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以激发活力

如何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以激发活力,第1张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额敏县玛热勒苏镇布尔汗德喀拉苏村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的“一员二次”管理机制,结合“三会一课”创新开设“五式”组织生活,有效激发了村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要做法

集中学习式。村党支部与“访惠聚”工作队以联合党支部的形式,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年度“三会一课”计划,安排好集中学习和上党课的时间、内容、授课人员等,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组建了一支由村党支部书记、住村干部组成的高素质党课师资队伍,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风、党纪和革命传统、时事政治、形势政策等方面认真备课、上课,变“传达文件”为“规范党课”,加强党员理论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现场体验式。按照党员“一员二次”管理机制,推出“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结合额敏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将党课课堂搬到红色基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示范乡村等场所进行现场体验式教育。通过现场学习观摩体验,变“坐而论道”为“亲身体验”,让广大党员通过听、看、思、悟,接受教育、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研讨互动式。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党员大会集中学习中穿插研讨交流,精心确定研讨主题,组织党员围绕主题进行研讨,如:围绕“讲政治、有信念,强化政治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额敏繁荣发展中做合格***员”等,组织召开主题研讨会,党员分别进行交流研讨发言,促进学习效果;或采取党员主讲、座谈讨论、分析答辩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增强党课活力,提升党员学习兴趣,如:开展“过去的那些事”“我的致富路”为主题的互动式党课,鼓励老党员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致富带头党员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历,并进行讨论、互动,变“枯燥呆板”为“活力倍增”,激发党员主动学习参与热情,吸引党员积极思考、接受教育。情景模拟式。变“照本宣科”为“身临其境”,通过模拟矛盾纠纷调解、信访事件处理、会议活动主持等情景或场面,在多种角色的体验中提高党员解决疑难问题、做好群众工作、驾驭复杂局面等方面的能力;或就村队存在的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矛盾问题,利用党员大会,集中上党课,采取现场办公、现场调解,党员就矛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既促进了党员对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解决了村队矛盾纠纷,也提高了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意参与式。鼓励党员结合个人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共同创意组织生活,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热情,“三会一课”变“形式单一”为“灵活多样”,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新颖活泼、丰富多彩。如:每次党课前,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党员党性教育;通过开展“破冰之旅”、“地雷阵”、“心心相印”等拓展训练,增强党员团队凝聚力;开设“党员论坛”,让每位党员谈心得、讲体会、悟感受;开设5至15分钟以介绍党史、党章、党史人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学和影视作品等的“党员微课堂”,因地制宜地开展“葡萄树下话团结,小板凳上讲党课”、“田间微党课”等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形式,既使党员学习不再受时间、场地等客观条件限制,也更符合农村实际,方便了党员参与,激发了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的积极性。

三、取得成效

将“三会一课”与“五式”组织生活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员的活力,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党员的创造力有了展示的空间,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普遍提升。

市民托运东西的时和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发生纠纷可拨打全国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求助。邮政快递业还可以拨打12305进行投诉,先向快递企业投诉,结果不满意再拨打省号+12305。向当地邮政管理局或国家邮政局进行投诉,或者上网向国家邮政局提交申诉。全国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28,作为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专用特服号码,主要功能包括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监督、投诉举报、咨询服务等,业务领域主要覆盖道路运输、公路、水路等行业。

  在乌孙人沿阿拉套山东南麓控制整个艾比湖流域时,很快就会发现那片水草丰美之地,其实离他们已经近在咫尺了。连通准噶尔盆地与阿拉湖——额敏河谷的战略通道“阿拉山口”,就在艾比湖的西北方向。从大的结构来看,阿拉山口是天山山脉与“准噶尔西部山地”的地理分割;而从具体的位置来看,这个天然通道就是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玛依勒山之间的缺口。由于这个山口的存在,乌孙人在保有对阿拉套山的绝对控制权,以及继续渗透准噶尔西部山地腹地,与匈奴人分庭抗礼的时候,战略、战术上都更有保障了。他们即可以沿阿拉山口西侧,非常方便的在阿拉套山南北两侧切换牧场;亦可以沿山口东侧,贴着巴尔鲁克——玛依勒山进入到阿拉湖东侧的额敏河谷。

