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潘先生大吵一架。
一直不主张吵架做出离家出走行为的我,在吵的最高潮,毅然到杂物间取出行李箱,果断开始认真打包收拾行李物件。
那一瞬间,我真的很认真做出了回老家住的决定。
潘先生斗气说:“那我也出去。”然后走出剑拔弩张的卧室,去到书房?还是客厅?还是阳台?还是拿起钥匙开了门锁,真的踏出了家门?
忙着收拾行李的我,顾不上也没有兴趣知道详情。
我冷笑到:“那是你的自由,爱咋样都成。”
没有了吵架的对象,我甚至开始仔细搭配衣服,带几套合适?
还有几千元现金,全部拿走,大部分放在行李箱里,几百元置入在随身提包中。
我甚至准备了二个包,一个优雅精致一个简约休闲。
当然,还有必须的护肤品、面膜、Spa,心里盘算无论是一会出去住酒店还是后面找一个度假村还是真的回家一趟,每天给自己刷脖子刷淋巴这事情不能耽搁。
现在吵架,没有那么多眼泪了。即使真生气,也就那么一会会,算起来就是黄金12秒,这12秒的情绪是脱离身体脱落意识乃至脱落灵魂的。
完全不受控制。
在那12秒期间,潘先生是什么样,我居然没有啥清晰记忆。
对自己倒是很熟悉,抓狂与歇斯底里,眼珠子瞪着,嘴里喊:“我不想要现在这个最丑陋的样子,是你逼我变成这样。好好与你说话,你不当回事,一定要我有这样强烈的情绪,你才有反应。”
边收拾边控诉,潘先生忽然走进来:“你这是要走啊,身份证别忘记啊!”
这是赤裸裸的再次挑衅,我没有生气。
“哦,还真是忘记了。”我马上折回身子到抽屉里很顺利取出身份证。
我找证件常常是惊心动魄喜忧参半,每次都要寻找半天但最终一定还是会找到。
把所有的证件归类放在统一的抽屉角落,方便拿取,还是不久前,潘先生做的安排。
大约花了20分钟,收拾好全部行李,准备拖出卧室,潘先生拦阻,我坚定不移推开。
到了过道又遭他拦阻,为免得惊动阿妈,还有已经入睡的阿姨与君儿,我克制不闹出大的动静,发暗力推开,大迈步走出。
客厅没有开灯,玄关开了,估计是潘先生冲动12秒的行为,他打算先出走。
我打开鞋柜思考一番,决定换上好看又方便的彩色运动鞋。
潘先生又开始丢狠话:“你考虑清楚,走出这个门,就别回来。”
我拿起钥匙,转动锁芯:“你放心,一定不回。”
潘先生心情复杂:“那就再见。”
我更狠:“永不相见!”
开门走出去,潘先生追出来。
我按电梯,潘先生再阻拦,我继续丢狠话。
我说:“你只看到我的爆发情绪,看不到我背后的改变与隐忍。你一直认为我在管你,你看不到我的关心。
结婚这么多年,一直为你熬夜这一件事吵架,总是难以改变,太累了。不想玩了。
你根本不了解我!总是小看我!”
对于相爱的彼此,我们都清楚这句话的杀伤力。
潘先生一如既往话不多,大多数是我一个人摆感受论事实。
无言与沉默,是吵架中最讨厌的一种状态。
僵持中,可怜兮兮的君儿来到过道,小声又怯怯的一声声:“姨,回家吵吧,不要在外面吵,回家好好说。”
哎!真是造孽啊。
君儿原本婚姻不幸,对男人没有期盼。我让她来深圳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她找到一个能看得懂她善良美好的如意郎君。
我与潘先生的婚姻,一直是她的向往,也是给她希望与安全感的表率。
可这会,她好难受啊。
僵持挣扎好一会。
心疼君儿,我决定折回去。拖着行李箱,回到客厅。
潘先生迟迟不进来,我站在餐厅椅子侧面,就是玄关的灯,二个相爱的人为了彼此的自尊胶着着。
君儿没有睡,又依在客厅阳台门边,轻轻弱弱的说:“我去把姨爸叫回来,我去劝。”
我走出门,君儿随后跟着。
潘先生座在电梯前面的石阶上,发呆、思考,或者等我。
我对他说:“回家啦,我们在屋里聊。君儿不肯睡觉。”
回头看君儿,怀里抱着一个枕头,头抵在墙上,低低的啜泣,眼泪珠儿一颗一颗滚下来。
她真的被吓到了。
我心里好心疼,觉得对不起她。
我又对潘先生说:“走啦,回家吧。”
我回到卧室,盘腿坐在阳台瑜伽垫上,等潘先生。
其实内心,已经很无趣了。
一会能聊什么呢?这么多年夫妻,吵架也有无数次了,还不是每个人都只能自己要求自己,日子照常过。
潘先生走进房间,叹了一口气:“今天你仔细回忆一下,从早上起床到准备睡觉到你开始拉筋,不是一直很快乐吗?
