已经捷足先登占据座位的"观众"离开争吵起来!

最后,节目单上规定的曲目演完以后,可以鼓掌要求加演和返场。这是对乐队演出水准的评价和鼓励,也可能是对我们自己未尽之余兴的满足。更广泛地说,这是我们与音乐家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社会活动的常规仪式。鼓掌是规矩,加演可不是规矩。指挥家不愿意或者不高兴时,他们也可以不加演。就我听过的音乐会而言,汤沐海不大喜欢加演。我刚才提到的1996年费城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那次,萨瓦利施也没有加演。不是因为被气坏了吧?如果是听歌剧和个人或几个人的演唱会,鼓掌和返场就是大家默契的游戏规则。前两天在午门的三大男高音乐会,因为前面的观众反应不是很热烈--不知是否因为拿赠票进场的观众多,内行和真爱好者少--三位歌手得不到反应,连节目单注明要返场的曲目都差点不了了之。报纸上说,本来还准备了中国歌曲。可能是因为无人喝彩,他们也就偃旗息鼓了。

下面一篇文章,与欣赏音乐的礼仪有关

==================================

文化习俗差异,我们怎样想

这些规矩,我们一时做不好,怎么办?

当然是有一些现实情况,我们这里的观众群有些中国特色。音乐素养不是很高,平时干挣钱的事情都不守时,凭什么花钱听音乐会就要守时?跟平时餐馆吃饭、公共场所聚会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相比,我们进了音乐厅已经很收敛了,已经憋得慌了,还要求我们手机、呼机全关,还要求乐曲停了也不能随便鼓掌,我怎么知道哪是乐章间隔,哪是曲终奏雅?

也有的不象话是物质现实决定的,跟文化、素养关系不太大。人民大会堂那么大才够多装人。要是在北京音乐厅演,只好坐几百人。如果照三大男高音来时的出场费那个收法,主办者那个搞法,那票价不得卖1万美圆?那音乐就会由回到贵族当中,我们这些普通音乐爱好者哪辈子才能听到?可是在人民大会堂演,几万人进场就是一件大事,准时就是一件难事。演出中间,一万人里头有一两个日理万机的人要随时接听手机BB机,那其他观众就必须"听取蟋蟀声一片。"

但是这不是我们的借口。很多事情是能做到的,从主办者来说,不要那边萨瓦利施已经开了锣,这边还卖着票。哪不就摆明叫我迟到吗。既然已经在天安门广场这片圣地净土开辟了停车场,就让所有的车都停进去。不要让后来的车又成了没头苍蝇,开着车在大会堂周围绕圈子,他这样一折腾,进去肯定晚。观众没有音乐会的常识,主办者是知道的。迟到的人必须等到一个乐章或第一个曲子结束才能进去,票子上也都引了这样的要求。可主办者就是不肯跟自己的守门的人员讲清楚,弄得他们还到处引领迟到的老先生、老奶奶。

从观众来说,首先并不是关乎我们的音乐修养。只要去听音乐会,就算他没听过德沃夏克的曲子,总不至于不知道在音乐会里吵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止。要说迟到个三、五分钟,是因为路远堵车。可音乐会开始都半个多小时了,还在那里川流不息地找位子,我们难道还能把这叫做迟到?要说习惯培养有个过程,自从小泽征尔1979年带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北京红塔礼堂演出,我们也听了20多年交响乐了。20多年,北京的观众总体上还是这么没规矩。我们的学习也太慢了。我看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脑袋笨,因为很多其它的事情早已多次证明北京人没这么笨,挣大钱、弄腐败、发展高科技,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的学习创造力绝对够用。就是帕瓦罗蒂我们也听了十几年了。我有时候会瞎琢磨,从1987年在天桥剧场演到2001年的午门广场,不知道帕瓦罗蒂心里会不会犯嘀咕:北京人听歌剧还是这操行,进步也太慢了。其实这里头首先不是音乐修养的事情,这是常识问题,是愿意不愿意遵守规矩的问题。现在的手机都有震动功能,如果实在是中央领导随时要紧急召见商讨国家大事,放个震动挡就全齐了。我看还是取决于主办者和参加者有没有守规矩的愿望,有没有上进心,有没有尊重别人的概念。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干脆发展中国特色。搞什么温文尔雅,入什么温柔乡,只要来我这里,就一水变成西北风、黄土高坡沙尘暴。交响乐只要在中国演,什么时候觉得演奏得好就鼓掌,演出之间爱迟到就迟到,想早退就早退,满场随便走人卖瓜子。手机、BB机响几声又怎么样,中国是正发展国家,大家都忙得紧。规矩还不是人立的,有什么道理可讲?但是我朝这个思路想一想,实在是想不下去。有的小事情似乎没道理可讲,但是在小道理后面还是有大道理的。比如这开音乐会的事情,如果我们从主办者到观众都觉得应该以我为主、发展有北京特色的交响音乐会,那你至少要跟人家事先讲清楚,到我们这儿来开音乐会是如此这般的一回事,你爱来不来。我担心,如果真跟人家讲清楚,即使出场费很高,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了。我还担心,人家来是照来,出场费会多要个三点、四点。因为人家会说,到那里去演出是战地文工团,要边战斗,边演出。

还有一个办法是,只要搞交响乐就按照人家已经有的仪式来。如果要翘二郎腿、磕瓜子、满场飞手巾把子,我们就直接去恢复老戏园子。唱得好的,给个好,露了怯,也及时当仁不让地叫个倒好。那也有乐趣,也有程式,也有感情。可要演交响乐,就要按照大家都接受的惯例来,不要把它随意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这里头是一个守规矩的心态。有的时候,规矩是烦琐,但是既然做的是这个游戏,就应该照着来。其实这个道理我在幼儿园就曾经懂过。人家跳房子、攻城、捉迷藏,我要是另搞一套,人家不带我玩的。你要一天到晚吹嘘我要搞超限战,人家就不跟你玩任何游戏。

有了守规矩的心态,我们才可能来提倡附庸风雅。附庸风雅其实是从善如流。不知道是乐曲结束还是乐章结束怎么样,不要以我为中心,不要随心所欲,跟在别人后面,等人家懂行的有反应再跟进,这时候慢三秒种,不丢人。

领导带个好头吧

我这里说的不是领导重视、一抓到底不放松之类。我是说领导莫带坏头。当然能带大家奔文明更好。那天在午门广场,三大男高音中场演出休息过了,合唱已经开始,这时一队领导才姗姗迟来。其中好像就有以爱听古典音乐著名的吴仪女士。开场前不来,中间休息也不来,还不能不来,非要等中场休息刚完,人家开始演出了才来。我不怀疑领导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但是平民心态、入乡随俗、礼尚往来的心态、守规矩的意识,似乎缺乏一点。有这样心态的领导跟人家谈入关,就不容易对上口径,我看就会多谈几个回合。当然也可能责任在领导手下的办公机构,那我胆子就大一点了,就可以痛快批评几句了:你们层次也太低了,不配安排领导活动,让领导在国人和世人面前丢你们大脸,你们该当何罪?

