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一生

老舍的一生,第1张

老舍的简介:

老舍(1899~1966),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青、鸿来、□予、舍、非我等笔名。满族,正红旗人。

生平经历和创作道路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大杂院的艺术熏陶,使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1906年,在别人的资助下,老舍进私塾读书;三年后,转入新式学堂。1912年,小学毕业后,他在普通中学读了半年;翌年,考入学杂膳宿费用都由国家供给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老舍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1920年 9月,提升为郊外北区劝学员,还陆续兼任私立小学教师、国语补习会经理等职。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这些诗文,以轻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从1935年起,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自重自信到自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生活。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政治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1944年,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行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抗战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战争一爆发,他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这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的长诗《剑北篇》(1940~1942,未完)。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台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弱点。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单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 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 9日抵达天津。"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

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气象,立即激起老舍新的创作热情。1950年 1月,回国不到一个月,就发表了第一篇歌颂新中国的作品——大鼓书《过新年》。他再次以巨大的热诚,从事传统艺术的改革,包括改造旧式艺人的工作。话剧《方珍珠》(1950)就以解放前后的艺人经历为题材,前半部分内容与《鼓书艺人》有些相似。一年以后,话剧《龙须沟》上演,引起文艺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剧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贫民窟生活条件的真实事迹。老舍把对于北京和城市贫民的熟悉和热爱,同对于他们获得新生的兴奋和喜悦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献给新北京新中国的一曲颂歌。一个来自旧中国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时间里,写出这样一部歌颂新中国的优秀作品,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赞叹,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从50年代初起,老舍陆续担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兼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注意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辅导;多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先后访问过朝鲜、苏联、印度、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他以较之抗战时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他也更加勤奋地写作,不断有新作问世。正如他说的,"我注视着社会,时刻想叫我的笔追上眼前的奔流"(《十年笔墨》),他努力了解、体验新的生活,并且反映在作品中。自然,并不是每个尝试都取得成功。象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业绩的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1954),歌颂建筑工人劳动竞赛的话剧《青年突击队》(1955)等,由于生活实感不足而缺少艺术力量。写得好的,是表现北京市民生活悲欢离合的作品,如话剧《女店员》(1958)、《全家福》(1959)等。它们都可以看作是《龙须沟》的续编:描绘了古老的北京和经受过苦难的、守旧的市民如何走向新的生活。作家熟悉这些人物及其变化,他含着泪与笑,通过解放前后的对比,写出了历史的跃进,使人在欢笑之中悟出一点生活的真谛。话剧《西望长安》(1956),根据震动全国的李万铭案件写成。李万铭能够到处招摇撞骗,暴露出某些干部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剧作对此作了揭露和嘲讽。如何写好新社会的讽刺作品,是个议论不少、实践不多的课题。以幽默讽刺著称的老舍的这个尝试,也就分外引人注目。

在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是话剧《茶馆》(1957)和小说《正红旗下》(1961~1962,未完)。前者以北京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据时期和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前后半个世纪。上场人物60多个,全剧没有中心的故事线索,各幕之间缺少前后呼应的情节联系,却能结构严密,一气呵成,再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并且通过旧中国的日趋衰微,穷途末路,揭示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后者带有自传的性质,却写出了大清帝国行将灭亡时五光十色的社会风貌,特别是作为清朝统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会在大动荡中的分化和没落。两部作品都充分发挥了老舍作为北京风俗世态画家的特长。《正红旗下》涉笔成趣,再次显示出幽默的风格,嬉笑怒骂,都能耐人咀嚼,说明他的幽默变得深沉和含蓄了。它们描写的虽然都是旧中国,《茶馆》还有浓厚的悲剧意味,却都跳跃着时代的脉搏,显示出人民的力量和历史前进的趋势,具有一种内在的历史乐观主义精神。这标志了作家的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有了重要发展。《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一些国家演出时,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见彩图老舍剧作《茶馆》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30年代中期是老舍创作的第一个高峰,50至6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作品众多,思想上艺术上也都有新的进展。20、30年代开始写作的作家,到了50、60年代依然保持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并且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老舍是突出的一个。唯其如此,1966年8月24日,他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不幸去世,格外令人感到惋惜。

