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第1张

额,你有时候其实可以理性一点,有什么还是说出来好一点,也不要凭着一点表面的东西就认定事实,你还是可以和你的父母谈谈的,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亲情能代替的,找朋友的话,还是要靠心的,只有彼此都付出了才能有结果的。喜欢一个人,就大声的说出来,他喜不喜欢你是他的事,你喜欢他是你的事,不要因为一点东西,就放弃了本来属于你的。加油哦~

  我找了篇东西,不知道是否对您有用

  相声的分类

  相声按演员人数分可分为: 

  刘宝瑞(1915—1968)表演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但更多注重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

  姜昆、李文华表演对口相声

  ,演员为一捧一逗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 按内容功能分类,可分为: 

  杨振华、金炳昶表演相声《假大空》

  ●讽刺型相声:可以讽刺自己或者别人,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姜昆的《如此照相》(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歌颂型相声:主要在中国大陆,通

  侯耀文、石富宽表演相声《京九演义》

  常要配合政府的方针、政策。如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农村新面貌)、侯耀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的建设者)。 ●娱乐型相声:《说方言》、《爱情歌曲》之类。 按著作时代分类,可分为: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 ●新相声:1949年之后 ●当代相声:1980年代后期之后

  张文泽 丁舟 张颂阳表演《扒马褂》

  编辑本段相声艺术流派

  逗哏

  一、 侯(宝林)派相声 参见:薛宝琨:《论“侯派”相声》 二、 马(三立)派相声 参见:薛宝琨:《论“马派”相声的精神》 吴文科:《侯宝林与马三立相声艺术之比较》 三、 常(宝堃)派相声 参见:常宝华:《回忆我的大哥常宝堃》 四、 苏(文茂)派相声 参见:苏德新:《难忘苏批“三国”》 五、 马(季)派相声

  捧哏

  一、 李(文华)派相声 参见:姜昆:《李文华谈捧哏》 二、 唐(杰忠)派相声 参见:姜昆:《为唐杰忠叫好》 三、 赵(世忠)派相声 参见:老舍:《健康的笑声》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四大基本功

  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说: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 ●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制造笑料。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 在传统上,相声艺人把相声的基本功细分为十三门,分别是: ●要钱 ●口技 ●数来宝

  相声

  ●太平歌词 ●白沙撒字 ●单口相声 ●逗哏 ●捧哏 ●群口 ●相声怯口/倒口 ●柳活 ●贯口 ●开场小唱

  术语

  ●逗哏:“哏”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发笑的效果,代指为负责逗哏的演员 ●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包袱:相声中的笑料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的相声 ●腿子活: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段子。 ●贯口(活):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 ●怯口活(怯口):运用方言或外语表演,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 ●现挂(砸挂,抓哏):现场抓紧取题材引起笑声

  常用道具

  ●醒木:来自评书,经常在长篇单口相声中也会用到。 ●折扇: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虚拟为其他物品:刀枪棍棒(《大保镖》)、笔(《杨乃武写状》)、鼓槌(《口吐莲花》)等。 ●手绢:可以在化妆时作为道具使用,比如《学四省》《武松打虎》《捉放曹》 ●桌子,传统相声中常用的道具。表演对口相声时为逗哏站在桌外,捧哏站在桌子里边。表演柳活时则以桌子区分前后台和上下场门。 ●御子:唱太平歌词时伴奏的乐器,一般是两个竹板。编辑本段表演形式

  相声的表演方式,最初有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到了清宣统三年(1911)后只有“明春”一种在继续发展。相声的形式共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表演时,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 一段相声一般由“垫话儿”——即兴的开场白;“瓢把儿”——转入正文的过渡性引子;“正活儿”——正文;“底”——掀起高潮后的结尾四部分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作的相声也常有省略“瓢把儿”的。相声用艺术手法组成“包袱儿”,表演当中通过说表而“抖响”使人们发笑。其手法计有:三番(翻)四抖、先褒后贬、阴错阳差、一语双关、自相矛盾、表里不一、歪讲曲解、违反常规等数十种。每一段相声里一般含有四五个以上风趣幽默的“包袱儿”。编辑本段相声艺术之说学逗唱