怎么想起来说到领导这一茬?因为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听音乐会的秩序,在北京建立得最慢。照道理讲这里的音乐演出比较多,领导也最多,百姓的文化水平也不比别处低。除了演出场所太大这样的物质因素,我觉得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这里的人牛气的比较多,勇于藐视共同规则、喜欢找个牛哄哄的特立独行的感觉,搞个小国文化沙文主义的汉子也多。还多少跟官本位文化有关系,赠票多,来的外行多。我就亲眼看到一排座位都是一个办公室或者是一家子。这样的观众演出时就容易旁若无人,他们自己也容易有听堂会的感觉。也是这些区域,半路抽签的也最多。有意思的是赠票还都是前排位子,所以来访的乐团首先看见这些观众的演出。还有7年,北京就要承办奥运会,盖高楼大厦,我们只有钱、有农民工就指日可待。但是我们以什么精神风貌去迎接客人,心里有没有一个守规矩的平常心,有没有一个做什么事讲什么规矩的那点意思,这倒不是有了钱就立马能堆起来的。

还是那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如果我们是去听摇滚,当然用不着这么多讲究。要强调一句,我很喜爱听交响乐,但我始终听不出交响音乐和歌剧比摇滚更严肃、更高雅,至今也没看出两者的听众在道德、理想、情操上有什么高低之分。我只想说一句,象棋是象棋的规矩,围棋是围棋的规矩,别搞混了。

要是你上台演出的话。。。。

文:勇敢的心

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的工业产物,唱片的历史刚刚一百年,而在此之前,人类音乐文明的传承方式,除了曲谱,主要是靠现场演奏这种活生生的音乐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现场聆听是远古的人们获得音乐感受的唯一方式,即使到了唱片工业极度发达的今天,现场演奏仍以她活生生的亲切、温暖性感召着成千上万的爱乐人步入音乐厅、歌舞剧院。。。

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欧洲古典音乐的爱乐人,现场演出的魅力在我们的心目中一定是充满遐想和诱惑的,当我们即将捧着无比虔诚的激动心情步入爱乐殿堂膜拜音乐之前,为了能使我们从即将听到的“声音”中体验、感受到更多更大的快乐,以下一些经验之谈和注意事项恐怕是我们每一个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朋友必须要了解掌握的。

音乐会曲目的选择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都有着为数众多的音乐厅,几乎每天都有音乐会上演,比如北京音乐厅,年末就可以排满下一年的演出日程。我们必须用手中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时间,从琳琅满目的演出中择选出最适合自己聆听的场次,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两条:

一是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并且喜欢听的曲目,这样即使演出团体的本身演奏技术不尽如人意,音乐本身依然能带给我们应有的感动。对那些自己在唱片中听得无动于衷的曲目,甭管别人说得怎样天花乱坠,那终究是别人的感受,如果再碰上乐队的蹩脚表现,那些伟大的音乐恐怕以后在你的心中永无翻身之日了!

二是重点考虑一些国际上知名音乐团体、著名音乐艺人的访华演出,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演出,在中国往往是数十年一遇。特别是一些年迈的艺术大师,他们的访华演出很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错过一次很可能要遗憾终身。比如大提琴演奏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和指挥家小泽征尔2000年秋天在北京世纪剧院的交流演出,他们带给我们中国爱乐听众的不仅仅是音乐的感动,更多的是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音乐人格魅力。

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你对即将听到的演出曲目非常熟悉,甚至手头都能找到好几个经典录音版本,那么你此时最好回避聆听这些精彩录音,以免在内心造成太深的先入为主的障碍,从而影响自己现场聆听时的专注。中国交响乐团的整体水平是国内音乐团体中最高的,但经常有些朋友对他们的现场演出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其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因为我们所听到的外国著名乐团的优秀、经典录音太多,别人的录音听得越多、了解得越深,相比之下国交现场的差距就会越明显,失望也就越大。

如果你对即将聆听到的曲目还不太熟悉,那么你要尽可能地多搜集、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最好能找来一个录音先试听试听,这样现场聆听时就不会感到太突然、太茫然了。至于相关资料的来源,途径有很多,图书馆、互联网,当然还有喜欢音乐的朋友。

  基本信息 中文名:魏晨 英文名:Vision Chen Wei 生日:1986年2月22日 出生地:甘肃兰州 经纪公司:天娱传媒 身高:182cm 体重:65kg 血型:O型 昵称:晨晨、小乖、魏小乖、魏总、龙王、魏十六、魏导、魏小浪、魏小翠、魏叶烁、魏向南、魏点点、魏乖、晨宝、晨宝贝、魏三少、魏春风、魏倾城、魏十二、拉面王子等。 圈中好友:苏醒、张杰、王栎鑫、俞灏明、吉杰、姚政、王铮亮、郁可唯、李霄云、I ME、阿兰·达瓦卓玛、何炅、谢娜、张翰、朱梓骁、金莎、郑爽、至上励合、于莎莎、孙骁骁、何洁、璐丹、许飞、厉娜、谈莉娜、肖涵等。 高中:甘肃兰州兰炼一中高三(6)班 魏晨大学: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流行歌舞系04级本科 座右铭(Motto):用努力证明自己! 喜爱的食物:兰州拉面、海鲜 喜爱国家:马尔代夫 最喜欢的**类型:爱情片 最喜欢的运动:篮球 最喜欢的演员:刘德华、徐帆等 最喜欢的歌手:周杰伦 最喜欢的饮料:绿茶、橙汁 最喜欢的颜色:橙色、黑色、白色 粉丝名字:乐橙(诞生日2007年5月4日)

  音乐作品

  歌曲列表: 1少年游(收录在快男合集《13》中) 2一个人睡(收录在EP 《乐天派》中) 3乐天派(收录在EP 《乐天派》中) 4小小快乐(收录在EP 《乐天派》中 好友陆虎作词曲) 5BOYS{和何洁合唱}(收录在EP 《乐天派》中) 6再次见到你(同学写的歌) 7希望(与简美妍,李承炫,TANK合唱) 8听着你的歌(同学写的歌) 9加油,你有ME!(与阿兰合唱) 10有你的幸福(话剧《奋斗》主题推广曲,与于莎莎合唱) 11疯人愿 (话剧《奋斗》主题曲,好友陆虎作词曲) 12绒花(收录在天娱群星《 红星闪闪 》红色专辑中) 13我最闪亮(07年快乐男声主题曲,与众快男同唱) 14唱得响亮(09年快乐女声主题推广曲,与众快男合唱) 15快乐由我 (08~09年跨年晚会主题曲,与众快男超女合唱) 16快乐出发 (09~10年跨年演唱会主题曲,与众快男快女超女合唱) 17星空物语 (《一起来看流星雨》片头曲,与张翰、朱梓骁、俞灏明合唱) 18让我为你唱首歌(《一起来看流星雨》主题曲,与张翰、朱梓骁、俞灏明合唱) 19雨痕(魏晨《一起来看流星雨》自创曲) 20分身情人(魏晨《一起来看流星雨》插曲) 21乐火男孩(《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2他们是好朋友(《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3你给我消失(《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4美好的将来在眼前(《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5来自己干(《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6其实就是跳跳舞(《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7岁月不再溜走(《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8我不会说话 (《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29乐火男孩(《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30我是一条虫(《乐火男孩》主题曲,与快男同唱) 31你鼓舞我心(金芒果粉丝节,与苏醒 王栎鑫 徐杰等合唱) 32梦的怒放(《2010快乐男声主题曲之一》) 33天下有情人(2009快乐女声5进4与郁可唯演绎) 34半夏(未收入专辑中) 35千方百计(6月17日百度首播新专辑《千方百计》同名主打歌) 36千方百计(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37我想爱(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38向日葵的微笑(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39温存记忆(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0过客(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1酸酸甜甜(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2女捕快(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3流星雨又来临(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4I DON’T CRY(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5疯人愿(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6二十三(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47梦的怒放(收录在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中)

