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雷州电影院17.5 能不能看暴走神探和左耳,求大神帮忙查询

想知道雷州电影院17.5 能不能看暴走神探和左耳,求大神帮忙查询,第1张

你好

你要的文件如下

现在没有上映

湛江175影院雷州

雷州市新城大道20号国际广场四楼

请及时查收

如有疑问 请追问

满意的话 望采纳

谢谢

1 关于雷州历史的故事40字左右

雷州市,建市前称海康县,是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雷州市东濒雷州湾、南隔琼州海峡与国际旅游岛海南相望、西濒北部湾、北接湛江城区。雷州市境内交通有粤海铁路、国道207、湛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北部湾的城镇群经济圈,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广东七大、粤西地区唯一且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独特的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

2 关于雷州市茂德公古城的作文

青石红砖红瓦典型的雷派建筑风格,恢宏的城墙内,城楼交错,城中央还有大戏楼,其建筑形态古色古韵又透出现代气息,具有雷州半岛别样的风情,这就是茂德公古城。

走进雷州茂德公古城,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古雷州。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上,踏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仿佛看到雷州古城的繁荣和喧闹;走近古城的大戏楼,仿佛听到飘逸回荡的雷音古韵……

三亿元打造茂德公古城

雷州,古称合州。先秦时期是楚越之地。在汉代至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堪称“天南重地”。雷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雷州文化在广东文化中独树一帜,是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雷州换鼓”为“天下四绝”之首,雷城内的雷祖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2013年,广东茂德公集团在雷州黄金宝地白水沟畔,投资3亿多元倾力打造茂德公古城。古城占地62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客房155间,街道全长550米,把雷州文化融进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的古老建筑之中。

茂德公古城,是整个茂德公古城景区的灵魂。唐朝在古时的中国是一个多么兴盛丰富又相对自由的朝代,茂德公古城的“仿唐”,便应是向这种丰富自由的一种致敬。古城除了“仿唐”,还融入雷州历代的各种元素,使茂德公古城成为中国最南半岛旅游原点,展现了雷州文化历史名城的特色,是粤西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度假领地和文化旅游新地标。

古城糅合古典风格和现代元素

在裙楼和大门入口的设计中,古城墙将古典的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青石红砖红瓦典型的雷派建筑风格,古城是集鼓楼、戏楼为一体的建筑物,古楼的建筑造型和装饰以鼓为基调,体现了鼓文化的建筑风格并糅合现代元素而成。恢宏的城墙内,城楼交错,城中央还有大戏楼,其建筑形态古色古韵,再现古雷州的盛唐气势。

茂德公古城,浓缩了本土文化与民俗内涵,厚重地记录着茂德公人传播雷州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不但展现了雷州古城的原始风貌,而且实现了现代高尚社区与古老鼓城的完美链接,是现代对传统的一次敬礼,也是一次对古老雷文化的崭新呈现,同时它展现了雷州文化历史名城的特色。

茂德公古城,集旅游度假与购物娱乐于一城,业态分布齐全,设有**院,儿童游乐、购物广场、特色食街、中西餐、精品店、客栈、茶楼、咖啡屋、清吧酒廊、本土特产和民俗特色工艺坊等。别样风情的古街,月照楼阁,琴声悠扬,身在其中,如穿越时空,飞越红尘,带给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穿越时空的感受。

独特魅力的古城,大戏楼兼容并蓄,除了上演传统的雷剧外,还上演中国各种传统剧种的优秀剧目。经典戏剧天天开演,全国各地各方戏种登台交流,是传播雷州戏剧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3 对雷州文化热爱作文

早在五千多年前,雷州大地上已有人劳作。在生活中,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出石斧、石锛、砺石、敲打器、穿孔石器、束腰石网坠,那时石器是他们的主要工具。这些工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一九八三年海康县(现在的雷州市)文物普查队在该县英利镇兰园岭、英良岭采集到上述石器,证明了这一点。

既然说到了雷州的石文化就不能忘记石的艺术。

被专家学者誉为“南方的兵马俑。”

让历史悠久与辉煌灿烂的雷州石文化在中国舞台上更绚丽多彩。

4 写一篇介绍雷州一中的作文500字

雷城于2005年撤镇改为街道办。其为雷州市 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06年9月又将雷城街道办正式分为雷城、西湖、新城三个街道办。至此雷城街道办管辖雷州市东部的旧城区,范围东至环城路,西至群众大道、南至南渡口、北至城角排水沟,区域面积36平方千米,下辖八个社区。