文学业绩 老舍先以长篇小说著称。当他开始创作时,新文学作家中还很少有人撰写长篇,他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早的作者之一,为开拓这种体裁作出了贡献。后来,他又以剧作闻名,作品数量众多,而且成为50、60年代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为数不多,却也不乏绰约多姿、意味深长的优秀之作,如《断魂枪》、《上任》、《柳家大院》等篇,都写得各有特色。他的短篇,在艺术构思的精致和题材的宽广方面,往往胜过长篇作品。他写了不少富有情趣和机智的散文小品,还有一些新旧体诗歌。老舍的小说,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还有童话、寓言体作品。在戏剧创作中,除了话剧,另有儿童剧、童话剧、歌剧、话剧歌舞混合剧等。和"五四"以后的绝大部分作家不同,他还利用多种传统形式,写下了大量体裁各异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传统剧种之间移植改编的戏曲。老舍是现代中国作家中作品形式体裁最为丰富多样的一个,而且在不少领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绩。

这除了作家的勤奋和善于同时从中国传统的和外国的文学汲取营养以外,还有思想上艺术上更为深刻的原因。抗战爆发时,老舍已经是著名的小说家了,鉴于迫切需要以人民群众理解和喜爱的文艺形式进行抗战鼓动,他中断小说创作,全力探索通俗文艺的利用改造,并且身体力行地"大胆去试验(通俗)文艺的多种体裁"(《三年写作自述》)。随后,又出于"抗战需要戏剧,戏剧必须抗战"的考虑(《抗战戏剧的发展与困难》),转向戏剧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自己又刚刚回国,写作《龙须沟》时,他深知从旧中国的批判者到新中国的歌颂者,意味着多么艰巨的变化:"在我的二十多年的写作经验中,写《龙须沟》是个最大的冒险";"我的感激政府的热诚使我敢去冒险"(《〈龙须沟〉写作经过》)。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回答了时代提出的崭新课题。在他取得话剧创作的成功以后,仍然继续进行"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向强调时间、地点、人物线索和情节都需要高度集中的传统的戏剧规律挑战,写出了别具一格、被人称为"画卷戏"的《茶馆》。在老舍身上,"不但表现了一个艺术家最可宝贵的政治热情,而且也表现了同样可宝贵的艺术家的真正的勇气"(周扬《从〈龙须沟〉学习什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创新精神,使他孜孜不倦地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也使他永不满足已经取得的任何成就,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能够不断取得重要的进展和突破。

老舍开始创作时,抱有"不管是谁与什么吧,反正要写得好笑好玩","立意要幽默"(《我怎样写〈赵子曰〉》)的态度。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的笔调。他是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幽默作家之一,一度还有"幽默大师"、"笑匠"之称。他的早期作品中夹杂一些纯粹为了逗笑、缺少思想意义的穿插。他那"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的性格,使他的讽刺,缺乏鲁迅的冷峻和锋利,更多一些温情和轻松,由此形成他的独特的幽默风格。从30年代中期起随着对于国家的灾难和生活的严酷有了更多的体验,老舍的笔调变得激愤严肃起来,幽默不再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基调,为人称道的也不再都是幽默作品,但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仍然经常出现机智俏皮的语言,将嬉笑怒骂融合在一起的笔墨,使人发笑或者哭笑不得,有时还会催人泪下,或者发人深思。后期作品中,作家让不少人物笑着向昨天告别。所有这些,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妙趣——升华了的幽默。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比如五卅运动期间,"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战争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家,废弃了封建士大夫笔下的文言,也没有采用话本小说、戏曲说白中的近代白话,而是从现代口语中创造便于反映现代生活、表达现代人心理活动的现代白话,作为新的文学语言——老舍对此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是北京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努力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注意汲取,避免了生造硬凑和过于欧化的学生腔的毛病;讲究提炼,能够脱离粗糙的自然形态,克服照搬滥用方言土语的弱点。他所使用的是一种真正艺术化了的活的语言。老舍的小说和散文,都可以琅琅上口,话剧的对白,更是活泼传神;作品中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他很好地解决了语文脱节的问题。在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方面,在创造新的文学语言方面,他在现代作家中,是十分突出的。老舍认为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语言上,他的语言的确成为表现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连他的理论文章的语言都是很有个性特征的。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还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围。早在30年代,就有人主张以他的作品作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老舍致赵家璧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现代汉语教科书中经常引用的范例。