  说

  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说,指吟 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铁事等。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楼》、《天王庙》等。批,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国》、《批聊斋》等。念,指”贯口”,曲目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讲,讲的曲目主要有《讲帝号》以及单口相声《解学士》、《化蜡扦儿》等。 

  相声大师杨振华、金炳昶

  学

  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曲目主要有《学四省》、《学四相》、《规矩套子》等。摹拟方言,又叫“倒口”,过去也叫“怯口”,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最初大多摹拟河北省深(泽)、武(强)、饶(阳)、安(国)一带的方言。当时,某些北京人讥讽从这些地方来京作工的人“怯”,诬为“一嘴蚂蚱籽,两腿黄土泥”的“怯勺”,带有明显的鄙视成分。后来发展到摹拟山西话、胶东话、天津话、宝坻话、唐山话。三十年代初,又扩及上海话、苏州话、广东话。四十年代中期以来,又增加了学英语。解放以后,又出现了摹拟外国味的中国话、华侨说普通话等。学做小买卖的吆喝,又叫货声,主要摹拟卖大小鱼儿、卖茶鸡蛋、卖熏鱼炸面筋、卖硬面饽饽、卖馄饨、卖布头、卖估衣、卖包子的吆喝声。

  逗

  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曲目主要有《论捧逗》、《找堂会》、《老老年》等。清末,英敛之《也是集续篇》中就曾提到相声演员是”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形象地描绘了”逗”的艺术魅力,说:”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可见,那时候的相声已经把”说”的形式、”逗”的内容、”学”的手段熔于一炉。

  唱

  演唱”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以间小调,还有学唱各种戏曲、曲艺,统称之为”柳活”。编辑本段形式构成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在谈及相声的基本概念时指出:“(相声)就是通过组织一系列特有的‘包袱’来使人发笑的艺术,这里所指的包袱是语言艺术的包袱,这里所指的语言是包袱艺术的语言语言……、语言、包袱儿、笑声,可说是相声艺术的三大要素,并且缺一不可。”(引自马季《卅年回首一吐为快》载《曲艺》1987年第2期)在他列举的三要素中,语言、笑声是其它一些喜剧艺术也具有的,只有包袱才是相声艺术特有的。包袱在相声艺术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包袱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是我们研究相声艺术的关键。 “包袱”一词是个形象化的比喻词,它实际上指的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酝酿、发展的一个过程。所谓的“三翻四抖”,则是相声包袱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其中“三翻”是指对矛盾假象反复进行渲染和强调;“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后揭露矛盾的真相。

  2006年春晚相声《新说绕口令》

  喜剧矛盾的特征是“用另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引自马克思《导言》载《马恩全集》第1卷第5页)因此,在喜剧矛盾中,各种假象就特别多。假象其实也是一种现象,它的特点是能够提水与其本质相反(或相离背)的表象,然而,假象又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极为深刻地反映着本质。因此,真实的喜剧矛盾具有着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特点。在对口相声中,喜剧矛盾——包袱的双方(现象与本质等等)由捧逗双方分别担任,并通过对话逐步揭露矛盾。喜剧艺术手法(如夸张、误会、巧合等)为各门喜剧艺术广泛采用,并非相声所独有。然而,相声在运用这些手法时自有其特点。例如,许多戏剧、**运用视觉形象构成误会,(影片《大独裁者》、《黑郁金香》等都出现了两个相貌酷肖的人)而相声在运用误会手法时却大都依靠对话。例如《改行》中说到艺人龚云甫改行卖菜,他把“挑子一放,一摸肩膀儿,这个痛啊!他把《遇皇后》的叫板想起来了:‘唉、苦哇!’老太太一听:‘噢!黄瓜苦的,不要啦。’”很显然,这个包袱采用了误会手法,误会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造成的。离开了对话的双方,也就无法引起误会。 通过人物对话组织包袱,是相声中运用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不仅在“子母哏”类型的相声中是如此,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也是如此。不仅在对口相声中是如此,在单口相声中也是如此。例如在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中,那个攒底的包袱就是由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群臣之间的对话构成的,这类利用对话构成的包袱在相声作品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对话不仅体现在包袱的组织方法上面,而且体现在各种相声艺术手段的运用上面。“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四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段,“说”是说笑话和绕口令,“学”是模仿各种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的语言,“逗”是抓哏逗笑,“唱”是编一些滑稽可笑的词用各种曲调演唱。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只有纳入对话的范围才是符合相声创作艺术规律的。相声表演不能为学而学,为唱而唱。相声演员用方言所说的话,仍需达到对话的目的;所唱的歌曲和戏曲,或是作为对话中的论据,或是通过改唱歌词表达对话的内容。目前有些“柳话”(即以学唱歌曲、戏曲为主的相声)相声表演实际上变成了听众点唱音乐会,虽然也能取得剧场效果,但是却违背了相声作为对话艺术的本质。这种“为唱而唱”的创作倾向是不可取的。编辑本段演员要求

