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的赏析(从力度.速度.情绪.反馈的心情来赏析)

《二泉映月》的赏析(从力度.速度.情绪.反馈的心情来赏析),第1张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听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着琵琶沿街走背着琵琶

  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

  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宛转

  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

  微茫映画楼操琴的人

  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

  一回头只见月照芦狄洲,只见月照芦狄洲

  琴音绕丛林,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

  难回首岁月消逝人烟留

  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

  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莫说壮志难踌

  胸中歌千首都为家乡山水留

  天地悠悠唯情最长久共

  祝愿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噢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你的琴声还伴着泉水流

希望有帮助~~

你好

《二泉映月》作为我国器乐曲中的精粹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自然阿炳的故事也随之流传。其实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和当时的演奏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艺术化及商家市场的处理

才呈现给我们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音乐。皓月当空

清泉涌现

演奏者坐在古亭的石凳上通过拉奏二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他抱怨着世态的炎凉和对自身命运的不公。

反映了当时社会,和现实生活,人的思想精神

二泉映月只不过这曲子的代号而已

它内容并不是写泉和月,是写的阿炳坎坷不平的人生

和他对当时社会,人生,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所以我们才能在二月映月有我们深思的人生哲理和音乐内涵

音乐就是一种个性 从音乐里我们能领悟的到他的特点

名字不会定格内容

就像别人说我们玩音乐的人就是一个疯子

读二泉映月想到的情景是:融入其中后,便真的感知了它的愈久弥珍,回味悠长。在这忧伤而又意境深邃的乐曲中,不仅流露出伤感怆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而且寄托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全曲将主题进行时而沉静,时而躁动的变奏

使得整首曲子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同时随着音乐本身娓娓道来的陈述、引申和展开,使阿炳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深刻地展开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种豁达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巨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

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中文名称:二泉映月

所属专辑:《阿炳曲集》

歌曲时长:6'17''

发行时间:1949423

谱 曲:阿炳

歌曲语言:中文

类 型:二胡,民乐

结构分析

全曲除了引子和尾声外,共分了六个段落,即主题和它的五次变奏。

引子部分

引子(1~2小节)以四拍组成的短小音调作为开端,以一个下行音阶式短句,发出了一声饱含辛酸的叹息。二胡以轻微的声音,低沉含蓄内在的音色,把听众引入到音乐所描写的意境中。乔建中先生认为:“对阿炳来说,这一声长叹不是偶然发出来的,应该说他一生受尽了苦难在57岁时有这样一个机会发出来这样一种叹息。”“这是引子,就这么一句。但是这个引子我觉得它是所有我们听到的民间音乐作品里边,应该是最精彩的引子之一。”

第一段

二泉映月 曲谱

乐曲进入第一段(3~22小节),这一段有两个主题部分,其中3~10小节为主题的第一部分(a),11~22小节为主题的第二部分(b)。第一主题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音域不宽,曲调线以平稳的级进为主,稍有起伏,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之情;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冲击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也体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

此后的五个段落是围绕着第一段两个主题的五次变奏:它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曲调音域的上升和下降,表达出音乐的渐次发展和推进。主题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时而傲然,深刻地展示了作者的辛酸与痛苦,不平与怨愤。

第二段

第二段(23~52小节)是主题的第一变奏,其中23~26小节“a1”,由一个乐句组成,27~52小节为“b1”,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三段

第三段(53~96小节)是主题的第二变奏,其中53~64小节为“a2”,由两个乐句组成,65~96小节为“b2”,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四段

第四段(97~122小节)是主题的第三变奏,其中97~104小节为“a3”,由一个乐句组成,105~122小节为“b3”,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五段

第五段(123~154小节)是主题的第四变奏,其中123小节为“a4”,由一个乐句组成,131~154小节为“b4”,由三个乐句组成。

第六段

第六段(155~174小节)是主题的第五变奏,其中155~162小节为“a5”,由一个乐句组成,162~174小节为“b5”,由两个乐句组成。通过曲调的反复变奏、音区的强烈对比和力度的大幅度变化,在第五段形成了乐曲的高潮。

尾声

最后一段由扬到抑,音调婉转下行,进入低音区,到了尾声部分(175~176小节),它与“b5”第二乐句紧密相连,174小节为“b5”的隐匿终止,同时进入尾声至176小节,结束在轻奏的不完全终止上,好像无限的惆怅与感叹,声音更加柔和,节奏更加舒缓而趋于平静,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

1949年4月,无锡解放了。阿炳的命运也将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变化。阿炳有一位好友叫黎松寿。1948年黎松寿先生在南京古林寺国立音乐院进修,向民乐大师储师竹先生学习二胡。有一天黎松寿去回课,因为天冷,他就在外面活动手指,无意中拉了一段旋律。

这凄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储师竹先生。储先生把这一件事告诉了杨荫浏先生,杨先生听了这些片断的旋律,当即决定去寻找这首曲子的原创者阿炳。

当他见到阿炳,和阿炳说明了他来录音的原因,并表示有意请阿炳去北京的音乐学院担任二胡教授。种种的条件给了阿炳再次拿起琴的冲动和动力。他和杨荫浏说: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拉琴了,手都生了。你给我三天的时间,我重新恢复恢复。

就这样,阿炳从乐器店买了一把二胡,并借了一面琵琶。再次走上街头,演奏起那些他记忆中的曲子。这时的阿炳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久违的二胡,给了他无数的回忆,熟悉的旋律一次次让他心潮澎湃。

同时,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又使他异常的兴奋。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中,阿炳经过三天的准备,走到了那台钢丝录音机旁,开始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音乐记录。

阿炳一口气录了三首二胡曲。当他听到录音的回放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听了许多遍回放后,对于二胡的演奏,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手太生了,没有拉好!让我再准备半年,从新来录!”于是他和杨荫浏先生商量好半年后,重新补录。

另外在问及这些二胡曲名时,阿炳给其中的两首定名为《寒春风曲》和《听松》。而另外一首,他称之为《依心曲》。就是说这首曲子的演奏随心所欲,有感而发,依心而就。

但是杨荫浏先生认为没有曲名的乐曲不好流传。他和阿炳说:广东音乐中有一首《三潭印月》,你的这首在无锡创作的曲子就叫《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表示赞许。当晚阿炳还录制了《大浪淘沙》等三首琵琶曲。

扩展资料:

1918年,阿炳离开了生活了25年“雷尊殿”,开始了他流浪艺人的生涯。虽然说在生活方面阿炳落入了人生的低谷,终日为衣食而劳碌,但从他的精神上却得到了一次自由的放飞,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示他所喜爱的音乐。

在那个时期,阿炳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在乐器演奏方面的造诣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阿炳主要是演奏二胡和琵琶两种乐器。当时的二胡是用丝弦演奏的,不像现在我们所看见的二胡用的是钢弦。

因此在演奏时加大了难度。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阿炳所演奏的二胡曲,无论在技术表演和音乐表现力上都是超前的。

阿炳一生经历近代中国三个时代的巨大变革,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的音乐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他的作品因前所未有的宏大社会背景以及他对这一背景的深刻印记和个人的强烈感受,具有鲜明的个性、民族性及时代性。

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却蕴含着可贵的现代音乐萌芽,其旋律时而喃喃细语,像对亲人倾诉知心语般娓娓道来;时而直插无垠,像对敌人秋风扫落叶般势如破竹,直抵人心,令所有一听到《二泉》的音乐家及音乐爱好者,甚至是普通民众很快就会产生共鸣,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

光明网-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关于华彦钧及其《二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106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