雷湖

金秋时节,新中国60华诞款款走来。在这60轮的春秋中,雷城这座古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每一个城市都是一篇史诗,在沧海桑田的岁月中,雷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次次的城市规划,一个个景点的开发,一座座建筑的崛起,一条条道路的延伸,就像是一个流动画面,记录着雷城这座城市60年的变迁。

2雷城发展历史编辑

三换蓝图

翻开雷州的史志,不难发现雷城60年来规划建设沿革的轨迹。

5 参观雷州博物馆的作文四百字怎么写

参观雷州博物馆后的感想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名列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

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未,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今天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参观了雷州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到雷州的历史文化。在雷州博物馆内陈列着陶瓷器、金银器、玉器、石刻、古书画、钱币等项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动物化石约3000件。

经全国及本省著名专家鉴定,其中1级文物16件,2级101件,3级428件。这些文物中以当地古墓群、古遗址、古窑址出土的文物最具地方特色。

该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各级 和广大群众十分重视文物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 让我印像最深刻是里面的陶瓷瓦罐。

在唐宋时期,雷州的手工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陶瓷、纺织、铁工、木雕等项目成为重要的行业。

尤其是雷州陶瓷生产,曾发展成为古雷州半岛最具特色、影响最大的手工业部门。它兴起于唐宋时期,是古代广东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其造型美观,技艺精湛,色调鲜明,是当时远销国内外的精品。明代,由于实行海禁,导致雷州航运业的衰落,陶瓷外销被迫停止。

由此,雷州的陶瓷业也陷入了一蹑不振的境地。直到现在雷州的陶瓷还是有一定的名气的。

从博物馆内的一些壁画和资料中我们都还可以隐约看到雷州当年灌溉农业的发达程度,因为从宋代开始,雷州半岛的引水灌溉工程,是广东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北宋时期,雷州城西有西湖,城北有特伯塘,湖、塘均筑有引水渠道,可以引水灌溉农田。南宋时期,引水灌溉工程又大规模开发、修建,使之纵横交错,灌田方便。

绍兴年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开凿扩大特侣塘的面积,增大容水量,并且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开挖出3条引水渠道,起名为东渠、南渠、西渠。东渠即从特侣塘向南流动,汇入湖水,灌溉城东片;南渠既从西湖引水东去,灌溉城南片;西渠是从西湖导水西出,灌溉城西片。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雷州的水灌溉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设施,也越来越好。据史料记载,乾道的数年中,又有两度大规模地整修了引水渠道,增建了有关设施:一是在已堵塞的东渠东面,另外开通一条渠道,以引塘水南流,并修筑8条支渠,支渠的两头还各建有水闸1座,二是在已堵塞的南渠北面,又增加一条渠道,继续引导湖水和东渠合流。

三是在特侣塘加建8座水闸、24条渠道,以扩大灌溉面积。四是修筑拱海大堤。

经过这一番整治和新建工程之后,一马平川的雷州城郊东西洋,“沧海变桑田”,成为“万顷连云”的良田佳景,有力地促进了整个雷州半岛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流传“洋田丰,雷州足”,“洋田歉,合浦饥”。

的确,这里素称“雷州粮仓”,当之无愧! 雷州文化源远流长。不过,在隋朝之前,由于地处天涯海角,瘴雨蛮烟,所以,这里的文化教育还比较落后。

从唐代开始,雷州出现了“阎有塾堂、巷有校室”的喜人局面。唐宋名宦:李晋、寇准、李纲、胡桂、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良等先后受贬南来,他们在雷州不遗余力倡教办学,传播辉 1/2 煌的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为雷州的文化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中,北宋名相寇准的功绩尤为显著。成淳七年(1271年),雷人在旅忠词旁边兴建了一所“莱泉书院”,既以纪念寇公,又以培育雷州立子。

从史料统计得知,到了明代,雷州城区已拥有9所社学和雷阳、平湖、崇文、怀坡、文会等5所书院。清光绪年间,雷阳书院已经发展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

这些社学、书院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发展雷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发挥了历史性的巨大作用。雷州地灵人杰,人才辈出。