  相声演员既不是象评书及其它曲艺演员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身份进行表演,也不象戏剧演员那样以剧中角色的身份进行表演,是以对话者的身份进行表演。相声演员所使用的语言不是叙述性的语言,而是对话性(即问答式)的语言。在子母哏类型舱相声中,这一点比较明显。其实,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逗哏和捧哏的演员同样是在进行对话。逗哏演员的话语在内容上虽然确实有叙述的成份,但在形式上仍然表现为与捧眼演员之间的对话;在这里,叙述的内容只能作为答话说出来,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对话环境去讲故事。 相声演员在表演中始终是一个对话者,而不是行动者(英语中“演员”一词为“actor”,也可硬译为“行动者”)。相声演员主要靠对话塑造人物形象,而不是依

  相声《咱村里的事》

  靠外部形象和形体动作。相声演员的外部形象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这一特点与相声的特殊审美方式有很大关系。有研究者认为相声表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我演我”的本色表演(见卢昌王《关于曲艺表演问题的几点思考》载《曲艺艺艺术论丛》第九辑76页),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是一种虚拟式的表演。(见薛宝锟《笑的艺术》第64~65页)但无论如何,相声演员的形体动作只是为使对话更生动形象而采用的辅助手段,这些动作不象戏剧中的动作那样重要和完整。 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捧哏演员的话虽不多,但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捧哏演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作为“相声是对话的艺术”这一命题“人证”。在相声的几个类型中,群口相声是在对口相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形成的,它将对口相声中的双边的对话转变为多边的对话;并且具有某些戏剧的成份。 单口相声的情况比较特殊。单口相声是从民间故事和笑话发展、演变而来的。它兼有故事和笑话的艺术特点。对此,专家们曾发表过精辟的意见。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在叙事艺术中,由富有穿透力的情节构成了—个有头有尾、线性发展的封闭性结构,这种结构不允许来自外部的干扰。在戏剧艺术中,有第四堵墙的理论。它要求在演员与观众之间矗立起一道假设的墙,这堵墙使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带有间接的性质。 相声艺术则有很大不同,相声中的“情节”是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因此,相声的内容使人感到是不确定的。相声的包袱常常给观众提供假象,而将真相隐藏起来。这样一来,就促使观众主动进行思考,因而加强了双方之间的思想交。相比之下,评书(及其它一些曲艺)演员不仅将事情的因果关系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还通过得胜头回预先明确故事的主题和结局,听众只需被动接受。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不再享有评书演员那种“说书先生”的地位,演员与演员、演员与观众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对话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可以对事物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种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见,既构成了相声形式上的特点,又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的来源。在这里,演员的一切言谈话语都要接受另

