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中杨宇霆的后人是谁 杨宇霆最后是怎么死的

少帅中杨宇霆的后人是谁 杨宇霆最后是怎么死的,第1张

少帅》中的杨宇霆没有后代,杨宇霆是被张学良在老虎厅杀死的。

在电视剧《少帅》当中,杨宇霆一直是老帅张作霖身边的军师,也是奉系军阀的首领之一,经常给张作霖出一些建议来帮助张作霖对抗俄罗斯和日本。

在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之后,张学良接任了张作霖的职务为奉系军阀最高指挥官,这时杨宇霆以自己是奉系军阀老人的身份自居,经常对张学良指手画脚。

张学良主持东北易帜完成祖国统一的这件事情上,杨宇霆一直持有反对意见,并且在易帜当天的店里上面拒绝合照,家里也拒绝悬挂青天白日旗。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了成立东北铁路督办的事情,并且胁迫张学良签字同意认命常荫槐为督办,张学良最终忍无可忍,在1月10日晚上把杨宇霆和常荫槐叫到帅府的老虎厅之后枪毙了杨宇霆。

扩展资料:

杨宇霆原籍宋道口镇代岭村,原名玉亭,字凌阁(又作邻葛)。祖父杨正荣于清同治年间携眷逃荒关外,在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落户。父杨永昌,母亲张氏,以开大车店为生。1885年农历七月二十日杨宇霆出生时,家境已好转。

父亲靠劳动起家,认为读书无用,因此反对宇霆上学,后经人劝说,才勉强答应他上了私塾。入学后,启蒙老师高先生发现他聪颖过人,刻苦好学,有过目成诵之才,怕误了他的前程,随将其介绍到铁岭县张秀才那里就读,杨宇霆16岁便考中秀才。

废科举后,由堂兄资助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在日本学习期间,常和于珍、邢士廉、熙洽一起谈论国事,与孙中山、蒋介石、傅作义也有书信来往。回国后即步入军界,由排长、连长,很快晋升为军械厂厂长。

他治军严谨,军纪严明,任少校教官时,深夜搞紧急集合训练,总能从队列中挑出不穿袜子的士兵当场处罚。有一次他外出归来,哨兵听出是他的声音,不问口令就放他入内,结果他处罚了哨兵。张作霖非常赏识他的才干,调他任二十七师参谋长。

此后他协助张作霖逐步打开东北的政治、军事局面,个人也随之扬名,成为张作霖身边的红人,在东北有智囊、小诸葛之称。杨宇霆协助张作霖做了四件大事:一是建立东北海军,使军队自成体系,增强了部队实力。

二是制定田赋制度,从军阀、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开垦的荒地让农民耕种,发展生产,增强了东北的经济实力。三是修筑战备公路,当时东北的南满铁路权归日本,修了战备公路,交通运输不受日本挟制,一旦战争起来,可以用公路与日军周旋。

四是督办奉天兵工厂,自制武器弹药装备军队,增强了防卫能力。由于这样做,东北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大增,使早已对我国东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在日本人向张作霖要求在东北实行杂居的问题上,杨宇霆认为这是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第十六条的翻版,力主不予答应。

日本人看出杨的所作所为,是他们侵占东北的主要障碍,因而产生了“邻国之贤,敌国之仇”的除患之念。张作霖与段系军阀合作时,为了援湘成立奉军总司令部,张作霖自任司令,徐树铮任副司令,杨宇霆任总参谋长。

为了扩充实力,杨、徐在洛阳、信阳等地成立了四个旅的军队。张知道后,非常生气,罢了他俩的官。被贬后,杨宇霆在北京赋闲,生活由京津巨商李景明供给。

1920年直皖战后,张作霖认为治军治政非杨宇霆不行,于是请杨出山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上将军公署总参议兼奉天兵工厂督办。因前嫌,少帅张学良和第十军军长郭松龄处处与他为难,就连他亲自举荐的第八军军长姜登选、第九军军长韩麟春有时也反对他。