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因此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间流传的狭小圈子,为广泛的读者所喜爱。后来又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而受到国外的重视。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娴熟地运用"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等特点,受到一些后起者的仿效。

著作的出版和版本 老舍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字数达700万至800万。除了前面提到的,生前出版的作品主要还有长篇小说《文博士》(又名《选民》,1936~1937)、《火葬》(1943~1944),短篇小说集《火车集》(1939)、《贫血集》(1944)等;戏剧《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大地龙蛇》(1942)、 《归去来兮》(1942)、 《谁先到了重庆》(1942)、《柳树井》(曲剧,1952)、《春华秋实》(1953)、《十五贯》(根据十五贯传奇改编的京剧,1956)、《红大院》(1958)等;杂文和文艺短论集《福星集》(1958)、《小花朵集》(1963)、《出口成章》(1964)等。另外,从30年代到50年代,有作家自选的和别人编选的选集多种,主要收录短篇、中篇小说和剧作。他翻译的萧伯纳的剧作《苹果车》,收入《萧伯纳戏剧集》(1956)。

老舍生前没有随时将作品结集出版。散佚的篇章为数较多。30、40年代,出现过不少未经作家本人同意的盗版书,内中错误颇多,间或夹杂别人的作品。50年代前半期,作家对有些作品(如《骆驼祥子》、《离婚》),作了修改,形成不同的版本。从70年代末期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陆续出版了《老舍诗选》(1980)、《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老舍论创作》(1980)、《老舍论剧》(1981)、《老舍曲艺文选》(1982)以及《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等等,所收的大多是散见于报刊的篇什。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0年开始编辑出版的《老舍文集》,收录了作家1925至1966年的文学著述,按文学体裁分类和写作年代编次,并且根据初版本或者其他版本作了校勘,加上简单的注释,是迄今为止老舍著作比较完整准确的汇编。

关于老舍及其作品的评论研究文字,2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30年代中期起逐渐增多,到了50、60年代,老舍每有新作问世,都立即引起评论界的广泛讨论。李长之、朱自清、王淑明、赵少侯、叶圣陶、巴人、常风、许杰、以群、田仲济、吴组缃、周扬、焦菊隐、光未然、李健吾、梅阡、张庚、凤子等人,都先后写过评论。从70年代末期开始,报刊发表许多回忆老舍的文章,系统全面的研究也日益开展,除了继续分析评价老舍的代表作品,对于他的创作道路、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都分别作了综合的探讨。

国外关于老舍作品的翻译出版和研究,都较活跃。日本的伊藤敬一、法国的保尔·巴迪、波兰的日比格涅夫·斯乌普斯基、美国的兰比尔·沃勒等,都写有老舍研究的论文或著作。

温声细语(读音wēn shēng x yǔ)

意思: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声音温和而委婉,多形容女子。少数形容男士。

近义词 细声细语、低声细语

温声细语造句

那女孩说话温声细语的,看起来很斯文。

那个温柔的女老师总是温声细语的回答我们的问题

班主任王老师温声细语的教导,是如此的亲切,让我怀念至今

春天的公园是幅美丽风景画,花儿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湖边的大树茁壮地生长着,枝叶繁盛,在明媚的阳光下,投下了浓浓的树荫。柔柔的风儿吹过,像是母亲的温声细语在耳边叮咛,湖面也泛起阵阵涟漪,树叶随风轻轻摆动,树影婆娑。远处还有可爱的孩子在嬉闹着,多么美好的春日时光!

树上的樱花正开得盛繁,与那姹紫嫣红的春色唱和。天鹅似一对对情人一般,在倒映杨柳婆娑树影的湖水中温声细语地互诉衷肠,高兴了就拍打几下雪白的翅膀,在温暖的湖面上击起了层层涟漪。

春风掀开厚厚的雪被子,在小草耳边温声细语,在润如油膏的春雨,小草被唤醒了。

树上的樱花正开得盛繁,与那姹紫嫣红的春色唱和。天鹅似一对对情人一般,在倒映杨柳婆娑树影的湖水中温声细语地互诉衷肠,高兴了就拍打几下雪白的翅膀,在温暖的湖面上击起了层层涟漪。

他温声细语地对他人说话,一看就知道是有文化的人,知道礼貌对人。

那个同学对待每个人都温声细语,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她。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一位妈妈正温声细语地给她可爱的孩子讲故事。

老师只温声细语地说了一句,但却比山还重,压得我不由得低了头。

春雨来了,雨滴在大地的襁褓中喧嚷,滴滴答答的,小鸟们有时又传来几声温声细语的问候。你看,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焕发着大地的活力,农民伯伯正努力耕作,大自然也在这温暖地洗梳柔发发,这一切不正构成一副美丽的春耕图吗?