  相声

  一个演员和广大观众的严格检验,他的种种故弄玄虚、自相矛盾、荒诞夸张、逻辑混乱的话语都逃不过观众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丑”受到哄堂大笑,处于“下不来台”的“尴尬”境地。观众则通过笑声感觉到自己在心理上的优势,并在笑声中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相声的欣赏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相声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声表演采取直接面向观众的方式,“第四堵墙”在相声表演中是不存在的。许多演员还直接向观众提问,或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并满足观众的要求。这样,就大大加强了演员与观众的联系与交流。 在相声的欣赏过程,观众虽然一般不能直接与演员进行对话,却可以通过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另外,在许多相声中,捧哏演员的话往往代表了观众的观点,捧哏演员往往是作为观众的代言人与逗哏演员进行对话。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声的表演和欣赏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是双向的,十分密切的。这一特点是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话的形式分不开的。这种形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参与意识,由此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相声与观众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它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幽默,表达了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乐观精神,并对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揭露和讽刺。相声以其精湛的生活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优秀的民族艺术之花。 总而言之,相声在内容上是喜剧艺术,在形式上则是对话的艺术。相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这两大特点,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编辑本段相声知识

  说学逗唱 曲艺术语。相声传统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说”是叙说笑话和打灯谜、绕口令等;“学”是模仿各种鸟兽叫声、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风貌、语言等;“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相声的本工唱是指太平歌词。由于某些关系,过去电视上表演的相声都把所有的歌唱类归于唱中,这是不对的。只要太平歌词是唱,其他的都为学。相声中,常有偏重运用其中一、二种手段的节目,比如《改行》、《戏剧与方言》偏重于“学”和“唱”,《八扇屏》、《春灯谜》以“说、逗”为主。演员也往往以其善于运用某一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垫话 曲艺名词。相声演员登场表演正式节目前的开场白,有时也是一个小节目,吸引观众注意或点明正式节目的内容。 入活 曲艺术语。指相声演出时,用以将垫话引入正题的一段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包袱 曲艺术语。指相声、独脚戏、山东快书等曲种中组织笑料的方法。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习惯上也将笑料称为“包袱”。 三翻四抖 曲艺术语。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段之一。指相声表演时,经过再三铺垫、衬托,对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制造气氛,然后将包袱抖开以产生笑料。 一头沉 曲艺术语。对口相声的表现方式之一。指两个演员在表演时,一个为主要叙述者,即逗哏;另一个用对话形式铺助叙述,即捧哏。由于叙述故事情节以逗哏为主,故称。 子母哏 曲艺术语。对口相声的表现方式之一。指相声表演时,两个演员(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 抓哏 曲艺术语。相声、评书等曲种演出时,在节目中穿插进去的可笑内容,用以引起观众发笑。演员往往现场抓取插话题材,并结合节目内容,以取得良好结果。 逗哏 曲艺名词。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甲”。对口相声中,逗哏与捧哏合作,通过捧逗的衬托、铺垫,使叙述中逐渐组成包袱,产生笑料。群口相声增加“泥缝”,其作用与“捧哏”基本相同。 捧哏 曲艺名词。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乙”。 泥缝 曲艺名词。群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丙”。 腿子活 腿子活--相声里头为了学唱或者表演一段情节,两人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这种相声段子行内叫“腿子活”。 砸挂 砸挂是相声里的行话,相声大部分都是在讲故事,而这个故事就得有个主人公,用讲这个人的笑话来达到抖包袱的目的。 贯口 又称“趟子”,为将一段篇幅较长的说词节奏明快地一气道出,似一串珠玉一贯到底,演员事先把词背得熟练拱口,以起到渲染书情、展示技巧乃至产生笑料的作用。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冯不异提出:“在曲艺的诸多曲种中,有一种单人演说可笑故事的表演形式,称为单口相声……(单口相声)但求谏果回甘,却不一定那么有头有尾,它的体制不同于短篇的话本、故事、笑话,也不同于对口相声,是一种风格独具的口头文学体裁。”(引自《继承传统,丰富提高》载《曲艺》1986年第5期)。 王行之认为:“把单口相声直接并入中短篇小说这一艺术门类,未必确当,但是,因为它们同属叙事性的艺术形式,从叙事状物、刻画人物等角度看,它们之间不仅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单口相声又有不少独到之处。”(引自《小说家的益友——或“劲敌”》载《中国曲艺论集》第280页) 李凤琪也曾指出:“单口相声以故事性见长,其中也有偏重说理的,即所谓‘议论型’,这种相声容易空洞、枯燥、很难写,新作中几乎绝迹。”(引自《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刊载于《曲艺》1986年第5期) 看来,专家们比较—致地认为单口相声是一种喜剧性的叙事艺术。单口相声就其形式而言不是对话艺术,但是,它与传统的叙事艺术(评书、故事等)相比又产生了许多变异。例如,单口相声在内容上侧重于反映人物之间的对话,并且主要依靠对话构成包袱、塑造形象。由于单口相声创作中包袱的组织要受情节、人物性格的制约,所以单口相声创作的难度很大。故事型的单口相声创作近年来已近于绝迹;议论型的单口相声则由于在内容与形式之问存在着不易克服的矛盾,而让位于对口相声。 对口相声是从单口相声脱胎而来的,但是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艺术生命绎久不衰。这与它的内容形式之间的和谐有很大关系。简单地说,对口相声的主要内容是对话,它所采用的形式也是对话,二者之间是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四、对话不仅体现在相声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而且体现在欣赏过程中。相声作为一门舞台艺术(目前基本如此),它的表演与欣赏在时空上是统一的。相声与其它舞台艺术一样,存在着与观众进行交流的问题。 众所周知,相声是一门最擅长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相声演出所产生的剧场效果,往往是其它舞台艺术无法企及的。除了喜剧性内容的原因之外,相声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话的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叙事艺术中,创作者自信有力量穿透孤立的事件,抓住其“内在的本质”,赋予其因果联接的次序,从而构成故事虚构的情节和历史,并将这些内容灌输给观众。在这里,信息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观众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编辑本段相声演员师承关系总表