 无论在什么时期,或是从哪个方向争夺准噶尔西部山地控制权的政权,政治家和军事家都不可能忽视阿拉山口的地缘价值的。也有人认为,沿天山北麓而行的丝绸之路北线,最终是在穿越阿拉山口之后,再转而沿阿拉套山西北麓切入外伊犁地区,并继续南下的。其实如果不是想和游牧此地的部落做生意的话,这种走法是没有商业价值的。从赛里木湖畔打通伊犁河谷——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商道,才是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们最合理的选择。

 去除掉商业价值,单从地政治的角度看。两千多年前的乌孙人,需要通过控制阿拉山口来保证自己在阿拉套山两侧的利益;而今天分据山口两侧的中、哈两国来说,需要阿拉山口承担沟通、贸易口岸的使命。当然,在双方关系紧张的时候(那时中国的邻居是苏联了),阿拉山口也不可避免的被双方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并产生边境、领土纠纷。对于这一价值,大家最起码有两个可能熟悉的地缘标签来帮助加深印象。一个是“小白杨”,另一个则是“铁列克提”。

 提到“小白杨”,相信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是被阎维文、郁钧剑等军旅歌手唱红的歌曲《小白杨》。事实上这首歌曲正是出自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白杨”。歌中所唱的哨所叫作“塔斯提哨所”(因歌而名,现在大家已经习惯称之为“小白杨哨所”)。正是中国军队,警戒阿拉山口的一个边防哨所。至于另一个地缘标签“铁列克提”,可能有很多朋友就会略感陌生了。不过提到“珍宝岛”,相信知名度就要高的多了。这并不是说,这两个标签所指向的是同一地点,事实上两地相隔万里。前者所具体的位置,是在巴尔鲁克山西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阿拉山口这条战略通道上;后者则是乌苏里江主航道,靠近中国一侧的一个江中小岛。将两者联系到一起的,是两件相互关系的,引发中、苏两国直接军事冲突的“战斗”。

 当中国方面在战术上精心准备,且占据地缘优势的珍宝岛取得战术胜利之后(一个背后是人口数千万的工业基地,另一个背后则是人口稀少,补给困难的帝国最边远地区)。俄国的军事家们并没有建议克里姆林宫在相关地区展开报复行动。这其实与中、苏双方在当时的军事实力无关。一个合格的军事参谋人员,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以确保本方是最终的胜者。以俄国的地缘结构来看,战略应对中亚有可能扩大化的军事危机,显然比调动资源去外东北地区要容易的多。而在这个方向,中国核心区在地理、地缘方向的影响力又处于劣势。从个人命运的角度来看,事情往往就是这么诡异。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俄国人这些战略层面的考虑,让巡逻在铁列克提的那支68人的中国边防军部队遭受无妄之灾,为中国在珍宝岛战斗中的胜利承担了战术后果。

 在我们感叹完大国博弈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之后,还是让我们把思路拉回到二千多年前。如果乌孙人的企图,是控制整个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的话,那么他们并不会就此止步。山地北部的塔尔巴哈台山,才是控制整个山地的关键所在。将匈奴人阻挡在塔尔巴哈台山分水岭的北侧,才有可能尽得腹地这片水草丰美之地。不过,乌孙人要是有实力做的这一点的话,塔尔巴哈台山北侧斋桑泊盆地,以及整个阿尔泰山分水岭以南的“阿尔泰地区”,很可能就在他们的下一步计划中了。如果阿尔泰地区不是已经成为了匈奴人领地的话,那么这种想法还是现实的。现在的话,和这个强大邻居相处,最现实也是能让双方都感到安全的地缘分割线,就是额敏河了。双方沿额敏河谷两岸游牧,不仅可以相对公平的分割额敏河谷,也可以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共享阿拉湖畔的牧草。

 单从平均分割准噶尔盆地的角度来看,阿拉湖——额敏河这条分割线是很理想的。在匈奴人,难以调动全部资源,从乌孙人手中夺取伊犁河谷,又退而求其次的,希望乌孙人在汉、匈争夺西域控制权时,站在自己一边的情况下,这种理想状态的平衡是完全有机会达成了。这样一条以水为界的分割线,事实上也对整个准噶尔盆地西部的山地牧场作出了划分。匈奴人在这方面的利益应该会更明显一些,除了尽得塔尔巴哈台山之后,萨乌尔山和齐吾尔喀叶尔山也应该为匈奴所控制。而乌孙人如果想维持自己在额敏河谷的存在,将山地南部的巴尔鲁克——玛依勒山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是必须的。那么,除了地理距离之外,乌孙人又有什么样的地缘优势,让匈奴人止步于玛依勒山以北呢?我们明天再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189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