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个问题,原则上也是要赔偿的,但是根据过错的程度不同,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也不一样。
2、你这个问题完全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现实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3、如果确实出现了,那么你与对方吵架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为了测试老人会不会参与进来吗?如果真的吵架,能够达成这样的口头约定,法院也会认为双方都是出于愤怒的状态,做出的承诺也会大打折扣。
4、而且你能把老人气死,说明你的言语肯定有问题啊,所以你想的这些东西,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5、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也肯定是臆想出来的,而且将自用的井扩大到河流来说也是不对的。
6、首先,小孩子看不懂牌子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另外,孩子能够把井盖打开,说明水井管理人没有尽到管理的义务,另外这个位置也没有进行一定的防护措施,所以如果孩子因为掉到井里淹死了,那么小孩子的家属是可以要求水井所有人进行赔偿的。
7、当然,小孩子的家属,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本身他们也是有过错的,所以根据双方的过错进行承担,一般情况下,是各自承担一半的责任。
8、对于河流,因为是暴露在外的,虽然是国有的,但是不可能全部围上栏杆,所谓“法律不强人所难”,因此淹死人就找国家进行赔偿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9、另外国家赔偿的标准是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对公民造成损害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所以在水里淹死了,一般就是责任自担。这也与大众的理解是相符的,你的理论,明显是有悖论的意思,你仔细的推敲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了,手打说明,不喜勿喷。
现实中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有修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不会出言不逊,所以说跟人吵架的时候可能不知道要说什么,只懂得从道理上去跟对方进行辩论,但是不会像对方那样说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一些悖论。
所以说这也是跟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关,比如说在书香门地里的人,他们可能不会向别人那样出言不逊的,跟人进行争辩辱骂等等,所以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忍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风平浪静,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一定要以现实为重人那一步,也是自己胸襟广阔的一种表现,所以说当你不会吵架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鄙视的对方一眼微微一笑,保持沉默就可以了,因为沉默是最大的反抗。
一粒沙子,不是沙堆,再加一粒沙,也不是沙堆,假设我们不断的一粒一粒地增加沙子,我们知道,沙子们总会组成民沙堆,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哪一粒可爱的沙子,一加入,就使得沙子们构成了沙堆呢?
其实生活中的悖论很多,比如小明和小花谈恋爱,他们从一开始的各种吵架,到现在的你侬我侬,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可爱的瞬间,促成了小明和小花之间的亲密感情呢?
答案是每一个相处的瞬间,又不是每一个相处的瞬间。
每一粒沙子都是那一粒可爱的沙子,但同时,每一粒沙子又都不是那一粒可爱的沙子。
快乐只能和周围的人分享,不快乐却可传很远。
为什么?因为你过得太好,会激起人性的恶。——
“呵,你这个XXXX(不好的样子),居然可以XXX(你的好)……”,然后阴阳怪气来了,好为人师的也来了,当然也有真心祝福你的人,只不过,你能保证,不受那些奇怪言论的影响吗?
基本上是不加深感情,会“伤感情”的:
1分手(或者离婚),很多情侣或者夫妻,在吵架的时候,动不动就会搬出分手(或者离婚)来相威胁,这是非常“伤感情”的做法。因为对于情侣或者夫妻来说,分手(或者离婚)是最最“糟糕”的结局,因为,这表示这段感情的彻底完结,如果在吵架的时候提到这样的事情,那基本上是“伤感情”的!
2其他异性,很多情侣在吵架的时候,会说:“你快去跟谁谁谁(异性)过去吧!”这也是非常“伤人”的话!一般说出这样的话之后,这段感情就“岌岌可危”了!说不定被骂的一方就真的去找谁谁谁了!即使没有,心里也会留下永久的伤痕!
3吵架的时候“问候”对方的父母或者长辈!情侣之间吵架,说脏话,或者对对方谩骂,这还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在吵架的时候牵扯到了对方的父母和长辈,问题就严重了。这也是非常“伤感情”的做法,所以要慎重!
4“咒骂”以及“威胁人身安全”的语言或者行动,比如,很多情侣在吵架的时候,可能会说类似:“你为什么不去死。”有的还会“动手”,而且可能还是要害部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这段感情也就危险了!虽然说“爱之深,恨之切!”但是,如果过火了那问题就大了!
总之,“情侣之间吵架”也得有一定的限度,否则,“伤感情”是避免不了的!