  网络相声剧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也在面临着与时俱进的问题。随着网络剧的热播,用相声与网络剧结合的网络相声剧油然而生,全球首部网络相声剧《番茄炒蛋》就是将相声与网络剧结合的第一例。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网络相声剧相继推出,以推动相声在新时代的发展。

说起吵架这事,应该很多夫妻都会经历,吵架的时候,即使再冲动,也要谨记要拿捏好分寸,千万不要怒发冲冠,就完全失去了理智,最后说出了不能说的一些话,把对方伤的淋漓尽致,事后又让自己后悔莫及。那有哪些话是夫妻吵架的时候不能够说的呢?

切记这些话是吵架的时候不能够说出口的。比如,你就是个十足的窝囊废。虽然这些话骂起来很带劲,够狠毒,也特别的解气。但是双方听了会特别恼火,很容易就记恨对方,一旦受到这种语言的挑衅刺激,就会怒火中烧,火上加油,就会把夫妻矛盾继续升级,导致破罐子破摔,最后还会使得感情彻底决裂了。

还有就是你给我滚出这个家门。语气落重了造成的杀伤力还是蛮大的。吵架的双方,只要两个人不会摔门而去,等到两个人稍作冷静下就会慢慢平息了怒气,又会互相搭理几句说上话,这样就基本会没事。但是一句你给我滚蛋,就会彻底惹恼对方,气冲冲地二话不说,就嘭地一声把门重重的甩在后面,扬长而去。若是大家都拉不下脸来,有可能就真的永远也不再踏进这个家门了。

还有夫妻吵架互相谩骂不要伤及无辜连带父母家人。诸如,“你跟你妈一样没用“言辞不妥或者激烈,把双方父母家人带出来,也一起攻击了,就会像往伤口撒盐一样,会让人痛地歇斯底里的直跳脚,恨不得将对方的嘴巴都给封住。被逼急了,兴许还会遇上对方的一巴掌。结果是很严重的,千万不要变本加厉,添油加醋,一事说一事,不要胡说八道,无中生有,伤及无辜。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 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 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

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板上订钉---跑不了

看天说话---眼光太高

浑身贴膏药---毛病不少

和尚挖墙洞---妙(庙)透了

葫芦瓢捞饺子---滴水不漏

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兔子尾巴---长不了

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吃鱼不吐骨头---说话带刺

阿斗的江山——白送

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观光——随声附和

矮子过河——安(淹)心

矮子看戏——听声

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矮子婆娘——见识低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妄想;痴心妄想

