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第1张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

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粪船过江------------装死。(装屎)。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屁股吃人参----------候补。(后补)。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守著厕所睡觉--------离死不远。(离屎不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1“新天后”在宿舍声嘶力竭大唱摇滚:“我要改变,我要大变……”正在看书的“书虫”猛然抬头惊问:“厕所不是空着吗?”

2

3有一次偶和偶朋友一起在餐厅吃饭。我们坐在那里等服务员给我们上饭。过了以 后来一个乞丐端了一个碗走到偶朋友的背后轻轻的碰了碰他想象他要钱。偶朋友正和偶聊天兴起以为是服务员端饭了,就没有回头把乞丐手里的饭碗拿了过来往前面一放。我们当时全都楞到那里那个乞丐更是欲哭无泪(打死他也想不到这个也有人抢饭碗)~~~

4大学时我一哥们儿在校园里遇一美女,一见钟情,每天就魂不守舍的。一天中午我和他外出吃饭时,那美女正从身边路过,我哥们儿顿时拉着我紧跟在后,见那美女进了一面馆,于是我们也坐了进去。我劝我哥们:“都大四了,抓紧哪~”于是他鼓足勇气,走上前去,憋红了脸问道:“同学你叫什么?”那美女楞楞地看着我哥们儿:“我叫牛肉面。”哥们儿当时就傻了,我旁边笑翻了!

5童童问妈妈:“为什么称蒋先生为‘先人’?”妈妈说:“因为‘先人’是对死去的人的称呼。”

童童说:“那对去世的奶奶是不是要叫‘鲜奶’?”

6过去寝室中的一个兄弟,凌晨4点突然坐起大叫一声"快起来,上课迟到了!"然后立刻有两人爬起来穿衣服。当时我正在玩pc。

7某天晚上吃了我最最讨厌的苦瓜之后说出来的:"XXX(偶妈的名字)你丫的再给我做苦瓜你给我去死"当时可能吼的很大吧,睡在另一阁的老妈都听到了,第二天早上她怒气冲冲地把偶审问一番后狂K了偶一顿可以说是吊着打

8一个同学,白天去骑马,晚上还在兴奋,后来睡着了,我们打牌,过了一会,这人说:驾!驾!驾!驾!驾!驾!驾!驾!驾!驾!驾!!!!!

9有一同学喜欢一边便便一边吸烟 一次刚从厕所出来 大声对我们说:“啊~~拉着烟 抽着屎 真爽``” 狂晕

10以前回寝室的第一句总是问:“有没有人找电话打我啊

11一次,和寝室室友斗嘴,他说不赢我,打骂一句“你是我爷爷的儿子!” 全寝室在1秒的安静后狂笑!

12偶小时候一次吃东西吃坏了肚子,第二天给老师写病假条:“老师,我昨天吃坏东西了,肚子不舒服,早上起来上泻下吐。。。” 寒啊,不知道老师什么感想

13一次跟表妹在家吃饭,不小心倒了汤,面纸都用光了,表妹忙喊“快点,快点,去厕纸拿厕所

14同桌的东西掉地上了,弯下去捡 偶用脚踩之,不料踩中其手 其大怒:“敢踩我脚?!”

15上高中时,课堂纪律混乱,老师一怒之下揪起XXX,说:XXX,你给我站墙上去!~~~~~~~~~~全班暴寒~~~

16有次外教在大教室讲课时SHOW普通话,本来想给他个面子,夸他普通话说得真标准,可是出口成了你的标准话说得真普通,寒,人都笑我。

17和MM在卖豆浆油条的小摊前,我喊到:”老板,要一份油浆豆条”MM暴笑.

18偶高中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你们这是死猫碰到瞎耗子 结果。。。 满堂爆笑!

19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同学生日晚上请我们吃饭 我回家后和我妈说:“妈 今天我同学结婚晚上请我吃饭!“

20餐厅里人巨多,我大声喊:老板,来个没调料的辣椒。。。。 服务员也大声重复道:11桌,加个没调料的辣椒!!!。。。

21我:那是我们物理老师。。。

同学:教什么的阿?

我:化学。。。

22妈妈出门打麻将之前,跟我说:“你把衣服都放到冰箱里,把菜都捡到洗衣机里面克~~~~~

23一日俺地MM出去买东西! 忽然看到天上飞过一乌鸦嘎嘎的叫!于是从她嘴里崩出一句:“哎呀这青蛙飞的真低! 晕死我了

24 我总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我话多

初中有一次念课文,是XX在走廊里游荡,我念成了XX在走廊里*荡……老师脸都红了。

高中的时候和同学出去,学校边上有个中国光大银行,刚开张,所以牌子上还挂着红布……但那布就挂在了中字上把字挡住了……我就念成了“国光大银行”……同学都笑疯了,几年我都抬不起头啊!

25我们宿舍一个人喝多了要去尿尿然后带出一句冷话:尿喝多了,酒就特别多..

26有次听广播,是个什么导购热线,有个打电话进去,主持人就问他:“您贵姓啊“

他回答说:“免姓贵王!~~~~~“

27买橘子,老板:一块五一斤。我:太贵了,五块钱三斤吧。老板:不行不行。

28给反应很快的阿婆: 那天您坐在公车上,252司机的紧急刹车,您重心不稳冲了出去,竟问司机:“找我有什么事情?”

29 给亲爱的学生: 虽然教官我真的很忙,但在厕所看到我,请别向我说:“教官,这么忙还自己来上厕所啊!”

30天很热,学校却停电了,从白天一直到晚上10点,晚上我们女生宿舍很安静,大家都在阳台上乘凉,男生宿舍却很热闹,一阵骚动后,男生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只听见对面的走廊传来有组织的呐喊:"来电,来电,我们要来电!"大约10多分钟后,学校居然真的来电了,对面传来一阵欢呼,宿舍区趋于平静

一直到了晚上11点的熄灯时间,男生由于停电时间太短,又开始整齐地喊起来:"延时,延时,我们要延时!"一向苛刻的学校居然又同意了这群人的无理要求,破天荒地延长了来电的时间

正当我们准备休息时,一件让我一辈子忘不了的事情发生了或许是男生过于兴奋,因为他们的2个平常不可能的请求居然被学校实现了,于是对面的男生宿舍传来了更有组织并且气势磅礴的呼声:

"女人女人我们要女人!!!"