如留下“九耳呈祥”动人故事的唐代俊杰陈文玉先后任东合州、雷州刺史,功勋卓著,曾被太宗降诏褒奖:“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他被后人尊为雷祖,立祠纪念,又如历官福建古田、台湾知县、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的陈瑸,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被誉为明、清岭南三大清官之一,迄今,台湾仍流传脍炙人口的“陈瑸放犯”故事,再如乾隆年间进士、翰林编修、大家者陈昌齐(字观楼),他书示村民的“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的哲言至今仍振聋发聩。

明、清之秀,仅雷州府辖下的海康县就孕育出22名进士。国家的未来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而教育为年轻人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基础。

当代雷州的发展大计还是落实在教育上。 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革命斗争史室,展出本地区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文物。

有大革命时期的农会会旗、农协会会员证章、农民讲习所学员证章、农协会传单,武器、文件。抗日战争时期宣传印刷品、土地雷等,还有日寇在雷州的暴行图。

解放。

6 写雷剧的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位于雷州半岛北部的一个革命老区村庄。雷剧,是我们家乡传统的剧目,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的八月十五和正月元宵节都要在村中上演。

雷剧不仅为中老年人所厚爱,而且受到青少年人青睐。而我也喜欢看那古香古色的雷剧,每逢演戏,我总是跟着家人去饱享眼福。

八月十五那天,天刚亮,我就早早吃完饭,拿着一张长凳子,到戏场上占一个好位置。晚上,我向爸爸要了一些零用钱,就兴高采烈地来到戏场。戏场很热闹,环视四周,有很多小食摊,有虾饼摊、汤圆摊、白切狗摊等,犹如一个小集市。我向戏台上看去,戏还没开场,音箱里正播放着轻松的歌曲。戏台很宽,台前降下帷幕,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很壮观。

忽然,台上的灯全亮了,帷幕拉开,锣鼓响起来,演出即将开始,随即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今晚演出的是《哪吒闹海》,只见一个活泼可爱的哪吒在台上欢蹦乱跳着……。

台下的观众被陶醉了,我仿佛也置身于神话当中。这时,爷爷凑过来说:“好看吗?”我连忙说:“好看,好看”。“爷爷,你小时候也有这么好看的雷剧吗?”我接着问。爷爷笑了笑说:“哪里,我们这一辈可比不上你们。在旧社会,艺人社会地位低下,雷剧也受到扼杀,国民党 曾命令禁止雷剧活动。解放后,雷剧才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雷剧也进行了改革,比以前精彩多了,听说有一个叫林奋的演员还上北京表演获得了“梅花奖”呢!”

听了爷爷的话,我心想,雷剧确实是雷州人民情有独钟的剧种,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它。

据说,雷剧源自雷州歌,已有300多年,由于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唱词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雷剧更是如鱼得水,迅猛发展。文化部专员到雷州半岛考察,目睹雷剧的盛况,由衷地赞叹:“风景这边独好”。

家乡的雷剧,作为一种地方剧种,是家乡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颗明珠,愿这颗明珠在雷州半岛这红色的土地上永放光芒。

7 传统文化雷州戏剧作文1000字以上

我国有很多传统文化,春天放鞭炮、贴春联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情人节可以恩爱相会……现我来说说情人节可以恩爱相会哦!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牛郎少年,后来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

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

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

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

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

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

8 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题的800字作文~~~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全市人口150万,雷州城为雷州市人民 所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雷州富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名列中国10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雷州便有人类的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粤之后“楚子熊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州由于历史的渊源和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在雷州这块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上,人文景观荟萃,名胜古迹众多。经县级以上人民 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7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氏宗祠、唐氏墓群等四处为地市级。市博物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通过 拨巨资,群众筹善款等方式,积极修葺,恢复文物古迹面貌,抢救了大批文化瑰宝,同时在雷州城修建了西湖公园、三元塔公园和雷祖祠旅游区。

雷州景色美不胜收,既有“西湖翠堤”、“燕塔题名”、“一龙烟绕”、“万顷连云”等旧雷阳八景,也有天成台、高山寺、宝林禅寺等新景点。登临三元古塔,极目东眺,万顷良田,莽莽苍苍。南海波涛,水天一色,令人目不暇接,游人到此,莫不惊叹天地造化之奇,鬼斧神工之妙。

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元宵佳节,城乡各地的“飘色”游行与“傩舞”表演,气势恢宏。阳春三月,松竹、南兴、覃斗等地流行的“散花舞”引人入胜 。源远流长的雷歌、姑娘歌和人民津津乐道的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雷剧,更是经久不衰。

雷州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饶。肥沃的大地慷慨地为勤劳的人民捧上香甜的优质大米,鲜美的鱼虾,晶莹的白糖, 的南珠,壮硕的牛羊,争奇斗艳的花卉,四季飘香的水果……

啊!雷州,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我爱你!

