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惊魂4-关于男主角母亲剧情分析

孤岛惊魂4-关于男主角母亲剧情分析,第1张

《孤岛惊魂4》这个游戏对主角母亲的资料很少,导致其角色的影响似乎有点微不足道。但这个游戏的剧情和历史中其实有不少疑点其实都与主角的母亲有关。

主角母亲的基本经历大家可以看这篇JokerQ写的主角母的经历(孤岛惊魂4 多种结局达成条件及剧情解析:点击进入),我基本是同意的。

大致就是她本为女神,由当时王室安排下嫁给主角父,后被安插给明叔当间谍,与明叔生下一女,主角父杀女后杀了主角父,之后带着主角去了美国。

主流看法是认为主角母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在命运的安排下身不由己。 而我认为,主角母是一个厉害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游戏的剧情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可能从一开始她就计划了自己孩子统治这个国家。

一下是一些证据(证据的次序不按强弱)(黄金路男女帮主分别译为 沙包 和 阿美)

证据一:心机极深野心极大的阿美是以主角母为榜样的。

这个游戏中,沙包基本是主角父的代言人,而阿美则是主角母的代言人。黄金路的女兵本来就是主角母创立的。

阿美的不择手段,冷漠无情是玩过她那条线的玩家都有目共睹的。如果她的性格是受了主角母的影响而塑成的,那主角母可是一个十足的狠角色。

证据二:皇族违背民意安排女神嫁人。

女神下嫁是一个降低她神格的举动。如果这个婚姻是一直利用女神的神权统治的皇族策划的,则令人十分费解。我认为正是他们意识到了主角母的野心,才出此下策。女神一般是傀儡,但是当她一旦有了政治的主见,并与王室向左的时候,她的能量是巨大的。她的观点和思想能被民众视为神谕,改变人民的思想状态简直可以是一个捷径。

当然这里说她有野心不代表她就是坏人。 相反,她的出发点是实现民主和平等。这点显然与皇室的利益是矛盾的。于是皇室变利用通婚来降低她的神性,减少她的能量。

证据三:男主父是在男主母的鼓动下当反抗军首领的。她梦见的黄金之路。

男主父其实很窝囊,在他的日记中写得很清楚,是他妻子认为他应该站出来当首领。

男主母提起的走在黄金之路的梦,显然就是暗示男主父要当王

证据四:男主父的先进国策与他的守旧思想向矛盾

从日记和一些剧情中可以看到,男主父曾有联合中印发展贸易,加入联合国之类的想法。这与守旧的他完全不搭。如果将沙包作为他的代言人来看,他们几乎不关心经济和世界地位。恢复和捍卫传统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他的这些先进观点完全就是主角母的枕边风。

证据五:男主父要立先王遗孤,之后夫妻开始吵架

男主父的日记里有一篇写道在胜利之后要立先王遗孤。接下去的第一篇日记就写道夫妻吵架越发严重。

表面上是因为男主母招女兵参战,其实更可能是她对于丈夫不恋王位的不满,于是开始组织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其实男主父是做不了王的,因为他一点正统性都没有。而主角母的前女神的身份则可以利用。她如果成功能让女性参军参政,那在胜利之后就能得到正统的地位。自己当女王也好,儿子上位也好,都能说得过去。同时,男主父不但没有价值,还成了她黄金路上的阻碍。其实如果不是她对丈夫的态度有所变化,但女人参战这点事能让男主父那么生气

证据六:男主父节节败退之后主角母去敌营卧底,而且还是带着儿子去的

日记中提到黄金路节节败退,吵架愈演愈烈。刚开始,主角母应该还是在黄金路阵容的立场上的。窝囊的男主父军事才能不够的情况下,男主母想参与军事指挥,改变局势。很可能有替代她丈夫做领袖的野心。不然有计策私下说就是,何必要争军事指挥的席位。在日记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在提到要她带着儿子去卧底的时候有说,她的卧底有”cover story“,也就是说他们是想好一个投奔的理由和故事后让男主母去当间谍的。

