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人生都受到时代背景,大环境,小环境,基因,原生家庭环境,受教育经历,成长经历,职业经历,巨大的打击和生活变动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每个人的性格,成就,个人努力固然不可缺少但总得来说仍然是受环境影响的趋势性产物。常被调侃的人在江湖生不由己,其实是一句很实在的话,人——是很脆弱的。我们单独挑出任何一个因素放大来说都是片面的,所以说这个问题其实没人能说的清楚,可能本人都说不清楚吧。
2000年张国荣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杂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严格说来是双性恋,因为他也喜欢女人的,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好几个众所周知的女朋友。
家庭环境
张国荣(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原名张发宗,出道后改名为张国荣,洋名Bobby后来也改成较成熟的Leslie。出生于香港商人家庭的张国荣由佣人六姐带大,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并不受宠。忙于生意的父亲和母亲感情不好,他们没有时间和心情给予张国荣家庭关爱。兄弟姐妹众多,但年龄最近的也比他大8岁。他在欠缺温馨及天伦之乐的环境里度过了漫长的孤独时光。
父亲张活海:
张国荣的父亲张活海,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缝,所制的服装特别受到影剧界艺人欢迎,因而得到外号“Tailor King”(裁缝之王)。不过对于爸爸的头衔张国荣并不买帐,说 “这是一个很土的名,好象外国人都一样姓‘King’似的。” 私生活方面,除正室潘玉瑶外还有两名小妾。张国荣与父亲关系并不亲近。
母亲潘玉瑶:长期抑郁 与张国荣关系疏离
张国荣母亲潘玉瑶年轻时便下嫁张活海为正室,并先后诞下十名儿女,但其中三名子女在出世后便告夭折,剩下七名子女。其中张国荣排行第十,所以又被称为“十仔”。
潘玉瑶也是典型的大户出身,潘家更是出了不少人才。不过潘玉瑶下嫁到张家后婚姻生活并不愉快,心里长期抑郁,对孩子们也很冷漠,因此张国荣与母亲关系也很疏离。1998年潘玉瑶因患癌症不治去世。
张国荣的父亲跟母亲感情不合,一年到头除了节假日,很少归家,从小几个孩子都和父母分开住,张国荣由六姐一手带大。因此,张国荣对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什么感情。而母亲与他和兄弟姐妹们同样有很大隔阂,互相难以沟通,谈起话来如陌生人一般客气。
回首童年,“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忆,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
父母的严重缺席无数次,让他曾感叹与父母缘份淡薄,期盼着有一天能有所改变,能像常人一样享受一下拥有家人的感觉,像常人一样拥有父亲的引导、母亲的温暖。为了这个愿望,他努力了一生,随着在现实中一次次地遭受失望,他只能将愿望的实现寄予到幻想与天堂。
早期经历
张国荣可算是出生在不愁吃喝的家境里。张活海的正室叫潘玉瑶(张国荣妈妈),另外还有两个小妾。潘玉瑶生了10个儿女(3个夭折),张国荣是家里最小的,跟大姐张绿萍相差了18岁。
当时的张国荣,只想从压抑的环境中逃离出来,逃出这个家庭。
很快,机会来了。彼时全香港掀起了留学热,1969年年仅13岁的张国荣和家里商量独自赴英国留学;中学毕业后,因为家庭从事的行业他考入英国里兹大学就读纺织专业。
后来张国荣回忆到,出发去英国那天,全家人久违的聚齐去机场送他。一个人独自去异国他乡,本应该沉浸在悲伤地气氛中,但当时的张却只有一个想法:离开,快点离开!快点让我离开,我根本都不想在香港,因为童年种下的各种因果了,我一点伤感都没有。我最记得我跟他们挥了一次手之后,跟他们BYEBYE了一次之后,转身就走了,一点留恋都没有的。
——张国荣
