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到来,时有天气阴沉,雨雪连天。有些人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浑身乏力、焦虑烦闷、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AD)。
据国外报道,全世界每年冬季至少有500万人会患有“冬季抑郁症”。一般10月至11月开始,3月至4月结束。冬季抑郁症主要是由于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与遗传、工作压力等无关。
易患冬季抑郁症人群
1、女性发病率较高,青年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主要和女性自身生理节律及激素分泌有关。
2、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
3、恰巧在冬季遭遇心理应激事件的人(如失业、离婚、亲人离去等),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疏导。
4、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和极少参加户外活动的脑力劳动者。
5、生活不规律和饮食不恰当的人。
冬季抑郁情绪预防调养策略:
1、饮食调理
身处寒冷冬季,机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肌体热量需求增加,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冬季在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还有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豆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
2、运动保健
冬季适量规律的运动,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保持精力充沛。同时还能缓解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3、心理调节
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同时可多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培养广泛兴趣,多听音乐,读优美书籍,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4、多外出晒太阳
研究发现,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而光照抑制此激素分泌。冬季光照时间较短,人外出晒太阳时间少,是产生抑郁的重要原因。因此,延长光照可防止和减轻冬季情感失调症,有缓解抑郁、焦虑情绪作用。
春季是抑郁、自杀等问题的高发期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天气变化:春季是气温逐渐升高的时期,但也存在气候不稳定的情况,这种不稳定的天气可能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影响,引发低落、抑郁等情绪。
2 春困:春天的白天变长,晚上变短,而人的生理节律需要一定时间调整,因此会产生春困,使人感到疲乏、精神萎靡,情绪低落。
3 压力:春季是学生进行重要考试和毕业考试的时候,也是企业日常业务的高峰期,这些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甚至导致抑郁、自杀等问题。
4 神经适应:冬季天气寒冷且室内活动较多,人们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而春季气候逐渐转暖,人们的神经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这个过程可能会引发一些情绪问题。
5 过度期望:春季是新的一年开始,人们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新的期望和目标,但有时这些期望可能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实际,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造成情绪问题。 季节性情感障碍:春季也是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的高发季节。SAD是指因为季节变化导致的情绪障碍,通常在秋冬季节出现,与日照不足和褪黑素水平变化有关。但是,有些人可能会在春季出现SAD的症状,包括焦虑、疲惫和失眠等。
7 饮食习惯变化:春季是各种新鲜蔬果的季节,人们的饮食习惯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过度恋爱食品和饮料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而身体的不适也会影响情绪,使人感到焦虑和抑郁。
8 光照不足:尽管春季是日照时间增加的季节,但是许多人仍然处于室内工作或学习的状态,没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光线不足可能降低体内褪黑素的水平,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总之,春季是抑郁、自杀等问题的高发期,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天气变化、压力、神经适应、过度期望等,人们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预防春季情绪低落、抑郁症和自杀倾向呢?
1 积极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内分泌系统平衡,提高脑神经传导物质的水平,有助于缓解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
2 增加社交互动:增加与亲朋好友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缓解孤独、空虚、焦虑等情绪,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3 暴露于阳光下:适当增加暴露阳光时间,促进褪黑素和维生素D的分泌,有助于提升情绪和睡眠质量。
4 调整饮食:避免过度依赖糖分和咖啡因,多食新鲜蔬果,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减轻情绪波动。
5 注意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稳定情绪,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
6 寻求心理支持:在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出现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避免情绪问题进一步恶化。
总的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注意身体健康和社交互动等都是缓解春季情绪波动和预防抑郁症和自杀倾向的重要措施。
松果体。松果体是位于脑部中央的内分泌腺体,主要分泌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激素,当夜晚到来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会增加,使人感到困倦,有助于入睡,而海马体和海绵体则主要与记忆、情感等过程相关。松果体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之一,位于间脑,由于外形特别像松果,所以被称为松果体。
失眠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
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高达10%~15%,且失眠症往往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1
《2019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有215%的国人经常失眠,而失眠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情绪波动、生活压力、工作压力。
其中年龄越小,越容易因情绪、压力、 情感 等自我因素而失眠。
有531%的国人表示因为睡不好白天容易感到疲劳,492%的人容易产生记忆力减退,457%的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2
明明知道睡眠不好会毫无疑问的影响 健康 ,坚持硬扛或者自己治疗失眠的依然是大多数。
《2019国民 健康 洞察报告》数据显示, 当人们出现睡眠问题的时候,有27%的人会硬扛,采用各种助眠小物或自己规范睡眠时间的占67%以上,仅3%的人选择了就医服用药物。
数据本身符合失眠症的治疗原则,以认知行为疗法、睡眠卫生教育为主,药物服用为辅。
但 问题是,关于自行改善失眠,你做的真的对吗?