而不是以让她们去当人质的性质送去给明叔的。而故事显然就是男主母受不了丈夫的失败,而去投奔了更能成为胜利者明叔。在我看来,这个计策根本不是男主父的计谋。日记里写,她一直因为小事和他吵架,任何事都吵。以至在让她去当间谍之前的一篇日记里就萌生了送她去敌营的想法。显然,男主母早就有逼丈夫送走自己的意思了。而且,在制定那个投奔的cover story的时候,她必然也参与其中。还有一个小细节: 还记得沙包说过,一个军队不能有两个头吗把主角母送走这点,正就证明了主角父的地位受到了妻子的威胁。

证据七:男主母当间谍的事情路人皆知,她和明叔有孩子的事情却没人知道

去当间谍的事情应该十分机密。而且借着投奔的理由去的,黄金路应该恨她才对啊。加上后来还有了明叔的孩子,如果黄金路知道这件事,可能早要立誓杀她了。其实理由很简单,她一直没有放弃对黄金路的影响。她既然能和男主父接头交换情报,自然也能见女兵成员,给予指示。

不然,就她在投奔之前的几个月里招的女兵,被男主父这样打压怎么可能在后来有那么大能量。而且阿美还知道好多男主母的思想,显然她的影响之深是男主父不知道,也无法预见的。而且在她怀了明叔的孩子之后一定还是继续给男主父有用的情报的,一方面因为她的利用价值,一方面顾及自己的面子,男主父一直将她有了明叔的孩子的事情保密也是合情合理的。

其实如果不是她的利用价值,可能他早下杀手,一尸两命了。那么和她接头受她的指示的黄金路成员为什么不泄露她怀孕的事呢 因为她对肚子里的孩子寄予使命,也给她的部下一个未来。她的部下,必然是她的理念的信徒。 她的孩子必然也会继承她的理念。

而且那个孩子是最完美的王位继承人,女神和国王的孩子。有一点必须要知道,就是男主母的跟随者,虽然在黄金路却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理念,如果男主母的孩子能实现她的理念,她们是完全满足于这样的结局的,所以不但不会公开她怀孕的事实,更要全力保护这个未出生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理念,造成了阿美和沙包之间会有那么大的分歧。

这部分的结论:

1男主母一开始就有参政的野心。

2明叔登基后怂恿丈夫做反抗军首领,并以黄金路暗示他在胜利后称王。

3在丈夫支持先王遗孤的正统后决裂,决定组织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确定绕过丈夫取得政权。

4在丈夫败绩将至时走了最漂亮的一步棋,以间谍之名投奔明叔,同时继续掌控黄金路的改革派。

5在明叔身边很快发展关系,迷住明叔时她的必胜地位已经确定。

6如果明叔胜利,则是王后或王太后。如果黄金路胜利,她也是深入敌后的英雄,还是革命派的首领。

分析到这里,大家发现了吧,虽然她处在不败的位置,但是,如果黄金路胜利她的处境会十分危险,原因就是他的丈夫还是首领。他在胜利之后就不会在有利用她的理由,公开她与明叔有孩子,就能将她置之于死地。这样看来有了孩子其实是她的预料之外。

于是,莫汉必须死,除非他能够妥协,或者这个孩子不存在

于是这就解释了本作的一个谜团:

莫汉是怎么杀得了女婴的,男主母又是怎么杀得了莫汉的

如果莫汉有这能力去大本营刺杀小孩,早就杀了明叔了莫汉杀了小孩后,就是和她正式决裂,也不可能再敢和主角母单独见面了,主角母又是怎么能悄无声息地杀了莫汉呢

我的解释是:主角母,在和莫汉交流情报接头时带着小女孩。莫汉杀了女孩,主角母马上就杀了莫汉。

一介女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杀得了莫汉

她必然有所准备而且帮手应该就是黄金路的改革派

如果她有准备,那真相很可就十分残酷了:

带女孩去见莫汉就是对他的测试

她带着女孩去,就是去摊牌。很可能就是将女孩交到他手中,让他选择承认她的正统,或者杀了她。如果莫汉承认这个女孩的正统地位,就证明他的妥协如果他杀了这个女孩,她的手下立即杀了莫汉,这样她有了敌人孩子的证据和唯一会揭发她的证人就都不存在了。但是虎毒不食子,她很可能是把孩子掉包再去的,她的女儿很可能还活着。这个过会儿再说。