31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呀!

32朋友问我电脑配置,我说显示器是彩屏的。(本来是想说液晶的)

33同学的高中同学(一男生)走进面馆很酷把头发一甩:“老板,2两葱不要米线!”完了还加一句:“多下点米线啊!”老板:“。。。。你到底是要米线还是要葱??”

34、有一次寝室里同学的老妈打电话过来

我习惯说“他不在”,但是这一次我想说的的是“已经出去了”

结果说出来是:“他已经…不在了”

35、 高中时每人发个胸牌。。一次来检查前,班主任跑到教室大声喊,大家快把胸罩戴起来,来查拉。。 全场鸦雀无声。。。

36、有一次我大叔见我小姑在搽大宝,突然大叫一声:“你皮肤这么好,还用护舒宝啊?”

37、我宿舍一个同学的高中同学打电话来,他说找谁,我说不在,接着说了谢谢

38、以前别人来我阿姨家作客,刚进门的。刚好我阿姨要去上厕所。她连忙招呼客人说:“你们坐哈坐哈,我去厕所给你们倒点茶喝!”

39、我们单位早上上班有车子接送的,因为车子不大,有一次,一mm上车后没座

位,坐我旁边的一男同事忙站起来,热情的和她打招呼说到:“某某,你坐我屁股上吧!” 我当时一直狂笑到下车~!

40、大学时候,一同学和我争论问题,一时处于下风,情急中一拍桌子起身大叫:你胡说,我又不是不傻!

41、我一哥们去相亲,回来大家问他怎么样,哥们讲:这个女孩真糙。中午到了饭点,2个人进了一家牛肉拉面馆,女孩对师傅大声说道:嘿,给拉2碗~~~拉面的师傅说:你吃吗?吃我就拉。

42、小时候冰棍雪糕的一般都是推着自行车叫卖,有一次,在屋子里听一阿姨喊:新来的雪糕,热乎的。(估计阿姨以前是卖油饼油条的)

43一次教育局领导视察课间操,结束后,本应由体育老师宣布“解散”,但一时情急,忘词了,憋了半天,大喊:“撤退!”

44上大学的时候去衡山玩,当时爬山爬了一半,累的正想歇会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个买纪念品的欧巴桑,上去开口就问:"老婆"

45上自习的时候,大家都在看复习,GG对MM说:“我刚背了单词,帮忙默写一下。” MM不想默,GG就求她,你(摸)默我吧,(摸)我吧!!结果MM实在忍受不了,大喊,老师你看我不想(摸)默他,他非要我(摸)默~~~!!!

46有一天去同学家吃饭,喝了点酒,她爸爸忽然进来了,本来是想喊叔叔的,结果说错了,说:“爸,来座!”~~寒!大帮同学笑得要死

47我同事跟人争执,急了张口来了句“你以为我吃饭长大的啊?”我一直纳闷他到底吃什么长大的。"

48小学时一个很讨厌的男生找我借橡皮,我不借,他就死缠烂打,之后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狂吼了一句“我不嫁(借)给你”当时同学们立马安静下来了,,,。

49一次ktv,点歌,一mm大声喊:给我点一首周截棍的“双杰伦”

50我唾你一脸狗屎!

51今天早上上班赶公共汽车,到站台的时候,汽车已经启动。于是我只好边追边喊:

“师傅,等等我!师傅,等等我呀!”

这时一乘客从车窗探出头来冲我说了一句:“悟空,你就别追了。”

52一个顾客气愤地跑进裁缝店,

指着店主给他设计的时装说:“我站在街道拐角打哈欠,两个人把信塞进我嘴里!”

53一小学生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特别紧张,老师鼓励了老半天,手心还是冒汗。终于轮到她了。 小学生一咬牙,几步走到了台中央:老师们,同学们,我朗诵的题目是:红叶疯(枫)了(枫叶红了)

54 还是一小学生,看到被老师点到念作文的同学,特别羡慕,总盼着老师也能让自己念一回。机会终于来了。

某某,把你的作文给大家念一下!

小学生腾地一下站起来:《我的老师》。老师,我多象你的妈妈

55这回是一个歌舞团的学艺不精的主持人。

一次演出,之前没好好准备就匆忙登台了。演出依次进行。 轮到她报幕了:观众朋友们,下面请听犊(独)子笛奏

56我家里在冬天经常把大葱栽在盆子里,以保持它的鲜嫩。 我妹妹过年回家看到了,欣喜地对我妈说:哎!妈,这粗真葱 我和我妈皆笑倒。

57有个我叫大姑的邻居,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一早,在门口碰到她,我微笑着客气了一句:上姑啊,大班 呸!我当时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

58 某女同学,一天顾影自怜,忽转头对后面的人说:我的胸毛美不美? 吓人一跳,又说:噢,我是想问我的眉毛凶不凶。

59 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在全校大会上表决心:我们要学习红军过雪山爬草地的革命精神 从此以后终身被剥夺政治发言权利!

60 小时候我爸就给我讲语文书上有写刘胡兰的课文,当刘胡兰主动向日本鬼子承认她是来挽救全村人生命的时候,一个老大爷出面救她,台词是:小香子,你疯啦?!可是在 的年代,一个可怜的农村孩子大声朗读:小疯子,你香了?

61 高中的时候老师让我的同桌朗读课文,此女历来以朗读生动见称,那天也是同样抱着课本抑扬顿挫的朗读:

他坚守着暴风雪中的哨岗,手中紧紧握着一支钢枪(原文)

我们听到的是

他坚守着暴风雪中的哨岗,手中紧紧握着一支钢笔

全班一阵沉默,老师笑倒,之后同学倒

62 全体起立!奏国旗,升国歌

63 我带儿子去喂鸭子。他一边给鸭子撒面包屑一边追鸭子到处跑,我拿着他的苹果在后面追他(他不爱吃,我只能在他精神分散的时候伺机塞给他几口)。他不停地跑,我不停地喊他:过来 吃一口苹果再追鸭子!总是重复这一句,我终于大声喊出了口:过来吃一口鸭子然后很聪明地刹住了闸。

64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片课文叫瀑布的,中间说到作者转过一座山见到一条瀑布垂在山间,我的一个女同学朗读的时候也是声情并茂的念:转过这座山,我惊呆了,一条破布挂在山上。。。 全班同学都惊呆了。

65 还有一个从俄罗斯作家的小说摘来的课文里有一句是:这里的房子都是老爷(指有钱人)们的。

结果我的一个男同学朗读道:这里的房子都是老爷们儿的。话音一落,我们语文老师就疑惑地问他:那老娘们儿都住哪儿?