等张国荣踏上英国这片土地之后,第一感觉是:如释重负。那天晚上,他在朋友家一觉睡了28小时,他说,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睡那么长,又那么香。张国荣刚去的时候,吃不惯西方的食物,所以偶尔有一包公仔面可以充饥,他都会高兴的不得了。在英国的那段时间里,他就是一个快快乐乐的孩子。张国荣在英国读书时成绩不错,第一年还拿了奖学金。放暑假时,他舍不得买很贵的机票回香港,就去朋友家开的餐馆当酒保。如果可以继续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应该会很好吧,但一切都在7年后的某一天戛然而止。大学一年级时他收到了家里的一封信,信里告诉他父亲酗酒过度导致瘫痪,于是他不得不打包重回故土。
张国荣回忆当时那些成衣铺对自己老爸的生意是毁灭性的打击,自己都觉得自己的老爸惨,从一个大铺子变成半间小铺子,最后只能吃老本了,量体裁衣开始慢慢不流行了,成衣铺开始扩张,那些裁缝也慢慢丢掉了自己的饭碗,张国荣也没办法子承父业做服装生意。
当时的他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于是就去律师行打工,希望能补贴家用。当时的律师行让张国荣从打杂开始做,张国荣觉得很委屈,然后就没在律师行做了,每天都在想着回英国读书,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张国荣的命运由此改变。
刚回香港的那段时间,张国荣试图和父母住在一起,但由于自小和他们的关系生疏,再加上在国外无拘无束惯了,他还是搬了出来,开始打零工养活自己,刚开始摆地摊卖鞋,后来卖过牛仔裤,助理
后来从同学处获知丽的电视(亚视前身)举办歌唱比赛,当时他窘迫到连报名费都交不起,从小带他长大的佣人资助了他20块钱做报名费和路费,张国荣一路过关斩将,从初赛、复赛到决赛,最终拿到了歌唱比赛第二名。
亚视给张国荣的工资并不高,也就1000块一个月,但张国荣很知足,马上就签约。张国荣虽然和拮据,但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他就每月花500块租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还预支了半年的工资,对它进行重新装修。
张国荣住那么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时亚视要求艺人不能坐公交或者电车,因为已经有知名度了。那时打车起步价都要两块五了,张国荣觉得不如住公司附近好。
在吃方面,张国荣还是非常省的,泡面都吃不上,一日三餐都在公司的食堂吃,他还每月拿出200块来孝敬妈妈,所以真正可以用的生活费只有300块。张国荣只有300块的生活费,穿不到什么好衣服,公司让他到赞助商那里拿衣服穿,因此还遭受了羞辱。
张国荣到了赞助商的店里,店员的脸色都非常难看。店里明明没什么客人,但店员说非常忙,要他等45分钟。张国荣看到他们在闲聊,但也得厚脸皮等着。而且张国荣能挑的不是新款,都是季末清仓的货。
那时香港出了个新的电视台,到处挖墙脚。亚视怕张国荣跳槽,很快就给他涨工资到了2950元。张国荣立马搬家,换到了一套1000块一个月的房子。此后随着事业的攀升,张国荣的住所也不断升级,他前后搬家了十几次,是个不折不扣的“搬家狂魔”。
当时香港造星业已经相当发达,尽管张国荣外形俊秀,但一个新人想要突出重围实在是太难了。张国荣出了第一张唱片,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销量惨淡,一张一块钱都没有人买。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焰渐渐消失了。
最让人心痛的是有一次他去一个地方演出,唱到浓时情不自禁将帽子扔到了台下,没想到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台下的观众丝毫不给情面,反手又把帽子给扔了上去。一时间,窘迫、无助让张国荣不知所措,他咬牙表演完,下台后匆忙逃出去。自己最喜欢的事情,都不能做好,张国荣开始陷入深深地自我否定。也就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遇到了随后结伴而行18年的唐鹤德。
那时候张国荣很希望著名词作者郑国光先生为**《鼓手》中的歌曲提词,但是公司碍于价格过高,所以提出要另找他人。不过张国荣为了保证歌曲的品质,毅然拿出自己微薄的薪酬请郑老师为他写词,这一种做法在当时的歌手是不多见的。按照行规郑老师一首歌的填词是3000块,但是张国荣只给得起一半,幸运的是郑老师依然帮他填写了这一首歌。
