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感情中,什么样的吵架方式是最正确的?

夫妻感情中,什么样的吵架方式是最正确的?,第1张

美国著名作家朱迪斯·莱特的著作《如何正确吵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夫妻生活,是一段充满摩擦的亲密关系,良性的争吵反而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性。她利用文字调侃吵架行为,并试图挖掘其背后的积极作用,令我记忆深刻。

伴侣之间吵架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吵架其实是一门学问。夫妻之间,如果吵架模式不对,两个人就会恶语相向、大打出手,最终导致感情破裂。

采取正确的吵架模式,两个人就会“床头吵架床尾和”,感情反而越来越深厚。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吵架模式呢?我们该如何吵架呢?

为什么吵架?

心理学上将吵架、争论等行为(亲密关系之间)定义为独立性和相互依赖需求的矛盾,即个人与他人自主性、独立性的冲突,理论上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即使面对同样一件事,夫妻或者伴侣之间也很容易出现视角上的差异。比如,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的解释更倾向于合理化,我们更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更好的评价(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

一旦开始吵架,说明伴侣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个阶段,吵架模式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就夫妻而言,原则上的矛盾是比较少的,两个人能够走到婚姻的殿堂,已经说明了双方的三观是趋同的。

而促使夫妻吵架的往往是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即便是这些小事也要妥善处理,否则两人的感情会被消耗殆尽,其中,不正确的吵架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狂暴型

陷入这种吵架模式的人往往会在吵架时情绪激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甚至会打砸物品,伤害自己或他人。一旦处在这种模式下,普遍会拒绝与对方沟通,只是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 冷淡型

陷入这种吵架模式的人往往不会正面面对矛盾,而是采取逃避的方式消极处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冷处理。”在这种吵架模式下,虽然没有出现过激的举动,但是当事人拒绝表达自己的观点,双方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

三、 偏执型

陷入这种吵架模式的人往往固执己见,在吵架的过程中虽然和对方有交流,但是却不肯接纳对方的观点。

而且,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往往会采取翻旧账、贬低对方等方式。而这些手段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火上浇油,加大两个人之间的分歧。

我们平时吵架很有可能是以上几种类型的结合,囊括了以上几种吵架模式的特点。例如,我们可能在吵架时翻旧账,结果越说越气,随手摔碎了桌子上的水杯。发泄完了之后回到房间开始和对方冷战。

正确的吵架模式应该是?

虽然一次吵架或许并不足以断送一段亲密关系,但是,一次又一次吵架却会产生难以弥补的感情裂痕。那么,正确的吵架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一边吵架,一边建立有效的沟通

通过分析上述三种不正确的吵架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三种模式中都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在心理学上,吵架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应,是心理寻找平衡和答案的过程。

所以,夫妻之间,吵架时一定要注重形成有效的沟通,要明确地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同时倾听对方的意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陈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因为不良的情绪会让对方难以接受。

二、吵完架以后自省,使每一次吵架都有意义

同时要学会自省,在吵完架之后要进行自我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避免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吵架,使我们每一次吵架都有意义。

夫妻之间吵架,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吵架模式决定了感情的长久,心理学家教你如何正确地吵架,你学会了吗?

夫妻之间,应该有点小争执,但尽量不要吵架。吵架的次数多了,感情也就淡了,但适当的小争执,则可以调和平淡的生活,如果两个人之间连争执都没有了,那也就跟陌生人没什么两样了,有争执是一种为对方负责的表现,彼此负责的两个人才能长久。所以大家不要害怕争执,相反还应该“期盼”。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很多时候人们把心中的不满和积压的情绪都在吵架的时候爆发了出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明白对方的想法和需要了,也更容易了解对方了。但尽量小吵不要大闹,吵多了也伤感情呀!

