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龙镇到_山,花费游戏时间十二小时,看着屠苏他们一路走过,我有笑有哭。
笑是因为咕噜湾那些无比搞笑的水族们,不说金鳌见情形不对就逃跑,也不说金蛟剪双头无与伦比的吵架功力,单就延枚所在种族牛牛们的搞笑行为,也足以让我笑的捶桌子滚地的。一支开启宝库大门的舞蹈(原谅我忘了这舞蹈叫啥了,我是对话记忆无能型)不但古怪,还足足跳了近2个时辰,它们跳的不累,我还看着累,也难怪连兰生都对此无语了。
哭,则是在_山屠苏和悭臾的那段,我不知道别人如何,但我却从头哭到了尾,突然明白,咕噜湾的存在只是过渡,给经过玉横事件的玩家们放松放松。它的存在是否预示着后面的无数的小虐大虐?!
言归正转
一曰太子长琴
对于太子长琴,除了太古长卷里记叙的那一段,所有关于他的认识来自于经常出现在屠苏梦里那个遥远的幻境。龙女和悭臾则让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一直觉得天帝对太子长琴的惩罚太过严重,现在知道了原委。
太子长琴呵,当你奉命和水火二神前往不周山捉拿黑龙之时,是否曾料到今日孽龙竟是昔日好友?我敢肯定,当时望着黑龙那双天下独一无二的金色眼眸的你一定非常震惊,以至于让你忘了你是来捉拿黑龙的,让你忘了弹奏乐曲。你的这一恍神若在平日断不会要紧,偏偏却是在如此重要时刻。没有了琴曲的安眠作用,钟鼓苏醒,三方之力引起天柱崩塌,天地几乎毁于一旦,让三界众神疲于奔命。就如你不曾料到黑龙为当年水虺一样,也没想到你的一个恍惚却引来如此劫难。“贬为凡人,永去仙籍”、“获罪于天,无所_也”。当年的三界第一琴师永远离去,最重要的琴曲虽被龙绡宫龙女所喜却再也无法流行于天界,就连曲名也不被人所记。
太子长琴,对于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说你是不无辜的也不对,因为你不是有意为之;说你是无辜的也不对,天地却是因你而差点崩溃。功与过,对与错,让人如何书写?
二曰悭臾
对于悭臾,印象里只有屠苏梦里,太子长琴身边那只小小的水虺。太古长卷里那兴风作浪力量强大的黑龙一直都十分遥远,如今一见,真是印象深刻,不愧是龙,简直帅呆了~(冒星星眼流口水~)。
见到悭臾,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太子长琴,第二想到的是铁柱观水底的那头狼。一为狼,一为龙,似乎没什么可比较的,但他们又是那么的相似。在成为噬月玄帝之前,小狼只有一个朋友,那就是还没成为铁柱观最强真人的那个人;而悭臾,在成为应龙之前,也只有太子长琴一个朋友,彼时,太子长琴还不是三界第一琴师;四百年前封印小狼的是它朋友,千年前捉拿应龙的人中有太子长琴。然而,它们两又是那么的不同,小狼为恶人间,被封印后心生怨念,最后成为仇恨缠身的噬月玄帝。悭臾同样在人间引起怨声一片,还引的天地崩溃,最后却成为杀伐果断,四方成服的战龙。一狼一龙,经历是那么相似,结局却是那么的不同。
悭臾,当你和赤水女神定下誓约之时,你的心里是万分悔恨的吧?比起噬月玄帝的不甘被封印,你对自己所引起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后悔,因此,你心甘情愿成为女神坐骑,因此你成为天地间独一无二的金眸战龙。
悭臾,你始终记得和太子长琴的约定,千百年来就算和女神征战四方,仍不断寻找。可你并不知道太子长琴的魂魄已一分为二,天地间再难寻觅。沧海桑田几度变换,_山已不在。眷恋故土的你呆在赤水女神用神力变成_山模样的祖洲了却余生,却也因此遇见了前来寻找仙芝,拥有太子长琴一半魂魄的屠苏。再见面,一个时日不多,一个只剩半魂,此情此景让人喟叹!