我们总结了关于失眠改善的3大误区。
我们总以为睡眠是可以被意念控制的。
只要我们能做到“清空大脑”,只要我们购买一个舒适的床品,只要我们用香薰来助眠,只要我们吃安眠药或者褪黑素,睡眠就会发生。
其实并非如此。
睡眠和呼吸一样,是我们的身体自发形成的内循环,人为的一切行为都会对这种自然发生的循环产生影响,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影响是坏的。
患者往往会在每晚睡前给自己下死命令:
同时又因为前一晚没有睡好感到恐惧:
在这种时候,“let it be”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失眠了?那就失眠吧!
可以看书,写字,收拾屋子,做点家务甚至听点儿舒缓的音乐做会儿瑜伽。
睡眠是强求不来的,我们只能不断优化让它自然产生的条件。
平稳的情绪、良好的生活方式、所有事项均以完成的安心,是酝酿睡意的三大法宝。
当你觉得睡意充足,放下电子设备,再上床睡觉,是现代人必修的睡眠第一课。
别试图去控制睡眠,做个睡眠的旁观者,是治疗失眠的第一步。
有没有想过,我们想解决“失眠”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想解决什么?
失眠是一种现象,一种症状,我们通过安眠药或者褪黑素来改变这种现象,看似是“治好”了失眠,实际上你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失眠的!
长期自行服用褪黑素或安眠药,会怎样?
治疗任何疾病,如果不找到背后的根源,很难真正意义上“治愈”。
就像我们身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疾病),感到很疼(症状),但我们没有去找到伤口消毒,没有缝合,没有包扎,只是打止疼针来不断缓解身体疼痛。
在这个过程中,伤口很可能会感染、溃烂、一直无法愈合,同时可能感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失眠也同样需要找到“伤口”,消毒、缝合、包扎,定期复查伤口恢复情况,最终才能达到临床治愈。
这样的伤口可能是一次应激事件,可能是负性的思维方式,可能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家庭环境,也可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的不卫生,忙不完的工作事项等等。
找到导致失眠的“伤口”,才是治疗失眠的本质,也是治疗失眠的第二步。
关于睡眠的科普大多都是“标准”。
睡眠监测的软件也很多,可以测试打鼾、深睡眠时间、是不是说了梦话、甚至还会打分
很多人会疑惑,明明我感觉自己睡得还不错,为什么就是不达标、没高分?
实际上,你不必睡的标准,你只需要睡得有规律。
每个人的睡眠需求都不同。
对于个人来说,甚至每天的睡眠需求都不一样:
找到自己的节律,调节自己的节律,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治疗失眠的第三步。
接纳睡眠的自然发生、找到自己失眠的“伤口”并且治疗,最终形成个体化的睡眠和生活节律,这是一个长期又漫长的过程。
很多患者难以接受、不愿承认,因此就延误了治疗。
失眠带来的危害,是同样是缓慢和深层次的,很难像感冒一样,在发病初期就感受到它带来的对躯体的伤害。
研究证明失眠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导致衰老和疾病的重要因素)明显异于常人。3
长时期睡眠剥夺会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和血液生化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手指震颤、发音困难、动作协调性差、肌肉松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等。4
无论有多少研究告诉我们,失眠会让人老的更快、神经系统受损、引起各种重大疾病,只要这些危险不是近在眼前,总有人心存侥幸。
就像无论我们多少次强调长期失眠应就医,仍有很多人在用自行服药、喝酒助眠,或者是购买香薰、精油、眼罩、床品,一次次寄希望于改变外部环境,没有从自己的身体、心理和 社会 关系上去发现自己失眠的核心症结所在。
自己有改善失眠的意愿,当然是好的,但应慎重选择自行改善失眠的方式。
如果发现自己做了很多努力也无济于事,希望大家能够尽早就医,避免促成顽疾。
很多人得了抑郁症之后都会有头晕的症状,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的我为你们介绍抑郁症为什么会头晕?抑郁症为什么晨重夜轻?
