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与胤禛关系亲密
十三阿哥胤祥与四阿哥胤禛关系非常亲密,而两个人的性格又截然不同,十三阿哥胤祥号称“侠王”,性格外向,富有同情心,非常仗义,爱打抱不平,属于心直口快的人。而胤禛素称“冷面王”,是一个手腕强硬,雷厉风行的人,善于隐藏自己,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康熙为了保障胤禛继位,也保护胤祥经过康熙的考察,四阿哥胤禛最后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康熙准备把大位传给胤禛,即后来的雍正。他考虑到胤禛与胤祥关系亲密,如果胤祥稍不留心犯下错误,可能会成为别人打击胤禛的把柄,
康熙可谓用心良苦,他为了胤禛能够顺利继承大位,无奈圈禁胤祥十几年,同时也是保护胤祥不受伤害,等胤禛荣登大宝,他也可以辅佐胤禛。
胤祥不负康熙的期望,发挥大作用十三阿哥胤祥果然不负期望,在康熙驾崩,胤禛听遗照继位的当晚,在这关键的时刻,胤祥迅速出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了丰台大营京城的护卫禁军,为雍正的顺利登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在雍正执政时期,更是任劳任怨,是雍正新政的铁杆支持者,由于过度劳累,英年早逝。
历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怎么样据说胤祥幼年丧母,是雍正的生母抚养长大,因为从小跟雍正在一起,所以关系亲密。胤祥曾经在军中任职,掌管过禁卫军队,丰台大营有很多的部属,他们很钦佩十三阿哥的为人,愿意听从他的号令。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登基,封他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又命总理户部。因为胤祥对雍正一朝的贡献很大,他得到了世袭罔替的特权,为大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他死后,谥号为“贤”。
雍正也特别喜欢这个兄弟,胤祥为了避胤禛的名讳,改为允祥,后来雍正专门下旨,将其名中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雍正朝唯一的能在名字中用“胤”字的阿哥。
而这样一个自己喜欢,大臣喜欢,能力也不凡的儿子,康熙为什么到后来就那么厌恶,非要断了他的争储之念呢?
其实也正是源于大臣们对他的喜爱。
在《雍正朝起居注》闻旧记作:"从前众皆奇异廉王,保为皇太子"。当康熙废掉太子胤扔的时候,令他想不到的是,众大臣居然联名推举八阿哥胤禩为皇太子,康熙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内心忌惮不已。他看重八阿哥是一回事,而众大臣看重他又是另一回事,毕竟,此刻做皇上的还是康熙,并非八阿哥胤禩,而大臣们对胤禩的拥戴,显然犯了帝王大忌。
胤禩在获得储位的过程中,就有明显的运作痕迹。大臣们称呼胤禩为“八贤王”,皇长子胤禔说胤禩命中有大贵,在康熙看来,这些都是胤禩运作的结果。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反对通过运作的方式获得储位呢?因为运作必然引起争斗。康熙认为他的儿子们之所以大家互相争斗,就是他们都在运作,而胤禩就是一个罪魁祸首。
还有一点,运作容易造假。这样一来,所有的行为,都不是出自于真心,是一种虚情假意的表现。可能在当了君王以后,就会暴露出来。
如果只是这样,八阿哥胤禩还可以说是被人构陷,与康熙之间还没有什么不可调节的矛盾。然而,当事情平息以后,康熙一心想复立太子,并在朝臣面前流露此种意思。本以为朝臣对自己的目的了解的差不都了,让大家推举太子,谁知百官竟然都推举八阿哥胤禩,这让康熙惊讶且心惧,原来不知不觉间,他这个儿子,已经收服了大半朝臣,其争储之心,显而易见。
后来,康熙恢复胤禩的贝勒之位,复立太子,然而对胤禩却有了深深的忌惮,父子不复之前的亲密。
直到康熙五十一年,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东宫位虚,诸子之间,暗潮汹涌愈演愈烈,而作为朝臣心目中最佳人选的胤禩,却发生了一件事,从此彻底失去了争储的可能。