1983年张国荣正是因为演唱了郑国光提词歌曲《风继续吹》开始走红。那个时期张国荣事业开始上升,而他也经历了人生之中在情感上难以忘记的阶段。在酒吧演唱的生涯之中,他曾经和一个女子有亲密的关系,而正当他为对方倾心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骗局,这一件事给张国荣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他曾经口无遮拦的当众说:“自从这件事之后,我对女人几乎失去了兴趣。”
1984年,令张国荣真正火红起来的是一首《monica》, 强劲的拍子热辣辣的曲风令到他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一夜之间使他成为了梦寐以求受人喜欢的歌星, 让他从此离开了沮丧的酒吧生涯。张国荣终于尝试到唱红的滋味,而这个时候距离他的出道已经是七年了。
从此之后,香港人中间有了一句这样的口头禅,张国荣也要熬十年!在起哄声和倒彩声之中,张国荣也很彷徨。他回忆起他自己那时候的经历:“所有的苦劫所有的委屈,我承认在当时我真的心灰意冷,因为自己处在于一个很次要的地位,别人不拍的戏我拍,别人不唱的歌我唱,我曾经也问过自己到底是为什么?既然做的这么不开心,为什么还要留在这个圈子里?从小我也从来没有受过这么大的挫折,那段时间真的是直接打击到我的士气,不过因为我好胜加上对自己很有信心,我不相信自己只能得到这样的成绩,所以坚持继续留在娱乐圈等机会,电视我演过,**我拍过,唱片我录过,机会是有的,但是每一次机会来临都是和我擦身而过,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希望得到公平的回报,我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一举成名,也希望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回报,我更加明白有些事情是欲速而不达,想急也急不来,所以我尝试去争取,尝试失败再爬起来,我明白在这个圈子里生存必须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但是也不能否定我在这方面的才华,所以我坚持下去。”
张国荣在成名前吃过很多苦,所以在演艺圈也一直努力帮助和提携后人。
他的经纪人陈淑芬透露:“原本就因为演唱会忙得焦头烂额,还要忍受风言风语,他一度几乎要取消演出。其实哥哥很怕别人说。”
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有一句台词“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张国荣1999年出席韩国KBS节目曾被问及你演过的哪个角色跟你最像,张国荣说《阿飞正传》吧,一少少。
传媒一再传说梅艳芳和张国荣是一对情人,可他们自己却只肯承认彼此感情很好,就像亲兄妹一样。但事实上,他们之间的许多事情,给人的感觉,却又远远超出了亲兄妹。即使是后来,两人各有各的精彩,同台演出的机会少了,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自己搞个唱,都会邀请对方当作嘉宾。即使这时候,他们同台演出,同样十分的默契,丝毫不差。
张国荣说:“就算是现在演唱会,大家做对方嘉宾也是这样的,尤其那首《缘份》,意境好像很浪漫,大家有一段距离那样,‘你我相隔多么远’的,走那些台位的时候是从来不需要排舞的。” 张国荣说:“但我也不能这样不负责任地说她有一大帮朋友在侧边,所以什么,其实这些感情上的问题就只有她自己才清楚。虽然我与她是这么要好的朋友,可以谈得很深入,但也不会……”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似乎是他们是兄妹的注脚。 梅艳芳自己也承认,她一生中,朋友无数,但真正的知己,却只有两位,一位是陈百强,另一位就是张国荣。颇有些讽刺意味的是,陈百强在十年前以那样一种特殊的形式离开了人世,有人甚至肯定地说,陈百强其实是自杀的。时隔十多年之后,她的另一位知己,又同样以这种惊世骇俗的方式离开了人间。而张国荣辞世半年之后,她自己也走完了人生的辉煌。有一次,梅艳芳接受采访,被问到她是什么时候认识张国荣的,她开玩笑地说:“在电视剧里。哇,好英俊啊。
