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19岁为什么不能上山扫墓

潮汕地区19岁为什么不能上山扫墓,第1张

潮汕地区19岁不能上山扫墓的原因是潮汕地区的人们认为19岁这个年纪还是处于读书阶段,尚未出社会,也未成家立业,属于“靠父母供奉”阶段。此外,古代的潮汕地区是以农业为生的,而19岁这个年纪在现代来说,还是读书阶段,没有工作赚钱,如果19岁的子女去扫墓,则会显得不尊重祖先。

潮汕地区有句话叫:“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世代沿袭相传,蔚然为俗。或纪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蕴义。潮汕人多于这些节日回家与亲友团聚,增进彼此的情感和凝聚力。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在潮汕地区,过年一般要热闹四、五天。春节当晚,大街小巷,家家产户贴春联,张灯结彩。吃团圆饭。春节一早,大人携小孩子带上一对或二对生柑(称“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节的文娱活动有英歌舞、营大锣鼓、擎大标、布马舞、舞龙、狮、鲤鱼等。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俗称“灯节”,潮汕人叫“正月半”,历来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当天家家户户门楣上都要插上榕叶、竹枝,以保平安;庆元宵的节目主要有:营老爷、赏花灯、添灯、猜灯谜、抛钱掷弥勒佛等。

清明节

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过纸”。旧时要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用红漆油出新石碑号,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黄白两色纸条,举行祭礼。

端午节

潮汕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潮汕赛龙舟分“真龙”和“假龙”两种。在包粽方面则有“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潮汕人家,端午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施孤”、“鬼节”,也叫“盂兰胜会”。“施姑”当天,潮州人或以村为单位搭台“施孤”,或在自家门口摆上祭品、钱纸,祭毕烧钱纸、撒白米于地上,焚香祷祝,并把香插在房前屋后的地上。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半”,主要节目有:1芋头祭祖。潮汕有句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畏。”;2拜月娘,多数人家会在中秋前一个月精心制作工艺品用以拜月,拜月当晚必不可少的物品还有如八仙桌、“(八仙)宝仔”、大香、各类水果、馅饼等,拜月者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3烧塔。这些节目的每一个元素几乎与潮汕人的抗元历史有关(传递信息)

冬节

冬节即是二十四节候中的冬至,时逢农事空隙,一年将尽,因此也称小过年。旧俗冬节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圆,以表示大团圆。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吃上“冬节丸”便长一岁)、上坟扫墓等(清明行“过春纸”,冬至行“过冬纸”)

除夕

潮汕人称之为“年夜”或“大年三十”。年夜节日活动是从祭祀祖先开始的,下午,一家老少理发沐浴换新衣,然后开始祭祖。祭品和仪式,祭过祖先,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下来,贴上新春联。而后有“围炉”吃团年饭、给压岁钱(又叫“压腰”)。和守岁诸环节。

劳热

“劳热 ”民俗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无比崇拜,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土地之神,古人称之为“社”,潮州人则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庄也可以见到),“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潮汕婚俗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

“定亲”又称 “订婚”、“行定”、“食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

“请期”也称 “择日”、“送日”、“提日”。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 “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15岁(虚岁)的孩子要“出花园”。 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传说记载:“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于明嘉靖年间潮州府状元林大钦有关。

我是潮汕地区的,我们潮汕一般春分的习俗不多就一些简单的拜老爷,拜神,祭祖什么的,很多潮汕地区各有各的活动比如以下几点

1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2,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

3,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4,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扫墓的过程,首先是清除墓地周围的杂草、小树,天上新土,将坟前打扫干净,然后用红、绿色油漆填上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亡人名字有绿色油漆填写,墓碑上有名字但人尚健在的则用红色油漆填写),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亡人墓地用白色纸条,健在之人墓地用红色纸条);将带来的水果、三牲、粿品、饼食等祭品在墓前摆开,把酒杯斟满,燃点香烛,上香致意,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再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纸钱,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拜祭一番,通常是行三跪三叩头之礼。礼毕,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扫墓回来,要清扫鞋子,将鞋子的脚尖朝里,同时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百姓在这一天还有一些禁忌,如怀孕的妇女、来例假的女性、16或19岁的女孩不要参加拜山活动;扫墓之前食素,动身扫墓时,衣着要整齐,不穿大红大紫的衣服,以表示对先人的尊重;在墓地,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怒骂,乱跑乱跳,随处小便。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不要在先人墓地照相,等等。

清明扫墓

今天是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去祖先的坟前扫墓,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父母就拎这一大袋雪铂,带着我去外婆家会合。到了外婆家,我刚喝几口茶, 大舅就来了,紧接着小姨,姑婆也来了。过了一会儿三三两两的都来了。

大家出发了。山路上的杂草舅公已经用拖拉机铲平了,所以走起来不是很吃力。终于到了外曾祖父的坟前,妈妈先把水果、粽子等供品放在了墓碑的两侧,接着点燃了香烛。外曾祖母给每个人一根点燃的香,让大家在外曾祖父的坟前许下愿望。大舅说:“希望明年我能从部长生到总经理。”表妹说:“我希望今年期末考试能得100分。”终于轮到我了,我想:今年年初我就应生病住院了,真倒霉。于是我说:“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大家的心愿都说完了。接下来就开始给外曾祖父烧阴间的钱——雪铂。再烧雪铂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外曾祖父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会对对子,还回刻章,读过许许多多的书,是当时村子里的文化人。听着听着,我不禁对从为见过面的外曾祖父起了敬佩之情。

墓扫好了,我们又往山上爬去,因为上面有一大片映山红。黄的像金,粉的似霞,白的若霜,十分漂亮。我和姐姐、妹妹在花间玩耍,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

扫墓为何?1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2一种信仰,在列祖列宗之前许下愿望,让自己在今年多多努力。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候之一,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清明按农历计就没定月没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则为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潮汕人过清明节,和全国各地的风俗活动有所异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凡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薄饼分皮、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镬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潮汕人清明食薄饼是从古代的寒食节习俗沿变来的。

清明日食薄饼,既有纪念寒食古俗的含义,也享用了一顿别具风味的美餐。

蒸朴籽棵。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棵,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墓。清明节在潮汕各地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扫墓俗称“挂纸”,为与冬至扫墓有别也叫“挂春纸”。人们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并在墓碑及

墓堆上挂纸条,举行祭礼。不少侨胞,也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

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

郊游踏青。清明期间,春临大地,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人们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这种风俗,很早便相沿下来,因而清明节又有踏青节之称,潮汕人同样也有清明日郊游踏青的活动。有的地方还有斗鸡、踢球、踢键子、荡秋千、放风筝等项目,十分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197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