怎么就突然发怒?那么大情绪。
我告诉你,谁都管不到我,我爸都管不到我,我以后依然爱喝茶就喝茶,想睡觉就睡觉。
你别想我改变!”
为了反击对他的伤害,他也丢狠话给我:“你也不了解我!”
我说:“这样来回折腾,真的好无聊啊。不聊了。”
潘先生说:“不聊了,我今天到书房睡。”
我说:“好哇,我也不打算睡床,我就睡瑜伽垫上。”
他走出去,关上书房与卧室之间的门,我关了台灯,各自心事。
刚闭上眼睛,手机嘀咕一响。
打开看,晋杭老师信息:“你想好了如何发捐赠书籍的朋友圈了吗?”
我笑了,马上回:“还没有嘞,老师”
“我与潘先生刚吵架了,好久没吵,这次很厉害。”
晋杭老师回:“啊呀呀,当我不知道,你们继续,不要影响你发挥了。”
我回老师:“我的情绪控制越来越好了。”
又让一个人受到负面影响。吵架真不好玩。
我开始一点点回忆,反思。
时间已经是凌晨1:58了,我走出卧室,站在书房门边,看向潘先生,一句话也没有说。
潘先生抬头微笑,朝我招手道:“来来,看这个信息。”
我蹲下身子,趴在潘先生肩头:“看什么呀?”
潘先生:“你看,今天是五月初八,是阿爸的忌日,我今天居然提到阿爸了。冥冥中注定这场争吵。”
我静默一会,说:“阿爸要是在世,一定很支持我督促你养成早睡觉的习惯,他就是派我来监督你的。”
潘先生:“别瞎说,走吧,睡觉去。”
我们回到卧室,我没有盖自己习惯的贴身的桑蚕丝被,而是与潘先生一起盖他喜欢的干爽的空调被。
我们没有再说话,我亲了亲他的胳膊,侧身准备睡觉。
不一会,听到潘先生均匀有序的轻微鼾声。
(哦,对了,为了免得早起的阿姨与阿妈心存怀疑,我起身到客厅寻找行李箱,几次未果,原来被君儿拉到她的房间藏起来了。
上班疲累了一整天的君儿,又受到我们的惊扰,夜深时分也睡着了。
我爬起床,给君儿发信息:君儿,我与姨爸已经很好,你不用担心。
抱歉,让你受惊了。”)
早上君儿回信息:“你们要好好的啊,昨天实在太吓人了。”
我回:“偶尔吵吵架,犹如给生活添了调味料,都是好事。”
今天早上,我偷问阿姨。
“昨天,我与潘先生吵架,你知道吗?”
阿姨惊道:“不知道哇,你们吵架啦?”
我无比遗憾的说:“你也睡得太沉了吧,君儿都被惊醒起来劝架了。”
阿姨说:“那你们现在好了吗?”
我鄙夷道:“你没看到早上他递茶给我喝,我刚才又送牛奶给他喝吗?”
阿姨笑咪咪的说:“哎呀,你们俩就像小孩子一样。”
我与潘先生,按照惯常习惯照顾对方,一起看兰花一起吃冰激淋……只是眼神相碰瞬间,还是有许多不好意思。
这次吵架,调味料包下得重了些。
(今天是2021717,我千天演讲打卡第773天)
典型的青春期逆反孩子!