人生奇怪的事,和悖论性的问题很多。关系越亲密越容易冲突,就是一见惯不鲜的悖论现象。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两点:1)攻击性压抑,遇到了适宜的关系场域。这里,我把攻击性压抑,视为个体的容易吵架,即愤怒情绪;把适宜的关系场域,视为安全地带,指父母、亲子、夫妻等亲密关系。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为什么人在外与人相处,显得彬彬有礼,而身处亲密关系中就容易吵架?特别是出生于上个世纪初的人,如今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中不乏“外柔内凶”者,对外人的态度像对待上宾,对待家人像是仇人。
其原因在于,他们从小被禁忌的太多,尤其是正常的需求、感受被压制、被打击,如果反抗,反遭遇更凶的压制。这就是一种成长所需的攻击性压抑。在人际关系发生分歧或冲突时,那些性格外向、急躁、冲动的人,较容易吵架,及时宣泄了攻击性,而性格过分内向、隐忍的人,容易克制或压抑感受(也叫攻击性压抑),但同时,也容易将被压抑的情绪,以吵架等方式,转移到其他对象或地方。亲密关系,成为收纳负情绪最常见的地方,正由于,他们是朝朝暮暮长相处的亲密关系,这给“发泄”提供了必然的密集机会。
人们若针对安全、或隐蔽风险,有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反应了人本能的畏惧风险,和躲避风险的智慧。套用这一俗话,人的愤怒情绪,若在外部人际关系中,会因害怕暴怒后的风险(比如,得罪人,或反遭攻击)而“欲发又止”,但若在内部或亲密关系中,却会毫不掩饰、冲口而出,这仍反应了人的智慧:把越危险的事情——攻击性释放,放在越亲密越安全的关系里做。释然怒火,亲密关系域之所以最安全,是因为,愤怒过了,咱们还是亲密关系。当然,太多太久的战火,也是会燃裂关系的。
2)原生亲密关系的投射。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人的依恋模式有四种:你好我不好的自卑型、我好你不好的自恋型、我好你也好的安全型、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型。人早期的依恋模式,或叫亲密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的人际模式。比如,从小在被否定的关系长大的孩子,他的亲密关系则是“我不好你好的自卑型”或叫做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那么在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他会极度在乎对方的态度和看法,也极易产生反控制。
进入成人的恋爱、婚姻关系,若总是吵架,很可能跟他们过去的依恋模式有关,即,投射了他们过去亲密的战火——冲突式关系。我们常看见这样的亲子模式:唠叨的父母--愤怒的小孩,然后发现,这些小孩长大后,在许多人际关系中,都是比较冲动、情绪化,容易发火、吵架的。身处亲密关系就易起战火,很深刻地说明了,人早期受的委屈憋到了又一个亲密关系里,总是会突然爆发,或是间断性地倾泻出来。吵,是过去学会的讲理、出气的方式而已。
形象地说,亲密关系,是装载个人坏情绪的容器,是承接人们原生家庭后遗症的疗养院。
在结婚纪念日的这一天,我们俩吵了一架,不欢而散。原因是他什么都没有提前准备好,美欧订餐厅,没有选礼物,一开始我压着怒气讨论中午吃什么,终于这个本身就容易引发争吵的问题彻底让我爆发了。
无论他提前订什么餐厅,我都会高高兴兴的。我只是觉得他不肯用心。
他的解释是怕他订的我不喜欢。
这是一个悖论。
去年我过生日的时候,他提前一个月给我准备,做了一个手工的别墅,说实话,我收到后完全不知道放哪里,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个需要花好多时间和用心。
如果你爱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呢?
吵架后,我就走了,去剪了头发,每次不开心一定要做的事就是剪头发,以及清空购物车。
之后自己吃了一个大餐,回家之后我还是不理他。
其实,其中有一刻,我像之前一样,对自己说——这一天还有半天的时间才结束,我可以选择让这一天变得快乐啊。那我只要接受他的道歉,然后再和和美美地去吃饭,回家,然后让这一天圆满结束。
这个方法我学会了大概有两年了,我一度以为这是很大的进步,我完全可以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但是今天,我突然觉得这个方法好糟糕。我为什么不可以生气,我并不是真的不生气了,这个让我生气地问题并没有解决,我只是自我催眠:让它过去吧。
不被负面情绪所困并不等于隐藏它,而是解决它啊。
这其中,我也想到一句鸡汤文——如果对方没有按你想要地方式爱你,也不能证明他不爱你。
但我立刻就推翻了——我相信他很爱我,即使在我依然在生气地这一刻,我也承认我爱他,非常,但是他可以在其他时刻做他自己,但他必须按照我想要地方式爱我。如果他连我想要地方式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只能说明他不用心,因为我经常表达我的喜好。
这一天,我告诉自己,我想生多久的气就生多久的气,一直到我真正不生气了,而不是因为潜意识里的“不应该浪费时间在生气上”。
每一种真实的情绪都是珍贵的,好好爱自己就是可以让自己笑,也能允许自己哭。
敬跌跌撞撞的过去,敬轰轰烈烈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