因为马齐拥护八阿哥为太子,但是康熙帝想复立胤礽,最后康熙帝便不满马齐在朝堂之上训斥了他,这马齐也是一个性子耿直的人,居然反驳了康熙帝,康熙帝一怒之下便在朝堂之上暴打了马齐。
康熙大帝一生丰功伟绩,但是晚年的康熙帝却深深猜忌太子胤礽,后来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胤礽是康熙帝嫡长子,他一出生没多久便被康熙帝立为太子,便且悉心培养,可见当时康熙帝对他的期望有多大,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后来胤礽长大后有些沉迷享乐,并且因为康熙帝也不如老年,身体与精力大不如前,在朝堂之上他便越来越猜忌胤礽,最后终于废掉了胤礽,但是没过多久,有人上告大阿哥对胤礽实行诅咒,所以胤礽才会行为时常。
这个时候,康熙帝想起胤礽的好处,于是又想复立他,可是之前他已经让大臣们推选优秀的皇子为太子,康熙帝的反复让大臣们也搞不清楚状况,这个时期马齐带领其他的大臣还是拥护八阿哥为太子,这让康熙帝非常不满,后来康熙帝直接忽略了大臣们的意见一意孤行复立了胤礽太子之位。
但是这还没完,康熙帝越想越生气,自己在这朝堂之上到底还能不能一言九鼎,于是他便开始打压八阿哥,顺带也将马齐痛骂一顿,马齐也是个耿直的人,跟康熙帝争辩了几句,这下康熙帝更是生气,直接当着满朝文武暴打了马齐。
有,但不是 四阿哥救了他 是皇五子 救了他
允禵,原名爱新觉罗·胤祯,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其初排行为第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初九酉时生。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雍正帝登基后将允禵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胤祯聪明过人,才能出众,“甚有义气”为康熙所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出巡。胤祯比雍正皇帝小十岁,两人虽系一母所生,但因胤禛生性淡薄,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胤祯则被其他宫妃养大,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并不深厚。胤祯与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祀却称得上情投意合。在皇太子胤礽被废前后,他积极追随其兄胤祀参加争夺储位的活动。为此引起康熙的不满。后来,父子之间甚至发展到对立和冲突的地步。
(好戏在这一段)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当康熙怒斥胤祀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禟对胤祯说:“尔我此时不言,何待?”于是,胤祯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出所佩刀欲诛胤祯,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唯有胤禛不语,上怒少解,命诸皇子挞胤祯,将胤禟、胤祯逐出。”胤禟被康熙打了几记耳光,脸部红肿,胤祯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清史稿》列传 上暂无此事记载
下面是 清史稿的记载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恂勤郡王允禵,圣祖第十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年,从上幸塞外。自是辄从。五十一年,赐银四千两。五十七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策妄阿喇布坦。十二月,师行,上御太和殿授印,命用正黄旗纛。五十八年四月,劾吏部侍郎色尔图督兵饷失职,都统胡锡图索诈骚扰,治其罪。都统延信疏称:“准噶尔与青海联姻娅,大将军领兵出口,必有谍告准酋者,不若暂缓前进。”上命驻西宁。五十九年正月,允禵移军穆鲁斯乌苏,遣平逆将军延信率师入西藏,令宗查布防西宁,讷尔素防古木。