如果真如你希望的,让你父母都早点死了,你晚上自由地开着灯睡觉,你能睡着吗?一看就知道你是典型的说气话的孩子,记住:没有看到孩子不顺眼的父母,只有怕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影响你将来幸福的操心父母。
你信口这样说自己的父母,应该平心静气地换位思考一下,相信将来有一天你长大了,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的!
刚到长春的时候,我以为会是个新的开始,换个环境或许会让我更快的从失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也许会遇到新的感情,于是抱着这个希望我来到了这个最初一切开始的地方,回到起点。几经周折,终于稳定了工作,在一家私人培训机构找到了一份讲师的工作,收入不多,微薄的刚好足以谋生。
不过工作轻松,说起来倒是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对于一个进修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学校的寝室安排妥当,配了电脑,毕竟是私人的学校,机器都是685一类,CPU还是巧克力的老爷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是按上了,莫名其妙的死机,弄来弄去烦了就丢在那里。自从失恋后一直失眠,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从个体业主跌落成打工族偶尔也会不习惯,最不习惯的是剩下了自己一个人,不用每天期盼见到另一个人,少了那种踏实感和那种家的感觉。
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今天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侧卧在寝室的床榻上依旧无法入睡,无聊的和网友微信,终究是走不到现实的闲扯,够了倦了,网络中的假假真真和善善恶恶都懒得去理,反正是自己,就果断与世隔绝的日子倒也不错。叫醒寝室拿校门钥匙的学生,算啦,去网吧包宿,虽然上网也不知道干些什么,但是至少网吧人多,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最怕的就是孤单,喜欢听见人群的声音,我会觉得不那么孤单。
路旁的烧烤摊在半夜快到11点的时间尚未打烊,索性进去叫了一些,烤面包的味道不错。哦,出门带了伞,因为微红的夜空,没有星月的夜晚,绝大时候会有雷雨,果然,食物下半,外面已经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忽然想起过去的她,如果她还在的话,会不会害怕,也不知道她此刻在脑海中还会不会浮现我的影子。说来可笑,那个绝情的女人怎么会眷恋我这个故人呢,拿起电话看了看,它安静的如同坏掉了一般。吃完叫来的东西,打开伞走在雨里,忽然觉得很可笑,也许自己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有这样孤单的一天,也许是习惯了陪伴,这才让孤单更加明显,你心里过去放着一个人,总是需要很久很久才能忘记,亦或者出现什么奇迹。
这里的网吧是24小时营业的,上网不要身份证,不像阜新,没到12点就会关门,而且这里可以边上网边抽烟,没有人管的,网费也很便宜,网管谈不上帅,但是人很好,说起话来喜欢笑,他不如我,却比我活的开心,可能心境不同,心情也会不一样吧。每次上网都觉得是一种对网络和计算机的依赖,就如同对感情的依赖一样,从小受家庭的爱比较少,尽管祖父母对我甚是宠爱,但是毕竟取代不了父母的关怀,恰好我受父母的关怀甚少,因此对爱情才会不留余力。
打开电脑总是有种茫然,茫然的不知所措,不知道和谁说话,总是打开列表,在陌生的网友里觉得哪个聊的足够久了,就删掉,虚幻之友,闲谈之人,不要也罢。现在的我,没有心情玩游戏,我只有觉得幸福安逸的时候才会玩游戏,**之类更不敢去看,免得看到言情之处触情伤情。一转眼,凌晨1点半多了,网吧内总是憋闷,让人透不过气来,我拿起只烟走到门口,看着外面已经渐弱的风雨,偶尔闪电划过,真希望这雨再大些,雨声可以打破这个世界的冷漠和身边的孤寂。
忽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一个梳着披肩发的女子,面容消瘦,素颜而立不加修饰,她走到我身边说“大哥,借个火儿”然后叼起一直烟,向我伸出手。
“呃~”我掏出火机递了过去,除非是朋友,不然我不会给女人点烟,她微低下头点燃那只烟,深吸了一口递过火机,这时我才细细的打量了她,高挑的身材,穿着清雅,却都是名牌,我本身对所谓名牌一无所知,并不关注,但是从一个人的穿着质地可以看出大致价格。她虽然算不上美丽动人,但是生的十分清秀标致,但是从抽烟的神态来看,更像是久经风霜的风尘女子。
“你怎么不休息?来网吧网游戏?”她看着停靠在网吧门口的一辆大众,轻轻的问我,烟雾微薄却缭绕了她的面颊。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遇到经常吵架的夫妻,按照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遇到吵架就要积极劝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叔叔阿姨经常吵架,摔个锅碗瓢盆是家常便饭,刚开始周围的大爷大妈还以为这小两口要分了,甚至还有的要去上门说和一下。
对于这种情况,就有老人们劝说先不要轻易劝,不搭理他们一段时间看看。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这对小两口不但没分手,反而把日子过得挺红火,除了依旧不停的吵架,其他和正常夫妻没什么区别。于是就有人感慨老人有先见之明,接着便询问这又是为什么?