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岸上捞月——白费功夫;白费劲

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按彩球的乞丐——高兴得发傻

按方抓药——照办

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按牛头喝水——办不到;没法办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案板顶门——管得宽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一条

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随人宰割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暗地里盯梢——偷偷摸摸

暗地里耍拳——瞎打一阵

暗室里穿针——难过

暗中使绊子——蔫儿坏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鏊子上烙饼——翻来翻去

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扭

八斗的小垂缸——装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钱买碗馄饨——没有面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卦炉里睡觉——热气腾腾

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出路难找

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

八级师傅学手艺——长到老,学到老

八角掉进粪坑里——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八斤半的鳖吞了大秤砣——狠心王八

八斤半的老鳖吞了个秤砣——狠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

八十个人抬轿子——好威风

八十老汉害个摇头病——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八十老翁学打拳——越练越结实

八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八十岁的老绝户头——后继无人

八十岁刮胡子——不服老

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十岁留胡子——老主意

八十岁没儿女——老来孤单

八十岁生儿子——代代落后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十岁玩猴子——老把戏

八十岁学吹笛——尽是老调;老调子

八十岁学摔打——拼老命

八十岁演员扮孩子——返老还童

八十岁站柜台——老在行

八五炮打兔子——得不偿失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聚会——神聊

八仙桌缺只腿——搁不平

八仙桌上放灯盏——明摆着

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八月的苦瓜——心里红

八月的莲藕——又鲜又嫩

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的点子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老来红

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八月十五看龙灯——晚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巧了

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枣)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差得远;差远了

巴掌长疮——毒手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巴掌上摊煎饼——巧手;好手

扒了皮的癞蛤蟆——活着讨厌,死的还吓人

扒了墙的庙——慌了神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拔葱种海椒——一茬比一茬辣

拔节的高梁——节节高;节节上升

拔浪鼓——两面光

拔了的闹钟——专做提醒人的事

拔了萝卜——窟窿在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拔了毛的鸽子——飞不了

拔了塞子不消水——死心眼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跋子拔萝卜——歪扯

跋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

跋子打围——坐着喊;坐地呐喊

跋子赶马——望尘莫及

跋子上台——立场不稳

把鼻涕往脸上抹——自找难看

把肥料浇到莠草上——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

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

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把妖猜当成菩萨——善恶不分

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白脖老鸹——开口是祸

白脖子屎壳郎——有特色;与众不同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洗不净

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

白菜帮子——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白菜地里耍镰刀——散了心

白菜烩豆腐——谁也不沾谁的光

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气

白骨精打跟头——鬼把戏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骨精说人话——妖言惑众

白骨精送饭——有野心;没安好心

白骨精演说——妖言惑众

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

白鹤站在鸡群里——突出

白虎进门——大难临头;灾祸临头

白开水画画——轻(清)描淡写

白蜡杆结桂花——根子不正

白蜡杆子翻场——独挑

白蜡做的心——见不得日头见不得火

白脸奸臣出场——恶相;恶模样

白脸狼戴草帽——变不了人

白脸狼戴眼镜——冒充好人;充好人

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白猫钻灶坑——自己给自己抹黑

白毛乌鸦——与众不同

白娘子斗法海——精打光

白娘子水漫金山——大动干戈

白娘子遇许仙——千里姻缘一线牵

白日见鬼——玄乎;心里有病

白日做梦——胡思乱想

白水锅里揭奶皮——办不到;没法办

白水下石膏——成不了豆腐

白水煮白菜——淡而无味

白水做饭——无米之炊

白素贞不舍许仙——恩爱难分

白糖包砒霜——毒在里面

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

白天打灯笼——白搭

白天盼月亮——甭想;莫想;休想

白天照电简——多此一举

白天捉鬼——没影儿的事

白铁斧头——两面光

白仙鹤长了个秃尾巴——美中不足

白纸上画黑道——抹不掉;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写黑字——黑白分明;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白纸做的灯笼——一点就亮

要想生意好,心理学真的少不了!所谓有的放矢:不论是卖茶鸡蛋的,还是卖楼的;不论是搞生产的,还是做推销的;不论是街头小贩,还是行业领袖;不论是买进,还是卖出——一律都要懂点心理学,才能把生意做到人的心坎里!

