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苍山县和兰陵县什么关系?

山东省苍山县和兰陵县什么关系?,第1张

兰陵县是2014年由苍山重新恢复的。

1943年春,中共鲁南区委决定建立兰陵办事处,次年3月改称兰陵县。

1944年春,边联县改称赵镈县。

1945年10月兰陵县撤销,其部分辖区归属赵镈县。

1945年底,苍山县境只赵镈县1个建制。

1947年春,将赵镈县东半部析出置县,为纪念1933年中国***领导的“苍山暴动”,取名苍山县。

1948年重建兰陵县。

1950年5月11日撤销赵镈县,其辖区大部分并入苍山县。

1953年撤销兰陵县,其辖区部分并入苍山县。

新中国诞生后,苍山县隶属临沂地区。

1994年临沂地区改置为地级临沂市,苍山县隶属临沂市。

2001年1月5日,苍山县由14个镇、14个乡调整为14个镇、7个乡。

2009年9月21日,撤销苍山县卞庄镇,设立卞庄街道,全县辖1个街道、13个镇、7个乡。

2010年,苍山县沂堂镇划归罗庄区管辖;撤销鲁城乡、矿坑乡,设立鲁城镇、矿坑镇。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14个镇、5个乡。

2011年11月,撤销二庙乡,并入长城镇;撤销层山镇,并入庄坞镇;撤销兴明乡,并入向城镇;撤销三合乡,设立芦柞镇,并将卞庄街道的前芦柞东村、前芦柞西村等22个行政村划归芦柞镇管辖;

撤销贾庄乡,设立金岭镇,并将卞庄街道的东坊上、西坊上等49个行政村划归金岭镇管辖。调整后,苍山县辖1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2014年1月21日,重新恢复为兰陵县。

扩展资料:

兰陵县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7万亩,山区和平原各占一半。辖15个乡镇、2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3个社区、600个行政村,14367万人。

兰陵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曾两度出任兰陵令,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客中行》,见诸史册的还有季文子、左丘明、匡衡、萧望之、鲍照、萧道成、何逊、王思玷等,千百年后仍为世人赞颂。

兰陵是革命老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无私奉献。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粟裕、陈光、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

1933年党在我县领导了著名的“苍山暴动”;八路军115师东进后,在山东开创的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就在兰陵的抱犊山区;在著名的鲁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在兰陵境内的糖稀湖歼灭了国民党26师及第一快速纵队。

革命战争年代,仅有40万人的兰陵,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20万人次拥军支前。

兰陵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和“山东南菜园”。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石膏、石灰岩等20多种。以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流通繁荣活跃。

兰陵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地处日照港、连云港腹地,接受产业辐射有着较好的条件。距临沂飞机场、临沂火车站40公里,距日照港130公里、连云港170公里,距兖石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均不足1小时路程。

京沪高速、临枣高速、临枣铁路、206国道等多条干线穿境而过,省道、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兰陵名胜古迹、旅游景观众多。全县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为临沂市文化古迹最多县。兰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酒都”,兰陵美酒可追溯到殷商时代。

全县有大小山峰611座,境内的抱犊崮海拔580米,为沂蒙七十二崮之一,系鲁南第一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文峰山海拔234米,古松参天,巨石嶙峋,风景秀丽,素有“鲁南小泰山”美称,“文峰积雪”为古沂蒙八大景之一。

县内古迹众多,荀子古墓、萧望之墓、鄫国故城、柞国故城、摩崖石刻、汉墓群等都已成为游览胜地。

兰陵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苍山县“蒜苔事件”

因1000多万公斤蒜苔卖不出去要烂掉的山东省苍山县种蒜农民,1987年5月27日找到 要求帮助解决蒜苔销路问题,县 由于一时拿不出办法,引起了蒜农的极大不满,终于发生了一起“蒜苔事件”。这起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