全部封锁断绝交通是《椰林曲》部老**的台词。作家是李英敏创作、1957年上海**制片厂出品的故事片《椰林曲》取白了当年这条红色交通线上我地下觉员黄荔容奉命三渡琼州海峡海送电台的真实史料。《椰林曲》是一部王为一执导,陈残云、李英敏编剧的**。上海**制片厂摄制于1957年。讲述了抗战时期,海南岛的人民武装部队参谋潭真和班长张陵,奉命去雷州半岛取电台,以取得与党中央失掉困亮的联系。先后两次都未成功亏慎。第三次,张陵的妻子林秀梅在老船公的协助下到达了雷州半岛。

茂德公古城,是整个茂德公古城景区的灵魂。唐朝在古时的中国是一个多么兴盛丰富又相对自由的朝代,茂德公古城的“仿唐”,便应是向这种丰富自由的一种致敬。茂德公古城,集旅游度假与购物娱乐于一城,设有**院、购物广场、特色食街、中西餐、精品店、客栈、咖啡屋、清吧酒廊、本土特色和民俗特色工艺坊等。

别样风情的古街,月照楼阁,琴声悠扬,身在其中,如穿越时空,飞越红尘,带给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穿越时空的感受。

雷州有许多好吃的,什么最好吃你自己去品。

狗煲。

秋风起,狗煲香,都说瘦娘狗煲好吃,我吃过几次都感觉只是名声而已,一般。还有人传说她的煲里放了“东西”吸引人。

白斩狗。

这是雷州出名的品牌,当时湛江评比名菜时,园中园送的白斩狗评上了。在酒店里点白斩狗肉,当然要在园中园点。但如果是大排档,我劝大家还是移步客路,才是正宗,包括佐味,客路是用狗盐(辣椒盐), 城里是味酱 ,醮起来,狗肉风味大不一样。客路的狗煮全熟,城里的生意人,只想称重点,半熟的,全没有客路的狗肉那种天然肉香味。吃白斩狗肉,要用米酒,最好是雷州本地酿的米酒。米酒与狗肉混合的香味,让你的手指头留味几天,不信你试一试。

牛腩。

都说上坡牛腩出名,我也吃了几次,只感觉他的人多,客多,味道不怎么样。真正让我回味无穷,频频回头的是城内十字街,文化馆宿舍对面的牛腩档的牛腩和牛腩饭,还有它牛腩里煮的咸菜!原来这家老板是个男的,很尤其他的牛腩饭。我有一亲戚经济拮据,不常买牛腩,只好经常买牛腩饭。听说吃不上牛腩,只吃牛腩饭也可过过瘾。

鸭脚。

雷州宾馆粥档处的鸭脚令我回味(信社门口有两档,是靠近外贸方向那档呀)。每次和朋友一起夜里玩得晚,必要去吃,记住,要喝啤酒。鸭脚要叫老板在锅里炒一下,这也是要记住的。否则,味道出不来呀。到时,你别上呀。

烧排骨。

世界上最好吃的烧排要数光头国的烧排。这个老板生意只做到中午,去慢点没排骨了。排骨斩时永远是刚出炉,热热的,松软的,香香的,很开胃口。这里除了排骨这个招牌菜,其他的东西也不错,最大特点是原汁原味,如猪肚、白斩鸡、猪大肠等。特别提示,他做的猪大肠很好吃,“也是世界第一好吃”!地点在哪?水泥厂附近,有招牌。记得,超出12点半,别费心机去呀,没位也没吃的了。第二天再去了。

土丹。

生吃,也是把土丹翻、洗干净后,放之盘内,加入适量蒜溶酱即可。(注意蒜溶酱不能太多,要适量)其味道鲜美,口感脆爽。腌土丹,这种吃法较大众化,容易接受。可以来拿煮粥,要说哪里的“土丹粥”最好吃,当然是雷州宾馆左边,也就是城内市场路口,那里的“土丹粥”最好吃了。每次去吃都要排很长的队,晚一点去的话就没有“土丹粥”了。

瓜补。

还有**院处的“瓜补”。--也是雷州一绝。(由青瓜制成,北方人叫黄瓜) 雷州其他任何地方的“瓜补”,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都比不上雷州**院门口的。这是我走过好多地方偿了相同的货物后得出的结论。 它的味道甜、酸、辣适中,瓜肉鲜红,入口爽脆,咬之有声--特爽!还辅以一杯甜酸辣味的、清凉的、色泽淡红的水,入口感觉凉沁肺腑--特畅! 这老板靠这小小的青瓜养全家,并发财、起高楼。可惜,他的继承者无入心经营。

现在的“瓜补”已经比不上,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味道了。 即便如此,它还是世界上第一好吃的“瓜补”!