局外人的立场会有问题
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正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理智,理智占了上风,你就可以与之讲道理明利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但对于一个正在吵架的人来说,往往都是感情占了上风,这时候他(她)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不再是利害关系和逻辑道理,而是“谁是为我好,我才会听他的”,“谁不占我这边,再有理我也不听”,极其富有感性色彩。
这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局外人,轻易地参与进来就很容易被对方认为是说客,预判成为对立方,这个时候你说的再有理也没有用,对解决问题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除此之外,作为局外人实现是很难了解到事情的原委的,要知道在吵架开始之前,夫妻二人往往都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期,其中充斥着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过程不论长短,对于一个局外人来说都是很难了解到。纵使你能一碗水持平,也很难做出什么有效的判断。
吵架也是有“好处”的
古语有云: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虽然说举案齐眉,红袖添香是对美好的婚姻状态,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达到这种状态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这同时还对夫妻双方的客观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这可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
对于普通人,也就是芸芸众生中的我们来说,更加常态的婚姻是偶尔吵吵闹闹,床头吵架床尾和。这就是为何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从来不会轻易去劝正在吵架的夫妻,因为如果夫妻双方并不想分手,那种吵架就是吵吵闹闹,根本不用局外人来劝也会早晚和好。如果夫妻已经貌合神离,一方心里已经想着要分手的,不管局外人怎么劝,也往往是无效的,劝也没用。
毫无血缘的两个人结为夫妻,性格方面难免会有不同,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况且谁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社交,很难做到事无巨细的解释和分享,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其很多误解和负能量,这个时候,通过吵一场反而会有利于负能量的排解,以及误会的消除。
此外,吵架也未必单纯是一件坏事,因为当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下,就会知道吵架背后蕴含的东西。因为只有当你真正在乎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情绪失控,才会想要花时间改变对方的想法。对婚姻真正有杀伤力的是冷暴力,尤其是那种连吵架都懒得跟你吵的夫妻,婚姻关系才是真的岌岌可危。
虽然通过以上两点,帮大家分析了为何夫妻吵架不要轻易劝的原因,最后还要强调下,这里所说的吵架一本就是动动嘴皮子,红个脸吼几嗓子这种程度。超过这个底线就要另当别论了,比如男的动手了就应该是零容忍的事件,再比如吵架后的冷暴力,对感情的伤害往往比吵架本身更大
因为意见不和而引发的争吵,不光是在成人中很常见。很多孩子也会因为意见分歧导致争执发生,让家长为难的事是,要不要出面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官呢?其实让孩子独立面对争执,也是他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之一。
前两天同事李敏在办公室聊到了这样一件事,周末陪女儿阳阳到小公园玩的时候,阳阳和另一个小朋友因为坐滑梯的先后顺序而发生了争执,李敏眼见到对方是个小男孩,怕女儿吃亏,于是冲上前去打算女儿讨回公道。
谁知道对方的家长也冲了过来,而且一开口就是蛮不讲理,让李敏火冒三丈,原本两个小孩的争执顿时上升到了大人的矛盾。最终,公园的工作人员出动才平息了这场纷争。
李敏最后感叹“现在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蛮不讲理的家长”。但站在客观立场来看,整件事李敏的处理手法也不太合理。见到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就挺身而出,那么同理心,对方的家长也会担心自己的小孩受委屈而不得不站出来。
孩子之间当着家长的面起了争执,家长要不要介入?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实际上,只要不升级到肢体冲突,我们提倡家长最好是袖手旁观,将这件源于孩子纷争的事情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