苍山县以产优质蒜苔闻名。市场开放以后由于管理不善,苍山蒜苔售价当地每公斤由过去的02元上涨到1元左右,每亩大蒜和蒜苔总计平均收入高达700元左右。这种背离价值的蒜苔价格,为干部和农民提供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大蒜种得越多越好。种蒜的乡镇由原来的4个发展到12个,种植面积由1979年的2万亩,增加到1987年的92000亩,蒜苔产量由79年的1500公斤,增加到87年的4500万公斤。

这样多的蒜台,如果县领导能科学地帮助蒜农销售,本来是可以卖出去的。但是,苍山县 连本县当年能产多少蒜苔都心中无数。县领导虽然也了解到当年南方蒜苔丰收,会影响本县蒜苔的销售,但他们没能及时的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基层干部和蒜农,更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在宠观上对蒜苔种植加以控制。相反,在当年蒜苔上市时,上至县民政、水利、工商等部门以及全县贮藏能力为800万斤的6个恒温床,下至1000多个个体购销户,蜂涌而上,以每公斤09左右的价格竟相收购。神山镇镇委书记亲自挂帅收购。神山镇只有一个能容纳220万公斤的恒温床,但是镇委书记却与本镇12个村签订了151万公斤的蒜苔收购合同,又向周围乡镇一些个体购销户发放预购定金近百万元,让他们代购蒜苔100多万公斤,他还规定在签定合同的村里,不许任何单位定点收购,村里同外地签订的合同全部作废。这种瞎指挥的结果是,镇里的恒温床已装满了,院子里还挤满着卖蒜苔的车辆,最后导致蒜苔价格下跌到几分钱都没人要了。蒜农眼看到手的钱成了泡影,他们群情激愤,吓得这位镇委书记和恒温床的经理都躲了起来。与此同时,县里的一些单位也想乘机大捞一把,他们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全县挤走了原想购买1000多万公斤蒜苔的外地客户。对于全县卖不出去的1500万公斤蒜苔,蒜农和县委县 心急如焚,县上发出150多封求销电报,连续三天每晚开一次电话会议,但是终因违背了商品经济规律,而使局面难以挽回。

这个事件说明,我国农村在进入商品经济阶段以后,迫切需要领导机关提供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苍山县由于领导的服务工作搞得不好,甚至有人瞎指挥,结果不仅使农民吃了大亏,而且还败坏了改革的名声,甚至损害了党和 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教训深刻。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人只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在家听父命,嫁夫从子,夫死子从”是对女人最基本的要求,而男人娶多少个老婆也不是女人能控制的,哪怕是公主

嫉妒的金枝玉叶

女人讨厌破坏家庭的“小三”,但像兰陵公主这样迫害对手的真的很少!

兰公主是北魏孝文帝的女儿,北魏的妹妹,南北朝时北魏孝明帝的姑母。虽然确切的出生日期无法考证,但她生活在北魏最辉煌、最繁荣的时代。兰陵公主出身皇族,必然过着奢华骄奢的生活。

她的丈夫叫刘徽,父亲常陆是从南宋逃到北魏的皇族。虽然刘徽出身于普通家庭,但因为常陆的大儿子死得早,刘徽继承了他的家族生意和爵位,所以他们是绝配。

在他们幸福生活的几年后,刘徽对公主失去了兴趣,并爱上了她的一个女仆。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丫鬟面对主人的侵犯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违抗极端是重罪,不反抗就是勾引她主人的狐狸。反抗的程度真的很难把握!公主的丫鬟没把握好,媳妇刘辉占了便宜。

最后,公主发现她的贴身侍女怀孕了,经过询问,发现孩子的父亲是她的丈夫。公主太生气了!但是那个社会对男人是宽容的,男人有几个老婆都没问题,只要能负担得起。

因此,公主把她的愤怒发泄在无助的婢女身上。她用鞭子抽死她的婢女还不够。她还剖开肚子,挖出已经成型的胎儿,用稻草塞进肚子里做完这些十恶不赦的事情后,公主又请刘徽、徐去看她的“杰作”

任何一个正常的男人,看到妻子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绝不会多看她两眼。刘徽也是如此,“自怜自艾,鄙夷公主”。

如果公主的一个姐姐没有告诉掌权的摄政王胡太后,恐怕没有人会关注这场官司。听了这话,胡太后非常担心。他还派人调查了一圈,发现公主和徐的关系严重破裂。他决定只和杀人碎尸案离婚,刘辉继承的爵位也被去掉。不知道这些当局者眼中的人命是什么?简直比粪土还不如!