那么,她为什么要去美国,怎么去的美国

她去美国很可能是离开疯狂的明叔。她可能在女孩死后还回到了明叔身边,但明叔受不了女儿被杀而疯狂了。(她让女孩送死是她毁灭怀孕证据的一个步棋,即使有传言也不会有证据了,所及即使她掉包了孩子也不会让明叔知道。因为这一手本来就是防止明叔失败后的黄金之路的。我的理论里,她是利用明叔而不是真正相爱的)她去美国更是为了让儿子更好的继承自己的意志。

让他去体验和学习民主自由和平等。莫汉死后,黄金路要么群龙无首被明叔很快消灭;要么改革派迅速上台,实力大增而存活下去。不管如何,明叔疯狂的镇压和独裁都是她不愿意看到的,更不希望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她要去美国CIA是不会帮她的,因为他们的盟友是莫汉,而她杀莫汉CIA也是知道的。那么她去美国更可能是明叔通的路子。明叔也一直相信她的理由是伤心过度,不愿再在这个环境里睹物思人。

那么,她为什么不和主角说他的身世呢

主角母始终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她显然也给儿子铺好了黄金之路。她不给儿子讲身世,就是为了他不在明叔和黄金路之间有所偏袒。一旦有偏袒了他就不能立于不败之地了。如果明叔胜利,则主角是他的义子,她只要回去一周旋,主角就能掌权。如果黄金路胜利,他则是莫汉之子,也是改革派的首领之子,正统无可动摇。试问要是主角有所偏袒,如果是另一方胜利,他又如何安稳领导敌人

生病早逝是她始料未及的,但是临走她还是给儿子留了一个不败的计划

主角从未涉足kyran他是如何认识大潘来接他过境的这个必然是主角母帮他安排的。黄金路安排的入境,明叔又是怎么知道他要来的,很可能就是主角母通知的。主角母让黄金路的人来接主角,并通知明叔他的义子将至。于是两股势力都不会为难主角。让儿子由黄金路的人带入过境,再让他去明叔的地盘撒骨灰,就是让两个势力都以为阿杰是自己人。

即使主角等了十分钟,明叔回来直接继承王位,黄金路的人也根本没有理由向他开战。他将发达国家学到的政治体制用到那里,取消暴政独裁,反抗军自然就散了。事实也证明即使主角帮黄金路杀了那么多明叔的人,明叔也没有下过要杀他的命令。

我爱你,并永远伴随着你主角母亲对他的爱,就是她倾尽心血为他打造的那条通向王位的黄金之路。

最后,如果主角母将女儿掉包了,那么活着的女儿到底是谁呢

主角是1988年出生的,女儿是1990年怀上的。女儿也就和阿杰差3,4岁。那么女儿是23岁左右。这个游戏里这个年龄的女性就是阿美 这也就是为什么她很不欢迎主角,因为他的出现使得她继承政权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但虽然她心狠手辣,却也没有直接伤害主角,即使到了故事最后主角看到她的劣行后把枪指着她,她会求饶,但是如果不杀她,她也不会命令黄金路的人来杀你。还记得沙包说她越来越像明叔了吗

  戏中戏中戏

  德柏:老黄啊,老黄。你俩吵架能不能别带上我呀

  大黄:回来,回来

  肖旭: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儿

  德柏:怎么了导演

  肖旭:你们是不是演员。啊。

  德柏:怎么不是

  肖旭:会演戏不

  大黄:中戏的。

  肖旭,我要的是新意我要的是创新,我要的是戏你知道吗,啊。能不能好好演。

  大黄:我再试试行不行,导演

  古筝:导演我们再来一遍 再来一遍。

  一起:再找找再找找。。。

  大黄:德柏上点心

  德柏:我试试在试试

  。。。。。

  德柏:那个 老黄,

  老黄:恩

  德柏:你们俩吵架别老带上我呗

  大黄:回来

  肖旭: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都会演戏不,都是演员不,我要的是创新 我要的是新意 我要的是戏,知道么

  然然: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啊,是不是演员都啊,我要的是创新突破。我要的是戏中戏明白吗?

