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不该过多的介入,应当主动引导孩子以恰当的方式来处理矛盾。
孩子间的矛盾,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真正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那么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1照顾孩子的心情
如果孩子被推倒,哇哇大哭,父母第一时间要过去关心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让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人,有爸爸妈妈时刻支持着他,给予他更多的安全感。
其次,我们要帮助他们理解这个场景“他是想从这跑过去,并不是欺负你”,让孩子理解对方的行为。
如果孩子被推倒,父母就为孩子“强出头”,孩子很容易理解为“我被欺负了,很委屈。”产生了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
2尽量不干涉孩子们的冲突世界
孩子们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孩子们的游戏有着属于孩子的规律。让他们在冲突处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问题解决中不断成长。
3针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孩子打打闹闹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有的孩子相对内向,处境往往比较被动;有的孩子会讲道理,对冲突能起到缓和作用;而也有个别孩子从小深受家人溺爱,有一定攻击性。
有时,孩子间的冲突也会“升级”。这时大人就不得不干涉了。首先要了解情况;其次具体分析;最后给孩子讲道理。
最不可取的是父母为了面子,不由分说拉来孩子或批评或打骂。这样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会破坏大家的好心情。
4教会孩子适度保护自己
(1)如果发生的冲突属于正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可让孩子学会宽容,不要得理不饶人。
(2)如果属于孩子的既得权益受到侵犯,就要让孩子据理力争,不能一味退缩,在力量对等的情况下要学会适当自卫和反抗。
(3)如果对方人数较多或和自己力量悬殊,不要盲目地硬碰硬。可以事后向家长或警察叔叔寻求帮助。
5最终解决问题的是:孩子
这关键的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孩子发生矛盾,经常是大人出面解决,甚至小事被闹成大事!我们最常做的是直接上答案:“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那么,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己思考并真正学到与人交往、相处的技巧呢?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和孩子的交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是什么导致发生矛盾,他和对方是怎样的感受,会有什么后果,有什么办法解决。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练习,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的,各位家长不妨试试这样做:
不要过多干涉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培养专注力);多跟孩子语言沟通,晚上讲睡前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为日后的写作阅读打基础);多带孩子去户外(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激发孩子创造力);孩子的涂鸦不要制止(想象力,创造力就是这么来的);善于聆听孩子,有话好好说说(培养孩子的情商)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只要充分挖掘专注、观察和记忆潜能,记忆的知识越多,观察就越敏锐,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三至六岁是幼儿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最适合培养其观察力,家长应把握机会从小训练儿童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日常与孩子多玩一些简单的视觉游戏。
孩子在 5 到 12 岁之间是最容易争吵的时候,这也是父母最挣扎的时候。重要的是首先要了解儿童表现出这些行为的原因,以便他们成为目标。父母处理这种情况的方式将对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家里两个男孩最常见,不用大惊小怪,因为孩子还小,什么道理也不太懂,只要他不高兴,就各打一架其他的,结果对方也心烦意乱,就被对方捏了起来。大人首先应该正常看待问题,不要因为孩子卷入大人关系而吵架。曾经发生过两个最大的打架,导致婆婆和媳妇打架的情况。因此,成年人有必要统一战线来教育孩子。
第二,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大人不需要插手,相信孩子自己能搞定,何况大人也不能24小时盯着他们。如果吵架比较严重,大人要及时制止,不能偏大偏小,要求一方让路。你应该要求了解你为什么要打架,知道是哪一方发起了这场斗争,然后进行教育。
第三,将两个孩子分开,尽可能带他们到不同的房间,让他们有时间冷静下来。这也可以防止两个孩子在不了解情况的重要性的情况下互相伤害。
第四,当他们停止哭泣或喊叫,情绪平静下来时,分别询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孩子虽小,但天性纯真美丽,所以内心其实明白他们是非斗争,作为父母,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去分析事情,然后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和正确处理事情指导。
第五,教育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宣传打架不好,会造成伤害,影响彼此感情等理论。当然,孩子估计是听懂了一半,只能说他们会听一点,估计印象不会很深,下次还得再打。二是作出适当的处罚。既然是互相打架,当然双方都应该受到惩罚,但是第一方的惩罚一定要重一点。这里的惩罚并不是指责骂孩子,而是没收喜欢的玩具、零食、扣零用钱等与孩子有关的个人利益,让他们感受到痛苦,以此起到警示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