抑郁症为什么会头晕
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睡眠质量差,休息时间少,这类情况时就容易导致头晕。
抑郁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现在社会很常见,和神经突触间隙的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有关。可以做做心理咨询,吃黛力新或帕罗西汀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维生素b1营养神经。多晒晒太阳,自己也学会心理疏导。
抑郁症为什么晨重夜轻
一般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晨重夜轻的节律,这种节律与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异常、褪黑素分泌的变化、睡眠脑电图的改变有关。
1,神经内分泌功能尤其是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的功能异常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人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有典型的昼夜节律,每日晨3一5时开始升高,至9一10时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午夜12时最低。抑郁症患者多有HPA轴活动亢进,分泌提前1一2小时,即在晨1一3时分泌升高而无晚间自发性皮质醇分泌抑制,血皮质醇水平显著增高,由于抑郁症患者的皮质醇分泌节律提前,故出现早醒及晨重夜轻的现象。
2,褪黑素分泌的变化。褪黑素又称松果体激素,是由松果体分泌并且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白天分泌减少,黑夜分泌增加。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主要受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同时,5一轻色胺是褪黑素的前体,抑郁症患者脑内5一轻色胺含量的降低可致褪黑素合成减少。在抑郁症患者中褪黑素的分泌出现了相位反转,夜间血褪黑素的分泌峰较明显延迟,导致患者入睡困难及晨间症状加重。
3,睡眠脑电图的变化。抑郁症的睡眠障碍可以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觉醒增多、多梦、早醒、睡眠感缺乏等多种形式。通过对睡眠脑电图的研究发现,患者的这些睡眠障碍与很多改变有关,如快波睡眠潜伏期缩短、快波睡眠时间延长、第1个睡眠周期中快波睡眠时程延长、快波睡眠密度增加等快波睡眠脱抑制,以及慢波睡眠减少、慢波波幅降低。通过治疗,一些异常的睡眠指标在又会恢复正常。入睡困难和夜间觉醒增多可见于多种疾病,而早醒是抑郁症最具有特异性的睡眠障碍,是抑郁症重要的生物学标志。
引发抑郁症的原因
1、文化因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尤其是中国封建传统的文化思想如尊老为荣、大男子主义、重男轻女等传统念的影响,导致许多儿童、青少年和妇女患病的几率明显上升。
2、社会因素:贫穷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贫困人口中的大多数妇女和儿童,她们会感到孤立,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经常出现悲观和自责的情绪。
3、人际关系因素:人之所以抑郁的原因是由于人际关系造成的。加之现在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互相交流感情的时间和机会大大减少,人际关系的互动远不如以前那样亲密和友好。
4、分离和焦虑因素:调查结果证实,我国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整夭提心吊胆,为一点点不值得的小事而愁苦担忧,生怕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或受到父母、长辈的指责和打骂,许多儿童会产生低落情绪。另外,许多青少年从小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长大成人后由于失去单亲或双亲而导致情感的分离,使患者经常处千痛苦的生活经验之中。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中,上述中的几个方面是重点,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抑郁症是现在生活中,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之一,比如,抑郁症的患者也还往往都与患者的性格有很大的联系。
抑郁症能治愈吗
抑郁症可以治愈吗,想必这是不少抑郁症患者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了,答案是肯定的,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哦。
而且随着精神刺激因素的消失,心理异常也可以消除或缓解。经过适当的治疗措施,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治疗抑郁症心理疗法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换季心情不好,可能是由于身体不适、心理上的影响而导致的,心情不好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可以适当跟朋友聊聊天、旅游、改变自身形象来改善自己的内心感受。
1、朋友聊天:找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或者家人,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也不需要顾及什么,只要说出来那么你心情就自然好多了;
2、旅游:世界那么大,有很多自己没有去到过看到过的美景,人们总是会被周围的环境、氛围所感触到,从而在旅途中突破自己的内心防线;
3、改变自身形象:放开以往的陈旧思想,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打扮自己,改变以往对外形象,这样装扮得更漂亮、更精神一些心情自然就好了;
每个人,只要活着,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不管你富有还是贫穷,卓越还是平凡。而且,随着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更是常常被做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家务,弄得焦头烂额。
在焦虑的白天,在失眠的夜晚,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压力?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你有没有希望能够控制自己的焦虑,让自己从重压下解脱出来?
