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是词牌名,写闺怨的应该不少。只举一个例子吧
《梦江南·千万恨》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此词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通篇写恨,实际是以恨之切,衬爱之深,思之极。前二句纯用白描,并运用民歌的顶真格式,词句明快流畅;后三句触物生情,借物抒怀,以无情衬有情,词句流利宛转。全词以意境取胜,首尾一贯,率直而深婉,余味无穷。
闺 怨
唐·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注:
闺中**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你越琢磨这诗它越有意思。先说说这诗的题目“怨”。什么叫闺怨?就是待在固阁中的**,待在家里头的娘妇在埋怨。这个怨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当中的一种传统的主题,它主要是书写中国古代的一些思妇。这个思妇包括征人之妇,就是在外面作战的士兵他们家里的夫人,商妇、游子妇,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弃妇。比方说在诗经里边的《氓》这里边就写了一个被抛弃的妻子,爱他的这样的一个内心的不平。还有一些表达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情感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这么几大类。写他们在闺阁当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啊其实你还真别说,大部分不是女性自己个写的,相当的部分是男性在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女人自己要是写这么多怨诗,李清照当时在南宋的时候,有很多的土大夫就抨击她,说她这个人没有妇德,天天都写这种幽怨的诗、国怨的诗。所以很多的诗其实是由男人模拟她们的口吻写的,也叫代言体,假托女性的身份和心理口吻来创造。比方说李白,没想到吧他挺擅长写这种诗的。他有一首诗叫《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光看这女儿哭了,不知道她心里面在恨谁。这肯定不是李白写自己,他就写了ー个女性的这种心理。
那么咱们今天讲的这首《闺怨》,很明显是这位**在她的家中,国中思念在远方从军的文夫。诗的第一句说"闺中**不曾愁”这话其实等于没说。为什么呢?就是目中的**呢从来不知道啥叫忧愁?那是什么意思,她不知道忧愁说明她心态好,说明她们家生活好,对不对?跟我们没关系,所以只有这一句诗我们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它没有任何比照没有任何参照系。
所以你得看第二句“春日凝妆上翠楼”什么是凝妆?盛装,打扮得非常漂亮。翠楼是哪?翠楼可能是她们家的高楼,修得非常的漂亮,那种很华贵的阁楼,那也可能是她出游,在别的地方登上了一个阁楼,都可以这么理解。这两句诗放在一块,就是说这中的**啊生活很优裕,很安逸,很舒适。看到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她把自己也打扮得非常的漂亮,好像是要跟这些百花也要争一把艳争一把芬芳。
她就登到这翠楼上,要看看着眼前的春色。大家说那这两句诗听上去还是没什么名堂啊。闺中的**不知道啥叫忱愁,生活很好。春天到了,打扮起来,上到翠楼上看看春光,楼底下什么花都有。如果只是这两句,就觉得这诗再往下写就没意思了。
可是这根本不可能是王昌龄的水平。王昌龄的水平就在三四两句体现出来了!他说“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什么是陌头?就是路边的意思。我们常说纵构千陌,也就是纵横的道路。所以这陌头指的是路边。她忽然一打眼,看见这路边上的杨柳,杨柳怎么着了?春天到了,杨柳也发芽了,原来冬天的时候那么干枯的,孤零零的,那种黑线条式的柳枝和柳条现在不一样了,这柳枝上面绿的新芽开始绽放了。看到柳枝开始泛绿了,开始泛青了,看到这春色,忽然感到很后悔。
后悔什么呀?后悔她让她的丈夫去觅封侯。追求封王封侯封爵,到哪去争这王侯的位置去了,那肯定是到前方打仗去了。大唐时代,特别是王昌龄的时代,盛唐国力强盛,军队也很强大。我们的边防军对外征战,屡次获胜。当然这个不能再细说了,有很多的边防军的战争,我们现在认为呢有的也是不必要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盛唐时候的边塞边军比较强大,所以很多士人他愿意从军远征去出塞,希望在那里建功立业,将来封得个王侯。初唐著名诗人杨炯就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盛唐诗人岑参也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是当时很多人的生活理想。你想要王侯,你就得去边塞立军功。
大家说。那你说这些都挺对呀,她为什么又后悔了呢?她当然后悔了!这里边有好几层的意思。唐代人送别友人、送别亲人的时候,有句说法叫灞陵送别,这灞陵就在长安的东门。其实也不光是灞陵送别,很多地方你都可以送别他。你送别他的时候,这唐朝人喜欢从这杨柳树上折下一枝柳枝送给亲人和朋友。什么意思啊?因为杨柳、柳枝的“柳”和留下来的“留"是个谐音,人们用这种方式,这种象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着恋对方的心情,渴圣对方不要走留下来的这种心情。
这位闰中**看见杨柳色,肯定想起了当初她送她丈夫出征的那样一个情形。还记得杜甫的诗吧?“车禁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挢。"这不是什么好场景是吧,丈夫要到前线去打仗了,折下ー枝杨柳,不要走那也得走!