夫妻之间有时争吵,完全就是因为对方的态度。认为对方心里没有自己,内心不安全作祟!一般多出自女性。男人理性,女人感性。思考的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态度压根就是两个频道。男人黑就是黑,女人黑不一定是黑的事。女人应当多从男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证明意见事情,他爱着你,就可以了。有时候累,是庸人自扰之。夫妻之间需要为对方做一些改变!生活中有些问题彻底解决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求同存异,找一个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只要有爱,只要勤沟通,只要用心经营,只要多做一些非原则性的改变!即便有争吵,即便心理情绪失控的时候想要离婚!我想家依然是家,争吵之是夫妻之间的调剂品,吵后会更和谐。

夫妻之间也需要彼此鼓励与温暖!被爱是一种需要,假如你期盼另一半的爱,那你也需要付出相应的爱。生活中多鼓励,多温暖另一半。我想天底下的男人大多需要爱人的帮助、包容、支持与仰慕。给出一份理解与支持的花蕊,可能换来一束芬芳馥郁的鲜花。爱需要彼此给予。

如何透过吵架的表象,去发掘背后的真实需求,从而让亲密关系得到巩固与升华。

提到“吵架”这个行为,你有什么感受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感觉不适且对此持否定态度。在我们认知当中,吵架带来的只有负面影响,因为中国讲究以和为贵,尤其是结婚以后,我们一直期待着两人能以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方式相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吵架却是破坏我们亲密关系的第一杀手。那些起初蜜里调油的伴侣也会因为长期琐碎的争吵变得相互厌恶。有些人为了维护关系选择了隐忍,但也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夫妻二人成了貌合神离的陌生人。那面对冲突,是吵还是不吵?我们该如何解决,才能保证我们的亲密关系不被破坏呢?

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作者莱特夫妇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冲突”,也就是说吵架是无法避免的。但只要我们掌握争吵的技巧,借争吵的机会挖掘出问题的本质,不仅不会损害伴侣之间的感情,反而会让感情变得更加亲密。

接下来,我将通过亲密关系中引起争吵的思维误区、亲密关系中常见的三种争吵类型,以及三大技巧让吵架成为幸福的添加剂这三部分出发,让我们帮助大家通过正确吵架,发掘问题,从而获得幸福的亲密关系。

第一部分,亲密关系中引起争吵的思维误区。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在爱情里甜甜蜜蜜的情侣,一旦进入婚姻就争吵不断,变得面目可憎。难道婚姻真是爱情的坟墓吗?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并非如此,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对爱情存在着三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只要有爱就会幸福。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影视作品,很多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我们认为只要有爱就可以幸福,所以在进入婚姻后也变得懒惰,不再去提升自己。

比如女性的依赖和任性,在恋爱中的男性看来是可爱的地方,可是一旦步入婚姻,男性就会觉得另一半太懒惰,在争吵中喜欢无理取闹。所以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各种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持久的幸福。

第二个误区是,不是每次被对方吸引,都意味着遇到“对的人”。心理学家发现,在爱情中你被吸引的那个特质,往往是我们童年所欠缺的感觉,比如童年被忽略的女性,成年后会被有控制欲的男性所吸引。

因为在她们看来,事事被人安排会带给她们安全感。可是结了婚后,才发现这种控制欲让自己窒息,所以我们不能只跟随感觉走,要深入探寻自己被吸引的原因。

第三个误区是,过分追求化学反应的感觉。科学研究发现了人体的一个奇妙现象,在热恋期,人的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那就是荷尔蒙、血清素和多巴胺。这时只要对方的一句情话,一个眼神都会让我们脸红心跳,因此我们认为爱就是这种心动的感觉。

但当体内这种短暂的化学反应消失后,我们就会以“感情消失了”为理由,轻易地结束这段关系。所以过于依赖化学反应的爱情,是不能长久的。

正是因为长期被以上的爱情观念所误导,才让我们对婚姻失望,不断与对方争吵。一旦越过这些误区,能理性地看待爱情真实的样子时,我们就会收获更美好的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亲密关系中常见的三种争吵类型。

生活中的争吵无处不在,小到该谁做饭,大到财产问题,亲密关系不断受到威胁。作者将吵架按其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分为三种常见类型。