生意就是买和卖,做得好与坏不在于你付出了多少时间和金钱,而是取决于你有没有花费心思去琢磨对方的心思,因为买、卖是两种不同的学问。

对于做生意,最为简单且直白的理解就是赚钱。但赚钱只是做生意的一个笼统而不确切的说法,真正的会做生意的商人不仅仅是能挣到钱,而且他们会更巧妙地挣钱,不仅挣了对方的钱,还会在对方心里留下好感。

1、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做单生意,首先要和对方搞好关系,无论你是买还是卖,多说几句好话是有好处的。切忌千万不要因价格过低或过高而与对方起冲突,这样对你是没有好处的。记住,我们的目的是促成这单生意,然后从中得利,而不是花钱找人来跟自己吵架的。价格不合适,可以商量着来,谈崩了,那好,拜拜~买卖不成仁义在,以后有机会再来,加好友,让对方对你有些许好感,说不准就多了个潜在客户。

2、生意以诚信为本。

某人见了你的广告,想买你的CK武器,谈好价钱是220万,之后此人说有事过会交易,而不巧又有另外一个人私聊你,说230万我要了。这时候你该怎么办?是追求最大利益卖给230万,还是诚信些,答应卖给220万?我的建议是,220万。虽然常讲无奸不商无奸不商,但身为商人的我们,要时刻铭记,所谓的奸,不是要让我们抛弃所有的仁义道德。

3、“挥泪”一“甩”的风情。

要知道,市场价并不是成交价。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适当放弃一点蝇头小利来换取顾客的蜂拥而至,正所谓薄利多销。此招不宜多用,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拉低市场价格(如果你的商品占总市场的一定比重),当然这样对于我们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但却可以有效的使资金回笼,利于下一步生意。

4、客户的“面子”永远是重要的。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和第一个问题合并到一起,为什么挑出来单说呢?因为它足够重要!做生意,还是那句话,一切以利益为重。一切可以影响到利益的事情千万不要做,包括喊话时,不要出现类似“记者滚”“穷鬼不要M”之类的话,这样以来往往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5、告诉顾客事实真相。

某件物品涨价落价,要明确的告诉客户。当然涨价要委婉,降价要更“委婉”。要透露给客户一个信息,我没有坑你,我卖给你的价格是合情合理的。这样以来客户尝到甜头,在这之后需要某件商品恰巧你有的时候,他会首先想到你。

6、嫌货才是买货人。

某人M你说需要一把60FS灵魂武器,然后说FS现在如何如何的少,FS装备如何如何的贬值,你卖这么贵分明是要杀人云云。。。别不耐烦,往往这类人才是真正需要这件东西的人,不要不耐烦同客户讨价还价,他所说的这么多无非是要把价格再压低一些,好让自己不是很亏本。没关系,适当给他一点甜头,成交了才叫生意。

7、客户渴望被重视的心理。

告诉他你急需要钱,告诉他他买了你的东西就是帮了你天大的忙,告诉他如果买卖成功了你会很感激他的。

8、小本生意更需巧做。

永远不要把你的货品打散讲价。一个强化水晶,3000。某人M你,便宜些吧。你该怎么说?记住,千万不要说,2500卖给你。 300060=180000。告诉他,一组16万吧,便宜两万,小本买卖赚不了几个钱。250060=150000-160000=-10000(所损失的)。看到了吧,这就是心理的作用。打散了讲价对我们没有好处。

9、酒香也怕巷子深。

你得喊呐!号角没有也要世界,同时注意世界频道有没有人收购你所有的商品。注意,永远不要在广播上打上价格,价格一定要两个人商量来确定。如果打上了价格,就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满意你的价格而不会与你沟通,从而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客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011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