别急,你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 《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 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有田秀穗是一名脑神经专家,被称为日本“血清素研究第一人”。他对于神经科学和禅学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的“血清素锻炼”法,帮助了许多忧郁症、自闭症患者恢复身心健康。他的这本《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被誉为 “日本第一减压书” 。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为了彰显他的学术高度,而堆砌许多难懂的脑科学术语,而是尽量用简单易懂的叙述,帮助我们去认识大脑、激活潜能、应对压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科学实验结果,修正了我们对于压力和哭泣的态度。也许,读完这本书,你就能解决那个困扰你多年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无所不在的压力?
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陈述,来看看如何应对压力,过更快乐的人生。
在认识压力和大脑之前,我们必须认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没有压力。”因为,我们所有身心的不快,都是压力的来源。
当我们把“零压力”作为目标时,我们就等于在期待一件得不到的东西,那样,压力反而会增加。
那么,面对每天无形的压力,难道我们只能束手就擒?
当然不是!
用作者的话说: “压力不会自己消失,也不能战胜,我们却可以消解因压力所受的痛苦” 。
要消解压力带来的痛苦,首先我们要对压力有一定的了解。
总体而言,我们的压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身体性压力,如“疼痛”、“寒冷”;另一种是精神性压力,如“痛苦”、“悲伤”。
身体性压力来自于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譬如小脚趾踢到了衣柜,或者在寒风中穿得太少而冻得瑟瑟发抖。
这时,大脑通过神经感受到身体的痛苦,就会产生身体一种压力荷尔蒙。
当这种荷尔蒙分泌过多时,身体就会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之类的疾病。
精神性压力的来源我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可能是被批评后的委屈,可能是和情人分手后的痛苦。
在书中,作者将我们受到的精神性压力分为两类:“不快产生的压力”和“自己为别人做事没有得到适当评价而产生的压力”。
其中,“不快产生的压力”常常出现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譬如有酒瘾的人找不到酒喝,或者是一个购物狂人没有钱买看上的东西。
第二种压力来自于和他人的互动,譬如和别人比成绩、比业绩时。
当这些压力传递到大脑后,会抑制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分泌,而当血清素分泌不足时,我们就难以保持平和的情绪,容易患得患失、脾气暴躁。长期如此,可能引起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有时候,我们发现在地铁里,晚上下班时失控发脾气的人比早上上班时多,那就是因为晚上我们体内的血清素含量减少了。
总的来说,我们受到的所有压力,都是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再由大脑指挥身体激素做出改变。因此,我们的压力,也可以理解为“脑压力”。
平常,我们常常说的“心疼”,其实都是我们大脑对难过、悲伤等情绪的一种反应。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形成喜怒哀乐的“感情脑”,和与感情脑紧密相连的“前运动区”,这两个地方,控制和感受着我们的所有情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心”所在的地方。
所以,当一个人前运动区受损时,他依然会说话、会走路、吃饭,看起来和平常人一样,但却会失去对情感的理解能力,不会体谅人、关心人,变成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除了突然的头部撞击会使前运动区受损外,持续做单调的事情,如长时间打游戏、看电视,同样会让前运动区的血液运行变差,甚至受损。
而长期的作息不规律、过于疲劳、酒精摄入过多等原因,也都会造成前运动区功能的减弱,让人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可见,前运动区对于我们的情绪健康,非常重要。
那么,到底前运动区包含了哪些功能呢?