细语造句

1、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2、那女孩说话温声细语的,看起来很斯文。

3、我与同学温声细语的说话,怕吵到别人。

4、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温声细语的。

5、大学校园里,女生们,轻声细语的聊侃声;男生们,生气勃勃的脚步声;老师们,噼噼啪啪的板书声;就像是一首青春的交响曲。

6、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一位妈妈正温声细语地给她可爱的孩子讲故事。

7、她说话时虽然温声细语,可态度却很坚决。

8、猫眯在主人的轻抚和喃喃细语下,精神也会随之安定下来。

9、春雨姑娘悄悄来到田圃,看到麦苗还躺在大地的襁褓中熟睡,她温声细语地轻轻呼唤,终于唤醒了麦苗,唤醒了大地。

10、这个女孩很腼腆,与人讨论问题时,总是温声细语的。

11、寒风呼呼地吹着,对万物呢喃细语。

12、两人一直站在当院里,悄声细语说了大半天难舍难分,海誓山盟的话。

13、我温声细语的和同桌讨论问题,生怕吵到其他同学。

14、东风陪着柳絮掠过脸颊,恰似你的温柔偎依在我怀下。淡雅的体香随着情话,任凭妩媚浪漫飘下。轻声细语,呢喃心话,要你开心一下。

15、我温柔地吻着她的嘴唇,轻轻地在她耳傍低声细语,直到她半昏晕地困倦惰怠。

16、海鸟自由地飞来飞去,和浪花悄声细语。

17、春雨蒙蒙泛起浪漫的涟漪,牵手雨中撑伞说细语绵绵;春雨刷刷滋润希望的土地,绿芽萌发破土长出生机的精灵。祝愿你在春雨里播撒美好,拔节热情,吐露喜悦,绽放真情。小雨快乐哦。

18、千金不换的日子是,身边有你,有阳光草地,有轻风细语。时光踮着脚尖,围着我们转圈,宁静了流年,温柔了心田。爱,就这样蔓延。爱你,是如此甜蜜!

19、长长的寒夜,长长的绮梦,盈满着长长的思念。我把对你长长的爱恋,随着长长的风,轻轻送到你的枕边,细语呢喃,我在真情地倾诉着:爱你永远!

20、河流带来山的思念,蓝天感受云的关怀,微风在夜里轻轻细语,霜儿降临大地盛载着我的叮咛:秋干气躁,注意身体!祝愿霜降时节快乐!

21、我喜欢你温声细语的话语,听上去会让我感觉很舒服。

22、一个眼神,一声细语,诉说你我爱深深;一汪秋水,一片情意,传递你我情浓浓;一份真心,一生爱你,表明你我两依依;一条短信,一句祝福,送给你我过七夕,七夕情人节愿你快乐,我爱。

23、客人们在她们前前后后走进来,也同样轻言细语地交谈,也同样穿着舞会服装。

24、母亲说话总是细声细语,从来没有声色俱厉地训过我们。

25、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26、给小草以轻柔细语的,是春风;给小鸟以清脆鸣啭的,是树林;给我以人生欢畅的,是一生的知己。友谊如风,祝福永恒,战友们建军节快乐!

27、秋意浓浓秋气重,秋分时节霜凝冻;早晚加衣于身宠,夜晚入眠保暖重;虽是粗糙无细语,秋分问候要珍重;愿君时时都开心!

28、凝神谛听,我的心,快听那世界的细语嘤咛,那是他对你爱的呼应!