故事发展到_山,前缘尽悉,太古长卷里太子长琴和悭臾的故事因着悭臾和屠苏的见面而结束。
正所谓:一时南海戏水,人间怨声无数。众神下凡捉拿,中有好友长琴。遭相逢皆震惊,琴声断,钟鼓醒,天地倾。一个被贬下凡,一个化为坐骑,沧海桑田几度换,故人何处寻?千年过,物已是,人已非,_山不在,仙魂剩半,再见面,相对无言。
三曰百里屠苏
琴川的那个梦,芳梅林的一曲“_山遗韵”让我始终相信屠苏就是太子长琴,哪怕比起屠苏,弹得一手好琴,无论外型还是气质都佳的欧阳少恭更像太古长卷里那个太子长琴。悭臾的那句“可知你身中同时存有一人一仙魂魄?两份魂魄均残缺不全,三魂七魄各去半数!”将我打击的体无完肤。
我以为屠苏和当年的角离之子一样,被太子长琴依附托胎,结果只是一人一仙魂魄各半?更让我吃惊的是“一个强大的封印,将不同魂魄和滚滚煞气封印于你肉体之中”。一直奇怪屠苏体内的煞气是怎么来的,结果却是这个样子。
从百里屠苏一出场,我就心疼着这个脱去稚气的韩云溪,亲人已亡,族人已逝,煞气缠身。而今,更心疼。
“为何会梦见太子长琴,为何有这些记忆,我究竟是否他轮回中的一世你能否告诉我?”“我便是我,怎会是他人?”苏苏,你迷茫了,虽然你的脸仍是那么的木,但我却从你的话语中感觉到了你心里的彷徨。你知道太子长琴,每次从梦中醒来总有“我即是他,他即是我”的感觉,却第一次如此近的接触这个人,那突然多出的众多记忆,让你惊慌失措,然而你的性格却又让你把这种惊慌压了下去,只有言语中透露出那么一点。
“小子十分倔强,亦很坚强,寻常人易你之位,恐怕早已因今日所闻惊骇无措,抑或——你只是惯于将惊惶悲伤压抑在心?” 悭臾啊,你看透苏苏的本质了。这样压抑的苏苏怎能令人不心疼?
“我不是太子长琴”,“将自己当做百里屠苏,不过因你一心此念,然而即有半数魂魄,又为何不能是太子长琴”、“尔等,究竟是谁得到了谁的记忆和魂魄,犹未可知。”百里屠苏,究竟是何人?你明明是韩云溪,那个拥有以前记忆,一心想让母亲复活,坚信此念;你又明明是太子长琴,梦里的幻景,真实的记忆,熟悉的乐曲。无知者常乐,苏苏,如果不是遇见悭臾令你身体里属于太子长琴的那半魂魄苏醒,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身体里一人一仙魂魄各半,你是否就不会如此迷茫?
_山的剧情让屠苏陷入迷茫,而我则在游戏之外哭得一塌糊涂。曾经,我以为,百里屠苏是韩云溪,然而,却不是;曾经,我以为,百里屠苏是太子长琴,然而,却也不是。我总算明白编辑们为何让长大后的韩云溪改名叫百里屠苏,韩云溪也好,太子长琴也罢,苏苏就是苏苏,只是百里屠苏而已。一人一仙魂魄各半,封印于肉体而造就的百里屠苏,即不是韩云溪,也不是太子长琴,仅仅只是百里屠苏。
PS:花了两天时间,将剧情过到了_山,谢谢之前在论坛上给我回复的众位,如果不是你们给的那些建议,我恐怕还卡在咕噜湾。太子长琴和悭臾的故事,就如我所说,已经结束,其实,他们的故事早在太子长琴魂魄一分为二之时就已完结,只不过如此得了个虽有遗憾却相对的结果。关于苏苏,想写的很多,最终没写成,不过从这一段,已可以看出他的结局,虽然如我前篇所说已知道结局,但却不知他的命运早已注定,封印解与不解,都是悲剧。135
哎呀,他不理你就你就越要理他。俗话说的好,烈女怕缠男。他其实是想你找他的,如果你一点都不找他的话,他会更加的不会理你。这其实是他一种傲娇的表现。这就是一种他在乎你的表象。然后你就不会不用在意这个。你只要表现出你很你一直找他,一直找他,他不理你,你就给他打电话,他就不会生气了。那你不会不耐烦就可以了。
刘根柱那个电视剧名字叫《咱家》。
《咱家》是汪锡宏执导的都市情感剧,由于晓光,吴越主演。剧中,刘根柱虽然不是主角,但与主角等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根柱扮演者是易子轩。据悉,易子轩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是一名演员,代表作品由《都市军号》、《火红的木棉花》、《送五台》、《憨媳当家》、《麻雀春天》。
此次,易子轩在电视剧《咱家》饰演的刘根柱所表现出的疼老婆、爱老婆的形象也获得网友们的肯定,赞他为新一代的“国民适嫁男”。
相关内容
该剧以一个最普通的中国家庭为线索,讲述了一对传统的父母和他们的五个子女,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悲欢离合故事。该剧于2017年1月3日在陕西一套首播,于2017年3月4日在山东卫视,辽宁卫视上星播出。
《咱家》的故事,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但它又是特殊的一例。我们试图通过这个故事,通过咱家每个成员生活发生的变化,折射出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在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时,主人公的坚守与担当。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面临着考验,正是在一次次的生活磨难中,在跌宕起伏事件中,在善与恶的较量中,彰显出人性的光芒,传递着温暖和爱。
100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生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李鸿章,生前身后都遭到诟病。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审视李鸿章,相信对仍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人不无助益。离1901年的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回銮路上的大清国皇太后慈禧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那个令朝野上下无不悲哀的消息:李鸿章死了。
李鸿章,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就在他咽气之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为了大清国与洋人争辩了一生的李鸿章已不能说话,他只有眼泪了。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国来说,洋人的气焰永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李鸿章一死,大清上下就失去了惟一能够与洋人周旋的人。李鸿章的死令“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洋务重臣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
