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外交

关于古代外交,第1张

第一位——张骞

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还。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第二位——毛遂

毛遂自荐的成语典故: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第三位——苏秦合纵攻强秦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被人们认为是有名的辩土 生卒年不详。在公元前三世纪初的历史舞台上,他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为了燕国的强大而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同时又大大影响齐、赵、魏等国的政治决策,为燕伐齐做了准备。他取法诸于百家的学说加以融汇,游说诸侯国君,讲究机谋权变,被推为当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第四位——蔺相如:完璧归赵

第五位——晏子使楚

第六位——郑和下西洋

第七位——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苏武也以其坚贞不屈的气节名垂青史。和其他九位外交使节不同的是,苏武的经历充满了悲壮和苦难,这也正是他得以上榜的原因。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逼迫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匈奴人劝降不成,就把他独自一人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始终守志不屈。公元前81年,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单于终于放回了苏武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鸿雁传书的典故就来自苏武的事迹。

第八位——冯夫人

解忧公主陪嫁仕女。当年解忧公主下嫁的时候,有一位随行侍者,姓冯名嫽,这是一位有胆有识,具有非凡才干和远见的女子。史书称她“能史书,习事,尝持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汉书·西域传)》。说明她既有政治才能,又善于外交,所以在西域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冯嫽早年即嫁给乌孙右大将为夫人。乌孙官制,左右大将的地位,仅次于相和大禄,所以右大将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汉西域都护郑吉知道右大将和乌就屠私人关系很好,又了解冯嫽的才干和威望,便请冯嫽去说乌就屠归顺汉朝。冯夫人接受了这一任务,冒着生命危险,亲至北山见乌就屠,陈说利害。乌就屠听说汉大军已至敦煌,国人对他的行为不满,匈奴又不可恃,不得不接受冯嫽的劝告,并请她从中斡旋,希望汉朝能给他一个封号。

后化解边疆矛盾,被西域任命称为冯夫人。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家。

还有好多如班超、诸葛亮、王玄策(唐朝人——出访天竺)、富弼(北宋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两度出使契丹)、李鸿章、曾纪泽(中国清末外交官)还有战国末年的唐雎(在中学时学过一篇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等

看什么时候了,汉朝初期对外友好,积蓄实力。汉武帝以后主要是消灭以匈奴为主,不愿意臣服的邻国。一直到西晋都主导地区外交权。东晋,前秦则是忙于内战,最后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隋,唐时期主要要求所有邻国要么进供称臣(吐蕃)要么就派兵消灭(高句丽,突撅)。宋朝主要是攘外安内,倒过来要向少数民族政权进供,求和。明朝恢复了天朝的形象,所有邻国和部落都要向中国进供,称臣。清朝早期以军事手段基本上消灭了所有不愿意臣服的国家,其他邻国基本上都是朝供国。而清朝晚期则主要苦于对付西方侵略者,反过来要赔款,割地,夹缝生存。但是邻国朝鲜,越南等还是至少表面上承认中国(大清)为宗主国,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方式:

1、货物交换,互通有无,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民间,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2、互派使节,相互拜访,有些带有政治、军事、文化上的需求,这是友好国家之间常见的一种交往形式,如张骞出使西域、日本的遣唐使等;

3、直接拜访,介绍本国情况,并交换物品,提出友好交往的建议,如出使夜郎国、郑和下西洋等

4、民间或者带私人行为的交往,如玄奘取经、鉴真东渡等;

5、联姻,如文成公主吐蕃和亲、王昭君和亲等。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是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它惧怕国内汉人与外界勾结反清,从而威胁其统治。只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闭关政策在后期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

虽然闭关政策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起到一些自卫作用,但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挥咱,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闭关锁国和狂妄自大是互相联结的,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与这种状态不无联系。

--外交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历史课题,对于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中国古代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不仅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比如,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向西方传播文化和开展经济往来的重要途径。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然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提倡和平与合作,但由于外交制度不健全和军事力量不足,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劣势地位,曾多次遭受外国侵略。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在评价中需要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和中东国家进行友好往来,至于战争,在唐玄宗时期曾和大食帝国(阿拉伯帝国)发生过战争,唐朝军队惨败,此后中国和中东国家没有战争了;进入宋代以后,由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败(沿线环境恶化,西域道路被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控制),中国和中东国家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往,至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明朝政府实施闭关政策,中国不再与中东国家往来,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并控制地中海一带,中国与中东国家再无往来的条件。

夫妻华山论剑的意思指的是夫妻二人吵架,是一种诙谐的说法。

其实夫妻生活就像华山论剑,不一定非要争出个第一才会结束,要以切磋技艺为主才对。也有人管夫妻战争叫做是柔道比赛,也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为武术观摩。有时吵架争不出个输赢,来个耍赖撒娇,说不定真的能床头吵床尾和,愈吵愈甜蜜。

吵架简介:

吵架,其最常见的起因与表象是双方或多方对各自的错误只字不提,或者相对轻松地一带而过,却用更加强烈,或许更具有伤害性的语言加于他人。常有伤害性。

原因很多:大多理由是因为感觉别人不了解自己。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委屈,然后就会把情绪提升,变成语气。有时候只是声音大,并不代表吵架,只是感觉说不上什么话,就想用声音来提升自己的理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78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