奉天省财政厅长、代省长王永江等文治派对他也没有好感。杨宇霆觉察到自己在东北很难混下去,就向张作霖请求督军江苏。在他赴任前,江苏军阀孙传芳,会办陈调元派沈同午、陈镜为代表,到奉天探察杨宇霆的根底,为以后逐杨作准备。

1925年8月,杨宇霆去江苏任职。他根本想不到一向被他瞧不起的孙传芳、陈调元背后捣鬼。郭松龄也趁机拆台,不待请示张作霖,就将驻浦口的第二步兵旅调回冀东,驻江苏的奉军只剩丁喜春一个师,驻南京,邢士廉一个师,驻上海。

杨宇霆发现孙、陈掣肘便下令邢士廉师速向镇江靠拢,渡江到瓜州集中,丁喜春师向浦口集中北撤。10月16日晚他与陈调元开会中途,谎称身体不适,要到后边洗个澡再接着开会。到了后边,换上便装,让事先已在后门待命的司机陈一恒开车。

只身溜出南京,从下关渡江到浦口。等副官高凤岐等十几个亲随赶到浦口,轮渡已开动,这些人只好乘一只小舢板追到浦口,与杨宇霆一同乘火车北行。陈调元闻讯,急电沿途截击,但杨的专车已过。

车到徐州,与事先已在车站等候的山东督军张宗昌一起,平安返回北京,匆匆结束了江苏一行。1925年10月,郭松龄倒戈反奉,其中就有整倒与他积怨较深的杨宇霆留学生派的因素。12月24日,郭兵败滦州遇害,了却了杨宇霆的一块心病。

1928年5月17日晚,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遭日本人暗算身亡。杨宇霆的处境更为复杂。12月29日东北易帜,杨坚决反对,他认为不应该服从蒋介石,因此与张学良酿成新的矛盾。

对张学良他俨然以保护人的身份自居,经常以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自诩,规劝张学良戒毒,批评他不问政事。虽出好心,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却不买他的账。

日本人也趁机利用正友本党和混迹东北的中国流氓处处诽谤杨宇霆,离间张杨关系。他们送给张学良一本《日本外传》,将张学良比作日皇丰臣绣吉,将杨比作篡位的日相德川。

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中了奸计,但仍犹豫不决,三次掷银元问卜后才下了杀杨的决心。1929年1月10日晚,杨宇霆下班回家,听说有帅府请他去打牌的电话,没有吃饭便驱车前往。

谁料一进帅府,就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一起人车被扣,以吞扣军饷,贻误戎机,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务处长高纪毅、副官谭海等枪杀在帅府会客厅东大厅。事后,张学良对自毁长城之举悔恨莫及,命统带刘多荃给杨、常两家各送去慰问费一万元。

—杨宇霆

 少帅和五妈有关系,是家人关系。张作霖的五姨太就是历史上的张寿懿也就是寿夫人,在《少帅》中可以看出,其实寿夫人是最受张作霖喜欢的,虽然寿夫人一无所出,不过张作霖和张学良都爱往五姨太房中做客吃饭,而这个五姨太对张学良也是视如己出,即使自己最心爱的宠物狗被张学良等人偷偷拿去做了皮毛,寿夫人也只是选择宽容大度。

在《少帅》中张学良是一个从小就被众人捧在手心里的公子,正是因为众星捧月般的待遇,所以张学良才养成了顽固傲慢的脾气,在《少帅》中,张学良的五妈妈对张学良的一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张作霖在世时,或许五姨太还是帅府中那个会朝大帅爷张作霖撒娇卖萌,不过,既然张作霖喜欢五姨太自然是有喜欢她的理由,且张作霖在娶五房太太的时候,就发誓以后不会再续房。

有大帅庇佑的时候,她是个小女人,而”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因用错人坐的专列被炸,浑身是伤的张作霖被送回帅府,此时,帅府的女人乱作一团,寿夫人只能忍痛淡定主持帅府。