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只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地脉”,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至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但是,李鸿章一生所从事的另一种“洋务”,却使他在生前和身后招致众多的痛骂,因为根据国人一向的认知,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所有竭尽心力的努力无不是在把国家的领土、财富和臣民出卖给洋人,这位大清重臣的罪责深重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大清国没有“外交”的概念,所有的外事统统归于“洋务”。洋务运动的首领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清国当然的“外交家”。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不但让西方人知道了大清国有一个“相貌堂堂”且“矜持、自信和傲慢”的李中堂,而且也让中国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那段悲伤的日子里终于揪出了一个“罪魁祸首”————李鸿章让国人因为遭受屈辱而积淀的愤恨在怒斥他的过程中得到宣泄。
洋人了解李鸿章的外交能力,是通过中英《烟台条约》的谈判。其时,英国人的军舰开入烟台,日本军队开始向朝鲜武装挑衅,以对大清国构成战争威胁。皇亲醇亲王主张与英国人决裂开战,而李鸿章的思路是:大清国不能再在外交上走一贯的老路,即事端一出,动辄开战,战则必败,败则议和,和则割地赔款。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觊觎更多在华利益的英国人事后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尽管洋人说,面对强大的威胁,李鸿章依然能谈出一个明显存有抵抗态度的条约,是一件“值得惊诧”的外交事件,但从烟台回到直隶总督府的李鸿章还是因为赔款和开放口岸而背上了卖国的罪名。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
到1895年2月17日16时,日本联合舰队在风雪交加中开进威海卫,浩浩大清国败于一个弹丸小国的事实,令自认为是“天朝中心”的国人举国愕然。朝廷顾不得“天国颜面”,再令李鸿章去日本议和。
李鸿章在日本马关被一名刺客击中,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没有医生敢在这个位置下手术刀,李鸿章给朝廷的电报只有六个字:“伤处疼,弹难出。”而面对日本人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的“要价”,朝廷在给李鸿章的电报中均是模棱两可的“着鸿章酌量办理”。
伤痛和心痛折磨着李鸿章。如果采取强硬的态度和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军力状况而言,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而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两害取其轻,这是面对残局的李鸿章的选择。
1895年4月,带着《马关条约》草约和脸上的绷带回国的李鸿章,发现他成了举国的“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每一次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目为卖国者,只有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振聋发聩之声
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免去显赫职务的李鸿章,赋闲在京城贤良寺。
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提到了代表的级别问题,朝廷只有派李鸿章去。因为洋人们说,对于19世纪的中国,他们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朝廷。李鸿章以在马关被刺为由一再推辞,而朝廷就一再坚决不准,当李鸿章认为确实到了“众望所归”的时候了,便表示自己“非敢爱身,惟虞辱命”,只有“一息尚存,万程当赴”。
李鸿章的俄国之行还有一个重要行动,即与俄国结盟。
“联俄拒日”是甲午之后大清国朝廷中的主流认识,以两江总督刘坤一说得最为明确:威胁大清国的国家以日本为最,日本企图占领东北的野心积蓄已久,而俄国因为与大清国东北接壤必最不愿意。所以“我若乘此时与之深相结纳,互为声援,并稍予便宜,俄必乐从我”。
在插满了大清黄龙旗的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俄国人商谈《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的要点是: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与俄国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接轨。
这一次,李鸿章没能意识到一个具有近代常识的问题:铁路的延伸正是扩张领土的主要手段。至于当大清国受到日本威胁的时候,铁路能够便于军事援助这一点,李鸿章和大清国的官员都没想到,如果俄国人想侵入并占领中国的东北,这条铁路同样会给俄国人提供军事运输的便利。更何况在中国境内修建铁路,一旦“路权”模糊不清,俄国人就会有理由在铁路沿线派驻武装。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就是对中国东北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的“中东铁路警察队”。关于后者,李鸿章想到了,于是他坚决反对俄国以官方的名义投资铁路,而坚持用私人投资的方式。李鸿章以为这样就可以将铁路的修建变成商业行为。
离开俄国,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欧美之行。在英国,他特意在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李鸿章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
