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路边停车位停车收到违停电话怎么回事

武汉路边停车位停车收到违停电话怎么回事,第1张

武汉路边停车位停车收到违停电话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武汉路边停车位停车收到违停电话是因为没有停到正确的停车位,在当时停车的地方可能是已经被取缔的停车位,在取缔后由于没有及时清理而误导了驾驶员导致收到违停电话,因此,驾驶员在路边停车时要注意留意周边是否有可停车的标志等。

停车被贴了违法停车告知单,要前往交警大队的违法处理窗口接受处理。如果对自己的违法停车行为没有异议的话,那么在交警大队接受处罚并签字,就可以生效了,这个时候会收到处罚决定书,可以根据处罚决定的编号,在网上银行或者自助缴费渠道缴纳罚款。

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很多人都会购买汽车,因为汽车是出行的最好工具,但如果在开车的时候没有遵守道路的交通规则,很有可能就会被开具违法停车告知单。如果想处理违法停车告知单的话,是一定要在网上查询违章记录才能够缴费的。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买得起车,但是有很多人的开车素质是不到位的,比如说会违法停车,而违法停车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首先会严重的影响交通秩序,违法停车已经成为了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其次会诱发交通事故,比如不按规定停车会造成追尾事故;最重要的是,违法停车还影响城市的形象。

这个题目的说法有误,准确来说武汉这名女子花的是六千万买下武汉一个小区的556个车位,而不是花6万。许女士买下小区的556个车位后声称这些车位只卖不出租,而且每个车位的售价是14万元,这起事件于2020年12月底在网上曝光,很快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关于此事的各种说法也随之诞生。

停车难是现在城市里的通病,因此很多人在买房子的时候会顺带把车位也买下,为的就是日后方便停车。但也有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一个车位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买车位还不如租个车位划算。理论上在车位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租车位确实也不失为一种省钱的方法,但要是遇到特殊情况,那就另当别论了,就比如这个题目中提到的情况,许女士将小区的车位556个车位给买走了,而且只卖不租,这样一来起初租车位的那些住户就没办法再租到车位了,他们又得为停车难发愁。

许女士一下子买了556个车位,这显然不是给自己家用的,很明显她是在做车位投资。简单说就是买下这批车位然后抬价卖出,赚取中间差价,这种手段在商业投资中很经常能看到。我们来算一下许女士这波操作到底能赚多少钱,一个车位14万,556个车位总价就是7784万元,而她买车位的成本是6000万元,这样算起来她能赚1784万元差价,应该说还是很可观的。

不过,许女士的这波操作也引起了这个小区其他业主的不满,业主们为此还闹到了小区物业那边。许女士也给出了回应,她说自己是通过正规手续和渠道购买到这批车位的,并没有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此外,许女士还表示欢迎业主们来购买她的这些车位。

业主们显然还是不满许女士的回应,因为大家虽然可以购买她手上的这些车位,但车位的价钱已经被抬高了不少。最后经过一番协商,许女士同意将尚未卖出的155个车位出租给小区的业主。即便许女士购买这556个车位的渠道和手续是正规的,但是她的做法无疑还是有搞垄断之嫌。

小区配套车位是为了方便业主停车的而不是拿来炒的,这和房子是拿来住的而不是拿来炒的是一个道理。所以许女士的行为难免会受到质疑,而小区物业竟然配合许女士购买这些车位,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小区物业本应该制定措施防止有人炒车位才对的。我看到有些小区特意规定每户只能购买不超过2个车位,这样的规定就挺好的,可以参考和借鉴。

以武汉为例,各大商场、酒店单位可申请购置门前路边泊车位使用权,申请后属于商场、酒店的专属车位。一是需要申请,二是需要缴纳泊车位收费,才能归属商场或酒店。

按照《武汉市物价局、市财政厅关于中心城区占用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该类泊车位收费标准为:一类收费区域不超过3000元/年,二类收费不超过2500元/年。

单位交费并签署相关协议后,并不意味着“买断”该车位,而是获得车位的优先使用权,但在实际中,这种车位多成为商家的专属车位;由于没有执法权,收费中心只能进行宣传提倡,要求商家配合给社会提供方便,车位空余时允许社会车辆使用。

这类车位的设置需保证行人正常通行,要求人行道宽度不应少于7米,不占压盲道、消防通道、公共设施;申请单位需提供营业执照、申请占道书、安全承诺书等相关材料,经交管部门审核批准,到机动车道路停车收费管理中心缴费后,再由交管部门施划泊位线。

扩展资料:

理论上商家对店铺前的空地进行管理是好事,但不代表商家有权私自占有并规划停车位。公共停车位属于公共资源,任何商家都不能将门前的公共停车位私自长期占用或禁止其他车辆停车。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是公共资源,任何商家不得将门前的停车位占用或圈占。另外,设置警示牌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认可,不能随意设置。如发现仍有私占公共停车位的行为,可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人民网-调查:商家门前“专属车位”多为违法占用