时别立新胡必尔汗,遣兵送之入藏。十月,延信击败准噶尔将策零敦多卜等于卜克河诸地。六十年五月,允禵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旋请于明年进兵。闰六月,和尔博斯厄穆齐寨桑以厄鲁特兵五百围回民,回众万馀人乞援。允禵以粮运艰阻,兵难久驻,若徙入内地,亦苦粮少地狭,哈密扎萨克额敏皆不能容,布隆吉尔、达里图诸地又阻瀚海,请谕靖逆将军富宁安相机援抚,从之。十月,召来京,面授方略。六十一年三月,还军。 世宗即位,谕总理王大臣曰:“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于皇考大事若不来京,恐于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允禵至,命留景陵待大祭。雍正元年五月,谕曰:“允禵无知狂悖,气傲心高,朕望其改悔,以便加恩。今又恐其不能改,不及恩施,特进为郡王,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三年三月,宗人府劾允禵前为大将军,苦累兵丁,侵扰地方,糜费军帑,请降授镇国公,上命仍降贝子。四年,诸王大臣劾,请正国法。谕:“允禵止于糊涂狂妄,其奸诈阴险与允祀、允禟相去甚远。朕于诸人行事,知之甚悉,非独于允禵有所偏徇。今允禵居马兰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涤前非。允禵不能悔悟,奸民蔡怀玺又造为大逆之言,摇惑众听,宜加禁锢,即与其子白起并锢于寿皇殿左右,宽以岁月,待其改悔。”高宗即位,命释之。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十二年六月,进贝勒。十三年正月,进封恂郡王。二十年六月,薨,予谥。
十阿哥当时和明玉因为灯笼的事情吵架差点闹到皇上那里,结果被若曦给劝住了,康熙当时找来若曦仔仔细细问了个清楚,之后问若曦能否做到“忘记失去的,珍惜拥有的”?其实康熙真的很疼若曦,他想把若曦赐给将来的皇位继承人,觉得那才是对若曦最好的选择,但是当时康熙以为若曦和十三阿哥情投意合(因为赛马事件),所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忘记失去的就是指的是十三阿哥,但是他中意的太子人选又不是十三,所以珍惜拥有的就是将来康熙会把她赐给将来的太子人选十四阿哥,让若曦忘掉十三,珍惜十四。
良妃何许人也? 康熙皇帝的妃子,八阿哥胤禩的生母,其最大的功绩就是生了八阿哥胤禩,与最大的悲剧也是生了八阿哥胤禩。
那么清史中记载的此事是否当真呢?这事还要从康熙的继承者雍正说起,康熙晚年因为对皇太子的彻底失望,在两立两废之后,皇太子彻底歇菜,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就空缺了下来,诸位皇子对此位置虎视眈眈,上演了九子夺谪大战。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两位选手分别是四阿哥胤禛以及八阿哥胤禩,在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中,八阿哥胤禩明显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无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宫中的皇子,八阿哥胤禩明显支持者甚多,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最后的胜出者竟然是处在劣势的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八阿哥胤禩虽然在皇位竞争中败北,但是其实力甚强,支持者甚多,初登位的雍正皇帝对其进行了拉拢,但当他皇位坐稳之后,开始对自己当初的竞争对手开始了清算,首先雍正皇帝开始对八阿哥胤禩的出身进行了攻击。
对外公开宣称父皇康熙非常看不上八阿哥胤禩,骂其母良妃是卑贱的辛者库,也就是地位低下奴才,这样的母亲如何能够生出高贵的皇位继承人?并暗让史官在史书中记载了下来。但是此记载明显存疑。
八阿哥胤禩生母的封号是良妃,良乃好的意思,如果康熙真认为其母卑贱,为人不堪,那么与其发生关系并生下皇子的康熙本人又成了什么?再说就算八阿哥胤禩生母地位卑贱,其一半的血统来自母亲,另一半的血统来自父亲,康熙如此辱骂良妃岂不是连自己也贬低了吗?