总体而言,前运动区有三大功能: 同感、工作、学习。
三大功能对应的三大脑:学习脑、工作脑、同感脑,分别控制着对我们情绪影响很大的三种激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清素。
“学习脑”控制着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让我们产生“快感”。
当它分泌适度时,这种兴奋感让我们愉悦,产生努力的动力。不过,如果过分追求由多巴胺带来的快乐,就会产生依赖和上瘾,譬如酒精成瘾、网络成瘾、购物成瘾等,从而影响正常生活。
“工作脑”控制着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和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不同,去甲肾上腺素带来的是“面对危险时的兴奋”,譬如我们在比赛前、演讲前的那种兴奋紧张感,就是由它造成的。
当这种激素适量时,我们会适度亢奋,帮助我们在工作时更好地表现。但当它分泌过多时,我们就会感到压力过大、心烦意乱,甚至焦虑失控。
“同感脑”控制着血清素的分泌,帮助我们保持平常心,给身体带来“冷静的清醒”,让大脑维持平稳地高速运转。
它像一个乐队指挥,调节着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把它们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不单如此,血清素还能让我们保持交感神经的适度兴奋,就像早上舒服醒来、准备开启美好一天的愉悦感。它还可以减轻疼痛,也就是说当我们血清素足够多时,原有的身体上疼痛如头疼、牙疼、腰疼的感觉,都会减弱。同时,血清素还能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姿势,刺激抗重力肌,让肌肉不容易下垂,让我们身形挺拔。
锻炼血清素能神经,意味着我们的能变得更美,也更能抗压。
基本上,社会上公认的“能人”,譬如企业家、明星等,他们之所以能维持高强度、高效的工作,就是因为他们都是血清素能神经发达的人。
因此,想要提高人生效率,保持充足的血清素非常关键。
那么,我们该如何锻炼血清素能神经、产生足够的血清素呢?
血清素的锻炼方法主要有两个: 阳光和韵律运动。
首先,我们来说说阳光。阳光会让血清素能神经兴奋,从而分泌更多的血清素。而因为血清素主要是早上制造的,沐浴早上的阳光对激活血清素最为有效。
但太多的照射会让血清素会自我抑制、减少分泌,所以,早上晒太阳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
到了夜晚,血清素会转变成褪黑素,褪黑素不但能帮助我们迅速入睡,还能抗衰老。由于褪黑素只有在夜晚才会产生,所以,如果晚上不睡,不管白天睡多久,即使身体能从疲劳中恢复,但皮肤依然会变差。
如果白天我们体内没有足够的血清素,到了晚上,就没有足够的褪黑素,从而导致失眠。而长期失眠会导致抑郁、焦躁和衰老,会让身体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早上沐浴5到30分钟的阳光,是血清素锻炼的第一法宝。
如果长期生活在阳光不充足的环境里,难道我们就无法抗压了?
别担心,作者还提供了第二个法宝给我们——韵律运动。
韵律运动,就是“按照一定的韵律运动身体”。它的种类很多,譬如有韵律的呼吸、咀嚼、散步、跑步、游泳、跳舞等等。
只要让身体在韵律运动中,保持5分钟,即使只是不剧烈的韵律呼吸,也能激活我们脑中的血清素神经,从而增加血清素分泌量。
值得注意的是,疲劳会降低血清素浓度,因此,进行韵律运动的时间,最长别超过30分钟。
“重要的不是长时间运动,而是长期坚持。”
如果我们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能坚持一辈子的韵律运动,那就是最好的抗压方式。
所以,如果我们能在早上的阳光中,配合着有韵律的呼吸,听着有节奏的音乐慢跑或散步,只要每天坚持5到30分钟,这种血清素锻炼的巧妙结合,就能让效果加倍,让我们轻松快乐地解除压力。
虽然,血清素功能强大,但它并不能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
因此,我们除了通过锻炼血清素能神经来抑制精神性压力,我们还需要一个强大的武器来消解身体性压力,那就是“眼泪”。
作者告诉我们,眼泪分为三种:一是基础分泌眼泪,即保护滋润眼睛的眼泪;二是反射性眼泪,譬如切洋葱时条件反射所流的泪;三是“动情之泪”,这是悲伤感动时流的眼泪。
只有第三种“动情之泪”,才能帮助我们舒缓压力。
“希望别人了解自己压力的眼泪、后悔的眼泪、悲伤的眼泪、感动的眼泪,都属于动情之泪。”而所有的这些动情之泪,都可以消解压力。
因为,在流“动情之泪”时,大脑会自动切换到了副交感神经,让原本紧张的交感神经得到休息,同时也能激活副交感神经控制下的免疫系统。
有些人压力大,却长期处于想哭但哭不出来的状态,那是因为长期的情感压抑,让他们大脑的同感功能低下,血清素分泌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通过之前所说的阳光和韵律运动的锻炼,帮助血清素恢复到正常水平,就能慢慢恢复流“动情之泪”的能力。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笑”比“哭”更能减压。然而,作者实验发现,和哭时相比,笑时人们大脑的前运动区血流量增加程度较弱,时间也更短。
