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下的“金融茶”

喝不下的“金融茶”,第1张

我是爱茶之人。在茶场生长,每日饮茶是与生俱来的身体需要。小时候在茶场跟着家里人喝绿茶,随着成长和变迁,慢慢地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黑茶等等种类都一一尝试品味了,也会在旅行中寻觅不同风土所孕育的不同茶味,体验各地的文化与风情。

中国的茶文化确是世界翘楚,我们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茶品,还有天南海北的产地,但不论那种茶品和产地,喝茶的目的方式却基本类似,无非是解解渴,休休闲,养养生。在我们南方,更盛行的是喝喝茶,谈谈生意。在北方,人们谈生意可能更习惯于喝点酒,助助兴,但由于酒后容易忘事,也使得有“南方人喜欢喝茶谈事,生意越做越大;北方喜欢喝酒谈事,生意越做越累”之说,因此喝茶谈生意的方式也逐渐受到推崇。

最近去拜访一个客户,对方的总工知道我爱喝茶,珍而重之地泡了一份好茶来招待我。这份陈年普洱,茶汤红浓,茶韵丰富,留香甜蜜,让人愉悦,我不禁询问总工哪里觅得的好茶?总工神秘地跟我说,这茶难得啦,是朋友送来试饮的“金融茶”。我差点一口呛到,这“金融茶”是何方宝物?

细细询问之下,这“金融茶”原来是指代了如金融产品的普洱茶。我们喝到的这款茶,在去年7月份曾被炒到最高位110万元/件,最新价格是近90万元/件,而在2017年刚面市时,一件叫价不过3万元,也就是说,3年时间身价“暴涨”30多倍!一袋茶样50克,按整件的身价折算,价值3250元,分出7克冲泡,折合差不多500元/泡,而三年前这泡茶仅值十几元。

于是问题来了:十几元一泡的茶,与500元一泡的茶,差距究竟在哪里?

答案是醇厚度有变化,但没有30倍的奇异差距啊!

追溯起来,似乎很难有人准确说出“金融茶”这一概念出现的具体时间。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大约在2012年前后,由某大品牌茶商开始的经销商期货模式,把作为农产品的普洱茶市场“向前推进了一步”。

而这一模式,直到今天都未曾在其他茶类中出现。在这样的模式下,不少急于暴富的小商家,就想出来用“自己卖,自己买”的手法来抬价,并一度被普遍使用,导致普洱“期货单”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于是就被形象地称为“金融茶”。

在我们广州的芳村区,全国规模最大、商铺最集中、辐射面最广的茶叶集散地,同时也是国内著名茶品牌的孵化地,现在最新的称谓被改为“茶叶华尔街”。整个片区包括23家茶叶批发市场及8处茶叶经营户集结地,占据全国普洱茶交易量的80%。跟普洱茶云南原产区的鲜叶交易氛围不同,这里是“金融茶”的汇集地,人们除了卖茶、喝茶,最重要的也就是“炒茶”。

在这里,同样演变出了“期货交易”这种独特的模式——只要有货单,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但不做实际交易,等茶叶价格攀升后,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如此循环往复、击鼓传花。商家这种把“金融茶”作为一个道具来进行击鼓传花式的炒作方法,就像十七世纪的荷兰郁金香一样,最终崩盘后将损失转嫁到散户身上。

虽然“金融茶”的规模在几千亿级的茶产业里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却不容小觑,近年茶圈最大新闻都是关于“金融茶”引发的种种纷争,对茶行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部分普洱茶在某些交易场所依然呈现着期货的属性,很多茶还没出品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市场预售价格,等到该款茶正式上市之时,其开盘价格有可能高于预售价格,也有可能低于预售价格,对于参与投资普洱茶“期货”的人来讲,已经背离了正常经销、消费需求。

普洱茶在没有被喝掉之前,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一直在工作,茶的品质是一直在变化。确实,20年前买的那饼普洱茶与保存到今天的这饼普洱茶,已是两个不同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茶的品质更好、价值更高了,并因存世的数量更少,所以价格自然推高。这相当于消费者以物有所值的价格购买了一个新产品,这从本质上应该是与金融、特别是金融操作是毫无相关的。