29、那个长得文质彬彬的男孩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后就神采奕奕的在花园里漫步了一会儿,然后健步如飞的跑到李宁的面前,低声细语的说点什么,便一同回教室了。

30、小河,为了大自然的富饶而美丽,你不知疲倦的日夜奔流。在你走过的路上,婆娑的杨柳正在向你喃喃细语,茁壮的新枝,碧绿的柳丝,待放的蓓蕾,无际的绿野,似乎都在向你抿着嘴笑,似乎在向你招手。

31、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

32、樱花盛开的绚烂动人心弦,江南细语的妩媚沁人心田。

33、人吵架为什么嗓门会那么大,因为彼此心的距离太远了,要大声才会听见;为什么相恋时的情侣都是细声细语的,我们旁人却听不清,因为他们心在一起,所以无需大声也能彼此相通。

34、小儿无知进学校,老师耐心把手教。轻言细语传知识,任劳任怨心操碎。都夸您的品质高,春满人间有功劳。教师节里传祝福,平安快乐如意好!

35、树上的樱花正开得盛繁,与那姹紫嫣红的春色唱和。天鹅似一对对情人一般,在倒映杨柳婆娑树影的湖水中温声细语地互诉衷肠,高兴了就拍打几下雪白的翅膀,在温暖的湖面上击起了层层涟漪。

36、王老师温声细语的和我们说话,从不大声训斥学生。

37、白发苍苍的吉洪,头戴假发,从堂倌休息间的门里探出头来,轻言细语地禀告:公爵正在睡觉,随即仓忙地关上了大门。

38、春天的风吹来,犹如在温声细语的对我说话。

39、班主任王老师温声细语的教导,是如此的亲切,让我怀念至今。

40、春风掀开厚厚的雪被子,在小草耳边温声细语,在润如油膏的春雨,小草被唤醒了。

41、爱是神奇的化学试剂,能让苦难变得香甜,能让一分钟永驻成永远,能让平凡的容颜貌若天仙,能让喃喃细语压过雷鸣电闪。

42、让心灵远行,与花细语,与鸟欢唱;让心灵远行,与古人同醉,于清莲同洁;让心灵远行,与欢乐同行,与自如常伴。中国旅游日,让我们带者心灵远行去感受大自然把!

43、爱情鸟儿落树梢,有情人儿轻拥抱,喃喃细语诉心声,柔柔蜜意月朦胧,七夕鹊桥相会有情人,我愿意和你相爱百年,幸福永远。

44、越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就越要温声细语,这样才能有大将风范。

45、我们在和长辈说话的时候一定要闻声细语,千万不能和他们顶嘴。

46、老师只温声细语地说了一句,但却比山还重,压得我不由得低了头。

47、我若任性,你莫计较,装聋作哑把我抱;我若急躁,你莫浇油,轻言细语把火消。527爱妻日,我的叮咛你要遵照。

48、这些零零星星的思绪,是绿叶的潇潇飒飒;他们在我的心灵里,自有其欢乐的窃窃细语。

49、让轻风化成细语,让细语化成甘霖。用细语抚慰你受伤的心灵,用甘霖浇灌你疲惫的躯体。亲爱的朋友,愿此能温暖你的心房,让你快乐的健康!

50、对别人温声细语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

51、那个同学对待每个人都温声细语,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她。

52、做错了事情,面对现实承认错误,然后再轻言细语,一半卖乖,一半撒娇,一来二去,铁打的男人也会软。

53、月光如水照亭台,玫瑰花香千里来。满眼都是你容颜,美貌端庄记心间。温声细语在耳畔,心中欢喜如蜜甜。今生只愿与你伴,时时刻刻不分开。愿你接受我的爱,幸福花开万万年!

54、我编不出腻人的甜言蜜语,说不来迷人的花言巧语,许不下动人的豪言壮语,三八节到了,我只想轻言细语地祝福你:守一份快乐,享一生幸福。

55、他温声细语地对他人说话,一看就知道是有文化的人,知道礼貌对人。

56、女人对自己漠视的男人高声言语,对自己心仪的男人轻声细语,对所爱的人则默然无语。

57、最想看你深情的眼睛,最想听你绵绵的细语,最想摸你温柔的脸颊,最想获取你的真情,最想得到是:你爱我的心。

58、我不在任何地方留下一线之路,使鸟的歌声,叶的细语,或村镇的喧嚣得以进入。

59、烟雨斜阳暮竹笙曼起舞,闲情斌忘寒暑歌遍天涯路,细语轻声柳叶舟水云间坐看静寂湖畔兴阑珊,必了然意难全。

60、走进杏花林中,恍若置身于铺锦流霞的桃花源仙境一般,香风过处,杏花们呢喃细语,赏花人顾盼流连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随手摘下一朵杏花,那杏花白里透红,像喝醉了酒似的,满枝绯红。