  肖旭:明白明白。

  然然:再来一遍

  古筝:明白了

  大黄:上点心上点心,哥儿几个都上点心啊,导演不高兴了上点心。

  古筝:好好演啊好好演啊,好好演

  德柏:老黄,你两吵架别总带上我行不行

  肖旭: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都是演员不,都会演戏不,我要的是创新,我要的是新意,我要的是戏知道不

  然然: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我要的是创新我要的是突破我要的是戏中戏

  佳佳: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都是演员不,会演戏吗,我要的是戏中戏中戏,再来一遍

  大黄:上点心上点心啊

  古筝:加油加油加油啊

  德柏:老黄啊,你两吵架

  肖旭: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会演戏不

  然然: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

  佳佳: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

  大潘: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没打着,会不会演戏,我要的是创新我要是是突破,我要的是戏中戏中 戏,给我再来一遍。

  王蕊:停,怎么回事儿,来来来,到时间了吧药都给我吃了啊,吃。别吃这个了,赶紧吃药

  衫子:停,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什么玩意,你,什么玩意,精神病,在敢穿我衣服的话,给我拿来,

  王蕊:我里面没穿

  衫子:你还敢给病人发药,给我拿来

  王蕊:我没穿衣服

  衫子:怎么办呀 吃药

  :一二三,吃药

  衫子:导演这条能不能过

  :过了

  衫子:收工了

  我们都是演员张一鸣吧里的哦,很热情的哦 ,提一句,手抄很累的。

嗯这个问题,一看提问的人就是个有故事的人的啊!沈阳这座城,其实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在这里,我就分享个我自己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可以说让我觉得沈阳特别大。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是在沈阳城里长大的。小时候父母忙,没时间照顾我。我就生活在我的外婆家。

外婆和外公很宠我,会经常买给我一些,父母平时不给我买的东西。记得小时候就喜欢一套芭比娃娃,一套卖300多。在将近15年前,花300多买一个娃娃给孩子玩,已经很奢侈了。

那时候外婆常说:“咱家娃不能比别人家差!”。都没犹豫,直接拉着我去太原街中兴,直接买给我了。现在还记得,当时她带着我,做231路公交车,从皇姑区出发,路上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在那一个小时里,当时7岁的我第一次觉得沈阳怎么这么大?!这么久了还没到中兴?

那时候小,只觉得沈阳有这么大吗?做公交车需要这么久?可是那时的我只顾着满心期待了,根本不知道,外婆在那个年代拿出300元只为了给我买个玩具,需要下多大的决心。这一路对她而言,从犹豫到坚定,又何尝不是十分漫长。

后来长大了,按照沈阳老人的话讲,那就是“翅膀子硬了”。上了中学后,我从皇姑回到了父母身边,当时外婆给我买的娃娃,已经不知道被我收在了哪里。自从上中学后,学习忙了起来。很少回外婆家了。

但是有一件事,那就是每年我过生日,外婆都会送给我一个小礼物,这个礼物就是娃娃,各种各样的洋娃娃。上高中时,收到了外婆的娃娃,我感到啼笑皆非。当时就想,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外婆还送我这些小玩意儿。

当时,我拆开娃娃看了看,便交给母亲说:“妈,这娃娃你看看身边的同事有没有孩子小的,直接送给他们吧。”当时母亲只说了两个字:“好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太不懂事了。

第二次让我觉得沈阳特别大,是我上大学之后的事情了,哦对了,忘了说,我的大学也是在本地念的。当时上大二,我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晚上不到10点,我就爬到寝室的床上准备睡觉了。之前就听母亲念叨说外婆的身体不太好,但我也没太在意。那天晚上我正在床上玩手机, 游戏 是当时还挺火的天天酷跑。

突然,我妈给我打来电话,说外婆不行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之前只是说身体不太好,但也不至于这么严重啊!当时套上羽绒服和一条秋裤,我就走了。晚上出校门后,好不容易才打到车。母亲告诉我,外婆在盛京医院南湖院区。我告诉司机我的目的地之后,车子就启动了。

司机还问我,“姑娘,这么晚还出去啊?”我没回答他,他很知趣,便不再说话了。车子里特别静,我和他都没说话。那时突然觉得从沈北蒲河开到南湖的盛京医院需要这么久吗?!沈阳有这么大?!