《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喝一杯茶,让我们以单纯的初心,品味平淡无奇的树叶,远离一切虚幻泡沫,回归最自然的本相吧。

广东芳村茶业城,座落于以茶叶和花卉誉满全国的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中508号。里面经营者很少广州本地人,多数是潮汕人或福建人。俗语说得好无商不奸,买茶也是斗智斗勇的活。一般都是你想买什么茶,报价后老板就会泡一壶茶让你品尝,你直接说需要五、六十块钱左右的茶,他就会相应拿出泡给你喝,你觉得味道不行或想再多个比较,就可以问他有没有更好一点的。我这么说就是提醒你不要直接报自己心中的价格,一级一级慢慢的上。不知道你父亲喜欢喝什么茶,无法教你如何品尝

——记广东省“十佳优秀设计师”张祖国

文/舒然

在2018年6月23日举行的“第五届广东创意经济高峰论坛暨广东省优秀设计师、优秀设计企业、花都杯优秀设计作品颁奖盛典”上,有一位设计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叫张祖国,是广州茗烨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设计师。作为2017年度广东省“十佳优秀设计师”,他何以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有人说他专注于一片叶子,他的艺术灵感来源于树叶,他的设计承续了宋代本真天然、拙朴禅意的风格,又杂糅了东南亚自然温馨而不失热情和谐的特点。

笔者于武汉理工大学有十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得知张祖国在职就读该校成教学院的建筑与管理专业,油然多了一份亲近感。7月4日,笔者与几位茶友登门拜访了广东省装饰设计界的新科“十佳”设计师,以期从他的人生轨迹,探寻他的艺术追求。

小木匠的“大空间”

站在茗烨装饰设计的门口,如果不是有“广州”两字提醒,或许会觉得此乃远离都市的隐士之所。丛丛藤蔓沿着墙体,恣意生长,形成一道绿色“拱门”。门前还有几蓬金银花,虽然花期已过,犹能想象花开时节,白瓣黄蕊,芬芳四溢的美好情景。据说,这几蓬金银花,是张祖国从老家兴国县带来的。

置身茗烨,顿时被清水灰泥的柱墩、任意长短的原木、流泉鼓石的动感、老树枯枝的造型、棉纸包装糊成的背景吸引,伴随《云水禅心》的乐曲,本来芜杂的心绪,瞬间沉静,甚至有点超拔出尘的感觉。

看见张祖国那套汝窑茶具,我说:“张总,你这让我想起陆羽那句话,懂得喝茶的,一定是精行俭德之人。”

“是这样。”张祖国说,“我老早是做木工、做油漆的。所以,对自然的事物,对天然的色彩特别感兴趣。”

1998年,年仅16岁的张祖国,刚刚拿到拿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却因一起意外事故住进医院。康复后,学校早已开学,就此错过了升学机会。少年的他万分沮丧,父亲对他说:“莫气。我们客家人有句俗话,手艺在手,吃喝不愁。跟我去广东做木匠吧!”

就这样,他跟着父亲登上南下的列车,在广州白云区,先是在一间加油站的洗车场做洗车工工资仅150元/月,后来随父亲正式成为某家具厂的“小木匠”。从“开料”做起,一路下来,他换过地方、换过岗位,从广州到深圳,深圳再到广州,做木工,也做油漆。天资聪颖的张祖国,很快就掌握了家具制造的全套工艺。两年时间,小木匠,成长为大师傅。工资亦由进厂时的600元,飚升至3000多元。

正当大家认为他应该安安稳稳做下去的时候,他又跳槽了。这次,他进的是大名鼎鼎的“飞达音响”。先干油漆工,尔后在产品研发部做技术指导员。这个经历,加深了他对色彩美、线条美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见识到许多影院与休闲场馆。这些场所,经过装饰,同样的空间便体现不同的层次感、舒适感和惬意感。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就是设计的效果与魅力。”张祖国泡好一壶“七彩孔雀·国礼1950”,为我们一一添茶。“好的设计,真的可以蓬荜生辉,使生活更加美好。”

真正促成他走上设计师之路的,是他的初恋女友。她说,你的艺术感觉很好,应该脱产系统学习一下。一年半年都好。就这样,他辞了高薪的现职,走进连邦设计学院,就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结业后,老师把他留在自家公司,专做空间设计。这是2005年的事。