再婚之路

公主可以再婚,但也要搞清楚自己和前夫的过错有没有改变,否则再婚就是在复制悲剧。

与徐离婚后,公主回到皇宫与家人住在一起。住了一年后,朝鲜的一些重要人物多次劝胡太后,希望公主与刘徽复婚。在太后的旨意下,公主和刘徽真的复婚了

公主改嫁时,太后亲自送公主出宫,反复叮嘱公主凡事要小心退让,不要以权谋私。如果再出什么差错,谁也救不了她。公主似乎也有些遗憾。再婚初期,她和徐的关系也有所改善,不久就怀孕了。只是徐不知道,在公主回娘家的这段时间里,她从姐姐和弟媳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再婚初期的蜜月,可能和她的“学习”有关。

再婚后,徐老实了一段时间,但还是改不了好色的老习惯,甚至变本加厉。没多久他就和一个小官的两个姐姐纠缠不清,其中一个已经结婚了!

我觉得刘辉真的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如果她有责任感,她就不会欺骗她的妻子。如果他有责任心,也应该想到自己的出轨行为会给爱人带来什么后果。他又不是没见过公主!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徽在外养小三的事,终于被兰陵公主知道了。就像平常的年轻夫妇一样,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不知道有没有想起兰陵公主的碎尸案。反正刘辉是气疯了。他把公主从床上踢到地上,对怀孕的公主拳打脚踢。一顿暴打之后,公主的孩子肯定丢了。垂死的公主在医生到达之前就死了。因果报应!

当刘徽,徐,看到他杀了公主,他知道他犯了一个可怕的灾难,所以他迅速逃离。但是会去哪里呢?法院发布了全国A级通缉令,刘辉终于被抓进了监狱。而和刘徽暧昧的两个女人也没有好结果:被鞭打,剃光头发,进宫苦役;他们的哥哥被送到敦煌流放。

其他人都被判刑了。按说,徐也是生来要死的,但在一个男人可以多妻的年代,刘辉在金屋藏娇也不犯法。贤惠的公主应该是支持丈夫纳妾的,但是兰陵公主真的是一个先杀后做的贱人。所以大臣们觉得让刘徽担任军职就够了。但是胡太后强烈反对,坚持刘徽应该被判死刑。就这样,对刘辉罪行的判决产生了争议,他被暂时监禁起来。没过多久,赶上国家大赦,他被释放,恢复了爵位和官职。

可见古代法律也是重男轻女,“小三”不是被送进监狱就是在监狱服刑,而包养“小三”、杀妻、一尸两命的丈夫却被特赦释放。在古代,女人真的是没有地位的,尽管她是公主!

男人对女人爱情的忠诚似乎一直是个问题。俗话说,男人想做女人的第一个男人,女人想做男人的最后一个女人。这句话道出了男人的花花公子,又似乎道出了女人的无奈。

男的出轨,有的说没有小三勾引。男人怎么出轨?还有人说,如果一个男人没有那个心思,别人再勾引他也是徒劳!这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它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妻子。

面对丈夫的不忠,没有一个妻子能真正冷静下来,更别说兰陵公主了。但是兰陵公主的反应真的很激进。虽然女人哭两次上吊三次是老把戏,但这是正常反应。怎么可能像兰陵公主那样,在杀了小三之后让丈夫的心回来,长得那么可怕?这只能把丈夫推得更远。这说明在她的意识里,婢女的生命毫无价值,面对婚姻的失败,她缺乏恋爱的智商。

虽然兰陵公主的命运相当坎坷,但她生气之后,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女人。她不知道哭和吵架改变不了男人的心;她不明白,发生肢体冲突时,除非女人是训练师,否则吃亏的永远是女人;更有甚者,她没有看清楚,她嫁的男人是个色心的懦夫,没有责任感。她怎么能要求这样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呢?

