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厂里和同事发生口角争吵、打架,两人有点小伤口我被老板罚款1600开除了,这样合理吗能要过来吗?

我在厂里和同事发生口角争吵、打架,两人有点小伤口我被老板罚款1600开除了,这样合理吗能要过来吗?,第1张

一般情况下钱能要回来一些。工作应该是没了。

毕竟处罚钱这个得需要条款,劳动合同的条款里面没有规定得这么细。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如果是小伤口,也罚不了这么多。有人生安全的也不在其内。

你们如果损坏了公司的财产,那就另算了,这算赔偿。

如果公司对员工在工作群里发生争执而罚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是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对应的解释:

违反了公司的规定或者行为准则:如果公司的规定或者行为准则中明确规定员工在工作群里不能发生争执,或者规定了员工在工作群里的行为标准,那么公司罚款是合理的。因为员工违反了公司的规定或者行为准则,公司有权对其进行处罚。

工作群里的争执导致了工作进度的延误或者质量问题:如果员工在工作群里的争执直接导致了工作进度的延误或者质量问题,那么公司罚款也是合理的。因为员工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和业绩。

公司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在工作群里的行为标准:如果公司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在工作群里的行为标准,那么公司罚款就不太合理了。因为员工不知道该如何在工作群里表现,公司也没有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应该先制定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再对员工进行处罚。

总之,公司罚款的合理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公司有明确的规定和行为准则,员工违反了这些规定和行为准则,那么公司罚款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公司没有提供明确的规定和指导,那么罚款就可能显得不太合理。

吵架气死人,不是犯法行为。但是如果行为人明知受害者心理承受能力低、恶语伤人,侮辱刺激对方,进行精神干扰的,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有些“气死人”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两人吵架,一方因激动发生意外死亡,另一方是否应承担责任一般来说,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可以将“气死人”的行为分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主观无恶意。“气人者”主观上没有任何恶意,正常说话,因为对方比较激动导致死亡;“气人者”主观上既没有杀人、害人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实施杀人、害人的行为,因此对死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种,双方在主观上都有过错,吵架、斗嘴的环境、用语的激烈程度不同,行为人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一、双方在公众场合,“气人者”用语激烈,对受害人进行侮辱、诽谤,受害人无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气绝身亡的,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

二、“气人者”主观恶意,知道受害人有某种疾病不敢激动,故意找茬刺激对方,达到惩罚他的目的。如果采用侮辱、诽谤的方式刺激对方,造成对方死亡,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刺激对方,使对方身体受到伤害的,将构成故意伤害罪。

三、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想通过气人的方式谋杀他人,于是设计几个方案,最终把对方气死。尽管这种杀人的行为不是暴力,也没有使用凶器,但这种行为只要能够必然地引起受害人的死亡,应当认定该行为构成杀人罪。此刻,“气死人”是要偿命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690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