支棕饼。

我爱南门市街口卖的那挡“支棕”饼, 用红糖、红枣和盐做的,软软的,入口即化,满口留下糯米香, 但是还不及企水港以前那家,小时候吃过,里面加了肥猪肉粒,可惜现在那家人老人不在了后继无人。有十几年没吃到更好的”支棕”饼了。

鱼咸卤。

想到吃就想起我的奶奶!她以前亲手腌制的鱼咸卤非常地道,用一大公碗的青鱼兑一大公碗的粗盐(乡下人的标准比例)放在泥坛子里用盐在坛口密封好埋在地下三至五年才起出食用,里面的青鱼还是鱼肉完整有弹性,净吃青鱼或用咸汁点半肥瘦猪肉和白切鸡零舍美味! 鱼咸非常压虚火和咸香四溢!现在的雷州卖的鱼咸多数是陈年不足就起坛卖钱了,青鱼也变得烂泥一般,远没有以往老人那份耐心和用心腌制的可比,点食物吃起来是咸有余而鱼香不足。 鱼咸必须密封,开封后要小心用盐封好口,因为它见风会生虫子!

猫王煲。

雷州雷南大道路头出现一"猫王煲",专做猫肉煲的 没吃过,不知味道如何 哼,多少都不够虾我吃我专吃猫

牛骨子。

记得小学时候经常在三小那边的牛骨子店吃牛骨,现在都还记得那样的甜味,尤其是一转弯的第一家配料做的特别好,酸辣酸辣的,汤更是一绝,让人越喝越想喝。首先,选料不错,可供选择,有老、嫩狗肉可选,各凭所好。第二,煮得够火,不象城里其他档口的半熟品(小贩为了称时重一点),因此,吃起来也特别香,有着浓烈的肉香。第三,配的狗汤味道可以。很开胃。第四,醮狗肉的调料(雷州人叫味辣)地道。既不象城里的那样马虎,不咸不甜的样子,但也免去客路调料太干,不容易入味的缺点。它是一种较稠的液体性,带咸、酸、辣、香多种味道的混和。为狗肉的香爽可口增添不可缺少的调配。 但,本档口只有糯米酒和啤酒。我昨天喝的是糯米酒。当时,和着狗肉喝,感觉可以,但没想到它的确很上头。--所以,建议最好不喝这种酒。总的来说,这档狗肉可说在雷州城里属第一了。名气挺响的。 档口名字--靓记白斩狗档。'地址:上坡供电局门口,往水店方向上50米左右。(记得看清档口名哦,这里有很多家白斩狗档呀。)

雷州甜糟。

冬夜的雷州,还有一样东西的香味,揉和着冷风的气息,飘荡和充斥着雷州的街头巷尾--甜糟。冬夜或清晨,喝上一碗甜糟冲蛋。那种体帖入微的、温暖的感觉淋漓尽致! 制作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把甜糟煮沸了后,把蛋敲捣在碗里,然后把煮沸的甜糟冲下去即可。甜糟本身有甜味,如果能吃甜,也可自己加点糖。如果觉得这样冲的鸡蛋太生,也可把蛋倒入锅内煮,但注意不能煮太久,否则,会使糟和蛋都变涩,难吃。 这样制出来 的甜糟特别香甜可口,有种浓郁的酒甜香。 如果你是雷州人,相信你也多少吃过它。城内十字街做的甜糟最好吃!

海豆芽。

海豆芽——“胶墙”(雷州话)也是雷州一绝。 雷州人俗话说下酒的菜“一狗二鲎三胶墙四花生”,海豆芽排名第二呀!的确,这样东西放足味道,加点辣椒,经雷州的厨师炒制出来,味道一流!为什么说是雷州一绝呢?因为,我到过许多地方,都找不到这样东西,而且就算是湛江范围,除了雷州人炒的海豆芽,我觉得其他地方制作的味道差很远。海豆芽的好吃,我曾在雷州法院宿舍的门口一档冰花档吃过味道绝佳的。至今怀念。可惜你们回来时逢冬天,未必有得尝试。)

腌蒜。

又是大蒜逢春的季节,列位,可记得我们家乡的“腌蒜”?中午,特地吃了一次,味道好极了,真是开胃哦!