所以当刘徽犯下第一个错误,当兰陵公主与许复婚,再次面对刘徽的出轨时,如果兰陵公主二话不说,只是优雅地转身离去,留给刘徽一个冰冷的背影,那么她留下的不仅是尊严,还有活力。

女人,不要迷失在爱情的世界里。记住,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

嫁娶

旧时苍山县的嫁娶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传统习惯,与《仪礼》中所记“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六礼相差无几。一般历行说亲、下柬、下福子、下聘、迎娶等繁文缚节。

说亲 先是媒人提亲,父母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经过相互了解中意后,请人按照十二属相、阴阳五行合年命八字。若属相对头,不相克,岁数合适,便决定选择吉日“下聘传柬”。

下小柬 也叫订亲、过红。双方确定联姻后男方备好四色定亲礼(肉、鱼、粉条、点心及首饰、衣料等)馈赠女方,俗称“过红”。并具“婚约”写明男女年庚、家长和媒人姓名,双方交换做为联姻的依据。俗称“一张红纸刮进门,死也是你家的人”

送日子 也称“下大柬”。男方根据女方属相,查定喜期,通知女方。同时要备鸡、鱼、肉等礼品及衣料,并附“迎婚贴”,上书新娘冠笄、坐帐、开面、梳妆、下轿的面向时辰,与“嫁女客”所忌属相等事宜。女家接“大柬贴”后,着手准备嫁妆。除木床外,女方均要陪送。贫穷人家为一柜、一桌、一对座床三件嫁妆。一般人家为一柜、一桌、一对座床、高低八仙五件嫁妆。富有人家为大八件、小八件。内装被褥嫁衣、化妆品、果盒等,被褥四角钉有铜钱、栗、枣、花生等谐音吉祥物。双方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以钱、物为礼品相赠,男方为“看喜”,女方称“添箱”。男方整理新房按一定程序由“全美人”铺床设帐,床下垫新砖,裹红纸,放铜钱,床上铺整秫秸,伴有麦秸、称疙瘩,寓谐音之意。并于婚前送新娘出嫁时穿的红棉衣裤,仍备四色礼品。

娶亲 吉日早晨,新娘对镜梳妆,精心打扮,按择定时辰上轿。女家用轿抬新娘, 车拉“送女客”,肩扛人抬嫁妆,鼓乐成队向男家送亲,多者七八十人。新娘在男方大门前,按择定方位下轿,沿铺好的毡、席进家, 鸣炮奏乐,观闹者甚众。进家后,在预定的香案前,进行最为热闹的结婚仪式,要拜天地、拜爹娘、夫妻相拜、入洞房。新娘入洞房坐帐后,新郎要当众给新娘挑去蒙头红子。好逗的小辈抓紧新郎、新娘相聚害羞的时机,进行闹房,直到三天结束。外面宴请招待送新客。晚间吃宽心面,行合婚礼,俗称喝交心酒,洞房外小辈等听房。二日,女家瞧客。三日新郎、新娘在人引导下分拜姑、伯、叔,长辈给磕头礼。六、九日回门,俗称“过对九”。蜜月结束,娘家迎新娘过对月。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自主,订婚不讲彩礼,结婚不坐花轿。初期有鼓乐队,后多为自行车相送,80年代多用汽车、拖拉机,90年代用轿车。张贴对联喜字,亲朋登门祝贺照旧,礼仪日繁,大操大办日甚。新房摆设有大衣橱、写字台、双人床、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城镇为双方共备,农村仍为女方陪嫁。