61、平民中的一般美貌姑娘都兼而有之,每一个都附在一边耳朵上细语不停。

62、爱是缠绵时的细语,爱是拿却拿得起放却放不下的无奈,爱是甜蜜的,使人陶醉;爱是痛苦的,叫人感伤,爱是掺杂着酸。甜。苦。辣。咸的人间百味。

63、我的印象里她从来是温声细语的,这是第一次这般嘶吼,让人手足无措。

64、小张满面春风的走到垂头丧气的小李面前,低声细语地寻问着缘由。

65、轻轻地,喃喃细语,诉说着无尽的爱意;静静地,心心相惜,串连成缠绵的回忆;缓缓地,人生漫步,成就着一生不变的传奇。爱就是牵着你的手,不离不弃!

66、风,轻悠悠地吹拂着竹叶,竹叶在微微地颤动着,真像细长的嘴巴在喃喃细语。

67、或许在街上你们低声细语,但在这里不应该这样,这是另一个系统,我们有一个恒定的外压强。

68、晚上的水库不会寂静的,边上一大堆人,高谈阔论的、轻声细语的、成双成对的、成群结伴的、形单只影的。

69、我们都喜欢和我们温声细语说话的人,这样的人看上去很有礼貌的。

70、清晨,花儿悄悄绽放,鸟儿欢声歌唱,微风轻轻细语,白云低首浅笑,阳光刚刚照耀,问候已经来到,愿你一天拥有好心情!早安!

71、我温声细语的和同学说话,生怕吵醒了旁边熟睡的老师。

72、秋色撩人思永昼,惦念好朋友。佳节又重阳,一声问候,温馨溢心头。异乡把酒黄昏后,有细语盈袖。莫道情不深,铃声响起,笑比桃花秀。

73、昨天和一女网友相见,问美女是吃什么长成这样漂亮的,美女温柔细语地说,是吃米糠,把我吓了一大跳,细细问来,原来是整容。

74、知己知己好想你,人海茫茫遇见你,每天都想看到你,无时无刻思念你,哪天才能再见你,天天失眠为了你,轻声细语告诉你,我是真的好想你!

75、花在桃树下送情,蜜蜂在粉红色的杏花间歌唱,蝴蝶在淡蓝的天空中翩翩起舞,金翅鸟在刚放绿叶的柳树上细语,嫩黄的榆钱在春风中颤动,山鸡在初醒的山岗上欢笑。

76、闭上眼睛,感受祝愿的温馨;敞开心扉,聆听问候的细语;伸开双手,承接温暖的情意;张开臂膀,感触思念的缠绵;愿你:吉祥快乐!

77、空间里有爱的细语,也有情的倾诉。空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是快乐交友的圣地,是友情的世界,空间更是情感交流的天堂,这里有我的祝福,也有对朋友的牵挂和思念!

78、送你一个祝愿瓶,里面塞满了初恋的甜言蜜语,热恋的痴言狂语,结婚的豪言壮语,婚后的轻言细语,字字句句都是爱的心语。亲爱的,我爱你!

79、雨天里,送你一只花纸伞,遮挡风雨的侵袭;雨天里,送你一双雨鞋,踏出快乐的步调;倾听雨水在轻声细语,感受细雨润心的美丽,祝你心情快乐无比,尽在雨天里!