其实寿夫人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在沈阳,张寿懿拥有大量家产,也就是现在的文物。而随着张学良回国主持大局,寿夫人的生活慢慢安定,并在“九一八”事变后移居天津,一直陪伴张学良以后的生活,在1 949年后,张寿懿又前往香港,而在1966年病逝。张作霖的五姨太也是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在乱世之也是奇女子一枚。

《少帅》中喜顺是张作霖的侍卫,饰演者是陈良,中国内地男演员,祖籍山东威海。从张作霖当土匪时就跟随张作霖左右,其家一直住在张作霖汤岗子的大帅府内,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后,转而开始退至内务辅佐少帅张学良,直至内战后国民党全面撤退台湾。张学良曾问赵有金是否愿意跟随部队迁移台湾,但赵有金因乡土难离、乡音难改就婉言谢绝了少帅,卸甲归田后带领家眷搬至现鞍山市腾鳌镇开了两间烧窑厂,直至1962年病故于世。

《少帅》前两集,最激烈的情感戏发生在父子之间。李雪健的形象或许并不符合东北人对张作霖的想象,但不怒自威的霸气,却是正宗的大帅味道。叱咤风云的张作霖,对接班人要求极为严格。他在的时候,张学良不敢奢求美食,否则看见就打。饭粒掉在地上,得捡起来吃,这是帅府的规矩。草莽出身的大帅,一心想让儿子饱读诗书。张学良自己,原本也想学医学农。当然,少年的心中,最向往的还是自由职业者,以及那个终极目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跟女人在一块堆儿玩”。

为了逃脱父亲的掌控,少帅曾考虑远赴美国,工读念书。然而几经碰壁后,他还是去了自家的讲武堂,毕业后,进入自家的东北军。他并不适合做军人。电视剧中,张学良在火车站见到一位因战乱而乞讨的老人。老人抓着地上滚落的馒头,混着泥土塞入口中,张学良觉得这是军人做的孽。为了劝阻内战,他曾在张作霖面前痛哭流涕地祈求。

少帅这个人优点就是开明有理想善沟通,从小接受新式思想的熏陶,也是有一番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弱点就是软弱懦弱了一些,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过这也难怪,身为张作霖之子,顶着东北皇太子的身份,能做到一个普通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长期生活在他爹的光环或者说阴影下,他只能选择顺从,让他娶凤至,他不敢违抗,值得一提是,小宋佳扮演的于凤至十分耐看,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观点粗糙,欢迎评论、互动。

天津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历史文化也是相当的深厚,有这样的说法“百年历史看天津” ,天津在100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很多外国在天津设有租借,就有了“九国租界,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租借在天津,那自然而然就建筑了很多房子,特别是很多欧式风格的房子,可以这样说来到天津到处都能看到数不清的小洋楼。

所以来到天津,必看的就是名人故居小洋楼,而在天津3000多栋风貌建筑,800多所名人故居中,最具特色,也是最能代表中国近代史的传奇人物的故居,就是张学良故居,少帅府。

另外说到张学良和赵四**的故事很多也非常熟悉,当年张学良和赵四**就是在这里认识还有生活的。

这栋建筑也是天津小洋楼的代表之一,张学良故居是坐落在当年的租借当中,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前楼建于1921年,后楼建于1926年,在上个世纪张学良只要在天津都会来到这个居住,整个建筑是两栋砖木结构的房子,特别是里面还有很多建筑是保留下来的,进去看到还有很多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个故居当年总共是有42间房,建筑面积达到1400多平方米,里面还有宴会厅。歌舞厅,就差游泳池了所以也能够想象张学良当年的生活是多麽奢华。在这个地方还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就是当年东北易帜就是张学良在这栋楼房里面决定的。现在就去里面看看这栋楼房,看看张学良当年生活留下来的痕迹。