腌蒜这东西,唯一的坏处是吃了口臭,其他全是好处呀。

1、它很下饭、开胃;

2、它抗防癌;

3、它杀菌消毒

制作方法简单极了:买来新鲜上市的鲜蒜。清洗干净。用手扭成小段(记得不用刀切,会影响味道的哦)。放之瓷器内,加入盐、酱油,用手轻轻捏搓;再加入花生油或芝麻油;再轻搓和即可上桌。当然,酒店里的制法会加点糖、少许醋。也有加入榨菜丝的。或榨菜丝、香菜齐加的。 老实说,我也赞成加榨菜丝,因为,我试过,觉得不错。榨菜丝以其特有的脆爽、香辣,增加了整盘菜的口感和味道。 如果是喜爱香菜的人,你也可加入香菜。特别是家有50岁以上的人,这香菜可以降血压的功效,有利于健康的。

合捞饭。

“合捞饭”(雷州话读,第一个字的读法是雷州人对青蛙的叫法)此种“合捞饭”只在雷州有。 “合捞”是产于山村田野的绿色作物,人们常采它来包棕子。如果你不知道它的样子,应该吃过正宗的雷州棕子,其味道就是“合捞”发出的味道。北和镇有条村叫迈草仔,入村即可闻到这东西浓烈的香味。 “合捞饭”制作方法是:把“合捞”采来洗净,用砧板跺碎。把锅烧热,加油,放入大蒜头爆油。放小火,倒入碎“合捞”慢炒。一直小火炒到“合捞”干,香味充斥着整个房间。洗米放水,加入炒好的“合捞”,煮熟即可。如果,能消化,可以用鸡、鸭汤煮,或者,没有高汤在清水中加猪油煮,更为香味四溢。 “合捞”及“合捞饭”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尤其适合女人食用。冬天进补,是穷人的宝。

纪家美食。

各位朋友,不知你们是否去过纪家镇?前段子应朋友约去纪家玩了几天,北仔银白的沙滩和明媚的阳光,碧蓝的海水,迷人的景色让我溜连忘返。民以食为天,纪家人真识饮识食,一个小小的镇竟有十几家大排档和酒家,各有特色。晚上朋友带我去“平记大排档”大食一顿,未食先给老板和服务员的朴素,和气与热情和周到的服务所折服。酒翁之醉不在于酒,而在于“美食”。现说起还禁不住流口水,回味无穷!一些平味不过的排骨,田螺,青菜,牛杂等,在厨师精心的炮制下成了一碟碟色味俱全的美味。哈好戏在后头,既是海滨镇圩当然少不了海鲜啦!大虾大蟹鲜鱼都成了盘中之物,真“美不胜收”,哦!还有特别向朋友们推荐的是“白鸽粥”,那是让食者满足口福同时还可以滋阴补肾呢!!真是一“吃”两得!如果大家有机会去纪家玩一玩,不妨去“平记大排档”品一顿,会有同感的,到时记得和大家分享啊!“平记大排档”地址在:纪家圩文化楼“背后。说到纪家的美食,非北风鸟属!

烙鸟饭。

雷州话叫做“烙鸟饭”。把晒干了的鸟放进饭里煮熟即行,饭的味道挺好。关于鸟的套餐是:1、清蒸;2、油炸;3、油烙;4、下汤5、干鸟烙米饭。这也叫全鸟餐。

我的家乡在广东湛江。雷州半岛的红土地上,流行着一种古老的剧种,那就是雷剧。

雷剧没有国粹京剧、黄梅戏等剧种那么有名,我对它却情有独钟。原因有二:一是从小看雷剧,看出了感情;而是雷剧相对我来说通俗易懂,而京剧、黄梅戏听了半天,不知所云。

我看得最多的是普通雷剧团演出的雷剧,乡亲们称这种剧团为“厚皮班”,意指演员脸皮厚,什么都敢演都能演。还有一种高级雷剧团,从演员到剧团配备都较全面先进,一般在高级剧院演出或者到外地表演,所以乡下很难欣赏到高级剧团的表演的。

