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永恒的,不掺杂任何利益的。儿子在觉得妈妈比较烦的时候,其实这是母亲对你的爱的体现,正是因为关心你,爱护你,所以才会不胜其烦的跟你说事情。其实,孩子可以在事情过去后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妈妈好好沟通一下,让她换个方式,或者说换一个你能接受的方式与你聊天,这样的话,可能母子关系会有所缓和。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要多体谅和包容自己的母亲
儿子也需要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母亲都有一种望子成龙的心结,他们唠叨孩子,对孩子的训斥都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1、理解吵架的本质,学会接受这种激烈的沟通方式
争吵并不可怕,如果在争吵后还能够彼此理解,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爱慕,那么争吵分歧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慢慢消融。
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菜格尼克记忆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往往记忆更加深刻。在生活中,如果矛盾发生时反而刻意回避甚至逃走,只能让问题升级、堆积,带来的伤害只会更加深刻。所以父母能够吵架,将心里的话说出来也是一种好事。
2、学会自我分化
一个家庭,存在着三组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父母吵架,代表着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很自然的卷入,起着缓解父母间冲突或焦虑的作用,进而维持整个家庭的平衡。这就是家庭治疗理论讲的“情感融合”,而解决这种家庭问题的主要任务就是“自我分化”。所谓“自我分化”,就是个体将自己从家庭的情感混乱中部分的解放出来,即使面对焦虑,个体也不会对内在和外在的情感压力做出自发的反应,而是能独立思考与反思,从而灵活的应对。
也就是说,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个体,其行为可以不受或少受家庭混乱情感的影响。所以,自我分化意味着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意味着家庭关系的和谐。
上面这段话用大白话表达出来大体是这样的:父母吵架,那是他们之间的事情,作为孩子的我们如果掺和进去,不仅对父母之间矛盾的解决不利,对我们自身的成长也不利。我们所要做的,是不受或少受父母吵架的影响,把我们的分内之事做好,比如照顾好自己,把学习搞好。
父子是不会有仇的,只是孩子跟父母有隔代的差距,话说不到一起,有时候就会产生争执,儿子就会跟父亲合不来,仇恨是不会有的,再怎么说也是亲生的父子关系,只不过跟父亲没有什么话题。如果天天吵架就不能待在一起,因为待在一起就会吵架。
1,儿子
1)反问自己在这次分歧中是否有错,母亲毕竟比自己年长,社会经验丰富,而且母子连心,母亲是不会害儿子的,认真想一下母亲的话是不是有道理。
2)如果反问之后你坚信母亲是错的,那么再问一下自己如果顺着母亲是不是事情真会变得很糟糕。如果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还是顺着她吧,就算她不对,稍微委屈自己让母亲高兴一下有什么不好呢。
3)如果你坚信母亲错了并且是原则性的大错,可能会误了你的终生并且让事情不可收拾,那就做个聪明的儿子,想一种幽默讨巧的方法来让母亲接受你,她毕竟是母亲,需要被尊重,而且女人都是要哄的,你要让她明白儿子成熟了能够处理事情,同时感到幸福的宽慰,而不是被背叛的难过。
4)如果母亲错了并且是原则性的大错,你用尽一切巧劲都不能使她改变主意,那么违背她一次又何妨。母亲为儿子伤的心够多了,也不多这一次,日后她自然会理解的,你一定要混出样来,她只是要看到你幸福。
2,母亲
1)首先应该感到无比高兴——儿子终于不再是那个顺从的小乖乖,他有了独立的思想,可以出去闯荡了。尽管不成熟,但他正在长大,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呢。
2)站在儿子的立场上想一下,毕竟年轻人的处境和思维方式和上一辈不同,是不是自己太老古板了?
3)如果你坚信儿子是错的,那么不要霸道地阻止他,还是尽量沟通吧,专制只会使事情更糟。
4)如果你坚信儿子错并且阻止无效,那么随他去吧,年轻人总要摔过跟头才能长大,只要死不了人,又有什么不能尝试的呢。随他去吧,反正你也提醒过了,让他慢慢体验去吧。你孕育他已经不容易,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等他碰一鼻子灰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母爱关心吧。
朋友父母,经常在家里争吵,每天不是摔东西,就是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
以前,她还会故作懂事地去讨好父母,而得来的,却是满怀抱怨的批评:
“我和你爸不离婚,还不是为了你,你每天能不能让我省省心,光养活你就已经够让我心烦的了……”
这些父母,大概从未意识到,孩子的出生,并不会给这个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关系,带来巩固的效果。
反而成了他们手里的一张牌,每一次的“为了你”都会给孩子戴上一道枷锁。
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越来越敏感,并且会时刻把自己,置于满满的负罪感里。
我之前在一所心理辅导机构帮忙时,就遇到过这么一个小男生,他的父母是因为结婚而结婚的,两个人之间并没什么感情。
磨合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依然过不到一起去,于是他们便想结束那段婚姻,可就在这个时候,小男孩的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
为了孩子,两个人又选择了继续在一起生活,可两个人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共同话语,每天除了沉默就是争吵。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后来小男孩的父亲在外面有了人,并且每次回家,都会对妻子和小男孩打。
据小男孩自己说,他从四岁多的时候,第一次被父亲打,从那之后就经常挨打了。他母亲虽然会护着小男孩,但每次家里只剩下母子两人时,母亲也会把他推开,抱怨说: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有了你,我才不会过这种日子。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他离婚了。”
这种话,母亲会经常对小男孩讲。所以,导致小男孩心理上,有了问题,他经常会怪自己,甚至严重的时候,他还会用方式惩罚自己。
你看,一个还不到6岁的孩子,就开始怀疑人生了,他甚至就认为是自己的存在,才让母亲如此难过。
可是,问题真的在这孩子身上吗?并不是。因为他父母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幸福,他们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并且磨合了一段时间后,怎么也过不到一起去。
在当时,就算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也没必要跟一个和自己合不来的人强行绑在一起生活,因为那种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是没有幸福可言的。
谁说给孩子足够的温暖,足够的爱,就一定要让婚姻存续?如果你自己足够强大,也完全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呀。
父母对子女经常性的指责、厮打,使青少年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有的只是恐惧、忧虑和失望。这种家庭成长的子女往往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他们不敢向父母说出实情,担心因此而遭受打骂。
为什么吵架呢?为学习,为工作还是为了婚姻?
首先明确一点,天下父母就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好的,所以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未来更好一些,才做出一些现在孩子不理解的举动。在这个世界如果说有人对你全心全意的好,那这个人一定是你的父母,而不是其它关系的任何人。
知道你的妈妈是为了你好,只是她的表达方式或是做事方法你不喜欢,在这个前提下,和你妈妈开诚布公地谈一下,她是担心你什么,你怎么做才能让她不担心,心平气和地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搞对抗,不沟通。那样你们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
她看着很危险的事,或许也没有那么危险;你看着很安全的事,或许隐藏着陷阱;所以要养成多和父母沟通的习惯,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隐瞒不说,而认为父母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对自己的孩子,她或许没有注意方式和方法,导致你越来越反感,其实这是大部分父母对孩子都是这样的,希望你多理解和包容一下。把自己的思想占位更高一些,与妈妈平等友好的协调你们之间的分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