66最经典的是我有一次看窦文涛讲自己刚当主持时的糗事,切不说开幕抱成谢幕最让我喷饭的是他说 有一次主持一台晚会时,从容的上去,深情的说:朋友们,您见过黄河吗?您知道它是我们的母亲河吗~~

在一番深情的介绍黄河后,他说道:下面请听《长江之歌》

67一次我开车,坐我旁边的女同事突然问道:“你怎么开车不系安全套的?”

68周末回家,晚饭后烟瘾犯了,打算借口去散步。在门口换鞋时,老爸问我干吗去?我说:“去散个烟!”。结果老爸从我身上搜出一包白将,狠狠K了我一顿。

69上电脑课,一同学的机器有问题,于是大喊;“老板,换机子!”

70一次去麦当劳买甜桶,终于轮到了,我迫不及待的说:“给我两个滚筒!”。没想到那服务员对我大声的说;“两个滚筒,四块钱!”。

71俺碰到一个心仪已久的女孩从澡堂里出来,想套近乎,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你洗澡啊,里面男的多不多啊? ”。

72有一老师通宵麻将,见黑板没擦,大怒:“今天谁做庄啊?黑板都不擦!”。

73被老师留下做作业,不会做就抄别人的,然后去办公室交作业,看见老师说:“我抄完了!”。

74某君考驾驶证那天,特别紧张。考官为难他,叫他在路边有一个消防栓的地方停车。此君特紧张的说:“报告消防栓,路边有一个考官,不允许停车!”。

75肯得鸡刚出劲爆鸡米花时,一老太跑去,跟服务员说:“来份劲爆鸡丁。”笑到死~~~~

76在网吧,一同学突然举手,大喊:“老师,帮我开下作弊器”

以后,为纪念他,我们在体育课上总冲着老师大喊:“网管!他开作弊器!”

77买橘子,老板:一块五一斤。我:太贵了,五块钱三斤吧。老板:不行不行。

78一日吃饭。。。

“米饭,我的**怎么还没来,快点”

79刚才我一边看本帖一边吃奶油蛋糕,旁边的gg突然说,你这样吃豆豆,能不长奶油吗。。。暴寒

80在网吧,偶脑子想着下机,嘴上想说结帐,于是大喊一声:“老板,结(劫)机!”

81初中文艺晚会,抢答题环节

女主持:“大家注意了,不要抢的太快。等我说完开始在举手”

然后开始念题目,说,“现在开。。。”

这时候,一个选手就抢答了。

主持人就说“这位同学太着急了一点。我‘始’(屎)还在口里,你怎么就抢了”

全场那个笑啊:)

82西安称饭为米,同学从西安回来,进饭馆,大呼:“老板,拿碗米来!”老板寒!

83吃完饭,大喊,”网管,结帐!”

84一日,朋友去肯德基,营业员微笑地问要什么朋友说:给我个西班牙鸡肉卷吧!

85一次文艺晚会,主持人上台报幕:下面请欣赏,新疆歌舞——掀起你的头盖骨! 毛骨悚然!!!!!

86数学课,老师让人举例两个面平行,一生答:“桌子”,老师刚准备说好,她又补充:“和抽屉……带抽屉的桌子。”全班笑

另一人没听清,问旁边人,那人说:“她刚才说带桌子的抽屉”……又笑倒一片

如果有一台车,小明是司机,小华坐在他右边,小花坐在他后面,请问,这台车是谁的呢??

答:是如果的

你的一笑,狼都上吊;你的一叫,鸡飞狗跳;你的一站,臭味弥漫;你一出汗,虱子灾难;你不打扮,比鬼难看;你一打扮,鬼吓瘫痪

麒麟飞到北极去会变成什么?? ---冰淇淋(冰麒麟)

有一只狼来到了北极,不小心掉到冰海中,被捞起来时变成了什么 ---槟榔(冰狼)

谐音对联就是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 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上联:「丝」谐「私」。

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何」,藕「偶」。

下联:杏「幸」,梅「媒」。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

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借写竹咏物言志。

粟绽缝黄见

藕断露丝飞

上联谐凤凰。

下联谐鹭鸶。

孔子生于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上联:舟「周」。

下联:舞「武」。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雨洒灰堆成麻子

风吹荷叶像乌龟

上联:成谐(陈)。

下联:像谐(向)。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下联:「成霜」谐「成双」。

独览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上联:Do, Re, Me, Fa, So, La, Ti。

下联:一至七数字方言读音。

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按插」谐「按察」,「布阵」谐「布政」。

「尽是」谐「进士」,「汗淋」谐「翰林」。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

下联:「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

塔内点灯 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上联:诸葛亮字孔明。

下联:李太白字长庚。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联的意思 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 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尼肥和尚瘦 鬼短夜叉长

师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禾上」谐音「和尚」, 「绣裁」谐音「秀才」。

上联: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下联: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注解:

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下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

注解:

明代唐伯虎与张灵,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酒喝得一干二净, 人也真个倒也倒也。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上联:

细羽家禽砖下死

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娃挖蛙出瓦;

妈骂马吃麻。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叶能如荷叶圆。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1组谐音字。

移椅倚桐同玩月;

点灯凳阁各攻书。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2组谐音字。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3组谐音字。

指挥绕纸灰,纸灰飞上指挥头;

修撰进馐馔,馐馔饱充修撰腹。

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喜好饮酒。“指挥”、“修撰”都是职务,前者为武职,后者为文职。

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

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

“通州”、“即墨”都是地名。这类对联,一看就明白;只听,则往往不知所云。

也有用韵母相同、相近的字创作的谐韵联: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单显式。与对联中某些字谐音的字并不出现,借助谐音关系表达双关意义。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金圣叹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橹速”与“鲁隶”、“帆快”与“樊哙”谐音,含文臣不如武将之意;下联为另一人所对,“笛清”与“狄青”、“箫和”与“箫何”谐音,含武将不及文臣之意。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敢对锯;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