  与魏晨合作过的艺人

  女生:she(快乐男声4进3开场)、何洁、曾之乔、璐丹(泰国)、范玮琪、于莎莎、阿兰达瓦卓玛、程晨、金敏智、SARA、简美妍、郑爽、肖涵、唐笑、童唯佳、谢娜、徐冬梅、金莎、刘力扬、吴昕、郁可唯、解昕怡,朱丹、彭扬、江映蓉、谈莉娜、i Me等。 男生:JUNJIN-神话(快乐男声4进3合唱)、:陆虎,俞灏明,张杰,张晓晨,徐杰,姚政,陈楚生,王铮亮,苏醒,吉杰,王栎鑫,阿穆隆,鲁诺,张远,郭彪,<天天向上>,何炅,刘晓龙,李维嘉,杜海涛,朱梓骁,林宥嘉,韩庚,张翰,李承炫,TANK、唐禹哲,钱枫,徐杰,叶子淳 出版专辑: 2007年,和快男共同出版写真集《24小时》 2007年,和快男13强出版写真集《飞跃城堡》记录巡回演唱会路程 2008年,发行个人首张EP专辑《乐天派》 2008首张个人写真集《LOMO森林》由魏晨本人亲自撰写 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 2008年《LOMO森林》精装版 2009年《飞跃城堡2》森林精装版 2010年芒果专刊《2010魏晨精装特辑》 2010年首张个人专辑《千方百计》

  [编辑本段]影视作品

  **

  《十七》(2008年)饰天翊。 《乐火男孩》(2008年)饰男二号欧小浪。该片为国内首部青春歌舞立体**,由香港著名导演林华全担纲执导,著名音乐人小柯担任音乐总监,影片于2008年11月拍摄完成。

  电视剧

  《一起来看流星雨》(2009年)饰叶烁。2009年8月8日22:00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 《一起又看流星雨》(2010年)饰叶烁。2010年8月9日22:00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 话剧 话剧《奋斗》(2008年)饰演向南。2008年16日至18日在北京保利剧院开始第二轮演出首演。随后在南京、郑州、武汉、东莞、深圳巡演。

  [编辑本段]音乐

  2007年6月 发行个人单曲《少年游》(收录于快乐男声13强合辑《13》) 2008年1月10日 发行个人首张EP《乐天派》 专辑名称EP《乐天派》 歌手 魏晨 歌手类型 男歌手 地区 内 地 经纪公司 天娱传媒 唱片公司 天娱传媒 发行时间 2008-01-10 语种 国 语 专辑类型 CD 音乐类型 流 行 曲目 1 乐天派 2 boys 3 小小快乐 4 一个人睡 收录4首歌的EP,选歌会就开了不下十次,从100多首Demo里挑选独属于魏晨的味道,挖掘他表象与内在的多面特质。四首歌,意图表现他专一、执着、可爱与活泼的不同侧面。唱功已深受肯定的魏晨,在这张EP里最大的挑战是超乎年纪所承载的情感表现力。与台湾新锐制作人陈磊亦师亦友的默契合作,更让《乐天派》EP增色不少! 2010年7月21日 发行个人首张专辑《千方百计》 专辑名称千方百计 歌手 魏晨 歌手类型 男歌手 地区 内 地 经纪公司 天娱传媒 唱片公司 天娱传媒 发行时间 2010-07-21 语种 国 语 专辑类型 CD 音乐类型 流 行 《千方百计》联合两岸的新锐作者共同打造,突破性音乐曲风在魏晨的完美唱功演绎之下,成为一首超级“动、听”的电音舞曲。创新的电音曲风结合画面感十足的歌词,让听众仿佛听到了一部惊心动魄的动作片。《千方百计》描写一个身怀绝技的特工,为了营救自己的爱人,只身闯入非法集团当中,一人抵挡万人进行激烈的打斗之后,终于获得胜利,顺利解救出自己的爱人。 新专辑中的魏晨颠覆以往乖乖男形象,半熟潮男的风格成为时尚界新标志,首次尝试的电音舞曲强势引领乐坛新风潮,相信魏晨的电音主打势必成为2010年夏天最“动、听”的舞曲,看乖乖男转身潮男。 曲目 1千方百计 2我想爱 3向日葵的微笑 4温存记忆 《千方百计》封面照5过客 6酸酸甜甜 7女捕快 8流星雨又来临 9I DON’T CRY 10疯人愿 11二十三 12梦的怒放

  公益活动

  ·2007年7月26日晚,魏晨和快男13强一起奔赴安徽凤阳灾区,与广大军民一起奋战在抢修大坝的第一线; ·2007 年7月28日,快男十三强北京见面会,魏晨捐出自己的枕头,筹得善款10,000元捐给灾区人民; ·2007 年8月5日,魏晨在长沙石燕湖参加了《勇往直前》外景录制,全力以赴只为给贫困地区儿童建造希望小学; ·2007 年8月5日,魏晨参加了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同一首歌》慈善爱心义演,用歌声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及对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武警官兵的崇高敬意; ·2007 年8月11日,魏晨出席上海特奥会公益晚会,号召所有人为特奥选手和残障儿童献爱心; ·2007 年8月26日,魏晨到贵阳为巡演做宣传,向歌迷发出环保倡议,呼吁歌迷正当环保先锋; ·2007 年9月19日,魏晨在北京参加了“放歌奥运”义演,以慰问奥运工程建设者; ·2007 年10月4日,魏晨赴济南参加奥运义演,为奥运放歌; ·2007年11月1日,魏晨赴山城重庆参加公益演出; ·2008年1月5日,魏晨以“爱心家园大使“的身份前往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探望老人 ·2008年1月12日 湖南长沙 ·2008年2月3日 山东烟台 ·2008年3月15日 安徽合肥 ·2008年2月5日,魏晨在长沙参加“爱心大融冰——我们一起过年“赈灾义演,并个人捐款2万元; ·2008年4月12日,魏晨参加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频道节目中心共同主办的“喜迎奥运 祝福残奥 爱心助忙”大型公益活动。 ·2008年5月14日,同天娱川籍艺人一同参加《凝聚每份爱同一首歌》大型赈灾义演,用歌声为灾区祝福; ·2008年5月15日,魏晨也积极响应娱乐圈前辈的号召,参与由香港演艺人协会发起成立的赈灾歌曲《承诺》。 512地震的“关爱行动”·2008年5月17日,魏晨前往潮州,参加由潮州电信举办的赈灾义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灾区,一起用爱心抚平大地之伤。 ·2008年5月18日,魏晨以志愿者的身份赶赴重灾区德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008年6月16日,魏晨随母校前往绵竹,慰问救灾战士; ·2008年6月28日,魏晨低调赶赴成都,带伤参加“重建爱心家园,爱无限”赈灾慈善晚会,用歌声为灾区祈福; ·2008年7月19日,魏晨参加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国际明星友好慈善夜”活动,捐出耳机话筒,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2008年8月,魏晨加入“宇”你同在义工会 此外,由2008年6月开始的,由乐橙发起,魏晨有份参与的“晨橙爱心基金捐助希望图书室“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几座图书室即将建成…… 2009年11月29 日 北京工体慈善公益演出

  [编辑本段]成长历程

  学生时代 魏晨魏晨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选手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话不多,但性格特别好,很容易相处”。不过说到自己的性格,魏晨却用了一种自我检讨的语气:“唉,我就是太内向了一些。” 魏晨说话有着浓浓的学生味,自己的成长中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惊喜却也没有太多意外,一直以来都是波澜不惊,甚至太过于顺利和平淡了。就是这样一个经历简单的选手,将自己成长的关键一步定位在刚上大学。 “那是我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我第一次离开父母,一个人在这么远的地方读书,刚到学校什么都不习惯,超级想家。”可是魏晨没想到更苦的日子还在后面,“因为我学的是流行歌舞专业,舞蹈对我来说太难了。我的身体协调性不好,好多动作都做不到位,尤其是要练劈叉,当时怎么都做不好,着急又难受,多丢脸啊!”“你的舞蹈老师说你当时有点懒。”本来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没想到魏晨却认真了,“我那时还真有些偷懒,下课都没怎么练,因为劈叉真的好疼啊,我自己的心态没调整好,那时对跳舞真的没信心,干脆能不练就不练,巴不得早点回去。”说这话的时候,魏晨像一个犯了错的人,认真反思着。 “每天我都给妈妈打电话,可是说到这些事我就提醒自己,千万不能给她讲,要报喜不报忧。结果就只有自己躲着哭,哪里还管丢脸不丢脸呢。”魏晨自己说着也笑了,他希望用这一笑化解自己斗争了半天才讲出来的尴尬事。大一下半年魏晨和两个同学组建了个组合,这下才意识到跳舞的重要性,在同学的帮助下,总算慢慢找到了跳舞的感觉。“后来我给我们的专业有了新的解释,我们这个专业有人偏向唱歌,有人偏重跳舞,我就是偏重唱歌的,多学一门专业却花一样多的钱,不是很划算吗?我硬着头皮也要学下来啊。”