所以,看见这路边的杨柳色,忽然一下子一股思念亲人、思念丈夫的忧伤涌上心头,想起了当初自己折杨柳这样ー个情形。大家说那也不对,那丈夫己经到了边防了,他已经要去立军功了,你就在家里好好等着。你思念归思念,你后悔什么呀?你后悔你也来不及了,你就等着他打仗归来,胜利归来!封了王侯,你不就是王侯的夫人了吗?你不就是夫贵要荣了吗?你后悔什么?你忍着点,再等他个一年半载的,说不定他就回来了。
他情况要是这么乐观的话,那这诗也不用写了。“悔叫夫婿觅封侯"一方面,丈夫自己肯定是躏着跳着要到边塞去从军,想要立功。另外一方面不免的这位**当初在她丈夫决心要去的这个时候,也起了点鼓励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你去吧,我在家里头带着孩子,孝敬老人。你去吧,我等着你胜利归来,你赶紧去吧,折下一支杨柳,塞到他手里,走吧现在就走。那她为什么那么鼓励他走,他走后还是让他早点回来,早点立功回来。
我们这一家老小还得趁着你这点荣耀。那她为什么还后悔呢?那是因为她现在觉得如此的大好的春色,如此大好的美景,她此时此刻应该像往常她跟她的丈夫手拉着手,相依相伴,徜徉在这春光里,道路的两边都是刚刚拔出柳叶的,露出春色的这杨柳,这多美好啊。人生的幸福,到底什么才算真正的幸福。可能这位**在这个时候意识到,也许每天跟文夫在一块厮守在一起卿卿我我,这才叫幸福。现在把这大好的幸福时光都扔掉了,自己独守在国中。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这不是假的。
出塞前后两次加在一起累计十几年。那很多的诗人,很多的这样的士子,他们出塞之后啊都是ー二十年,那这一二十年的幸福时光、青春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想ー想,很后悔,还是应该享受当下的生活。只要自己的丈夫在身边就是幸福,至于它是不是王候不重要了。大家说那她要真这么想不也挺好吗?可是问题是她还往第二层香。
这说的还是她丈夫能回来,那她丈夫如果不能回来呢?你光想的是他回来,脑袋上顶着王侯的这桂冠,那他要是回不来呢?像唐诗里边说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别嫌我喝了,我告诉你,我醉不了几回了。我这回去到前方能不能活着回来,还能不能接着醉,还不好说呢!战争固然能够让你立功,封侯封爵,可是战争是残酷和无情的。
有战争就有死亡。晚唐的一位诗人陈陶,在他的《陇西行》这首诗里边特别讲到这个现象,这诗说“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诗写的太惨痛了!