在这个故居的前面的小花园当中,可以看到黄包车,经常在影视剧看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出租车,黄包车可是非常有时代特征的产物呢。黄包车可是民国时期风靡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工具哦,也是中国第一代具有正规运营资质的出租车。

我们现在进入少帅府的大门,映入眼帘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客厅。客厅上悬挂这巨大的枝形的吊灯,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这个故居的豪华,当年这个1楼就是舞厅,主要是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可以想象当年这个地有多少的英雄豪杰来过,在这里与张学良聚会,与张学良交谈。

所以在这个地方经常是有私人派对和舞会的,达官贵人云集。

在那个时代来参加这么高级的宴会是非常注重衣着和形态的,所以一进入大门就能看到麻花穿衣镜,这个就是不管进出用来整理仪容的。同时是是八字形,也代表着招财的意思,其实看了很多古建筑,基本上所以的古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上面都有以下一定的含义和寓意的。

镜子旁边的油画是为了纪念张学良和赵四**是现代的物品

在旁边还有文化墙,这个主要是介绍张学良一生的事迹,一生活了101岁的张学良经历了2个世纪,见证了他父亲张作霖时代,见证了东北易帜等等,也是一个爱国将领。另外张学良也被称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人称少帅,他也赵四**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话。

进入大厅的左侧我们来到的是张学良故居当中的学良餐厅,也就是中式餐厅,来到这儿当然得介绍一下张学良的饮食了,少帅张学良一生漂泊口味,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他出生生长在辽宁,一直最喜欢的就是东北菜,后来结识张大千,张权等一批川人受他们影响,一度垂青川渝菜系,像晚年张学良接受采访时候谈到自己的年龄,也是跟他的饮食习惯有关,说的就是清淡,睡眠。

在大厅右侧就是当时张学良接待外国人的接待室和西餐厅,因为来摆放张学良的人很多,也有很多外国人,所以设置了西餐厅。

在这个西式厅的角落一件很多独特的物件,经常看电视剧的一眼就能认得出来,这个就是罗汉床,这个在清朝和民国的影视剧经常能看到,就是很多人躺着上面,张学良也不例外,听说张学良当年也在这个地方吸烟。1925年的时候张学良因为特别的事情染上烟瘾,最后在宋子文的帮助下戒掉了烟瘾。

在一楼主要是张学良招待客人接举行宴会的地方,那么自然少不了一些娱乐措施,在大厅中有一架钢琴,这个是原版的,是当你啊你赵四**最喜欢的一架钢琴,都是用象牙制作的,当时在全世界只有3架。2010年朗朗还专门来这里弹奏过这架钢琴,不过可惜由于时间太悠久了这架钢琴的音色已经有些变化了。

刚才说了这里是娱乐聚会的大厅,同意打麻将也是一种,在大厅中间能够看到麻将桌,我们经常说很多事情都是在吃饭或酒桌上决定的,这里也不厉害当年很多事情也是在这个麻将桌决定的。

比方说当时上个世纪20年代很多军阀混战,他们在这里见面的就会在麻将桌上面谈判,往往碰面后会问一句“咱明天打不打呀?”如果对方横眉冷对说“开战就开战”,那之后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如果对方笑着回答:“打几圈呀?”那就说明对方想言和,所以当时有种说法叫“桌上打牌,底下打仗。”这个就是当年的一个谈判手段,就和现在饭桌上决定的事情一样。

说到梅兰芳很多人非常熟悉,其实张学良和梅兰芳的关系也非常好,因为张学良非常喜欢京剧,张学良这里居住的时候就邀请一些京剧大师前来演义,梅兰芳也不厉害,这样经过多次的交流,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所以张学良专门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梅兰芳舞台。