此联为戏谑之作,上联为一人所出,“对锯”与“对句”谐音;下联是另一人反唇相戏,“出蹄”与“出题”谐音。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缺一少十

谐音是缺衣少食

问题一:毫不犹豫用()然,十分突然用()然,理所当然用()然,清楚明白用()然。 突然猛然当然了然

问题二:突然和十分说明了什么 突然,拼音为tū rán,表示发生得很急促;忽然;猝然突然停止。

十分,指很,甚,非常,极其;按十等分划分。

问题三:意料之中用啥然 意料之中用(果)然。

理所当然用(必)然。

毫不犹豫用(断)然。

一定发生用(当)然。

非常明显用(显)然。

清楚明白用(了)然。十分突然用(猛)然。

不知所措用(茫)然。

心情愉快用(怡)然。

自在悠闲用(悠)然。

问题四:我想知道相声的起源? 所谓相声,最初就是摹仿各种声音,如摹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其他宇宙间各种声音等。我认为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学鸡叫以解其危,就是相声的先行者。厥后历代相传,能者辈出,渐形成一种艺术。比及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上《口技》一文中所写的表演者,已具有相声之雏形。再后表演者大部摹仿人声,又在其中掺上故事,于是相声艺术,乃告成功。现在舞台上的相声艺种,有单口、双口之分;后者较易,前者较难。

相声艺术,北京盛行较早,最初是设一步帐,一人坐于帐内,学兽叫、鸟叫以及各种单独的声音,听众在帐外围听。后来把它综合起来,掺进一个故事,成为较有系统的声音。这叫做“暗相声”。像当时一般流行的《醉鬼还家》、《五子闹学》等,就是最显著的例子。《醉鬼还家》段子表演情况如下:忽听见帐内好像有一人在走动,接着打门声、开门声、小儿哭声、夫妻吵架声、摔碗声、鼾睡声,依次而至。听众捧腹大笑。再后,把帐子去掉,在地上拜一长桌,一人立于桌后,学各省方言以及各行各业的叫卖声。这就叫做“明相声”。

据我所知,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他八十多岁时,我才十来岁,犹及得见。他原来是学京戏的,唱小花脸。后来因为照清朝规矩,不是天天能唱戏的,如斋日(祭天、祭地之日)、辰日(皇帝、皇后、太后之忌日),都必须停止动响器,当然更不能唱了。这些日子总算起来,每年多至五、六十天,各戏园就得一律停演。若赶上所谓“国孝”(即皇帝、皇后、太后死了),便要规定二十七个月不准唱戏。我本人赶上过光绪、西太后的国孝,虽说是缩减了,但还须百日不准动响俯。百日后,不准化装唱戏,马鞭子只许用青、蓝、白三色,不准用红的。这么一来唱戏的就失业了。朱先生想出一个办法,拿白沙子撒地作字,以吸引观众。等到大家聚拢之后,他就在甬路旁边,手拿竹板(不禁止)两块作响器,唱几段小花脸数板,再说几段小故事,要钱。他还研究好了几个小段子,如:“勃勃名”、“百鸟名”、“百兽名”、“百虫名”、“青菜名”、“京戏名”等。另外,又自己编了五诉功――“胡不剌诉功”、“堆子兵诉功”、“棒子面诉功”、“夏布褂诉功”、“厨子诉功”;两本小书――《千字文》、《百家姓》等。这样他就绘声绘影地说起来了,很受群众欢迎。以后他又把京戏中《背娃入府》、《一匹布》、《打沙锅》等戏的内容,改编成小故事,在街头演唱,生意更加好了。于是每遇见辰、斋等日,他就以相声补缺,到咸丰国孝时,即正式以说相声为生了。国孝后,戏班再邀他去唱戏,均行谢绝。以后又带徒弟,即创出了这一行。

问题五:意料之中是什么然 意料之中用(果)然。

理所当然用(必)然。毫不犹豫用(断)然。

一定发生用(当)然。

非常明显用(显)然。

清楚明白用(了)然。

十分突然用(猛)然。

不知所措用(茫)然。

心情愉快用(怡)然。

自在悠闲用(悠)然。

俗话说十里地方不通俗,中国地域广阔,江苏的结婚风俗与其他省份相比,有相同地方也有独特之处。

一、媒妁之言,也可自由恋爱。

现在媒妁之言大都省略了。父母之命的刚性也减了不少,但是老人的建设性意见还是要选择性吸收的,没有任何的父母会害自己的孩子。老人的阅历,和经验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未必全对,但是绝大多数有道理。自由恋爱是现在婚姻前的主旋律。青年男女,互生好感。或者在工作学习中因为互相吸引而产生感情,这很自然。当然网络这个平台也让很多的人走到一起。对于网络我还是心怀介意的。

二、见面礼。

一般男女双方确定关系,婆婆公公是要给见面礼的,从几千到数万不等。甚至姑姑姨姨婶子叔也会被宰一下。

三、下彩礼,农村叫“传启”

谈婚论嫁前,一般要“传启”就是送一部分礼金,或者一些实物寄放在女家,如电脑电视,汽车当然这些都不如钱来的方便。结婚的时候,再拉回去。这也是一种封建习俗的延续吧。至于礼金从1w到Nw不等,还有高风亮节的直接私奔,一分也不花的。

四、合生辰八字。

一般的老户人家会找一个懂得周易八卦的人算一个黄道节日。称“合年古”,还是“合年不”,反正就这个称呼。婚姻分为“上上婚,中上婚,中下婚下下婚……”等。选一个好日子,就结婚吧。我认为挑个公共假日,如五一,十一,农历三六九就满好,据说“腊月二十四,百无禁忌”。当然,“丁是丁,卯是卯,哪天拜堂哪天好”!