  [编辑本段]参加快乐男声评选

  快男征程

  魏晨离开快男,主要原因是短信,其实一直以来魏晨的短信票数都很低,还有人不无讽刺地说,魏晨的粉丝们都还一直在争论,短信究竟该在什么时候投出。不过魏晨对此却并不在意:“我的人气挺旺啊,走到哪里我都能看到我的乐橙们,真的很谢谢他们的支持。” 说到自己的家里,魏晨笑起来:“他们当然很支持我了,全家人都发动投票。”去年曾经有选手为了投票弄得砸锅卖铁,不过今年大家都理智许多,魏晨很认真地算了一笔账,“一只手机投15票,座机15票……,我们家每周给我投45票,一个月下来好像还是挺多了。”魏晨的脸上很满足,比赛到现在这个阶段,他对自己很自信。 在快男进行当中,有一位粉丝最铁杆,那就是魏晨80多岁的奶奶。从小魏晨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关系非常亲,而且魏晨还是奶奶的“小厨师”。因为爸爸妈妈已经调往江苏工作,去年寒假魏晨专程到兰州去陪奶奶,原来川音本来是要安排魏晨假期进行演出的,可是魏晨坚持要回兰州看奶奶。 “等我毕业了,就没有时间去陪奶奶了!”回到在兰州的奶奶家,魏晨临时给奶奶当起了“小厨师”。“经常会给奶奶烧菜吃,红烧茄子是我的拿手好菜!”魏晨记得自己上高中时,有一次爸爸妈妈都出差了, 魏晨要奶奶去给他做伴,奶奶本想给魏晨做点好吃的,可是晨晨硬是不答应,“你不要给我做菜,你给我做伴就行了,等我放学回来我给奶奶做菜吃!” 学校期末考试已经快到尾声,魏晨却还在快男比赛,“我已经办了缓考,只好等下学期再找时间来考试吧。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专业成绩都不错的,我可是三好学生。”对于做艺人,学业容易被耽误,魏晨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下学期我就大四了,进入专业实习和找工作阶段,参加快男,签下公司,我就当提前几个月找到份工作呗。还能提早为家里减轻负担。”

  评委点评

  杨二车娜姆:要是魏晨开餐馆,我就每天都要一天三餐到他的餐馆排队吃饭。魏晨,你的表演就好像一个热情的西班牙女郎碰上了成都来的三好学生!你太乖了,我们女生都好喜欢你!魏晨啊,你就像一个冰淇淋,香香的,甜甜的,滑滑的,吃完我还要舔舔手指,嘛嘛嘛嘛,还是香草味的。 包小柏:绿光,唱得好,表演得好,就会真的有绿色的万张光芒。但是唱不好,表演不好,那就一脸绿了……连原唱的人,每一次唱这首歌要在现场,都很难唱,因为速度要很快,字字句句要很精准,旋律要掌握得很好。刚刚魏晨的表现,你就跟原唱一样,可以开演唱会了。 伍洲彤:整首《好心情》给人的感觉是,乐队在三环路,你在二环路上,结果发现三环路上没路了,你就干脆在二环路上一圈一圈的绕,没有手足无措。值得表扬。 黑楠:长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还能唱得这样,色艺俱佳!

  “流星雨”成就全能偶像

  以“乖乖男”形象被观众认可和喜爱的魏晨,一直具有“优质偶像”的潜质――安静的性格、干净的嗓音、亲切的笑容。从二零零七年出道至今,魏晨在音乐、**、话剧等多个领域均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和拥护。这次出演《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的男主角叶烁,魏晨又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能够演好“偶像剧”的能力。而事实上,叶烁不仅仅是一个“偶像”角色,颇具性格的他让大家对魏晨的演技也刮目相看。 在《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原声大碟中,歌手出身的魏晨以一首《分身情人》为合辑加分不少。除此之外,在今年天娱传媒献礼祖国60周年的合辑《红星闪闪》中,魏晨也以一首红歌《绒花》为专辑增添了一抹亮色。魏晨,这个常常微笑、有些沉默的男生,在2009年的不知不觉中悄然转身,在唱歌与演戏方面都收获颇多的他瞬晋升实力达人的领域,成为新生代艺人中少有的唱功演技俱佳的一位全能艺人,魏晨独具的的“文艺范儿”也让其更具魅力,被歌迷纷纷称为“新生代文艺青年”。 这就是成就全能偶像的他(魏晨)

  挑战内心戏,提升演技

  在《一起来看流星雨》中,叶烁的性格非常倔犟。他与其他三位男主角不同,更多的是通过“内心戏”来展示出一种“抗拒”的个性,他不喜欢拿家里的东西,不喜欢生下来就得到。魏晨在刚开始尝试这个角色的时候对叶烁的性格把握不是很准确,但是经过和导演与其他演员的不断交流,他终于抓住了这个角色“内心戏”的精髓。魏晨总是这样默默的成长着。 而对于自己究竟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的争议,魏晨自己并不在乎,他表示一直觉现在偶像跟实力的划分没有那么明显了,具有实力的人他往往也具有华丽的外表,具有华丽外表的同时他也有很多很多的内容充实这个人,所以现在没有太在意到底你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 回忆起拍戏的过程,魏晨表示最难忘的是他跟我哥哥吵架的那场戏,“因为他真的好高,他1米9多,然后又壮。我在他面前我就感觉完全凶不起来,但是那个时候他就跟我说,他说,弟弟我们要吵架,你就真跟我吵架,你要冲我大喊你就真冲我大喊,哪怕你口水喷到我脸上都没有关系。”也许就是这一个个拍戏的细节,使魏晨逐渐的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拍戏技巧,众多的积累让他最终在演技上实现了自我的突破。

  晋升实力“文青”

  无论是当初的快男全国三强,还是《一起来看流星雨》男主角之一,魏晨永远不是最风口浪尖的那一个,但却是最努力的一个。正是他的努力,让大家突然发现,魏晨成长了,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羞涩的快男,而已经是一个演唱、拍戏文武兼备的全能战士。再加上本身的“文青”气质,魏晨越来越向一名实力“文青”靠拢。 魏晨是一个喜欢沉思的人,他认为很多事都得靠自己去思考。“你可以把你思考后的想法告诉别人,然后得到他的指导意见,而不是全等着他来告诉你下面怎么做。”所以魏晨看似被动,却总是主动出击的一个人。而且他一出击,绝无失手,因为那都是经过了他深思熟虑的。 不管是对待歌唱还是演戏,魏晨都认真并尊重着,他都会付出100%的努力。与两年前相比,魏晨一直被大批的粉丝包围着。“乐橙”们也一直是魏晨成长和努力的动力。无论魏晨是唱歌还是拍戏,他们都毫无条件的支持着魏晨。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魏晨还在不停的努力。2009年是他的一个巨大突破,2010年他还将有更多的表现。