成王败寇,清史中康熙辱骂良妃的记载明显是雍正加上去的,完全当不了真。
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到江南筹款赈灾,煞费苦心的筹措钱粮,赢得了灾区百姓的拥护与爱戴,所到之处纷纷传唱“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的民谣。与灾民的口风截然相反,灾区各级官员却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这充分说明四阿哥在江南赈灾的差事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官员们被逼着捐款,办事不力者被参丢官,因而个个怨声载道,巴不得将这尊“活菩萨”早日请走。灾区传唱的民谣传至京城,康熙也接到了弹劾胤禛的奏折,于是召集太子和上书房大臣共议此事。太子胤礽先肯定了胤禛在江南筹款赈灾取得的成果,化解了一次朝廷的燃眉之急,然后话风一转借用康熙时常教导皇子要“以德为本,以仁导行”的立身理念,强调激烈激诈的手段并非立身之本,治国之道。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四阿哥在赈灾过程中,采取煽动灾民“吃大户”和举办“鸿门宴”的方式逼迫盐商们捐款的行为。
四阿哥胤禛是一门心思辅佐胤礽的“太子党”成员,虽然在筹款赈灾的过程中动用了一些必要的手段,可无论如何他也是在替朝廷安抚受灾百姓,而不是为了给自身谋取利益。胤礽做为“太子党”的核心,不替手下的人担责也就算了,竟然在背后给他们脸上抹黑。这无疑暴露出胤礽极度狭隘的心胸和嫉贤妒能的性格缺陷。太子与胤禛结怨是从胤禛清查户部存银一事开始的。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决口,淹没田土房屋无数,上百万灾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早已将政务交给太子处理的康熙再度临朝,召集朝臣商议对策,可太子却和贵人郑春华在宫中僻静处翻云覆雨,在接到太监的奏报后才慌慌张张的赶来。更为不妙的是,四阿哥胤禛在清查户部存银时赫然发现,国库出现1200万两的巨额亏空,实际存银已不足50万两,朝廷根本拿不出钱来赈济灾民。康熙闻奏勃然大怒,矛头直指监国理政的太子和分管户部的八阿哥胤禩。
太子下朝回府后,气得把茶碗摔得稀碎,恰好被胤禛撞见,太子借机发了一通牢骚:“当了三十年的太子,见了皇上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老八他们几个还时不时的给我下药,还有人呐,背着我向皇阿玛请功。我这个太子当得是太窝囊!”太子话中的“背后请功”之人指得正是胤禛清查户部存银之事,胤禛听太子一番含沙射影的指责,当时就火了,胤礽也借口说不是指他而敷衍过去了。事情是过去了,可胤礽对四阿哥背着他向老爷子邀功的怨气却没有消除。这回趁康熙召集他和上书房大臣商议对胤禛在江南赈灾时采用的一些举措是否合乎情理时,胤礽当即表示反对不说,还借用了康熙平日里给皇子的教诲之言。胤礽虽有不少性格缺点,可骨子里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用康熙自己的话来反对胤禛在赈灾过程中的举措,令康熙也感到难以反驳。
假如康熙驳斥胤礽就是打自己的脸,因为这些话都是康熙平日里教导皇子时所说的;如果不驳斥胤礽就说明他说的有道理,四阿哥在赈灾时举措失宜以致官员怨声载道,可这又违背了康熙的本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用不置可否的态度将话题转移:“天津桂顺斋进上来的萨琪玛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样。李德全,给大人们各上一份尝尝。”为何康熙会突然冒出一句跟话题毫不相关的话来呢?
首先,狗奶子是枸杞的俗称,康熙说桂顺斋用的是“真狗奶子”意思就是说宫里用的都是假狗奶子,暗中指责太子不要说虚假的套话,应该把心思用到真实的差事上面。
其次,康熙特别强调“真狗奶子萨琪玛”和宫里的做法不一样,意思是说四阿哥的做法虽然别拘一格但却实效显著,康熙本人是极为赞赏四阿哥的做法,只是太子没有明白康熙的意思。最后,康熙看穿了胤礽嫉贤妒能的性格缺陷,他先肯定四阿哥赈灾有功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因为人是他举荐给皇上的,说明他有识人之明。否定四阿哥的做法是向康熙展示驭下之道,说明他明察秋毫。简单来说,太子属于是“有功必抢,有锅则甩,有事就躲”的三有人才。
老谋深算的康熙一眼就看穿了太子的心思,于是用“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宫里做的不一样”来告诫胤礽不要耍这些小九九,玩弄这些三脚猫的手段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