五、结婚

结婚前的准备:农村一般要是嫁女儿,要准备灯,结婚时候要一点到天亮,成为长命灯,意思是百年相携。要准备一个针线筐,大约源于古代的女子要善于女红吧,现在都省略了。男家通常会找一个儿女成双的人帮忙套被子,或者缝被子。其中一床被子四个角塞满枣子,栗子,花生等吉利的果实。取义“早生贵子”。

女子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箱子,箱子在结婚的头天就是敞开的,亲戚朋友会来“添箱子”或称“填箱子”,以前有送布的,或者首饰,现在也是添钱了。箱中一般会有一把筷子,一小袋子米糠,两根大葱,意思“快生聪明健康的儿子”。我觉得,装大葱,是让你在偶尔夫妻吵架的时候要“装聪”得饶人处且饶人。箱子在上轿前锁才能上,据说当天锁了,就只能等到婆家才能开。

女子上轿前,要一个儿女双全的嫂子辈点燃一个浸油的红纸捻子在汽车前照上一圈,取“红红火火”之意。现在两个孩子的已经很少了,所以有幸给妹妹们“照轿”。以前,女子上轿还是要哭的,称“哭轿”,现在也免了,哭会让美丽的妆变的难看,所以不要哭了。

男家一般在结婚的头天会找一个嫂子辈的来铺床,床下放芝麻杆,艾草,意思是“恩爱白首,生活红火节节高”。通常还会有唱床歌的,歌词如下:“小酒盅卡床腿,一年一个小歪嘴,小酒盅,卡床沿,一年一个小歪蛋。”“大红床,喜洋洋,新媳妇,象绵羊!”“儿成双,女成对,夫妻好合过一辈”,小时候倒是听过的,很有韵律的,并且是一个调儿。好像还有很多,可是母亲记不起歌词来了。

至于闹洞房嘛,你要有心理准备,这非常难熬。如果夫妻亲嘴,啃苹果是小意思,那么有时候还会把大伯子也拉来亲嘴就是尴尬的事情了。不过你如果不怕羞,可以让婆婆先说“我媳妇怀孕了!”

江苏农村结婚风俗:

结婚一般分两天进行。头一天是发嫁妆,女方把嫁妆拉到男方家或者新房。东台土话叫发轿。这里有几个细节:“绳被(pi)毯”,这是个方言说法,翻译成普通话就是缝新人床上盖的被子。 布置新房,一般在“绳被(pi)毯”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这里主要的讲究是:

第一,主要工作从铺床开始,床上用品全部换成新的,包括垫的和盖的。

第二,对房间进行清洁卫生。

第三,放置硬币和红花生,硬币为“1元”的,蒙上红纸的镜子。

子孙桶,又称子孙宝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桶作为江苏新娘陪嫁的嫁妆,其作用非同一般。

子孙桶其实有三件:马桶(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被称子孙三宝,是旧时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青布余裙”,其实就是一块1米见方青布 一块10公分见方的青布缝合在一起,一端穿有一根红绳子,方便可以束在腰间。这个青布余裙,主要作用是:一是填好子孙桶之后包裹之用,二是亲友在吃糖饭的时候,新娘子束在腰间去收钱放钱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这个名词的意思了。

辟邪仪式,这个仪式一般发生了发嫁妆之前,发生的地点在堂屋正中位置,仪式开始前,还需要准备的道具有:红纸捻子及箩筛。

首先就是要点烛、焚上香案,由北向南依次摆上填好衣物的红木箱子、填好的子孙桶、脚盆、水桶以及“痰盂”(为一大一小两件)。并且所有物件均需要打开。准备好之后,整个仪式的主角-“搀(can)妈”就出场了,左手拿着“箩筛”,右手拿着点着的“红纸捻子”

然后在以上所有物件上用这个火罩一遍,罩的先后次序便是由南向北,向左及向右分别罩三圈,在整个过程中,“搀(can)妈”嘴中也是念念有词,大都是一些保佑辟邪、顺顺利利的吉祥话。大致的过程就是这些。“搀(can)妈”熄灭手上的“红纸捻子”。

  这是我喜欢的几篇散文,希望您能喜欢。

  成吉思汗的草原 洪烛

  草原上已没有大雕了,甚至很难见到弯弓搭箭的猎人,可成吉思汗的影子却无所不在。毕竟,这里曾经是他世袭的领地。我面对的是一片属于幽灵的草原:风起云涌,残阳如血……

  成吉思汗,一个令世人无法忘记的古老的名字,一个伟大的幽灵。一草一木似乎都与之血脉相连。

  成吉思汗,一个古老民族的领头羊啊,他的权威,他的尊严,似乎至今也不曾消失。哪怕他本人的葬身之地都是个谜。

  据说他在出征西夏途中,发现了一块风景优美的宝地,就抛下了马鞭作为记号,以图来日掩埋尸骨。他的子孙后来也确实执行了他的遗愿,只不过未留下任何痕迹,并且守口如瓶。这自然很令后世的盗墓者技穷。没有哪位帝王,能比他更纯粹地回归泥土了,而不用顾忌身后的毁誉。他像影子一样消失了,但又像影子一样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一生都在营造一项巨大的工程:使整个蒙古大草原都成为自己的陵园。他也确实做到了。

  我更愿意在草原上信马由缰(而不是在纸上),体验一番作为天地之子的自由感觉。在成吉思汗眼中,国界、种族、方言乃至时间,都是没有意义的,江山大一统,自己才是主人,世界永远摆脱不了他箭的射程。现代人变得越来越谦卑、胆怯了,何时才能恢复他的胆量?可以说,巨人首先是靠胆量成为巨人的,然后才靠体力。

  我面对的是一片松弛而缄默的草原。我与草原之间,隔着一个人的影子。

  按道理说,草原是最容易埋没记忆的,用野火、用流沙、用风暴……游牧民族的生活区域,几乎找不到与时光抗衡的永久性建筑,连蒙古包都是可以拆卸的。跟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相比,内蒙古的寺庙也算是最少的吧。当然,这不妨碍它拥有自己的神,自己的神话。蒙古族人把成吉思汗的名字,供奉在内心的殿堂。他们怀揣着精神上的火种四处流浪,甚至流浪都是一种骄傲。

  世界曾经因为他而颤栗。这个最伟大的流浪汉,一只脚站在亚洲,一只脚跨向欧洲。他仅仅跨了一步,就在地图上留下巨大的足迹。可以说,他的步伐,他的身影,改变了人类的进程,以及我们的生活。