  [编辑本段]魏晨新专辑5D立体发型曝光

  天娱传媒旗下半熟潮男魏晨全新专辑《千方百计》强势发行。新专辑以全新视觉造型,完美呈现半熟时尚风潮。在发型上,采用特殊挑染的技术营造5D立体效果,以此突显半熟潮男魏晨前卫的一面。 据悉,魏晨为了在新专辑发行时展现最佳状态,让歌迷的眼睛为之一亮。早在半年之前魏晨在拍戏期间就不断地锻炼身体,利用拍戏的空档努力健身。回到北京的魏晨,变身为拼命三郎,闭关苦练舞蹈,与此同时,考虑到上镜的视觉效果,原本并不胖的魏晨刻意减重五公斤,一切地努力都是为了在新专辑中以完美的形象示人。 新专辑整体造型为了配合千变万化的曲风,国际独立设计师精心打造多元服饰,魏晨每一套的拍摄都大胆尝试不同的风格造型。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型造型方面,公司特地邀请到港台知名的发型师-JOEY设计“英式时尚”风格的发型,前卫使用特殊挑染的技术,呈现5D的立体效果。JOEY自信的说,如此创意的发型,一定会引领今夏时尚潮流,成为大家追捧的时尚造型。

  [编辑本段]魏晨《千方百计》专辑

  筹备三年 开创混搭曲式新风潮千方百计绝技乐音 抢攻2010华语乐坛 精心收录12首 强势风格 问鼎流行之王 半熟潮男 魏晨 百变登场 无人能挡 专辑收录12首 曲风多元 开创混搭新乐风 魏晨开发律动风格唱腔 展现时尚的听觉享受 从收歌开始,公司就特意收录多元化的曲风,希望能够呈现魏晨转变后的样子,因此从音乐的曲式到编曲都希望带给歌迷全然一新的形象!尝试不同曲风,包括电音舞曲、R&B、抒情BALAD、RAP等。而歌曲最大的创意在于每首歌曲的编写都试着加入了冲突的元素,试图呈现一种混搭的音乐风格,就像这次魏晨所传递出来的感觉,什幺都有可能发生的!! 整张专辑的概念最主要的想要传达半熟男的爱情关系,曾经经过了几场恋爱,然后也踏入社会,面对的不是只有单纯的情爱关系,而是随着成长有所变化,其中包括苦恋的心伤、失恋的落寞…单恋的无奈…等,也因此魏晨在专辑中的声线也与以往不同,他首度尝试了律动风格的唱腔来表现,透过独特的声音方式,表达出歌曲精致的聆听性,也从中看到全新风貌的魏晨! 「千方百计」MV 拍摄24小时 造景华丽壮观 场面惊心动魄 舞蹈跳了不下百次 差点过度脱水 力求画面完美 「千方百计」的歌曲以及歌词是联合两岸的新锐作者共同合作的最新作品,曲风创新歌词画面十足,内容是描写一个身怀绝技的特工,不惜身陷危险去解救爱人,一人抵挡万人进过激烈的打斗之后,终于获得胜利!势必成为2010年夏天最「动、听」的舞曲, 拍摄「千方百计」MV是请台湾名导-金卓,在拍摄前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架构场景图,而为了力求场景逼真,花了近半个月搭景,希望在画面上带动出气势无敌的视觉效果。而在MV的设计中魏晨化身为身怀绝技解救爱人的特工,MV的舞蹈是由罗志祥御用的编舞老师Dance Soul-大目特地编舞,大目表示这支舞需要耗费非常大的体力,每一个动作都必须使劲强大的力道,于是魏晨在MV中跳了近8小时的舞蹈,与现场Dancer共喝掉了二箱的矿泉水,每跳一次就飚汗如雨下,也用掉了5盒面纸,可说几乎是以不要命的方式拍摄,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敬佩魏晨的忍耐力!拍摄到半夜凌晨时舞蹈的部分才终于结束,而魏晨却不能休息要继续拍摄下个画面—钓钢丝的镜头,他必须在身上两侧挂上钢丝,然后要弯腿下腰静止不动之后,再利用腰部的力量往前倾,希望制造出轻盈的轻功,由于是首次钓钢丝还要演出高难度的效果,魏晨现场练了不下百次背跟腰成直线的动作,终于拍摄出令人赞叹的动作画面,绝对是一场比动作片还精彩的音乐MV! 首度挑战电音舞曲 化身为超快感的电音王子 当初在专辑收录歌曲的时候,「千方百计」这首歌是第一时间收录进来的,与以往的曲风完全不同,最主要就是希望让歌迷看到这几年魏晨的变化,由于歌曲节奏明显动感十足,公司的工作人员一时间很担心魏晨是否驾驭不了如此重力的歌曲,曾经还考虑过要不要让其他的歌手演唱,但是发现魏晨一进录音室录制时,居然不费吹灰之力就一气呵成录制完成,尤其在RAP的部分唱起来更显操纵自我的口吻气势,制作人在歌曲当中还特别设计了声音变调的效果,让魏晨的嗓音更添加了放电的魅力,所有的人为之惊艳不已,化身为全新的电音王子! 全新视觉造型 呈现半熟时尚风潮 发意挑染引领风潮 呈现5D的立体效果 经过三年的时间,终于等到全新专辑发行,魏晨为了这一天从半年前拍戏期间就不断地锻炼身体,即使在厦门拍片时也都利用拍戏的空档努力健身,并且还刻意减重5公斤,希望在专辑发行时呈现给歌迷眼睛为之一亮的状态!! 这次整体造型也特意全新改造,劲装登场,每一套的拍摄时都大胆尝试不同的风格造型,特地配合这次专辑的多元、千变万化的曲风,一响歌迷眼花缭乱的视界风潮!而发艺造型也由专门打造港台知名的发型师-JOEY设计「英式时尚」风格的发型,前卫使用特殊挑染的技术,呈现5D的立体效果,势必成为今年夏天最潮的时尚造型!! 新专辑曲目: 01 千方百计(HOT) 02 我想爱 03 向日葵的微笑 04 温存记忆(HOT) 05 过客(HOT) 06 酸酸甜甜 07 女捕快 08 流星雨又来临(HOT) 09 I Don't Cry 10 疯人愿 11 二十三 12 梦的怒放

怎样听现场音乐会

文:勇敢的心

作为一种现代文明的工业产物,唱片的历史刚刚一百年,而在此之前,人类音乐文明的传承方式,除了曲谱,主要是靠现场演奏这种活生生的音乐表现形式。千百年来,现场聆听是远古的人们获得音乐感受的唯一方式,即使到了唱片工业极度发达的今天,现场演奏仍以她活生生的亲切、温暖性感召着成千上万的爱乐人步入音乐厅、歌舞剧院。。。

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欧洲古典音乐的爱乐人,现场演出的魅力在我们的心目中一定是充满遐想和诱惑的,当我们即将捧着无比虔诚的激动心情步入爱乐殿堂膜拜音乐之前,为了能使我们从即将听到的“声音”中体验、感受到更多更大的快乐,以下一些经验之谈和注意事项恐怕是我们每一个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朋友必须要了解掌握的。

音乐会曲目的选择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都有着为数众多的音乐厅,几乎每天都有音乐会上演,比如北京音乐厅,年末就可以排满下一年的演出日程。我们必须用手中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时间,从琳琅满目的演出中择选出最适合自己聆听的场次,选择的依据主要有两条:

一是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并且喜欢听的曲目,这样即使演出团体的本身演奏技术不尽如人意,音乐本身依然能带给我们应有的感动。对那些自己在唱片中听得无动于衷的曲目,甭管别人说得怎样天花乱坠,那终究是别人的感受,如果再碰上乐队的蹩脚表现,那些伟大的音乐恐怕以后在你的心中永无翻身之日了!