80、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吹弯,时而把它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那一档档成熟的小麦也都有了生命,风从那边来,传来麦穗与麦穗间的细语。

泣不成声造句

1、留之际,日饮白汤升许,欲以洗涤肺腑,及食不下咽,泣不成声。

2、老人听到唯一的儿子永远留在了战场上,顿时泣不成声。

3、英雄的事迹令许多人感动得泣不成声。

4、我漫不经心的走在下夜班的路上,突然我看见前面路旁坐着一个穿白衣服的女子,我警惕的问他你在刚什么,她泣不成声的说:“也不是谁把我的名字搞错了。”

5、我的噪子哽咽,泣不成声。

6、那些遇难者的家属,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7、用横行无忌,不言而喻,泣不以前我们这里的官横行无忌,大家都不言而喻对他充满了憎恨,有次他私吞了隔壁邻居的救济款,让别人泣不成声。

8、“我要感谢上帝救我一命,他会保佑我,”布劳利几乎泣不成声地说,“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可是我确知他握着我的手,他保全我的生命,以便彻底制止官官相护掩盖罪行。”

9、她在落满枫叶的山上上漫不经心的走着,忽然一阵哭声让她警觉起来。慢慢握紧手中的剑,循着哭声找去。在山坡上发现一个灵秀的女孩子哭的泣不成声。

10、他在村里横行无忌,干尽了坏事,村民们对他的反感不言而喻,但经常为被欺负的事儿泣不成声。终于,警方逮捕了他。

11、她深深地叹息着,用一只手背抹着眼泪,瞧着他想说话,可是有好一阵子泣不成声。

12、没有人可以逃避生离死别,悲伤过度后的是泣不成声。

13、当她听到自己的孩子在超载的校车中出事时,早已泣不成声。

14、伦斯福的父亲在法庭上听到法官详述案件经过时泣不成声。

15、她搂著雪娜泣不成声,虽然我以前并不认识她,我们成了她的祝福。

16、就在父亲忏悔的那一刻,他看到了化身师父,父亲泣不成声地感谢师父对他的宽容。

17、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18、素甲鱼深深地叹息着,用一只手背抹着眼泪,瞧着爱丽丝想说话,可是有好一阵子泣不成声。

19、尚特罗太太与福日雷家有点表亲关系,据她说,男爵夫人伤心得泣不成声,举行仪式后的第二天便卧床不起了。

20、这回这是泣不成声了,帕里斯?希尔顿从法庭被押回到监狱。之前,法官宣判,她必须在监狱服满45天的刑期,而不能在家里服刑

21、于是她站起来跑开,戴安听了她的话,泣不成声,她明白到他们无法搂抱她的那两个月,他们的宝宝原来躺在神的怀中,“那像神的气味,妈。

22、正当我泣不成声地吐出了这个心愿时,有人走近了我,我惊跳了起来,又是海伦。彭斯靠近了我,渐暗的炉火恰好照亮她走过空空荡荡的长房间她给我端来了咖啡和面包。

23、还有,你没有怜悯之心,我会记住你怎么推搡我,粗暴地把我弄进红房子,锁在里面,我到死都不会忘记,尽管我很痛苦,尽管我一面泣不成声,一面叫喊,可怜可怜吧!

集腋成裘的意思和拼音_集腋成裘造句_集腋成裘的近义词和典故

集腋成裘[j y chng qi]

解释: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出自:《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积少成多

近义词:积土成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反义词:杯水车薪、一口吃一个胖子

集腋成裘造句:

01定期定额的投资,是一种集腋成裘的投资理财方式。

02他们同心协力,希望能集腋成裘,为本地办一所大学。

03这个古文资料库,因为各界的集腋成裘,内容越来越丰富。

04所谓集腋成裘、众志成城,这个基金会急需各界人士的支持。

05经过许多人集腋成裘的努力,许多贫苦家庭的生活才得以改善。

06全校师生发起爱心捐款,集腋成裘,终于帮助这位同学度过难关。

07良好的理财计画,可以使小额金钱集腋成裘,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08所有的社会大众及企业家都应该乐于捐输,集腋成裘,共同为提升地方文化水准贡献心力。

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黛玉说完这句话就被宝玉挠了。前文有写过宝钗的亲哥哥给她用花儿、朵儿、霜儿、雪儿炮制过程及其繁杂的冷香丸。黛玉因为金玉良缘一说,对宝钗的事很敏感,总怕宝钗抢走她的宝玉,总和宝玉说比不得宝姑娘有什么金什么玉之类的话,所以这话里有类似的意思。

宝玉挠黛玉是因为两人经常因为宝钗吵架,好好的日子不过,这黛玉又提起了宝钗,于是宝玉想治治黛玉。是情侣间可爱的小互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47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