1、让孩子独立面对同伴间的争执,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周末妈妈带着苗苗去图书馆,没想到在图书馆内苗苗和小朋友起了争执,目睹这一切的苗苗妈妈没有站出来替女儿撑腰,只是冷眼旁观看着女儿的举动。最终女儿和小伙伴达成了和解,在回去的路上,苗苗仰着头问妈妈:“妈妈,我今天和小朋友吵架了,是不是做错了?”妈妈答道:“你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只是和小朋友讲道理,劝服了小伙伴,你做的很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所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处理一种争执,不失为一种成长。
学会面对冲突
当孩子独自面对冲突的时候,他会学习处理矛盾的关系,或许在争执中有一方会强势一些,在孩子面对强权的过程中,他也得到锻炼。
学会处理不一致的意见
争执大多数时候都会源于意见不同所引起,当孩子独立面对争执的处理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处理存在分歧的意见。不管是最后某一方让步,或者是双方达成一致,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一步步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掌握沟通的技巧
站在客观立场来看,争执其实也是交流的一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以口头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对他们临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技巧的实战考验。
“有效的沟通取决於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葛洛夫
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之间偶尔发生的争执显得很着急,自己也匆忙地加入到“战团”中去,应对争执也是孩子学习沟通的一种方式。
2、家长面对孩子间的错误的做法是怎样的?
亲戚家的孩子到天天家玩耍,因为弄坏了天天最喜欢的小汽车,天天和亲戚家的孩子发生了争执。天天的爸爸认为天天不懂事,当着亲戚的面就批评了天天。事后,天天对这件事表达不满,他对爸爸说:“明明是他的错,为什么你就要批评我,因为我是你的孩子吗?”很显然天天爸爸的插手是比较失败的,既没有让事情得以圆满解决,还让孩子埋怨自己。
充当裁判官
在不了解整件事情始末的时候,家长就急着现身充当裁判官的角色。我们的本意是保护孩子,但实则这样的保护非但没有意义,偶尔还有反效果。
偏帮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遇到孩子起争执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会先帮着自己的孩子说话。实际这是处理孩子争执问题的大忌,如果当孩子知道家长每次都着急为自己出头,那么就会养成他不知天高地厚,霸道逞能的性格。
批评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则恰恰相反,每次当孩子与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不管对与错,就先批评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在孩子是非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在内心里埋怨家长。
面对孩子起争执,家长的做法是能不介入就最好不要介入。
正如居里夫人说过的这样的一句话“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如果我们不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争执,以后他将如何独立生活?
3、家长正确处理孩子间的争执应该怎么做?
预防事态升级
家长不介入孩子的纷争,并不等于是完全漠视。家长需要在一旁预防事态的升级,如果两个小朋友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出面来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保持态度平和
家长出面解决问题,一定要保持态度平和,若是家长本身情绪激动,那无疑是等于火上浇油。同时家长的态度要公平客观,不要偏袒某一方,也不要去责怪某一方,尽量引导孩子们注重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怪着对方。
引导孩子自己想出解决办法
家长出面并不是要判断谁对说错,我们需要将重点引导在问题解决的结果上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协商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是给予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当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追根究底弄明白究竟是谁对了还是谁错了,只要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就行了。家长还要注意,不管是不是孩子有错,都要尽量避免在小伙伴面前批评他。
我们并非是提倡或者鼓励孩子争执,而是当争执的事件发生后,家长不要急于去代为处理。争执也是孩子必须要面对与学习的一种社会技能,让他们提早在争执中学会成长,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小伙伴们刚从《心动的信号》里,被张雨绮的爱情观打动,张雨绮也因为在节目里的精辟言论上了几波热搜,御姐人设刚站稳,结果就出事了!!