首先是推卸责任型。这类争吵通常纠结的是责任归属的问题。在争吵时会用“我早就告诉过你了”这样的句式来指责和嘲讽对方。要知道一味地推卸责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怒伴侣,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只有去思考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以及如何改变现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是自我中心型。这类争吵常常以爱的名义,要求伴侣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比如“你爱我就不该总和朋友去聚会”等等。其实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是,对方觉得被忽视了,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与陪伴。那么我们就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时间和社交频率,优先照顾伴侣的感受。

最后是拒绝沟通型。这类争吵通常是其中一方拒绝和对方进行沟通,一旦伴侣没有猜透自己的想法,就开始心生怨恨,只会一个人默默走开,生起闷气。这种冷暴力是亲密关系中最为致命的,因为对方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不要消极面对,要直接表达出你的不安和愤怒,真诚地与对方交流。

不管发生了以上哪种类型的争吵,我们都不要被情绪所控制,为了赢得这场争论去吵架,又或者为了平息吵架而逃避,而要找到吵架背后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三大技巧让吵架成为幸福的添加剂。

通过前面内容的解读,我们知道了吵架背后的逻辑,可是如何做到每一次吵架都能找到吵架背后隐藏的真实需要呢?作者总结了正确吵架的三大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唤醒渴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每次吵架,都是因为内心深处渴望安全感或者被认可,但这些都没有实现,所以才会借着一些琐事争吵。比如妻子会因为丈夫多看了一眼别的美女,夸赞了她的身材就和丈夫大吵一架。男人则会觉得为这点小事,女人真是不可理喻。

因此争吵后,我们要深刻反思,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这样才会发现争吵的本质,是妻子想要获得丈夫的认可,从而得到安全感。所以,我们可以对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发现隐藏在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渴望。

第二个技巧是紧密互动。其实就是把最真实的渴望直接表达出来。比如“我今天生气的不是你忘记我的生日了,而是我发现这段时间,你的工作时间占据了太多我们相处的时间,让我觉得很孤单。”那么丈夫接下来就可以多安排时间,陪妻子看看**,多吃几次饭,假期去度度假。这样两人就会感觉又回到了以前的亲密。紧密互动的规则就是语言要诚恳、态度要坦诚、行动要落实。

第三个技巧是重塑观念,刻意练习。当我们从吵架获得了积极的互动后,就要改变以前对吵架的刻板印象。比如“吵架会伤害感情、吵架会影响孩子、什么事忍忍就都过去了。”要从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勇敢地去吵,因为每一次吵架都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体谅对方,从而解决问题,共同成长。

当然,吵架的技巧不是一次就能掌握的,吵架背后隐藏的真实需求,我们也不可能每次都能发掘出来,所以一定要耐心地多问、多沟通,这样双方的感情就会越来越紧密,越吵越幸福。

读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讲了亲密关系中引起争吵的三大思维误区。第一,只要有爱就会幸福;第二,并不是每次被对方吸引,都意味着找对了人;第三,过分追求化学反应的感觉。

接着,我们讲了亲密关系中常见的三种争吵类型。分别是推卸责任型、自我中心型、拒绝沟通型。

最后,我们讲了三大技巧让吵架成为幸福的添加剂。分别是唤醒渴望;紧密互动;重塑观念,刻意练习。

其实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浪漫与甜蜜,还包括冲突与责任,而吵架也不全是带给我们伤害和破坏性,学会了正确的吵架技巧,反而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使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

前面说过争吵、追逃、冷战,这三种不良的沟通方式,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只有相敬如宾的夫妻才是一对好夫妻。是这样吗?