一楼基本就就是这样,都是接待宾客和社交的地方。二楼就是张学良和赵四**生活的地方。

从一楼去二楼走的楼梯都很多特色,全部是木头结构没有铁钉,所以其实我们先现在走到很多古老的结构时候,走在上面会出现吱吱的声音,这就是他们的特点,也是代表了年代感。

进入二楼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件画桌,一看这个肯定不是张学良用的,这个是当年张大千用的,其实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张学良交友非常广泛,当时20年张学良和张大千都比较年轻,两个人也因为一幅画而结识最后成为好朋友。后面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的时候张大千还经常去看望,所以说他们友谊非常好。

我们说张学良和赵四**生活的地方主要就是在2楼,张学良二赵四**在这个了认识后面热恋,最后在一起,他们的儿子张闾琳,也是1930年在这里出生的。

旁边就是他们的卧室,卧室的布局比较精巧,可以看到在墙上有一门专门的画,当时天津有一份北洋画报,画报封面上每期必选登一幅名闺玉照。赵四**的方影多次出现在封面上。现在床头上所挂的这幅,就是当面封面上的照片。说到这个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当年1929年张学良和赵四**海鸥四门的故事,其实当时她父亲是非常反对的,所以两个人就私奔了。

家里这个这个三面围栏的床,也是民国时期的典型样式,它最大的作用是在冬季时,能把被角窝在床里,冬天不会受冻。整床使用榫卯的结构,非常的坚固又美观。

在卧室的旁边就是赵四**招待好友和闺蜜的地方,因为一楼基本是张学良使用的地方,所以二楼就成了赵四**招待宾客的地方。我们常说的赵四**是属于名媛,所以也有很多朋友,在这居住后也会邀请一些以前的同学和闺蜜前来。像屋内的一些桌椅都是当年他们娱乐喝茶的地方。头脑里想想他们当年是多麽的惬意。从这么家具也能看到他们生活的奢侈。

旁边的椅子,也是非常的有特点,她们叫做鸳鸯椅,都是成双成对的摆放,椅子是鸳鸯的造型,体现了赵四**的小儿女情怀,希望能够与张学良将军长长久久的走下去。

由于张学良当年被称为少帅,张作霖死后张学良称为当时东北的首领,所以张学良经常要处理事情,所以在二楼有个军政议事厅和书房。

军政议事厅,专门用于召开重要的军政会议。整个房间的风格非常的威严庄重,头顶凤凰的图腾以及会议桌上龙的摆放,也体现了召开会议之人身份的尊贵。还有一种说法,这个凤凰代表着张学良的原配妻子于凤至,当时张作霖给张学良挑选于凤至作为夫人的时候,也是相中了这个名字。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张学良曾多次在此召集部下开会,商讨国家统一大策。

房间里还有一个老物件,它既不是保险柜,也不是储物盒,而是一个冰箱。而它的制冷原理呢,也不是用氟制冷,而是将冰块放在上层,下层放食物和水,因为冷气是会下沉的,进行最早的冷藏和冷冻作用。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张学良将军的书房,房间里还陈设有少帅当年用过的书桌,少帅批改重要文件,以及读书看报,都是在这个屋子里面的。

这里还有一副孙中山先生为少帅题写的“天下为公”, 这幅字写于孙中山先生第三次北上应张氏父子之邀共商国事之时,中山先生认为少帅是负有重大使命的青年将军,希望他主动承担起国家、民族的重任,为少帅题写这幅字。

最后是就是3楼了,三楼是整个少帅府最大的一个主厅,是当年张家的家宴舞厅的位置。一楼的舞厅多作为社交礼仪性的舞蹈所使用,而三楼的舞厅就是家里人聚会,饭后休闲所跳舞的房间了。屋子里的老式吧台,也是当年所保留下来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当年大户人家的生活已经非常时尚。房间里的百家乐,也是民国时代大户人家饭后休闲所使用。楼下的舞台是唱京剧专用,而楼上的这个舞台,便是为了跳舞,请一些歌女来唱歌所使用的了。

再来看这边的行李箱,是当年赵四**和少帅私奔时所使用的,当年赵四**不顾家人反对带着随身物品与少帅私奔,可见他们的感情至深。#哏儿都出道季# #西青非遗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673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