因此,同样是消解压力的力量,哭会解压效果更好,哭后更爽快,而笑后更精神。
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成年人而言,哭比较吃力,而笑可以每天进行,因此,“想扫除郁闷的时候哭,想充满活力的时候笑,也是不错的办法”。
只要哭泣没有给别人造成困扰,那想哭的时候就不要强忍。最好在周末晚上,选择一部感人的**、书或者音乐,通过眼泪,把压力都宣泄出来。
虽然,成人通常都习惯性选择独自一人流泪,但实验证明,有同样痛苦的人一起流泪,更有利于消解压力,这是“同感”的力量。
因此,简单的锻炼血清素和“眼泪治疗”的方法,就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所以,不管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都不需要因为害怕压力和伤害,而放弃梦想和希望。
为身边人的幸福而努力,让自己感到“被需要”。
即使有压力,但因为我们有简单有效的解压方法,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幸福,不用担心过程中,压力会把我们击垮。
以上就是《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这本书的精华。
其实,想要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就必须意识到希望和压力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正视这一点时,就是我们消除压力的开始。
因为我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大脑,只要我们能够规律地作息,在早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完成30分钟以内的韵律训练,在周末时能用“动情之泪”来缓解一周以来积累的压力,我们就能让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得到释放,从而,更有活力、更有能力地迎来更健康的人生。
人生中,总会有起有落,有快乐,也有悲伤。
愿我们都能学会理解压力、正视压力、与压力共舞。
愿我们都能过上更积极、更幸福、更可控的人生。
认识自己的情绪:面对不愉快的事,你是否感到很愤怒?很受伤害?或是怒火中烧?专家建议:先尝试正确地描述自己的感觉,做到这些之后,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把情绪调整好——认知是行动的支柱。
一、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1、三思而后行。
在对事情做出反应之前,先在心里默数到十。无论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愤怒、恐惧还是孤独,这样做都可以给自己留片刻时间去彻底思考问题。每天用一点时间来沉默、思考、祈祷或仅仅是一个人去散步。
2、乐观的态度。
失望后、感情受到伤害后,很多人会肆意宣泄自己的坏情绪。其实,不要把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当成是大灾难,这样做只会使事情越变越糟,应该保持乐观和幽默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事情,因为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难题不仅仅是你。
对头脑中不断浮现的想法有清醒的认识,会有助于“监督”你的情绪。要当心诸如“我讨厌这些事情”或“我快要疯了”这些想法。因为消极的自我语言会消磨掉快乐,并使你处于感情爆发的危险中。
宽恕,意味着让过去的事情都成为过去。坚持消极的想法只会使你付出生理、感情和精神上的代价,于事无补。放弃嫉妒和怨恨,是宽恕的开始。无论是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还是从被你伤害过的人身上寻求宽恕,做这两种事情都需要勇气,但值得每个人去尝试一下。
1、大声发泄。
大声喊叫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减轻紧张情绪,使皮质醇(与心脏疾病相关的因素之一)的产物释放缓慢。同时,大声喊叫可以刺激内啡肽的释放,而内啡肽是人体的天然镇痛剂。
2、倾诉。
当你感到情绪低落时,可采取倾诉的方式来进行缓解:有些时候,即使是在凌晨四点,你也可以向最亲密的朋友或家人倾诉烦恼,他们的臂膀可以放心倚靠;有些时候,你可能会需要专业人员——专职律师、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帮助你用合理的和无偏见的方式来梳理你的感情。
3、爱抚宠物。
宠物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可以使人在面对它的时候忘却一切烦恼。调查显示:养宠物的人群中患高血压的比例要比不养宠物的人群小。一想到爱犬或爱猫,心中充满了柔情,你就不会再感到心烦,和宠物在一起,会感到放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