前面两句写的是打仗,多么多么勇猛,多么多么精锐,战况如何惨烈,可这些啊都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什么?这位奋不顾身的战士,他已经牺性了,他不仅牺牲了,他都已经変成了无定河里的一堆白骨。可是他夫人还不知道呢她还在春天的晚上,在她的这个国阁里边做着签,梦里头梦见她跟她的丈夫又相逢了,梦见她的丈夫在跟她微笑。换句话说,这个人已经变成ー堆自骨了。可是他的妻子还在想象着他回来早日的团聚。
没错,得亏王昌龄写的这诗是在盛唐。陈陶的诗是写在晚唐。如果陈陶这诗是写在初唐,说不定王昌这诗里边的主人公,这位国中**也读过这首诗。那要读了,这诗对她刺激更大。是吧?每天晚上做梦,梦见她们家的这位良人,其实已经变成了无定河边骨。那你想想,她能不后悔吗?是不是?他多么希望等回来的是一个全活人,而不是什么呢,一堆白骨。
所以你看,王昌这首诗写的好吧?ー二两句好像平铺直叙,三四两句呢突然如山峰般耸起,让我们在这感觉到一个巨大的情感的瞬息的变化和心理上的转変这就是怨诗的一个特点。它就往往表达在国阁中的**和少女那样ー种非常复杂的心情,方面特别的渴望自己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跟自己的有情人死死的相守在一起,耳鬟厮磨。另外一方面又渴望自己身边的这位有情人,自己的大文夫能够成功,能够立业,能够功高盖世。
可是这就是矛盾,你又想让自己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是你又想让他去追求这种成功,而在成功的道路上要付出艰辛,甚至付出家庭幸福和美满的这样一种代价!其实在盛唐时代向这位闰中**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每一个去远方去边塞封候的土人,他们的家里都可能有这样一位充满了国怨的**。
刚才说了,中国古代的国怨诗,它分了好几种,咱们这首怨其实也是征妇,因为她文夫出去参军了。还是李白,你发现没有,李白什么诗都能写,而且写得还都特别好。他写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鹅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且等吧。他不把那胡人给灭了,他回不来。这是征妇。还有商妇,“老大嫁作商人妇”,中唐诗人李益写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得。这位埋怨更大。说嫁给一商人,天天的都不回来,害得我夜夜守空房。我们说这个钱塘潮潮涨潮落,它是有规律的,我早知道啊这潮头它有规律,我嫁给这弄潮儿了,总能看着他,总能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还有一种是游子之妇,像著名的く古诗十九首)里边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就走啊走啊走啊走,就这个意思。“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白日,游子不顾返。"那这表达了对游子的一片思念。
那还有一种叫宫怨诗,这是闺怨诗当中特别特殊的一种类型,特别描写的是古代的帝王的王宫当中那些宫女和失宠的妃子,她们的怨情。这更很少是本身宫女自己所写的,大部分都是文人模拟她们的语气写的,比方说很著名的这么几首,中唐诗人元稹写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坐说玄宗。"喉呀特别的震凉,你想这宫女锁在深宫当中,守着那寂寞的宫花,都变成老太太了。坐在那瞎聊天,闲聊天,说什么,说当年玄宗皇帝怎么怎么着,你估计这老太太多大岁数了,我估计怎么也七八十了。
当年开元天宝的时候,这宫女进去的时候可能就才十三四岁甚至是啊十十五六岁,现在七ハ十岁了,可不得闲坐说玄宗。杜牧写的《秋タ》:“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宫女,她为什么坐在地上看牵牛织女星,她渴望爱情,可是你说你呆在后宫里头,“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不在你身上,那要都落在你身上了,那得等到什么时候,等到你都变成白头宫女了。
你又闲坐说玄宗了。王昌龄也写过宫怨诗《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颐不及寒鸦色,犹帯昭阳日影来。"都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诗包括刚才我们讲的王昌龄的这首国怨,它有些共同的特点。在语言上面啊它有很浓郁的民歌的风情。
所以一般这一类诗我们一读,大家都能明白它写的是什么,它语言呢是比较浅近的。第ニ,它很浓郁的感伤色彩,非常细腻的心理的描写,特别是瞬息的心理变化,这些都是这一类诗的很鲜明的艺术特色。
这诗写的果然好,王昌龄不愧是七绝圣手,诗家天子,我发现王昌龄没有写的不好的,边塞也写的好,国怨也写得好。大丈夫写得好,小女子写得同样好。要不叫诗家夫子呢?
《闺怨》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相当到位,善于细节把握、引起读者共鸣,这就是这首诗最大的优点。
王昌龄最为出名的是他的边塞诗,比如《出塞》《从军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些诗歌通过心理暗示,以鼓舞军人士气,王昌龄可谓唐朝的第一主旋律诗人。
但是他的闺怨题材,却另有一番风味,这些诗歌多以刻画人物心理、性格,反衬战争的残酷、家人的相思、人生的离别,深入的反思战争,这在古诗词里是很少有的。我们看这首闺怨
闺怨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大意闺阁中的**不知忧愁,在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了翠楼。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新绿,心中顿时多了几分愁苦,哎!真不该让我的夫君去前线打仗以求功名。
**由“不知愁”到“愁上心头”,由“凝妆”到“心悔”,看到转瞬即逝的“杨柳”,想到了沙场的“夫君”,短短35字却将**情感一步步升华,最后落脚到“悔”,与前面的“愁”有交相呼应,手法高超。
在实际的场景中,王昌龄真的能体会到**的心理吗,他拿到仅仅通过一眼,就能体会他人的所思所想吗?不是,这是他的个人思想,通过**,阐述自己的心理,虚指她人,实述自己。
1、闺怨诗。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张祜 《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