张雨绮和老公起争执,还拿刀划伤了老公的背部!2处刀伤约1cm。
事情一出张雨绮老公袁巴元就因此事闹上了法庭,无辜声称是张雨绮用水果刀划伤了自己。虽然经历了太多的不顺,但是张雨绮会家暴还是令人意外,吃瓜群众也是懵得一逼……
事情很快有了进展,警方参与调查,张雨绮否认自己拿刀伤人,现场也没找到蛛丝马迹。警方也无从查起,最后用家庭纠纷处理了该事。
吃瓜群众慌乱,媒体也坐不住了,有媒体向张雨绮工作室求证,果不其然当事人的电话永远都打不通。
到底是张女神家暴老公?还是老公故意说谎?不管真的假的,最近的瓜真的是有点多,那波还没消化,这波又来了,娱乐圈果然够刺激!
更有人已经给张雨绮送了新称号:女侠!
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一套三本,其中两本各看一半便迫不及待地来发表我的感悟。
我在看书过程中,脑海中不断闪现发生在自己身上和亲友身上的问题,并对号入座,而且随着文章的深入更能发觉这些问题当时发生的不应该和解决的不合理,导致矛盾未解决而遗留下互害的钉子印迹。
拿自己举例吧。
今年暑假,疫情漫长了的暑假。
毛孩自初中就在外地上学,我们又先后搬了两次家,他的朋友都散落在不能说见就见的地方,疫情更不能说走就走。
他每天网课,录音,打游戏,独来独往。一颗年轻躁动的心,禁锢在这个房子里,这个没有朋友的城市中。
他不止一次地说:“我太希望开学了。”
就像那年,我在家照顾幼崽十个月后的某一天,和家人说:“我要去上班,没有工资都行,在家太憋屈了。”
然后我找到工作,环境不好、劳动强度又大、时间又长、工资又低。那时我的双手经常粘满胶带,龇牙咧嘴地撕下带痂血的一层又换上新的。
可经过一夜的修复早晨又高高兴兴地骑自行车去工厂上班。那生龙活虎地劳动场面,对于我来说就是自由。
民工为主的同事们多以市井之心揣度我又慢又笨地做活方式,说我有心眼,这样是为了避免厂里制定过高的计件工资定额。
现在想想还是好笑的,可能因为我那又蠢又笨的活计配不上看似机敏的本人。我倒享受起这种做不好活还被另眼相待的感觉了。
肉体之痛好挺,慢慢就习惯了,精神之痛,会在心里种草,以想象无限放大,最最难度过。
当你教育孩子说想当年老子受了多少苦的时候,孩子心里的苦也许比你还重,缺乏理解又不得排解的苦更难。
说远了。
回到这个憋屈的暑假里,有一个晚餐,菜已经摆好,忘记什么菜,我做的。
客厅和餐厅连在一起,吊顶灯白亮亮的,我一般习惯吃饭时关掉客厅的灯。
我和他爸已经坐好,猫咪照旧占据一张餐椅,虽然它对我们的饭不感兴趣,但喜欢这样的氛围。
毛孩打蓝球回来,洗完澡刚要落座,回头又去客厅把灯打开。
屋里立刻亮如白昼,有些刺眼,我的心情顿时烦躁起来。
“关掉!”我脱口而出。毛孩没听到一样坐下来要吃饭。
他爸应声而起,把灯重新关了。
毛孩返身又把灯打开。如此反复两次。
“开灯,我心难受,关掉,你听见吗?”我的声音高了好几度。
“关灯,屋里太暗,我心里也难受!”毛孩毫不示弱。
“知道你妈难受还开,就不管你妈死活吗?”
我把问题延伸到他不孝顺的概念上,因此特别难过,一串白眼狼在眼前跑过。
“两个灯都开着,多费电!”他爸有意在支持我的立场上又开辟个理由。
“我们家就点不起灯了吗?”
毛孩年幼时他爸常年出差,在教育他的方面基本缺席。那时他爸简单粗暴,一般都是我一反映孩子问题,他就动嘴或动手。对于他的这种方式,成年的孩子早已从恐惧转为不屑一顾。
以往经验,他爸出手相助一定会使吵架升级,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闭了嘴。
毛孩确实成熟不少,竟然没再和他爸较劲,饥肠辘辘的他很有“志气”地扭头进了他的屋。
于是,他爸被晾在那,像一件晒干没收的衣服。
这家伙自嘲地夹了一筷子菜放我碗里,“别理他,咱们吃,白眼狼!”。
我囫囵几口扔下碗筷,垂头丧气地倒在餐桌下的卡座上。不知所措的猫趴在对面看着我,“喵喵”,好像安慰我似的,稍微消了些气。
想起以前也有一次和毛孩大吵后,坐在沙发上,猫咪追到我跟前,坐在我前面的地上,冲我喵了好几声。
它评判我对还是错?