其实,夫妻之间经常发生一种特别的互动。 这种互动非常激烈,充满激情和能量;在互动的过程中,伴侣不仅自己变得非常敏感,同时也去触碰对方的敏感点;他们会全神贯注;两个人都变得情绪激昂,会热烈地回应对方,且具有攻击性;在互动结束以后,他们会有一种激情褪去后的疲惫和平静。

这个互动形式是什么呢?别多想,我说的并不是性,而是吵架。

吵架和性有很多相似之处,难怪有些夫妻缺少性生活的时候,就会用吵架代替。这种说法并不只是玩笑。也许你听过,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同样,在亲密关系中, 恩爱的反义词也不是吵架,而是不交流。

吵架是解决问题的尝试

我见过一对夫妻,在外人看来,两人关系不错,几乎从来不吵架,但后来他们还是离婚了。

在说起离婚的理由时,妻子说:“我丈夫人不错。作这个决定,曾经我也很犹豫。在我说要离婚的时候,他总是问我,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希望我怎么做?我改行不行?可是我不想跟他说,我觉得他不会懂。要懂,早就懂了。”

为什么这对从不吵架的夫妻,会慢慢走向分离,而我见过另一些经常吵吵闹闹的夫妻, 却还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一讲,我就来讲一个有趣的话题:什么是吵架的“正确”姿势?

也许你会奇怪:吵架不是意味着这对伴侣的关系有问题吗?怎么还会有“正确”的吵架 和“错误”的吵架之分呢

有时候吵架确实是问题,但有时候却不是。觉得吵架是一个问题,是多数人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偏见源于人们害怕冲突。

事实上,我见过很多恩爱的夫妻,但是没见过不吵架的夫妻,尤其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

吵架是伴侣之间的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它代表一种在乎,一种我愿意袒露自己的需要和心声,愿意跟你交流我最隐秘、最真实的想法的坦白。这背后,也有一种对关系的信任在。

吵架不是伴侣有问题,因为问题常常是岀在吵架之前的。吵架是伴侣解决问题的一种尝 试。

当然,这种尝试并不总是会成功。有些吵架会增加对彼此的交流,有些吵架只会让人觉得受伤,心神俱疲,甚至对感情本身失望,对彼此失望。

“正确”吵架的三个特征

那什么是有效的吵架,什么又是无效的吵架呢?让我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你。

有一对夫妻,结婚已经8年了,他们还有一个四岁的儿子,这对夫妻的关系还不错。

有一天晚上,丈夫在沙发上玩手机,妻子说:“让我看一下你的手机。”丈夫没太在意,随口问:“要看我手机干吗? ”丈夫这么一问,妻子倒是在意了: “怎么,我不能看啊?你有什么秘密? ”妻子这么一问,丈夫也开始在意了,觉得好像妻子在查他,他就没给。

妻子下不来台,她就跟旁边的儿子说:“去,把你爸爸的手机拿来! ”儿子以为是一个游 戏,很高兴地就去抢爸爸的手机,一边抢一边说:“妈妈要妈妈要,爸爸赶紧给我!

丈夫很不高兴,可是碍着儿子的面子,又不好发作,就把手机给了儿子。儿子很高兴, 抢过去跟妈妈邀功。妻子拿着手机看,可她自己也觉得无趣,看了一会儿就放下了。

过了一会,丈夫就说:“看完了吧?我出去一 下。”就到外面躲清静去了。

晚上丈夫回来很晚,妻子也没问,两人都没说话。第二天,公公出差路过,到家里来看他们。妻子还是很不高兴,没太搭理公公。

公公坐了一会,觉得气氛不对,就悻悻地走了。

这样,丈夫就更生气了,觉得妻子没礼貌。可是他也不想跟妻子说。两人继续暗暗置气。

听到这里,也许你会想:不就是让不让看手机吗?哪来这么多事。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没有理解亲密关系里的这些小微妙。

亲密关系中的矛盾,开始的时候,都不是什么大矛盾,而是一些很难说岀口的小委屈。

如果这些委屈没有变成争吵,那两人的互动会像放大器一样,把这些最初的小委屈不断扩大,甚至变成家里不可收拾的大矛盾。

两个人就这么僵持着。越僵持,家里的气氛越紧张。终于在一天早饭的时候,争吵爆发了。

丈夫说:“你怎么回事?你一直这样冷着脸是给谁看?你不要老公,不要这个家了是不是? ”

妻子的眼泪涌了出来,很多委屈涌上心头, 她说:“不要就不要,反正儿子要归我。”

