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哭出来 2找个好朋友发泄出来 3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4发泄是心理学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快,避免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生理疾病,人们常常会采用各种防御机制,以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有人认为不能让情绪随便发泄,应该有所限制。其实发泄与限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一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打击后,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又无法将受到的委屈或不满表现出来,只好把这种负性情绪压抑下去。但由于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良情绪长期积郁在心中,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衡,也很容易导致疾病。为了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人们就需要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对象将个人的消极情绪予以宣泄,使心中积压的负性情绪得以稀释,从而摆脱这种负性情绪的干扰,保持心理的平衡。因而,宣泄可以帮助人们排遣不良情绪,但宣泄要合理。你可以找一个知心朋友倾诉,一吐为快,想哭就哭。不习惯哭泣的,可以通过跑步、打球、写信等方式,将体内因不快聚结起来的能量向外界发泄。而且,我们也往往有这样的体验,一旦这种负性情绪得以发泄后,内心便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情就会舒畅。 发泄,无需任何心理准备或技术要求,发泄经常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因而使不少人即使是内心非常苦闷,也不敢轻易地流露,从而郁积在心里,成为一种更可怕的挫折或者打击。人有苦闷就应发泄,只要手段正确,分寸恰当。 国外对于发泄方法的运用已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前苏联曾开设了“吵架”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任务是通过训练使人减少冲突,“若想不与别人吵架,就得多吵几次”。有的国家开设了“骂人”俱乐部,心里有了闷气无处发泄,可以到“骂人”俱乐部去骂工作人员,出了气,就释放了过激情绪,骂完交费就走。日本一些大公司用橡皮制作经理人的模型,职员们可以对它拳打脚踢,发泄心头怒火。有的国家采取交费打电话,接通后可以随便骂接话员。这些机构就是企图通过这些手段让人宣泄情绪,把不良情绪释放出去,好恢复情绪。设置这样的机构,对我国未必适宜,但用宣泄法恢复良好情绪的方法却可以借鉴。 我个人也喜欢看笑话 看着看着就好了
6(4)班,加油!6(4)班,加油!”一句句助威声回荡在校园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我们6(4)班正和6(3)班举行篮球比赛呢!只听裁判员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每一声比赛由三班队员发球,球被抛在了空中,我班队员唐硕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去抢到了球,都朝他围拢过来,唐硕看准一个机会,将球传给了冉瑞月,冉瑞月接到球,在突右冲,到了篮球架下,将球朝空中抛去,可篮球只在球筐上碰了几下,又落了下来,我班拉拉队中传出一声声叹气。接下来的比赛更激烈了,球一会儿传到我班队员手中,一会儿又传到三班队员的手中,虽然我班队员赢得了许多投篮机会,可都未投准。不好!三班进了一个球,我不禁有些着急。可我班队员并不灰心,反而配合更加默契了。又过了将近5分钟“激战”,我班同学连进两个球,为我们班赢得了4分,比分拉成了4比2,我班同学喜不自禁。接着我班队员又向对方的场地发起猛攻,前锋向阳一个漂亮的假动作,闪过了对方的防守队员,正要跳起投篮,又被对方的另一个队员——牟源及时盯住,又顺势一个假动作,晃了过去,把球迅速传给了在旁边的李静,李静接住球,便一个带球切入,又把球传给了无人防守的向辉,向辉眼睛看准篮筐,双脚一踏,飞身跃起,双手把球举过头顶,将球投向篮筐。篮球举过头顶,将球投向篮筐。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只听“唰”的一声,“进了!”“好球!”我们班的同学欢呼起来。下一场,由我们班发球,我们班的队员不骄傲,更加密切配合,组织进攻。他们班的队员也气势汹汹,不甘示弱。可是这局却输给了他们,因为6(3)班的主力队员乘我班队员防守的漏洞,投进了一球。这时,场下不断地传出惋惜声,也不断传出欢呼声。经过一番争斗后,上半时结束了,我们以12比10的优势领先。休息了一会儿,开始了下半时比赛。双方又上场了。他们各就各位,争球的两名队员两腿分开,曲膝下蹲,双手后摆,两双圆圆的大眼睛紧紧盯着裁判手中托起的球。“嘟——”的一声哨响,比赛又开始了,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以向阳为主,攻打内线。向阳连连得到球后,转身上篮;双手扣篮;单手补篮……不一会儿不仅把比分追了上来,而且还超过我队9分,顿时,场下鸦雀无声,同学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伸长脖子。我也屏息凝视,生怕我班队员落后。这时候,我班队员针对实际,改变打法,夹击中锋,很快扼制了对方的进攻,并打了几个快攻把失分的球终于追回来了。后来两队的比分交替上升,最后,我队以24比22艰难取胜。“噢!我们终于胜利了!胜利了!”这时整个球场沸腾,久久地索绕校园,掌声、欢呼声组成了一支动听的交响曲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