这就是当时最初的印象。”这话很难断定真假,但看上去,玩笑的成份居多。梅艳芳说,实际上认识,是因为同属于华星公司之后。当初,她觉得张国荣这个人很冷淡,不太爱说话,好像很高傲似的,她不太敢和张国荣接触。可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国外巡回演出,旅途中以及演出的那段时间,两人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他们在一起聊天,谈得非常开心。那时,她才知道,张国荣的内心和他表现在外的完全是两回事,他是一个非常容易亲近的人,待人非常诚恳亲切,也很能关心人。从那次开始,他们就成了好朋友,并且随着交往的加深,友谊很快超过了其他朋友。对于彼此友谊的认定,张国荣公开承认的是非常非常好的朋友,梅艳芳却说,就像是兄妹,而且是性格完全不同的兄妹。
她说:“我和他就像水和油一样。怎么说呢?水和油应该是完全不能相溶的,但我们不同,我们在一起,起了某种化学的反应,于是,非常好的结果就出来了。别人不能相信,却是事实,的确我们性情相投。”谈起张国荣,梅艳芳也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她说,张国荣非常注意身体健康,不仅仅注意经常锻炼,日常生活中,他也非常注意保养。像梅艳芳,属于玩起来会非常疯的那一类,和朋友们在一起玩得开心,通宵达旦都行。
但张国荣却不一样,他是那种无论玩得多开心多投入,到了时间就一定要睡觉的人。遇到梅艳芳因为玩而得意忘形的时候,他就会好心地提醒她:“你应该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说这话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他的特别关怀,那是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有人问梅艳芳,他们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什么。梅艳芳说,实际上,工作上的事谈得并不多,在演艺圈浸*了这么多年,各人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即使偶尔遇到什么问题,通常自己都能解决。但是,如果是其他一些问题,比如恋爱的事情,她就会觉得非常无助。她承认,自己如果遇到感情上的困扰,一定要找个人聊一聊,听取一下别人的意见的话,她所能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张国荣。谈到张国荣最有魅力之所在时,梅艳芳直言不讳地说,她觉得张国荣的眼睛最有魅力。她说,两人拍相恋的场面时,必须眼睛相对,用眼神交流,那时,他的眼里就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流出来,那是一种接连不断流出的温情,能够令人投入,使得你打从心里真的喜欢上他。谈到这一点时,梅艳芳不忘特别加上一句:“当然只是在**中啦。摄影刚一完了之后,就又恢复到兄妹关系,又该被他说:‘总是夜里出去玩可不行啊’
左手代表甜蜜美好的恋情,右手代表分手后的痛苦。所以他爱上左手,讨厌右手,而实际上右手在生活中比左手显得更重要,所以才更能表达这段感情对歌者的刻骨铭心
就是他女朋友摇着他右臂请求分手,他答应了,所以就从此特讨厌右手。
《左右手》是张国荣在天价跳槽环球唱片后推出的一首力作。2005年作词人林夕在其专辑《林夕字传》中透露歌词的创作灵感是源于自身对牵手分手的肌肤敏感,性向热话只不过是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
歌词:
作词:林夕
作曲:叶良
不知道为何你会远走
不知道何时才再有对手
我的身心只适应你
没力气回头
不知道为何你会放手
只知道习惯抱你抱了太久
怕这双手一失去你
令动作颤抖
尚记得
左手这一脸温柔
来自你热暖 在枕边消受
同样记得 当天一脸哀求
摇着我右臂 就这样而分手
从那天起我不辨别前后
从那天起我竟调乱左右
习惯都扭转了呼吸都张不开口
你离开了 却散落四周
从那天起我恋上我左手
从那天起我讨厌我右手
为何没力气去捉紧这一点火花
扩展资料
《左右手》是香港著名已故歌手张国荣1999年演唱的歌曲,由林夕作词、叶良俊作曲、唐奕聪编曲。这首歌最初收录在张国荣于1999年10月13日发行的专辑《陪你倒数》中。国语版是《全世界只想你来爱我》。
在《陪你倒数》首版附赠VCD中还收录了《左右手》之调乱左右版。重新编曲的《左右手》之Acoustic版则收录在其于2000年3月2日发行的EP《Untitled》中。
《左右手》推出后在各大电台热播,除取得四台冠军歌之外,更是横扫各大颁奖礼(但均退出领奖)。
我感觉许多人对他的理解都有偏差
老拿同性恋说事儿的人肯定觉得他是个特女性化的人吧?