二是重点考虑一些国际上知名音乐团体、著名音乐艺人的访华演出,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演出,在中国往往是数十年一遇。特别是一些年迈的艺术大师,他们的访华演出很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错过一次很可能要遗憾终身。比如大提琴演奏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和指挥家小泽征尔2000年秋天在北京世纪剧院的交流演出,他们带给我们中国爱乐听众的不仅仅是音乐的感动,更多的是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音乐人格魅力。

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你对即将听到的演出曲目非常熟悉,甚至手头都能找到好几个经典录音版本,那么你此时最好回避聆听这些精彩录音,以免在内心造成太深的先入为主的障碍,从而影响自己现场聆听时的专注。中国交响乐团的整体水平是国内音乐团体中最高的,但经常有些朋友对他们的现场演出表现出极大的失望,其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因为我们所听到的外国著名乐团的优秀、经典录音太多,别人的录音听得越多、了解得越深,相比之下国交现场的差距就会越明显,失望也就越大。

如果你对即将聆听到的曲目还不太熟悉,那么你要尽可能地多搜集、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最好能找来一个录音先试听试听,这样现场聆听时就不会感到太突然、太茫然了。至于相关资料的来源,途径有很多,图书馆、互联网,当然还有喜欢音乐的朋友。

音乐厅注意事项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听交响乐都是要西装革履的,其实在中国大可不必,毕竟,西服不是我们的传统礼仪服装,只要干净整齐、不邋遢,星级宾馆大堂允许进入的穿着,音乐厅里都能够接受。有些古典音乐家的演出服饰花哨得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大提琴演奏家麦斯基、小提琴演奏家肯尼迪等人,他们的演出服饰一向都很有个性。随便、舒适、休闲不仅是现代服装的潮流,也应该是音乐厅着装的必然趋势。当然,也有一些特定的音乐会有着特定的着装要求,是必须要遵守的。

演出当天,一定要尽早赶到音乐厅附近,务必提前入场。提前入场有很多好处,可以平静自己的心气,从容等待音乐的沐浴,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阅读节目单上有关乐曲、乐队、指挥的详细介绍,避免演出过程中的匆忙翻阅,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这也是对演出团体和艺术家最起码的尊重。现在很多音乐厅都拒绝乐章中间让迟到者入场,即使如此,短暂的乐章间休息,黑暗的观众席中不仅寻找座位麻烦,还会因为入座影响别人而招来一片白眼与不快。

手机、呼机的尖锐铃声在音乐厅里听起来绝对让人心惊胆颤,特别是演出过程中出现的铃声,为了避免这种极不和谐音的出现、避免招致周围群众射来的“仇恨”眼光,你最好在进场前就把它们都关闭掉。如果确实要等待特别重要的传呼,务必要将它们设置成震动提示。尽量避免携带那些容易发出干扰噪声的物件入场,比如塑料袋、塑料瓶、购物袋等,一般音乐厅入口大厅里都有这些小件物品免费寄存处。

北京保利剧院如今明令禁止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儿童入场,这一招实在英明!据科学考证,身高一米二以下的儿童一般都不具备情绪控制力,也就是说,他们在音乐厅里很难保持长时间的安静状态聆听音乐,他们不由自主的“行动”意识不仅影响家长的欣赏情绪,更会扰乱周围听众的聆听环境。所以,除了一些专门面向儿童的专场音乐会外,尽量避免携带那些尚不具备情绪控制力的孩子去音乐厅,否则难受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相邻观众、甚至是指挥,他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

聆听中的几个注意点

上面所说的几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最佳聆听状态服务的。而当我们终于听到美妙动人的仙乐时,无言的感动中,我们还要注意那些问题呢?

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乱鼓掌、乱喝彩。据说几百年前的西方艺术家表演交响乐时,乐章间观众是可以鼓掌的,碰到掌声、喝彩声太热烈时,指挥还会把刚演奏过的乐章即兴重复一遍以飨听众。然而几百年绵延下来,如今的习俗已大为改变,乐章间不鼓掌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乐章间保持宁静既可以保证一部宏大作品的整体性,又能够保证我们欣赏思绪的连续。所以,不管前面的乐章多么精彩动人,我们只能把全部由衷的感谢激情留待曲终时再释放出来。

如果你对演奏的作品不甚了解,要想知道何时曲终、何时该鼓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演出前用点时间熟悉节目单、了解作品的乐章数目,演出时用心数乐章,一般乐章之间台上的指挥、演奏家们都有简单的休整动作,台下的听众也有些调整身姿、放肆咳嗽等举动,全部乐章演奏结束后,指挥一般都会转过身来鞠躬谢幕,此时你就可以纵情鼓掌、喝彩来表示对艺术家们的感谢。前面之所以让你用心数乐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你盲目跟从一些不相干的人在乐章间乱鼓掌、乱起哄、乱上添乱。

我在北京曾数次见过因为乐章间掌声太热烈而导致的笑话。一次是200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由于现场的听众很大一部分人享受的是政府招待票,结果莎拉张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刚一结束,全场竟爆发出如雷的掌声,热烈的掌声惊动了场外负责献花的**,于是她匆匆忙忙地抱着鲜花进场上台献花,接下来的场面实在令中国人尴尬之极。。。另一次是在清华大学礼堂,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刚一结束,现场也是掌声如雷,几个女学生也是闻声而起,跑上舞台献花。。。

解决了盲目鼓掌的问题,剩下的就是避免乐章间交头接耳、翻看节目单、喝水、嗑瓜子等颇具骚扰性的“小动作”,不管你做什么“小动作”,你要首先考虑一下你的举动是否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毕竟这不是家里一个人聆听音响的自在环境啊!

许多经典的唱片都是由最副盛名的乐团、最杰出的指挥、最佳的演录场所、最好的器材、最出色的录音师合作出来的,再加上精心的后期制作,那种“天碟”级的听觉表现远远强过一个普通的国内现场演出,如果我们在一个声学条件不尽如人意的音乐厅里聆听一个素质并不出色的乐团演奏时,脑海中总是忘不了那些“天碟”中的精彩,并且频频在它们之间作种种比较,这不仅是不公平的,也无任何积极意义。我们是来听活生生的“真实”音乐的,而不是来找差距和不足、更不是来挑刺的,(当然差距和不足肯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积极而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抛开脑海中的所有成见,主动沉浸于现场所听到的音乐之中,用心地感受音乐本身,并捕获那些足以震撼、感动我们的音乐瞬间,这也是我们普通爱乐人聆听现场音乐的真正目的所在,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血汗钱和宝贵的时间!

曲终人散时

一个正规乐团在常规音乐季演出里,正式曲目结束后,一般是没有安可的(加演曲目),而那些交流、访问性质的演出,因为难得一见、难得一听,安可曲总是少不了的,每到这个时候,乐团和指挥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奉献出他们最擅长、最精彩的动人一刻,而他们的安可表现、安可曲目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掌声、喝彩声的热烈程度,如果你确实喜欢他们的表现,不妨鼓掌鼓得猛烈一点、热情一点。

出于礼节考虑,只要乐队首席(坐在第一小提琴最前面的那一位)没有起身退场,我们观众最好不要匆忙起身退场,人家万里迢迢地赶来为你倾情演出,我们也不应该着急赶这几分钟的路程吧!