  草原既是他的诞生地,又是他的安葬地。他甚至没有在草原上留下一块明确的墓碑,却让整整一个喧嚣的时代为自己殉葬。这是最朴素同时也是最华丽的葬礼。

  直至今天我都能感受到那种折戟沉沙的神秘与悲哀,那种血腥的气氛。一个人,使一座草原成为传奇。

  草原仿佛有两个,一个是属于现实的,一个是属于亡灵的。我热爱它的真实,又痴迷于它的虚幻。就后者而言,我仅仅是在成吉思汗的领地上做客。我没法不激动,没法不紧张。

  在内蒙古,必须先学会和幻影交往。

  因为成吉思汗的影响无所不在。

  他与其说是一个人、一段历史,莫如说是一种延续至今的血统。

  遇见 董桥

  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遇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忽而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

  可是,似水流年,沧桑如梦,静夜灯下追忆往事,他们跫然的足音永远近在咫尺,几乎轻轻喊一声,那人就会提着一壶龙井,推开半扇竹门,闲步进来细数别后的风尘。

  杜牧的江南 余显斌

  江南,是杜牧的。

  没有杜牧,江南,该是何等的寂寞?就如淋沥的细雨中,没有油纸伞的古朴,从而缺乏一种古诗的典雅;就如长长的小巷里,没有一架紫藤萝,从而缺乏一种绿意荡漾的清新;就如断桥边,没有如烟的细柳,从而缺乏一种吴侬软语的娇媚。

  江南,是幸运的,在长久的沉寂之后,迎来了青衣飘飘的杜牧。

  江南女儿,也是幸运的,在长久的冷寂之后,又重现了青春的颜色。

  那时的江南,一定是寂寞得很久了,寂寞得连西湖的水也泛不起一点涟漪。那时的江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浪漫,江南采莲的曲子,已经凋谢在寒冷的池塘里;吴越争霸的战鼓,已半入江风半人云,渺茫难寻了。至于西施浣衣的样子,已经在传说中流向岁月的天尽头,白云的深影里。当然,包括当年的丝竹,当年的歌舞,当年的风流潇洒,都已经如周郎的微笑,隐入历史的硝烟中。

  江南,太寂寞了,寂寞成一池浮萍,连红叶也舞不起一点声音。

  就在这时,杜牧来了,在清明时节前后,嫩草如诗的日子里,一匹马,一身长衫,外带一支笔,踢踢跶跶走过丝雨江南,走过杏花如雪的江南,走过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举一举杏花村的佳酿,饮醉了清明时节,饮醉了自己,也饮醉了唐诗。

  醉后不知故乡远,错把江南做故乡。

  从此,江南,收容了一颗漂泊的诗魂,也收容下一片灵秀,一片浪漫。

  在江南行走,杜牧一定是风神潇洒志气昂扬的,因为,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中美的极致,诗的栖息地。在江南,杜牧一定是心情舒展眉宇青葱的,因为,长久的失落后,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安慰。

  二十四桥的夜晚,月光如昼,桂香如梦。秋来的江南,依然山温水软,草木含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吹箫?”江南,就适意于洒脱地生活,诗意的游走。小杜,深得江南三味。

  春风十里,柳丝飘飘,有哪一缕春风,美得过江南?有哪一处女儿,轻浅一笑,婉约过江南?

  多少人啊,走过江南?但匆匆的脚步,踏过满地红尘,能领略“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婉约?能体会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能领略“村连三峡暮云起,潮送九江寒雨来”的神妙?只有杜牧,一身长衫,飘飘地走过江南山水,把自己的欢笑,自己的歌吟,留给江南,留给江南的天空和湖面,还有山水楼台。同时,也把江南留给岁月。

  在烟水渺茫的江岸,在细柳如眉的亭旁,总有风吹过,总是有诗人的脚步走过,这些,江南记得,竖行的方块文字也记得。

  当诗人漫步江南时,多少丝管,多少弦竹,在夜月下悠扬;多少忧伤,让一个沉沦历史的书生,怆然泪下。

  不是爱风流,似被红尘误。

  诗人并不想隐居入江南山水,诗人并不想在二十四桥的箫音中沉醉。“江南好烟月,门系钓鱼船”“霜叶红如二月花”,这些美妙,也不能让诗人沉醉。所有的音乐,所有的云烟风月,并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

  诗人站在高山上,站在红楼上,日日凝目而视,翘首企盼,在等待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等待着万民欢乐的和谐盛世到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总是心有不甘,在晚唐的夕阳残照中,遥望着太宗所开创的盛世,万民同乐,百国来朝。可是,诗人失望了,心冷了。天边,夕阳西下,一片暗影茫然。

  在一声长叹中,诗人走入江南。

  所有的肮脏,所有的红尘,与江南山水,与江南儿女相比,是如此不堪,如此腌脏。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诗人轻轻叹息一声,定格在江南的烟雨中,静静地观看着,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丽;看“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轻歌曼舞;看江南儿女在月夜里一把凉扇,笑扑流萤的娇憨情态;看扬州烟水,秦淮月光。

  江南,安慰着诗人。

  诗人,沉醉于江南。

在世界各大洲当中,大洋洲是面积较小的一个州,这里并没有长期居住的居民,不过当地的人口非常少,当然,大洋洲的居民一般是居住在澳大利亚和一些其他的岛屿之上,而且他们主要分布在边缘地带,大洋洲风土人情,对那些想去旅行的游客而言,非常重要。

1、饮食方面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的一个国家,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以吃英式西餐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腻。澳大利亚的食品素以丰盛和量大而著称,尤其对动物蛋白质的需要量更大。

2、礼仪方面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或太太之类。

3、饮茶方面

大洋洲饮茶,跟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换的增强,一些传教士、商船,将茶带到新西兰等地,日久,茶的斲丧在大洋洲逐渐旺盛起来。在澳大利亚、斐济等国还举办了种茶的实行,在裴济种茶乐成。

扩展资料

1、大洋洲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大洋洲

地理先生说的亡命和仙命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有区别的。己逝去的丹在没下葬之前称亡命;入土建墓后称仙命。当然,根据各地丧葬民俗称谓不同,这也不是绝对的。就一般比较公认的说法,从丧到葬的时间段分,亡命在前仙命在后的。古时人去世了,一般忌讳说死,“死而不亡者寿”。亡代表此人的七魂六魄变游魂去了,而在入殓之前到移柩之前是要招回亡魂的,,所以此阶段的各种丧礼,都称逝者为亡命。仙命好理解,人上山就找到住处就跟神仙一样吧!其实,亡命和仙命都指逝者的六十甲子生年花甲纳音。亡命用于算亡魂游方、入殓、出殡等一系列丧礼而设的称谓;而仙命用于算坟墓煞位、星宿度数等等,只要仙命与地理的龙、山、砂、水、向及吉时都弄好了,那亡命就和仙命吻合了,也就入土安了,安裕了就成仙吧!