而大清国要员的出现引起了英国人极大的关注。一位英国人这样描述了他所看到的73岁的李鸿章:
他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慈祥的异乡人。他蓝色的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和举止端庄,向看他的每个人投以感激的优雅的微笑。从容貌看来,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认为李鸿章难以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给你巨大的成就或人格力量的深刻印象,而是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自信、超然,然而又有文雅和对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令李鸿章感兴趣的是英国的海军和陆军。他还参加了汇丰银行的招待会,在英国商人们表示要到中国去开拓市场的时候,李鸿章的开明思想令他说出了:“实具同心。”
当李鸿章乘坐的客轮到达纽约港时,美国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依次列阵港湾,鸣炮致敬以欢迎大清国的重臣。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说,当客轮驶往美国的途中,李鸿章在船上对每一位他见到的美国人都问这样的三个问题: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得离纽约近吗?
《纽约时报》记者接着报道说:“没有乘客表示他曾向女士问过这三个问题。”
而对美国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回题,李鸿章的回答是: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必须邀请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这不可谓不前瞻。
美国记者的另一个问题是: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为了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李鸿章甚至宁愿选择经加拿大而非美国西部回国。李说: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承认,竞争促使全世界的市场迸发活力,而竞争既适用于商品也适用于劳动力。(引自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结束访美之后,李鸿章搭乘美轮回国。到达日本横滨港需要换船。李鸿章当年离开马关的时候曾表示“终生不履日地”,现在又有了《中俄密约》,让他痛恨起日本人更有底气了。换船必须先上码头,但是为了不让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与日本国土发生一丝关系,李鸿章无论如何也不上岸。侍从们只好在美轮和招商局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将他扶上船。
李鸿章以为《中俄密约》可保大清国20年无事。然而仅仅4年之后,最先攻破大清国都城第一道城门东便门的正是俄国人!紧接着,曾经告诉李鸿章自己的国土大得用不完、没有侵占别人一寸土地想法的俄国人开始胁迫大清政府将“东三省永远归俄国所有”。这时候,李鸿章终于明白:大清国自与洋人来往以来所奉行的“以夷制夷”的策略是多么的天真无知。
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在某种意义上讲,大清国已经没有绝对封闭的国防。西方势力不但在文化上侵蚀着中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侵占中国的野心,其手段是“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列强的“友好”和“野心”
从来都是搀杂在一起的,大清国对此必须保持警惕。世界发展至今日,一国已不可能关闭国门而安然生存。大清国如果打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整个地球便可“胥聚于中国”。持有这样的认识,不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即使是在当代中国也可属振聋发聩之声。
最后一次出场
1900年6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陆的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大清国的都城北京仅20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也许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大清国南方日益活跃的商品贸易和经济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官员们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这种影响虽可能如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不可逆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
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无不被国人痛斥为一群“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以卵敌石,岂能幸免?”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此一悲惨事件发生之前,朝廷的电报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李鸿章北上与正在攻打这个国家的洋人议和。朝廷为此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1900年7月17日,当77岁的李鸿章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的时候,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些损失,李鸿章感叹道:“不能预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就是在这样悲伤的心境中开始了他与洋人噩梦般的周旋。