但在文化落后的农村,乡亲看到雷剧便心满意足了。他们称看雷剧为“看戏”。每逢庙祭、节日、喜事等日子,村里就请来戏班子,搭台唱戏三五晚。演出费用一般是村民按全村人口均摊。如果觉得该戏班子表演出色,会再加演几晚,有时村里有钱人或者经商的人为了祈福,自己也会出钱加演。

有请戏班子传统的村庄都会在村中心建一个戏台。戏台呈长方体型,用沙石泥土堆砌而成。四角植四支电线柱子,用来挂布幕、电线等。

太阳刚落山,偌大一个戏场子里陆陆续续来了一半人。农村人没有先来后到的观念,大家为了占个好位子,往往使用出很奇怪的办法。有人早早就把桌子、椅子放在场子里,叫自家孩子看着,有的甚至把牛车驾在场内较好位置,戏演几晚就停在那里几晚,坐在牛车上看戏是不错的选择,累了困了,就在车床里睡了。小孩子是第一批到场的。他们早早地吃了晚饭,开戏场嬉闹。我小时侯喜欢到戏班的化妆室看演员化妆。看着女演员描眉涂唇,男演员画大花脸黑胡子等,觉得有趣极了。天色渐晚,劳作了一天的大人们,吃完饭也来看戏了,一些外村的人也会跑来看戏的,场子里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年轻的男女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伴,聚在一起。乡下没有什么正式的社交场合,戏场子就成为一些渴望爱情的后生妹子的相亲场所,据说效率挺高的,以戏结缘的农村男女时有发生。我很小的时候,那些要看戏的外村人还得买票,结果,戏场子四周的高地和大树上,经常坐着不少人。近十年来大家生活好过了一点,才不那么吝啬,有戏出演四乡八邻的乡亲都可免费欣赏。

演出终于开始了,报幕人报了剧目后,台下一片寂静。接着,铜锣、狮子鼓、唢呐、笛子等乐器声音有节奏地响起,幕帘徐徐拉开。第一个角色出场,唱了一会段子,都是民间的祝词,无非是风调雨顺、多子多孙,平安幸福之类。祝词唱完,才是真正的演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剧情渐进,或催人泪下,或诙谐搞笑,或情节曲折。当然也有很沉闷的剧情,遇到这种情况,没有耐心的人们便早早退场回去睡觉。毕竟,第二天还要到地里劳作的。

与其他剧种差不多,雷剧上演时,是分为一幕一幕的,有生旦净末丑等角,道具、灯光、舞台、音乐、服装、化装、导演、场记等要一应俱全。谓之雷剧,当然是用我们家乡的方言雷州话来演唱、对白的。雷剧剧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宫廷戏,如樊梨花征西、薛刚反唐、程咬金瓦岗寨称王、杨家将、穆桂英挂帅、包公斩美等据传统说书改编的戏剧,一种是民间戏,如乞丐中状、花好月圆、孪生子、樵夫杀妻等在雷州半岛流传已久的故事。比较常见的一种剧情是:书生家穷,赴京赶考,路遇奇事,金榜中状,衣锦还乡,夫妻团圆。有喜剧、悲剧和正剧,喜剧居多。所以,看到开场时主角的悲惨遭遇不必担心,一般结局都是恶人被惩,好人好报的。

爷辈和父辈看戏看得多的人,经常看到重复的剧目,但他们仍看得有滋有味,依依不舍,也许是好戏不嫌多吧。乡下人看戏也有讲究,一看文生与正旦(人们称男主角为文生,女主角为正旦)的才貌与嗓子;二看服装道具是否崭新好看齐全;三看后台(称配乐的为后台)能否更得上剧情,锣鼓唢呐是否响亮;第四才是看全体演员的才貌、嗓子、配合等。

记得我小时候,喜欢看有杂子或尼婆杂(男丑角或女丑角)的戏目,因为他们的唱词、对白和动作会很幽默好笑,让人忘记困乏。后来稍微大一点,那些悲惨的,甚至沉闷的也有耐心地看下去了,常常陪大人从晚上八点左右看到凌晨一两点。有时剧情拖沓过长,我也奉陪到三四点,而与我同龄的孩子大都已经呼呼大睡了。这也许是我从小喜欢文学的缘故,雷剧是一种戏剧,当然也是一种文艺形式,其中的文学元素也是比较多的。初中时,看到鲁迅先生写的《社戏》,颇觉亲切,常常拿其中的场面跟看雷剧时比较,仿佛又回到演出雷剧时的戏场子。