化命,仙命指的是什么?

化命逝世时间,仙命死者出生时间,葬课视地方习惯,本地用死者生辰八字。

什么是仙命?什么是亡命? 比如甲子仙命,是指亡者的出生时间,还是指亡者的死亡时间?

1什么是仙命

人生之时,有实在生命体,故古人起一个名为“阳命”,有寿之年为阳寿。人死之后,阳命不存在,但阴性的生命体仍存在,故古人起了一个概念“阴命”,现代人美其名为“仙命”。

其实真正的“仙命”应该是经长期修炼而成仙得道之生命体,其生命体超越空间,长生得道,而不是一切“鬼”生命体。

2什么是亡命

阴阳里只分阳命和阴命(仙命)亡命并无 以下是我找的其他注释

(1)谓削除户籍而逃亡在外。泛指逃亡,流亡

(2)指逃亡者

(3)指铤而走险不顾性命的人。

(4)拼命,不顾一切。

3甲子仙命,是指亡者的出生时间,还是指亡者的死亡时间?

是是指亡者的死亡时间

我想知道相声的起源?

所谓相声,最初就是摹仿各种声音,如摹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其他宇宙间各种声音等。我认为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学鸡叫以解其危,就是相声的先行者。厥后历代相传,能者辈出,渐形成一种艺术。比及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上《口技》一文中所写的表演者,已具有相声之雏形。再后表演者大部摹仿人声,又在其中掺上故事,于是相声艺术,乃告成功。现在舞台上的相声艺种,有单口、双口之分;后者较易,前者较难。

相声艺术,北京盛行较早,最初是设一步帐,一人坐于帐内,学兽叫、鸟叫以及各种单独的声音,听众在帐外围听。后来把它综合起来,掺进一个故事,成为较有系统的声音。这叫做“暗相声”。像当时一般流行的《醉鬼还家》、《五子闹学》等,就是最显著的例子。《醉鬼还家》段子表演情况如下:忽听见帐内好像有一人在走动,接着打门声、开门声、小儿哭声、夫妻吵架声、摔碗声、鼾睡声,依次而至。听众捧腹大笑。再后,把帐子去掉,在地上拜一长桌,一人立于桌后,学各省方言以及各行各业的叫卖声。这就叫做“明相声”。

据我所知,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他八十多岁时,我才十来岁,犹及得见。他原来是学京戏的,唱小花脸。后来因为照清朝规矩,不是天天能唱戏的,如斋日(祭天、祭地之日)、辰日(皇帝、皇后、太后之忌日),都必须停止动响器,当然更不能唱了。这些日子总算起来,每年多至五、六十天,各戏园就得一律停演。若赶上所谓“国孝”(即皇帝、皇后、太后死了),便要规定二十七个月不准唱戏。我本人赶上过光绪、西太后的国孝,虽说是缩减了,但还须百日不准动响俯。百日后,不准化装唱戏,马鞭子只许用青、蓝、白三色,不准用红的。这么一来唱戏的就失业了。朱先生想出一个办法,拿白沙子撒地作字,以吸引观众。等到大家聚拢之后,他就在甬路旁边,手拿竹板(不禁止)两块作响器,唱几段小花脸数板,再说几段小故事,要钱。他还研究好了几个小段子,如:“勃勃名”、“百鸟名”、“百兽名”、“百虫名”、“青菜名”、“京戏名”等。另外,又自己编了五诉功——“胡不剌诉功”、“堆子兵诉功”、“棒子面诉功”、“夏布褂诉功”、“厨子诉功”;两本小书——《千字文》、《百家姓》等。这样他就绘声绘影地说起来了,很受群众欢迎。以后他又把京戏中《背娃入府》、《一匹布》、《打沙锅》等戏的内容,改编成小故事,在街头演唱,生意更加好了。于是每遇见辰、斋等日,他就以相声补缺,到咸丰国孝时,即正式以说相声为生了。国孝后,戏班再邀他去唱戏,均行谢绝。以后又带徒弟,即创出了这一行。

天仙命运如何,算命人说天仙命,什么意思?

天仙命运如何,算命人说天仙命,什么意思

具有使命感,非常负责、尽职;喜欢伸张正义,不断致力于改善家庭、社会或国家的福祉;是非分明,意志力和毅力坚强。优点是责任心重,重视成果;坚持原则,碰到困难也不妥协。缺点是固执、不易变通;太重视权威,喜欢掌控一切。

风水学中仙命与亡人年支的意思

风水学中仙命与亡者年支的意思__——不一样,仙命是指年柱,包括年柱天干地支,亡命年支,单指年柱地支。

请解释一下“仙命”一词的意思请解释一下仙命的意思

民间表示过世的人的年龄,比如某某仙命82,是说她过世时82岁。

继东北话、湖南腔火了之后,北京话又被段子手们盯上了。

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份北京话指南,你比如:“中央电视台”怎么说,记住,舌头不能捋得太直,一定要“装垫儿台”。

还有就是“西红柿炒鸡蛋”——“胸是炒鸡蛋”;

还有当红小生,也是北京人,鹿晗,他还有个名字,叫“乱”。

北京人爱吹牛这点连身为地地道道北京人的高晓松都佩服。高晓松曾经在《晓松奇谈》节目中说过,全世界最能吹牛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意大利威尼斯,另一个就是北京。

说北京人能吹牛,其实北京人就是特别能“侃”。都说北京周围没有一座高山,都被北京人给“砍”(侃)光的。所以“侃大山”几乎成为北京人的代名词。

北京人的说话方式

其实“侃大山”就是能说会道的意思,所以北京人并不是很会吹牛,而是很会说。

“侃”的精神已经融入到北京人的血脉之中,形成如今北京人的语言特色,也是北京人的性格底色。

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化音,例如北京人不说今天,明天,昨天。北京人得说,今儿个,明儿个,昨儿。在地名上,重要的地名不加儿,小地方加儿。