当意犹未尽的你沉醉在音乐的回味之中而又不得不退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遗留在座位上的物件、以及门口寄存的东西。

如果你愿意,听完音乐会后,不妨与一些爱乐的朋友交流交流你自己的聆听感受,或者把一些刻骨铭心感动写下来,让更多的朋友能够通过你的描述,间接地感受那些令你终生难忘的音乐瞬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入乡还是要随俗--音乐会后的余想

作者:郝建

音乐会,我们怎样听

这几年,国内的交响音乐会日见其增。最近,北京的音乐会很多。5月底,多明戈来开了独唱音乐会、6月1日,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带上郎朗一块到人民大会堂开了交响音乐会;只隔了20几天,只挪了两三箭之地,三大男高音又来走穴。我去现场听了费城的那一场,三高是在家里看的现场直播。一个在读本科时候就想写几句的话题又来烦我了:我们会不会听音乐会。

我这里想说的绝不是"听不懂交响乐"的话题。我一直觉得音乐不象文字,无所谓懂不懂,喜欢听就是懂。听得愉悦、听得入耳、听得入迷就多听。音乐这事情,只要是自己想听,乐此不疲,就是懂了,就是喜欢了。再发烧一点,看点和声、对位法的书,学习点音乐史的知识,自然能更加跟得上主题的发展变化和乐思的起承转合。但是乐理一窍不通,只要多听,照样悦耳。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不要说懂和声,至今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简谱都读不好。但这拦不住我喜欢听,拦不住我发烧,也没挡着我熟悉许多乐曲。

我今天琢磨的"会不会听音乐会"是当我们去听音乐会时要不要尊重一些硬道理,一些看得见、听得着的规矩和别处几百年形成的习俗。对于这些规矩,最近许多听众和文化人都在议论,我觉得有些意思。

说出来一定会有人笑话我,20年前念本科时,就曾经想给校报写篇介绍听音乐会行为规范的文章,题目都有了,叫《当你去听音乐会》。还就是怕人笑话,一直没写。现在想想这些规矩也许有点烦琐,但是它们是很重要的。要天天讲可能有点夸张、有点烦人,看看我们在音乐会上的举止表现,听听我们有的文化人对这事情的说法,我还真觉得需要年年讲、月月讲。

首先,没出门时就要讲究。如果是去听古典音乐会和歌剧服装应该讲究些。就是大夏天,许多传统的西方人男人也穿西服系领带,哪怕回头热了把西服担在胳膊上。女士就不用说了,一般都要穿礼服,这是一个仪式,也是她们展示高档、昂贵服装或者独特的创意和品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是在上海体育场看景观歌剧《阿伊达》或者是午门广场音乐会,服装就可以多样化一些,许多青年和小孩是穿了旅游鞋去的。

然后,出门一定要早,因为听音乐会最犯忌的是迟到。只要指挥出来站到指挥台上,全场的观众就应该安静下来。可我们这里经常是人声依然鼎沸,手机呼机此起彼伏。1996年5月底带费城交响乐团来的也是萨瓦利施。头一天在人民大会堂演,他出来以后很有些观众依然故我。他站到了指挥台上,曾经数次回过身来看着人声嘈杂的观众席,还有一次干脆离开了指挥台。乐队指挥要连观众一块"指挥",这样开音乐会就未免太多中国特色。等到指挥抬起了指挥棒,迟到的观众就要站在门口,等到第一个乐章或者第一只曲子结束才能进去。世界上其它地方所有的音乐会都是这个规矩。我们这里的票上也这么要求。可是人民大会堂的管理部门似乎至今没有把这个规矩告诉自己的那些男女夜间守门人。他们放进所有迟到的人,我还看到他们热心地为迟到者指点江山,还扶老携幼、服务到位,弄得走道上川流不息。

当然,多少年前的歌剧,开始时也不那么安静,所以有序曲。钟惦棐老师的小三子阿城在威尼斯日记中说得对"中国戏曲的开场锣鼓与意大利歌剧的序曲的早期作用相同,就是镇压观众的嘈杂声浪,提醒戏开始了……"。现在大家在交流中形成了比较好、比较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习俗:乐曲当中,观众席应该安静。据说在深圳曾经发生过演出者与个别无行观众的"战斗":那天小提琴独奏者吕思清较起了真,只要下面有手机、BB机响,他就放下小提琴停止演奏,他站在那儿望着下面,什么时候观众安静了,再架起小提琴,从头拉起!这个场景也太有戏剧性了。

再然后的问题是:乐章与乐章的间隔不应该鼓掌。我觉得,这一条规矩是比较难做到的,对它的忽视或践踏也是在我们这里最为情有可原的。因为现在来听音乐会大多数人对乐曲不那么熟悉,音乐只要戛然而止,人们认为乐曲已经结束,就会非常积极照自己的情绪反应对演奏者来个掌声鼓励。其实遵循这规矩的必要条件不是要有多高的音乐水准,不一定非要对台上演奏的作品胸有成竹。只要有点一般修养,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大致知道有乐章之间不应鼓掌这回事就行--跟着别人懂行的后面鼓掌就好了。

如果说乐章之间不需鼓掌是一个音乐常识问题,那演出当中不应该有说话和手机、呼机声就是一个人的常识问题,一点不必是***员也可以有的修养。有时候还有更绝的。那天郎朗和费城交响乐团正在台上引领着我们渐入佳境,我身后的两三位迟到的男女居然为了要不要请已经捷足先登占据座位的"观众"离开争吵起来!

最后,节目单上规定的曲目演完以后,可以鼓掌要求加演和返场。这是对乐队演出水准的评价和鼓励,也可能是对我们自己未尽之余兴的满足。更广泛地说,这是我们与音乐家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社会活动的常规仪式。鼓掌是规矩,加演可不是规矩。指挥家不愿意或者不高兴时,他们也可以不加演。就我听过的音乐会而言,汤沐海不大喜欢加演。我刚才提到的1996年费城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那次,萨瓦利施也没有加演。不是因为被气坏了吧?如果是听歌剧和个人或几个人的演唱会,鼓掌和返场就是大家默契的游戏规则。前两天在午门的三大男高音乐会,因为前面的观众反应不是很热烈--不知是否因为拿赠票进场的观众多,内行和真爱好者少--三位歌手得不到反应,连节目单注明要返场的曲目都差点不了了之。报纸上说,本来还准备了中国歌曲。可能是因为无人喝彩,他们也就偃旗息鼓了。

下面一篇文章,与欣赏音乐的礼仪有关

==================================

文化习俗差异,我们怎样想

这些规矩,我们一时做不好,怎么办?

当然是有一些现实情况,我们这里的观众群有些中国特色。音乐素养不是很高,平时干挣钱的事情都不守时,凭什么花钱听音乐会就要守时?跟平时餐馆吃饭、公共场所聚会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相比,我们进了音乐厅已经很收敛了,已经憋得慌了,还要求我们手机、呼机全关,还要求乐曲停了也不能随便鼓掌,我怎么知道哪是乐章间隔,哪是曲终奏雅?

也有的不象话是物质现实决定的,跟文化、素养关系不太大。人民大会堂那么大才够多装人。要是在北京音乐厅演,只好坐几百人。如果照三大男高音来时的出场费那个收法,主办者那个搞法,那票价不得卖1万美圆?那音乐就会由回到贵族当中,我们这些普通音乐爱好者哪辈子才能听到?可是在人民大会堂演,几万人进场就是一件大事,准时就是一件难事。演出中间,一万人里头有一两个日理万机的人要随时接听手机BB机,那其他观众就必须"听取蟋蟀声一片。"

但是这不是我们的借口。很多事情是能做到的,从主办者来说,不要那边萨瓦利施已经开了锣,这边还卖着票。哪不就摆明叫我迟到吗。既然已经在天安门广场这片圣地净土开辟了停车场,就让所有的车都停进去。不要让后来的车又成了没头苍蝇,开着车在大会堂周围绕圈子,他这样一折腾,进去肯定晚。观众没有音乐会的常识,主办者是知道的。迟到的人必须等到一个乐章或第一个曲子结束才能进去,票子上也都引了这样的要求。可主办者就是不肯跟自己的守门的人员讲清楚,弄得他们还到处引领迟到的老先生、老奶奶。