三年后,他的儿子出生,起名:张烨。升级为父亲的张祖国,忽然有创一番事业的愿望或者说野心。于是,他惜别恩师,独创“茗烨工作室”。

说起“茗烨”的由来,他解释:“茗,就是茶。烨,是我儿子的名字。火光盛旺的意思。就是希望通过我的设计,使茶庄、茶馆、茶店、茶人等等一切与茶有关的商家越来越旺。”

“茗烨”的logo,是一片舒展的茶叶,中间是地平线上朝阳初照的光芒。“经过一番市场调研,我觉得装饰设计在茶行业很有前途。”张祖国走访了广州芳村茶业城大大小小十几个市场,发现茶行业还没有认识到空间装饰、产品包装等设计的价值。

有趣的是,本来定位茶业的茗烨,它的首单业务却来自餐饮业。那是南沙区金洲一个不起眼的奶茶店,老板因生意不好,指望通过装饰设计,吸引并留住更多的顾客,把生意旺起来。

“第一单,算是开门红,老板很满意。这家小店的生意确实也火了。可我做个单,实打实倒贴了2500块钱。”张祖国在手机上,翻出一张老照片,给我们看。“后来,仅在南沙金洲就接四五个单,都是餐饮的。”

业务有了,但张祖国总有些不甘:“打心底,我想在茶行业做开来。”

从蕉叶到茶叶

一身西装,脚蹬皮鞋的张祖国带着茗烨装饰设计工作室的名片,起早摸黑,穿行在芳村茶市的里里巷行,用他的话,那是标准的“扫街式”营销。那个苦,岂止是身体的劳累,最主要的是“闭门羹”带来的心理伤害。溽热的夏天,汗流浃背,走进一家家茶店,说起装饰设计,对方立马拉下脸:我是卖茶叶的,用得着吗?

“不自我介绍,还能坐下来喝一杯。一介绍,人家就下逐客令。”提起那段在我看来颇为尴尬的往事,张祖国并不以为然,“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最早的功能是药用,后来解渴成为首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的文化功能将日益凸显,喝茶、送茶必定是一件风雅的事,那它就不可能长期以粗鄙的面目存在。好的设计,可以将茶的文化内涵,外化为可触摸、可看见的空间形象。”

尽管信心丰满,但现实却无比骨感。跑了半年,鞋子换了几双,也仅有一个台湾老板、一个福建老板跟他达成口头意向。

压力之下,他只好暂搁茶业,转而投身著名的“蕉叶餐厅”连锁公司。在蕉叶餐厅,他是装饰项目部的驻场设计师。

蕉叶,也是一片叶子,一片来自泰国的叶子,因其自然之风的装饰与健康饮食的有机结合,深受消费者青睐。张祖国说:“那时,我常常想,既然一片蕉叶可以通过设计师的再造,风靡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有几千年历史的茶叶,为什么不能通过设计师的梦想再造,走进普罗大众,进而成为品质生活的必须?”

在南昌、温州、宁波等等干了几个“蕉叶餐厅”的驻场设计后,张祖国意识到,蕉叶餐厅的成功,除菜式的异域特色外,怡人的就餐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从蕉叶,我想到茶叶。叶子是根本,工艺是提升,环境是升华。”倒掉茶渣,他为我们换上一壶产自赣州的虔茶·红杉,“做设计十年了,我深感做好茶空间、茶包装的,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消费心理学的知识,是不可想象的。”

我对茶一知半解,记得当年去日本旅游,在奈良的一家茶馆,得知日本茶道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他们认为,喝茶的最高境界叫“不是茶”。

“不是茶?那是什么呢?”我问。

张祖国沉思片刻,说:“很遗憾,我没有到过日本,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意。但我想,这就好比‘佛’,不是人,佛是觉者,了却了人的贪嗔痴怨。‘不是茶’,大概也有类似的意思,不是茶,是心情,是环境,是能把烦恼、纷扰留在茶外的一个自然空间。”

留着发辫,蓄着小胡子的张祖国,酷似先锋派艺术家,其实是一个追求“禅心”“禅风”“禅意”的茶禅生活专研者。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茶在空有之间,禅也在空有之间。要做到茶禅一味,一要茶者心智空明无碍,二要喝茶的环境如是安心。

张祖国拿出几张给我看,是2012年、2014年“北京第九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获奖作品。前者是为爱尔兰客户做的休闲吧设计方案,后者是为普洱茶界大名鼎鼎的七彩孔雀做的空间方案。他谦虚地说:提提意见吧。

我对空间设计一窍不通,面对图纸,只能由衷感叹:“这可是令人生向往的空间啊!”