关于雷剧,还有几个让我难忘的奇人轶事。

村里有一老翁姓陈名荣居,现在大概已经八十好几了,人称居公,是一个十足的雷剧迷。四乡八邻只要有雷剧上演,他都不怕路途遥远,步行而去(那时,自行车估计在中国还没有多少辆)。据说有一次,他听说二十里外的一村庄请来了一个口碑不错的戏班,便在太阳还未落山的时候出发,跋山涉水寻戏而去。等他到达戏场子时,戏已经演至最后一幕了。第二天回来,他的脚都肿了,可他逢人就夸:那文生正旦的桑喉啊,真叫人过瘾,那后台服装啊,真让人惊。总之,不虚此次远行。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1977年。那时,刚刚粉碎四人帮,农民们心里那个乐呀就甭说了。生产大队请来一戏班子,准备大大庆祝一下。可是,问题来了:没有戏台了。戏台早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当做资本主义象征毁掉了。大伙好几年没看过戏了,心里一急,便想出用八仙桌搭建戏台这一绝招。于是,每户人家把八仙桌提供出来,平堆在一起终于把戏台搭好了。全大队的村民和四邻的乡民纷纷前来看戏,可是戏场子的围墙也早没了,如何收票呢?又有人想出主意:用一只只一人多高的谷围(一种装谷子的农具,用大毛竹编织而成)把戏场子围起来,只留一个小门口收票。开始还好,后来人越来越多,谷围都被挤歪挤破了——那时据说票价只有5分钱,可是还是有人舍不得的。最后,大队书记决定,撤走谷围,让大家舒心地观看。戏开演前,乡亲在大队书记的带领下,齐呼三声:“社会主义好,***好!”

这个故事是父亲告诉我的,他那时还是年轻的后生,还没认识我妈。

还有一个传奇人物,不得不提。我们邻县有一个人叫黄祥荣。黄与妻子中学同窗多年,感情深厚,黄对妻子更是爱惜有加。不料,妻子忍受不了贫穷的日子,与来村里建房的泥水匠眼来眉去,勾搭上了。最后,她竟抛夫弃子,跟泥水匠跑了。黄祥荣气苦之下,写了一个雷剧剧本,叫《黄祥荣苦情之歌》,从中学的友情说到情投意合而结婚,从婚后虽然朴素但甜蜜的生活说到妻子红杏出墙,真是一把眼泪一把情,凄凄惨惨戚戚。众多雷剧团纷纷演出这个剧目,乡亲也想从舞台上看身边人的故事。一时间,《黄》剧剧情、唱词、对白等老少皆知,巷陌皆闻。黄祥荣也成为雷州半岛一时风头无二的风云人物。

最后一个故事跟我的表哥有关。

那年,表哥村里请来了一个戏班。戏班实力雄厚,一连演出了十多晚,众乡亲觉得他们演得精彩,不过瘾,一再要求加演。那天晚上正演出著名的传统剧目《乞丐中状》,剧情演到一半的时候,文生突然中暑,回到休息室便晕倒了,不能继续演出。这可急坏了团长和导演,两人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表哥自告奋勇,表示可以出演文生一角。表哥曾在市里的高级雷剧学校进修过两年,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便不继续学习了。团长无奈之下,只好让他试试。锣鼓声重响,表哥化妆完毕披挂出场。他一段高音的唱词响彻全场,把观众的抱怨声都平息了下去。表哥也真够牛的,把那文生的角色演活了,比之前那个演员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剧情高潮,文生与正旦一段催人泪下的对唱,深深地打动了乡亲们的心,赢得了如潮的掌声。

更有意思的是,表哥也赢得了那正旦的芳心。原来,那正旦演员芳龄二十,尚未婚嫁。她见表哥初次登台便表现出色,才华横溢,便在台下追求起来。表哥见那妹子姿色动人,性情温婉,正和心意,便与她交往起来。不久,那正旦便成了我表嫂。表哥后来与表嫂联袂出演过许多戏,前不久才宣布退休,告别剧坛。

如今,身在异乡,我已经有四年多没看过雷剧了。每当看到电视**上有戏剧节目、画面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亲切的雷剧,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乡亲,那些跟雷剧有关的传奇人物。

想起饰演包拯的红黑脸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呔,那陈世美那厮给我带上堂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55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