从观众来说,首先并不是关乎我们的音乐修养。只要去听音乐会,就算他没听过德沃夏克的曲子,总不至于不知道在音乐会里吵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止。要说迟到个三、五分钟,是因为路远堵车。可音乐会开始都半个多小时了,还在那里川流不息地找位子,我们难道还能把这叫做迟到?要说习惯培养有个过程,自从小泽征尔1979年带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北京红塔礼堂演出,我们也听了20多年交响乐了。20多年,北京的观众总体上还是这么没规矩。我们的学习也太慢了。我看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脑袋笨,因为很多其它的事情早已多次证明北京人没这么笨,挣大钱、弄腐败、发展高科技,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的学习创造力绝对够用。就是帕瓦罗蒂我们也听了十几年了。我有时候会瞎琢磨,从1987年在天桥剧场演到2001年的午门广场,不知道帕瓦罗蒂心里会不会犯嘀咕:北京人听歌剧还是这操行,进步也太慢了。其实这里头首先不是音乐修养的事情,这是常识问题,是愿意不愿意遵守规矩的问题。现在的手机都有震动功能,如果实在是中央领导随时要紧急召见商讨国家大事,放个震动挡就全齐了。我看还是取决于主办者和参加者有没有守规矩的愿望,有没有上进心,有没有尊重别人的概念。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干脆发展中国特色。搞什么温文尔雅,入什么温柔乡,只要来我这里,就一水变成西北风、黄土高坡沙尘暴。交响乐只要在中国演,什么时候觉得演奏得好就鼓掌,演出之间爱迟到就迟到,想早退就早退,满场随便走人卖瓜子。手机、BB机响几声又怎么样,中国是正发展国家,大家都忙得紧。规矩还不是人立的,有什么道理可讲?但是我朝这个思路想一想,实在是想不下去。有的小事情似乎没道理可讲,但是在小道理后面还是有大道理的。比如这开音乐会的事情,如果我们从主办者到观众都觉得应该以我为主、发展有北京特色的交响音乐会,那你至少要跟人家事先讲清楚,到我们这儿来开音乐会是如此这般的一回事,你爱来不来。我担心,如果真跟人家讲清楚,即使出场费很高,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来了。我还担心,人家来是照来,出场费会多要个三点、四点。因为人家会说,到那里去演出是战地文工团,要边战斗,边演出。

还有一个办法是,只要搞交响乐就按照人家已经有的仪式来。如果要翘二郎腿、磕瓜子、满场飞手巾把子,我们就直接去恢复老戏园子。唱得好的,给个好,露了怯,也及时当仁不让地叫个倒好。那也有乐趣,也有程式,也有感情。可要演交响乐,就要按照大家都接受的惯例来,不要把它随意地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这里头是一个守规矩的心态。有的时候,规矩是烦琐,但是既然做的是这个游戏,就应该照着来。其实这个道理我在幼儿园就曾经懂过。人家跳房子、攻城、捉迷藏,我要是另搞一套,人家不带我玩的。你要一天到晚吹嘘我要搞超限战,人家就不跟你玩任何游戏。

有了守规矩的心态,我们才可能来提倡附庸风雅。附庸风雅其实是从善如流。不知道是乐曲结束还是乐章结束怎么样,不要以我为中心,不要随心所欲,跟在别人后面,等人家懂行的有反应再跟进,这时候慢三秒种,不丢人。

领导带个好头吧

我这里说的不是领导重视、一抓到底不放松之类。我是说领导莫带坏头。当然能带大家奔文明更好。那天在午门广场,三大男高音中场演出休息过了,合唱已经开始,这时一队领导才姗姗迟来。其中好像就有以爱听古典音乐著名的吴仪女士。开场前不来,中间休息也不来,还不能不来,非要等中场休息刚完,人家开始演出了才来。我不怀疑领导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但是平民心态、入乡随俗、礼尚往来的心态、守规矩的意识,似乎缺乏一点。有这样心态的领导跟人家谈入关,就不容易对上口径,我看就会多谈几个回合。当然也可能责任在领导手下的办公机构,那我胆子就大一点了,就可以痛快批评几句了:你们层次也太低了,不配安排领导活动,让领导在国人和世人面前丢你们大脸,你们该当何罪?

怎么想起来说到领导这一茬?因为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听音乐会的秩序,在北京建立得最慢。照道理讲这里的音乐演出比较多,领导也最多,百姓的文化水平也不比别处低。除了演出场所太大这样的物质因素,我觉得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这里的人牛气的比较多,勇于藐视共同规则、喜欢找个牛哄哄的特立独行的感觉,搞个小国文化沙文主义的汉子也多。还多少跟官本位文化有关系,赠票多,来的外行多。我就亲眼看到一排座位都是一个办公室或者是一家子。这样的观众演出时就容易旁若无人,他们自己也容易有听堂会的感觉。也是这些区域,半路抽签的也最多。有意思的是赠票还都是前排位子,所以来访的乐团首先看见这些观众的演出。还有7年,北京就要承办奥运会,盖高楼大厦,我们只有钱、有农民工就指日可待。但是我们以什么精神风貌去迎接客人,心里有没有一个守规矩的平常心,有没有一个做什么事讲什么规矩的那点意思,这倒不是有了钱就立马能堆起来的。

还是那句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如果我们是去听摇滚,当然用不着这么多讲究。要强调一句,我很喜爱听交响乐,但我始终听不出交响音乐和歌剧比摇滚更严肃、更高雅,至今也没看出两者的听众在道德、理想、情操上有什么高低之分。我只想说一句,象棋是象棋的规矩,围棋是围棋的规矩,别搞混了。

(郝建 **理论家 北京)

职业操守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我们所要遵守的原则,按常理说就是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如果我们连这么基础的事情都做不到,我们就违反了“爱岗敬业”这一良好的美德。

不知道大家都看没看一篇报道,印度两位医生在剖腹产手术时吵架导致新生婴儿死亡。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但是从视频上可以看出两位医生在工作的时候,在为产妇接生婴儿的重要时刻,因为个人纠纷产生相互辱骂,并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才发生了这样令人难以挽回的悲剧的发生。

就这篇报道而言:

首先,作为一名医生,时刻想着病人、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等是应尽的职责。而然这两位医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做到这些,把个人恩怨放在工作上是最不应该的。换句话说,医生应该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在手术台上病人更是把生命交托给医生,所以作为医生我们要为他们负责,个人恩怨在休息时间解决也不迟。

其次,要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你要知道一台手术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它需要的是大家相互配合,相互间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能够明白对方需要什么、做什么,才能够保证手术的成功。如果在手术台上发生任何争吵或者开小差,很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医生这个行业,需要非常严谨的对待。

最后,我想说做人要讲究个度。很简单,在职场上你要知道冲动和无法管理自己情绪的人会被淘汰,你的上司需要的是一个做事稳重、人情世故处理的很好的人,而不只是整天给他找麻烦的人。就像这两位医生一样,连个人情绪都没有很好的掌握,不知轻重的处事,必将带给自己的就是前途的毁灭。

上面所述纯属个人看法,不知道大家有什么观点,一起分享一下吧!

保本就是说无论赚进的钱有多少,起码可以保住本金比方说你投资了10000元,没赚钱到钱的话但起码要还给你10000元,当然这要在投资合同上面写好条款有法律效力说明你的钱能保本,不管是拿你的钱去投资的人赚了钱没按这个条款你都能要到本金

保利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只是说还给你的钱一定要高于等于合同上的利息比方你投资10000元,合同上说保利是1%,那么你在投资期结束后拿回的钱是10100元

如果没要到起码这些钱,你可以以违反合同上的条款,去找他们扯皮(吵架),呵呵

我做过一段时间基金销售的,你要是说的是这方面,那就应该是这个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95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