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他去了他曾经执政达20多年的直隶总督府,在满目疮痍的天津城中,总督府已是一片废墟。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外国联军宣布除了“两个小院落仍属于清国政府管辖”之外,整个京城由各国军队分区占领。那两个小院落一个是李鸿章居住的贤良寺,一个是参加与联军议和谈判的庆亲王的府邸。
11月初,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庆亲王,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惩办祸首;禁止军火输入中国;索取赔款;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这六项严重侮辱大清国国家主权的“原则”,令李鸿章说出了列强犹如“虎狼群”的话,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结束大清国的厄运。
逃亡至西安的慈禧在黄尘烈风中天天盼着李鸿章的“好”消息———“望电报如饥渴”,虽然大清国于1900年夏天发生的巨祸是由慈禧一手酿成,但李鸿章必须在联军的追究面前维护住慈禧的权力,他只有日复一日地“竭力磋磨”————“每当聚议时,一切辩驳均由李鸿章陈词;所奏朝廷折电,概出李鸿章之手。”李鸿章病倒了,起因是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气了,占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
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南方的封疆大臣,力主不能在“议和大纲”上“画押”。李鸿章对“不明敌情”却“局外论事”的张之洞十分恼火,他表示如果坚持不“画押”,谈判即刻便会破裂,结果只能是将大清国拖入无休止的战乱————联军在京城屯兵数万,有随时扩大战争的能力;在这种内外皆危之际,高谈阔论并不能扭转危难。
而因为“议和大纲”既没有将慈禧列为祸首,又没有让她交出权力,于是朝廷给李鸿章回电:“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
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吐血了。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而谈判结束的直接标志是联军撤出京城和皇室朝廷回京。可是,“议和大纲”
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必须亲眼看到惩办祸首。
关于惩办问题的谈判耗尽了李鸿章最后的气力,他无法接受皇亲们在菜市口被洋人斩首,最终还是顶住了联军要求对皇亲“正法”的压力。
接下来是赔款问题的谈判,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不愿为大清国的几两银子再低三下四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只是,病中的李鸿章没忘给张之洞传话,说是电报每个字四角银元实在太贵,要他不要再发“空论长电”,凡事可以摘要发出,以节省经费。赔款问题全部是由下级官员谈的,结果是大清国赔款4亿5千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列强们说,4亿5千万中国人,“人均一两,以示侮辱”。朝廷的回电是:“应准照办。”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难以想象就要离世的李鸿章在写下“必多一次吃亏”这几个字时会是什么心情。他毕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愿望此时说出来实在是一种前途渺茫下的伤心无奈。
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言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
但是,李鸿章没有等到“荣膺懋赏”的那一天。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几种评论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对于大部分女生来说,喜欢一个人就会忍不住想一直跟他说话,尤其是搞对象的时候,表达欲显得十分旺盛。中午吃了啥,下午又看了什么剧,在抖音上刷到了搞笑视频,甚至路边一棵平平无奇的歪脖子树都想分享给对方。有来有回是所谓甜甜的恋爱,单向输出就显得有点苦涩了,于是总能看见不少女孩抱怨“我这边儿兴致冲冲地给他发微信,他老回的特别慢,问起来就说自己在忙,男的真能忙到一天不跟女朋友联系吗?”。对此我问了问身边几位感情生活稳定的男生,在不吵架、不冷战的情况下,跟女朋友联系的频率一般都是什么样儿的,以及男生对“不联系就是不爱”这种说法是怎么看的。
「两个话唠谈恋爱,
换手机聊天记录都得备份仨小时」
受访者一号:小至,恋爱3年
问:你跟女朋友最长多长时间没有联系?
小志:两分钟。
问:你们平时会一直聊天吗?都聊些啥?
小志:对,我和她都是特别话唠的人,我这种男生应该也比较少。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不聊的,在做的事儿、接下来要去干嘛,甚至上个厕所都互相通知,别人看来可能挺没法理解的,不过我俩都习惯了。换手机的时候,光是我俩的微信聊天记录都备份了三个多小时你敢信。
问:你觉得男生真能忙到一天不回微信吗?
小志:我觉得不是没这种可能,我和女朋友的工作都属于不算太忙的,反正随手发消息的时间肯定是有的,但我哥们儿他经常从早晨能忙到夜里两三点,一个会接着一个会的开,忙起来真顾不上聊天发微信,这个还是得看工作性质吧。问:你对“不联系就是不爱”这句话怎么看?
小志:喜欢一个人会想一直找对方说话没错,但“不联系就是不喜欢”这么说就言重了,还是要看对方的工作忙不忙,当下有没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处理,两个人在一起还是相互体谅吧。
「报备并不是“妻管严”,反倒更省事儿」
受访者二号:晖仔,恋爱3年
问:你跟女朋友最长多长时间没有联系?