寡妇再嫁 旧时,丧夫之妇称“孝妇”,再婚多受干涉。再婚不得坐轿,需夜深骑驴往新夫家。离门时,亡夫家在身后用谷秸火烧,意为烧走“丧门星”。这些观点和旧俗, 虽已荡然,但寡妇再嫁仍较困难,像新婚那样明媒正娶少见。

喜庆

旧时,逢年过节均为喜庆吉日,丰收之年或久旱逢雨为吉庆,普通人家生育、生日寿辰、盖房乔迁、升官发财为喜庆。喜庆活动已成为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

生养 旧俗,妇女生育头生孩后,丈夫要到岳父母家报喜,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称小喜。出红门前,男有箭,女无箭。再告知其他亲友。亲友邻居随即“送米糖”(男9,女12天),有鸡蛋、小米、红糖、面等,凡送礼者均以红鸡蛋相谢。满100天,姥姥、姑、姨赠送糕点、衣物、长命锁等“寿礼”祝贺,称“过百岁”,沿袭至今。

祝寿 过去人们对生日很重视,一般吃面条以示祝贺,求“福寿绵长”。富有人家 60岁生日叫“寿辰”,亲友送“寿礼”祝寿, 主人宴请亲友吃“长寿面”。现在,一般群众达到旧时富有水平。

农村另有一种习俗,凡阴历闰年,出嫁女儿给父母送大饼。父亲在66岁生日时, 出嫁女要送肉一块,66个水饺。俗谚:六十六,吃他闰女一块肉。若不送谓之不孝。

盖房 原先盖房靠邻居友助,现在此俗更兴。新屋上梁时,门框、窗框、屋脊、房梁要贴大红对联,上书“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微星”、“坚如磐石”、“上梁大吉”、“安门大吉”、“姜太公在此”等吉祥祝福语,还要燃放鞭炮,以图吉利。在奠基、上梁及竣工时三次宴请工匠及帮工。新屋落成,在新屋设宴答谢亲友邻里。

迁居 居民迁入新房,亲朋好友都带着礼物前来祝贺乔迁之喜,礼品多以炊具、食品为主,谓之“温锅”。主人备办酒席,邀请新邻居及好友豪饮,祝愿家庭幸福及邻里和睦。近年此风盛行。

葬丧 旧时,成人死葬礼仪繁琐。一般是弥留之际给穿寿衣,亡后讣亲友,儿女扎白巾、服白衣,举哀守灵。当日起,儿子拄哀杖,媳妇、女儿、侄孙等人穿白衣孝服,一天三次到土地庙泼汤。三日(或五、七日)发葬,死者先受亲友吊唁,对吊唁者筵以酒饭后“送盘缠”,把扎好的纸人、纸马、纸鸡、纸摇钱树、聚宝盆(死者是女性增有纸轿、纸牛)送到土地庙前焚烧,儿女晚辈叩头,哭喊死者称谓进行祷告。然后出棺、路祭。路祭香案设在较宽敞的地方,死者棺木放于香案后 面,其儿子跪于一侧,侄孙等男子在香案前列跪两厢,死者晚辈亲戚分批在中间行大礼,一般为三跪九叩。路祭后由吹打乐伴送,抬棺入墓,堆土成坟。埋葬第三日,儿女侄孙抬着供品到坟前祭祀并整理坟堆,叫圆坟。后以七天为计,按“二七”、“三七”、“五七”“七七”和百日,以一年为计,按“头年周”、“二周年”、“三周年”到坟祭奠,儿女三年除服,侄孙服丧一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丧葬改革,成简朴节约之风。1978年苍山县火葬场建成,火化率495%,1996年达98%。骨灰盒存放在村建劳动人民纪念堂,木棺土葬逐步废除。但服丧、吊唁、送丧礼、儿女服孝等仍存。而扎花圈、戴臂纱、开追悼会等兴起。

  苍山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山区和平原各占一半。现有21个乡镇,1179个行政村,143万人口,2180个基层党组织,42万名党员。