他爸收拾碗筷,在厨房里叨咕,“以后咱们离他远远的,让他爱干嘛干嘛去。”
这话我生气时也常说,将来到底是我们离不开他,还是他离不开我们,不是重点。
半夜毛孩趁我们不在,悄悄潜出来偷吃了些东西。
第二天就不了了之了。
我想过自己有问题,但是却张不开嘴和他说。可能那天工作不舒心憋着气,找了这个撒气口,而他正处在离群索居的烦闷之中,正如青春期撞上了更年期。
用《亲密关系》解释,问题往往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深埋在你心里的曾经的痛,人们贯于逃避它而专注于恼人的事情上,并将其夸大,借此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客厅的灯和往常一样,有时关有时开,此次因为我们娘俩不同的心情而成为祸源。
有的人年龄很大,但是情绪还没有成年。比如我,彼时和孩子一样。比孩子更可恨的是我还占据了道德至高点,让他怎么也翻不出我的五指山。
孩子选择了以沉默对抗,看似退却,实则是另一种方式的反抗。
克里斯多福说:“咄咄逼人的攻击,可以视为愤怒最坦白的表达,而默不作声的撤退,可以视为愤怒最残忍的表达。”
问题没有解决而是不了了之,是亲情暂时掩埋矛盾,并未化解,不一定什么时候还会因为导火索再次迸发。
如果我情绪成熟,应该关心孩子,询问一下他最近的心理状况,需不需要帮助。然后再谈灯的事情,如果我真的难受他不会再坚持打开,如果他真的难受我也不会关掉,仅此而已。
很多家庭矛盾都是起源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各执一词,其实抛开这些一定有深层次的矛盾存在,本质的问题不解决,这些不必纠缠。
克里斯多福说:“你的伴侣不是你快乐的来源或痛苦的起因,你自己才是。”
很多亲密关系都是这样,“你自己才是矛盾的起因”。
这种从外界找原因的推卸是从小获得而没纠正的习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记得,自己小时候或者带小孩子时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孩子蹒跚学步不小心摔倒了,大人把他抱起来,然后假装锤打地,嘴上还不忘批评这块无辜的土地:“都怪你,看我不打你的!”
小孩子被这种替自己出气的方式逗笑了,大人看孩子不哭,目的达到就不管别的了。这是哄孩子,没有从孩子自身方面找原因给予正面引导。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方式就形成了。
书中提出一个解决矛盾的办法,接纳、觉知和欣赏。
其中“觉知回路”是这样:你将觉知从观察周边转移开,并将觉知指向你内在感觉层面的体验,然后将觉知移到外部环境,然后再回到感觉上,这样执着会减少,发生情绪化的反应以及防卫的可能性会降低。
通俗地说,遇事先向内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看待这件事。
最后学会欣赏,将惹你生气的ta看成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让你看到自己的本质。
书中说,“只要你肯放下立场,不管结果是怎样,对你永远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坚持立场所得到的,只有理直气壮和骄傲所带来的不真实的安全感。放了手,就能得到自由,让自己在智慧和成熟中成长。”
以上所有都是建立在亲密关系之上,因为情侣、亲人和朋友,他们不会有意害你,只是头脑一时没转过弯来。当你以一颗爱心推己及人,暴风雨后再去沟通,那样会让爱心绵延。
《亲密关系》让我明白,适度放手不是软弱,是提升自己,包容他人。不要希冀对方也会有同样的认知,也许很长时间你会在不被理解中度过,只要自己不纠结于此,便没有痛苦,就像我的蠢笨也会被看成高人一等的计谋。
如果毛孩看到这篇文章,我便借此和他说一下:“对不起,妈妈错怪了你。”
也希望共勉。
202012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