晖仔:半天左右。
问:你们平时会一直聊天吗?都聊些啥?
晖仔:热恋期的时候经常会一直聊天,那时候大家处在互相还都不太了解且很有新鲜感的阶段,聊天也算是一个增进关系的方式吧。这种劲儿过了,转为平淡期基本上就是“吃了没”、“到家了吗”这种嘘寒问暖的话,有开心的、不开心的事儿互相倾诉一下。
非工作时间跟朋友见面去哪干啥肯定都会告诉她的,一般到地儿了还会录小视频,因为还这被朋友说过“妻管严”,其实提前报备她放心了就不会过问,更避免了吵架,对谁都好。问:你觉得男生真能忙到一天不回微信吗?
晖仔:任何人都可能有特别忙的时候,但提前跟女朋友说清楚“我今天会很忙,可能不能老看手机”她肯定会理解,起码我俩的相处方式是这样的。
问:你对“不联系就是不爱”这句话怎么看?
晖仔:那得看是发微信不回还是没主动联系、多长时间不联系,大家都不是无业游民,半天有情可原,一天也勉强能理解,超过一天可能就是真的不想理你。
「给女朋友发微信不是我的第一顺位」
受访者三号:铁柱,恋爱5年
问:你跟女朋友最长多长时间没有联系?
铁柱:应该是三天。问:为啥?你俩吵架了吗?(由于“失联”时间较长我又追加了一个问题)
铁柱:没吵架,不过她后来因为这件事儿跟我闹别扭了。
那段时间比较忙,好不容易有点时间啥都不想干,就想一个人发会儿呆。当时因为我一整天没跟她说话,她也怄气不跟我说,憋到第三天一个电话打过来质问我什么情况,我才意识到自己这样不太好。
问:你们平时会一直聊天吗?都聊些啥?
铁柱:不会一直聊天,我俩工作都比较忙,她也不是话很多的女孩。一般就是有事儿说事儿,有时候互相分享在微博上看到的段子之类的。
问:你觉得男生真能忙到一天不回微信吗?
铁柱:之前交过一个女朋友半小时没理她就咣咣发小作文,真挺让人头大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恋爱只是生活里的一部分。尤其是稳定的情感状态下,很惭愧地讲,在我心中给女朋友发微信不会排在第一顺位。
很多时候男生看到信息不是不想回,是觉得没意思。有的信息无关紧要,刚好手头上还有别的事儿就先去忙其他的了。
你们女生经常问“我就不相信你忙到连一分钟回消息的时间都没有”,有是有,但有时间不等于有精力,就跟我刚说的那样,累的时候聊天也是一种负担。
问:你对“不联系就是不爱”这句话怎么看?
铁柱:我猜说这种话的可能没经历过几段感情吧。
每个男生对“回女朋友微信”这件事儿看法可能都不太一样,我比较喜欢的相处方式跟晖仔他们差不多,两个人没必要抱着手机一直聊天,但如果有事情要忙,记得提前先说一声儿。这样能减少对方不必要的担心,也可以安心地去忙自己的事情,互相给予安全感和足够的空间。作为女生,我是觉得也没必要把这事儿拿捏得太死,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不秒回消息并不能代表他不在乎你。就算手机24小时不离身,也可能存在没及时看到信息、有其他事情在忙的情况,或者只是一时疏忽,看完信息顺手退出去用脑电波回复了而已。
我们讨论出来了一个基本的判断方法:如果你们聊天的最后一句话是陈述句或者是你分享了一个什么微博,可能对方觉得回复了会引出更多话题和消息,当下有别的事正在做,索性就先不回了,那你倒不用太担心。
要是最后停留在你发出的问句,对方半天没回也没啥大问题,放平心态,谁都有出门忘带手机或者忙昏头的时候。超过一天没信儿的话,不妨打个电话问问人是否还健在。要是电话还没接,那就不用我说了吧。就算他是因为某些特殊情况真没顾得上联系你,真在乎你的话闲下来也会马上回复好好解释,积极地跟你讲话。无论你替他找了多少借口和理由,忙完后他还是懒得解释,对你的消息视而不见,回复得爱答不理,那无非就是用忙当作挡箭牌怠慢你。当然,自己的感受永远比条条框框来得更精确,不要从蛛丝马迹中拼凑被爱的痕迹,感受不到就是没有,有时候没有消息也是一种消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