  苍山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东夷人在这里活动。公元前2053年,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国,县境内至今尚存有鄫国故城遗址。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兰陵、襄贲二县。秦时属东海郡缯、兰陵、襄贲三县。汉、魏、晋、南北朝时属徐州。隋唐至清属沂州。中华民国二年分临、郯、费三县。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的领导下,先后成立四县边联办事处、抗日民主政府和边联县。1943年将边联县改为赵鎛县。1947年为纪念1933年党在这里领导和发动的“苍山暴动”而设置苍山县至今。

  苍山文化积淀深厚。在这块土地上,曾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曾两度出任兰陵邑令。汉朝的大文学家萧望之、著名文学巨著《金瓶梅》的作者笑笑生等都是苍山人。见诸史册的还有季文子、左丘明、匡衡、鲍照、萧道成、何逊、王思玷等,他们或封侯拜相,或誉满京华,千百年后仍为世人赞颂。

  苍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8年,在神山镇老屯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党支部。1933年党领导了“苍山暴动”,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鲁南游击总队。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粟裕、陈光、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革命战争年代,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大小战役、战斗380余次,洒下了赵鎛、郭云舫等2500多名先烈的鲜血。在著名的鲁南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就是在苍山境内的糖稀湖歼灭了国民党26师及快速第一纵队。战争年代,苍山群众积极拥军支前,当时人口只有40万人,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20万人次拥军支前,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无私无畏的奉献。

  苍山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比较丰富。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南部是平原,土壤肥沃,适种面广;北部是山区,山场面积52万亩。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膏、石灰岩、铁矿石、石英砂岩、大理石等20多种。其中石膏储量15亿吨,铁矿石62亿吨,石英砂5亿吨。境内有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35座,河流12条,淡水面积52万亩,人均淡水量为全国平均数的2倍,是全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另外,瓜菜、畜牧、干鲜果品等农产品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发展资源加工业上有着广阔的空间。

  苍山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交通通信条件便利。处于沿海地区大开放与黄淮海平原大开发的交叉地带,位于苏南、胶东半岛两大经济带的中间地带,地处日照港、连云港腹地,接受产业辐射有着较好的条件。分别距日照港、连云港130公里,距兖石铁路、津浦铁路、陇海铁路均不足1小时路程。206国道和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道、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固定电话拥有量142万部,移动手机用户56万户。全县有220千伏安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安输变电站4座,电力供应充足。

  苍山名胜古迹、旅游景观众多。全县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21处,为临沂市文化古迹最多县。兰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酒都”,兰陵美酒可追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一个独立源头,至今仍蜚声中外。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醉卧兰陵,写下千古名篇《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大蒜塔”矗立在县城中部塔山之上,登高可观苍山大地,尽收县城美景。全县有大小山峰611座,境内的抱犊崮海拔580米,为沂蒙七十二崮之一,系鲁南第一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势陡峭雄险,登之有上华山之感;文峰山海拔234米,古松参天,巨石嶙峋,风景秀丽,素有“鲁南小泰山”美称,“文峰积雪”为古沂蒙八大景之一。会宝湖碧波千顷,湖光山色,泛舟其上,目不暇及,心旷神怡。县内古迹众多,鄫国故城、柞国故城、荀子古墓、摩崖石刻、汉墓群、隋碑、皇赐五色金鱼等都已成为游览胜地。新规划建设的兴明、二庙等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正逐步成为独具苍山特色的旅游观光景点。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苍山县境鲁南低山丘陵南缘,西北部是丘陵,中南部为广阔的平原,是苍山县主要农耕区,是临沂市惟一的国家级优质粮生产示范县。

  境内大小山丘380座,最高的抱犊崮海拔580米,一般海拔高度为100—200米。

  朗公山

  位于大仲村镇驻地东5公里处。原名大宗山,后因东晋沙门竺僧朗卓锚在此修行,易名郎公山.又因当时老僧每日在此教小僧诵经,故亦称(传经山。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232米,南北走向,山植松柏、刺槐等。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130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