丈夫更生气了: “你怎么把自己看得这么重要?你是要以儿子的幸福做赌注你知道吗? ”

妻子就说:“你动不动就离家出走。那天我想看你的手机,我明明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你拍的儿子的照片。可是你就生气了。你现在总这样,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你能离家岀走,我也想走啊。可是我能吗?我还不是得乖乖在家陪儿子? ”

吵架的开始,两个人的情绪都很激烈。尽管这样,但是老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委屈。

这是有效的吵架的第一个特点:说出真正的需要、委屈和感受,而不是围绕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绕圈子。

很多时候,人们在吵的东西和真正生气的东西,常常不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总是会去回避让彼此难受的事情,而气一直都在。有时候逮到什么矛盾,就来发泄情绪。久而久之,人们自己也不知道在吵什么,要解决矛盾更是不可能。

这段夫妻的吵架里,虽然两个人的情绪张力都很大,可是妻子还是很快把吵架的话题带回到了矛盾的开始,她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委屈:自己只是想看照片,丈夫却生气,而且还离家岀走了。妻子的话让吵架一开始就有 —个聚焦的中心。

说完自己的委屈,妻子就哭了。丈夫心里还有很多气,他想继续指责妻子,也想为自己辩解。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晚上出去这件事让妻子这么委屈。他光顾着自己的委屈,而没去想原来这么做也会让妻子不舒服。

丈夫想了想说:“好,那是我错了。我不是想离家,我是没办法。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来应对这种情 况。那你就不能告诉我你就是想看看照片吗?而且我生气,不是因为你要看我的手机,而是因为你让儿子来拿。我拒绝了,你就让儿子出马,就好像儿子是你的帮手一 样,让我觉得自己在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 而且我后来不是让你看了吗?”

妻子说:“我本来就不想看。谁想看你啊!我只是觉得你不信任我,觉得没意思,就不想说话了。”

丈夫又继续说:“可是那天我爸爸来我们家,他又不是经常来,你都不打声招呼,我心里怎么想?将心比心,如果是你父母来, 你会怎么样?”

妻子也没想到,自己对公公的冷落伤害了丈夫,她想了想说:“这我要注意。我当时不跟他打招呼,是因为我还生你的气。”

这就是让吵架有效的第二个特点:吵架的时候,要能够倾听和回应对方的话,而不是不停为自己辩护,两个人自说自话。

无论情绪怎么激越,吵架也是一种交流。所以有效的吵架就要包括有效的回应。这也意味着,如果对方说得有道理,你就要承认。

就像在这段吵架里,妻子说丈夫动不动就离家,自己很生气,丈夫就认错了。而且丈夫也承认,是自己不知道怎么应对,而不是为自己辩护。同样,妻子也承认不跟公公打招呼是自己要注意的,因为当时她还生丈夫的气。

双方都没有一味地为自己辩护,而是很诚恳地解释了原因,这种交流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

听到对方这么说,两个人都开始逐渐缓和了。

丈夫说:“你可真是太固执了。你怎么能坚持这么久?”

妻子说:“我哪里固执了?这几天你倒是好, 每天睡得呼呼响,你都不知道,我每天都睡不着的。”

丈夫笑了,说:“那你还不跟我说?你是我们家的冷战之王,应该给你带顶桂冠! ”

妻子也笑了出来。

这就是有效吵架的第三个特点:有效的吵架,总是一边吵架,一边修复。彼此都会抛出一些修复关系的“橄榄枝”,也会接对方的“橄榄枝”。

就像这段吵架里,妻子揶揄丈夫每天睡得呼呼响,丈夫揶揄妻子是冷战之王。而无效的吵架,不仅没有和好的信号,两人还会不断把冲突扩大,最终矛盾没有解决,两人反而会越来越生气。

这段故事的结尾,是两人正在聊,儿子从另一个房间出来了。他看到妈妈脸上挂着的泪珠,担心地 问:“妈妈你为什么哭?”

妻子说:“我正生爸爸的气。”丈夫说:"不是的。妈妈觉得爸爸不爱妈妈了,其实爸爸很爱妈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689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