冰天雪地的,路面滑,车子开了45分钟左右才到。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那时的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想抱怨司机为什么开的这么慢?!为什么沈阳这么大,从沈北到南湖要这么远?!可是事实已经如此外婆走了,我没能来得及让她看我最后一眼,就走了。

事后多年,当我觉得我已经对这件事释怀的时候,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去年,春节时母亲收拾屋子,有一个柜子很高,她够不到,上一次收拾还是好多年之前的事。她让我帮她把里面的整理袋拽出来,重新收拾收拾,没有用的东西就直接扔了。

那个整理袋已经很老久了,拉锁已经不太好使了。母亲没办法,只好用剪刀剪开,当打开后,我和她都愣住了,原来那里面都是外婆曾经送给我的娃娃。原来母亲自己都忘了把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收在这里面了

当时的我泪如雨下

这就是我的经历,让我觉得沈阳很大,这种大不只是距离的遥远,有时还是生与死的隔离。

沈阳人其实是分地域的!沈阳人说的沈阳话很多都不是一个口音,大东皇姑铁西相近,和平沈河相近!

传统意义来说,和平和沈河的消费会高一点,铁西大东便宜!

怎么来形容大呢!

我家住和平,开春时节,草已经长出来有些日子了,奶奶家在大东,树还没有发芽!

而且经常是城南下雨,城北晴!这在沈阳太正常了!

至于沈北和浑南是异地恋的说法,呵呵!那就是异地好吗!!从浑南开车去本溪,从沈北开车去铁岭,绝对沈北到浑南近!

即便是出租车司机也会有很多路不认识,而且在沈阳叫出租车,给司机指一条回家的路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出租车司机业务不精!而且太大了!

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老沈阳人,也只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区域活动,沈阳很多地方沈阳人没去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去个新地方,还真就以为是去了外地,可是仔细一看,还是沈阳

我在太原街这边上班,家里新房买在浑南,现在在铁西租房,每天公交七八站还得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洗漱赶车,想到以后回新房,简直是噩梦般的早起!当初在沈北住过一阵子,我从沈北到南站花了一个半小时的公交,那天去鞍山,沈阳到鞍山的火车才一个小时,我能说什么? 我在老家县里打车五块钱县城随便跑,根本没有起步价这一说,在沈阳,哇咔咔,打个车,那表就跟不走钱似的。总之,各个区之间还是挺远,沈阳不小啊

我在沈阳做些小生意,大约是四五年前我从哈尔滨发一些货到沈阳,落货地是五爱市场,当货站通知我接货后我来到五爱市场,以前我接货会有两个固定的货车,可是那天很凑巧,我给两个司机都打了电话他们都很忙,我只好另寻他人。一时又没有合适的货车,去货车多的地方要走好远,这时恰巧路边有几个倒骑驴,我以前也用过倒骑驴拉货,从五爱市场到浑南张沙布要一百元,我问了几个人没人愿意去,这时一位老者主动过来说要去,我们谈妥后去货场拉货。老者起车后,我发现这车没有加动力,完全靠人力蹬, 我很后悔,这要是蹬到浑南那得多长时间那。可是已经答应老人了拒绝了也不好,于是硬着头皮把货拉走了。起初我是随着货物坐在倒骑驴上的,可是走过几条街后,我就觉得车子明显慢了下来,老头已经浑身大汗了,文弱的身子一摆一摆的,两条细腿并没有停下的意思,虽然车子很慢。我不好意思再坐在车子上了,因为我也有一百六七十斤重,我下来走,老人也会省些力,我当时真的很后悔用没有动力的车,我记得当时我问过老者的年龄,老人当时说的年纪我忘了,大概有六十五岁左右,又后悔又同情的心情一路伴随着我,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出来做这么重的活计,不是万不得已,也早就不干了。我也徒步走了,遇到上坡还得帮老人推过去,就这样我们一路走了,我走得腰酸腿疼的,老人也是一下一下的蹬着倒骑驴,可想而知,我徒步都感到难以忍受,何况他蹬着载重几百公斤的倒骑驴,每到下坡的时候我就做到车上,虽然是下坡可我一坐到车上,车子还是会明显的慢了下来,我看到老人浑身是汗不断的用毛巾拭去汗水,用力的时候消瘦的脸不断的震颤着。哎!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反正我觉得很漫长,简直是一种煎熬 ,即后悔又愧疚。好不容易到了张沙布,把货卸了下来,我拿出一百元给老人,他接过了钱后,说了一句:这沈阳大去了,我看到他消瘦的脸依然一颤一颤的,然后老人调转了车头,骑上车慢慢的远去了,望着他的背影,我深深的记住了他说的那句话:这沈阳大去了,而这一路上,他没有说一句关于累的话。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我是个在沈阳工作,生活了7年多的本溪人