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人说话爱带儿化音。

所以不少刚来北京的外地朋友为了更好地融入陌生的城市,会故意的把前门、东直门、朝阳门叫成“前门儿”、“东直门儿”、“朝阳门儿”,却不知道这恰恰暴露了他不是地道的北京人。

其实北京地铁2号线的各种门都不带儿化音,带儿化音只有东便门、西便门和广渠门。

因为在北京的语言发音中,带儿化音一般表示小的意思,比如钢镚儿、花瓣儿等等。

北京人说各种门时只有说到东便门、西便门和广渠门三个小门儿时带儿化,因为这几个城门是明朝嘉靖年间新修的偏门,地位和规模都比其他城门低。天安门、中南海,那就万万不能加儿化音。

这也是大地方的地名不带儿,而小地名带儿的原因所在。

1890年拍摄的东便门城楼,跟其他城门比起来确实非常小,对见惯了壮观建筑的老北京人来说,不加个“儿”以示区别实在不舒服。

关于儿化音的产生,学术界有四种意见,分别认为儿化音产生于辽金、南宋时期、元代、明代和清朝初年。现在一般认为,儿化音在明代已经比较成熟,比如小说《金瓶梅》中就有很多儿化音的使用。

至于儿化音的来源,一般认为是汉语和北方阿尔泰语系语言,包括契丹语、蒙古语等,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

事实上,儿化音并不是北京话独有的,其他地区,如黑龙江、青岛、四川、山西等地的方言中都一定程度的带有儿化音。

所以儿化音作为一种正常的音变现象存在于各地方言当中,就连我们平常所说的普通话也是如此。比如打杂儿、小说儿、掉价儿。

在普通话培训手册中,还有专门的儿化词语表。

北京人说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用“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对爸妈说话也要“您”来“您”去的呢?显着多生疏啊?北京人对我说“您”,听着挺尊敬,可我怎么感觉他生气了呢?别急,我们慢慢道来。

最近,北京人喜欢说“您”这个梗火了。怎么的呢?比如说,别人家夫妻吵架,是这样的:

但是,搁北京人这就不一样了,那语气,生气中透露着点客气。

就连爷爷教训起孙子来,也是充满着“乙方气息”。

他们表示赞美的时候用“您”。

讽刺人的时候,同样也是用“您”,听着客客气气的,但就是莫名有一股“冷气”。

所以说北京人说话半句都离不开“您”,对“您”的使用可谓是出神入化。按照老北京人的说法,会不会用“您”说明了懂不懂规矩,听不听得懂则说明了您入没入门道。一个“您”字,客气能用,损人能用,生气也能用。

著名的“京骂”

说到骂人,谁都会,脏字出口如出鞘剑伤人!如今网络发达,不知道“京骂”这个词怎么就成了北京人的招牌,就好像北京人都是“出口成脏”。但是“京骂”并非是北京人的文化传统。

武汉有“个板妈养的”,广州有“顶你个肺”、“丢你老母”,四川有“你个龟儿子”,陕西有“瓜皮”,您看,全国各地的朋友愤怒了都会骂人!还有那些全国朋友都会用的词,怎么就成了“京骂”的标志了?

其实,那些扯着嗓子骂“傻X”“X你妈”的人,十有八九不是北京人。

老北京的“京骂”,绝对没有脏口!!从小到大,其实北京孩子都被教育:骂人不好,不对,不文明,不能带脏字儿!所以可能小时候嘴笨点的,吵架斗嘴就容易吃亏。

其实,北京人骂人也讲究,骂得好是技能,句句没脏字儿,但刀刀见血,您信不?

首先,因为北京肚子里梗多,而且根本不需要“脏字儿”,绝对“不牙碜”,张嘴就来。

骂人不吐脏字的确是老北京的特点,但要确定是老北京,这还不够。

像现如今的胡同里是不是住的老北京人,不好说。但是一吵架就一个个的“煞笔”这样没完没了,翻来覆去喊地太多了的那些,绝对不是老北京人。

实际上,这个词在北京话中,尤其在北京骂街的套路中,隐含着“老子想骂你但没话可说了”或“你这种人不应该用人话来骂”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词,或者说这类靠着修饰生殖器来辱骂别人的词汇,在京骂中实际上并不是主流和首选,这就引出了京骂的最重要的特点:隐晦的表达羞辱与谩骂。

北京话早年被称为“京油子”,这个油的意思就是圆滑,这是往好听了说,骂人都得先上敬语。说不好听点,就是“贼尖溜滑”,京骂的骂词大多不直接出现一些刺激性的词汇,而是以各种说辞代之。

真正的京骂相对于官话其他方言,以及吴语的骂词,特点在于骂词中家属出现较多,不论对方还是我方。极力避免出现脏字,比如生殖器,比如死亡,比如排泄器官。

另外,俩北京人满嘴丫x草,更多的不是在骂街,而是在闲聊,对好朋友用“您”,那才是骂人,不用“你丫”都感觉不合适。

比如:“你丫最近哪儿混去了?还以为你丫折进去了呢”“草别提了,你爸我前些天喝酒喝多了,在医院躺了半个月”“你个傻x”

“成吧,傻x二代”。

北京人说话还存在一个语调的问题,比如同一个词“大爷”,如果某个人开口就说“你大爷(第一声)”,那就表示要开口骂人,如果他满脸堆笑着说“大爷(第二声)您来了”,那就表示是一种尊敬。

无论是“侃大山”、“贫嘴”还是“吹牛”、“京骂”,北京人说话的特色折射出北京人幽默、风趣的性格特色。北京人骂人、损人却不像其他地方一样爆粗口,却时常靠着一套嘴上功夫让你心服口服。

北京人借助这股有分寸的贫劲儿,从幽默调侃中获取力量,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又能将人际关系“转危为安”。

所以这才是北京人嘴上功夫的精妙所在!可以说贫嘴、自黑、幽默能侃,这是北京人独有的平民智慧。他们与其做一个愤青,还不如做一个“侃”青,小公园、胡同口。侃完了就“爱谁谁”,家里的日子照样继续乐呵红火地过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56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