如今,在芳村茶叶市场,他的设计案例已过百家。“如果说,我在茶空间装饰设计上,有一点点成绩,最需要感恩的就是香港荣源茶行的老板王曼源董事长、七彩孔雀的张泽国董事长,以及福建安溪商会的李庆忠会长。是他们在我最执着、最艰难的时候,给予我施展才华的机会。”

叶子里的祖国

茶为国饮。近年来,国家高层人物接待外宾,无不以茶待客,以茶礼赠。茶,这片人们司空见惯的叶子,再次被消费市场看好。

“神农尝百草,得荼以解之”,上下五千年,茶一直是国人喜爱的饮品。但真正把喝茶当做清饮,却是宋朝的事。张祖国说:“茶为国饮,就是要走向普罗大众。把每个人都从碳酸饮料中,引到这片叶子上来。你看星巴克、麦当劳等等,都十分注重形象与空间设计。如果有一天,茶行业也能把装饰设计重视起来,茶为国饮,甚至茶行天下,就实至名归了。”

茶,这片小小的叶子,与华夏民族共衰荣。纵观历史,凡是国力强盛的时代,茶市都繁荣,凡是国力衰弱的时代,茶市就冷清。如此看来,说茶是国家盛衰的晴雨表,是有道理的。

张祖国对此亦有同感,他说:“我之所以从十年前的崇尚东南亚热带风格,到现在的回溯宋朝,删繁就简,自然为本。关键一点,我认为茶是简单,是简单的精致,而不是雍容富贵的繁缛。

治国理政讲因地制宜,做茶空间设计最好也能就地取材,一些废弃、杂乱的东西,经过设计师的排列组合、修枝抹节,体现自然素朴的美。自然朴素,是宋朝贵族、雅士的茶席、茶空间美学。但是未免太清雅,多少有点冷寂的感觉,我主张在此基础上,糅合东南亚装饰的热烈因素,让茶空间既雅致又温和。”

“这是对的。”我说,“现在的中国不仅有宋朝的富裕,还有唐代的强盛。如果把设计做得太清雅以致冷寂,那就不是中国风了。”

“记得2012年,我和梁志天老师、邱德光老师及国际建筑大师安德鲁先生在圆桌会议上,探讨建筑装饰的发展趋势时,我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张祖国接过话题,“创意设计的中国风、中国梦要体现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凝聚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文化精髓。具体来说,就是以‘气、光、声、物’承载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四时之春夏秋冬。相生相克,此消彼长,最终达致完美和谐、动静相宜。同时,涵括‘一带一路’的‘包容、互鉴、共赢’的商业精神。”

“关于茶空间设计,诗意的说法是:让茶者,从一片叶子里唤醒农耕文明的记忆,进而看到家园、看到祖国。”话匣子打开,张祖国兴致盎然。

聊着聊着,几个小时过去了。我起身告辞。回到家里,敲完这个侧记的最后一个字,想起诗人杨克的《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我的祖国》,遂引化为题。

祝福祖国。祝福茗烨。

2018年7月8日写于葵蓬

茶叶专卖店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营模式:公司直接经营或委托加盟商开设直营店,并对店铺的经营、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及决策权等进行全面授权和管理。

2加盟模式:公司将品牌和经营模式进行授权,向符合条件的加盟商提供品牌支持、产品供应、店铺装修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经营效果。

3代理模式:公司将商品授权给代理商进行经营和销售,代理商需承担品牌营销和形象促进等管理项目。

4网络销售模式:建立自有网站或依托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通过线上渠道推广品牌和产品,拓展消费人群,减少经营成本。

5实体店+网络销售模式:同时拥有实体店和网络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并探索全新的销售模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75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