我岳父大人家住在于洪区西江街和白山路的交叉处附近,我这个小姑爷住在全运五路和沈本大街交叉口附近,我每次拜访岳父大人都得从浑南,也就是我住的沈阳三环半东南角干到沈阳二环西北角

如果选择公交车出行的话,我会坐128从国际软件园南始发,中途不用下车,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坐30站到达沈阳站西广场,再从沈阳站西广场始发,中途依旧不用下车,坐233,这趟车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坐20站,到倒数第二站中海城南下车,如果一路顺利的话2个小时才能到,如果不顺利的话,再碰上早晚高峰,那3个小时也不一定到

如果选择坐地铁的话现在比较划算,毕竟有地铁9号线了,那也得先坐几站公交到白塔河地铁口,然后先坐地铁2号线到奥体中心,再坐地铁9号线到怒江公园终点下车,下了车坐268或是302回岳父大人家

如果嚣张一点儿,碰上顺风车有券可以用,时间上虽然缩短了,可花费并不低,毕竟我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儿,碰上早晚高峰,顺风车和公交车的效率都不如地铁

我上学的时候是在成都,还好已经习惯了大都市的生活,如果是直接从本溪到沈阳的话,那肯定得适应好一阵子才行,沈阳大到口音都不一样,浑南更接近本溪方言,大东更接近抚顺方言,铁西的口音有着工人阶级的豪迈,沈河的口音有着官场上的有条不紊,和平有着市井风的江湖气,皇姑和沈北新区是真的没有其他的地区熟悉,不好瞎做评判

怎么说呢,沈阳说大不算太大,说小不算太小,沈阳的总面积接近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沈阳的东部和西部的距离,就从每天上班来说,我住在中央大街,工作在黎明广场,每天上下班光坐地铁总共21站,高峰期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平时也得将近3分钟左右一站,1小时多点。而中央大街继续往西,还有大潘小潘,四环,辽中;黎明广场向东,还有棋盘山和沈抚新区,每侧开车都得1小时打底,这么看沈阳很大。

南部和北部的距离呢呢,就以2号线来说,一共是26站,行程约为78分钟,从蒲河路到全运路。那么蒲河路向北,还有沈北新区,全运路向南还有苏家屯,每侧开车基本也都是在1小时左右。

这个还没有算现在沈抚铁集合体,也就是沈阳已经将抚顺,铁岭纳了进来,沈阳本身在加上铁岭和抚顺,其实感觉真的还挺大的。

沈阳城的大!我在毕业的那一年就感受到了。我的家在大东区,而单位确在铁西区。在冬季天不亮就得起床下楼去车站,去乘坐公交车上班。后来,调离了原来的自行车厂。调入到了大东区来上班,以为这下总算离开了铁西区了。可是,由于土地的开发大东区沈阳矿山机械厂?又搬迁到了铁西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里了。组建了北方重型集团,现在还得每天乘坐通勤车上下班。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消耗就要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痛苦啊

那是我刚毕业的那年,和我对象在一个学校附近买的房子,我最近的乐购超市在离我几公里的地方,我和对象都忙着工作,他实习完正式工作的第一年,我是刚毕业工作,她跑业务,我是体制内,我第一年不开工资,年底一起开,她每个月三千多,我俩都是农村出来的高中同学,都在大连上学,所以沈阳对我俩都很陌生,我感觉沈阳很大是每次去乐购买东西,因为一周去一次两次的,每次买很多东西,没车,不舍得打车,坐公交车,车上那人啊真多,手里拿着两个袋子,我俩很狼狈,感觉为什么这么远啊。有一次下大雪公交车上不去,打车打不着,当时真的哭的心都有,走家去还拎不动东西。唉苦啊苦,当时感觉沈阳这么大生活这么难,我们还有举目无亲的感觉,还好我俩可以互相安慰。现在想一想当时也很幸福,媳妇我俩每次吵架就在一起回忆以前苦,就打不起来了。生活嘛就要苦过来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沈阳很大我们都很渺小,就像一粒微尘也要奋力前行着。

记得四环刚刚通车不久,我早上5:00出发,骑行一圈四环,由四台子向北,骑到下午到苏家屯啤酒厂附近实在是饥渴难耐,下来了,这一圈骑了大半天,居然没骑全,沈阳真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032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9
下一篇2023-1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