这年头,车位也勉强算一个保值工具,普通人买1-2个无可厚非,都是以自用为主。可这土豪一次买断556个车位,而且还出了霸王条款“只卖不租”,以14万一个高价转卖,待价而沽。

从账面看平均7万多一个车位(她从开发商手上4万买入),真是白菜价啊,资金充裕难怪一扫而空,反手加价再卖出,卖14万一个,这样一下来翻了三倍多。如此“骚操作”道义上说不过去,但说到底并不违法,根据物权法相关规章:

“在建筑物的区划范围内,车位和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求。”

但也没有地方出台车位限购令,买了以后都是自己的,出租、出售都是个人的自由意志。只有垄断行为影响到其他业主无法停车时,业委会可以将其告上法庭,请求宣告买卖合同无效。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 >

不过同小区的业主反映,小区共有1600多个车位,其中地下车位1200个,这次土豪一举扫走了46%车位,就算以前怎么不愁车位,现在总数砍半,绝对能逼疯其他车主的。事实上就是如此,本来小区的配套就不能保证每个业主都能找到停车位,现在求过于供,要不就掏钱包买车位,要不小区停满了就去外面找其他地方停。

目前这些车位是委托销售公司出售的,还剩300多个,在社区街道和业主代表多方协调下,土豪车主决定拿出155个还没出售的车位出租给业主。不过也有人质疑“土豪车主”的真实身份,是不是开发商从中自导自演,因为这不是豪宅小区,大批量购入车位转手的风险也高,开发商很可能为了把车位卖贵些,从而和“土豪业主”达成协议。

早前在浙江金华也出现过类似案例,两名“土豪业主”买了327个车位,当时物业也没有公告,直到两位业主给几乎全层车位上锁时,大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面追根溯源发现,双方交易没有协议、打款证明,但小区车位的单价却实实在在从10万上涨到了165万。

土豪业主也好,物业自导自演也罢,归根到底都是垄断,制造紧张的供求关系强迫其他业主买车位,再退一步,即便事件中三方达成可租可售的协议,月租价格多少也不由得一般车主发言;不过网上早有指南,教你怎么判断小区车位是买还是租划算,先观察小区的入住率,再看看车位配比情况,如果入住率不低且车位配比低于07,那么车位一定要买,后续存在升值潜力,如果配比超过12,则月租比较划算。

如此铜臭的现实的确让人恶心,但停车难车位贵,在国内早不是新闻了,而是你有买车念头时,就想到之后有此一招。

有市场分析指,国内汽车社会的一个巨大现实,就是车跟车位的配比不足,中国每辆车只有05个车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配套完善的城市,一般是1:13,比车辆还要多,而供求关系较平衡的车位配比在07左右。

诚然,茶哥认为真实的车位配比远远小于05,如果你驱车去各大城市CBD或者节假日的商业中心走走,可能等1个小时也排不上地下停车场的号,而且每小时收费不便宜,这时候我们思考最多的是,为什么要开车来这凑热闹呢?在市区开车的意义有多大?

这还只是你开燃油车时的想法,如果开纯电动车辆急于找车位充电,那种糟心和无力感足可以让你抓狂。茶哥曾经把一辆未充满电的纯电SUV从广州开去深圳郊区,再回到深圳南山续航只有50km左右,于是开启各种找带充电桩的停车位节奏,不是尚未开通服务,就是快充限流,最后认怂,充了两小时续航刚过200km的状态下飞奔回广州,在高速服务站找大功率的快充桩接力。

有此感叹的绝对不止茶哥一人,谁当老司机没承受过车位之痛?而且这种痛并没有随漫天的吐槽而缓解,相反车位像车牌一样,渐渐成为稀缺资源,尤其在城区中心。

这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车太多吗?是的,去年年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就提到,“截至目前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达275亿辆,总体水平与美国相当。”他也指出接下来汽车千人保有量上升到300-350辆,超过美国已经没有悬念,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保有国。

而且全国每年新增的汽车还以千万辆算,截止到2020年11月,累计乘用车销量1700万辆,再加上12月日均6万辆销量(乘联会统计),去年全年总体销量有望冲1900万辆。这还是在放缓的情况下的年销量,记得2018年以前,每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都保持在高歌猛进的状态下。

诚然,我们不能只把问题关键锁定在车太多,如果车辆与它的周边配套能始终保持在合理比例,保有量大不会成为痛心的弊端。正是配套严重滞后于汽车新增量,才有如此吊诡的情况出现。

为了完成这文章,茶哥还专门搜了目前城市新增停车位的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245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