动不动就翘兰花指,感情很脆弱,很小鸟依人的那种?
准确地说张国荣是双性恋 他的爱情观很广 觉得只要相爱对方是男女都无所谓
固定的对象自然是唐鹤德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小时候就认识,一起打打闹闹的那种。
至于为什么两个人会在一起呢,是因为张国荣曾一度遇到过经济危机,没钱了,就问唐借。当时大家都是年轻人,都没钱嘛。但是唐一声不吭地拿了几个月的工资给他,帮助他度过难关。后来张国荣才从别人嘴里知道,为了借钱给他,唐连着几个月只能吃最便宜的盒饭。而这些唐自己从来没说过。
不止这些,许多朋友都说唐鹤德是个很NICE的人,温和,细心,谨慎,有责任感,几乎具备了所有好男人的优点。外加长得也山清水秀的。和做事容易冲动,不会理睬,大大咧咧的张国荣正好是完美的一对。
所以说,张国荣会选择同性的“他”,只是因为他们俩是绝配,而不是天生娘娘腔,就喜欢搞同性恋这种理由。不要否认,我知道许多不了解他的人,压根就是这么认为的。更有甚者,有些人还觉得张国荣是为情自杀,是因为唐有新男朋友了,他受不了,所以就选择用自杀来报复。
OMG,说老实话,我一直觉得张国荣始终没把爱情始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你看看2000年他来上海的时候董卿也不知道袁鸣对他的专访就知道了。亲情,友情,爱情这三个选项,他把爱情排在最后一位。换句话来说,他是不会为了爱情自杀的。
讲到他自杀的原因,我觉得是和事业有关。因为《偷心》搁浅了,他的导演梦破碎了,而香港媒体20年过去了,仍然执着于他的绯闻、性取向,捏造出他和同性助手,唐鹤德,还有自家的司机四角恋的故事。张国荣对于香港娱乐圈是彻底失望了,他觉得活下去已经不可能再在这么一个人人津津乐道于明星绯闻的地方创造辉煌。这种失望的情绪一天比一天加重,最后到了不能承受的地步,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越来越多的人因聆听张国荣或动感或柔情或感伤的旋律而赞叹他的音乐天赋;因欣赏张国荣塑造的经典荧幕形象而惊叹他的演绎才华;因了解张国荣“以诚待人”的为人态度,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格魅力而发自内心地尊敬他、怀念他。
张国荣留声里的动人歌喉,像是在听者的耳边倾述自己的情感、透露自己的心思;张国荣舞台上的极致风采,是在向这个世界挥洒自己的热情、张扬自己的青春;张国荣银幕里的一个眼神、一滴泪,都是在向所有观众演绎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传奇。
曾经喜欢他的人,现在依然爱戴他;曾今无缘遇见他,在他离开后才因偶然遇见他,被他的优雅、才华打动,被他为所有爱音乐、懂**的人献上的无数经典作品而感动之后,才开始认识他、喜欢上他的人,永远都会追随他。
荣迷都有遗憾,因为此生永远无法再见到心中挚爱的哥哥(对张国荣的昵称);荣迷也很幸运,因为终于还是有缘得遇哥哥,尽管是在他离开后,尽管只能回忆他的过去;荣迷也都很欣慰,因为哥哥在天堂很幸福,因为哥哥留下了好多好多供我们一生珍藏。荣迷都好幸福,因为哥哥就是夜空里一颗闪耀的明星,他总是在他的fans左右,在他们目光所及的地方,给他们带去光明,带去安慰。
一切因为张国荣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唐鹤德的付出一点也不少,从再次相遇到如今,一个人的时间长久似乎马上就要取代两个人的时光,但他却爱了一世。张国荣公开恋情后,唐生选择了从银行辞职,做张国荣背后的人。
张国荣大方承认和唐鹤德的恋情在现在,很多人都说唐鹤德是张国荣的“爱人”。在1997年的时候,张国荣就在舞台上面公开承认了自己和唐鹤德之间的关系。
唐鹤德和张国荣早在很小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只是经历了很多风雨之后,张国荣才勇敢的公开了唐鹤德的关系。只是,这一层关系被公开,立马就引起了很大的议论风波。
特别是张国荣和唐鹤德两个人手牵手的照片被抓拍到,最后被公开。这一张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张国荣和唐鹤德是面带笑容的,两个人也是非常温馨的那种。
只是,这张照片被公开之后,张国荣的笑容也慢慢的减少了。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理解,甚至想尽一切办法拿这张照片来做文章了。
为了哥哥辞职唐鹤德以前在银行工作,年纪轻轻就是金融界的精英,专门做大客户投资顾问,前途一片光明。下属评价他冷静自持,认真负责,无论再忙乱紧张都井井有条,下属犯错他总是第一时间出来揽责,为人真诚,非常有绅士风度。但张国荣公开恋情后,唐生选择了辞职。
一个金融界的精英,放下自己的工作,陪着爱人跑东跑西,一个那么内敛的人,在那个直性子不在的时光中,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全世界他们有多相爱,那些说的话,发的动态,出席的场合,也许耗尽了他的勇气。
至今对张国荣念念不忘圣诞节是张国荣最喜欢的节日,所以唐鹤德每到圣诞节,都会在社交平台上放出照片,2017年,唐鹤德放出张国荣N年前亲手装饰的圣诞树,回忆曾经与他相处的时光。
2016年时,唐鹤德也在圣诞节晒出照片,每次粉丝看到放出的照片,都十分心疼唐鹤德,感叹唐鹤德如此痴心,至今对张国荣念念不忘。
除了张国荣喜欢的圣诞节,唐鹤德也在中秋佳节团聚之时晒出他曾经的照片,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唐鹤德的心里,张国荣早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家人。
他的心全部放在了张国荣身上张国荣抑郁症时期,需要天天吃药,每次都是唐鹤德去医院拿药,有一次唐鹤德故意要求医生多开一副,医生对他说药吃多了有毒害,本能的拒绝他,唐鹤德没办法,只能说了实话,原来为了哄张国荣吃药,张国荣吃一口,他也陪着吃一口。
唐鹤德辞职以后,他的心全部放在了张国荣身上,他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陪着张国荣飞往国外散心,陪着他回香港拍戏。
张国荣跳楼9个小时候后,唐鹤德首次在媒体上发言,他穿着浴袍,泪痕未干,隔着铁门,神情哀莫大于心死。
在2003年张国荣的丧礼中,唐鹤德曾寄语:“阿仔,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痛苦到不能自已。在葬礼的那天这个一米八的高个子,痛哭的背都直不起来了,嘴里不停的喊着“阿仔(张国荣小名),阿仔,你不要走”,看到这一幕的记者很多都含泪放下了相机,不忍再拍。
余生为哥哥而活张国荣离世之后,媒体经常拍到唐先生住所的灯彻夜未关,有人拍到他在看哥哥的影像资料,还有蹲守的记者说,深夜常听他痛哭。
有记者问他,此时是不是特别爱张国荣?一向温文儒雅的他疾速反问:"这一刻?你问我这一刻?"
失去挚爱后,唐鹤德一直坚守与张国荣共同拥有的一切,家里的摆设多年都没有变化,日常生活就是与朋友打羽毛球,他代替张国荣出席张国荣朋友的婚礼、葬礼,代替张国荣在香港演艺学院设立“张国荣奖学金”。在张国荣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唐鹤德从未缺席。
结语“风再起时,默默地这心不再计较与奔驰,我纵要依依带泪归去也愿意”。这一句话就好像张国荣的一生。带泪归去也愿意,只是这一次的张国荣,归去,却不再回来了。有人说,张国荣的时代落幕了,但是我要说:张国荣的时代,永远都落不了幕!
时间对他来说是停滞的,这种深情是灵魂上的相依,把对方活成了执念,这才是最好的浪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